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0|回复: 22

[易图研究] 易经与中华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19: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演讲者:郭顺红   
        《易经》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乃五经之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易经》的发展横贯数千年,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特质。我学习易经的时间比较短,03年才开始接触,但是深感其博大精深,她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我先后在周易卦序、太极图等方面下过一些功夫,自觉有所心得,今天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
        目前,我们中心正在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开设“中心讲坛”正是中心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今天我想从《易经》的角度与大家探讨、解读一下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特质是什么,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启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目录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二、《易经》的形成与发展
三、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1、易的基本含义
        2、易的基本要素
        3、何为太极?
        4、何为阴阳?
        5、八卦成象
        6、六十四卦结构
        7、六十四卦与生命遗传密码
四、《易经》的核心——太极图理论
        1、世传最早的太极图
        2、解说太极图
        3、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五、易经应用于管理
        1、易经思维模式
        2、八卦与五行
        3、五行学说渊源
        4、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5、易经与现代管理模型
        6、五行学说与政*治哲学
        7、中国式民*主政*治
六、东西方文明
        1、西方文明
        2、东方文明
七、开创中华文明新纪*元

——————————————————————————————
一、 中国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为我们展示了恢宏壮丽的历史画卷。谈到中国典籍,自然想到中国的经、史、子、集,所谓经就是儒家《五经》(即《易》、《诗》、《书》、《礼》、《春秋》),以及《四书》、《老子》、《庄子》、《黄帝内经》等等,但是在这些经典中,唯有《易经》是最古老的典籍,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易经》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人的文化特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化”一词就来自于《易经》中的《贲卦?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就是文理,纹路的意思。我们看甲骨文、金文中“文”字(见上图)就是文理、纹路的象形,其中金文中的“文”字还有人形的象征。
        什么是天文?什么是人文?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寒暑昼夜就是天文;人有男女老幼,有君臣夫妇子女,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及需求,这些就构成了人文,通过协调这些不同关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不同需求,使各社会群体及个体和谐相处,使人与人之间其乐融融,使整个社会富有凝聚力与向心力,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人文以化”就是文化,“化”是文化的核心,“化”包含三层涵义即教化、感化、风化。
         教化就是培养与教育,使人懂得遵循社会规则,尊重社会秩序,使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知礼仪进退。如果没有人之为人的教化,人就失去了人的尊严与优雅,狼群中长大的狼孩,只具有狼的习性,而不是人性,虽然有人的身体,但是其习性与狼无异,所以教化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企业,教化就是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的养成与培养,它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是感应、感知、感通的意思,易经中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叫“咸”卦,咸就是感的意思,咸卦彖辞中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所谓“感化”就是要了解各阶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愿景,使大家在这个群体中有所依托或寄托,从而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相互关系。在企业管理中,沟通感化是形成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风化不是指石头的风化,而是形成风俗,风情的意思,《诗经》中的风、雅、颂的“风”就是民风的意思。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化”,就是使文化形成民风、民俗、民情。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国人移居国外后仍保留中国人的习俗特点,中国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唐人街”,都保留了很多中国人的文化习俗,这就是风化的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强盛最重要的标志,一个民族的强大首先是文化的强势,而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强大。美国黑人精神领袖马丁•路得•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强大,而在于人民的强大。人民的强大的根本就是文化的强大。
        军事或经济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核心文化的支撑,所谓的强大也仅仅是短暂的。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在中国历史上,秦国采用了商鞅法家思想使秦国很快由弱国变成了军事强国,并依此统一了六国,然而秦国依靠的是严刑酷法、野蛮暴*政,而不是亲民顺民思想,以至于人们称强秦为虎狼之国。在秦统一后不到十六年,民怨鼎沸,终致陈胜、吴广起义,短短几年不可一世军事强大的秦国就灭亡了。这是短期内军事强大的国家灭亡的例证。
        另一个例子就是隋朝的建立与灭亡。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一位非常有作为有思想的开国帝王,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了先进的科举选官制度,大力发展文化与经济,使隋朝很快成为盛世之国。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杨坚虽然采用了先进的科举选官制度,但是其皇位继承人并没有选好,其子杨广即位后耽于声色,残酷暴敛,大兴土木,劳役民众,其在位期间不几年三次对高丽用兵,使其国力大减,最终激起人民的反抗,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这是经济强大国家很快灭亡的实例。
        谈到文化,我们自然会想到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两希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以理性思辨为基础,诞生了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欧几里德等著名思想家,由理性思辨衍生出了西方现代文明——科学与民*主;而希伯来文明来自于古犹太民族,其发展为神圣上帝(耶稣)信仰为根基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天主教文化,成为西方人文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是中国人的原典,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兵家、杂家、纵横家等等)之渊源。诸子百家思想是对易经天人思想的不同理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多元文化竞相绽放的局面,也奠定了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国文化从其本源来说不是神创说,而是秉承“天人同源、天人合一”天地人同源的思想体系。
        《易经》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百姓日用而不知。成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俱进、金兰同好、物极必反、居安思危、否极泰来、七上八下……等均来自易经。
         谈到《易经》,那么什么是“经”?就是织布中的纵向的“线”,是不能够断的,不管编织多长的布这个经线却贯穿始终。所以经是织布的主干,横向的线称作纬线。所以易经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干。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易经》?用宋代思想家张载的话讲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意思呢?天地本无心,以其自然规律为心,“为天地立心”就是把握天地运行规律,推之于人伦社会,建立社会正当的秩序;“为生民立命”就是将人民的福祉与性命放在第一位,使人民幸福、使社会繁荣;“为亡圣继绝学”就是继承、发展、创新先贤古圣传下来的智慧宝典,使之弘扬光大;“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使天下人永享和平,建立祥和安泰的太平盛世。
二、 《易经》的形成与发展
         “易”字的来源
         为什么称为《易经》?这个“易”的来源是什么?历史上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易字来源于日月,即日月为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有人认为“易”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象征,故曰:“日出为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人认为“易”来自于变色龙,即蜥蜴的“蜴”。但是不论何种解释,都离不开象形和变易,那么易是干什么用的呢?《易》是研究事物变化的学问,是通过象与数的模式演绎、模仿万事万物规律及规则的学说。
         所谓“象”就是现象、抽象,所谓数就是变化的量数关系,关于“象”与“数”后面还要详细阐述。
         古有三易
         据载自古曾有三易流传,《周礼?春官?太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归藏》皆佚,唯《周易》存世。
         《连山》以艮卦为首,传说是神农时之易,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断,是人类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归藏》以坤卦为首,传说是黄帝时之易,象征万物无不收藏于大地之母,《归藏》重阴亲柔,是母系社会的形态反映;
         《周易》以乾卦为首,坤卦次之,象征重天地尊卑次序,《周易》重刚崇健是父系家长制农耕社会的重要社会形态构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或三个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这就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氏——周文王——孔子
        远古———中古———近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伏羲氏
        伏羲氏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为三皇之首,相传是距今6500年前远古时代的一支氏族,那个时候还是蛮荒时代,先人茹毛饮血、居无定所,依靠渔猎为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祖。
传说伏羲氏治理天下时尊道贵德,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通人事,其思想达于天人合一之境,当其时黄河上通天界,河中出现了一匹神奇的龙马,背上呈现有规则的图案,伏羲氏见到图案,恍然所悟,就将其记录下来,由此便产生了为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八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伏羲氏的贡献: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始制嫁娶,以俪皮之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他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中华人文文明,使人们懂礼仪,生活更优雅,摆脱蒙昧的蛮荒时代。
        河出图,洛出书

        河图洛书的传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据《尚书·顾命》孔安国传说:“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随则其文以画八卦;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类(九类即《洪范》九条法则,笔者按)”。
        前面讲了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时候,黄河中出现了一匹龙马,背上呈现规则图案,伏羲氏因之以成八卦,这就是河出图的传说。
        传说大禹治水时,大水久治不退,时有神龟背上有神奇文字,大禹感悟,依此法大水退去,并将其整理成了九条治理天下的法则,这九条法则保留在《尚书·洪范》篇中,这就是洛出书的传说。
        通常认为,“河出图”就是指易经中的八卦图的传承,“洛出书”就是指《尚书·洪范》传承,它们常常代表了中国文化繁荣昌盛的象征意义。
        周文王
        周文王(公元前1152——1056)姓姬,名昌,为殷商末年西伯侯,是一位很有德才的创业君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经济,礼贤下士,广募人才,使“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文王曾被商纣王关押在羑里监狱七年,身处忧患之中,感慨大自然、人类社会的阴阳消长规律,结合自身的坎坷遭遇,探究八卦、六十四卦之理,从而演绎出了《周易》,文王的第四子周公将六十四卦附上卦辞、爻辞,借以阐述对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吉凶祸福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易》本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代第一代立国君王,是周文王的次子,于公元前1046年消灭殷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
        周公旦,又称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周公辅佐文王、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传说他作《周官》(即《周礼》),是礼乐制度的倡导者以及推行者,传说他擅长解梦,后世有周公解梦一说。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官为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县)。因纣王无道,曾劝谏纣王,但纣王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周武王攻破殷商都城朝歌后,武王向箕子咨询治国之道,箕子向其传授大禹之络书九法,记载於《尚书?洪范》之中,《洪范》在中国政*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箕子因为殷商旧臣,不愿在周为官,被武王封于朝鲜。
         周文王父子及箕子对易经的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在周建立人伦道德礼乐秩序,开创周朝800年基业。

       孔子
        孔子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彖》、《说卦》、《文言》”。孔子做学问的态度是“述而不作”,由其弟*子将他的讲解《周易》的心得整理出来而成《易传》。孔子对《周易》的讲解心得共十篇,这十篇心得就像给《周易》插上了翅膀一样,故孔子的《易传》又称《十翼》。
        孔子十分喜爱并赞赏《易经》,其在《论语》中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马王堆帛书《要》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史记》载孔子读易而“韦编三绝”,可见孔子对易经十分喜爱。
        孔子曾删《诗》《书》,制《礼》《乐》,而唯独赞《易》,不敢对《易》进行删改。
孔子对中国典籍进行整理传授三千弟*子,成为中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孔子授受图
        孔子生于春秋时期,其时周王室已衰微,礼乐已崩坏,诸子百家各自提出了治世理想,包括孔子也提出了社会大同的盛世理想,然而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孔子学说难以付诸实践。尽管如此,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带领众弟*子传播其仁义盛世理想,一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孔子最后也不得不慨叹:“河不出图,凤鸟不至,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孔子自叹生不逢时啊。
        公元前479年,孔子正在编著《春秋》,有人在鲁国西部猎获一头怪兽,孔子见到后说:这是“麒麟”啊。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被人捕获而死,孔子掩面痛哭,叹息生非其时啊。在《春秋》志有“西狩获麟”,至此孔子就停笔写不下去了。孔子确实在这一年悄然离开了人间,享年73岁。这就是 “获麟绝笔”的传说。
        孔子的学说到汉武帝时由董仲舒阐发得以弘扬,汉武帝拙百家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绵延两千多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 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易经是关乎天、地、人根本规律与关系的智慧经典,是揭开宇宙、社会、人生奥秘的金钥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讲究二元对立,西方的认识论常常是黑白分明,西方人做事讲究原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讲求二元融合,做事讲究曲成,其把握的原则是“中庸”,就是执其两端而用中(不走极端),做事常常是不取黑白两端,而走中间道路,注重平衡各方关系。
        1、易的基本含义
        易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但不是乱变。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原则。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变化,这是现象的变化,但是春夏秋冬的次序是不变的,这就是原则。
        万物的变化一刻不停,正如《论语》中所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就是说变化是永恒的,不变的是原理、原则,而原则、原理也是随着大的体系而发生变化的。例如在地球上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而在土星上则相当于地球上的二十九年半。
        所谓简易,就是指万事万物的变化模式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两个要素,即阴和阳的变化。
        
易中的理、象、数
        所谓“理”就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道理、原则,所谓“象”就是事物变化的现象,而“数”就是事物变化的量度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包换数量的变化。如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就包含了季节、月份、日时等的数量变化关系。
        2、易的基本要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大自然有天地、日月、昼夜、寒热,动物有雌雄,社会有治乱更替,人类有男女等等。古人就将天、日、男、雄、昼、热等象征光明、温暖、刚强、向上的现象都归属于阳,而把地、月、女、雌、夜、寒等象征黑暗、寒冷、阴柔、向下的现象都归属于阴。阳性事物具有散发、活力、刚健、升华、创始等属性特点,阴性事物具有收藏、静止、柔顺、承载、生成等属性特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易经八卦或六十四卦中,阴用中间断掉的横线表示,阳用一横线表示。一阴或一阳也称作爻,或阴爻、阳爻。
        3、 何为太极?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
        古人发现,在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生命力,一颗种子只要给于其适当的条件,它就能发芽、生根,并成长为植株,并开花结果。正是这种生命力造就了万物各具形态、成长繁育、生长化收,使树木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使我们的幼儿长大成*人,能够使我们身体内部、社会乃至宇宙天体维持自然的平衡与更新;在自然界中这种生命力能够使天地按照昼夜、四季的规律不停运转,能够产生冰霜雨雪、雷电风云、暑寒燥湿的作用,是这种力量带给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这种“生命能力”(古人称之为“气”)它缈无形象却又无处不在,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却又遍布所有有形无形的事物与生命体,这种能力在《易经》中叫做 “太极”,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特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任何事物都存在这个特性,它就是万物及生命的“能动之机”。这个“东西”在道家称之为“道”,在佛家称之为“心”,在西方宗教中称之为“上帝”。它渺无形象,无处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易经》的太极图中用一个空心圆来表示。
       4、何为阴阳?
        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有:“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阳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也是事物变化呈现的基本状态,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这种关系可以形象的用阴阳鱼太极图来表示(其中左为阳,右为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与现代辩证法中的“一分为二”有一定的相似性。
       自古中国人就十分重视阴阳之间的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关系,《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音声相合,高下相倾”,又曰:“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人的福与祸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人的福可能是祸的开始(人在优越的条件下容易懈怠);人的祸也可能是福的开端(人经历挫折与磨难会变得智慧与理性,就会有忧患意识,就会奋发图强)。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
        在道教经典《阴符经》中有:“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这就讲出了恩与害的相互转化关系。比如教育孩子,从小在家中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很难成器,而在严格要求或艰苦磨练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能够有所作为。
        谈到阴阳之间的关系,就会涉及到哲学中物质与精神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说,因为物质与精神只不过是一阴一阳关系,不可分割的,正如一个人的手心与手背,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物是一元二分的关系。
       得与失、苦与乐
      
说阴阳关系,为什么将“得与失”、“苦与乐”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得失与苦乐问题是人生的一大问题,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与关切的。人们常常会问:
        什么是幸福?
        有人说,有钱就幸福,也有人说,有权就幸福,是这样吗?不见得,有些富豪跳楼自杀是怎么回事?还有些高*官欲壑难平是为什么?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包括得失的取舍与苦乐的感悟等。
        佛家常说人生是苦,故佛家讲修行解脱,实际上佛家用人一生的时间去解决人生苦乐的终极问题,他要出家、修行、解脱,最后证悟涅磐的彼岸,即获得永恒的解脱。实际上在宗教中真正解脱的少之又少,犹如凤毛麟角。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是非常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的发展深受儒家的影响,特别是《易经》思想对禅宗影响巨大。禅宗中讲:“烦恼即菩提”,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就是太极一体之智。其实人生中的得与失、苦与乐始终是相伴的。
        禅宗的确是一种离苦得乐的解脱法门,宋代禅宗青原行思认为真正解脱要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小时候是没有好坏概念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好坏、苦乐有了分别之心,我们往往喜欢好的,不喜欢不好的,人生中总是在好与坏、得与失的分别、取舍、争夺之中,所以会有烦恼、有痛苦,会患得患失,难以解脱,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宗教与世俗最大的区别是宗教提供了一个超越世间的天堂世界或极乐世界,宗教中认为人生是苦的,只有艰苦修行才能到达天堂或极乐世界从而永享幸福。这激励修行人为了获得永恒的幸福,可能暂时舍弃世间人们的各种追求。这往往颠覆了世俗中的价值取向,孜孜于宗教信仰的人往往能吃尽人间之苦,却不以之为苦,苦乐、得失在这一境界中完全颠倒了,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一境界不可思议,是达到超越二元对立智慧后的一种认知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没有所谓天堂地狱的分别,没有出世与入世的执著,没有执著于好与不好的取舍,然而却一切能应运自然,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我们不执著于山或水,而是享用、受用山水带给我们的遐意。在第三重境界,生活中还有不愉快,还有烦恼,但是这不愉快、烦恼也只是体现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我们快乐之源。三重境界说来简单,但是每一重境界须经过刻骨铭心的人生磨砺,甚至经历生与死般的人生大历练,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贴切,未有真正的人生体验,实难超越。
        与禅宗三重境界相对应的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这是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一段,原词是这样的: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本来是叙述离恨别苦之情的,表达词的主人公经过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清晨独自登楼远望,眼前茫茫一片空阔,离愁愈炽。王国维借用宴殊词中的意境妙手一点,将凄凉、孤独、迷茫的意境与执著追求的心境,引申到对事业和学问的凄苦迷茫与追求的意境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这一段出自柳永的《蝶恋花•凤栖梧》,原词是这样的: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十分擅长写哀婉缠绵的词情,这首词本来是描写执著追求爱情的愁苦意境的,王国维借用该词对爱情的孜孜追求引申为对人生事业和学问苦苦求索,为了所追求事业或学问,实现自己的梦想,虽历尽千辛万苦,身心憔悴,那怕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一段词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词是这样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前面描写宋代都市元宵之夜,游人如织,灯火如雨,艳香华美,车流龙舞的景象,最后一句笔锋一转,描写主人公在喧嚣的夜景中不经意间见到了寻觅已久的意中人。抒发了主人公在喧嚣的夜景中能超然物外,独享久别相逢的快乐心境。王国维将这一意境引申为对事业与学问的追求,在苦苦求索的过程中,当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却在不经意间山回路转,展现出“柳岸花明又一村”,似乎一切都变了,真是豁然开朗天地宽。
在这一境界也意味着,人在喧嚣烦乱的世事中要能保持一丝宁静与恬适,能够随处发现生活中的意外惊喜,学会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5、八卦成象
        前面主要讲了阴阳的生成及其相互关系,并由阴阳引申至人生对得与失、苦与乐的理解上。阴阳是《易经》中的重要概念,是八卦、六十四卦的根本。阴阳之中仍包含着阴阳,阴阳再分化就成为四象,四象再分化则成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用卦符的排列组合来显示,则八卦的生成关系如下图所示。
        十七世纪著名德国数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受这个图示的启发而发明了二进制数学原理,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基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六十四卦结构
        (1)什么是象?什么是卦?
         象就是变化的现象,卦者,挂也,就是悬挂在那里的一种形象,是事物变化现象的比拟。
         (2)什么是爻?什么是爻位?
         卦中的阴阳层次就是爻,爻者,交也,就是事物变化的层次。比如八卦有三爻,六十四卦则有六爻。爻位就是在八卦或六十四卦中爻的位次。在易经中爻位通常是从下向上的次序,在八卦中分为下爻、中爻、下爻;在六十四卦中分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3)为什么阳爻用九,阴爻用六?
;在易经中,阳爻通常用九来表示,因为九是成数(生数是指一、二、三、四,成数是六、七、八、九)中最大的阳数,阴爻通常用六来表示,六是成数中最大(逆数序)的阴数。故阳爻用九,阴爻用六。
        (4)六十四卦的来源与构成。
         两个八卦重叠(即八卦再排列组合)就构成了六十四卦。
        (5)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及传文。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不同的卦名,即乾、坤、屯、蒙、需、讼……等等。
卦象通常就是指卦符,是事物呈现状态的比拟。卦辞是对该卦象呈现状态的概括性或比拟性解释。爻辞是对卦中某一爻位呈现状态的比拟性解释。“传文”则是对易卦辞、爻辞或易理的进一步阐释。
        例如,在易经中鼎卦是由从上至下的六爻组成,从下至上分别是初六、九二、九三、九四、六五、上九。
        鼎卦的卦符是一种象,它与鼎有一定的对应性,鼎卦的初爻与鼎的四脚对应,鼎卦的九二、九三、九四爻与鼎身对应,而鼎卦的六五爻与鼎耳对应,鼎卦的上九爻与鼎杆(抬鼎时所用)可以对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六十四卦与生命遗传密码
        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证明,所有生命体,不论植物、动物,乃至微生物,决定生命遗传特性的是DNA和RNA,DNA由最基本的四种碱基,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组成,这四种碱基排列组合,可以构成64中遗传密码,可以对应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而四种碱基则对应于《易经》中的四象。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基因中包含着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与遗传信息,或自身携带的基因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说六十四卦是构成生命的密码,不仅如此,六十四卦也还是构成宇宙自然乃至人论社会的密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易经》的核心——太极图理论
        1、世传最早的太极图
        最早的太极图出现于北宋,是由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所创立(即著名的《爱莲说》的作者),据说其来源于道士陈抟炼丹用的无极图。周氏太极图为五层结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氏太极图
        周敦颐对其太极图作了一个简单说明即流传后世的《太极图说》。
        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图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他开启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宋代思想的繁荣昌盛,远播西方,形成了东学西渐的热潮。宋代易学思想及理学对欧洲哲学影响深远,16-17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东学西渐”的热潮。到了18世纪,欧洲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不断涌现,到今天,人们还能在梵蒂岗图书馆看到14种西人研究《易经》的著作。当时欧洲许多著名学者对中国哲学思想怀有敬意之情,如莱布尼兹、伏尔泰、卢梭等。
        由于周氏太极图看起来还是有些复杂,后人对其不断修改,以期更加符合易经的深意,阴阳鱼太极图就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太极图示。
        2、解说太极图
        传统太极图是以相互环抱的两个阴阳鱼组成的圆形图案,故称阴阳鱼太极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包括我们人)存在、成长与变化的总根源。
         “太极”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是我们的文明之源,它难以言表,难以形容,但是古人还是用各种语言将它的变化进行描述。有学者则根据《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章句创立了各式各样的太极图式,以表述太极的变化原理。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是周敦颐对其太极图形阴阳关系的最简要的说明。
         世传的太极图有多种多样,其中传播最广泛,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当是传统阴阳鱼环抱太极图,这个太极图代表什么意义呢?
        这个阴阳鱼太极图的最外圈为圆形(象征太极),一是表示万物的变化周流不息、无始无终;二是表示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三是表示圆融畅顺、圆*满法界。
        太极图中的S型曲线(象征阴阳两分),一是表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包含相辅相成的阴阳两方面;二是阴阳彼此消长互动,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三是阴阳互为其根,各自均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四是事物阴阳的转化都是渐进的过程,即由量变到质变;五是表示阴阳互推互化生生不息。
        阴阳中的鱼眼,一是表示阴阳双方中都包含对立面的因素,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二是表示阴阳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部也会自生化出对立面的因素;三是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对立关系。
        世传的太极图将阴阳之间的关系描绘的惟妙惟肖,但是对于三才、五行、八卦等诸多关系,则难以表达。我在参悟传统太极图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郭氏太极图,该太极图比传统阴阳鱼太极图多了一个中圆,这个中圆表示阴阳多方面运化致和而生的境界。虽然只是在阴阳鱼太极图中多了一个圆,但是很关键,这个太极图很巧妙的将太极、两仪、四象、五行、八卦等真正贯通起来,是对中国传统太极图理论的创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太极图在阴阳鱼太极图基础上构成了统一于太极基础上的多元互动与均衡关系。也就是说,将传统阴阳鱼太极图着重描述的阴阳对应关系,发展为多元(三元、五元等)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从本质上讲,三才、五行、八卦又根源于阴阳,而阴阳本于太极。参见郭氏太极演化分解图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极图分解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极三层境界图
        3、 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孔子孙)所作。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中庸》是儒家阐述的“中庸之道”,并作为人性修养与教育的理论著作。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中用与中道,通俗来讲,中庸就是待人接物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不走极端,留有余地,中庸达到的境界就是“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利共赢” 就是中庸思想的现代体现。
        中庸思想如何在笔者的太极图中体现呢?
        太极图是以“象”的方式描述矛盾(阴阳)关系变化的动态模型。笔者的太极图最核心是由一个包含了阳(1)、阴(4)、阳中阴(2)、阴中阳(3)公共部分的中圆,这个中圆就是取其“中”之意,这就是中庸的形象化体现,这个中圆既是“合”也是分,从而形成多元关系,其达到的状态也就是多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这个“中圆”也就是象征我们做事、做人应把握的尺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易经应用于管理
        1、易经思维模式
               (1)、建立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系统观;
               (2)、象形化思维,取类比象,天人整体观
               (3)、运用阴阳互补、平衡和谐、知微见著、物极必反等思想
               (4)、用易经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模式认识了解世界;
               (5)、多*维度辩证思维(多元辩证思维)。
         我们知道易经在中国古代应用及其广泛,在中国古代,宗教、科学(古代)、哲学、管理、心(理)学、天文、中医等都与易经有很大关系。
        2、八卦与五行
        八卦来源于阴阳、四象,其强调的是“卦”,是事物变化现象的对待关系的模拟,其强调的是事物诸多对待关系。
        五行也来源于阴阳、四象,其强调的是“行”,即事物运行关系,是事物诸多方协调、平衡、制约的稳定运行的模拟,其强调的是协调、制约运行关系。
        五行学说能够与现代科学接轨,广泛用于系统管理、系统控制等领域。
        3、 五行学说的渊源
        五行学说也是《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和《内经•素问》,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帛书本《五行》,说明五行学说在当时已具十分广泛的影响力。五行学说在后世一直伴随着易学而发展,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将五行学说引入天道信仰,成为天地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奠定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即以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太极图说》)构建了其宇宙生成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曰润下”,意思是凡具有寒凉、固藏、滋润、向下流动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则属于水;“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蒸腾、热烈、活跃、繁盛性质与作用的事物则属于火;“木曰曲直”,凡是具有升发、条达、舒畅、明辨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则属于木;“金曰从革”,凡具有断革、肃杀、清宣、收敛、约束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则属于金;“土爰稼穑”,凡具有繁育、承载、受纳、滋养作用的事物则属于土。

        较早记录五行生克关系的是《春秋?左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载:“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五行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成熟,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
        4、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自古中国有医易同源之说,历史上著名中医师都是十分了解阴阳易理的,象《黄帝内经》中的岐伯,三国时期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等。
       阴阳五行是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比类取象(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认为,木、金、水、火、土五行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五行分别对应肝、肺、肾、心、脾五大脏俯系统,并与自然界的五气、五色、五味、五神等比类一致。
        在五脏五行系统中,肝属木主疏泄、明辨;肺属金主清宣、断革;肾主固涩、流浊;心属火主生发、蒸腾;脾属土主运化、纳藏。
         5、易经与现代管理模型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但是作为最成熟的管理模型我认为应该是五行系统,下面简单介绍。
        五行原理现代阐释
        五行生克构成了事物要素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多元辩证逻辑学说,五行生克是多元间的互动协调关系。
        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要素运行和变化所构成,故称为五行,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所描述的事物变化的层次不同,但其根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整体性、系统化思维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立统一”是阴阳学说的根本规律,其包括阴阳对待、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互动致和”是五行学说揭示的根本规律,描述了事物主要五个因素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维持整体平衡、协调、稳定的运行机制。参见五行结构及其生克变化原理图。

       (1)、系统中的五行架构
        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与社会各种事物参照五行之物(水、火、木、金、土)的性质进行取象比类,建立的多元生、克制约、平衡与生化关系。
        万事万物都具有五行要素,在古印度,认为四大(地、水、火、风)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2)、五行系统管理(治理)模型
        在“完备系统五要素”这个循环图中,制定方案主要是断革是非,从而确立行为方法,故属金;方案执行就是执行过程,主要是体现如水般的滋润、流行特征,故属水;过程监督主要是主曲直,故属木;纠偏机制主要是纠正偏差,尤如火焰般热烈、蒸腾,曰炎上,故属火;系统评估如稼穑生长于土地,其主要服务于全系统,如稼穑来源于土地而回归于土地,故属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五行学说与政*治哲学
        三权分立的渊源
        西方的"三权分立"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与西方思想史是紧密相关的,最初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史学家波里比阿(约公元前205——125年)的思想之中。这些萌芽思想沉睡了十六七个世纪后,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雨中复苏了。
       洛克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全面剖析了立宪君主制,总结了资产阶级各派的政*治主张,完成了《政府论》这个划时代的著作。"分权"的概念从此诞生了。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的地位最高;三权彼此是分立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并协同工作的。洛克的分权论实际上还只是"两权分立",联盟权(即外交权)实际上是行政权的一部分。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全面阐述和发展了分权和制衡的思想,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被后人称为“理性的法典”。他认为,如果权力过于集中,来自人民的权力就会变成统治人民的工具,因此他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学说继承了洛克的“三权分立”(尽管还只是二权分立)的思想,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立并完善了“三权分立”学说,从而使司法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元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合一,就会形成专断的权力,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他认为国家权力的这三个部分之间要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彼此结合、维持平衡,以具有最大的稳定性。这就是三权制衡的原理,标志着制衡学说的发展和建立。
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说,是当时限*制君主王权专*制,争取公正政*治权的思想理论。随着西方资本社会的发展,这一分权说已经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成为国家政权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其实这“三权分立”制衡说还是不完整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不是适合中国文化环境)在分权系统内缺少必要的监督环节,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学说可以构建完善的五元权力制衡。
“三权分立”不仅仅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同时也是西方管理哲学的核心。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西方三权分立缺乏必要监督、监管环节的弊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中国式民*主政*治
        中国正处在结构转型期,法制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应该体现公平与正义,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公平与正义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治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所以将监督权从司法权中独*立出来成为重要一环,以强调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监督权是保证行政有效运行,防止行政腐*败的一种重要因素,故单独成为权力制衡的一个独*立元素。监督权主要是监督、审查行政执法环节的公平、公正、有效性,防止行政腐*败。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没有真正的民*主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民*主是一种政*治体制,也是公民的一种社会权利,民*主化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和谐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保障和维护人民公众的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政*治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必然应该涵盖包括政*治哲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必然也能从政*治哲学视角解读当代中国政*治,乃至提出相对适合于中国特色的政*治解决方案。这也是笔者从传统阴阳五行哲学中探索政*治哲学的根本目的,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六、东西方文明
        1、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有个特点,就是黑白分明、二元分立,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西方基*督文化中二元对立论十分突出,在《圣经》与基*督教义中善与恶、美与丑、天堂与地狱、正统与异端常常是水火不相容。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表现为二元对抗或二元分离的矛盾状态。如,西方一方面信仰万能的上帝,另一方面又搞唯物的科学,宗教与科学始终不能统一。而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如莱布尼兹、牛顿等。
        由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它将世俗与天国割裂开来,在世俗中人就是有罪的,这就形成了宗教中的原罪思想以及救赎人生的情结,构成西方思维模式中的执著、反省的人生诉求。对上帝的心灵依托以及对来世天堂世界的信仰追求,造就了西方修道普教的传教士精神,并贯穿于所谓西方文明的不断扩张中,成为社会潜意识的心理形态。因此,西方的枪炮打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西方传教士和教堂。
        西方宗教本质上是把上帝信仰契约化了,歌德的《浮士德》人生历程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契约基础上的;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从理论的层面使契约精神成为西方文明的基本社会思想。 ;
        作为宗教中上帝信仰与主宰的反叛,以希腊理性哲学为基点的自由主义在西方近代得到了大发展(以欧洲文艺复兴为发端)。洛克《政府论》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体系的建立,孟德斯鸠进而完善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则从经济层面丰富了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一是主张彰显人的权利,指出君权并非神授,而是来自民*意;二是限*制政府权力,不让它恣意妄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三是相信经济发展要靠市场,靠自由竞争,靠合理规则。
        契约论与自由论结合,形成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为基调的民*主法制制度,形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社会基础,形成了西方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维护人*权的思想。
        中国认知思维模式注重综合,而西方思维认知模式注重分解,注重对每一部分的细节的解剖与分析,就像西医一样。这形成了西方人条理分割、注重逻辑的思维习惯,也造就了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模式。
        西哲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就是这种分析思想的最高体现。黑白分明,一切都分成同己和异己的两部分,总要找出一个对立面,这种对立思维,直到现在还是大有市场。如冷战思维、民*主传播思想、反恐理论……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1927~2008)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 ,其代表作《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一思想在美国当代很有影响力,这也是美国实行对外霸权主义思想内在因素之一。
        2、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与《易经》的传承有很大关系。中国文化是多元融合而又统一的,在对《易经》的不同理解中,形成了儒、道、墨、法、阴阳、医、名等诸多宗派,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没有万能的造物主(人格神)的概念(尽管墨家崇神,但没有成为主流),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秉承天人合一的天道人和思想。
       中国文化崇尚人文主义精神。道家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完美的人性。而儒家则认为,既要尊重自然规律,还要通过礼乐教化,通过自我完善才能达到圆*满人生。儒家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为人处事,所以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学。
       儒家的治国之道,是以扎根于宗亲宗族之血缘关系的宗法体系为基础的。在中国,家与国存在着结构模式的相似一致性。君与臣、夫与妇、父与子、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这是同一性质的阴阳模式的关系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治国之本。在儒家看来身、家、国、天下是不同层次的同构关系。儒家的一切思想范畴: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等……都是构建在统一的家国一体式宗法体系之上的。因此儒家思想又是一种政*治哲学。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知足、自强、内省、心灵宁静与安适是真正的幸福之源。
        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突破了简单二元对立思维,中国人不太主张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分法,排斥任何形式的极端与片面。中国的辩证思维较西方有更多*维度,中国注重多个不同因素(不只是两个)的和谐、圆成与圆通之境。我们善于寻求一种综合的结决方案去化解矛盾,而不是简单地排斥对立面。“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思维习惯,中国今天倡导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思想,就是“和”这一思想的政*治体现。

七、开创中华文明新境界
        中国文化当前面临的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社会多元化问题,诚信缺失问题,产业技术发展问题,以及在世界多元关系中构建和谐国际关系新秩序等诸多问题……。我们还要继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吸收、贯通、融合西方的先进文化,并融进中国元素,建立东方文明话语权强势。,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自1840年中国经历了“3000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目前中华文明尚处在复兴初期,我们今天的吃穿住行乃至生活中的一切都受西方化深刻影响,我们穿得西服,坐的汽车、飞机,办公用的计算机等等,包括西方的政*治、金融、文化体系都有来自于西方,应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的烙上了西方文化的印记,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文化近代奉献给世界的丰盛大餐。然而我们不曾放弃复兴中国文化的梦想,我们今天的文化仍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嫁接性,中国文化具有非同寻常的发展潜力。
        中华民族能否在经历了西方文明的洗礼之后,脱胎换骨、凤凰涅磐,进而开创出一个崭新的人类文明,以挽救当代西方文明带来的诸多危机,引领世界走向全新的天地,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华儿女的责任。
        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08: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帖子,不过还是没有找到形上与形下的连接点。

如果能提出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之间的必然关系,或推论,则更加有说服力。
我相信,在推论的过程当中,自会检验出整个理论的错漏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8: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帖子,不过还是没有找到形上与形下的连接点。

如果能提出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之间的必然关系,或推论,则更加有说服力。
我相信,在推论的过程当中,自会检验出整个理论的错漏 ...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2-1-13 08:12


很高兴道长也语及形上与形下。
假如道长的形上还是物质的,那分歧就更大了。{:soso_e13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08: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道长也语及形上与形下。
假如道长的形上还是物质的,那分歧就更大了。{:soso_e133:}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2-1-13 08:24


先生对物质的理解实在太少了,而且自我固有的思维长左右着先生理解新的东西,要不然,以先生思辨的能力,的确是相互相互讨论的对象。

形上的思维,是产生于对形下物质的认知的,这个思维一旦脱离了物性,便成为了不合实际的臆想了。我记得我们第一次交流的时候,我就向先生提出了物性基础的建议,先生直接就把这个建议归纳为“物化”了。这个也是我认为形上与形下连接的关键点,一旦脱离了这个连接,形上的思维就是可以随便左右解析的臆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0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郭说无新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0: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 3、 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孔子孙)所作。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中庸》是儒家阐述的“中庸之道”,并作为人性修养与教育的理论著作。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中用与中道,通俗来讲,中庸就是待人接物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不走极端,留有余地,中庸达到的境界就是“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利共赢” 就是中庸思想的现代体现。]
“中庸”,儒家的一种主张,意思是“执两用中”,不能执一而害事,在对立的两面中找到合,适宜的做事。《说文》:“庸,用也。”
作者言“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且主题又为《易经与中华文化》,我们自是不敢苟同。说“中庸”为儒家文化要义尚可,因为“执中而用”明确了“用”为目标,是“形而下学”,以〈易〉类为“器”,失于“体”,
“《易经》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乃五经之首”,则《易经》精粹必为中华文化之精粹。而〈易〉之要义,“中和之道”也,体用兼备,收“形之上下”而得“理”出“性”,是为太极“生生之谓易”之始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8: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 3、 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孔子孙)所作。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 ...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1-13 10:32


朱熹认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据此,他在解释周敦颐的《通书》时以“太极”为“理”,而认为“中”是对“气禀发用”,“刚善刚恶”、“柔善柔恶”的气质的调节。他说:“盖其所谓灵、所谓一者,乃为太极;而所谓中者,乃气禀之得中,与刚善刚恶、柔善柔恶者为五性,而属乎五行,初未尝以是为太极也。”又说:“盖此中字,是就气禀发用而言,其无过不及处耳,非直指本体未发、无所偏倚者而言也,岂可以此而训极为中也哉?”(《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
而陆九渊则直以“极”为“中”,认为“中即至理”,“曰极、曰中、曰至,其实一也”(《与朱元晦》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9: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之本体 于 2012-1-14 09:32 编辑
先生对物质的理解实在太少了,而且自我固有的思维长左右着先生理解新的东西,要不然,以先生思辨的能力,的确是相互相互讨论的对象。

形上的思维,是产生于对形下物质的认知的,这个思维一旦脱离了物性,便成 ...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2-1-13 08:55


形上的思维,是产生于对形下物质的认知的,这个思维一旦脱离了物性,便成为了不合实际的臆想了。我记得我们第一次交流的时候,我就向先生提出了物性基础的建议,先生直接就把这个建议归纳为“物化”了。这个也是我认为形上与形下连接的关键点,一旦脱离了这个连接,形上的思维就是可以随便左右解析的臆想。
============

谢谢道长此帖。

先说在下的观点:
在下以形上为本体(实体),以形下为现象(关系)。
本体者,可有精神、物质或中介三项选择,其中印度重精神,西方重物质,中华重中介;
现象者,可有自然(心物同一)、理性(心物对立)或实践(辩证)三项选择,其中道家重自然,佛家重理性,儒家重实践。

而道长提出“形下物质”和“物性基础”,恐怕是将物质与自然予以混淆了,故而
1、恐有形上形下倒置之嫌;
2、恐有以物质为本体之嫌。

据此,在下方才批评学兄“物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8: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8# 中华之本体

物质即为实体,您所认知的物体为现象,从实体至现象的桥梁为理性。

一切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哪怕是形而上的估算。我们虽然不能解析自然的一切现象,但是从能知的对象里,没有一项是脱离理性的。先生所谓“辩证”,所用的手段是什么?难道是感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9: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8# 中华之本体  

物质即为实体,您所认知的物体为现象,从实体至现象的桥梁为理性。

一切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哪怕是形而上的估算。我们虽然不能解析自然的一切现象,但是从能知的对象里,没有一项是脱 ...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2-1-14 18:51


道长的哲学似还尚未脱离教科书哲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长的哲学似还尚未脱离教科书哲学。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2-1-14 19:16


您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进入神学的阶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进入神学的阶段?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2-1-14 20:11


回复道长;
先生似还未曾领会在下于8楼的解释。
还有时间,不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21: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九楼回八楼,针锋相对。
十楼回九楼,闪烁其词,偷换话题。
十一楼回十楼,质疑穷理。
十二楼,你不懂。。。。。。。。。

请先生列出小道不懂之处,甚为感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7: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九楼回八楼,针锋相对。
十楼回九楼,闪烁其词,偷换话题。
十一楼回十楼,质疑穷理。
十二楼,你不懂。。。。。。。。。

请先生列出小道不懂之处,甚为感激。。。。。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2-1-14 21:42


道长似乎想当然地把本体问题混同于物理问题,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对象就是物质性的存在。此即在下所谓“教科书”哲学。
对此“教科书”哲学,有识者挖苦道: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物质有运动,运动有规律,规律能认识;世界怎么样?联系与发展,动力在矛盾,矛盾分主次,三大规律在,一切都清楚;世界咋认识?实践出真知,实践到实践,循环复循环,认识步步高。”{: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2: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长似乎想当然地把本体问题混同于物理问题,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对象就是物质性的存在。此即在下所谓“教科书”哲学。
对此“教科书”哲学,有识者挖苦道: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物质有运动,运动有规律 ...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2-1-15 07:49


原来先生所说的“哲学”,是已死之哲学。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物质所构成,延续演绎下来的生命体,也是产自物质。
生命体的一切,包括她的思维,都是存在物质性的。
所有的原始哲学,东方的或西方的,都没有脱离物性的来源。
先生认为不认识“世界是物质,物质有运动,运动有规律。”也能建立哲学的依据?

所谓“已死之哲学”,就是象先生一般的人物,在循环复循环的过程当中,忘却了“物性”的存在,使“哲学”成为一张废纸般的文字游戏,诚为“无根之学”。

不认识物理与哲学是同源的,根本上就无法理解“本体”是什么,就只能强调“本体”是“自在的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3: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15# 浑沌道长

道长此论甚是。{:soso_e17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4: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花一族 于 2012-1-15 14:07 编辑

14# 中华之本体

道长似乎想当然地把本体问题混同于物理问题,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对象就是物质性的存在。此即在下所谓“教科书”哲学。
对此“教科书”哲学,有识者挖苦道: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物质有运动,运动有规律,规律能认识;世界怎么样?联系与发展,动力在矛盾,矛盾分主次,三大规律在,一切都清楚;世界咋认识?实践出真知,实践到实践,循环复循环,认识步步高。”{:soso_e120:}



马克思为什么说哲学已经消亡了? 因为哲学已经从纯粹的思辨形式走向了与日常生活相兼容,哲学的理论思辨再怎么精彩,一旦进入实践领域,在某些时候就会成为“有识者”的挖苦词。 这样的“有识”,的确让本体论成为“自在之神”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9: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之本体 于 2012-1-19 19:07 编辑
14# 中华之本体

道长似乎想当然地把本体问题混同于物理问题,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对象就是物质性的存在。此即在下所谓“教科书”哲学。
对此“教科书”哲学,有识者挖苦道:
“世界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物质有运 ...
金花一族 发表于 2012-1-15 14:04


哲学与人类同其始终,马克思的看法或失于轻率,或仅是针对西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6 23: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中华之本体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看山是山又非山,看水是水又非水;
看山非山无非山,看水非水无非水。
【注】:
有实无虚;有界无道。(孤物独识---唯物论)
有虚无实;有道无*界。(孤心独识---唯心论)
有实有不实,有虚有不虚;有界有道。(格物致知---相对论)
无实无不实,无虚无不虚;无*界无不界,无道无不道。(博物辨识---混沌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05: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中华之本体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看山是山又非山,看水是水又非水;
看山非山无非山,看水非水无非水。
【注】:
有实无虚;有界无道。(孤物独识---唯物论)
有虚无实;有道无*界。(孤心独识---唯心论)
有实有不实,有虚有不虚;有界有道。(格物致知---相对论)
无实无不实,无虚无不虚;无*界无不界,无道无不道。(博物辨识---混沌论) 连山 发表于 2012-7-6 23:56

------------------------------------

从上四句谒即可推出太极、两仪、四象来。
连山兄深谙其中三昧,妙极妙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7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山 于 2012-7-7 22:05 编辑

20# 中华之本体

      界说与道说,互为标本。
  阴阳之定,界也。阴阳之动,道也。阴阳之变,三焦也。三焦之通,四象一体也。故阴阳三焦四象,可为界道之学,也可为定动变通之认识法则也。
      界与道的关联关系,是几何元素之间关联关系,与属性事物关联关系的再关联关系。也就是说,阴阳、三焦、四象不仅仅是一个属性的数量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关联关系的认识层面升级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界说是在表达几何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那么道学就是在表达关联关系,而界说与道说再关联关系在一起的时候呢?则是一种关联关系的再关联关系。
      一物之识,界也,十物之辨,道也。界说是分辨各种形貌的事物的界(分),道说是表达各种形貌之间的关联关系(合)。无*界不识貌,无道不识数。貌以界分,貌以道合。
界的认识可以产生:孤物独识,格物致知,博物辨识。道的认识可以产生关联关系的向、相、象。也就是说界说,可以通过形貌认识,通过几何元素的分解与组合去认识数字。而道说,则可以通过关联关系的几何结构性来认识具体的数。二者之间,在几何与数字之间,建立了相对,相反,相变,相通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所以,离开界说的道学并不能走进数字表达的完美。离开道学的界说也同样无法说清楚数字与几何之间的关联关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数学不存在绝对定义条件下的数论,不存在绝对条件下的几何学的根本原因。
       界与道,都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他们都随着大自然的昼夜旦夕变化而变化。所以,它们都有显示与隐匿两种不同的属性。于是,显界示道,与隐界匿道之间,就形成了四象:显界而隐道,显道而隐界,显界显道,隐界隐道。
       显界而隐道,是界说中描述的属性几何问题。显道而隐界,是道说中描述的关联关系问题。显界显道,是阴阳合一的三焦认识法则。隐界隐道,是混沌未分的混元一体。
       在自然界中的事物,常有界而不常有道。在人类认识范畴中,常有道而不常有界。
       界以边际的有无而分空间,道以始终的有无而分时间。所以,数计始终时,为时,数计边际时为空。故数亦可为界,数亦可为道。
       道无*界而不变,界无道而不动。所以,时间是变化的空间,空间是运动的时间。在大自然中所有事物与物体,都在变化的空间中存在,所有属性与形貌都在运动的时间中存在。
       大自然是变化的自然,大自然是运动的大自然。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随着大自然的运动而运动,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大自然的一切事物不能运动于大自然之外,大自然中一切事物不能变化于大自然之外。所以,旦夕是昼夜之界,昼夜是旦夕之道。故昼夜因旦夕而变,旦夕因昼夜而生。夜无旦而无昼,昼无夕而无夜。旦抑暗而扬明,故昼出而夜消;夕抑明而扬暗,故夜出而昼尽。
       所以,旦为夜之界,夕为昼之界。有旦则夜更相动薄为昼,有夕则昼更相动薄为夜。
       昼有昼道,夜有夜道。昼道者,日出而万星皆隐。夜道者,日落而万星争辉。所以,万星者,昼夜之长道。
       何为长道?答:若以昼夜为短道,则年月为长道,若以年月为短道,则甲子为长道。若以甲子为短道,天干地支为长道……。故,昼夜之外,有年月,年月之外有十二宫,十二宫之外有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之外有天罡、地煞……。有界就有道,有道就有界,界为道之源,道为界之泉。
       故数不可无*界,数不可无道。
       然,何谓数界?何为数道?
       数之界,有分合两界,分为分一之数,合为合一之数。分、合者以一为始,而有始无终。故数有始界,而无终界。称为大界。
       数之道,有位与位关联关系与字与字关联关系,也有字与位关联关系三系。其字阳也,其位阴也,字与位之合,阴阳之数也。所以,数有三道:字道,位道,值道。
       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万物者万数之值也,量也、形也、性也。
       数虽然有大界,长道。但是它存在于天地之间,所以大不可超越天地四象,长不可超越昼夜轮回。
       于是我们不止要问?数有界乎?数有道乎?
       数定而有界,数准而有道。数不定而无*界,数不准而无道。数不变则有界,数不通则无道。变者量也,通者性也。故有量则有界,有性则有道。
       所以,数字有四性,应和天地昼夜旦夕四象之变。使数字在昼夜旦夕四象变化过程中而属性常有,不常无。
       做到在大自然属性四象变化中常有而不常无。数字的结构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
       古老的河图洛书中所揭示的,就是数字与大自然四象变化之间的关联关系。
       界说有面界、线界、点界、体界、系界五种认识论与方法*论。道说有数值、数字、数位三种认识论与方法*论。界以示形,道以示数。量、形、意、数,式、态、型、势浑然一体。全体认识、整体认识、总体认识合而为一,孤物独识、格物致知、博物辨识清晰可分。数理、物理、界理、道理、四理合一。显而易见,它已经再也不是现代西方数学所指的狭义数学方法了,已经超越了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结构进行分析、描述、计算和推导,揭示对象运动规律的方法定义范畴了。而是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变化的事物,来进行一体化的研究了。也就是说,它所描述的数学对象首先应该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具体事物。揭示一个描述对象的运动规律,并不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身运动规律,而是在大自然运动规律之中的运动状态。而且这种运动状态必然与大自然的整体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存在必然的规律性。它必然随着大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而变化。
       所以,中国传统数学体系成就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数学与算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7: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 中华之本体

      界说与道说,互为标本。
  阴阳之定,界也。阴阳之动,道也。阴阳之变,三焦也。三焦之通,四象一体也。故阴阳三焦四象,可为界道之学,也可为定动变通之认识法则也。
      界与道的关 ...
连山 发表于 2012-7-7 20:52


拜读连山兄之宏论,在下似有所悟。
无怪乎常有灵犀相通之感,后当随时请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2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山海经诗经易经,山海经是自然天文地理,诗经是人和社会,易经是自然人社会存在的统一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