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青竹大哥

《易传》误读误解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3 17: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傳》這里指《系辭上下傳》是儒家玄思與玄智所在,這個是無庸置疑。既然它是儒家典籍以儒家思想為其主導肯定是理所當然。

如今樓主與及各支持者根本未有正視儒家思想並必欲撇除儒家思想而後快,這種所謂研究除了給人無稽之感外亦令人懷疑是別有用心。除去儒家思想而說《易傳》,不就等如說《易傳》根本無思想可言嗎? 這樣下去喜歡怎樣解釋《易傳》都可以。除去思想作文字研究根本就是浪費精力毫無意義之舉。

牟宗三先生曾說現代人不健康,就是喜歡走歪路,在這里可見一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4 01: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鹤鸣先生太急了点.
青竹(楼主)及我(支持者)们揭对易传的误读,目的是正本清源,研究易传的原本意义,进而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易传的思想.这样研究没有否定儒家思想的意思.牟宗三先生打新儒家的大旗,实际上就是对原儒家的修正.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只有因嫌祖宗的东西旧了,才会说要换新的.新儒家树新旗,就是要与旧旗分道而行.
青竹先生是不是儒家我不知道,我不是儒家,并不影响我们研究儒家的作品.青竹的这个帖子,正是维护系辞原作者的思想.先生何须相煎?
如果先生认为青竹的三例说违背了原作者的思想,请不吝赐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5-20 12:16 编辑

121# 鶴鳴在蔭
《易傳》這里指《系辭上下傳》是儒家玄思與玄智所在,這個是無庸置疑。

鶴鳴兄,《易傳》不管在哪里,都是指《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繫辞》上下篇、《文言》、《序卦》、《說卦》、《杂卦》,故本樓所說的《易傳》也是指的這十篇對《周易》本經的闡釋文章。
《易傳》又稱“十翼”,《史記》則稱《易大傳》。作為儒家的擁躉,鶴鳴兄難道不知道嗎?
另,請教一下鶴鳴兄,你所謂的“玄思”、“玄智”的義涵是什么?
既然它是儒家典籍以儒家思想為其主導肯定是理所當然。

即便《易傳》是儒家典籍,按《韓非子·顯學》:自孔子死後,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儒在戰國已一分為八,兄所謂的儒家究竟指的是哪一家?
或者,兄能否簡要說說,你所理解的儒家思想是什么?
另請教鶴鳴兄,讀一個人的文章,可以帶著自己固有的思想去讀而無視當時當地的語言規則嗎?

如今樓主與及各支持者根本未有正視儒家思想並必欲撇除儒家思想而後快,這種所謂研究除了給人無稽之感外亦令人懷疑是別有用心。除去儒家思想而說《易傳》,不就等如說《易傳》根本無思想可言嗎? 這樣下去喜歡怎樣解釋《易傳》都可以。除去思想作文字研究根本就是浪費精力毫無意義之舉。

1、鶴鳴兄能否具體列舉一些青竹上面的解讀中“根本未有正視儒家思想並必欲撇除儒家思想”的實例?
2、無論是誰的思想,都是靠他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如果我們連別人說什么都不清楚,如何去了解別人的思想?
3、照兄的高見,似乎只要將自己固有的某種“思想”注入某人的文章即可,而可以無視作者的文字?
牟宗三先生曾說現代人不健康,就是喜歡走歪路,在這里可見一斑。

無視作者的文字,不管作者究竟說的是什么,強行將自己的成見強加給作者,這算是“健康”和“正路”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5 10: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军康 于 2012-2-15 10:56 编辑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单从语法理解,若以二句为互文,则原意理解为乾坤以易知,乾坤以简能。进一步解说,就是乾坤之道,由观察易(阴阳变化)而得到。乾坤之道因记录在简上而可以被人所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11: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竹师的点拨真给力!我理解这个"之"有使动的用法或含义在里面.
昨晚读资料,还在看易经系传老子与孔子说的争论呢!这下我自己有自己的判断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5 2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一阴一阳指的是一种运动而且是天造运动,天造运动无方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5 23: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之半 于 2012-3-5 23:37 编辑

我并不赞成青竹的说法,如系辞中的这段话。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因为虽然这一系列之当中,单句去判断是可以按照青竹的说法,但连起来读,那这些“之”都不能同时指代一样东西。如果按照青竹的说法,在上下文没有交代情况下,不能随便这些之都是不同的指代物。

而道德经中的一段则不一样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这些之都是可以指代同一样事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村姑 于 2012-3-6 10:12 编辑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单从语法理解,若以二句为互文,则原意理解为乾坤以易知,乾坤以简能。进一步解说,就是乾坤之道,由观察易(阴阳变化)而得到。乾坤之道因记录在简上而可以被人所用。
杨军康 发表于 2012-2-15 10:52
不对,乾是创始,坤是守成!创始不易知,守成不简从,可能做到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种断句,读起来很别扭。别扭,就不是自然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谓之道。”

二者的区别,不过主语的不同而已。

若强调二者本质上的不同,
那么,什么是“道”,两者哪一个表达明白了呢?哪个也没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富有之谓大业。”
——富有,这就叫大业。

“使之富有的行为,叫做大业。”这种理解不很准确。
对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与“日新之谓盛德,富有之谓大业”,可以知道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6 16: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读易小童 于 2012-5-16 16:15 编辑

130# 跑题

君差矣!!
观今日之富二代,富有乎?然。大业者乎?未必!败家者,杂然其中矣。故此必为:富有之,谓大业。
富有之是一番创业,一份辛勤,一份智慧。并非有房有车有存款!
动静之间,方可见《周易》之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7 17: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兄所言,我不能证,却以为然。
阴阳之间,神妙存矣;动静之间,变化存矣。

“富有”不是态,“功业见乎变”;不是势,“吉凶见乎外”,云“趋吉避凶”,不云“趋凶避吉”。富有是势态之合。
“富有之谓大业”的含义,你我一致吧,分歧在“含义的得出”出处不同/。我不认为“断句”的作用如此之大。换言之,我认为“断句”承担不起如此的责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7 19: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谓”、“谓之”意义、用法是有所不同,但是不能把“之谓”断读成“之,谓”,那恐怕是错误的。
可参看:
荆竹:《“谓之……”与“……之谓”》,《云梦学刊》1980年4期
刘庆字、张玉亭:《关于“谓之”与“之谓”的用法》,《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5年04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1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青竹”的贴子,总有几分亲切感,有点像是在读“何新”老先生的解古文章,就事论事而实事求是。今初读这一版贴,既收获不小,也感慨不少,觉得在这几个坛子里认真做学问的人不少,令人欣慰,但对许多问题很难基本一致,又让人些许不安。我是觉得还是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才如此,如:如何读《易》?《周易》与《道德经》有何关系?诸子百家何以成家立说?这些问题没搞清楚,学者们的辛苦与纷争势必更加突出。
       “青竹大哥”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读方式是对的,在解读观念上应当如此,这是在说“一阴一阳在怎么、怎么样而谓之为道”,若说成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则是在说“阴阳为道”,这就涉及到“阴阳”与“道”在概念上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一阴一阳”要“怎么样”才可谓之为“道”呢?当然是指这“一阴一阳”的变化方式、变化规律、运行轨迹,而这个“东东”在“易卦”里是一个“数理逻辑”问题,也就是说,《易》是象数之学,“阴阳”是“象”,而“阴阳”变化的方式是一种“数理规则”,本人借用了一个较为直观的概念,即“二进制数理”。因此,虽然“阴阳”是对事物属性的抽象,不能直接“谓之为道”,但“阴阳”变化的方式、轨迹、规律却可以“谓之为道”。古人言“一阴一阳”怎么样,而不言“阴阳”怎么样,其本身就在说明古人是在强调这“阴阳”之间的变化关系。人们在快人快语时将“之谓道”说成“谓之道”的原因有二,一是话虽如此,但观念上还是“阴阳”的某种变化方式谓之道;二是没搞懂“阴阳”变化的道理,直接把“阴阳”当成是“道”了,这就犯了现代人的逻辑语义错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18: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ha79 于 2012-5-19 18:48 编辑

关于“太极八卦”问题,“青竹大哥”的贴子同样有值得肯定之处,应当说是有独到之处,但请原凉在下直言,未达“本真”。其关节点还是没从“易理”的“数理逻辑”角度去解,所以让人有点觉得可惜。郭老关于“帛书”的用词点到了要害,而你对“恒”字的释解也独到,但在下觉得不到位。“恒”之月可指“变化范畴”,但这里应是指“变化方式”,这里的月亮盈亏之象是用来比喻易卦中阳爻上下动进之事,说到底还是一个易卦的爻动数进问题,即按“二进制数理”的一进一退的变化方式问题。本人于很多年前在网上发过一篇关于“太极八卦生成说”方面的文章,与“青竹大哥”的贴子有相似的“初衷”,但观点与论证方式不一样,我将把主要内容发在后一楼,以之讨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8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8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9 1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与八卦”生成说:
《系辞传》第十二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人们把这“太极”理解为“混沌之始”等各种形上之义,将“四象”看成是“太阳、太阴”与“少阳、少阴”的阴阳变化组合,把“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看成是“加一倍法”的数量递增,由于所生之“八个卦”又恰好可为“先天八卦”的数序,于是人们便津津乐道为“太极与八卦生成模式”。然而,这个“生成模式”之说,《说卦传》里没有,《卦爻辞》又不用,只是见于后世易人的著说中,于是人们对此也有一些疑虑,但在搞不清《周易》原本象数原理的情况下,也找不到其他更恰当的释解方法。
那么,《系辞传》关于“《易》有太极…”的论述到底应该怎样解读呢?应当说,《周易》所有经传文辞都是按照“先天卦序”的二进制序数的“数理逻辑”来叙述的,不过不是人们所熟习的“二二生成”的“加一倍法”,而是倚循二进制序数的“进退方式”以象叙数。
《系辞传》关于“《易》有太极…”的论述,从全章来看是要回答“何为易”的问题。传文在阐述了“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和乾辟坤阖之后,才言到“《易》有太极…”一段,以此说明《易》中乾坤“开闭变化”的阴阳特性与“八卦卦式”(即三爻易卦)内涵吉凶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并非言其什么“八个卦”的生成方式。故而传文将这一章的论述最后小结为:“《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释言之,此之所言的“四象”,不是指“阴阳太少”的四个组合方式,而是指以二进制数理显示的“八卦”的“三爻卦式”,假如把“四象”解释成阴阳的太少组合,则是无可“示”其“吉凶”、无可以“辞”“告”其“断”的,因为“八卦而小成”之易卦,才可形成阳爻动行过程中的吉凶状态。
1、关于“太极”:
    “太极”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并非罕见,更非独有,如《庄子·大宗师》有云“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此之“太极”、“六极”,既是指方位,即“太极”言方位之高、“六极”言方位之低,也是指演“道”载体(即易卦卦体)之两极,即六爻易卦之上爻位为“太极”、底爻位为“六极”,因为易卦中的阳动爻是从上至下地爻动数进的。《说文》释“极:栋也”,指房屋之中栋,引伸为顶点;“太”通大,阳为大,阴为小。因此,所谓“太极”是言易卦中阳爻居于上爻位之最高地位,是以二进制序数“一”(00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666.png)所形成的卦象而言的。
《说文》释“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言其二进制序数“一”(00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1375.png)之初始,于演绎“道”之易卦便是一阳起于上爻位,这上位阳爻按二进制数理爻动数进,由于阳进阴退,将造成天地间的阴阳二象,这阴阳二象的交替变化又将转化成万千事物。《礼记·礼运》也云:“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说文》释“礼:履也”,即履之进也。是言“礼”之义是本于易卦之阳爻“大一”的数进之理,由纯“一”(00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68.png)之进而分出天地阴阳之“二”(01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044.png),变化而为四(10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675.png)时、鬼神之万事万物。(注意:这里也有一个“一、二、四…、”的表述方式,说明古人言“数”是从二进制数的“数理逻辑”角度言的。)
由此可见,《系辞传》关于“《易》有太极…”的论述,与《庄子·大宗师》关于“道”之两极的言论,与《说文》对序数“一”(00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6402.png)的解释,以及《礼记·礼运》对“礼”本于“大一”(00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523.png)的说明,有其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倚着二进制数理在述说同一个问题。“太极”一词有强调“数理逻辑”起于“一”、“易卦爻动”始于“上”之意,引喻万物始于此之义。“太极”一词升格为形上之义,是易人学子援易著学的引伸,而其原始之义是指“易卦”上爻位之阳爻,或二进制序数之数“一”(00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851.png)
2、关于“两仪”:
    《说文》释“仪:度也”,又云“度,法制也”。“两仪”者,于易卦是喻指“两个”具有倚循数理之“法度”而爻动数进的阳爻(注意:是指两个阳爻,不是指一阴一阳),也就是指“序数三”(01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381.png)所形成的卦象。言“两”不言“二”,是特指“序数三”(01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491.png)里的上、中爻位的“两个”阳爻,而“序数二”(01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491.png)里只有一个阳爻。那么,为何不言及“序数二”(01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125.png)呢?是因其被一个“生”字省略了。要知道,二进制序数的实数动进是按照“进退方式”进行的,阳爻从“序数一”(00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905.png)进到“序数二”(01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237.png)时形成了一阳陷于两阴之中的状态,此时“序数二”(01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978.png)的阴中之阳是不能再往前动进的,因为身后有阴爻而呈阳力不足之虚,只能止而等待、退而回蓄一个阳爻于上爻位,才可从上爻位开始以二阳并行形式再往前动进,但这已是“序数三”(01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562.png)之“两仪”了。“生”是动词,在这里是着眼于阳爻之动进来叙辞的,故越过了“序数二”(01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570.png)向后蓄积阳数的过程,而直接跃进于“序数三”(01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374.png)去叙述两阳并进之势。先秦古人的“易理思维”是着眼于阳爻动行的,所言易辞也是叙述阳爻动行的。
3、关于“四象”与“八卦”:
    “四象”之“四”,指二进制数的序数之四(10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086.png),言其前面的“序数三”(011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3.png)之两个(仪)阳爻从第一、第二爻(数)位,按照二进制数理并进巽入,冲入第三(底)爻位,由于阳进阴退,从而形成“序数四”(10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548.png)的一个阳爻跨过两个阴爻而入于底爻位之状态,正所谓“丢三落四、颠三倒四”之变化。这个“变化”使二进制序数从二位数(011)变成了三位数(100)。《系辞传》云“《易》者,象也”,故“四象”之“象”乃指易卦之“象”、《易》之“卦象”。“象”与“卦”相连,则“四象”是以其“序数四”(100)之“数”代指三爻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754.png)之“象”,是“四象”(100)的爻位状态构成了一个“三爻卦象”(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2433.png),并非指有四个什么“象”。“八卦”者,也非指有八个什么卦,而是指“八卦”之“卦式”,而三爻卦象实际上就是一个“八卦卦式”的易象。这“四象→卦象→八卦”的解读方式,是“数→卦→象”之间的一个视角转换问题,故而使用了一个“生”字来表述,犹如说“半斤与八两相等”一样,是10进制与16进制的概念转换问题。
因此,传本《系辞传》“《易》有太极…”是言:《易》是叙述阳爻从易卦的上爻位往下(前)动进的,由于阳进阴退、动进回蓄,一个阳爻(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5709.png)之动会变成两个阳爻(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309.png)之进;而一旦阳爻入于第三爻位(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41.png),成三爻卦象之“八卦卦式”,便完成了阳爻动进与回蓄、否定之否定的一个小周期,这样以来,阳爻动进过程中的吉凶状况也就显现出来了,而这吉凶之路则是阳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大业。
如果单看《系辞传》关于“《易》有太极…”的片言只语,似乎也可简单地理解为“加一倍法”的递增模式,即“八个三爻卦”的生成方式,但事实上《系辞传》的全部述理文辞自始至终都是按照二进制序数的“进退方式”在阐述义理。因此,《系辞传》关于“《易》有太极…”的论述,不是在叙述“太极与八卦生成模式”,而是在阐述“三爻易卦”的运行方式。这个“运行方式”,就单个卦象而言,是“八卦卦式”的象数变化方式;就全体易卦的爻动数进而言,是阳爻倚循二进制序数的进退曲折轨道,积极进取的自强不息奋斗过程。由此言之,“太极与八卦生成模式”之说与“三爻易卦”的“运行方式”之观,虽缘于“思维方式”的一念之差,却形成了解《易》时的南辕北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ha79 于 2012-5-20 11:11 编辑
我并不赞成青竹的说法,如系辞中的这段话。
因为虽然这一系列之当中,单句去判断是可以按照青竹的说法,但连起来读,那这些“之”都不能同时指代一样东西。如果按照青竹的说法,在上下文没有交代情况下,不能随便 ...
子之半 发表于 2012-3-5 23:36

“子之半”是个较真的人,所说话也不无道理,这语法与语感的关系也确实值得研究。关于“语法”问题,古人与今人都应该有,但今人的“语法”不一定就是古人的“语法”,古人关于“之乎者也”的语法自有他的结构体系,今人只是用自己的语法体系去理解、说明,这就必然形成一些差异。“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之”,从语感上讲确有“动词”的味,大家说是“使动”用法,这“使动”概念也是现代人的定义,虽然差不离,但用起来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理解这个“之”字,在这里是把前面的事物、事态作“进行式”处理,这在外语里面也有这种语法结构,那么这样理解起来就是:一阴一阳形成的相互关系、所进行的某种变化方式、运行模式、轨迹、规律、法则,谓之为道。所谓“日新之谓盛德,富有之谓大业”也是这个道理。古人不讲标点符号,但在他们的语感中自有他们的语法习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个人时间有限无力延续这一话题,所以于数月前有意让本帖下沉,今楼上诸君又将本帖顶起,且所论均颇有见地,青竹也就不好视而不见,只能尽量找时间回复诸位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3: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个人时间有限无力延续这一话题,所以于数月前有意让本帖下沉,今楼上诸君又将本帖顶起,且所论均颇有见地,青竹也就不好视而不见,只能尽量找时间回复诸位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5-20 11:33

理解时间问题,不过你在此开创的讨论方式、路径、风格应当让大家延续下去。通过这版贴子,使我看到了“易学研究”在民间大有希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谓”、“谓之”意义、用法是有所不同,但是不能把“之谓”断读成“之,谓”,那恐怕是错误的。
可参看:
荆竹:《“谓之……”与“……之谓”》,《云梦学刊》1980年4期
刘庆字、张玉亭:《关于“谓之”与“之 ...
知北游 发表于 2012-5-17 19:53





知兄,你推荐的这两篇文章均载于知网,青竹没有知网的帐号,故无法浏览全文。


从荆竹一文的开篇看,其所谓的“……之谓”句式,是指“之谓”后无实词的情形,如:“《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这种情况属于谓的宾语前置的句法,这种情况下“之谓”确实不能断读为“之,谓”,因为此时“之”与其后的文字共同组成“谓”的宾语,“之”作为宾语前置的引导词。
        “之谓”后无实词与“A之,谓B”(A、B均为实词或短语)显然是不同的句式。比如,在①“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贵生》)、②“之谓”(《孟子·告子章句上》)这两例中,①中的“之谓”不可断读,而②中的“之谓”不但可以断读而且只有断读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