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7|回复: 1

太學石經:輝煌與飄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0 08: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載鏈接:http://big5.huaxia.com/ytsc/zywh/hzhn/2010/11/2184179.html


太學石經:輝煌與飄零

“‘請君只看洛陽城’系列•東漢篇”之八


             □首席記者 姚偉 文圖 學術顧問 洛陽師院教授、副院長 張寶明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偃師佃莊太學村一帶“刨字”成風。最初,有村民偶然刨出帶字的碎石塊,洛陽城的古董商聞訊而來,他們開出的價碼令人吃驚:每塊殘石存一字的,給銀元一塊;存5個字的,每個字給銀元五塊;如果一塊殘石超過20個字,那就不論字了,就得按石論價,有的時候可以換整麻袋的銀元!
  這種消息傳得最快,刨出幾塊石頭,能頂一年收入,誘惑實在太大。越來越多的農民迷上了這個事,稱之為“刨字”。每逢冬春,農閒地空,人們即蜂擁而至,遍地亂刨,那架勢就跟“溜紅薯”一樣。
  但“刨字”風險很大。農民白天刨到有字殘石並不取出,自己做好標記,重新埋入土中,到夜深人靜,再悄悄來拿回家裏。有的石塊大,不好攜帶搬運,就得想法保存妥當,有的人會就近沉入自己地裏水井中。不如此的話,一旦走漏風聲,遠近土匪會聞風而至,不但發不了財,弄不好還會傾家蕩產,甚至丟了小命。所以“刨字”的規矩是“見面分一半”,刨出字當場被人看到的,賣了錢就得兩人對半分。
  並不是帶字的石塊都這麼值錢,只有太學村附近出土的,古董商才會出大價錢。他們買的,是大名鼎鼎的“熹平石經”——中國歷史上最早刊刻的石經,內容為官定儒家經典,被視為最早的教科書、統編教材。該石經由大書法家蔡邕書丹,其書法集漢隸之大成,被奉為書法的典範。熹平石經歷遭劫難,穿過一千七八百年歲月存留下來的殘塊,有著不可估量的文獻價值和書法價值。
  席捲太學遺址的刨字風,給遺址帶來的危害極其嚴重。1973年,段鵬琦先生等人來此進行科學發掘時,發現耕土層下大大小小的刨字坑比比皆是,密度大的地方坑坑相連,其間已難找到超過一尺的原生地層土。探尋當初石經所在的位置,已成為不可能的事情。所幸後來他們發掘出兩批石經殘石,共151塊,每塊最多的有20字,最少的僅存一筆或數筆。這些石經殘塊,都混在尋常殘磚碎瓦裏,用來墊地。
  皇皇石經,何以至此?
  石經初成 引來粉絲無數
  當年,熹平石經曾轟動京師雒陽,甚至轟動全國。石經刻成,被豎立於太學門前,“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兩(輛),填塞街陌”。造成交通堵塞的熱鬧場面持續了很長時間,以至於太學周圍的不少人家發現了生財之道,專門為這些人提供食宿賺錢。那種盛況,大約相當於現時的“世博會”。
  石經擁有廣泛的“粉絲群”。由於太學的垂范作用,東漢時期學校教育發達,很多州郡辦有學校,私人興辦的學校也很普遍,用班固的話說:“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讀書人多,來圍觀石經的人自然就多,在那書籍匱乏的時代,抄石經會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想要全抄下來,那可不是十天半月能做到的。
  熹平石經規模浩大,氣勢恢宏。該石經共刊刻七部經典:《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20余萬字,所用石碑高一丈、寬四尺,兩面刻字,共計46通,“駢羅相接”,立於太學門外。據洛陽師院原院長楊作龍先生介紹,石經四面設有護欄,上面有瓦屋頂,開門于南,由河南郡負責派士卒看守。
  刊刻石經的創意,來自蔡邕、堂溪典、楊賜、馬日磾(dī)、張訓、韓說等人,熹平四年(西元175年),他們聯名上書漢靈帝,建議正訂儒家經典,刊刻石經。這些人都是著名學者,也大多是中高級官員,堂溪典是五官中郎將,楊賜是光祿大夫,馬日磾是諫議大夫,蔡邕等則是議郎,都是影響極大的人物。這些人聯名上書,非同尋常,漢靈帝很快“許之”。
  蔡邕等人奏折中提出的理由,是儒家典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有現代研究者認為,太學的學生來自於全國各地,師承不同,所受經書難免章句有誤,因此蔡邕時代有必要搞“統編教材”。
  但這樣的理由,似乎並不能完全還原當時情況。蔡邕等人策劃石經時,東漢已建國150年,太學也已有140多年曆史,所謂“去聖久遠,文字多謬”等,絕不是剛剛被發現,應該都是由來已久的老問題。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當時解決老問題的條件已經具備。
  自東漢建立,劉秀就尊崇儒學,經學進入持續100多年的繁榮,其間大家輩出,古文經學、今文經學之間,各家各派之間,學術論爭蔚然成風。劉秀就曾公開主持各派學者公開辯論,甚至在朝廷上開創按“講通經義”來排座次的禮儀,“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詰難,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在太學,更是“會諸博士論難於前”。當時桓榮從容揖讓十分儒雅,但學術上卻針鋒相對並不相讓。
  此後,這種學術風尚一直延續下來,兼通五經的名儒魯丕甚至認為經師講經“傳先師之言,非從己出,不得相讓;相讓則道不明,若規矩權衡之不可枉也”。
  建初四年(西元79年),漢章帝親自在北宮白虎觀大會群儒,講議五經異同,“使諸儒共正經義”,當時的著名學者丁洪、樓望、成封、桓鬱、班固、賈逵等都參加了這次學術會議。會後,章帝令班固將會議記錄整理成《白虎通義》。《白虎通義》是今文經學的集大成,但自此古文經學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出現了許慎、馬融、鄭玄等大師級人物。東漢經學的高度發達,為蔡邕們校勘經書,“統編經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人說,熹平石經“是東漢時期尊崇儒學、經學發達等諸多社會歷史原因所產生的文化瑰寶”,確實很有道理。
  熹平石經的創設是一項規模浩大的文化工程,歷時九年才得以完成。20多位著名經學家先將各种經書文本詳加校勘,確立了經籍定本;蔡邕是當時最為著名的書法家,皇宮的匾額都出自他的手筆,他是石經的首倡者,書丹的任務自然義不容辭。他以八分隸書書寫,八分書有較強的裝飾性,筆畫講究起止,多用於正規場合,以示莊重。20余萬字書寫,是一件嘔心瀝血的事業,蔡邕當以相當之毅力完成,石經書法每字每筆精嚴端莊,被認為是漢代書法的最高成就。
  令人遺憾的是,歷時9年打造的熹平石經,僅僅完好無損地展示了7年,就遭遇了劫難。
  曆盡劫難 殘石流落四方
  若論現在的知名度,蔡邕可能還不及他的女兒蔡文姬,但在東漢末年,他可是大大的有名。董卓佔據雒陽時,他已不在京師,董知其名氣大,特意請他來做官,但蔡邕稱病不來,董卓大怒而罵,強令地方官逼他來京。蔡邕不得已再來雒陽,董卓安排他當了太學祭酒(校長),對他十分尊重。
  若干年後,王允使美人計殺掉董卓。一次談起這位禍國殃民的壞蛋,蔡邕不由自主嘆息一聲,“有動於色”,王允勃然大怒:“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為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今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豈不共為逆哉?”下令把他投入監獄。蔡邕自己陳詞謝罪,眾多大臣極力營救,但王允堅決要治罪,結果蔡邕死於獄中,時年61歲。
  生當離亂,蔡邕的命運如此,他的石經也在劫難逃。董卓遷都長安,火燒雒陽,繁華了100多年的東漢首都成為廢墟,太學也由此荒廢,石經遭受破壞。到曹魏重建洛陽時,熹平石經已經殘缺嚴重,曹丕下令“掃除太學之灰炭,補舊石碑之缺壞”。西晉永嘉之亂後,洛陽再次慘遭破壞,熹平石經“崩壞者已逾太半”。北魏遷都洛陽前,馮熙、常伯夫相繼為洛州刺史,公然毀取石經“以建浮圖精舍”,石經遭受一場浩劫,其“所存者,委于榛莽,道俗隨意取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段鵬琦等人發掘的石經殘塊,就是在一北魏房基中,被當做墊地的碎石使用,這種情形,應該就是那場浩劫的真實記錄。
  北魏遷洛後,石經得到一定的保護。北魏滅亡後,北齊將石經運往鄴都,過黃河時,裝載石經的船隻沉了一隻,只有一部分運到鄴都。楊堅滅掉北齊時,又將這部分石經運往長安,但營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貞觀年間,魏徵去收集殘存石經的時候,已幾乎毀壞殆盡。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刨字”風起,太學遺址出土殘石數百餘塊,被古董商人販賣四方,有的下落不明,有的流落國外,也有一些被國內博物館收藏。其中一個石經殘塊被于右任收購,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這塊殘石面積很大,兩面存450字,並且刻的是《周易》,乃熹平石經開篇刻石,極為珍貴。
  這塊殘石于1925年在太學遺址出土,于右任1931年在洛陽買到,但他當時只付了一半錢,把殘石寄存于賣主處。兩年後,楊虎城去南京公幹,于右任委託他中途下車,補給古董商2000多元,把殘石帶到了南京。1936年,于右任將這塊石經運到西安,暫存于文廟。抗戰爆發後,日寇經常空襲西安,受命保護這塊石經的張鵬一放心不下,用騾車把石經運到富平縣老家,吊挂在家中一口枯井內,嚴令家人不準走漏消息。1943年10月,張鵬一先生病逝于家,臨終一再囑咐家人悉心保護石經,一定完璧歸還于右任。抗戰勝利後,張鵬一之子張午中即寫信聯繫,輾轉將殘石送還于右任親戚。1952年,這塊珍貴的石經殘石被安置在西安碑林。
  石經零落,幸有學者費盡心力,多方收集拓本,集成《漢石經集存》等書。至今,已發現熹平石經8000余字。作為最早的儒家經典石刻本,這些穿越千年的文字成為校對版本、規範文字的範本,也成為為數不多的漢代書法珍品。
太學石經殘石(翻拍).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08: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在網上搜到此照片{:soso_e113:}

      此石爲漢石經歐陽氏本碑陽一左下部邊石,爲《皐陶謨苐二》並《禹貢苐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