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99|回复: 22

[资料整理] 清華簡《金縢》集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4 09: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華簡《金縢》集釋

原下載鏈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658

陳民鎮、胡凱集釋;陳民鎮按語煙臺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2010級碩士研究生
說明

本篇是煙臺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研究生讀書會所編撰的《清華簡(壹)集釋》的第六篇。
在今年上半年,我們在江林昌老師、孫進老師的指導下編撰關於《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冊的《集釋》。
九篇集釋由陳民鎮統稿,竹簡圖版文字的剪切由顏偉明、禚孝文負責。另附《清華簡研究論著目錄簡編》,各篇具體分工如下:
《尹至》:陳民鎮集釋、按語
《尹誥》:陳民鎮集釋、按語
《程寤》:禚孝文集釋、按語
《保訓》:胡凱、陳民鎮集釋,陳民鎮按語
(附《清華簡<保訓>“中”字解讀諸說平議》:陳民鎮撰)
《耆夜》:顏偉明集釋,陳民鎮、顏偉明按語
《金縢》:陳民鎮、胡凱集釋,陳民鎮按語
《皇門》:汪亞洲集釋、按語
《祭公之顧命》:胡凱集釋、按語
《楚居》:陳民鎮集釋、按語
《清華簡研究論著目錄簡編》:汪亞洲、陳民鎮整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20 收起 理由
雪狼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於本集釋突出資料的全面性與實用性,故不憚繁瑣,務求利用的便捷以及資料的全面。
在編撰過程中,江林昌老師、孫進老師給予我們許多支持與幫助,特此致謝。煙臺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研究生讀書會由2009級、2010級碩士研究生組成,我們一方面集體研讀,一方面編撰《集釋》。我們在編撰過程中出現的紕漏與謬誤,均由我們自己承擔。
本集釋的編撰結束於2011年6月20日,所參考的資料也截止於此。此後各報刊、網站、會議不斷有新的文章發佈,我們未能作進一步的修訂,望見諒。
我們做的,只是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我們所做的集釋希望能給學者提供便利。按語及最終確定的釋文,只是我們淺陋的認識。爲方便學者利用,我們將公佈相關成果。
囿於學力,集釋定然存在不周之處,祈蒙方家批評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例
一、本輯是針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冊(中西書局2010年版)所公佈的《尹至》、《尹誥》、《程寤》、《保訓》、《耆夜》、《金縢》、《皇門》、《祭公之顧命》、《楚居》九篇文獻的集釋,本輯各篇順序同原書。
二、各篇由解題、釋文、集釋三部分組成。
三、解題交代篇章的基本情況,同時解釋篇題。
四、釋文係在整理者釋文的基礎上,參酌諸家說法以及我們的理解所擬定的,個別地方存疑視之,不強爲之解。釋文提供兩個版本,一是隸定字加破讀後的詞的釋文,二是破讀後的釋文。
五、集釋部分的具體做法是,將釋文拆分成句,每句下示列簡文圖版、句解以及字詞的集釋。簡文圖版利用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編“清華簡字形辭例檢索數據庫1.1版”的資料,特此鳴謝。句解概述對全句釋讀、斷句以及理解的代表性看法,以及我們的判斷。字詞的集釋以字或詞爲單位,基本以發表時間先後爲序羅列諸家觀點,並將整理者及整理小組成員的觀點置於前列。
六、釋文的缺字以“□”代替,可知的補字加以“〔 〕”號,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則以“( )”號附於所隸字之後,訛字以“< >”表示,衍文以“{ }”表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保訓》一篇,在原書出版之前便以公佈,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討論,相關研究成果極爲豐富。對於《保訓》的“中”字,討論尤多,特以專門篇幅綜述。
八、另附《清華簡研究論著目錄簡編》,對截止到2011年6月20日、我們所知見的清華簡研究論著目錄進行了梳理,同時也是本集釋的參考文獻。


編者

2011年6月20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09:41 编辑

清華簡《金縢》集釋
陳民鎮、胡凱集釋;陳民鎮按語
一、解題
《金縢》簡共14支,簡長45釐米,包括合文,約410餘字。簡背有次序編號,其中第14簡簡背有篇題“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簡背有次序編號。李學勤先生謂簡文不用《金縢》篇題,可能表明沒有見到《書序》。 按今見《書序》或謂爲張霸所造,今文《尚書》的序(漢石經已見)也很可能是東漢末受張霸古文百篇序影響采入; 或謂成於秦嬴政十九年後、漢代文景世前。 總之,當晚於清華簡本的年代。准此,則未見《書序》合乎情理。過去就《金縢》是否係周公所作尚有爭議,然就內容而言,當係史官所爲。今清華簡未見“周公作《金縢》”之語,亦可爲證。廖名春先生指出十四簡所題可能是原來的篇題,係概括文意而題之,而“金縢”之名則應是後人從文中擷取的。《左傳》襄公三十年將《仲虺之誥》稱爲“仲虺之志”,《左傳》文公二年有“《周志》”之稱,《左傳》成公四年有“《史佚之志》”之稱,都與竹書本“之志”說類似。 此說大可玩味。按《國語&#8226;楚語上》記載了申叔時的一段論述,知“春秋”、“世”、“詩”、“禮”、“樂”、“令”、“語”、“故志”、“訓典”等典籍係彼時王室公子的教材。其中“故志”、“訓典”卽與“書”有關。《金縢》殆係“故志”之屬。且“志”爲上古之重要思想史概念,不可忽視。
所謂“金縢”者,“金”指金屬,“縢”,訓緘。孔傳云:“爲請命之書,藏之於匱,緘之以金,不欲人開之。”《說文》云:“縢,緘也。从糸,朕聲。”又云:“緘,束篋也。”孔疏云:“經云‘金縢之匱’,則“金縢”是匱之名也。《詩》述韔弓之事云:‘竹閉緄縢。’《毛傳》云:‘緄,繩。縢,約也。’此傳言‘緘之以金’,則訓‘縢’爲緘。王、鄭皆云:‘縢,束也。’又鄭《喪大記》注云:‘齊人謂棺束爲緘。’《家語》稱周廟之內有金人,三緘其口,則‘縢’是束縛之義。‘藏之於匱,緘之以金’,若今釘鐷之,不欲人開也。鄭云:‘凡藏秘書,藏之於匱,必以金緘其表。’是秘密之書,皆藏於匱,非周公始造此匱,獨藏此書也。”《史記&#8226;魯周公世家》謂“金縢匱”,卽指匱名也。清華簡《金縢》“金縢之匱”凡兩見,作匱名解。按“縢”係繩。楚簡(如包山、隨縣)所見“縢”字多訓繩,《詩經&#8226;魯頌&#8226;閟宫》云:“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毛傳云:“縢,繩也。”《爾雅&#8226;釋器》云:“繩之,謂之縮之也。”郭璞注云:“縮者,約束之。”“縢”之“緘”義,當由“繩”義而來。所謂“金縢”,亦有可能指金繩——這種說法此前也曾有過。

  1本篇由拙作《〈金縢〉今古文校讀》整理、擴充而成,原稿完稿於2011年1月20日,集釋中整理者部分及句解由胡凱同學負責。
  2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第5期。
  3參見劉起釪:《尚書學史》,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08-109頁。
  4程元敏:《書序通考》,(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版。
  5廖名春:《清華簡與<尚書>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6期。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09:43 编辑

接上圖片中文:      

        周公欲代武王死,亦見諸《左傳》哀公六年及《元秘史》的相類傳說,前賢已有所揭橥,大抵當楚簡所見之代禱。《金縢》之故事,則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金縢》反映了西周初肇的一系列歷史事件,并反映了相關宗教情形,具有較大*史料價值。關於清華簡本與今本的關係,李學勤先生認爲應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傳流系統 ,廖名春先生則以爲竹書本《金縢》從整體上要晚於今本,要劣於今本。 黃懷信先生亦指出,對讀清華簡《金縢》與今本《尚書&#8226;金縢》,可知簡書《金縢》總體上較今本晚出,簡書對原作有節略、壓縮與改寫;今本則更多地保留了原始面貌。但簡書又不全本于今本,今本也不是原始之作。說明古書流傳,傳抄者多可改易增删文字,乃至移動句子,改變句式。這種現象,對于重新認識《古文尚書》當有幫助。 筆者以爲,要判斷孰優孰劣、孰先孰後爲時尚早。可以肯定的是,清華簡《金縢》內容之原始性、早期性,爲我們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徑。

[1]蘇建洲:《<清華簡>考釋四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68201119
[2] 參見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第250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版,第473頁。
[3] 宋華強:《清華簡<金縢>校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70201118
[4] 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第5期。
[5]
廖名春:《清華簡與<尚書>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6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09:50 编辑

說明:原文中有些字不出並貼不進論壇,現轉爲圖片形式貼出。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1.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2.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3.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據《淮南子》以及章鴻釗、陳夢家、馬承源諸先生說,則在位3年。無論《金縢》所敘當旣克商三年抑或二年,無論武王在位四年抑或三年,皆未可據一說而否定他說。《史記》所載與今本同,清華簡所見乃戰國傳本,在史料的可信性上更具優勢。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5.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6.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7.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09:56 编辑

謹按:二公,據孔傳,指召公、太公。《史記&#8226;鲁周公世家》同。今、古文均無疑義。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皆王室棟樑,深爲周王所倚重,權勢煊赫,自有采邑而身居朝廷。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09.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0.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1.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09:59 编辑

蕭旭:今本《金縢》作“植璧秉珪”,傳:“植,置也。”孔疏引鄭注:“植,古置字。”《易林&#8226;中孚》:“武王不豫,周公禱謝,載璧秉圭,安寧如故。”又《需之无妄》:“載璧秉珪,請命于河;周公尅敏,冲人瘳愈。”《同人之晉》、《離之否》同。段玉裁曰:“載、戴古通用也。戴、植二聲同之咍職德部,是以所傳各異……古假借植字爲置字。”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3.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4.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5.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0:01 编辑

宋華強:“厲”、“虐”、“害”同義,葛陵簡甲三64“小臣成逢害虐”,“逢害虐”卽“遘厲虐”、“遘害虐”。
黃懷信:“害”,猶患,今人患病猶曰害病。然則二字義復,不如作“厲”。“厲”字孔傳訓“危也”,謂危險、嚴重。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7.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8.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19.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黃懷信:言爾元孫發不如旦如此佞且巧能。佞,《說文》:“巧諂高才也。”若,猶又。今本作“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乃元孫不若旦多材多藝,不能事鬼神”,據簡書,“仁”借爲“佞”,“考”借爲“巧”。簡書明顯有縮寫之迹,唯“佞”、“巧”用本字而已。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1.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2.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3.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0:12 编辑

黃懷信:《清華簡<金縢>校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0,2011年3月21日。
  李學勤:《〈尚書&#8226;金縢〉與楚簡禱辭》,《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第411頁。
  從“小狐”說。見小狐:《〈保訓〉讀劄》,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40,2010年4月5日。
  參見白於藍編著:《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頁。
  王國維:《釋由上》,《王國維遺書》(一),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版。
  後得知見梁立勇先生亦有相同看法,參見梁立勇:《試解<保訓>“逌”及<尚書&#8226;金縢>“茲攸俟”》,《孔子研究》2011年第3期。不過梁氏該文所論述的兩則,均已有人指出。《保訓》的“迪”網友“小狐”早已指出,《金縢》的“迪”牟庭亦早已指出,筆者也作過申論。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5.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6.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7.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0:14 编辑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0,2011年3月21日。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60頁。
  劉樂賢:《讀清華簡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84,2011年1月11日。
  米雁:《清華簡<金縢>“ ”字試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377,2011年1月12日。
  米雁《清華簡<金縢>“ ”字試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377,2011年1月12日)一文下的評論,2011年1月12日。
  參見顧頡剛、顧廷龍輯:《尚書文字合編》(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29.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0.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1.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0:24 编辑

黃人二、趙思木:《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書後(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69,2011年1月8日。
  廖名春:《清華簡<金縢>篇補釋》,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723,2011年1月5日。
  蕭旭:《清華竹簡<金縢>校補》,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65,2011年1月8日。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3.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4.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5.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0:34 编辑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58頁。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金縢〉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 Src_ID=1344,2011年1月5日。
  參見程少軒、鄔可晶主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編“清華簡字形辭例檢索數據庫1.1版”《釋文索引》,2011年1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60頁。
  黃懷信:《清華簡<金縢>校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0,2011年3月21日。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7.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8.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39.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0:41 编辑

黃人二、趙思木: “周鴞”,整理者爲“雕鴞”,于字形可謂切合。然各書*記載,皆为鸱鴞。考諸《說文》段注,知“雕”爲猛禽,單舉“鴟”則亦爲猛禽,然“鴟鴞”則非猛禽,其特色在於善作巢,《豳風&#8226;鴟鴞》鄭箋尤其強調此點;《說文》“鴞”下段注尤其強調,“鴟”與“鴟鴞”、“鴟鵂”皆非一物;故知“周(雕)”、“鴟”之間不甚可能是同義代換之關係。按,周(雕)、鴟古聲母同爲端母,周之韻部爲幽,鴟之韻部爲脂,楚方言中,之脂二部字可相通假,故此處“鴟”之作“周”蓋屬於上古方言韻部中的旁轉情況。

       龖案:黃、趙二人此說非也{:soso_e112:}上圖八行本作于後公廼爲詩以貽王之曰鵄鴞王亦未敢誚公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1.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2.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3.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0:50 编辑

黃懷信:《鴟鴞》詩在今《詩經&#8226;豳風》。雕、鴟异名,故又作“雕鴞”。
謹按:復旦讀書會之說可從。據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鴟鴞”係小鳥。整理者所謂“雕”,係猛禽,不類。《鴟鴞》一詩,所謂“無毀我室”,當從毛傳,“室”卽指“周室”。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5.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6.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7.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蕭旭:今本《金縢》作“王亦未敢誚公”,傳:“王猶未悟,故欲讓公而未敢。”《史記&#8226;魯周公世家》作“王亦未敢訓周公”,《集解》引徐廣曰:“訓,一作誚。”《索隱》:“《尚書》作誚。誚,讓也。此作訓字,誤耳。義無所通。徐氏合定其本,何須云一作誚也?”“誚”訓讓,與此簡作“逆”義合。《史記》作“訓”者,錢大昕曰:“誚從肖,古書或省從小,轉寫譌爲川爾。”劉逢祿曰:“莊云:‘今文當作信,作訓作誚作譙皆誤也。’”段玉裁謂“訓”是“訫”字之誤,“訫”同“信”。斷以此簡,莊說、段說並非。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49.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0.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1.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1:00 编辑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今本《尚書&#8226;金縢》對應的語句作“王執書以泣”,“捕”讀爲“搏”或“把”,“捕”與“搏”、“把”古音極近,故可以假借。“搏”、“把”都有“執取”的義思。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3.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4.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5.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1: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1:04 编辑

宋華強:成王哭泣之前已經展開冊書看過,此時不應再説“布書”。復旦讀書會的讀法可從,不過,從古書用字習慣來看,把“捕”讀爲“撫”似乎更好,“捕”、“撫”都是唇音魚部字,音近可通,《說文&#8226;人部》“俌”讀若“撫”,是其證。今本作“執”,古書中的“撫”常表示執持之義,如《楚辭&#8226;九歌&#8226;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弭”,王逸注:“撫,持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撫劍從之”,洪亮吉《春秋左傳詁》亦引王逸注訓“撫”爲“持”。《文選&#8226;潘岳〈藉田賦〉》“撫御耦”,張銑注:“撫,執也。”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7.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8.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59.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1:06 编辑

蕭旭:今本《金縢》作“惟朕小子,其新逆”,《釋文》:“新逆,馬本作‘親迎’。”新,當據此簡及馬本作“親”。《詩&#8226;東山》序鄭箋:“成王旣得金縢之書親迎周公。”孔疏引鄭注:“新迎,改先時之心,更自新以迎周公。”鄭氏本亦作“親”,而訓爲“新”,傎矣。《史記&#8226;魯周公世家》作“惟朕小子其迎”。《正義》引孔安國曰:“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東未還,成王改過自新,遣使者迎之。”亦非也。惠棟曰:“蓋古親與新同也。”王鳴盛說全同,蓋襲自惠氏。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1.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2.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3.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2-4 11:13 编辑

黃人二、趙思木:此字對應今本之“築”字,《釋文》謂本又作“筑”。整理者以爲此字當讀爲“筑”,未知系從一本讀之,抑或簡體字之誤。此處復大木而築之者,謂重新扶起傾覆之大木,而後擣實其下土。按,此字當讀爲“築”,《說文》:“築,(所以)擣也。”又“筑,以竹擊之成曲,五弦之樂。”可知“築”爲“版築”之本字,“擣實”則其引申之義,“筑”則與此無涉。“築”從“筑”聲,“筑”從竹,竹亦聲;本篇此字如是作,則當是從土竹聲。《說文》“築”之古文作“ ,亦從土得義,是其證也。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5.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6.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7.jpg
页面提取自- 0947陳民鎮、胡凱:清華簡《金縢》集釋.-2_页面_6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