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80|回复: 33

[其它] 爱新觉罗-弘晈-才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13: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新觉罗-弘晈,是康熙皇帝的孙子,怡亲王允祥的儿子.由于允祥的功劳,他死后,雍正皇帝让允祥第七子弘晓袭了怡亲王爵,又赐封允祥第四子弘晈为宁郡王.二人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种一门二王的莫大殊荣,在康雍乾时期是绝无仅有的.后来弘历登基,于乾隆四年又进行了一番骨肉相残.对宗室的众皇亲们进行打击迫害,将其中的怡亲王允祥长子弘昌革去贝勒,弘晈王号虽保,但终身停俸以观后效.怡亲王允祥的后人便败落下去了.

<红楼梦>开卷的作者自云,就是弘晈的自云.那个"半生潦倒,一技无成"的作者,就是弘晈.书中作者的"亲历亲闻",都是弘晈的亲历亲闻.由于他的"亲历亲闻"处处涉及皇家一些见不得人的内幕,因此弘晈采用了"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与曹雪芹共同创作了这部举世无双的<红楼梦>.由于作品采用了以假故事掩盖真故事的艺术手法,世人很难领略这一艺术形式,所以弘昌和弘晈化名为畸笏叟和脂砚斋来给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会帮弘晈联手著书呢?原来,曹雪芹从小订的娃娃亲是李煦的孙女.李煦被革职抄家回北京后,他的孙女被怡亲王允祥收留再府中当丫头.后来曹頫也被革职抄家了.到雍正十年,弘晈将李煦孙女纳为自己的妾,这样李氏成了弘晈的身边人了.而曹雪芹到了成婚年令时,便没能与李氏成婚.

弘历当皇帝后,与弘晈的关系闹僵了,加之弘晈继福晋不容李氏,弘历便给弘晈巧立个罪名"强占有夫之妇".强行将李氏回嫁给曹雪芹,以此来打击弘晈.正因为曹雪芹身边有了这么一位与弘晈共同"亲历亲闻"的人,他才有可能帮弘晈隐写"自传".在前八十回整理差不多时,李氏便离开人世了.在缺少了这个"纽带"后,弘晈和曹雪芹都没能完成对后四十回的深加工,就留下后四十回文字比较逊色的遗憾.

欲知详情,请看"红楼艺苑"网中的<红楼梦真事隐>.作者:孙华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16: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据牵强,不太能够服众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8 00: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作者——批者早已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红楼梦》作者批者早已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红学"的研究上,形成了很多"理论体系"。它能起到引导读者接受其见解和结论的作用。但我们却严重地忽视了作者(弘晈)向我们阐明的真假辩证著书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作者已给我们建立了破解书中之迷的理论体系。作者在开卷的自云中,就指明了这书采用的是以假隐真的艺术形式,更指明这书写的是自己的亲历亲闻。

作者又借石头之口,进一步说明他的亲历亲闻,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是"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的。指明表面的假语村言,是"满纸荒唐言",但却 "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另外,作者还用批语的形式,给我们提示很多他们采用的"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如:"分述单传"、"一击两鸣"、 "金针偷渡"、"隐曲错综"、"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双岐岔路"、"双管齐下"、"指东击西"、"横云断岭"、"曲笔"等百种之多的艺术手法。

作者已将作品的体裁(自传体)和艺术形式(以假隐真)的创作原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还阐明了假故事是"满纸荒唐言",并让我们用"取其事体情理"的方法去鉴赏这个"新奇别致"的书。加之脂批对作品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点评,已经建立起一套非常完备、非常独特的真假辩证艺术的理论体系。

我们根本用不着在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之外,再建什么理论体系了。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和进入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并在理解中指导我们的解谜。

实际上,解谜过程,就是个破案过程。要破案,就要分析案情。《红楼梦》的谜案太大、太多,案中有案,前后又是一个个的连环案,环环都有内在连系。而分析案情,是离不开"取其事体情理"的推理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个"索隐"过程,没有根据种种迹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就不识掩盖真情的假象,就不会发现线索去找准真相目标。

那些只知要直接"外证"的先生们,从来就没有真正进入过作品搞研究,连"满纸荒唐言"都不识,这决定他们根本就不识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更别说进入作者的理论体系之中去了。所以他们才只要直接的外证,他们决不肯费丝毫的力气,自己进入书中去找证据。这样搞学术,是永远不会正视书中有"隐"的。可以说,现今红学界的学术体系,根本就没与作者的著书体系接轨。

"朝山不进山,拜佛不进庙。"这就是红学界的研究现状。他们的理论体系是否认书中有"隐"的,他们的考证只在作品之外。

我们何不想想,当时的历史条件允许作者说实话、允许作者给世人留下直接史料证据的话、史料又能如实纪录作者亲历亲闻的话,他又何必隐写自己的亲历亲闻呢?他又何必藏而不露呢?批者又何以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呢?这个特殊现象本身,就说明作者和他圈内的人,是决不敢留下任何直接证据给世人的。所有证据都是由象征隐寓间接暗示出来的。

然而,那些要直接证据的人,决不正视这一切,你拿不出直接证据,你就是胡说!当年有人通过不懈探索,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转,并且自转。可那些只凭直观感觉认识事物的人,因为自己没感觉到地球转,看到的只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所以就不相信地球绕着太阳转。岂不知我们直观看到的恰是自然界的假象。

探索者是根据天空的星象位置,行星运行的规律,测定这些行星围着太阳转的,而地球也是这些行星中的一员。这是根据地球与这些天体的相互连系,"间接"地得出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这一正确推论的。因此"间接证据"同样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来的。探索者根据天体的位置关系,根据天体力学,测出地球与月亮的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公里。可那些要直接证据的人,就让你拿个尺子量出来给他看。你不量出来给我看,我就说你是胡说谬论。这就是他们的学术罗辑。

这样的"学术",一概不承认间接证据的可靠性。贾雨村在第一回的咏月诗,与赵匡胤未当皇帝前的咏月诗有相同的性质。这就"间接"地证明咏月的雨村,代表着一个未来的皇帝。这种相同性质的对应性,就是"间接证据",它决不比直接证据的分量轻。可只看直接证据的学术罗辑,则无视"间接证据"的可靠性。

书中所有的"象征"艺术,都是"间接证据"。那种不正视这个现实的"学术"体系,对作者著书的理论体系,连皮毛都没摸着呢,又怎么会承认和鉴赏这么美好的" 间接证据"呢?这样的"学术",只以他们的认知水准来确立真理标准。测距的方法有多种,可他们只认拿"尺"量,别的方法一概不顾,一概是胡说八道。我们对证据的概念和取向,有严重误区。证据不仅仅在作品之外,更在作品之中。

"红学"的真正理论体系,正在作品和脂批之中。作者/批者(弘晈/脂砚斋、弘昌/畸笏叟、弘晓/立松轩)早就给读者建立了破解书中之谜的"理论体系",我们无需再"画蛇添足"了。

孙华天 2008年5月10日 于 沈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8 12: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须权威考证,历史考证应该有他专门的方式

探索者是根据天空的星象位置,行星运行的规律,测定这些行星围着太阳转的,而地球也是这些行星中的一员。这是根据地球与这些天体的相互连系,"间接"地得出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这一正确推论的。因此"间接证据"同样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来的。探索者根据天体的位置关系,根据天体力学,测出地球与月亮的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公里。可那些要直接证据的人,就让你拿个尺子量出来给他看。你不量出来给我看,我就说你是胡说谬论。这就是他们的学术罗辑。

这段太牵强了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0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威的考证方式就是“以假证假”

真实的谎言

一部《红楼梦》,就是一部“真实的谎言”。若要知真,先要破谎。而我们的“学术”从没对书中的“满纸荒唐言”有丝毫的破谎,有的只是“以假证假”的考证和探佚。 "学术"的作用,是要把问题论证明白,可除了版本发掘和相关史料发掘外, 又有哪个问题在"学术"争论下弄明白了?俞平伯先生"学术"了一辈子,最后 说:<<红楼梦>>越研究越糊涂.这就是对"学术"的最大讽刺和嘲笑. gx5

我们别再拿"学术"吓唬人了,别再利用"学术"误导广大读者了.连<<红楼梦>>中有"隐"都看不出来,还有什么脸谈"学术"呢?

<<红楼梦>>表面的假语村言,没有事物发展的必然因果关系.正如作者说的 那样,是"满纸荒唐言".假故事只是真故事的"载体",是为运载"真事隐"服 务的.<<红楼梦>就是一部"真实的谎言".若要知真,必须破谎.天下没有免 费的午餐.证据,是要通过作品的"象征性"去揭示,少向别人要证据,多向作 品的隐寓要证据,才能明白到底什么是"证据".gx1  

我们何不换换新眼目去看<<红楼梦>>呢?何必总把什么也证不出来的"学 术"当神圣呢?何必非给自己的探索挂上这么一个虚名呢?何不多从"艺术"的角度,品一品书中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呢? 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去“品味”满纸荒唐言,才能破假识真。gx12  

<<红楼梦>>贾家之事,只是"假语村言",在这个假故事中,作者将自己的亲 历亲闻隐于其中.故曰:真事隐.这是作者开卷明确交待的,应当正视吧! 以往科学的学术考证,都是从书中表面假故事上去考假结局,一点真情都 没考出来.这样的学术有什么意义呢?而<<红楼梦真事隐>>恰恰是从"艺术" 的角度,去探索考证真正作者是谁的.信不信由您好了!就当解闷也未尝不可--- ---

只有将假故事全面、有序、对应地还原成“作者”亲历亲闻的真事隐,我们确定的真正作者才有立足之地。而连隐都不识的“学术”是给不了这个立足之地的。gx3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1 2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样一个学术的问题要严谨不能随便乱说的证据必须要充足才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 2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据更在作品之中

回到作品中先探明其艺术形式才是首要问题!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作者一笔同时写了两个动人故事。一个是虚构的贾家故事。一个是隐于假故事中的作者亲历亲闻真故事。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艺术创作,是没被世人普遍认识到的艺术形式。

《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的真相在外证上不可考。但决不等于它的真相在书中的内证上不可考,作者肯定会留下种种“迹象”让我们去考证。这些“迹象”就是随处可见的人物和景物“形象”。这些鲜明“形象”都有象征的属性,每个“形象”背后都有一个灵魂。我们通过品味这些“形象”的象征性,就能使它背后的灵魂现出本来面目。书中所有的“象征性”,就是作品的内证。“内证”同样是证据。

我的探索不是“学术”论证过程,而是“艺术”鉴赏过程。是对艺术形象的推理考证过程。通过作品给出的一个个艺术形象特征,对他们(它们)进行推理考证,同样可以将真相揭示出来。这一考证方法,不属于“学术规范”的外证考证方法。而是对作品本身诸多艺术形象特征进行考证,看其到底与谁家事真正贴切,并得到史料的验证。世人对作品之谜,都是从“学术”的角度去论证,而我则是从“艺术”角度去探索和考证作品的隐情。“学术”在《红楼梦》面前不是唯一有效的,事实证明,它在解决作品很多不解之谜上无能为力。

我所有的推理考证,都建立在对作品每个情节艺术形象的鉴赏过程上。这些推理考证对象,都是书中的一个个艺术形象,因此就应视为“艺术形象推理考证”。它与“学术的科学考证”有根本区别,这种考证方法,可以将每一个艺术形象的象征对象揭示出来。书中所有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可以在可考的史料框架上,还原真事隐的主体框架,而且可使一些史料中不记录的家常琐事也能基本还原。这就是艺术形象的“象征性”,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对艺术形象的“象征性”进行推理考证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考证方法,确切地说,就是“取其事体情理”的考证方法。这种方法考证出来的真事隐,具有全面性和统一性。它可以将并行于假故事的所有真故事,有序不乱地揭示出来。而不会象那些“以假证假”的科学考证,这里摘个情节,那里摘个片段,再弄句脂批,七拼八凑后,断章取义地与某个史实相附会。那样的考证,虽然自吹为严谨的学术文章,但它终将在无法全面还原作者的亲历亲闻上,越证越离谱。

我们说谁是《红楼梦》的作者都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考证方法。但有一条检验我们的关卡,不是谁都能通过的。这就是作者开卷之际所说的,这书写的是他自己的亲历亲闻。这书是用假语村言敷演真事隐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假语村言上,全部地还原作者亲历亲闻的真故事。我们确立了《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却不能从假故事上一一对应地全盘还原他的亲历亲闻,不能从作品的隐情上,全面有序地展示作者都经历了哪些事,又怎能解决作品自身种种矛盾呢?又怎能从作品本身验证我们确定的作者呢?

曹雪芹的著作权受到质疑,就是因为确立他是作者的学说,从作品的假故事上无法还原曹雪芹的亲历亲闻。更考不出书中有丝毫曹雪芹的“影子”。谁另立新说,都是基于曹雪芹的自传说站不住脚儿而来的。那么,我们重新定位的“作者”,同样要经受自传说的检验。我们不能从作品的假故事上,全面有序地还原“新作者”的亲历亲闻,这个新说只能新鲜一时。尽管我们的考证非常“学术”,可实际上走的还是老路。不能全面还原“真事隐”,任何作者新说都是空中楼阁。

实际上,所有另立新说的探索者,都是从喜爱《红楼梦》起步的。正因对它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才使人们涉猎了一些“红学”方面的论说。从而使人们从中长了不少见识,甚至也弄几本影印抄本看看。在人们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会有所发现,或者有了新的见解。将其发表出来,无非是为了促进红学的发展和进步,没有谁要故意地去误导读者和歪曲事实。因此不可用恶语去中伤,要肯定人家极积和对的东西。认为不妥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新说来。

《红楼梦》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恰恰是从作品的“象征性”上体出来的。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作品中这种无处不在的“象征”,才能真正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书中人物、景物的象征关系随时转换,我们刚把这处的象征关系确定准,可随之又变了。因此掌握“取其事体情理”和“形象特征”的推理考证原则,就极为重要。实践证明,用“艺术鉴赏”的推理考证方法,要比“学术”的外证方法,既有效,又实用。但这不等于排斥外证,有外证岂不更好!

只有老老实实地回到作品之中,在探明作品艺术形式是“真假辩证”艺术形式后,才能找准考证目标,否则,只是空唱“学术”高调的自欺欺人。 鄙人的《红楼梦真事隐》,就全面地还原了宁郡王弘晈的“亲历亲闻”,给出了作者牢固的立足之地。


“艺术”才是作品的灵魂!多着眼于“艺术”,少空谈“学术”,不应再“本末倒置”了。

孙华天 2008、6、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00: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晈有能力写出这部巨著吗?
他具备这种深厚的文学功底吗?
什么时间,地点,环境,都是其次,问题的关键在于
能写出天下第一奇书的人,是否应该具备,学贯天人,才堪经济,博学四海
的能力,还有超越古今的想象力。
从明末太子到清代的王子,从洪升到曹雪芹,一个一个都象是
作者,仔细推敲又都不象。我想这个作者一定是出生在北方,是华北还是东北
说不清,因为书中有大量北方方言,如果从小出生在南方的某个地方,那在
写作的时候,怎么会大量使用北方的方言。这个作者一定是生长在深宅豪门,
可能是王爷府邸,也可能是皇宫大内。这个作者一定具备深厚到无法想象的文学功底,
在家族破败之前这个作者至少应该成年了,最低限也该超过17 或18岁。
我个人认为作者所亲历的不一定是小家族的破败,应该是亡国的经历。
说的太多了,就上面的观点我持反对意见,理由就是一个满族的公子哥,不可能具备
那种写作能力,他能不能看懂四书都是问题,他留下过什么作品吗?比如他写的诗,文章什么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0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從“學術”的角度去論證,而我則是從“藝術”角度去探索和考證作品的隐情。
无论你怎么论证,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人不可能通过博士答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0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是那些博士级的红学家丢尽了中国文人的脸。别拿博士吓人了!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7 02:21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2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仁兄是初中没毕业了?
初中没毕业能看懂四书吗?红楼梦里那么多典故
能弄明白吗?周汝昌也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他曾
对胡适说,我的旧学功底不行,有些地方说不清楚,
胡适回答说,我也比你强不了多少。
光拍脑门可不行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0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那些文史研究生去写红学文章是为了混文凭,而且都是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完成的,您可以看那些“答辩”是不是拉圾。
中国从不缺博士类型的人才,清代各时期都不缺有学问的人才,但社会好了吗?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8 01:36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0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研究红学一定要具备极为深厚的国学功底。这是一个基础。混文凭的,出风头的,是对是错
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从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学就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周汝昌那个时代的人,国学功底就已经很浅薄了,要想研究红学,我们这一代人能做到吗?连作者是谁,现在都不清楚。愛新覺羅-弘晈那一代的满人,能看懂三国就不错了,要是参加考试,大概连个秀才都考不上。他能写出红楼梦吗?
  脑子里装的不是 经史子集,没有百八十万的经典文献,连写作的可能都不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00: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初中都没毕业能通过博士答辩吗?
意思是说,以愛新覺羅-弘晈的文化程度,是不可能写出红楼梦的
康熙 雍正两朝有才学的满人太少了,可能我们能知道的只有一个
纳兰性德,在皇帝的照顾之下,中了进士,是二甲第七。
不信可以翻翻清代的史料,看看有清一代能翻出几位有才学的满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03: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不可能”与红学界不承认书中有隐是一个调子。

请问曹雪芹是“进士”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03: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书》是看不懂,那是因为在那里找不到一句平民百姓受奴役、受欺凌、受压榨如何维护自身人权的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0 2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为作者是曹雪芹,中不中进士不是关键,关键是
写这部书要具备一个起码的标准。一个公子哥肯定不会是作者。
是凡看过四书的人,哪怕看过之后只懂一点点,也不会出《找不到一句平民百姓受奴役、受欺淩、受壓榨如何維護自身人權的話》这种话。这一句话否定了儒家思想,否定了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彻底将国学殿堂砸个稀巴烂。
我希望在否定一件事之前,首先应该做到了解事物。
看不懂,看译文。古人在学习四书的时候,也有许多不懂之处。
不耻下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0 22: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这许多书,如何能研究红学呢?
如何去揭开書中的隐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1 03: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承认书中有“隐”吗?您要真的看出点隐的话,就不会直观地说出“不可能”了。

弘晈有最优越的受教育和学习条件,清廷统治者是最注重皇子、皇孙读书学习的。怡亲王府是宗室中藏书最丰的王爷府,弘晈什么都不是之谈,是毫无根据的。gx16

曹寅家的藏书颇丰,曹雪芹的诗才确实比弘晈好,他的才华是在弘晈“真假辩证艺术”的创新下,才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而且他们作者圈里还有几个人,他们的才华是互补的,这才使《红楼梦》具有无与伦比艺术价值。gx17

确定作者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全面还原“真事隐”。看这个“亲历亲闻”与谁家事最贴切,这样才会使“自传说”有立足之地,而不是仅凭知识才华来判断谁是作者。

我们不能将判断的概念弄反了,“解谜揭隐”也不是只有博士水准的人才能做到,那样的话,那些红学家早就使真相大白了。

我们多提高文学品味,增加国学功底则是非常必要的。这话我认同!gx27 gx30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11 03:58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1 03: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耻下问”?可您尽是教导别人的口吻呀!但我不烦。gx2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1 13: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 雍正两朝满人的汉文水平,比同时期的汉族学士的水平要低。
这是一个事实。而且这一时期的满人大都可以将满语,可以流利讲
满语的人的汉文水平肯定不高,离写作简直是相差天地。
天下第一奇书,会是满族人写的吗?你信吗?
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多了,有几人能能最终成名。我不想探讨种族
血统什么的,但我认为这部书的作者一定是汉族,没有5千年文化的
积淀,5千年文明的延续是肯本写不出来的。满族在入关前连人伦都
没有,入关之后的贵族们确实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大多停留在写两笔字
背几首诗什么的,康熙 乾隆两位圣君就经常给各地题词,直到今天你看可以
看到他们的墨宝,谁见过明朝的皇帝到处题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1 2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愛新覺羅-弘晈出生在北京,红楼里出现的大量方言应该不是
当时的北京方言。,<他的父亲 祖父都出生在北京,即使他们之间
用汉语交谈,也不大可能使用北京以外的方言,打个比方,你的
祖父是辽阳人,50年前举家迁到北京,你能用辽阳方言与祖父交谈
吗?你周围的圈子里的人,不可能讲北京以外的方言。
愛新覺羅-弘晈没有亡国破家的经历,其父在康熙 雍正两朝
举足轻重,红极一时,虽然乾隆年间出现过波折,但是一直到死
他都是清朝的王爷,他的后人也是世袭罔替。
爱新觉罗允祥的诗作,我拜读过,如果那也算是诗,那我们国学网
的每一位斑竹都可以称为诗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0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入关后,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对汉文化的掌握和溶入是极其重视的,因此到了弘晈这一代,对汉文化已基本能掌握了。虽然他的诗差,可他有曹雪芹帮助,弘晈身边曾有懂汉文化的李氏,他们的日常交流肯定有助他汉语言的掌握和提高。

曹雪芹和李氏都是在南方长大的,那么作品中有南方某些地区的方言就不足为怪了。

《红楼梦》隐写的是弘晈的亲历亲闻,所以他是第一作者,而不是谁诗才高谁才是作者,既便弘晈汉文和诗才水平稍逊一筹,可他有曹、李相助,作品开卷就点明是曹雪芹帮作者著书的。这反而说明曹雪芹的才华在“亲历亲闻”的作者之上,弘晈要比曹雪芹才华高,就用不着曹雪芹和李氏帮他著书了。

我们立谁是作者都可以,但必须给他个立足之地,必须将所有表面的假故事,还原出这个作者“亲历亲闻”的真故事。你能还原吗?你能以此检验自己吗?你能给他立足之地吗?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12 00:46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22: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亲历亲闻者,亦可以自旁观者之口言之,
未必躬为书中之人物。如谓书中种种境界 种种人物
非局中之人不能道,则是水浒之作者必为大盗,三国
之作者定是兵家,此真大不然之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2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中可有南方之方言?闻所未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3 0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逻辑是:“水果都是甜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24 23:32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4 23: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是由胡适先生在确定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述(叙)传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众多红学家为了维护这个结论,经过多年探索考证,却怎么也论证不出宝玉身上有曹雪芹的自传成份。这标志着新红学学术体系在“以假证假”上的失败。在无法证明曹雪芹自传说成立的困境下,在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没了“自传说”这个立足之地的绝望下,在逃避“科学考证”失败的无奈下,在曹家本事走不通,还要死抱着曹雪芹著作权不放的矛盾下,新红学学术体系给自己找到了一块最体面的遮羞布:“《红楼梦》是小说!”这真是一个“或可压服口声”的“护官符”,同贾雨村“或可压服口声”的技量如出一辙。

“《红楼梦》是小说”。没错!正因为它是小说,作者就可以将自己的“亲历亲闻”用“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创作”到小说中去。作者在开卷就是这样向我们明确交待的。而新红学学术体系则借助西方关于“小说”概念的文艺理论,来否定《红楼梦》作品中有“隐”。这样既可以逃避探索书中种种不解之迷的无果,还可以盛气凌人地教训所谓的“索隐派”。并借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扼杀本国的《红楼梦》小说文化内涵。这样就彻底否定了作者开卷之际,向我们明确交待的作品是作者的自传和书中有隐这两个宗旨。研究《红楼梦》的最高学术体系就这样地凌驾于作者头上,歪曲和否定作者明确交待的著书宗旨,“红学”还有什么美好的前景可谈。

“《红楼梦》是小说”这个定义,用来否定作品中有隐,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实际上,这句话恰恰是新红学学术体系面临绝境下抓住的救命草。可它却大有反败为胜的功效,成了刺向“索隐派”的利箭。谁让我们的“解谜”总停留在“以假证假”又“牵强附会”的“猜笨谜”档次上呢?连一点真正的“隐”都没“索”出来,反而把无辜的“索隐”给连累臭了。长此下去,既便真正弄出点“隐”来,也没人重视了。实际上,我们新红学学术体系八十多年的探索路程,走的不也是一条“以假证假”牵强附会的轨迹吗?(除版本研究史料收集等贡献)谁又笑话谁呢!

“《红楼梦》是小说”之谈,只不过是新红学学术体系走向衰亡之际无可奈何的哀鸣。拿它来撑门面,则会更加弱不经风。

孙华天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24 23:42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4 2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索隐与牵强附会的猜笨谜,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胡适先生当年并没有否定"索隐",他批判的都是用史料与书中表面假故事相比附的"牵强附会",那些被批判的"本事"说,没有一个"索"出丝毫的"隐"情,又怎么配称"索隐派"呢?这是后来的新红学学术体系,混淆了"牵强附会"与"索隐"的概念.这种混淆和误导,本身就是反学术的.

从红学近百年的探索历程上看,只有胡适大师"索隐"出一个甄家四次接驾本事.再就是霍大姐和冯精志先生"索隐"出了大观园和宁国府的真地点.

由于那些"以假证假"的牵强附会本事说,有的用了"索隐"字样,如<红楼梦索隐>,<石头记索隐>等,因此红学界就称"以假证假"的猜笨谜为"索隐派"了."索隐派"就此成了"牵强附会"和"猜笨谜"的代名词而臭名昭著了.这样一来,只要人们将你往"索隐派"上一挂钩,你就臭了.所以人们对此都避之不及.

实际上,"索隐"本身没有错,而且作者开卷指明了书中是有"真事隐"的.有什么不可以索隐的.不索隐考什么?对与错的真正区别,在"索隐"的目标上.索隐的目标错了,考出再多的史料也是徒劳.将来谁要配称"索隐"大师,说不定还是一份光荣呢!

现在到了还“索隐”清白和价值的时候了!

孙华天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24 23:31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5 20: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宁王养菊

  京中向无洋菊,篱边所插黄紫数种,皆薄瓣粗叶,毫无风趣。宁恪王弘皎为怡贤王次子,好与士大夫交,因得南中佳种,以蒿接茎,枝叶茂盛,反有胜于本植。分神品、逸品、幽品、雅品诸名目,凡名类数百种,初无重复者。每当秋塍雨后,五色纷披,王或载酒荒畦,与诸名士酬倡,不减靖节东篱趣也。王又自制精扇,体制雅洁,名东园扇,一时士大夫争购之,以为赏鉴云。(摘录《啸亭杂录》)


黄叶空山自著书
这句诗出自弘晈<送过亭先生秉铎鸡泽>的诗文.此诗录于<爱新觉罗家族全书>-诗词撷英卷:


如此才情古不如,卅年踯躅困盐车.可堪秋雨秋风后,黄叶空山自著书.


原注释:过亭:作者亲友字号,事迹不详.秉铎:执铎以宣教令,旧称教官为秉铎.鸡泽:地名,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盐车:运盐的车子.<战国策-楚策四>记善相马者伯乐,在拉盐车的老马中发现良马.困盐车:比喻有才而遭抑制,不得其用.(踯躅:徘徊不前.)

宗室敦诚<寄怀曹雪芹(霑)>的诗中有:"不如著书黄叶村"之句,不知两者的"黄叶"是否巧合?难道两者的"著书"二字还是巧合?有待高明___(据说曹雪芹曾当过"教习")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25 21:03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5 2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将《清宫皇子》一书中,有关怡亲王的事迹摘录一些:

——在清朝入关后的历代皇子中,康熙皇帝的十三子胤祥,是第一个获得王爵世袭罔替殊荣之人,也是雍正朝声名卓著的辅政贤王。

——雍正初年,面临康熙后期遗留的国库空虚、钱粮匮乏的财政状况,要想稳定时局,强国富民,扭转财政亏空的局面是当务之急。胤禛把这副重担交给了胤祥。

——雍正元年,胤祥受命总理户部。该部所司直接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事务繁多,头绪复杂。康熙末年以来积存的许多弊端都亟待解决,胤祥自上任伊始,便勤奋理事,不稍懈怠。首先清理过去遗留旧案,由于数量颇大,胤祥打破以往常规,采取规定期限和奖励勤勉相结合的办法,数十日内即将几千宗旧案都理出头绪。当时中央新设会考府,负责审核财政出纳,由他和隆科多、大学士白潢、户部尚书朱轼会同办理清查亏空,收缴积欠的事务。

——胤禛对此要求的很严格,谕示允祥:“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上谕内阁》)言外之意就是告戒十三弟,此事必须办好,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胤祥深知此事至关重要,遂尽职尽责,认真办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稽核、驳回不符合规定的奏销项目近百起,有效地防止了滥支舞弊的浪费现象。

——同时,又查出户部亏空银二百五十万两,经奏请皇帝,采取令有关官员赔缴和逐年偿补的办法加以解决。对一些与造成财政亏空有直接关系的王公亲贵也毫不容情,连敦郡王胤(示我)、履郡王胤祹等人都被勒令变卖家产清还亏欠。有人因此责怪胤祥过于苛刻无情,然而也正是凭着这种不徇情姑息的认真态度,他才较好地贯彻了雍正帝的旨意,使亏补欠还,整顿财政取得显著成效。

——治河患、兴水利,是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的国家大事之一。胤祥青少年时期,就曾多次随父皇巡视河工,对此并不陌生。雍正三年直隶地区发生水灾,损失严重,皇帝决意下力量解决畿辅地区水利问题。是年冬,胤祥受命总理水利营田事务,主管营田水利府和下辖的四个营田局。首要任务便是在直隶地区修治河道,开垦水田,变水害为水利。胤祥领命后“建议兴修、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画沟塍,躬亲巡视,往返辄经旬月,栉风沐雨,寒暑靡间,务成万世永赖之利。”(《八旗通志》)

——他在实地堪察的基础上,绘制出水域图进呈御览,雍正帝颇感满意,称赞胤祥等人亲至直隶东西南三面方园数千里之广的地区,不畏劳苦,无论大河巨川还是小渠细流,都做出详细调查,细心筹画,以造福于民。(《上谕内阁》)工程实施后,“期年粳稻丰稔,民益趋事,甸服以内数千里之沮洳污涞悉成沃壤。”(《八旗通志》)京畿地区水患减少,粮食增产。

——江南地区是治水的重点,很多河道淤塞不畅,雨季时常泛滥,迫切需要疏浚。胤祥属下官员李淑德曾久任江南,有很丰富的兴修水利的经验,他便向其求教治水方略,并奏请实施。雍正帝本想等畿辅营田水利工程告一段落后,派胤祥亲往南方调查,制定详细方案,然后再正式兴工,但胤祥接受当地官员的建议,向皇帝表示兴修水利之事不容拖延,早一天动手就使当地百姓早一天解除水患的威胁。胤禛采纳他的意见,同意提前兴工,使东南数十州县河流疏畅,获灌溉之利。

——此外,胤祥在蠲免诸省不合理赋税,整顿两淮盐务等许多方面也都有不凡的建树,成为雍正初年治理经济方针最得力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为财政状况的好转和国库日渐充盈做出了重要贡献。胤禛在赐给他的诗中有“经理度支需赞画,畴咨水土奏丰穰”之句,又曾将他管理户部的政绩,列为“公忠体国、涤弊清源、劳绩茂著”的典型事例加以褒扬,说明对十三弟是十分满意的。

——做为胤禛最信赖的兄弟,胤祥从皇兄那里获得诸多的恩遇和荣耀,恐怕在清代历朝臣子中,无人可与他相比。但更令人佩服的则是,他在这种境遇中表现的机智和清醒,保证了自己始终深得皇帝信任,荣宠久盛不衰。

——雍正元年,胤禛传旨,鉴于“怡亲王允祥于皇考时敬谨廉洁,家计空乏,举国皆知。朕御极以来一心翊戴,克尽臣弟之道。”故按康熙年间分封皇子为亲王之例赐给银粮二十三万两。面对这笔理所应得的巨大财富,胤祥既非受宠若惊,也没欣然照纳,而是百般谦退,不骄不矜,经皇帝再三宣谕,只收下十三万两,其余十万两固辞不受。胤禛又援引玄烨对待其兄裕亲王福全成例,准许胤祥分封后可支用官物六年,胤祥仍是辞谢,结果皇帝将此交与诸王大臣商议后,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八旗通志》)

——当时帝后王公们在生前,一般都要选定为自己建坟安葬的“吉地”,胤祥曾奉旨到泰宁为皇室相地,并将结果奏闻,雍正帝欲将其中一块属于“中吉”风水之地赐给十三弟,但胤祥感到自己不应享受供帝后们修墓之地,遂怵切固辞,又到涞水县自选了一块地,请求赐为安葬之所。后来他生病时仍担心皇帝不收成命,再三奏请,胤禛不得已只好依从他。

——尽管胤祥对于皇兄的恩赐总是竭力推辞,他还是得到了许多相同地位的人不曾享有的殊荣。根据皇帝旨意,原来只归他兼管的佐领人丁全部划归怡亲王府属下,又于亲王定额之外增加一、二、三等护卫共十七员,仪仗中也增加豹尾枪、长杆枪各二,以突出他的与众不同。

——雍正三年二月,又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特在亲王之外又加封一个郡王爵位,允许他在儿子中任意指封一人,这在清代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胤祥坚辞不受,胤禛也不好十分勉强,遂命给他增加俸银一万两,以为奖励。就连死去二十余年的胤祥生母章佳氏也沾了儿子的光。雍正六年六月,皇帝命将其原有“敏妃”封号提高两级,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同年九月,又奉旨附葬景陵。

——胤祥也不负皇兄信赖。他向皇帝推荐的一些人才,都不是从自己的私人交往出发,而是从为国举贤的大局着眼。如后来官至直隶总督的李卫,原只是户部的一个郎中,皇帝对他并不十分了解,胤祥觉得此人“才品俱优,可当大任”,极力保举才使其脱颖而出,成为最受胤禛器重的股肱重臣。

——再如康熙帝第十七子胤礼,原曾被胤禛视为胤禩同党,命他去看守陵寝,不予重用。而胤祥觉得十七弟“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奏请起用。雍正帝接受了他的意见,晋封胤礼为果郡王,命其掌管理藩院事务,其后再晋为亲王,并先后派其管理工部、户部、宗人府事务和办理苗疆军务,使之成为雍正朝权势显赫,政绩突出的一位皇弟。这与怡亲王公正无私,荐贤举能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胤祥自四兄继位以后,协助皇帝处理了大量纷杂的事务,继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后,又受命管理户部、养心殿造办处、胤禛藩邸、陵寝事务、圆明园八旗禁军。并担任议政大臣、军机大臣。还要承担皇帝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诸多事务,可谓职任繁多,综理万机。

——《八旗通志·胤祥传》说:“自议政及户部三库而外,特命王察核议覆之事不可胜计。王事事总协情理,允惬圣心,余若内殿营造,旧邸诸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一以咨王。王综理细密,事必亲躬,竭力输诚,精详周协。”他既是佐君理政的左膀右臂,又是皇帝的大管家和侍卫长。雍正帝曾十分感慨地说:“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八旗通志》)胤禛、胤祥兄弟君臣之间的至诚相托和忠心以报,在历代封建王朝中也是不多见的。

——雍正四年七月,皇帝亲笔书写“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匾额赐给怡亲王,并谕示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诸官员,表彰他对君上克殚忠诚、至纯至恪,事事实心办理。然后列举胤祥任职以来所办理的各项重要事务,对自己所提的八个字一一解释------

——由于机务繁多,终年辛劳,雍正八年四十五岁的胤祥积劳成疾,而且日渐沉重。初病之时,胤禛除派御医前往治疗,还拨内帑为他斋醮祈祷,并几次欲亲过府看望,但胤祥仍像以往一样谦恭,再三恳辞,每隔十天半月就抱病入宫晋见,后来病势日重,为不使皇帝为他担忧,又搬过京郊西山养病。是年四月回至城内府邸,仍未见好转,五月病情急剧恶化,胤禛得知后急忙从圆明园起驾前往探视,但未及赶到怡亲王府,胤祥便已停止了呼吸。这对感情至深的兄弟,最终竟未得再见一面。

——怡亲王去世的第二天,皇帝亲至府中祭奠,想起十三弟八年来的丰功伟绩,他感慨万分地说:“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清史稿》)决定自己素服一月,为这位最亲密的手足致哀。次日又传谕,怡亲王名字可不避圣讳,即按康熙时原名写作“胤祥”。(胤禛称帝后其兄弟名字首字均改为“允”)加谥“贤”,并破例将御赐的八个字加于王号谥号之上,这样胤祥死后的全称就是“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这在清代历朝王公中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在为胤祥治丧和修造园寝等方面,也都相应提高礼仪规格,安葬之日皇帝亲往奠送,亲手为十三弟撰写墓碑,洋洋千余言,对其为人称赞备至,又从京西白家疃、天津、扬州、杭州等各处之请,分别在该地建怡贤亲王寺,供人们祭祀。胤祥死后,其怡亲王爵位由第五(七)子弘晓承袭。原来赐而未受的另一郡王爵位,赐给其第三(四)子弘晈。他的其他眷属也都得到格外优待。乾隆年间,皇帝又命胤祥的怡亲王爵位子子孙孙世袭罔替,以表彰这位贤王的功勋。

[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08-6-25 21:07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