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2|回复: 13

[易学研究] 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彻底否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8 1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国几千年来养生的核心理念。

其认为:人应与天运行相同。《黄帝内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黄帝内经》此说反应了天人同一的核心观念。

实质上如此吗?

根据《易经》系词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观念以及《大一生水》篇曰“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等等理论可知:

世间万物是由天地相交而产生的,尤其是《易经》泰丕之卦思想反映了天地相交与不交的重要思想。
综上述之:客观世界先有大一,大一成天后再成地,天地各自运转,然后相交产生新的结合体(由天特性和地特性组合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就是宇宙万物,包括人也属于万物之中的一种,即人是天地结合的产物。

“天人合一”理念侧重天道,忽略了地道的作用,这与天地相交产生的理念不符合。
没有地,仅有天是不会产生人道的。
人完全效仿了天道,就会忽视地道的作用,忽视了地道,就等于否定天地相交理念。

从《易经》泰卦思想得知:世界万物是天地平衡互相交往构成的。
天发展与地发展两者互相制衡,才会相交合,形成的万物也才会稳定。否则不会构成稳定的事物。

天道和地道是你来我往、我来你往的关系。
人道受天道和地道的变化而变化。
在夏季(夏至点),是天道为来中,地道为往中;
在秋季(秋分点),是天道为茂盛,地道为衰竭;
在冬季(冬至点),是地道为来中,天道为往中;
在春季(秋分点),是地道为盛极,天道为衰竭。

世界万物受气候的影响而影响。
气候时令为天道主事时,地道匿藏。当地道匿藏受制时,人体的地道会衰竭,若人与天同一,进而养天特性,那么地特性会进一步受伤,人体也就会发生病变。
以泰卦思想而言,时令天道主事时,应补充人体的地道,力促人体地道与天道制衡。时令地道主事时,应补人体的天道,力促人体天道与地道平衡。
人体内部构成因素天道和地道内部平衡,才会维持人道长久。

如果人按照“天人合一”理念养生,则不但不会达到长生的目的,反而会催化死亡速度。

如果哪位不信,可以试一试:夏至是阳性胜的季节,根据“天人合一”理念养生,需要“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坚持1月后,看看这一结果是什么状态。

阳胜的季节,会导致人体的阴气衰竭,人应该早睡晚起,注意休息,调节补充阴气。
阴胜的季节,会导致人体的阳气衰竭,人应该晚睡早起,多多运动,调节补充阳气。
总之,人体内部必须保持阴阳平衡,人体阴阳受外界阴阳的影响而影响。外界为阳,克制人体阴;外界为阴,克制人体阳。为了平衡,应与外界反道而行之,而不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只会加速病变,不会起到养生的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8 1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合一在不同典籍中有不同内涵。张先生以偏概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2: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请详细说之,愿闻其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2: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阳的功能是产生动能以及促使人体器官分解、排泄食物及其残渣。
阴性的功能是吸收人体自身分解产生的精气以及修补人体功能。

人体中的阴阳与天时同步。即天时阳动,则人体阳相应而动,这就是呼应,也可以说是同类相向运动。如:葵花花开总是向阳,这就是同类相向原理。
天时阴动,则人体相应的为阴动。

阴动而强,则人体生长根基越是丰厚。冬天人易胖就是其原理反映。
阳动而强,则人体动能越足,如人体有使不完的劲以及消化功能强等体现。

阳性,是阴性聚合成体后产生的,即有体才有阳性,刚中生阳;
阴性,是阳性分解成气后产生的,即有气才有阴性,即柔中生阴。

阴阳平衡,是指阴气动能产生的聚合体,最终产生的阳性量相等,而阳性又促使机体分解食物后产生的精气,其所含阴性量又等同于前期所消耗的阳性量。
如过精气所含阴性量为100个单元,而在聚合后,消耗后说产生的阳性含量仅仅是50个单元,或者100个阳性单元消耗后直产生50个单元的阴量,这种现象都是阴阳失调。

综合之:时令为阳性的季节,人体消耗的阳性最强,所转化的阴性最弱。所以应该补精气和阴气。
时令为阴性的季节,人体消耗的阴性最强,所转化的阳性最弱,是以应该补阳。

补,是借助食物所含的成分充分供给或依靠人体机制动静自我调节。

如果不补,阳性季节本身就是消耗阳性,而阳主动能,如果晚睡早起,则消耗阳气更多,人体自身内部阳气所转化的阴气量不足,晚上难以聚合成体,生成第二天的阳动能严重不足。只有补阴,是自身体机制充分休息,自我调节,,加速聚合,做到早休息晚起,克制阳动能外泄,才会达到体内阴阳之间的转化平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2: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人体阴性,是为了克制人体阳性不再与阳性环境呼应过多外泄。
补人体阳性,是为了克制人体阴性不再与外界阴性呼应压制阳性。

最终目的,是为了平衡自身体机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8 16: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3# 寒心冰血
天人合一,庄子,董仲舒,张载等各有所指。先生即使不读原典,也当搜于网上。
推荐如下:http://baike.baidu.com/view/4259.htm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7: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心冰血 于 2012-4-18 18:57 编辑

6# 杨军康

已经看了,其结果总结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但我想说的是:人不仅仅是天赋予的,而是天地之间结合的产物,离开了地无从谈起人道。
另外,天道现象变化是会引起人体的相应,或天人相通。但寒心想说的是:天的变化引起人的相应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与天一致的现象,一种是与天相反的现象。
同时,地的变化,也是会引起人体的相应,或人地相通。

因此,天人合一是不正确的。
只能说是天地合人才是正确的。

单独强调天,而忽略地,是不应该的。
先有天,后有地,天地俱全而交合,才会有人的。

正如,光有精子不行的,必须要有卵子,精卵俱全才会有人。

当然,人可以是万物的统称,是一个广义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8 19: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是《易·系辞》的文字,而是《老子》或《道德经》的文字。
2、诚如杨军康在2、6楼所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在不同的领域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可一以概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1: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指点。是引用错了。

是的,在当今,有些人可以把天代表自然、代表除人以外的一切。但这可行吗?

用天代表自然,这也无偿不可。
但:天与地是一对对立的概念。
如果天可以代表自然,那么地是否可以代表自然?
如果地可以代表自然,当有人说地人合一,是否正确呢?
如果地不可以代表自然,原因又是什么呢?

天生地,而地又返还于天,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周期循环发展。
因此,天可以代表自然的话,地也是可以代表自然的。
如果两者都可以代表,都出现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话,又是如何取舍呢?

因此:自然可以包含天和地,但天或地是不可以代表自然的。否则,会生出无穷的累牍词语。



说这么多,最终只想说明:天人合一的理念很不妥当,会让人产生误导,并且其不能反映人的构成因素天和地的共同作用。

毕竟天和地,这一对概念早早就存在了,用天代表自然也不是2500年前的古人原意,而是其以后的曲解了!

呵呵,仅仅是一个探讨,一家之言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05: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村姑 于 2012-4-19 05:32 编辑

其实,字与词句的关联是有一定原则的,天人合一指的是环境与人,地上的人的关系。如果执意以一个人的力量非要把天下人改为地上人未尝不可,那只能困扰在自己的脑海里,无法与人沟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6: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心冰血 于 2012-4-19 06:58 编辑

10# 村姑

环境不是天一个形成的。
环境的形成是天和地同时作用的。
请认真思考和理解这句话。可惜你还是没看懂文章的含义。

争论已失去意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09: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自圆其说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6: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心兄的文章很是可看,切入点也非常好。
但天人合一的天确如杨老师和青竹兄所言,天是个约定俗称的概念。
寒心兄的天,小弟理解为头顶上面的那个,被人称作蓝天的那个天。
而天人合一的天呢,在老百姓眼里是泛指的,不仅仅是蓝天。

诚然,兄把天人合一限定在养生范畴,但养生更多的是根据天时,兄所引用内经*文,夜卧早起不是晚睡的意思,是天黑了就睡的意思。黄帝着手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日冕之类的钟表呢。

兄的理念甚好,用来反驳天人合一,小弟觉得不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6 1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寒心冰血
以玄学言“天人合一”,乃貌合神离;
以儒学言“天人合一”,乃让小民相信命运;
以《易》《老》看“天人合一”,乃认识“天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