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1|回复: 7

巨龙的《静心思考 感悟道家智慧》被中国网转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3 20: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网转发地址:
http://cul.china.com.cn/guoxue/2012-05/03/content_4981203.htm
标题为:《静心思考 感悟道家智慧》


原稿地址:
http://www.gxfxwh.com/thread-22112-1-1.html
标题为:《老子思想的探索与发现——静心思考》


恭喜巨龙兄。{:soso_e181:}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70 收起 理由
奇迹 + 30 劳务费
青竹大哥 + 40 报道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短小精悍,现在此复制如下:
      
     老子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不走出家门,而能了解天下的事情;不看窗外,而能知晓天道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静心思考”。即通过人的“静心思考”,而了解天下的事情,了解“天道”的存在。当然,这个“静心思考”,并不是脱离实际,而应当建立在对客观世界有所认识的基础上。
   透过现象可以看本质。人们在实际中,通过观察可以看到事物的表象,就是感性认识。通过人的“静心思考”,而可以瞭解事的本质(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形),就是理性认识。天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所以不经过人的“静心思考”就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而知晓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天道”的存在,本质上不可见的,所以不经过人的“静心思考”就不能透过“空间(或时空)”的理念而知晓“天道”的存在。而“静心思考”,就是使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是“知”。有了“知”就有利于人的言行。
    人之耳目是用来听和看的,口则是言语的。耳目之听、视,有利于人的感性认识。聖(从耳、呈声,意指善用耳,又善用口)人行事之所以能够胸有成竹,就是因为善于思考的缘故。通过事先的观察、认识,分析和思考,加上事前的周密计划和精心准备,所以即使还未实际去做,却已经成功在望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爲而成”的道理。
    老子《道德经》中通篇没有一个“思”字(儒家文献中则有“思”字,如“三思而后行”),本章透悟的“静心思考”正是后人对老子“道”静思中的深化、理解和道悟。“悟”就是有所思考、有所觉悟。理解“静心思考”的道理,将使你一生受用无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20: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巨龙老师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50 收起 理由
巨龙 + 10 谢谢
古越中兴 + 40 鼓劲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20: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巨龙!{:soso_e183:}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50 收起 理由
巨龙 + 10 谢谢
古越中兴 + 40 共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0: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鼓励上层楼的原创作品的作者,从此文起,凡合作网采用稿,另行奖励功勋20分.
对跟贴鼓励者,奖银子40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2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巨龙!{:soso_e179:}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50 收起 理由
巨龙 + 10 谢谢
古越中兴 + 40 共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22: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58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40 渔水情也
巨龙 + 18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巨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5-4 05: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古越中兴兄,及所有支持我的朋友!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4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40 代发银两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