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8|回复: 3

[小说故事] 方山:浅析宝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2 13: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红楼梦》中,宝钗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有人说她完美,有人说她阴险。和她有关的几个事件,似乎都充满了争议。

     首先,是宝钗的“野心”问题。

     在我看来,宝钗应该是颇有抱负的。这一点,大约与探春类似。当然,抱负和野心之间,似乎也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因此,一般来说,判断的标准只能是根据最后的结果。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可是,《红楼梦》却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准确的说,是不知道“金玉良缘”是如何成就的)。因此,便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当然,由于高续的影响,负面的解释似乎更有市场。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多怀济世之志,正是希望能够“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自《离骚》以来,有多少文学作品,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即使是诗仙李白,在有机会时,也是非常兴奋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篙人”。若确有治理国家之才,弃而不用,岂不可惜?宝钗事事留意,颇为精明。若是由她来治家,应该不错的。在我看来,齐家和治国,其实是一个道理。旧时女子无法出去做官,只能通过治家来发挥自己的才干了。宝钗的“停机德”,亦为劝夫读书求仕之意。一个是治国,一个是齐家,均为儒家的理想。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正是世俗眼中的美满姻缘。

    但是,为什么宝钗有时会给人一种“隐士”的感觉呢?我想,是因为她的淡雅和无为吧?平时不太计较得失,显得比较宽宏大度。这给人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从宝钗的大多数表现来看,这样说似乎也没有错。

    不过,文中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宝钗对“情报”的掌握是令人吃惊的――有些甚至连平儿都不知道的。她为什么要搜集这么多情报呢?难道只是为了娱乐么?对荣府的情况了解得门儿清,却是一种“无为”的状态,岂不令人奇怪?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无为”,只是无作为而已。这与道家所说的“无为”,其涵义还是有差别的。道家的人物,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的,比如张良、范蠡。所谓的“无为”,是顺其自然,而不刻意为之。若是需要,自然也可有一番作为。所谓“大隐隐于朝”,亦是如此。儒、道两家所不同的,是其心态。儒家的人物,即使是隐居,也是时时想有一番作为的;而道家的人物,即便在朝中,亦可随时拂袖而归。儒家后来发展到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最是压抑人性的。而宝钗的天性,显然被强烈地压抑了,颇不“自然”。

    作者对宝钗的评价是“山中高士”。宝钗之“高”,自是不必说。“高士”隐居在山中,是为了什么呢?在我看来,是在等待时机。“钗于奁内待时飞”,亦表明了宝钗的这种状态。宁静致远曾说,宝钗是耐得住孤独,却耐不住寂寞的。这一点我同意:她是一个不甘寂寞,希望有所作为的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亦表明了宝钗的志向。

    诸葛孔明在隐居隆中之时,天下事无不了然于胸。显然,他还是有用世之心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出山做准备。对他来说,隐居只是暂时而已。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我看来,宝钗的这种状态,亦是蓄势待发。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则更见其精神。从本质上来说,宝钗并不是一个隐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高士”,也有暂隐的时候。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在少数。

    说到宝钗的“无为”,书中有一次例外,从中亦可看出一些端倪来。

    在凤姐病时,宝钗以亲戚的身份,辅助李纨和探春理家。这也算得上一次小小的“实习”吧。当然,那一回主要是为了表现探春;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宝钗对治家显然有着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她平时对此是颇为留心的,并且有过自己的思考。不过,她毕竟只是荣府的亲戚,碍于身份,也不好多管事的。在这一回里,宝钗之才,也不过露了三分;而探春,则发挥得比较充分。因此,宝钗的表现,虽不像探春那样出彩,却也是颇见实力。两人的才干,可谓各有千秋。这时,她已很清楚凤姐理家时的弊端,再加上与探春的交流,应该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了。有了这样的基础,等到她理家时,想必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

   既有理家之才,又有停机之德,这大概是那个时代挑媳妇最重要的两条标准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荣府挑宝钗做媳妇,也是不奇怪的。

    当然,宝钗是应王夫人之请、不好推脱才过来帮忙的。她的表现,应该说是非常得体、合度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据我推测,宝钗虽然深藏不露,绝不会像凤姐那样跃跃欲试,但内心大概也期待着有这么一个机会展才吧(就像黛玉在元妃省亲时想要大展诗才一样)。不过,宝钗的“内热”,是被“冷香丸”强压了下去的,因此给人一种不好表现的感觉。等到她成了荣府的媳妇,那么凤姐自然是要让位的,此为“高士”出山之时。

    在第一回中,脂批云:“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这话用在英莲身上,似乎有些难解。

    以我的理解,英莲(应怜)就是古今薄命女子的一个缩影(正因为“薄命”才“应怜”);而钗、黛,则是“薄命司”女子的典型代表(英莲和可卿的容貌有些相似,是否暗示着她和钗、黛的联系呢)。如果说,黛玉脱不开那个“情”字;而宝钗,则是书中所要表达的另一个主题。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随后,出山辅佐刘备。到最后,六出岐山而未果,终于病死在五丈原上。“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岳飞,精忠报国,希望能雪靖康之耻,后来却屈死在风波亭上。

     据我推想,宝钗也是类似的。显然,在嫁入荣府之前,她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在治家方面,定会吸取凤姐和探春(此二人的才干已是不凡了)的经验教训,荣府应该会有一些起色。可是,她纵然是“高士”,无奈荣府已至“末世”(如冷子兴所言,“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虽倾尽心力“运筹谋画”,却仍然无法挽回颓势。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其实,家事和国事,道理都是一样的。在书中,也常常是“家”和“国”并提(再如,“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脂批云:“五件事若能如法整理得当,岂独家庭,国家天下治之不难”)。一个是国,一个是家。虽有治国/齐家之才,无奈时运不济,只得抱恨终身。所谓“有命无运”,则是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与宝钗相反,黛玉显然没有什么用世之心。虽然闲来也偶尔为荣府筹划一下,但毕竟心思并不在这上面。她在菊花诗中夺魁,在我看来,则是一种隐喻:菊为隐者之花,为陶渊明所最爱者。黛玉是那么纯粹:因情而来,为情而去。如出水芙蓉,一尘不染,天然去雕饰。让人感觉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梦想,不是凡尘中所能有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出世,并非是没有任何欲求。陶渊明为什么要出世呢?是因为感觉世事如樊笼,不得任情任性;而回归田园,则是重返自然。以我的理解,这与黛玉的追求,也并无本质的区别。

     有无用世之心,全在个人的选择,并非是判断孰优孰劣的标准。宝钗虽有抱负,却不能和雨村相提并论,亦不可以“禄蠹”视之。在我看来,黛玉和宝钗,表明了士大夫的两种倾向:出世和入世。钗黛之争,亦是其矛盾的体现。当然,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入世的思想一直是主流、正统的。像陶渊明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是心中想过这个念头罢了,却并未付诸实施。就连苏东坡这样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在我看来,宝钗和黛玉基本上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理想。因此,宝钗近圣,黛玉若仙。儒家的修炼,偏于外,因此宝钗谨言慎行,其表现近乎完美;道家的修炼,在于内,因此黛玉虽有锋芒,但内心却很明澈。

    钗、黛二人的不同表现,是因其心中不同的追求所致。若想有所作为,则必须修身,方可齐家治国;若是为情而生,自然是挥洒性情,不拘世俗礼法。黛玉和宝玉之间,亲密不避嫌疑;而在宝钗,就不能不有所顾虑了。

    曾听人讨论贾母对宝黛姻缘的态度。在我看来,贾母疼黛玉是真的。当然,宝玉对黛玉自然也少不了照顾。应该说,黛玉在荣府所受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若非如此,黛玉也不会被宠出那样的“小性儿”来。当然,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了。

    作为外孙女儿,黛玉自然是可人疼的;但若是选媳妇,自然还是宝钗这样的合适。即便是贾母挑了宝钗作媳妇,那也不表明她就不疼爱黛玉。贾母是我很喜爱的一个角色,而续书中则把她写得太无情了。

    既云“莫怨东风当自嗟”,那么黛玉之死也就不必归咎于“东风恶”了。

    在我看来,续书写得太戏剧化、太煽情了。虽然赚取了不少眼泪,却反落入书中所批判的“陈腐旧套”:宝钗成了破坏宝黛姻缘的小丑,而贾母、凤姐等则成了帮凶。就我的理解,这样反倒失去了那种平淡中的深沉。

    宝钗最被人指责的是滴翠亭事件和对金钏之死的反应。

    在我看来,滴翠亭事件说明:宝钗也不是圣人,没有人可以那样完美。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让别人疑心是黛玉偷听了这段隐私。应该说,这与宝钗平时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显然是不一致的。当然,人都是有私心的,宝钗也不例外(相比而言,我倒是觉得黛玉惜宝玉胜过自己)。把这件事推到黛玉身上,隐隐表露出她对黛玉的一些敌意。当然,黛玉老早就表现了对宝钗的敌意。这表明,宝钗对此也并不是真的满不在乎的。

    对金钏之死,她最初是不知情的;后来,看到王夫人和宝玉的情形,便也猜出了几分。这表明她对世事的洞察是非常明晰的。但是,她是一个颇有城府的人,即便自己有什么看法,也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的。她很理性,不会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一些无益之事。在情感上,她是比较含蓄的。即便对宝玉,也极少流露真情。在我看来,即使她对金钏抱有同情和伤感,也未必会表现出来。不管怎么说,这也不过是她的性情罢了,并没有伤害到别人(这件事罪责在于王夫人,而宝玉亦是难逃其咎)。

    比较喜欢宝钗的是她的善解人意。她对湘云的体贴照顾,确实是雪中送炭。这时的宝钗,给人一种大姐姐的感觉。湘云对她,自然也是由衷的感激与敬重。后来,送黛玉燕窝,那一番话,也是实实在在地为黛玉着想。黛玉后来对她去了疑心,摈除了成见,两人遂成金兰之交。在我看来,能得到黛玉的认同,是非常难得的。

    以我的理解,薛宝钗和甄宝玉,才是般配的一对,是真正的“金玉良缘”。宝钗若是嫁了贾宝玉(是石头,而非美玉),那才是配错了鸳鸯。这样的结合,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幸福的。只可惜,前八十回中没有宝玉成亲的情节。

    宝玉最后绝尘而去,“金玉良缘”亦成泡影。在我看来,宝钗身上寄托了作者入世的理想;而她的结局,则象征了这种理想的破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09: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歡寶釵....
她可是一有遠見的大家閨秀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5 09: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不错,曹老先生对钗黛二人并无明显的褒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7: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上的,只是二人风格不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