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52|回复: 109

[原创]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校勘·中解 ——为《老子》初文与思想蒙尘二千多年而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15: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校勘·中解


  ——为《老子》初文与思想蒙尘二千多年而作

      作者:青竹大哥



一、前言
  
  1、书名解释

  所谓《老子》中解,就是不站在任何学术、宗教、政*治派别的立场,不带任何个人观念,只是依据古代汉语语法规则、文字学知识来解读《老子》。中,中立、中肯、客观之义也。

  一般的中国人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地接受着官方所构造的儒家思想的洗*脑和熏陶,致使绝大多数国人都已经被这种官儒所教化。因此,那怕是最铁杆的批儒反孔者,其思想内核其实还是儒家的,包括最史上最宏大的文化_大革*命的发起,其本质还是儒家思想在作崇。

  在这种传统的政*治模式、背景和思想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者——特别是人文领域的学者,是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老子学派的思想的。因此,在人文领域,治学再严谨的中国学者在解老时都无法不受其固有的儒家观念的影响,进而使自己的解释在不知不觉之中背离了《老子》的主旨。

  在现代,许多学者又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巨大影响,因而在解老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哲学这把手术刀来解剖《老子》,这又导致了解老方向的进一步偏离。

  还有些人则是受到佛家、庄子、道教、墨家等的影响,将《老子》最终解释成了佛老子、庄老子、道教老子和墨家老子。

  所以,要想真正知道《老子》一书究竟说了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只有超然于百家特别是儒家之上并进入《老子》抄成年代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才有可能实现。

评分

参与人数 3名望 +70 銀子 +100 功勛 +40 收起 理由
好想国学 + 10 中解是最好的学术作风
古越中兴 + 30 + 50 + 20 竹本无心而自华.
奇迹 + 30 + 5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2、写作缘起

  在简、帛本《老子》出土之前,人们所研读的是传世本《道德经》。在简、帛本《老子》出土之后我们立即发现,传世本《道德经》已经对简、帛等古《老子》进行了多处重大的篡改。

  由于这种篡改很符合依附于官方的儒家和醉心于仙道的道教教化的需要,再加上民众几千年被奴化所形成的奴性,所以在政府和民间、士人与修士之中都颇受欢迎,以致于简、帛本《老子》的出土并未对传世本《道德经》造成实质上的冲击。

  虽然简、帛本《老子》得以重见天日,可人们在解老论道时所依据的基本上还是传世本《道德经》,即便是整理简、帛本《老子》的专家小组也不例外——他们常常不自觉地以传世本《道德经》去释读、校勘和“订正”简、帛本《老子》。此外,一些以解老闻名于世的专家学者所写的简、帛本《老子》解读专著,仍然没有一人能走出传世本《道德经》的迷境,继续以过去的解读模式、思维习惯和固有观念去解释简、帛本《老子》。

  有鉴于此,笔者决定花费一定的业余时间,写一本从校勘开始的、中立、中肯、客观解读帛甲本《老子》的小书。

  笔者非常清楚,这本小书对于传统的也是主流的释读无疑是造不成任何冲击的,因为一颗树长歪了,要矫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笔者所唯一期待的是,这样的一本小书能对想要知道《老子》一书的原文、原意究竟是什么的读者有所启迪和帮助。如果能引发一些原本不重视简、帛本《老子》或不知道简、帛本《老子》价值的读者对于简、帛本《老子》的关注和研究,笔者则更感欣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3、选本理由

  本书之所以不选抄成时间更早的竹简本《老子》为校勘、解读的蓝本,是因为竹简本《老子》所记载的是老子学派最初的、尚未成熟的思想、观念和主张,而相比之下,帛甲本《老子》所记载的则是老子学派发展到颠峰状态的政*治思想观念和主张,所以笔者决定选择帛甲本《老子》进行校勘与讲解。

  从目前已知的文献资料及《老子》的文本内容来看,《老子》一书显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从战国中期开始陆续进行的老子学派言论辑录、结集,这种结集至少进行了两次。

  目前可见的最早一次结集大约是在战国中期(约前300年),这次结集所形成的文本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郭店楚墓出土的楚简本《老子》。楚简本《老子》不仅内容较少(只有二千多字),而且是由甲、乙、丙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明显是一个草创时期的、不太成熟的作品。因此,严格来说还不能称作是一本书。

  大约是在秦汉之际(约前206年之前)或早些时候,老子学派再一次进行了学派内政*治言论的结集与修订,于是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马王堆出土的帛甲本《老子》。帛甲本《老子》相对于楚简本《老子》不仅内容有了大幅度扩充,达到了五千多字的规模,而且一些政*治主张也做了修改(如三绝三弃等)和充实。

  帛甲本《老子》完成之后,老子学派不再扩充文本的内容,而是以帛甲本为蓝本进行一些细节上的修订。目前可见的最早一次修订大约在西汉早期(约在前194~前180年之间),修订完成之后形成的文本即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帛乙本《老子》。

  从帛乙本《老子》开始,老子学派的思想便开始日渐偏离帛甲本之前的主旨,其中以传世本《道德经》所载为甚。笔者以为,传世本《道德经》的编订当非老子学派所为。

  由于很多人是从严重偏离先秦老子学派主旨的传世本《道德经》了解老子学派思想的,再加上儒、释、道(教)诸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自汉以下人们对于《老子》的解读绝大多数都与原文所欲表达的原意严重不符。

  由于帛甲本《老子》残损比较严重,故对于释文的订正主要参考帛乙本《老子》,帛乙本《老子》亦缺损的则结合文意,以传世本《道德经》综合考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4、两点说明

  ⑴因笔者并非人文领域的学者,所以,本书中的人文知识缺陷和错误在所难免,如有读者能有理有据地予以指出或指正,笔者将视其为良师益友并由衷感谢。

  ⑵因本书涉及到对部分知名解老学者的批评,同时与主流解读大相径庭且学术性比较强,故而笔者没有出版实体书的意向,若是出版社不介意因此造成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并不作内容上的任何修改则另当别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德篇之一(相当于传世本第三十八章)

  【甲本释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彼)取此。

  【乙本释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德〈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后)仁,失仁而句(后)义,失义而句(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罢(彼)而取此。

  【释文说明】

  ⑴释文采自《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下同。

  ⑵“【】”为帛书字迹模糊无法释读,整理小组根据乙本及其他传世本依字数补足的文字。“()”为整理小组认定的订正字或通假字。“<>”整理小组认定的帛文错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订文】

  上德[1]不德[2],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3]而无以为[4]也。上仁为之[5]而无以为也,上义[6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7]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8],故失道。

  故失道矣[9]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10]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11],道之华[12]也,而愚之首[13]也。

  是以大丈夫[14]居其厚不居其薄[15],居其实[16]而不居其华。

  故去彼而取此[17]。

  【订文说明】

  此章帛甲本不能释读的字太多,帛乙本基本完整且没有偏离《老子》旨趣之处,故完全以帛乙本校订帛甲本。

  泊通薄,且此处泊与厚对文,故订正为薄。

  “故去皮取此”的皮字乃彼的古文,彼是皮的今字。帛本《老子》多用古文,如胃(谓)、冬(终)、勿(物)、夬(缺)等等,故下文如非特别需要,对这种古、今文的转换不再一一说明。

  原文不分段,段落是笔者根据文意划分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译文】

  上等德政不在乎、不保守旧德,所以有德。下等德政保守旧德,所以无德。

  上等德政去除了改变人的本然之心,故而没有过分的行为。上等仁政改变人的本然却没有过分行为。上等义政改变了人的本然且有过分行为。上等礼政改变了人的本然且无人响应,于是只能强制施行,所以失道。

  所以,道政消亡之后只能依靠旧德施政,旧德耗尽之后只能依靠血缘关系施政,血缘关系失效之后只能依靠行为准则施政,行为准则失效之后只能依靠礼法施政。

  礼法,导致了忠信的削弱,因而是社会动*乱的源头。首领在听取百姓意见之前的成见和意志,只是道华丽的外表,因而是产生愚蠢行径的源头。

  所以,有担当且胸襟宽广的首领会居于道体厚实的主体而不是其薄弱的边缘,处于道体朴实的本体而不是其华丽的外表。

  故而,首领们要舍弃浮华选择厚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6-7 15:48 编辑

【注释】

  [1]上德

  本章中的上、下都是形容品级的,可理解为上等、下等。《老子》一书*记载的是老子学派的政*治主张,其主旨是劝导首领们按大道之理治理天下,所以,这里的上德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下文的下德、上仁、上义、上礼都是指的政*治制度。主流的解释将“上德”等理解为个人修行的品质,谬。

  德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所以在此多费一些笔墨加以解释。
01.gif
事文,寓意为行路之人看路走路,不偏离道路,义为所行与道契合。
02.gif   德既是表行者与道的契合程度,则对应于不同的道概念,德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比如,以仁为道的政*治体制,德便是指与仁之道契合的程度;以义为道的政*治体制,德便是指与义契合的程度;以礼法为道的政*治体制,德便是指与礼法制度契合的程度。

  《老子》政*治的立论基础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昆成之道(以下简称元道),所以,在《老子》语境下的德便是指人们与元道的契合程度,完美契合元道的政*治体制便是上等德政(上德),与上德相对的下德则是偏离元道或迷失元道的政*治体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2]不德

  “不德”本是与“不失德”对言,但在不与德之间作者却省略了谓语动词。作者这样做很可能是一种无奈,原因很可能是作者觉得当时的词汇中没有一个动词可以完全表达他们所欲表达的意思,于是索性不用谓语动词,至于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则由读者参考“下德不失德”之意自行理解与归纳。比如,在你明白了“下德不失德”之意后,你可以将“不德”理解成“不积德”,也可以将“不德”理解成“不守德”,或者理解成不在乎旧德等等。

  至于“上德”为什么“不德”,道理很简单,因为上等的德政已经与道完美契合,几近道、德合一的境界,所以既不用担心偏离道而失德,同时也会时时有新德,根本无需保守旧德。

  “下德”之政则不同,这是在整个群体失道的情况下的德政。在刚刚失道的时候,人们由于惯性还会残留一些与元道契合之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残存的旧德将很快失去。这种情形就象是一个清泉,在地下水道被堵塞之初,地面上泉眼所在处还是会积留一点泉水的,但这点积留的泉水将很快消耗殆尽。此即如庄子在《大宗师》中所描绘的那样:“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因为失道而只剩下有限的旧德,所以,下德之政的第一要务便是力保不失德。然而,《老子》指出:“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保守虽然无奈,但也是无法长保的,最终只能滑向靠“亲亲”来维系的仁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6-7 15:58 编辑

       [3]无为
03.gif 文为的中心义即为捕获、制伏、掌控、役使、驯化(教化),在此中心义的基础上扩展出了做、干等延伸义。

  《汉语大词典》有释义曰:2.特指服劳役之事。《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郑玄笺:“言我幼稚之時,庶幾於無所爲。謂軍役之事也。”闻一多校笺:“爲、繇古同字,爲、造、庸,皆謂勞役之事。”《逸周书·作雒》:“凡工賈胥市,臣僕州里,俾無交爲。”朱右曾校释:“愚謂胥庶人在官給徭役。臣僕,私家僕從。”

  为字的中心义后世虽少有知道更几乎无人使用,但《老子》中“无为”的为用的却正是为字的本义。

  制伏、驯化、控制、役使本是对动物而言,但老子学派却发现,当时以及之前的君王却也将治下当作动物对待,先是制订了各种严苛而繁琐的典章制度,然后利用强大的国家机器长年累月地对治下进行思想上、行为方式上改造,为的是将治下制伏和驯化(教化)。而制伏和教化的目的,则是为了更“有效”地、“更好”地控制、役使和盘剥治下。

  老子学派认为,对于人所进行的一切改造、控制、役使和盘剥都是不道的行为,是失道的表现,是“乱之首也”。因此,老子学派主张首领应当无为,即不要去改变、改造民众的自然(本然),而应该是辅万物之自然。同时,老子学派认为得道的首领要率先垂范以“行不言之教”,在自己始终如一的身教影响下,收取“民自化”的效果。

  总之,老子学派的“无为”政*治主张的内涵是,不改造、伤害、侵害民众的本然,不控制、教化、役使民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5: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6-7 16:05 编辑

     [4]无以为

  帛本的“无以为”是与“有以为”相对而言的。要理解“无以为”的意思,可参考德篇的后文:“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从这里我们知道,“有以为”是指导致百姓不治的过分的、恶劣的行为。以通已,已字的一个义项是“甚,太”。

  《左传·文公五年》:“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甯,甯嬴從之,及温而還。其妻問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沈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杨伯峻注:“以,太也。”《孟子·滕文公下》:“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朱熹注:“以、已通,太也。”唐韩愈《赠张童子序》:“人皆謂童子耳目明達,神氣以靈,余亦偉童子之獨出于等夷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5]上仁为之

  仁的本义是“亲亲”,意为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相互珍爱。《孟子·告子章句下》:“亲亲,仁也。”又,《孟子·尽心章句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上仁是比仁范围更广的爱,也即是超越血缘关系之爱,《老子》在这里指的是墨家所谓的兼爱。

  为之,改变人的本然,使之契合仁政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6]上义

  先秦的义,指的是人们(贵族)所约定的、比仁更宽泛的行为准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伦理道德。它规定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该作,什么不可以做。故,《中庸》借孔子的话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尽心章句上》也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但义有小范围的义(小义)和大范围的义(大义)。和仁爱一样,儒家的义是小义,即义只局限于一家、一国,因此遭到墨家的反对。墨家主张的是大义,即主张义这种规则应该没有家、国的限界而普适于全天下(天子治下)。

  上义也就是基于大义的政*治体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7]上礼

  先秦的礼指的是礼乐制度等礼法,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礼貌。在先秦,礼貌只是指行礼时表现出来的样子。

  跟仁、义不同的是,礼乐制度是有明文规定的,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说的就是记载在简册上的有关礼仪的条款非常多的意思。

  不过,儒家所推崇的周礼只适用于贵族而不适用于平民。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第一》),意思就是说,繁缛而费时、费力且耗资巨大的礼乐仪式是不适用于平民的,而残酷的刑罚则不能施加于大夫以上爵位的贵族的。

  墨家则主张简化礼仪,进而适合于平民。因此,墨家所主张的礼仪制度相比儒家所推崇的周礼适用范围更大,故而称为大礼。

  基于大礼的政*治体制即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上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8]攘臂而扔之

  扔这里读去声(rènɡ),拉,引的意思。攘(rǎnɡ)臂,捋起衣袖,伸出胳膊的意思。攘臂而扔之,生拉硬拽、强行施为之意。

  [9]失道

  道性迷失、偏离大道、不依自然(本然)行事的意思。

  老子学派认为,万物是道所衍生,所以万物都获得并秉承了道的属性之一,万物所获得的道的属性我们可以称之为道性。

  道是德的源泉,失道就象泉的地下通道被堵塞一样,只剩下池中原先储存的有限的泉水(旧德)。所以,失道之后就只能依靠人们失道前所积累的一点德性(天性)进行治理。而这种残存的德性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所以德性耗尽之后只能依靠仁(亲情)这种人为的游戏规则来维系人际、家际和国际关系和天下(天子治下)的稳定。但随着人的私欲的膨胀,仁这种亲情关系也很快失效,于是便只好通过更广泛的社会行为准则——义来维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10]夫礼者

  夫,语气助词,无义。礼者,礼法。

  [11]前识

  老子学派认为:“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即,真正的得道者(圣人)引领民众时,会首先摈弃个人的成见和意志,而无条件地、完全地以全体百姓的意志为意志,然后组织、引导百姓实现各自的心愿。

  因此,这里的“前识”指的就是在听取百姓心愿之前首领个人的成见和意志。

  [12]道之华

  这里的华与实形成对文,而实是根本,故华是微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13]愚之首

  愚,愚昧、愚蠢;首,源头

  老子学派认为,民众既是一切政*治活动的主体,又是决策时的主导,而包括首领在内的任何人都只是主体的一分子。即,个人的智慧、见识、意志是很微末的。

  在老子学派的政*治构架中,首领是不能用个人微末的智慧和意志代替群体的智慧和意志的,如果强行这样做,那就不是明道(闻道)者。所以,《老子》认为,试图用个人的智慧来领导民众、强行要民众服从领导者个人的意志,这是政*治活动中的愚蠢行为和愚昧政*治的源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14]大丈夫

  有担当且胸襟宽广的领导人。

  [15]居其厚不居其薄

  厚,厚实,指代政*治活动的主体(民众);薄,单薄,指代首领个人。

  [16]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实、华与厚、薄义近。

  [17]去彼而取此

  意为首领应摈弃个人的成见、意志这些微末的东西,采集民众的群体智慧和意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6: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6-7 21:45 编辑

【杂感】

  本章汇集了诸多形成于先秦的概念,同时又加入了老子学派自己赋予新内涵的概念,因此,只要有一个概念理解不到位,对于整章文意的理解就会与《老子》原意相去千里。

  比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一句,现代解老大家陈鼓应先生将之译为:“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陈先生这样的翻译或许会为很多人所认同和接受,但这样的翻译至少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译者不知道或不愿意承认《老子》是一本政*治言论集,而是把它当成了个人修养的手册来强行进行解释。

  2、译者不明白“上德”、“下德”和“德”这三个概念的先秦义涵,而是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或个人的理解来强行解释。

  3、因为要强行解释,所以为了将原文的意思转为自己的意思,就有意或无意地淡化原文中的关键词,如“不失”。“不失德”是害怕失去原有的德而想方设法去保守余德的意思,但译者却强行转义为“刻意求德”,这既不是“不失德”的字面意思,更不是“不失德”的言下之意。

  帛书本《老子》在道篇曾以“金玉盈室,莫之守也”(甲本)或“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乙本)来说明没有源头的积蓄终究要耗尽而不能保守的至理,应用到道、德的关系上则是失道之后的余德是不可长久保守的,因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即道是德的源泉,只要自己的行为合于道,就不虞无德,反之,离开了道(失道),虽然努力保守余德,终究还是无德。

  更严重的是,陈先生这样的解读根本就无法与后文——“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相呼应。

  4、存在严重的认识和逻辑错误。一个人“不自恃有X,所以实是有X”这样的认识是完全不合实际和逻辑的。比如,“你不自恃自己有钱,所以你实是有钱”或者“你不自恃自己有电脑,所以实是有电脑”,这是相当荒谬的。难道自恃自己有钱,那钱就会飞走而使自己实是无钱?或者自恃自己有电脑,你正在使用的电脑就会化为乌有?

  再比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陈先生的译文是:“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这样的解读似乎很符合一般人想法,但只要对《老子》的宗旨和意趣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解读既不符合《老子》的本意,也含混不清。

  首先,陈先生把“无为”理解为“顺应自然而为”,把“无以为”理解为“无心而为”(或“无意而为”),我们且别管《老子》中的“无为”和“无以为”究为何意,光是这“顺应自然而为”和“无心而为”就令人不知所谓。

  啥叫“自然”,啥叫“无心”,啥叫“无心而为”?当你不知“自然”(的规律?)时还为不为?

  比如,农民种粮食遇到大旱,那么,“顺应自然而为”的意思是不是坐等老天下雨而对粮食撒手不管?或者,种粮食应该是在一种无意识支配下(想得起就种,想不起就不种)进行才是上德?

  再比如,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是该顺其自然坐等通胀过去还是顺应通胀之势而推波助澜?

  如前所述,《老子》所谓无为乃是指首领们不要把民众当成野兽一样对待,试图制伏、驯化、控制、役使他们,而应该是通过自己符合道的属性的率先垂范作用来引导民众,最终达到让民众自化的目的。比如,道的属性之一是质朴,那么作为首领就应该率先垂范“去奢”,道的另一属性是浑然无极,那么作为首领就应该率先垂范“去甚”,道“万物归焉而弗为主”,那么作为首领就应该带头不自为大。

  而“无以为”前面也已述及,意思乃是首领们不要有导致“百姓之不治”的过分和恶劣的行为与举措。若是按照陈先生对于“无以为”的理解来解释“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则导致百姓不治的原因竟然是首领们的有心或有意而为,这是何等的荒谬啊——能使家、国或天下大治的首领,竟然应该是没心没肺、对百姓爱理不理的人!

  诸如此类既不知道《老子》实际说的是什么,也不明白自己正在说的什么的解老,古往今来实在是太多了,悲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2: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没有拿到老子亲笔写的道德经原本之前,出土的一切版本都不能保证是原文,所以还是不要轻易说什么为《老子》初文与思想蒙尘二千多年而作这样不负责任的话。仅供参考。
mumaren 发表于 2012-6-7 22:06
请木马人(牧马人?……?)先弄清楚啥叫原文,啥叫初文,啥叫原稿再去指责他人吧。{: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0: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6-11 10:11 编辑

[  三、德篇之二(相当于传世本第三十九章)

  【甲本释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灵),浴(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其致之也,胃(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胃(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胃(谓)神毋已霝(灵)【将】恐歇,胃(谓)浴(谷)毋已盈将将恐渴(竭),胃(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谓)【曰】孤寡不&#153508;(榖),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乙本释文】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灵),浴(谷)得一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胃(谓)天毋已清将恐莲(裂),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渴(竭),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蹶)。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谓)孤寡不(榖),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至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订文】

  昔之得一者[1],天[2]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3]得一以灵,谿[4]得一以盈,侯王[5]得一而以为正[6]。其致之[7]也:谓[8]天,毋已[9]清将恐裂[10];谓地,毋已宁将恐发[11];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谿,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匱以高将恐蹶[12]。

  故必[13]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曰:孤、寡、不榖[14],此其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举[15]无举。是故不欲禄禄[16]若玉,硌硌[17]若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订文说明】

  1、整理小组据传世本将“浴”训为“谷”,不确。本章的“浴”以“盈”、“竭”形容,说明“浴”中的水不是流水,所以当训“浴”为与之形近义同的谿为妥。

  2、甲本“其致之也”表意明确,乙本“其至也”虽然也有“其致之也”的意思,但比较容易引发歧义,故订文从甲本。

  3、甲本“以为正”,乙本改为“以为天下正”,大谬。万物得到道性(得一)是为各自的品性的,前文写天、地、神、谿得一而具有的清、宁、灵、盈品性都是内在的,与外物无关。因此,侯王得一后所具备的“正”也应当是其品性而与天下人无关。故订文从甲本作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4、“渴”(jié)是“竭”的古字,为免今天的读者误解,特订为今字“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04.gi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15: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中“无为”的为用的却正是为字的本义。

  制伏、驯化、控制、役使本是对动物而言,但老子学派却发现,当时以及之前的君王却也将治下当作动物对待,先是制订了各种严苛而繁琐的典章制度,然后利用强大的国家机器长年累月地对治下进行思想上、行为方式上改造,为的是将治下制伏和驯化(教化)。而制伏和教化的目的,则是为了更“有效”地、“更好”地控制、役使和盘剥治下。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6-7 15:51

      解不了“无为”,无法真正浸入老子的“思想”,从此角度而言,“为”指代“制伏、驯化、控制、役使”是完美印证老子的世界观。
    当然从当时的客观背景看,其它诸子和文人的文章中也有用“无为”者,但那个“为”大多是指“成就”。

    学派不同,其特定的字或词汇会有意义上的差别,同样现象也发生在“道”的本义上,老子之“道”字,完全有别于儒家、墨家等所主张的“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08: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做一个说明,不做争执。
本人不同意青竹大哥的观点。在于:
1、青竹大哥的推断是估计,而不是绝对推理。
2、青竹大哥的结论是武断的。
3、我们没有看到青竹大哥对道有统一的、整体的体悟,没有对佛儒道的贯通,没有个人修*炼的体悟,所以怀疑其根本价值观的正确性。(或者说,站在我的理解上,青竹大哥价值观上是错误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08: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27# 厚德包物
否定别人观点,要提出具体证据,不能信口开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09: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27# 厚德包物  
否定别人观点,要提出具体证据,不能信口开河。
杨军康 发表于 2012-6-12 08:58
谢谢关注。
我当然是有根据的。但是证明太难了,或者根本上无法证明,所以我不愿意做这些。
我只是发出一个声音而已,不是为了争执,也不是为了攻击青竹大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27# 厚德包物  
否定别人观点,要提出具体证据,不能信口开河。
杨军康 发表于 2012-6-12 08:58
对于以自为是的人,你最好别问他要证据,因为问了也是白搭——我就是标准,我就是真理——跟我不一致的都是不对的、错的,还问什么问?
多简单的理路啊!{: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1: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译文】

  往昔那些得道的道体,天获得道而清朗,地获得道而宁静,神获得道而灵动,山谿获得道而充盈,侯王获得道而追求完善。由此可以推知:对于天来说,不能保持清朗了恐怕就会崩裂;对于地来说,不能保持宁静了恐怕就会暴发;对于神来说,不能保持灵动了恐怕就会停歇;对于山谿来说,不能保持充盈了恐怕就要枯竭;对于侯王来说,不能保持虚怀反而高傲恐怕就会颠倒。

  所以,要确保尊贵则需以低贱为根本,要确保高尚则需以卑下为基础。故而,侯王自我形容说:孤陋、寡闻、不善,这正是他们以低贱为根本啊,不是吗?

  故而,想要快速抬举反而无法抬举。因此,不爱如玉石般光彩夺目,宁为山石般其貌不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