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4|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十四)北静王水溶即鲁监国朱以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6 0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本回接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清朝入主北京),写清军南下消灭南明。
一、“彩明”
本回“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脂批道:“凤姐用彩明,因自识字不多,且彩明系未冠之童。”又道:“且明写阿凤不识字之故。壬午春。”
所谓“阿凤不识字”,借以讥讽入关之初的清朝统治者如多尔衮等不识字。第七十四回道:“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帐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意指入关后之清人逐渐“识得几个字了”。
“彩”,通“采”,古代指官。《史记·司马相如传》:“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采错事。”《注》:“采,官也。展其官职,设厝(cuò 安置、措置)其事业者也。”所谓“彩明”即“明之官”,代指降清之明臣。
后有批者不明其理,道:“宁府如此大家,阿凤如此身份,岂有使贴身丫头与家里男人答话交事之理呢?此作者忽略之处。”另一人道:“彩明系未冠小童,阿凤便于出入使令者。老兄并未前后看明,是男是女,乱加批驳。可笑。”

二、“林如海捐馆”代指弘光朝廷覆亡
“捐馆”,即捐馆舍”,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
“如今且说宝玉因见今日人众,恐秦钟受了委曲,因默与他商议,要同他往凤姐处来坐。”
秦钟代表清太宗皇太极和顺治帝福临父子两人,这里代指顺治帝。
宝玉道:“这边同那些浑人吃什么!原是那边,我们两个同老太太吃了来的。”
对“浑人”有脂批道:“奇称。试问谁是清人?”点出宁国府之“浑人”代指降清之明臣,荣国府之“清人”则代指入关之清人。
凤姐说已让人“收拾书房”,以便让宝玉和秦钟念夜书。意指明清战场已移到关内;“书房”与“家塾”寓意相同,代指明清战场。
第十四回原文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甲戌侧批:接得好!】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甲戌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二爷带了林姑娘【庚辰侧批:暗写黛玉。】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庚辰侧批:此系无意中之有意,妙!】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待要回去,争奈事情繁杂,一时去了,恐有延迟失误,惹人笑话。少不得耐到晚上回来,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连夜打点大毛衣服,和平儿亲自检点包裹,再细细追想所需【蒙侧批:“追想所需”四字,写尽能事者之所以为能事者之底蕴。】何物,一并包藏交付昭儿。又细细吩咐昭儿“在外好生小心伏侍,不要惹你二爷生气;时时劝他少吃酒,别勾引他认得浑账老婆,【甲戌侧批:切心事耶?】”“回来打折你的腿”【甲戌侧批:此一句最要紧。】等语。赶乱完了,天已四更将尽,总睡下又走了困,【庚辰侧批:此为病源伏线。后文方不突然。】不觉又是天明鸡唱,忙梳洗过宁府中来。

第十三回之所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代指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自经于万岁山。所谓“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代指清朝入主北京。第十二回回末之所谓林如海“身染重疾”,贾琏送黛玉南归,则代指清军南下进攻南明。
此处之所谓“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代指为清军所俘之南明弘光帝在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九月初三日巳时,被清军从南京押往北京。“没()”,同“殁”,死;这里代指南京弘光朝廷之覆亡。
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三日,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监国。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三月,清军南下。四月二十五日,清豫亲王多铎部陷扬州,史可法被俘后遇难。五月,弘光帝出逃,多铎进入南京。五月二十八日,弘光帝被明将马得功、田雄等活捉献给清方。六月,清军占领杭州,监国潞王朱常淓降清。七月,多尔衮下令多铎班师回朝,弘光帝和潞王、惠王、周、崇等藩以及在南京投降的弘光朝廷高*官显爵王铎、钱谦益、赵之龙、徐久爵等都随军带回北京。多铎等人于九月初四日自南京起程返京。次年(1646)五月,清廷以“谋为不轨”之罪,将朱由崧、朱常淓以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在北京处死。(顾诚《南明史》)
关于多铎等人的起程时间,顾诚《南明史》根据“顺治二年十月招抚江西孙之獬揭帖”(《明清史料》丙编),记载为“九月初四日”。钱海岳《南明史·本纪·安宗》记载为“九月初六日”:“隆武元年(1645)九月甲寅(六日),上与皇太后、潞王常淓槛车北狩,居北京。”清代徐鼒《小腆纪传》也记载为“九月初六日”:“九月甲寅(初六日),我大清豫亲王多铎以弘光帝北还。”《石头记》在本回则记载为“九月初三日巳时”。
所谓“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意指清军继续向东进攻江浙一带。“二爷”即贾琏,代表顺治康熙二帝,这里代指清军;林黛玉代表南明。
凤姐“和平儿亲自检点包裹,再细细追想所需何物,一并包藏交付昭儿”,意指清廷为南下之清军保障后勤供给。凤姐之所谓“别勾引他认得浑账老婆”,则指清军招降纳叛。
所以本回之林如海代表弘光帝,所谓“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代指弘光朝廷之覆亡。“扬州城”,代指南京。
弘光朝廷已亡,所以本回为秦氏送殡,前面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
“铭旌”,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
“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脂批道:“‘兆年不易之朝,永治太平之国’,奇甚妙甚!”所谓“洪建”,指明朝最初的两位皇帝洪武帝与建文帝;所谓“兆年不易之朝”,指北京朱明之万历朝。所谓“宁国公”代指万历帝,“冢孙”代指天启帝朱由校,“冢孙妇”代指崇祯帝朱由检(详见第十三回“秦可卿即崇祯帝”)。
除崇祯帝朱由检之外,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和永历帝朱由榔也是万历帝之“冢孙妇”(详见第十三回“贾蓉之妻”)。脂批之所谓“永治太平之国”即指南明永历朝,为后文埋下伏笔。
“龙禁尉”,即“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第十三回之所谓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代指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十五日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
“享强寿”,意指秦可卿四十而亡《礼记·曲礼》:“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但这显然与贾蓉的年龄不符,本回贾蓉之“履历”上写明贾蓉“年二十岁”;而秦可卿所代表之崇祯帝(1610-1644)殉国时也只有三十五岁。那么本回究竟是为谁“送殡”呢?乃南明弘光帝也。所谓“享强寿”,实际上是指弘光帝死于四十岁弘光帝朱由崧出生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七月,死于隆武二年(顺治三年1646)五月,年四十岁。
所以本回为秦可卿“送殡”,实际上是为南明弘光帝送殡”。而所谓“送殡”,实际上是指清军南下消灭南明。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所谓“从北而至”,即指清军南下

四、“水溶”即鲁监国朱以海
本回为秦氏送殡,实为南明弘光帝送殡。而所谓“送殡”,指清军南下消灭南明。参与送殡的“六公”和“四王”,则代指南明王公。
第十四回原文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庚辰眉批:牛,丑也。清,属水,子也。柳拆卯字。彪拆虎字,寅字寓焉。陈即辰。翼火为蛇;巳字寓焉。马,午也。魁拆鬼,鬼,金羊,未字寓焉。侯、猴同音,申也。晓鸣,鸡也,酉字寓焉。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此所谓十二支寓焉。】这六家与荣宁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侯公子韩奇,神威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十余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出三四里远来。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

明太祖朱元璋曾大封功臣,共封七公,即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信国公汤和。这七公加上代表朱明之贾府即所谓“八公”。脂批谓“六公”寓十二支。第八回有脂批云:“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所以这“六公”乃朱明公侯之代表,是清军南下消灭的对象。而所谓“忠靖侯史鼎”(蒙古八旗)、神威将军公子冯紫英(满洲八旗)等,则代指南下清军。
所谓东南西北“四王”,代指在弘光朝廷覆亡后南明又陆续就任监国或称帝的之“三帝一监国”。“北静王”,代指在浙江绍兴就任监国之鲁监国朱以海;“南安郡王”,代指在福州即皇帝位之隆武帝朱聿键;“东平王”,代指在广州继位之绍武帝朱聿鐭();“西宁郡王”,代指在粤西肇庆即位之永历帝朱由榔。
北静王名水溶。“溶”,广大,盛大;“水溶”,指水盛大的样子,借指海,代指朱以海。
朱以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南下山东,破兖州,鲁王朱以派遇难。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其弟朱以海袭封鲁王。同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北京,进兵山东,朱以海南逃,寓居浙江台州。弘光元年(1645)七月十八日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就任监国。次年清军攻浙东,流*亡海上,依张名振,后居舟山。永历五年(1651)舟山陷,张名振、张煌言护王入闽,依郑成功。郑成功用隆武年号,“事王但月上豚、米,修寓公之敬”。永历七年(1653)朱以海“自去监国号”。永历九年(1655),永历帝“手敕命王仍监国”。是年“延平王郑成功以计力并诸镇,张煌言等避形迹,不敢入朝。王寄食成功,如家人而已”。永历十六年(1662)四月,永历帝被杀于昆明,张煌言筹划拥立朱以海为帝,以继明统。五月,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十一月,朱以海病逝于金门。(钱海岳《南明史》)
鲁监国朱以海不仅名字中有一个“海”字,而且长期在海上坚持抗清,人称“海上天子”。黄宗羲谓其“以海水为金汤,舟楫为宫殿”,“落日狂涛,君臣相对,乱礁穷岛,衣冠聚谈”。
“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礼记·曲礼》:“二十曰弱,冠。”

“年未弱冠”,指未到二十岁。此处借指永历十六年(1662);从崇祯十七年(1644)弘光帝即位到永历十六年(1662)永历帝遇难,南明共存续了约十八、九年。此时在南明四帝一监国中,鲁监国硕果仅存,故谓“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
近闻宁国公冢孙媳告殂,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祭,命麾下的各官在此伺候。
水溶之鲁监国与秦可卿之崇祯帝、南明弘光帝等本都是朱明帝王,故谓“未以异姓相视”。
“那宝玉素日就曾听得父兄亲友人等说闲话时,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
所谓“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意指鲁监国也是“情情种”,乃亡国之君。
本回之所谓“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实际上是指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被杀于昆明后,张煌言筹划拥立朱以海为帝,以继明统。所以此处水溶一定要见“衔玉而诞者”,并道:“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是来的,何不请来一会?”意指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七月朱以海在绍兴就任监国时本就是为了称帝。
第十五回宝玉递上通灵宝玉后,“水溶细细的看了,又念了那上头的字”,问道:“果灵验否?”贾政道:“虽如此说,只是未曾试过。”实际上不灵验,南明四帝已经覆亡。水溶夸赞宝玉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意谓鲁监国即位后将胜于南明四帝。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
其时鲁监国寓居金门,故水溶约宝玉常到王府,因为“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第十五回水溶还将“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送与宝玉,“权为贺敬之礼”“鹡鸰(jí líng)”,一种鸟,《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鶺鴒”比喻兄弟。宝玉接过“鹡鸰香念珠”后却“回身奉与贾政”,故脂批道:“转出没调教。
第十六回:“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林黛玉代表朱明正统。宝玉将水溶之“鹡鸰香念珠”转赠黛玉,犹如谓鲁监国与崇祯帝、弘光帝和永历帝是“兄弟”关系,可以继承南明皇位。但鲁监国实际上是三帝之叔辈,故黛玉“掷而不取”。第十五回宝玉将“鹡鸰香念珠”奉与贾政,已为此埋下伏笔。此处意指张煌言虽然筹划拥立朱以海为帝,但遭到郑成功等反对,不久郑成功、鲁监国相继病亡,此事遂无果而终。鹡鸰香念珠”由宝玉居间转送,寓含皇权更迭之意
鲁监国于永历十六年(1662)十一月病逝于金门,是南明四帝一监国中死得最晚的一个。所以本回“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第十五回却在水溶面前“掩乐停音”,滔滔然而过。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叩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輀(ér 丧车)而进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