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5|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三十七)《咏白海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13: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七回至第六十九回为《石头记》第三大部分,从崇祯帝自经殉国和清朝入关,一直写到“三藩之乱”平、台*湾郑氏集团(明郑政权)降清,朱明彻底灭亡。
本回和第三十八回、第三十九回通过大观园起诗社,作诗咏白海棠、咏菊花、咏螃蟹,以及刘姥姥之“鬼话”,详细介绍了《石头记》第三大部分所记载之“明史”的起止时间。
一、“白海棠”之寓意
第三十六回回首,“贾母命人将贾政的亲随小厮头儿唤来”,吩咐道:“以后倘有会人待客诸样的事,你老爷要叫宝玉,你不用上来传话,就回他说我说了: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
此处之所谓“打重了”,即指第三十三回宝玉“大承笞挞”,代指北京朱明之亡。所谓“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则为清朝入主北京埋下伏笔。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多尔衮进入北京,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议定迁都北京,并遣人回沈阳赍奏迎驾。八月二十日顺治帝车驾发盛京,九月初九日入山海关,十月初一日在北京即皇帝位,“定鼎燕京”。
本回开篇道:“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
所谓“八月二十日”,即指顺治帝从盛京(沈阳)出发之日,代指清朝迁都北京,“定鼎燕京”。所谓“贾政又点了学差”,则指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初三日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监国,南明建立。贾政之“离京”代指历史进入南明时期;贾政本代表北京朱明,“离京”后便代表南明。
1、探春之“花笺”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娣”,女弟,义同“妹”。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讵()”,岂,怎。
“漏已三转”:即夜已三更。“漏”即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
“槛(jiàn)”,栏杆。
“采薪之患”:即“采薪之忧”,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意谓病了不能打柴,后用作自称有病的婉辞。“薪”,柴草。
“痌瘝(tōngguān)”,“痌”,痛;“瘝”,病。古代帝王常用“痌瘝乃身”、“痌瘝在抱”等表示其视民间疾苦犹如自身病痛。
“些山滴水”,指园林泉石。
“投辖”:《汉书·陈遵传》:“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輒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两端的键。后以“投辖”指殷勤留客。“攀辕”:即“攀辕卧辙”,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出自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攀车卧辙之恋,争涂不忘。”后以“攀辕卧辙”为挽留或眷恋良吏的典故。亦省作“攀辕”、“攀轮”。
“莲社”:东晋僧慧远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中有白莲池,因号莲社。亦曰白莲社。见莲社先贤传。
“东山”:在浙江会籍,东晋谢安曾隐居于此。《晋书·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棹雪而来”:即乘兴而来。《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羲之之子)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字安道),时戴在剡(Shàn剡县),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这里指划船。
“扫花以待”:殷勤期待。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探春本代表南明隆武政权和郑成功,此处代表南明。探春招集宝玉和大观园众钗成立诗社,即指历史进入南明时期,南明各方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登上历史舞台。第三十八回有脂批云:“起社出自探春意,作者已伏下兴利除弊之文也。
第三十七回原文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庚辰双行夹批:看他写黛玉,真可人也。】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庚辰双行夹批:未起诗社,先起别号。】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庚辰双行夹批:最妙!一个花样。】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庚辰双行夹批:妙极趣极!所谓“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看因一谑便勾出一美号来,何等妙文哉!另一花样。】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庚辰双行夹批:妙文!迎春惜春固不能答言,然不便撕之不叙,故插*他二人问。试思近日诸豪宴集雄语伟辩之时,座上或有一二愚夫不敢接谈,然偏好问,亦真可厌之事。】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庚辰双行夹批:必有是问。】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庚辰双行夹批:真恰当,形容得尽。】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王’就好。”【庚辰双行夹批:妙极!又点前文。通部中从头至末,前文已过者恐去之冷落,使人忘怀,得便一点。未来者恐来之突然,或先伏一线。皆行文之妙诀也。】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庚辰双行夹批:赧言如闻,不知大时又有何营生。】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庚辰双行夹批:更妙!若只管挨次一个一个乱起,则成何文字?另一花样。】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庚辰双行夹批:假斯文、守钱虏来看这句。】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

“稻香村”在第十八回代指南明永历朝廷,而永历朝廷的主要辖区云贵、两广、福建,后成为吴三桂、尚可喜、孙延龄(孔有德之婿)、耿继茂和耿精忠(耿仲明之子、孙)的驻镇之地,故稻香村之李纨代指吴三桂、孔有德(孙延龄)、耿仲明(耿继茂、耿精忠)、尚可喜等降清(金)明将。
“芭蕉”在第十八回代指绍兴之鲁监国政权,而隆武政权之福州位于绍兴之南,故称隆武政权为“蕉下客”。探春代表隆武政权。
“蕉叶覆鹿”,典出《例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急)而藏诸隍(无水池)中,覆之以蕉(樵),不胜其喜。俄而遗(忘)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
林黛玉之谑,暗示隆武政权将成为南下清军之“鹿脯”。“潇湘馆”在第十八回代指南京弘光朝廷,林黛玉代表南京弘光朝廷和南明。探春之谑,则暗示弘光朝廷也将覆亡,并点出林黛玉即南明之“血泪”(水印)。“林姐夫”,代指清朝(参见第二十回“俏语谑娇音”)。故脂批道:“妙极趣极!所谓‘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看因一谑便勾出一美号来,何等妙文哉!另一花样。”
“蘅芜苑”在第十八回代指入关后之清朝,故“蘅芜君”之薛宝钗代表清廷。
宝玉之旧号“绛洞花王”,代指北京朱明皇帝。“绛洞”代指朱明;“花王”代指皇帝或皇权。“无事忙”和“富贵闲人”代指南明皇帝,主要指弘光帝。此时之宝玉已由“贾宝玉” 变为“甄宝玉”,代表南明皇权。第二回有脂批道:“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紫菱”即菱角;刘禹锡《采菱行》诗:“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菱角秋季成熟,莲藕也秋季上市,所以迎春之“紫菱洲”和惜春之“藕香榭”,都与探春之“秋爽斋”一样代指秋天,借指南明。“紫菱洲”代指永历朝廷,迎春代指永历帝;秋爽斋代指隆武政权,探春代指隆武帝及郑成功;“藕香榭”代指鲁监国政权,惜春代指鲁监国和张煌言。
本回之探春代表南明,故第一社开在秋爽斋,探春为东道主人。历史进入永历朝廷后,开社之地便移至李纨之稻香村。

2、贾芸之“字帖”
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庚辰双行夹批:直欲喷饭,真好新鲜文字。】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庚辰双行夹批:皆千古未有之奇文,初读令人不解,思之则喷饭。】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蒙双行夹批:一笑】

贾芸即崇祯帝。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自经于万岁山海棠树下,北京朱明灭亡。
本回贾芸送宝玉之两盆“白海棠”,一盆代指建立于南京之南明,一盆代指入主北京之清朝。本回通过咏“白海棠”,介绍崇祯帝自经殉国后之朱明形势,并名诗社为“海棠社”。
迎春限韵的方法,也点出永历帝从未自主的特点。
“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
第五回秦可卿房中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脂批道:“此香名‘引梦香’。”第二十二回宝钗灯谜之“更香”,代指南明五政权。此处之“梦甜香”则意谓已在梦中,即已进入南明时期。
3、“联珠瓶”代指并存之南明政权
探春在“花笺”中说宝玉曾“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在宝玉与众钗起社作诗之时,袭人因要送史湘云东西,问到“缠丝白玛瑙碟子”。晴雯道:“给三姑娘送荔枝去的,还没送来呢……他(宝玉)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我送去,三姑娘见了也说好看,叫连碟子放着,就没带来。你再瞧,那槅子尽上头的一对联珠瓶还没收来呢。”
所谓宝玉派晴雯给探春送“鲜荔枝”,代指南明之建立(参见第二十二回贾母“荔枝”之谜)。其中“鲜荔枝”代指弘光朝廷;“缠丝白玛瑙碟子”代指南明;晴雯代表南明抗清大臣。此处秋纹去取回“碟子”,则指弘光朝廷覆亡。
“联珠瓶”即鸳鸯瓶,指形状和花纹等成对的两个瓶子。第十七回介绍怡红院时有脂批道:“一段极清极细,后文鸳鸯瓶、紫玛瑙碟、西洋酒令、自行船等文,不必细表。”
此处之“联珠瓶”,代指在弘光朝廷覆亡后并存之南明隆武政权和鲁监国政权。秋纹说宝玉将“联珠瓶”插上桂花,“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意指隆武政权和鲁监国政权之覆亡。秋纹还说跟着宝玉送花“得了福”,“喜的无可无不可”的贾母赏了几百钱,王夫人则赏了两件衣裳。此处之秋纹代指降清之南明大臣,所以晴雯笑她没见过世面,说那是别人“挑剩下的”,结果牵扯出“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袭人。袭人在第三十六回开始享受姨娘待遇,代指以洪承畴为代表之降清明臣和汉军八旗。
麝月道:“那瓶得空儿也该收来了。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以,赵姨奶奶一夥的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太太也不大管这些,不如早些收来正经。”晴雯道:“这话倒是,等我取去。”
赵姨娘代表李自成大顺军;此处之所谓“赵姨奶奶一夥的人”,代指联明抗清之李自成大顺军余部。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死于当地地主团练之手。大顺军余部首领李锦、高一功等,与南明隆武政权达成共同抗清协议。次年(1646)三月,隆武帝改李锦名为李赤心,高一功名为高必正,所部称“忠贞营”。
“晴雯听说,便掷下针黹道:‘这话倒是,等我取去。’秋纹道:‘还是我取去罢,你取你的碟子去。’晴雯笑道:‘我偏取一遭儿去。是巧宗儿你们都得了,难道不许我得一遭儿?’麝月笑道:‘通共秋丫头得了一遭儿衣裳,那里今儿又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说着,又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一面说,一面往外跑了。秋纹也同他出来,自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来。”
晴雯偏要去取“联珠瓶”,意指南明永历朝廷和绍武政权即将建立;绍武政权也与永历朝廷并存,一月而亡。晴雯代表南明抗清大臣(详见《石头记》后三十回)。
袭人让“老宋妈妈”送给史湘云“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和“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红菱”即“紫菱洲”之“紫菱”,代指南明永历朝廷;“鸡头”则代指南明绍武政权。“鸡头”,芡实的别称,水生植物的一种,结的果实似鸡头,因而得名。
袭人吩咐宋嬷嬷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这绢包儿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替我们请安,替二爷问好就是了。”
此处之史湘云代表清军(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第三十二回袭人让史湘云为其做鞋,本回袭人则反过来为史湘云做“活计”。袭人将“玛瑙碟子”和红菱、鸡头一并送给史湘云,代指永历朝廷和绍武政权覆亡,南明灭亡。对“老宋妈妈”有脂批道:“‘宋’,送也。随事生文,妙!”意指降清之明军将南明“送”给了清军;消灭永历朝廷和隆武政权的主力为降清之明将和明军。
史湘云听宋嬷嬷说宝玉等在起社作诗,“急的了不的”。宝玉逼着贾母叫人接去,次日史湘云到来,加入海棠社。

二、“咏白海棠”
本回之“咏白海棠”,写崇祯帝自经后南明建立,清朝入关并南下消灭南明。
1、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探春代表南明,此诗写北京朱明之亡和南明之建立,诗中“白海棠”代指崇祯帝。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此联写崇祯帝自经殉国前之形势。上句点出秋,即北京朱明之末世;下句点出已经发展壮大之清朝。“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寒草”,经霜的衰草。“带”,连接。“重门”,一层层院门。“苔翠”,指青苔;“苔翠”和雨”代指清朝。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
此联以“玉”和“雪”喻白海棠,即喻崇祯帝,意谓北京朱明即将灭亡。“销魂”形容伤感、惊恐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此联隐写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自经于万岁山海棠树下。“芳心”,指花蕊,俗称花心;借指女子的情怀。“倩影”,俏丽的身影。“月有痕”,指月下海棠的影子;借指自经于海棠树下之崇祯帝。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此联意谓不要说崇祯帝已经死去,正多情地陪伴着南明呢;意指南明是北京朱明之延续。 “缟仙”,白衣仙子,借指白海棠;“缟(gǎo)”,白绢。“羽化”,旧时迷信的人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称为羽化;也用作道教徒死亡的婉辞。“黄昏”,代指朱明末世,这里指南明。“我”即探春,代指南明。

2、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薛宝钗代表清朝,此诗写清朝入关逐鹿,诗中“白海棠”主要代指清朝。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此联写清朝之发展壮大。脂批道:“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珍重”,重视;爱惜。“芳姿”,指白海棠。“瓮”,一种盛水的陶器。“苔”代指清朝。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秋阶之上有洗去胭脂(红)的白海棠的倩影,带露的台阶旁招来冰雪做其魂魄。“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露砌”,带露的台阶;“砌”即台阶。
此联写北京朱明灭亡,清朝入主北京。脂批道:“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上句谓白海棠是红海棠洗去胭脂(红)而来。“胭脂”隐“朱”;“胭脂洗出”即指北京朱明灭亡。下句意谓清朝入主北京。“冰雪”,代指清朝;“雪”即“薛”。“魂”,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上句之“白海棠”已是“胭脂洗出”、“冰雪为魂”之“白海棠”,代指入主北京之清朝。脂批道:“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下句之“白海棠”则指南明。脂批道:“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痕”,指宝玉(传国玺)之“小红斑点”,即林黛玉(南明)之“血泪”(水印)。(详见《红楼玄关》之一)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脂批道:“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白帝”,古代神话传说中五天帝之一,掌管西方之神,五行属白,季节属秋,故常以白帝代指秋天;这里代指朱明末世。“清洁”,清白,洁净无尘,指白海棠;清洁”是宝钗之自喻,代指清朝。“婷婷”,美好貌。“日又昏”,意指进入南明时期。

3、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宝玉即传国玺,代表朱明皇权。此诗写清朝入主北京后之南北形势,诗中“白海棠”代指北京之清朝和南京之南明。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秋容”,指白海棠花。“七节攒成”,指花在树枝上层层而开;“攒(cuán)”,聚也。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此联写南北对峙之清朝和南明。上句之“白海棠”代指入主北京之清朝。“太真”即杨贵妃,唐玄宗曾赐浴华清池;又曾戏谓其“醉颜残妆”是“海棠睡未足”;海棠指红海棠。所以所谓“出浴太真”与宝钗之所谓“胭脂洗出”寓意相同,代指北京朱明之亡。“杨妃”又代指薛宝钗。冰”,代指清朝。
下句之“白海棠”代指南明。“捧心西子”,即“捧心而颦”之西施,代指南明。“西施”又代指林黛玉。“玉”,代指明朝。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上句写宝玉之“情不情”。脂批道:“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愁千点”,指枝上盛开的朵朵白花,若含无限哀愁。
下句写林黛玉所代表之南明。脂批道:“妙在终不忘黛玉。”“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雨”,代指清朝。“泪”,即林黛玉(南明)之“血泪”。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如有意”,似有所思虑。“清砧(zhēn)”,指清冷的捶衣声。“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黄昏”,代指南明。

4、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林黛玉代表明朝,此诗写南明之建立,诗中“白海棠”代指南明。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上句意谓在清朝入主北京后,朱明(南明)对其来说已是“帘半卷”、“门半掩”。脂批道:“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湘帘”,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下句写南明诞生的环境。“冰”,代指清朝。“玉”,代指南明。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上句谓南明是北京朱明之延续。“梨蕊”,比喻“胭脂洗出”后之白海棠,即北京朱明灭亡后之朱明。
下句写南明在南方建立。“梅花”生长在南方,代指南明。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此联写南明。“月窟仙人”,指月中嫦娥
“缟袂”,白色绢衣,常借以喻梅花。宋代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之一:“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明代高启《幻住精舍寻梅》诗:“关山梦别今五年,缟袂谁家月中见。”《梅花九首》:“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清代赵翼《种梅图》诗:“公子裼裘来,美人缟袂迎。”梅花代指南明(详见第五十回“咏红梅花”)。
脂批道:“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脂批道:“看他终结道自己,一人是一人口气。”“西风”,点出秋。“夜已昏”,意指南明将亡。

5、史湘云
史湘云代表清军(满蒙),其诗写清军入关并南下消灭南明,诗中“白海棠”代指崇祯帝、清朝、南明。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此联犹如谓上天已为崇祯帝准备好了海棠树。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此联写崇祯帝自经,北京朱明灭亡。脂批道:“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为康熙一统蒙古埋下伏笔。
“霜娥”:青霄玉女,主管霜雪的女神,亦称青女。唐代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此处之“霜娥”这里代指崇祯帝。
“倩女离魂”:典出唐代陈玄佑《离魂记》,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其父却将倩娘另许他人。王宙托故赴长安,倩娘半夜追来,二人一起出走蜀地,同居生子。五年后倩娘思念父母,与王宙回家探望。王宙至家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床,出奔的竟是倩娘的魂魄。两个倩娘相抱,合为一体。此处之“倩女离魂”代指崇祯帝自经。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上句之“白海棠”代指清朝。“雪”,代指清朝。下句之“白海棠”代指南明。“秋阴”即秋云;“阴”,密云。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此联意谓入关之清朝不会坐失良机,清军将南下消灭南明。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上句点出入关之清朝。“蘅芜苑”代指清朝。“蘅芷”,蘅芜、青芷,均为香草。“萝薜”,女萝和薜荔,泛指攀援的蔓生植物。
下句写清朝与南明之对峙。“墙角”之“白海棠”代指入主北京之清朝;“墙”代指长城。“盆”中之“白海棠”代指南明。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上句写清朝,下句写南明。“断魂”,灵魂从肉体离散,指爱得很深或十分苦恼、哀伤。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此联将南明比作燃尽的残烛,又比作犹如在月夜隔着水晶帘极难看清的白色的东西。唐代韦庄《白樱桃》诗:“王母阶前种几株,水精帘外看如无。”“玉烛”,白色的蜡烛。“晶帘”,水晶帘。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想向月中嫦娥倾诉衷肠,无奈月亮已转照它处,白海棠已没于廊下夜色。此联意指南明灭亡。“幽情”,深藏在内心的衷情。“虚廊”,寂静的长廊。“夜色昏”,代指南明灭亡。
    脂批道:“二首真可压卷。诗是好诗,文是奇奇怪怪之文,总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来压卷。

三、“二金拟题”
史湘云道:“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去,湘云灯下计议如何设东拟题。”
史湘云代表清军(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蘅芜苑代表清朝,薛宝钗代表清廷。所以本回史湘云住进了蘅芜苑,并和薛宝钗“计议如何设东拟题”。而所谓“东道”实际上是薛宝钗,实际拟题者也是薛宝钗。
宝钗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又道:“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的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湘云道:“我如今心里想着,昨日作了海棠诗,我如今要作个菊花诗如何?”宝钗道:“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二金议定明日开螃蟹宴,作菊花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