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9|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四十一)妙玉即宋朝之玉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13: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本回接第四十回“两宴大观园”,继续写清军南下消灭南明的过程,并介绍大观园主要处所及其主人。
一、妙玉即宋朝之玉角
本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第一次正式出场。妙玉脱胎于宋恭帝,代表南宋,借指南明(详见第五回、第十七回之“妙玉”)。本回借宋恭帝之降元代指永历十五年永历帝被俘,南明灭亡。
第四十一回原文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靖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靖眉批: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庚辰双行夹批:茶下“糟蹋”二字,成窑杯已不屑再要,妙玉真清洁高雅,然亦怪谲孤僻甚矣。实有此等人物,但罕耳。】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靖眉批:玉兄独至岂真无茶吃?作书人又弄狡猾,只瞒不过老朽。然不知落笔时作者如何想。丁亥夏。】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蒙府侧批:妙手,层层迭起,竟能以他人所画之天王,作众神矣。】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靖眉批:黛是解事人。】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蒙府侧批:更奇!世上我也见过此等人。】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蒙府侧批:人若达形,最喜此等言语。】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蒙府侧批:偏于无可写处,深入一层。】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

“飺()”,沾光、揩油。“蠲(juān)”,同“涓”,清洁;使清洁。“鬼脸青”,一种暗青色的陶瓷。
且看妙玉的五个茶具。
1、“成窑五彩小盖钟”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
此处特意点明妙玉所献之茶是“老君眉”,其中隐着一个“寿”字,点出“献茶”即“献寿”。那么小茶盘之所谓“云龙献寿”即“云龙献茶”,点出“献茶”之妙玉即“云龙”;云从龙,“龙”代表皇帝。所谓“云龙献茶”,代指德佑二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宋恭帝降元,南宋灭亡。此处借指永历十五年永历帝被俘,南明灭亡。
脂批道:“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
“丁巳”,指南宋宝佑五年(蒙古宪宗七年1257)。《元史·本纪第三·宪宗》:“七年(1257)丁巳春,诏诸王出师征宋。”次年,蒙哥(宪宗)亲率大军侵蜀,其弟忽必烈则率军南下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宝佑七年(1259),蒙哥死于合州(今重庆合川),忽必烈欲北归,与宋议和,声言直趋临安,贾似道大惧,遣人道:“北兵若旋师,愿割江为界,且岁奉银、绢各二十万。”皇太极拔寨北去,鄂州围解。(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七十五》)
此处之所谓“送茶”,即指宝佑五年(1257)蒙哥下令大举侵宋。本回妙玉为贾母等“献茶”,则指德佑二年(1276)元军攻临安,宋恭帝降元;亦即所谓“吃茶”。所谓“送茶”本指男方下聘;“吃茶”则指女方受聘(详见第二十五回“二玉之事”)。
所谓“谢园”,代指南宋。“谢”,向人认错道歉;此处意指南宋以割地赔款为条件与蒙古议和。所谓“展眼二十年”,即指从宝佑五年(1257)蒙哥诏令征宋到德佑二年(1276)宋恭帝降元之间的二十年。
丁丑”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畸笏”即王源。
“旧年蠲的雨水”,代指元朝,借指清朝。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这杯茶不只刘姥姥喝过,贾母也喝过。“刘姥姥”之叶赫老女本是女真族,嫁给了蒙古族;而“贾母”之孝庄本为蒙古族,嫁给了女真族。金朝为女真族所建,元朝为蒙古族所建,所以“刘姥姥”与“贾母”代表金朝和元朝。而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宋恭帝岂可与仇敌共用一杯?所以“嫌脏不要了”。临走前宝玉说要让人“打几桶水来”为妙玉“洗地”,也是此意,其中隐着一个“膻”字。
脂批道:“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
“瓜州”即瓜洲,位于今江苏扬州东南,地处长江北岸,古运河入江口,与镇江(古称京口)隔江相望,是“南北扼要之地”,千年古渡。
德佑二年(1276)宋恭帝降元后,忽必烈命其速往大都朝见。宋恭帝一行过长江至瓜州、真州(今江苏仪征),尚有宋军前来劫持。由此而北,宋恭帝便只有感叹“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了。

“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成窑”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官窑,宋恭帝不可能用过。而将“成窑的茶杯”经由代表皇权之宝玉转送给刘姥姥,意指制造“成窑”之明朝也将和宋朝一样,亡于满蒙(清朝)之手。

2、“[分瓜]瓟斝”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分瓜]瓟斝”,一种状似[分瓜]、瓟的饮器。“[分瓜](bān)”,《集韵》:“音班,瑞瓜。”“爮(páo)”,古同“匏”,葫芦的一种,即匏瓜。“斝(jiǎ)”,《说文》:“斝,玉爵也。夏曰醆(盏zhǎn,殷曰斝,周曰爵。”
王恺”,西晋人,借指西晋,晋室东渡而有魏晋南北朝。“苏轼”,北宋人,借指北宋,宋室南渡与金朝、蒙古也形成南北朝。而明室南迁则与清朝形成南北对峙。
所谓“[分瓜]瓟”其实就是葫芦,即“胡虏”,代指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妙玉用“[分瓜]瓟斝”为宝钗斟茶,点出薛宝钗代表与南明对峙之清朝。

3、“杏犀[乔皿]”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
[乔皿]( qiáo)”,《广韵》:“巨娇切,音乔。《扬子方言》:椀(同‘碗’)谓之[乔皿]。”《博雅》:“盂也”。
“杏”隐“朱”,“犀”即“玺”。所谓“杏犀”即南京朱明之赤玉,即林黛玉;所以妙玉用“杏犀[乔皿]”为黛玉斟茶,点出林黛玉代表南明。

4、“绿玉斗”
“(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斗”,盛酒器。
“绿玉”,即宋朝之传国玺。据《宋史》载,宋哲宗得传国玺,“色绿如蓝”。
《宋史·志第一百七·舆服六》:“绍圣(宋哲宗第二个年号)三年,咸阳县民段义得古玉印,自言于河南乡刘银村修舍,掘地得之,有光照室。四年,上之,诏礼部、御史台以下参验。无符元年三月,翰林学士承旨蔡京及讲议官十三员奏:‘按所献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背螭钮五盘,钮间有小窍,用以贯组。又得玉螭首一,白如膏,亦温润,其背亦螭钮五盘,钮间亦有贯组小窍,其面无文,与玺大小相合。篆文工作,皆非近世所为。臣等以历代正史考之,玺之文曰皇帝寿昌者,晋玺也;曰受命于天者,后魏玺也;有德者昌,唐玺也;惟德允昌,石晋玺也;则既寿永昌者,秦玺可知。今得玺于咸阳,其玉乃蓝田之色,其篆与李斯小篆体合。饰以龙凤鸟鱼,乃虫书鸟迹之法,于今所传古书,莫可比拟,非汉以后所作明矣。今陛下嗣守祖宗大宝,而神玺自出,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则天之所畀,乌可忽哉?汉、晋以来,得宝鼎瑞物,犹告庙改元,肆眚上寿,况传国之器乎?其缘宝法物礼仪,乞下所属施行。’诏礼部、太常寺按故事详定以闻。礼官言:五月朔,故事当大朝会,宜就行受宝之礼。依上尊号宝册仪,有司豫制缘宝法物,并宝进入。俟降出,权于宝堂安奉。前三日,差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前一日,帝斋于内殿。翌日,御大庆殿,降坐受宝,群臣上寿称贺。”
“绿玉斗”乃妙玉常日吃茶所用,代指妙玉;“妙玉”即美玉。所以妙玉用“绿玉斗”为宝玉斟茶,点出妙玉即宋朝之玉角,而宝玉之“嘴”即传国玺之缺角。

5、“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
“蟠”, 屈曲,环绕,盘伏。“虬(qiú)”,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台皿]hǎi)”,今作“海”,大杯。
所谓“一百二十节”,代指宋朝皇帝。第七回有脂批云:“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太宗一系传位九代至南宋高宗赵构,因赵构无子嗣,遂禅位于太祖七世孙宋孝宗赵眘(shèn)。此即所谓“九曲十环”,即“九去十还”,意指宋太宗一系传位九代后还位于太祖一系。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此处点出妙玉即宋朝皇帝之一。“轻浮”,唐代陆羽《茶经》:“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飚拂水者,涵淡然……”“轮囷(lún qūn)”,盘曲貌。“涵澹(hán dàn)”,亦作“涵淡”,水激荡貌。北宋吴淑《茶赋》:“轻飚浮云之美。”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五年前”,德佑二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三月宋恭帝降元,时年五岁。
“玄墓蟠香寺”,“玄墓”即玄墓山,在今苏州吴县,遍植梅花,花开望之若雪,称为“香雪海”。此处用苏州代指南宋都城杭州,用梅花代指南宋,用“雪”代指元军。

二、大观园“玉石牌坊”
离开栊翠庵后,贾母“因觉身上乏倦”,“便往稻香村来歇息”。李纨及其稻香村代指“三藩”及其驻镇之地,即云贵、两广、福建等原南明永历朝廷主要控制区。
第十一回原文
宝玉湘云等看着丫鬟们将攒盒搁在山石上,也有坐在山石上的,也有坐在草地下的,也有靠着树的,也有傍着水的,倒也十分热闹。一时又见鸳鸯来了,要带着刘姥姥各处去逛,【蒙侧批:又另是一番气象。】众人也都赶着取笑。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道:“笑什么?这牌楼上字我都认得。我们那里这样的庙宇最多,都是这样的牌坊,那字就是庙的名字。”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众人笑的拍手打脚,还要拿他取笑。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那婆子指与地方,便乐得走开去歇息。

第十八回之所谓“元妃省亲”,代指南明诸政权之建立;大观园因“元妃省亲”而建,代表南明。此处刘姥姥将“省亲别墅”误认作“玉皇宝殿”,从而将大观园与太虚幻境原型之东岳庙联系起来,而东岳庙乃阴司地府,点出南明已亡。
刘姥姥如厕,误打误撞进了怡红院,睡在了宝玉床上,鼾齁(hōu)如雷;怡红院代表末世朱明,主要代表南明。此处意指清朝入关取代朱明纯属巧合,并弄得怡红院“酒屁臭气”满屋。前来寻找刘姥姥之袭人,代指降清之明臣和明军。
刘姥姥在镜中所见之“亲家”,代指贾母和刘姥姥所代表之满蒙。刘姥姥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此亦借书中人物之口嘲讽清朝和清军。

三、《石头记》即“传国玺传”
我们来归结一下《石头记》之“传国玺传”。
传国玺诞生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后汉高祖刘邦号之为“汉传国玺”。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使其崩缺一角,遂为“缺角传国玺”。王莽以金镶之,又成为“金镶玉之传国玺”。《石头记》借传国玺缺角之更替,金玉之转换,代指中国封建社会之改朝换代。其中“金”代指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权,“玉”代指汉族及其政权。
宝玉即缺角传国玺。
妙玉即宋朝之玉角。
史湘云及其“金麒麟”即元朝之金角。元朝将“妙玉”崩掉,镶上“史湘云”。宝玉遂为“琪官”,即元朝之缺角传国玺,
甄宝玉即南京朱明之缺角传国玺,林黛玉即南京朱明之玉角(“木石前盟”)。南京朱明北逐元廷,“琪官”遂为北元之缺角传国玺,史湘云及其“金麒麟”则为北元之金角。
朱棣篡位,将“林黛玉”崩掉,镶上通灵宝玉;林黛玉变为水印(“血泪”)。朱棣迁都北京,“宝玉”及其通灵宝玉(“青埂顽石”)诞生,“甄宝玉”遂为“贾宝玉”。“宝玉”特指朱明之缺角传国玺,在南京朱明(“甄家”)和南明(“江南甄家”)时期称甄宝玉,在北京朱明(“贾家”)时期称贾宝玉。
薛宝钗及其“金璎珞”即后金之金角。后金将“史湘云”崩掉,镶上“薛宝钗”。“琪官”遂为清朝之缺角传国玺,薛宝钗则为清朝之金角,其“金璎珞”也变为“金麒麟”。
贾宝玉即北京朱明之缺角传国玺,通灵宝玉即北京朱明之玉角。李自成将通灵宝玉崩掉,贾宝玉又变为甄宝玉。
甄宝玉亦即南明之缺角传国玺,南明想让“林黛玉”(水印)在“甄宝玉”之缺角上重新凝结为赤玉(“木石姻缘”)。
清朝入关,将“薛宝钗”镶在“宝玉”之缺角上(“金玉姻缘”),林黛玉(南明)则“泪尽而亡”。
“三藩”反清,“明郑”登陆参战,想将“薛宝钗”崩掉,将通灵宝玉重新镶在“宝玉”之缺角上。事败,甄宝玉将通灵宝玉送回大荒山,“复还本质”,“石头”所记之事(《石头记》)到此结束。后空空道人将其“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