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5|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四十四)“鲍二媳妇”即孔有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13: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本回接第四十三回“凤姐生日”,写清军继续南下进攻南明。
贾母说“今日不比往日,定要叫凤姐*痛乐一日”,命大家轮流敬凤姐。此处意指清廷在顺治二年(1645)消灭大顺政权和弘光朝廷后庆祝“初定天下”。尤氏对凤姐道:“说的你不知是谁!我告诉你说,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丧两钟罢。”脂批道:“闲闲一语伏下后文,令人可伤,所谓‘盛筵难再’。”点出所谓“初定天下”,实际上只是多尔衮误判形势。
在弘光政权覆亡之后,明朝宗室又成立了隆武政权、鲁王监国政权,稍后又有永历政权,继续与清朝相对抗。对清威胁更大的仍然是农民起义军。首先是张献忠已在四川建大西政权,正在发展自己的力量。李自成虽然牺牲,他的余部还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占据地方,继续从事抗清的军事活动。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部分地区等,不是被农民军占有,就是为南明所掌握。从他们所控制的广大地区和掌握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看,清统治集团已深深地感到严重威胁,这关系到清朝能否长久立足中原。而已归顺清朝的原明将吏,也屡屡发生复叛事件。所有这些抗清活动,集中发生在顺治二年到七年、八年之间。如何稳定形势,尽快夺取未占领的地区,歼灭各个抗清的武装力量,是摆在首要地位的头等大事。多尔衮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靠军事手段,才能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的政*治目标。从顺治二年下半年开始,多尔衮不断选将命帅,派出一支支部队,攻取未占领的地区,并到各出事地区,扫荡一切敢于反抗清政权的军事与政*治势力:
顺治二年(1645)十一月,以驻西安的内大臣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会同李国翰等进军四川,征剿张献忠的农民军。
年底,以贝勒勒克德深为平南大将军,率师向湖广进兵。
三年正月,以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进川,合剿张献忠。
二月,命多罗贝勒博洛为征南大将军,率师征福建、浙江。
四月,命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各统所部兵马,从关外赶赴北京。
五月,命豫亲王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统率大军征讨蒙古苏尼特部落叛乱。
八月,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会同耿仲明、沈志祥等率满蒙汉八旗兵往征湖广(湖南)、两广(广东、广西)。数日后,又令尚可喜率部赴孔有德军,协征湖广等地。
顺治五年(1648年)初,命吴三桂携家西征,镇守陕西汉中。
二月,原明降将江西总兵金声桓据南昌叛清。三月,命固山额真谭泰为征南大将军,统兵赴江西平叛。
四月,清两广提督李成栋以广东全省反正。
十二月初,山西大同总兵、原明朝降将姜瓖叛清,“其附近十一城皆叛”。
顺治六年(1649)正月,命敬谨郡王尼堪等统兵入山西。二月,多尔衮亲征大同。
全国抗清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在姜瓖、金声桓、李成栋掀起的反清浪潮下,清廷深感满洲兵力有限,多尔衮不得不起用汉军主要是“四王”的力量,把他们作为主力,配以满洲八旗,协同作战。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十二月,多尔衮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从辽东入京。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五月,清廷下诏改封恭顺王孔有德为定南王、怀顺王耿仲明为靖南王、智顺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命其率旧部下江南,会合浙江、湖广等地调集的兵马。孔有德由湖南向广西进军;耿仲明、尚可喜则取道江西入粤。(李治亭《吴三桂大传》、顾诚《南明史》)
就在凤姐“尽力灌丧两钟”之时,贾琏却在家“接见”“鲍二媳妇”。凤姐因多喝了酒,“要往家去歇歇”,却撞上了望风的小丫头。小丫头道:“二爷也是才来房里的,睡了一会醒了,打发人来瞧瞧奶奶,说才坐席,还得好一会才来呢。二爷就开了箱子,拿了两块银子,还有两根簪子,两匹缎子,叫我悄悄的送与鲍二的老婆去,叫他进来。他收了东西就往咱们屋里来了。二爷叫我来瞧着奶奶,底下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此处之“鲍二媳妇”,代指孔有德;“鲍二”,代指耿仲明、尚可喜二人。“鲍”即鲍鱼,指盐腌的鱼。《孔子家语·六本》:“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所谓“贾琏叫鲍二媳妇进来”,即指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清廷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从辽东入京。所谓“他收了东西就往咱们屋里来了”,意指孔有德等在辽东收拾兵马后入关南下。
鲍二媳妇道:“他(凤姐)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
此处意指清廷改以降清汉军为主力。“平儿”本指在关外降清(金)之汉人,这里代指降清汉军。
“凤姐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又听他俩都赞平儿,便疑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愤怨语了,那酒越发涌了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
所谓“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愤怨语”,从大同总兵姜瓖给多尔衮的信中即可看出。多尔衮曾劝说姜瓖投降,姜瓖在回信中先列举了自己为清廷立了大功,“未有毫发罪过”,然而不仅“未蒙升赏”,跟随他降清的百姓“亦阽(战)危已极。且选出各官又肆行陵虐,民盖难堪。顷者,英王师至,催办粮草,绅士军民苦不可当。动辄欲行杀戮,臣与大同一方百姓委属无辜,谁肯坐而守死?”
江西金声桓和广东李成栋之反正,也是因为对清廷所授官职不满。金声桓为清廷平定江西大部分地区,清廷仅授予提督江西全省军务总兵官的官衔。李成栋率部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线进攻,为清方收取了大*片疆土。特别是在清方第一次进攻广东和广西部分州县的战役中,李成栋起了关键作用。他自以为功勋卓著,两广总督一职非己莫属。不料清廷在任用汉人官职上总是优先选用所谓辽人。同李成栋一道从福建入广的汉军总兵佟养甲属于辽阳世家,尽管他没有多少军队,也没有多大战功,却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李成栋只被任命为两广提督,不仅无权过问地方政务,而且在军事行动上还要接受佟养甲的调度和节制,两人原先的同僚地位变成了上下级关系。(顾诚《南明史》)
所谓凤姐打平儿,即指清廷歧视在清朝入关后降清之明将。而所谓凤姐撕打鲍二媳妇,则指清廷查处触犯“窝藏逃人法”之耿仲明和尚可喜。
1649年(顺治六年、永历三年)十一月,靖南王耿仲明部驻吉安,平南王尚可喜驻临江(府治在清江县),二人商定十二月出师南进。就在这时满洲贵族向清廷控告耿仲明、尚可喜率兵南下时收留了“逃人”一千多名,清廷派去严厉追查。耿仲明知道触犯了朝廷的深忌,惟恐受到“窝藏逃人法”的惩办,十一月在吉安自杀。清廷原拟将尚可喜、耿仲明削去王爵,各罚银五千两;多尔衮考虑到正在用人之际,以“航海投诚”有功为名决定免削爵,罚银减为四千两。耿仲明畏罪自杀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廷决定平南、靖南二藩兵力由尚可喜负主要责任,耿仲明之子耿继茂仅以阿思哈哈番职位统率其父旧部充当尚可喜的助手。(顾诚《南明史》)
“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
所谓贾琏“要杀凤姐”,意指在当时的反清浪潮下,清廷面临着能否长久立足中原的问题,不得不重用汉人,由初期以满洲八旗兵为主逐渐转化为以汉制汉。
“原来平儿早被李纨拉入大观园去了。”
此处点出平儿代表降清汉军。宝钗道:“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曲,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
“宝玉素日因平儿是贾琏的爱妾,又是凤姐儿的心腹,故不肯和他厮近,因不能尽心,也常为恨事。”
降清汉军本是清朝之“爱妾”和“心腹”。本回宝玉趁机“让平儿到怡红院中来”,让其换上袭人的衣裳,涂上胭脂,并“将盆内的一枝并蒂秋蕙用竹剪刀撷了下来,与他簪在鬓上”。
“怡红院”代指南明。宝玉将平儿“让到怡红院”,代指姜瓖、金声桓、李成栋等反清归明。
此处之袭人代指南明大臣,宝玉让平儿换上袭人的衣裳,涂上袭人的胭脂,代指永历朝廷对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等封官赐爵。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永历朝廷先后封金声桓为豫国公,李成栋为惠国公。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八月,永历朝廷曾遣太监联络山西总兵姜瓖,“以黄绢五寸方用御宝为敕书”,但所封官爵不明。“胭脂”隐“朱”。
所谓“并蒂秋蕙”,意指金声桓、李成栋和姜瓖等和明军一起尊奉南明。宝玉“与他簪在鬓上”,即表彰其反正。(参见第六十二回香菱之“夫妻蕙”)
脂批道:“忽使平儿在绛芸轩中梳妆,非世人想不到,宝玉亦想不到者也。作者费尽心机了。写宝玉最善闺阁中事,诸如脂粉等类,不写成别致文章,则宝玉不成宝玉矣。然要写又不便特为此费一番笔墨,故思及借人发端。然借人又无人,若袭人辈则逐日皆如此,又何必拣一日细写?似觉无味。若宝钗等又系姊妹,更不便来细搜袭人之妆奁,况也是自幼知道的了。因左想右想须得一个又甚亲、又甚疏、又可唐突、又不可唐突、又和袭人等极亲、又和袭人等不大常处、又得袭人辈之美、又不得袭人辈之修饰一人来方可发端。故思及平儿一人方如此,故放手细写绛芸闺中之什物也。
但平儿随即被李纨唤去,并在稻香村“歇了一夜”。意指金声桓、李成栋和姜瓖等兵败身死,“平儿”则继续代表降清汉军。
“贾琏道:‘你还不足?你细想想,昨儿谁的不是多?今儿当着人还是我跪了一跪,又赔不是,你也争足了光了。这会子还叨叨,难道还叫我替你跪下才罢?太要足了强也不是好事。’说的凤姐儿无言可对,平儿嗤的一声又笑了。贾琏也笑道:‘又好了!真真我也没法了。’”
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永历朝廷经历了一场中兴的幻灭。正月,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在湘潭被俘杀;金声桓在南昌中箭后投水自尽;三月,李成栋兵败坠马落水而死;八月,姜瓖败亡。(顾诚《南明史》)由姜瓖、金声桓、李成栋掀起的反清浪潮在清廷的打击下进入低谷,于是清廷及降清汉军“又好了”。
有人回道:“鲍二媳妇吊死了。”
永历四年(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孔有德攻拔桂林。次年移籓属驻桂林。永历六年(顺治九年1652)七月,大西军李定国部攻陷桂林,孔有德自经。清代李天根《爝火录》:“(七月)初四日癸酉,李定国拔桂林……(孔)有德自经死。”
所谓“鲍二媳妇吊死了”即指孔有德之自经。
“贾琏凤姐儿都吃了一惊。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顺治三年(永历元年1647),清军进攻四川,张献忠战死,大西军急速南撤,次年进入云南。入滇两年,由于政策措施正确得当,社会安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大西军对云南的统治日益稳定,实力已经大大增强。顺治七年(永历四年1650),孙可望等原大西军领导人从全国大局着眼,领兵出滇,开赴抗清前线,从而又掀起了抗清斗争的新高*潮。顺治八年(永历五年1651)大西军收复湖南。顺治九年(永历六年1652)七月,大西军李定国部攻陷桂林,孔有德自经。李定国等部明军连续攻克湖南大批州县的消息传到北京,顺治皇帝大为震惊。七月派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统八旗精兵南下。十一月,李定国在衡阳伏击清军,尼堪当场毙命。(顾诚《南明史》)
李定国在桂林、衡阳“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即“贾琏凤姐儿都吃了一惊”之原因。
“林之孝家的”道:“鲍二媳妇吊死了,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
“鲍二媳妇”即孔有德,其“娘家”即明朝。赵姨娘贾环所代表的农民军之前身是明军之逃兵,而孔有德等是明军之叛军,所以孔有德等叛军之“娘家的亲戚”即指农民军。“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意指农民军大西军余部“联明抗清”。
“贾琏一径出来,和林之孝来商议,着人去作好作歹,许了二百两发送才罢。贾琏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王子腾说,将番役仵作人等叫了几名来,帮着办丧事。那些人见了如此,纵要复辨亦不敢辨,只得忍气吞声罢了。”
贾琏的一番作为,实际上是指清廷增兵南下。
在历史上,每一个新兴王朝在军事上都有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清朝也不例外。只是被清廷统治者视为争夺天下和巩固天下的嫡系军队的由盛转衰过程来得特别迅速。1644年到1647年(顺治元年至四年)满洲八旗兵所向无敌的场面就像昙花一现似地再也没有出现过。清廷越来越多地采取以汉制汉的方针。战略上表现在更多地依赖汉族拥清派进行招抚;战术上不到关键时间不动用满洲兵,即使在关键战役中也大抵是让绿营兵和汉军打前阵,满洲兵将处于二线,这样既可减少伤亡,又可起到监视汉军和在最后关头夺取胜利首功的作用。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兵败自杀,同年十一月尼堪在衡阳阵亡,打破了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清廷满洲贵族集团经过一番秘密商议,决定派遣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洪承畴以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名义总督军务,经略五省(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洪承畴在进行一番调兵遣将后,又以识途老马的姿态上路了。(顾诚《南明史》)
“(贾琏)又梯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鲍二又有体面,又有银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贾琏。”
此处之“鲍二”代指耿继茂(耿仲明之子)和尚可喜,贾琏另挑的“好媳妇”则指吴三桂。所谓“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即指清廷用“三藩”之首的平西王吴三桂,替代了“三南王”之首的孔有德。贾琏所许之“二百两”,代指清廷后来命耿继茂和尚可喜分别驻镇福建与广东,成为“藩王”,为第六十五回之“红楼二尤”埋下伏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