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5|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四十八)“石呆子”代表朱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1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本回接第四十七回“冷郎君惧祸走他乡”,写明郑时期之“明史”。
一、张德辉即尚可喜
第四十八回原文
展眼已到十月,因有各铺面伙计内有算年帐要回家的,少不得家内治酒饯行。内有一个张德辉,年过六十,自幼在薛家当铺内揽总,家内也有二三千金的过活,今岁也要回家,明春方来。因说起“今年纸札香料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内照管,赶端阳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除去关税花销,亦可以剩得几倍利息。”薛蟠听了,心中忖度:“我如今捱了打,正难见人,想着要躲个一年半载,又没处去躲。天天装病,也不是事。况且我长了这么大,文又不文,武又不武,虽说做买卖,究竟戥子算盘从没拿过,地土风俗远近道路又不知道,不如也打点几个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来。赚钱也罢,不赚钱也罢,且躲躲羞去。二则逛逛山水也是好的。”心内主意已定,至酒席散后,便和张德辉说知,命他等一二日一同前往。

所谓“今岁也要回家”之张德辉,代指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提出“归老辽东”之平南王尚可喜。所谓“年过六十”,尚可喜出生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其时已年届七十。所谓“自幼在薛家当铺内揽总,家内也有二三千金的过活”,代指“三藩”及其驻镇之地;所谓“二三千金”,代指云贵(吴三桂)、广西(孙延龄)、广东(尚可喜)、福建(耿精忠)等五省。
张德辉之所谓“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内照管”,意指尚可喜上疏申请“归老辽东”,由其长子尚之信承袭平南王爵,留镇广东。“大小儿”,即大儿子;“小儿”,谦称己子。
《清史稿·列传二十一》:“初,可喜遣长子之信入侍。十年(1671)十一月,疏言有疾,请令还广东暂领军事,上允其请。十二年(1673)二月,遣侍卫古德、米哈纳使广东劳军,赍御用貂帽,团龙天马裘、蓝蟒狐腋袍各一袭,束带一围,赐可喜。三月,可喜疏乞归老海城,谕曰:‘王自航海归诚效力,累朝镇守粤东,宣劳岁久。览奏,年已七十,欲归老辽东,恭谨能知大体,朕深嘉悦。’下议政王大臣及户、兵二部集议,议尽撤所部移驻海城。于是吴三桂、耿精忠相继上章乞撤藩,上皆允其请,分遣朝臣料量藩兵移徙,具舟役刍糗,户部尚书梁清标如广东。十一月,三桂反,命罢撤平南、靖南二藩,召清标还。”
康熙帝久有撤藩之意,据他自己说,“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他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至康熙三十一年,字迹还保留在柱子上。康熙帝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三藩对国家已构成腹心之患,把它列为自己执政所必须解决的三件大事的头等大事,时刻思虑裁撤的时机与办法。康熙帝深虑“三藩俱握兵柄,恐日久滋蔓,驯致不测”,虽早有撤藩的打算,又以三藩掌握精兵猛将为忧,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在撤藩前的一两年间,即从康熙十一年到十二年初,康熙帝十分关注云贵的动向,有目的地进行人事变动,多方笼络三桂的部属。正当康熙帝处心积虑选择适当时机,解决三藩问题时,尚可喜不待朝廷下令,也不管吴、耿两藩如何打算,先自提出撤藩。康熙帝抓住这一难得时机,顺水推舟,准备立即采取行动,实施撤藩。
尚可喜的本意,并非是全撤,他自己要携带部分家口和兵丁撤回关外故乡,而想把王爵传给长子尚之信,让他继续留镇广东。但朝廷以父亲健在无移爵的先例,予以拒绝。并以不忍其父子分离、藩下家口分离为由,下令全撤。可喜看得很明白,朝廷的意图是彻底撤藩,从根本上解除它的心腹之忧。既然这样,尚可喜自然无话可说。朝廷锐意全撤,虽非可喜本愿,事已至此,他只有俯首听命,服从朝廷的决定了。
康熙帝批准尚可喜撤藩的决定,迅速向朝廷内外包括各省军政官员作了通报。吴三桂、耿精忠两藩得知这个消息,心中惶惶不安。他们根本就没有撤藩的思想准备,一次也不曾提过或表示有撤藩之意,如今朝廷同意尚可喜撤藩,实则也强烈地暗示他们,是考虑自己应否撤藩的时候了。朝廷的举动,又暗示他们,是自请撤好,还是等朝廷下令撤你们好,由你们做出选择。吴三桂决定先提出申请,看朝廷到底是什么态度再说。耿精忠也被*迫给朝廷写了一份撤藩的奏疏。康熙帝决意撤藩,而尚、吴、耿先后自请要撤,是他求之不得之事。他认为,撤藩由他们先提出来,总比朝廷先提为好。这样,朝廷可以光明正大地表态,问题就会顺利解决。所以,当廷臣分别送上三桂与精忠撤藩的报告时,他毫不迟疑地批准吴、耿同撤。
但事情绝非如康熙帝想的那么简单,以为一道圣旨就可以解决问题。面对三藩同时要求撤藩,康熙帝和阁臣们也明知他们中有自愿有被*迫的复杂情况,应当慎重地估量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撤藩可能产生的后果,多设想几种方案以供选择,防患于未然,是完全必要的。归纳起来,可有五种方案选择:
其一,恪守清太宗(皇太极)以来,世祖(顺治帝)、多尔衮和圣祖(康熙帝)继位后多次许下的诺言,如“世世子孙,长享福贵,如山河之永也”;三藩“大功茂著,宜膺延世之赏,永坚带砺之盟”;“王其巩固封疆,殚抒筹策……功名永重山河”;要三藩镇守南疆,“屏藩王室”。这就是说,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王爵,与清朝相始终。这些诺言和盟誓,都写入赐封的金册之中。这在实际中是很难办到的,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并不以人们的愿望为转移,当诺言与实际利益相冲突时,信誓旦旦的诺言,写进金册里的盟约,都会被撕得粉碎!
其二,将吴、耿、尚三王调到北京,以觐见为名,叙君臣之乐,借机把兵权收回。此法颇类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诚然,历史不能照搬,但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足以作为借鉴;
其三,区别对待,分期撤藩,以分其势,逐个解决,如兵法上说的,各个击破;
其四,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
其五,不急于撤藩,即使尚可喜主动要求,亦可缓机图之,例如,等待尚可喜、吴三桂及其属下老一辈去世,留至第二代掌权时,可趁他们年轻,威望不重,再解决也不迟。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其可行性。康熙帝采取了第四方案,即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而多数阁臣主张区别对待,即第三方案,分期撤藩。比较而言,实行这一方案较为得策。因为尚可喜主动提出撤藩,确是出于诚意,吴、耿要求撤藩实非己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冷静、慎重地制定一项稳妥的政策。康熙帝急于撤藩,欲毕其功于一役,根本没考虑到吴、耿在被*迫的情况下撤藩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而大多数廷臣对撤吴藩已表示出顾虑重重。
吴三桂估计朝廷一定会挽留他,同尚、耿两藩有所区别。这个估计没有大错,因为事实上正如三桂所预料的那样,多数廷臣是不同意撤吴藩的。但是,他却低估了年轻的康熙帝判断问题的能力、不受任何人摆布的自行其是的特殊性格。他以假意求撤,而康熙帝真撤,结果弄假成真,木已成舟,已经无法挽回!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起兵反清,“三藩之乱”爆发。
(李治廷《吴三桂大传》)
本回薛蟠命张德辉“等一二日一同前往”,代指吴三桂起兵反清后,清廷“命罢撤平南、靖南二藩”;薛蟠代表清廷和清军。而薛姨妈劝阻薛蟠,代指多数阁臣不同意三藩同撤。所谓“薛蟠主意已定”,则指康熙帝独断决策。薛宝钗道:“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
“至次日,薛姨妈命人请了张德辉来,在书房中命薛蟠款待酒饭,自己在后廊下,隔着窗子,向里千言万语嘱托张德辉照管薛蟠。张德辉满口应承,吃过饭告辞,又回说:‘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点行李,雇下骡子,十四一早就长行了。’”
所谓“十四日”,代指康熙十四年(1675);这年正月清廷进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不料次年尚之信软禁尚可喜,接管平南王权利,接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封号,“倡兵作乱”。
薛蟠之所谓“长行”,即指清军平定“三藩之乱”,从而引出香菱“入园”,并为第六十六回“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埋下伏笔。

二、“石呆子”即香菱即朱明
第四十八回原文
且说平儿见香菱去了,便拉宝钗忙说道:“姑娘可听见我们的新闻了?”宝钗道:“我没听见新闻。因连日打发我哥哥出门,所以你们这里的事,一概也不知道,连姊妹们这两日也没见。”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上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宝钗听了,忙命莺儿去要了一丸来与平儿。宝钗道:“既这样,替我问候罢,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去了,不在话下。

“石呆子”即“诗呆子”,亦即香菱,代表朱明。第五十二回宝钗称香菱为“诗呆子”; 第六十二回回目称香菱为“呆香菱”。本回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脂批道:“‘呆头呆脑的’有趣之至!最恨野史有一百个女子皆曰‘聪敏伶俐’,究竟看来,他行为也只平平。今以‘呆’字为香菱定评,何等妩媚之至也。”
“石呆子”之所谓“二十把旧扇子”,代指明朝之“二十个省级行政区划”。明朝自宣德三年(1428)弃安南(越南)后,在内地共设有十五个省级行政区划,即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称“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五省”。除此之外,明朝还设有五个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的都指挥使司,即辽东都司、万全都司、奴儿干都司(大宁都司)、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所以明朝实际上共有二十个省级行政区划。(详见第四回“护官符”)
书画折扇始于明代,多以竹质为扇骨,常取毛竹、湘妃竹、棕竹为之。此处之“湘妃”即湘妃竹,又称斑竹、泪竹、湘竹。“棕竹”又称棕榈竹。“玉竹”即毛竹。“麋鹿”即麋鹿竹,斑竹的一种,有黑斑,似麋鹿之斑纹,取“眉寿福禄”意,又名“眉祿”、“梅箓”。
“竹”隐“朱”,代指朱明。所谓“湘妃、棕竹、麋鹿、玉竹”,代指明朝省级行政区划的组成形式;其中有两京,有十三布政司,有实土都司、羁縻都司,等等。
贾雨村即努尔哈赤,贾赦即皇太极,贾琏即顺治康熙二帝,都代表清朝(后金)。贾雨村、贾赦、贾琏联手谋夺“石呆子”之“二十把旧扇子”,实际上即指清朝(后金)通过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四代人的征伐,终于取代朱明,一统大*陆。
平儿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所谓“十年”,代指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统一台*湾之间的“一百年”。所谓“不到十年”,点出清朝尚未统一台*湾;此处之时代背景在“三藩之乱”时期,台*湾明郑政权尚未降清。平儿之所谓“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即指朱明政权尚在台*湾苟延残喘;明郑政权一直奉明朝年号,延续着朱明之香火。
本回“入园”之香菱,即代指在“三藩之乱”时登陆参战之明郑政权。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响应吴三桂,并与郑经联系,约其重返大*陆,共同攻击清朝。郑经毫不迟疑,率师登陆。
脂批道:“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划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然阿呆兄又如何方可远行?曰名,不可;利,不可;无事,不可;必得万人想不到,自己忽发一机之事方可。因此思及‘情’之一字及呆素所误者,故借‘情误’二字生出一事,使阿呆游艺之志已坚,则菱卿入园之隙方妥。回思因欲香菱入园,是写阿呆情误,因欲阿呆情误,先写一赖尚荣,实委婉严密之甚也。脂砚斋评。
又有一眉批曰:“此批甚当。”
本回和香菱一起入园的还有香菱之丫鬟臻儿。宝钗对平儿道:“这才是正理。店房也有个主人,庙里也有个住持。虽不是大事,到底告诉一声,便是园里坐更上夜的人知道添了他两个,也好关门候户的了。你回去告诉一声罢,我不打发人去了。”宝钗之所谓“二人”,即指香菱和臻儿。
臻儿”之“臻”即“甄”,点出香菱所代表之台*湾郑氏集团属于朱明(南明)。“甄家”代表南京朱明(南明)。
甄英莲代表南京朱明,被拐后代表北京朱明;宝钗改其名为香菱后代表南明;本回入园之香菱则代表明郑政权。所以甄英莲(香菱)代表朱明,《石头记》起于甄英莲(详见第一回“被拐”),终于香菱(详见第八十回“酿成干血之症”),《石头记》之所谓“明史”即甄英莲(香菱)的一生。

三、“香菱学诗”
本回由薛蟠之“长行”引出香菱之“入园”,即由“三藩之乱”引出明郑政权登陆参战。本回之所谓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诗”,点出香菱所代表之明郑政权乃朱明之延续;林黛玉代表朱明,主要代表南明。
从南宋开始,诗学界就存在着“唐宋诗之争”,即宗唐、宗宋之争。关于唐宋诗的诗风差异,明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唐人诗主情,去《三百篇》(《诗经》)近;宋人诗主理,去《三百篇》却远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文坛主流。林黛玉代表明朝,所以在林黛玉的诗学思想中,存在着明显的“扬唐抑宋”。
关于“唐人诗主情,宋人诗主理”,且将同写庐山之李白诗和苏轼诗对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则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陆放翁即南宋诗人陆游,所谓“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是在说一种道理,用诗歌来说理正是宋诗的特点。第四十回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李义山即晚唐诗人李商隐,明代是“诗必盛唐”,晚唐诗自然也不入林黛玉法眼。
黛玉道:“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王摩诘即王维,老杜即杜甫,李青莲即李白,都是盛唐诗人。陶渊明,东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隐逸诗人之宗”;应玚(chàng),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谢”即谢灵运,东晋末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阮”应指阮籍,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庾()”即庾信,南北朝诗人,其诗直接影响着唐代的诗风,是唐诗的先驱;“鲍”即鲍照,南朝宋文学家,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林黛玉给香菱推荐的都是盛唐及其以前的诗人,很明显林黛玉“宗唐”,从师于林黛玉之香菱也必“宗唐”,借以点出明郑政权是朱明之延续。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其中所谓“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当为传抄之讹,应为“虚对虚,实对实”。
香菱所“吟”之“月”,代表朱明。其三首“吟月”诗,写不同时期的郑氏集团。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野客”,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
此诗所“吟”为“中天之月”,代指南明隆武政权,因为隆武政权处于三个南明政权的中间。三个南明政权即弘光朝廷、隆武政权、永历朝廷。(鲁监国政权与隆武政权、永历朝廷同期,绍武政权则与永历朝廷同期)
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郑芝龙、郑鸿逵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监国,二十七日即皇帝位。郑芝龙兄弟拥立隆武帝,是为了借隆武朝廷的名义巩固自己在福建等地区惟我独尊的地位。隆武二年(1646)八月,隆武帝遇难。十一月,郑芝龙降清。(顾诚《南明史》)
隆武帝赐郑芝龙之子郑森姓“朱”名“成功”,“以驸马体统行事”。郑成功弃文就武,初学将兵,故有“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之句。宝钗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
黛玉则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隆武二年(1646)底,郑成功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到永历二年(1648)已形成一支对清朝颇具威胁的力量,并积极进行抗清活动。(顾诚《南明史》)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梅花”、“柳”,代指南明。“砌”,台阶。“余容”,西斜之月。
此诗所“吟”为“西斜之月”,代指南明永历朝廷。永历三年(1649),郑成功改奉永历正朔,永历帝封其为延平王,故有“试看晴空护玉盘”之句。
桂王朱由榔于隆武二年(1646)十月在肇庆监国,十一月即皇帝位。永历帝曾道:“朕自登极以来,一战而楚失,再战而西粤亡。朕披星戴月,流离惊窜,不可胜数。”永历帝从广东到广西、湖南、贵州、云南,一直逃到缅甸。故此诗以“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作收;“余容”,代指西窜之永历朝廷。
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宝钗道:“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宝钗之所谓“月色”,意指郑成功虽然尊奉偏处西南之永历朝廷为正朔,但实际上郑氏集团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1655年(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二月,郑成功借口“东征西讨,事务繁多,议设六官并司务,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宜,分隶庶事,令各官会举而行”。这种做法同孙可望相当类似,实际上是另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小朝廷,只是他的兵力和地盘远不如孙可望,把所设官职名分上定得低一点罢了。原鲁监国重臣张名振“条陈不宜僭设司务”,郑成功“遂改司务为都事”,表面敷衍一下,实则我行我素。三月,又设置六察官,“俾其敷陈庶事,讥察利弊”。同月,“六察官周素、叶茂时等条陈:中左兴王之地,不宜因循旧址,顾名思义,请改中左(中左所即厦门)为思明州,亦如新丰故事也。藩从而改之”。亲郑文人著作中常说郑成功六官等职是“承制”,即取得永历皇帝的授权。其实,永历朝廷自处艰难,鞭长莫及,装聋作哑容或有之。温睿临《南疆逸史》中说:“先是,隆武之以总统命成功也,许立武职至一品,文职至六品。至是地大兵众,乃设六官,分理庶事。”夏琳《闽海纪要》则云:“永历九年二月,延平王成功承制设六官。初,成功以明主行在遥隔,军前所委文武职衔,一时不及奏闻;明主许其便宜委用,武职许至一品,文衔许设六部主事。成功复疏请,以六部主事衔卑,难以弹压。明主乃赐诏,许其军前所设六部主事秩比行在侍郎,都事秩比郎中,都吏秩比员外。”这类记载未必可信。承制便宜设官本意为在军前收复地方等情况下,来不及请示暂行委任武将和地方文官,以统辖兵丁或料理地方,这和设立与朝廷相仿的衙门官员大相迳庭。所谓许设六品以下官盖指委任地方知县及军中监纪之类官员,而不是朝廷官员。从目前所见有限的永历朝廷文书和与郑成功同处东南滨海的原鲁监国旧臣的文献中几乎见不到郑成功自用官员职务。张煌言《北征录》内讲到南京战役时曾致书郑成功自设的“五军中军”张英,特地加上一句“即所号为五军者”,其不承认成功私署官职,微意存焉。本书指出郑成功的仿设朝官,并非“承制”,毫无站在永历朝廷立场上斥责其僭妄之意,而是着眼于分析明清之际战局的整个走向,郑成功的另搞一套和他在战略上坚决避免同李定国、孙可望会师都是他割据自雄思想的表现。(顾诚《南明史》)
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众人拉香菱到藕香榭暖香坞中,看惜春画画,以便其“醒一醒”。香菱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
“惜春画园”即修《明史》;探春之语点出香菱所代表之郑氏集团,将与薛宝钗所代表之清朝和林黛玉所代表之明朝一起被写入《明史》。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此诗所“吟”为“残月”,代指明郑政权。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此联之月代指台*湾明郑政权。“精华”,光华;光辉。“娟娟”,明媚貌。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此联与下联写南明人士思念明郑政权。“砧(zhēn)”,捣衣石。“残月”,代指郑氏集团。“五更”,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绿蓑”,蓑衣,代指旅人;借指台*湾明郑政权。“红袖”,代指女子;借指南明人士。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此联写郑经登陆参战,以恢复朱明。
第四十九回众人看了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于是香菱成为诗社一员,“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意指郑氏集团也是“明史”中的一方势力。
郑经曾有《闻西方反正喜咏得诚字》诗云:
  
群胡乱宇宙,百折守丹诚。

  
海岛无鸾信,乡关断鸡声。

  
义师兴棘岫,壮气撼长鲸。

  
旗旆荆襄出,刀兵日月明。

  
一闻因色动.满喜又心惊。

  
原扫腥膻幕,悉恢燕镐京。

  
更开朝贡路,再筑受降城。


“长鲸”,大鲸,喻巨寇。“旆(pèi)”,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泛指旌旗。“燕镐京”,借指京都;“燕京”,北京别称,因市区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国都而得名。“镐(Hào)京”, 西周国都(故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借指京都。
其实所谓“香菱学诗”,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书中写道:“展眼已到十月,因有各铺面伙计内有算年帐要回家的”,薛蟠于是决定以做买卖的名义跟着一个叫张德辉的出去“躲躲羞”。“至十四日一早”薛蟠出发后,香菱随宝钗住进大观园,跟黛玉学诗。其间香菱总共作了三首“吟月诗”,当黛玉及众人看完第三首时,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等便来到了。探春道:“咱们的诗社可兴旺了。”宝玉道:“明儿十六,咱们可该起社了。”也就是说“香菱学诗”的时间,只有从十月十四日至十五日之间的部分时间。虽然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作者使用了“一日”等不确定的时间用语,显得时间不短,但在《石头记》整个章回的大框架之下,“香菱学诗”确实只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如果说宝玉之所谓“明儿十六”不是指十月,第五十回贾母却道:“这才是十月里头场雪……”《石头记》第四十八回、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故事相当连贯,在时间上没有跳跃。如果说年份不同,第六十七回薛姨妈却道:“再者你妹妹才说,你也回家半个多月了,想货物也该发完了,同你去的伙计们,也该摆桌酒给他们道道乏才是。人家陪着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了多少的惊怕沉重。”可见薛蟠出去不足一年。
第一回有脂批云:“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本回“香菱学诗”,也当有此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