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六十三)“占花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01: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本回用“占花名”、“贾敬宾天”,写永历帝遇难、南明灭亡。
一、“占花名”
本回袭人对宝玉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有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我和平儿说了,已经抬了一坛好绍兴酒藏在那边了。我们八个人单替你过生日。”
晴雯、麝月、秋纹、芳官、碧痕、小燕、四儿等八人,代指南明残余抗清势力。其中晴雯即张煌言,芳官即李定国,四儿即鲁监国朱以海。“绍兴”,是鲁监国政权建立之地,代指鲁监国政权。
宝玉叫出小燕问“五儿之事”,小燕道:“我才告诉了柳嫂子,他倒喜欢的很。只是五儿那夜受了委屈烦恼,回家去又气病了,那里来得。只等好了罢。”
此处意指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1661)十二月永历帝为清军所俘,故“宝玉听了,不免后悔长叹”。
所谓小燕“才告诉了柳嫂子”,代指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1661)上半年,白文选和李定国最后一次攻缅迎请永历帝,无功而返。(详见第六十二回之“芳官”)
本回前来“查夜”之“林之孝家的”等,代指进攻南明残余势力之清军。
第六十三回原文
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倚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庚辰双行夹批:余此时亦太热了,恨不得一冷。既冷时思此热,果然一梦矣。】 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引的众人笑说:“他两个倒象是双生的弟兄两个。”

芳官“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
此处芳官没有剃发,意指李定国等没有降清。
再看宝玉发型。第三回“二玉初会”:“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第二十一回湘云为宝玉梳头:“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
此处芳官与宝玉发型相同,故众人道:“他两个倒象是双生的弟兄两个。”宝玉没有剃发,意指南明尚未灭亡,为下文埋下伏笔。
本回“占花名”共十六人,团圆坐定,座次为:李纨、黛玉、湘云、宝玉、袭人、秋纹、芳官、小燕、四儿、碧痕、麝月、晴雯、香菱、宝琴、探春、宝钗。其中从秋纹到碧痕是大致座位,书中没有点明。
1、薛宝钗
“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唐代罗隐《牡丹花》诗:“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解语”,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帝(唐明皇)与妃子(杨贵妃)共赏太液池千叶莲,指妃子与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
此处借“任是无情也动人”之牡丹花,反点薛宝钗是“有情”之“解语花”,即杨贵妃。
元春是贵妃,代表朱明。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代指北京朱明之建立。第十六回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代指南明之建立(详见第十六回“晋封贵妃”)。薛宝钗代表清朝,“宝钗进京”则是为了“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第三十回宝玉将宝钗比作杨妃,代指清朝之建立。此处点出宝钗即“杨贵妃”,意指宝钗已取代元春成了“贵妃”,即清朝已取代朱明,即已基本消灭南明。故众人道:“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又题“艳冠群芳”。
此处宝钗掣中牡丹花,实际上是替代“宝玉生日”代指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康熙帝即位。牡丹为“群芳之冠”,可以“随意命人”。宝钗命芳官唱一支,芳官便唱道:“寿筵开处风光好。”此处明点此日也是宝钗之生日,即康熙帝即位。
众人说“这会子很不用你来上寿”,于是芳官“细细的唱了一支《赏花时》”:“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赏花时》是《邯郸梦》第三折何仙姑的唱段。《邯郸梦》写何仙姑要去参加蟠桃宴,吕洞宾下凡度人来代其在天门扫花。吕洞宾在邯郸遇卢生,让其头枕磁枕做了一个黄梁美梦后,带其上天执帚。《赏花时》是何仙姑嘱吕洞宾快去快回,不要惹事,不要醉酒,以免错过蟠桃宴。“剑斩黄龙一线儿差”:《指月录》中说吕洞宾曾祭剑斩杀黄龙禅师,被黄龙收去宝剑,将其扣押,后其师出面方免。“东老”:湖州沈氏,家贫好客。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云: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吕洞宾好饮,曾酒醉岳阳楼。
此处之《赏花时》与上文小燕“告诉柳嫂子”让“五儿进怡红院”寓意相同,代指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初,白文选约会李定国攻缅,决心此次必攻克缅甸,救出永历,“以成恢复中原之举”。
“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
此处意指《赏花时》实际上是宝玉对芳官之希冀。

2、探春
“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此处之探春替代与宝玉同一天生日之宝琴,代指郑成功及其郑氏集团。
“日边红杏倚云栽”,出自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南怨未开。”此处借作谜面,谜底为郑成功。“日”,代指隆武帝;“边”,“变”也;“红杏”,“朱姓”也。所谓“日边红杏”即“皇帝赐姓朱”。郑成功乃郑芝龙之子,初名森,隆武元年(1645)隆武帝朱聿键赐郑森姓“朱”名“成功”,“以驸马体统行事”。郑森自称和被称为朱成功、赐姓、赐姓成功、国姓成功、国姓爷、郑成功都是由此而来。所谓“倚云栽”则喻大树,郑成功号“大木”。黄宗羲《赐姓始末》:“(朱成功)弘光时入南京太学,闻钱谦益名,贽为弟*子,谦益字之曰大木。”“大木”寓“大木寄危厦”之意。“日边红杏倚云栽”一句,同时寓含着郑成功之“国姓”及“大木”之号。
所谓“瑶池仙品”,代指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之郑成功。顺治十六年(1659)永历帝亡命缅甸后,郑氏集团成为南明抗清主力,郑成功成为南明旗帜。
“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贵妃”元春代表朱明,探春“必得贵婿”则指郑成功将出兵收复台*湾,建立“真真国”(明郑政权)。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康熙登基。二月,郑成功出征台*湾。十二月,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李纨
“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
“竹篱茅舍自甘心”,出自宋代王琪《梅》诗:“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此处之李纨替代与宝玉同一天生日之平儿,代指“三藩”。“竹篱茅舍”,代指“三藩”镇守之云南、广东、福建等边疆地区。“自甘心”,意指“三藩”对清廷之封赏心满意足。当掣中此签时,李纨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又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4、史湘云
“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
此处之史湘云替代宝玉同一天生日之邢岫烟,代指蒙古势力。
“只恐夜深花睡去”,出自宋代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黛玉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所谓“湘云醉卧”即指第六十二回之“憨湘云醉眠芍药裀”,黛玉将“夜深”改为“石凉”,等于将湘云所占之海棠花也改为了芍药花。芍药花又称雌牡丹,而宝钗所占之花为牡丹。芍药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王芍药为相”之说。第六十二回之“射覆”已将史湘云“许配”给了薛宝钗,意指整个蒙古将被清朝征服。湘云则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嘲笑南明政权之“南迁”;史湘云又代表蒙古八旗。所以黛玉和宝玉不愿为史湘云饮酒,“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端起来便一扬脖。黛玉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全折在漱盂内了”。

5、麝月
“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縻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縻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
“开到荼縻花事了”,出自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园》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荼縻花开在春末夏初,荼縻花开过即意味着春天结束。苏轼《杜沂游武昌以荼蘼花菩萨泉见饷》诗:“荼縻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宋代任拙斋《荼縻》诗:“一年春事到荼縻。”
其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三春”代指南明三帝及其政权,“送春”犹如谓为南明送行,代指南明之亡,故谓“韶华胜极”。

6、香菱
“香菱便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那面写着一句诗,道是:‘连理枝头花正开。’注云:‘共贺掣者三杯,大家陪饮一杯。’”
“连理枝头花正开”,出自宋代朱淑贞《惜春》(一作《落花》)诗:“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
惜春代表鲁监国政权。此处借《惜春》之“连理枝头花正开”,代指永历朝廷(李定国部)和鲁监国政权(张煌言部)仍在坚持抗清。下句“妒花风雨便相催”,暗伏永历朝廷和鲁监国政权之覆亡。

7、林黛玉
“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光,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欧阳修之《明妃曲》写“昭君出塞”,此处借指郑成功移师台*湾;“明妃”代指郑成功。(详见第六十四回“五美吟”之“明妃”)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且将有关探春之诗句与此处对看。第五回探春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曲“分骨肉”:“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第二十二回探春“风筝”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林黛玉代表南明,探春代表郑成功,郑成功移师台*湾后仍奉永历正朔,延续朱明香火。所以此处之林黛玉实际上代表明郑政权。
芙蓉又称秋牡丹,故要求“牡丹陪饮一杯”,意指南明还有明郑政权与清廷相抗。故当众人说“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时,“黛玉也自笑了”。

8、袭人
“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桃红又是一年春”,出自宋代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签上又题“武陵别景”,点出“避秦”之意。第十七回众人为花溆曾拟题“武陵源”,又拟“秦人旧舍”。宝玉道:“‘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此处之袭人代指解散军队隐居悬岙岛之张煌言,其所避之“秦”代指清朝。
1661年(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永历帝及其太子被清军俘获,明统告绝,张煌言等筹划拥立朱以海为帝。1662年四月,永历帝及其太子在昆明遇难。五月,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六月,李定国病逝于景线。十一月,朱以海病逝于金门。复明运动的旗帜既已不复存在,继续同清军作战也就失去了意义。1664年(康熙三年)六月,张煌言下令解散自己部下的军队,只留下几个亲信居住于人迹罕至的悬山花岙。七月,被俘。九月初七日,张煌言在杭州遇害。(顾诚《南明史》)
“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
第六十二回交代,袭人与林黛玉之生日同为“二月十二日”,此处又点出二人还“同辰”。 “二月十二日”既是花朝节,又是饯花辰(详见第二十七回“饯花辰”)。
黛玉道:“命中该着招贵婿的,你是杏花,快喝了,我们好喝。”探春代表明郑政权;宝钗代表清朝;香菱和林黛玉代表南明;袭人、晴雯、芳官代表南明残余势力。所以此处袭人之“避秦”(张煌言之隐居),既是清朝和明郑政权之“花朝节”,又是南明及其抗清势力之“饯花辰”。
薛姨妈打发人来接黛玉。“众人因问几更了,人回:‘二更以后了,钟打过十一下了。’宝玉犹不信,要过表来瞧了一瞧,已是子初初刻十分了。”
“子”地支的第一位,此处之所谓“子初初刻”代指康熙元年(1662)上半年。所谓“薛姨妈打发人来接黛玉”,代指清军进攻南明。
黛玉等七人走后,宝玉和八个丫鬟“复又行起令来”。袭人道:“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此处意指南明残余势力之抗清。把一坛“绍兴”酒“鼓捣光了”,代指鲁监国政权(张煌言部)之覆亡。“四更”在丑时,指凌晨一时至三时。“丑”为地支的第二位,代指康熙二年(1663)。
此处还让芳官与宝玉同炕而眠,为下文埋下伏笔。

二、妙玉代指被俘之永历帝
宝玉早起发现“昨儿妙玉打发个妈妈送来”之贺贴,其上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不知如何回帖,想去问林黛玉,路上却碰上了邢岫烟。岫烟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
妙玉即宋恭帝,借指末世朱明;邢岫烟代表青藏地区及其实际统治者顾实汗。
邢岫烟之所谓“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意指顾实汗入据之青藏地区本属于明朝。所谓“十年”,代指从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顾实汗开始统治西*藏到永历六年(顺治九年1652)五世DL入京朝觐之间的十年(详见第五十七回“蝌岫定亲”)。
所谓“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意指顾实汗在朱明末世入据青藏。所谓“又有半师之分”,意指原西*藏各主要教派和地方势力首领都为明朝所封。
所谓“我们投亲去了”,即指顾实汗之降清。所谓“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则指朱明宗室仿南宋建立南明;妙玉借指南明。
岫烟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出自宋代范石湖(范成大)之《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而范诗则化自唐初诗僧王梵志之《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世无百世人》:“世无百世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此处借指再强大的朝代也终将灭亡。
“昨儿打发人”送宝玉贺贴时自称“槛外人”之妙玉,代指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1661)为吴三桂所俘之永历帝。
宝玉即传国玺,代表皇权,故下“槛内人”。
第六十三回原文
宝玉回房写了帖子,上面只写“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几字,亲自拿了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便回来了。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又说:“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因又改作“雄奴”。芳官十分称心,又说:“既如此,你出门也带我出去。有人问,只说我和茗烟一样的小厮就是了。”宝玉笑道:“到底人看的出来。”芳官笑道:“我说你是无才的。【庚辰双行夹批:用芳官一骂,有趣。】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芳官笑道:“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宝玉笑道:“所以你不明白。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咱们虽一戏一笑,也该称颂,方不负坐享升平了。”芳官听了有理,二人自为妥贴甚宜。宝玉便叫他“耶律雄奴”。究竟贾府二宅皆有先人当年所获之囚赐为奴隶,只不过令其饲养马匹,皆不堪大用。湘云素习憨戏异常,他也最喜武扮的,每每自己束銮带,穿折袖。近见宝玉将芳官扮成男子,他便将葵官也扮了个小子。那葵官本是常刮剔短发,好便于面上粉墨油彩,手脚又伶便,打扮了又省一层手。李纨探春见了也爱,便将宝琴的官也就命他打扮了一个小童,头上两个丫髻,短袄红鞋,只差了涂脸,便俨是戏上的一个琴童。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子。官身量年纪皆极小,又极鬼灵,故曰官。园中人也有唤他作“阿“的,也有唤作“炒豆子”的。宝琴反说琴童书童等名太熟了,竟是字别致,便换作“童”。

永历帝之被俘,标志着南明政权之覆亡。故宝玉回来后随即命芳官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此处之芳官实际上是宝玉之替身,上文之所谓“他两个倒象是双生的弟兄两个”,又让芳官与宝玉“同炕而眠”,已为此埋下伏笔。所以此处芳官之“剃发易服”,也就是宝玉之“剃发易服”,代指南明之亡。
“番”,旧时对西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打联垂”,指当时的一种番邦发式;第五十二回“真真国女孩子”(荷兰人形象)也“打着联垂”。
宝玉先改芳官为“雄奴”,又改“耶律雄奴”,道:“‘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耶律”,辽代契丹族皇室姓氏。此处宝玉乃借“中华之患”之匈奴和契丹,作践满蒙,“为君父生色”。
“素习最喜武扮”之史湘云代表清军(满蒙),葵官也代指满蒙清军。满人自小剃发留辫,漠南蒙古则已剃发降清,故此处谓“葵官本是常刮剔短发”。宝琴之荳官代指台*湾郑氏集团,尚未剃发降清,故李纨和探春命荳官“打扮了一个小童,头上两个丫髻”,这是典型的汉人小童打扮。宝琴名其为“荳童”,此亦汉族称谓。
清初的剃发标准,是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蓄发部位只有金钱般大小,故称“金钱鼠尾”。后蓄发部位逐渐移到头顶,面积逐渐变大,辫子也越来越粗,从鼠尾变为猪尾、牛尾,到清末演变为今人熟知的“阴阳头(半瓢)”。“剃发易服”是清朝特有的民族征服政策,遭到了广大汉族民众持久、激烈的反抗。清廷则鼓吹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史湘云将葵官改名为韦大英即合此意,谓其中“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此乃征服者之语。
本回芳官发型本为:“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宝玉命将周围的短发剃去后,就只剩下头顶的一根辫子。这是清朝入关后经汉人无数次反抗而逐渐形成的发式,蓄发部位已由脑后移到头顶。
本回平儿在榆荫堂中还席,听宝玉叫芳官“耶律雄奴”,佩凤、偕鸳、香菱等便学着叫,“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甚至于叫出‘野驴子’来,引的合园中人凡听见无不笑倒。”宝玉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芳官,道:“海西福朗思牙(法兰西),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
“福朗思牙”即法兰西。“温都里纳”和“玻璃”之名似乎好听一些,但实际上离“大舜之正裔”越来越远,越来越“土番”。

三、“贾敬宾天”代指永历帝遇难
“且说当下众人都在榆荫堂中以酒为名,大家顽笑,命女先儿击鼓。”人回说:“甄家有两个女人送东西来了。”
所谓“甄家女人送东西来”,代指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被吴三桂从缅甸擒回昆明。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在平西王吴三桂的请求下,清廷决定出兵缅甸,迫其交出南明永历帝。顺治十八年(1661)十一月,吴三桂和定西将军爱星阿率军入缅。十二月,吴三桂迫缅甸交出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三月,清廷以擒获永历帝诏告天下。四月十五日,吴三桂缢杀永历帝于昆明。(顾诚《南明史》)
又有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
所谓“贾敬宾天”,代指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1662)四月十五日,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于昆明。
贾敬即嘉靖,时人讥之曰:“嘉靖者,家尽也。”贾敬是嘉靖帝的翻版,但实际上代指万历帝,《明史》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详见第二回“贾敬”)
此处借嘉靖之“家尽”,用“贾敬宾天”代指“万历之家”彻底覆亡(详见第八回“秦家”)。
本回被尤老娘带到宁府之“红楼二尤”,代指驻镇云南之吴三桂、驻镇广东之尚可喜、驻镇福建之耿继茂。(详见第六十五回“红楼二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