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6|回复: 0

[小说故事] 石头真言(七十六)“冷月葬花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15: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本回接第七十五回“八月十五日赏月”,《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演绎永历朝廷之覆亡、郑成功之迁台以及“三藩之乱”。
一、尤氏之“笑话”
本回“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此处第一次从“桂花树下”传来笛声,代指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大举进攻西南永历朝廷,永历帝亡命缅甸。第二次从“桂花阴里”传来笛声,代指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从缅甸擒回并缢杀永历帝于昆明。“桂”代指曾为桂王之永历帝及永历朝廷。此处与第四十一回从“藕香榭”传来“箫管笙笛”之乐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回尤氏也“学一个笑话,说与老太太解解闷”:“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
此笑话其实是一个谜语,谜底为:一窍不通。人有七窍,即眼、耳、口、鼻七孔。此处之“四个儿子”既点出眼、耳、鼻、口七窍,又都少一窍。
第四十一回当“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时,刘姥姥“喜的手舞足蹈”,黛玉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此处借“牛”嘲讽清朝(满蒙)“没文化”;本回则借谜语暗讽清朝“一窍不通”。所谓“四个儿子”,代指天命汗努尔哈赤、天聪汗(崇德帝)皇太极、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借以点出此处之时代背景在康熙朝。
夫人等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
“四更”,代指南京朱明、北京朱明、南明、明郑政权。所谓“夜已四更”,即指已到明郑时期。故“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只有探春在此”;探春代表郑成功及其明郑政权。

二、《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第七十六回原文
原来黛玉和湘云二人并未去睡觉。只因黛玉见贾府中许多人赏月,贾母犹叹人少,不似当年热闹,又提宝钗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等语,不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宝玉近因晴雯病势甚重,诸务无心,【庚辰双行夹批:带一笔,妙!更觉谨密不漏。】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恼,无暇游玩。虽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所以只剩了湘云一人宽慰他因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他们不作,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

此处之林黛玉代表南明残余势力,故黛玉“对景感怀”、“俯栏垂泪”。所谓“病势甚重”之晴雯代表张煌言;所谓“因近日家事着恼,无暇游玩”之探春,代表郑成功及其郑氏集团。
此处之史湘云代表北元残余势力,故湘云抱怨宝钗道:“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
史湘云和林黛玉来到凹晶馆赏月联诗。“凹晶馆”山坳里近水的一个所在,“乃凸碧山庄之退居”,池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
“藕香榭”即舟山。此处之“水”的原型为北京太液池;凹晶馆”代指郑氏集团之福建、广东沿海。
湘云道:“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黛玉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湘黛二人同病相怜,在冷月寒风中“联诗悲寂寞”。二人联诗时,虽“一番讥评,一番赏叹”,但并无以前之针锋相对。
“正说间,只听笛韵悠扬起来”。黛玉道:“今日老太太、太太高兴了,这笛子吹的有趣,到是助咱们的兴趣了。”脂批道:“妙!正是吹笛之时分,认作一处之笛也。”
此处点出湘黛开始联诗时之历史时间,即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大举进攻云贵之时。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为五言排律,共三十五韵,七十句。排律的一联叫做一韵,一共多少韵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可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借以前之宴饮、酒令、游戏等,写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大举进攻云贵永历朝廷。在《石头记》中,所谓宴饮、酒令、游戏等本就写明末清初之战争。第一部分从“三五中秋夕”句至“吟诗序仲昆”句,共十一韵,二十二句。
“三五中秋夕,(黛玉)清游拟上元。”
“拟”,类似;比拟。“上元”,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撒天箕斗灿,(湘云)匝地管弦繁。”
“箕()斗”,星宿名,南箕北斗;这里泛指星辰。“匝()”,遍,满。“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这里泛指乐器。
“几处狂飞盏,(黛玉)谁家不启轩。”
“盏(zhǎn)”,小杯子,指酒杯。形容觥筹交错的情形,指到处都在举杯欢宴。“轩”,指窗户或门。
“轻寒风剪剪,(湘云)良夜景暄暄。”
“剪剪(jiǎn jiǎn)”,风拂或寒气侵袭貌。“暄暄(xuānxuān)”,温暖的样子。
“争饼嘲黄发,(黛玉)分瓜笑绿媛。”
湘云道:“这句不好,是你杜撰,用俗事来难我了。”黛玉道:“我说你不曾见过书呢。吃饼是旧典,唐书唐志你看了来再说。”湘云道:“这也难不倒我,我也有了。”黛玉道:“分瓜可是实实的你杜撰了。”湘云道:“明日咱们对查了出来大家看看,这会子别耽误工夫。”
上句典出“红绫饼”。明代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唐僖宗幸南内兴庆池,泛舟,方食饼。时进士在曲江,有闻喜宴。上命御府依人数各赐红绫饼。所司以金盒进,上命中官驰以赐。故徐演诗云:‘莫欺老缺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馅来。’”“黄发”,指长寿老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下句典出唐代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三):“花恨红腰柳妒眉,东邻墙短不曾窥。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分瓜”,指切西瓜,《燕京岁时记》:“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 ”“瓜”字像两个“八”字,故“分瓜”又隐“二八”,即十六岁。“绿媛”,指年轻女子;“绿”指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
此韵意指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1657)孙可望之降清。
“香新荣玉桂,(湘云)色健茂金萱。”
意谓盛开的桂花香气清新,繁茂的萱草花色溢彩。桂分银桂(花白)、金桂(花黄)、丹桂(花红)等,此处之“玉桂”应指银桂。“萱(xuān)”,即萱草,又称忘忧草,俗称金针菜,又叫黄花菜;古人常用以代指母亲。萱草花黄,故称“金萱”。
此处之“玉桂”代指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1656)李定国将永历帝迎至昆明后之永历朝廷。此处之“金萱”指贾母,代指清朝(后金)。故湘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黛玉道:“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个‘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方才是即景之实事。”
“蜡烛辉琼宴,(黛玉)觥筹乱绮园。”
上句见第五十三回“元宵开夜宴”等处。下句见第六十三回“占花名”等处。“觥筹”,行酒令的筹码;“觥(gōng)”,古代的一种酒器。
“分曹尊一令,(湘云)射覆听三宣。”
“分曹”,分班,分批;此处指决定行酒令的方法和顺序等。“尊一令”,意指服从令官一人之命。第四十回鸳鸯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射覆”,详见第六十二回之“射覆”。“听三宣”,详见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骰彩红成点,(黛玉)传花鼓滥喧。”
上句见第二十回贾环与莺儿“掷骰子”等处。下句见第五十四回“春喜上眉梢”和本回“击鼓传花”等处。“骰(tóu)”,即骰子,一种骨制的赌具,俗称“色(shǎi)子”。
“晴光摇院宇,(湘云)素彩接乾坤。”
“晴光”、“素彩”,指月光。“院宇”,有院墙的屋宇;院落。“乾坤”,天地。
“赏罚无宾主,(黛玉)吟诗序仲昆。”
湘云道:“又说他们作什么,不如说咱们。”“序仲昆”,分高下,排名次;“仲昆”,即昆仲,兄和弟。

2、第二部分写永历朝廷之覆亡和郑氏集团之迁台。从“构思时倚槛”句至“冷月葬花魂”句,也是共十一韵,二十二句。
“构思时倚槛,(湘云)拟景或依门。”
黛玉道:“这可以入上你我了。”“拟”,摹拟。
“酒尽情犹在,(黛玉)更残乐已谖。”
湘云道:“是时侯了。”黛玉道:“这时侯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此处点出清军已基本攻占云贵。“谖(xuān)”,忘记;引申为止歇。
“渐闻语笑寂,(湘云)空剩雪霜痕。”
此韵写清军攻占云贵后之永历朝廷。“雪霜痕”,指月光;此处借指永历朝廷和曾为桂王之永历帝。
“阶露团朝菌,(黛玉)庭烟敛夕棔。”
“朝菌(zhāojūn)”,某些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借喻极短的生命。“棔(hūn)”,合欢树,又称合昏、夜合、绒花树、马缨花等;湘云道:“宝姐姐说不用查,这就是如今俗叫作明开夜合的。”
此韵以朝生暮死之朝菌和“明开夜合”之合欢比喻永历朝廷之生死只在旦夕之间。
“秋湍泻石髓,(湘云)风叶聚云根。”
“湍(tuān)”,急流,急流的水。“石髓”,即石钟乳,石上多孔隙。“云根”,深山云起之处。晋代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仇兆鳌注:“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之根也。”
此韵用“山石树丛”代指云贵山区(详见第七十一回“司棋幽会”)。
以上五韵意谓清军已基本占领云贵,永历朝廷即将覆亡,明军残部退入边境山区。林黛玉代表南明残余势力,故黛玉道:“这可以入上你我了。”湘云道:“是时侯了。”黛玉道:“这时侯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
“宝婺情孤洁,(黛玉)银蟾气吐吞。”
湘云道:“这对的也还好。只是下一句你也溜了,幸而是景中情,不单用‘宝婺’来塞责。”此韵其实是用“宝婺”引出“银蟾”,即月亮。
“宝婺()”,即婺女星,又称女宿、须女。《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银蟾”,指月中蟾蜍。“气吐吞”,古人把云层掩月而过说成是月中蟾蜍在吞吐云气。
“药经灵兔捣,(湘云)人向广寒奔。”
“灵兔”,传说中月宫中的玉兔。“灵兔捣药”,李白《古朗月行》诗:“白兔捣药成,问药与谁餐?”杜甫《月》诗:“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广寒”,即广寒宫,月宫。《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héng)娥(嫦娥)窃之以奔月。”
此韵写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1659)永历帝流*亡缅甸,成为“月中之桂”。
“犯斗邀牛女,(黛玉)乘槎待帝孙。”
典出晋代张华《博物志·杂说下》:“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日月星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此韵两句皆用此典。“牛女”,指牵牛星和织女星。“帝孙”,即织女星,亦称“天孙”。
此韵写李定国等多次出兵缅甸迎接永历帝。“帝孙”借指永历帝;永历帝朱由榔是万历帝之孙,崇祯帝之堂弟。
“虚盈轮莫定,(湘云)晦朔魄空存。”
“盈虚”,指月之圆缺。“轮”,指月轮;月亮。“晦朔”,农历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晦(huì)”,阴历每月末的一天;“朔(shuò)”,阴历月初的一天。“魄”,月魄,代指月;晦朔日看不见月亮,故谓“魄空存”。
上句谓亡命缅甸之永历帝生死未卜。下句谓亡命缅甸之永历帝已名存实亡。
“壶漏声将涸,(黛玉)窗灯焰已昏。”
“壶漏(húlòu)”,古代计时器的一种。“涸()”,水干;此处指水干声停
此韵谓永历朝廷即将覆亡。
“寒塘渡鹤影,(湘云)冷月葬花魂。(黛玉)”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象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云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大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黛玉笑道:‘原来是他,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湘云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
“寒塘渡鹤影”:写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移师台*湾;“藕香榭”转指台*湾。此句仿自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湘云笑道:‘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听。’
“冷月葬花魂”:写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被吴三桂擒回并缢杀于昆明。所谓“黛玉只看天”即指看月,相传月中有桂,因以桂借指月亮,月亮又称“桂魄”。所以此句中之“花”指月中桂花。因月中桂花看不见,故谓清冷的月中埋葬着桂花之魂(桂魄)。“桂”又借指曾为桂王之永历帝。
“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下句竟还未得,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二人不防,倒唬了一跳。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妙玉道:“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3、第三部分写“三藩之乱”和明郑政权登陆“复明”。从“香篆销金鼎”句至“烹茶更细论”句,共十三韵,二十六句,为妙玉所续。
妙玉道:“我意思想着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又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续完又道:“休要见笑。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香篆(zhuàn)”,即篆香,犹盘香;唐宋时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烧尽计时。宋代洪刍《香谱》:“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燃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二三尺径者。”“鼎”,指焚香炉。“脂冰”,指红蜡烛。“腻”,黏糊。“盆”,指蜡烛盆。
此韵写南明之覆亡。“香篆”和“脂冰”借指“大舜正裔”之朱明。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此韵写寡妇。意谓箫声更使寡妇哭泣,被子只能靠侍儿来温暖。“嫠()妇”,寡妇;此处指本回“闻笛堕泪”之贾母,代指消灭南明后之清廷。“衾(qīn)”,被子。“倩(qìng)”,借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即“空悬文凤之帐,闲掩彩鸳之屏”。此韵有“凤”无“凰”,有“鸳”无“鸯”,仍写寡妇“贾母”。“文凤”、“彩鸳”,指帐子和屏风上的花样、图案等。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第七十五回贾母登山前王夫人等道:“恐石上苔滑,还是坐竹椅上去。”但贾母坚持“疏散疏散筋骨”。“扪(mén)”,攀;挽。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萦纡(yíngyū)”,回旋曲折。“沼(zhǎo)”,水池,积水的洼地“寂历”,犹寂静。“原”,陆地,高地。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意谓石头和树木奇形怪状,石头像神鬼互殴,树木像虎狼蹲着。苏轼《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以上五韵意谓清廷在消灭南明后已失去对手(“冤家”),就像“闻笛堕泪”之寡妇“贾母”,“衾倩侍儿温”、“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虽然“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但“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把奇石当作互博之“神鬼”,把怪木看作蹲着之“虎狼”。意指清廷在消灭南明后对其它势力也赶尽杀绝,主要指对明郑政权、“三藩”以及北元残余势力,从而引出“三藩之乱”。

“赑屭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此韵写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因清廷撤藩而举兵反清。
“赑屭(Bìxì)”: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力大,好负重,石碑下的石龟即其形象,多为龙头、龟身、鹰腿、蛇尾。此处借指因清廷撤藩而举兵反清并称帝之吴三桂;“龙”代指皇帝。
“罘罳(fúsī)”: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此韵意谓猿在谷中一声啼叫,树林中的鸟纷纷振翅飞起。意指吴三桂举兵反清,天下纷纷响应。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此韵意谓熟悉分岔口怎么会忘记道路,知道泉水流出的地方就不用再问水的源头。意指康熙十三年(1674奉朱明年号之郑经率部登陆“复明”。“歧”,道路分岔处。“径”,小路;亦指道路。“泉”,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此韵写大*陆忠明人士和“三藩”一起“反清复明”。“栊翠寺”之妙玉,代指在南明灭亡后仍然忠于朱明之大*陆人士。“稻香村”之李纨(贾兰),代指云贵、广东、福建之“三藩”以及驻镇广西之孙延龄等。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此韵即妙玉之所谓“翻转过来”,一扫湘黛之“颓败凄楚”。“兴”,兴致;情趣。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遣”,排遣;消遣。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论”,仔细品评。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妙玉将此诗命名为“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史湘云决定“闹林姑娘半夜去”,与林黛玉一起回到潇湘馆。“谁知湘云有择席之病,虽在枕上,只是睡不着。黛玉又是个心血不足常常失眠的,今日又错过困头,自然也是睡不着。二人在枕上翻来复去。
本回史湘云之所以再次与林黛玉同住,是因为康熙十四年(1675)外藩察哈尔亲王布尔尼也加入到了反清的行列(详见第五十四回“热孝之鸳鸯”)。但“湘云有择席之病”,黛玉也“错过困头”,预示反清将失败。
第一回有脂批道:“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所谓“用中秋诗起”,是指第一回贾雨村作“吟月”诗,代指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之起兵。
所谓“用起诗社于秋日”,是指第三十七回探春“偶结海棠社”,代指北京朱明之亡和南明之建立。
所谓“用中秋诗收”,即指本回“大观园即景联句”,代指南明之亡和明郑政权之亡。
“三春”代指北京朱明、南明、明郑政权;“三秋”代指北京朱明、南明、明郑政权之覆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