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9|回复: 3

[资料整理] 子午线漫谈

[复制链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 23: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山 于 2012-7-1 23:41 编辑

子午线浅谈

       一、子午线是钟鼎文化时代时空观认识体系的基准线

       中国远古文明的钟鼎文化时代,是人类从对宇宙认识的混沌之中,走进相对论认识的一个重要知识里程。而子午线的确立,则是中国古人从对宇宙认识的混沌未开,找到了打开宇宙混沌奥秘之门密钥的混沌初开。
       为了认识茫茫的宇宙,首先要寻找到一个人类的认识可以能够依托的坐标原点。而这个原点的确立,则需要人类能够准确地找到可以确定这个原点的空间方向。指南针的发明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器具发明的问题,而首先反映了中国远古人类对南北方向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发明指南针的最基础的内容是需要知道哪里是南?哪里是北?然后才是寻找始终可以与这个方向保持一致的东西。
       于是,就产生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南北方向是属于自然中固有的。一是南北方向是由指南针确定出来的。发明指南针的人,自然应该属于前者。对于因指南针的传入而凭此来辨别方向的西方人来说,肯定是后者。所以,在西方人的眼中,方向就是指南针,时间就是钟表,空间就是长、宽、高的认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与西方人认识不同的是,中国远古时代对方向的认识,称为晌(日向)。晌午(日向在午时),是第一个被认识到的时间与方向的统一。晌,是以“日晷”上的“日相”确定的。所以,“日晷”也被称为“华表”。但是,在没有“日晷”之前,午时与南方是可认识的,它是由太阳每天在天空中最高位置的日象所确定的。而子时与北方的认识,则是比较模糊的。但是,有了“日晷”之后,通过对日象在“日晷”上形成的日相的相对化认识之后,产生了对日向的认识------晌,日向在晌午的时候,在日晷上就出现了一条最短的阴影。而这个最短的阴影所指的方向,就是精确的北方向认识。南北方向被精确地认识后,中国人将能够贯通南北两个方向上的线称为“子午线”。子午线,是日月对举,昼夜旦夕变化的一个共同基准线。有了这条基准线,于是,就有了人类对万有星空的“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阳明千星隐,厥阴万星稠”的认识。也就是说,对星空不同变化过程认识的开始,都起源于子午线把天空分野成不同时空属性的认识层面。
       厥阴、太阴、少阳、少阴、太阳、阳明,是时空形貌与属性一体化认识结构的不同层面。所以,它们既可以表达方位,也可以表达时间。
       少阳表示东,少阴表示西,太阳表示南,太阴表示北,阳明为上,厥阴为下。此为空间四向表示法。
       在时间表示法中,日称太阳,月称太阴。太阳系与太阴系,各有五行。太阳系中无太阴,称为“日相”四象。太阴(月亮)系中无太阳,称为“月相”四象。“日相”四象中,阳明表示昼,厥阴表示夜,少阳表示旦,少阴表示夕。“月相”四象中,少阳表示朏,少阴表示朓,阳明表示朑,厥阴表示胊(注:“朏”为月亮从东方升起的形貌,“朓”为月亮在西方要落下的形貌,“朑”为月亮在天空中运行过程的形貌,“胊”为月亮不在天空中的形貌)。太阳有昼、夜、旦、夕,月亮有朏、朓、朑、胊。二者在“日晷”、“月晷”上的形貌运动变化规律相对、相反,完全一致。子午线,则是人类认识这些内容的最基准线。
       在更大的时间尺度内,如对月与年的时间表示法,月相变化也有四象:月盈称为阳明,月晦称为厥阴,月盈变称为少阳,月亏变称为少阴。所以,月相的朏、朓、朑、胊四象,也有盈、亏、圆、缺四种变化过程的分类属性。日相的变化也有四象:春、夏、秋、冬四时。所以,日相的四象分类,有一天之中的昼、夜、旦、夕小四时,也有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四时,还有更大时间尺度的大四时等不同的四象变化过程的分类属性。
       大自然中的子午线是贯通南北的。所以,中国对方向的原始认识应该是先认识到太阳在天空中最高的日象是晌午。而通过“日晷”上取得日相上的最短日向,才找到准确的北向。“夸父追日”到北极点之后,发现天空中的太阳是一样高的,根本找不到哪里是晌午。于是用太阳在天空中最高位置定义南方的逻辑,在这里无法成立。也就是说北极的四周都是南方。那么,北跑到哪里去了呢?于是,把北定义为上;下与四周的方向,都定义为南。同样,在南极点上,也应该把南定义为上,四周与下都是北的方向。这就是说,在北极,除了上的方向是北之外,所有的方向都是南;在南极,除了上的方向是南之外,所有的方向都是北。由此可以看出,北极南极是一个特殊的方向地区。站在北极点上,则唯上为北,其它方向都为南;站在南极站点,则唯上为南,其它方向都为北。北极与南极的轴线,是唯一的。北极到南极的地表面线,则有无数多条。所以,无论人们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都有唯一的一条通过人们所站的地方的贯穿南北两极的子午线从那里通过。
       所以,以人们所站的位置所确定的唯一的子午线,为人类认识宇宙的最基准线,就可以把天空中的日向、月向,日相、月相,日象、月象,分成形貌、属性,时间、空间四个不同的认识层面。为人们全方位的认识整体宇宙的规律性,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阴阳六气结构框架。构成了日有昼、夜、旦、夕,月有朏、朓、朑、胊的自然存在与人类意识存在的两个八卦结构的阴阳统一性。阴阳八卦,构成了自然存在与人类意识存在阴阳合一认识的六十四卦全息结构框架。
       古老的中医学,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阴阳八卦结构框架基础之上的知识体系。只不过,人体的形貌,属性,时间,空间四象结构体系与天空中的太阳与月亮的四象结构体系的运动变化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罢了。

       二、任督二脉是人体生命时空观认识体系中的“子午线”

       对方向的认识,若以人体为坐标原点,被划分为前后,上下,左右。人体八卦的结构性分别称为:阳维﹑阴维﹑阳蹻﹑阴蹻﹑冲﹑督﹑任﹑带。任督二脉是人体结构中的一个中轴线。钟鼎文化时代也有人体的“子午线”之称。
       为什么会把人体上的任督二脉称为子午线呢?因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产生在钟鼎文化时代研究天文学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与属性认识结果基础上的一个新领域的科学体系。用天地日月星辰的时空结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还是用其它方法来研究它,则是中医学奠基的一个根本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垒石结绳之法的启迪,中国古人毅然抛弃了用研究“石头”(物质)的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升华到继续用研究“绳子与绳子”的关联关系的方法来研究。如果当初,中国古人不能在垒石结绳的关联关系认识过程中,毅然抛弃“石头”,进入纯粹的“绳子与绳子”表达的时空属性关联关系体系,也不会得到盖天论,喧夜论,浑天论三个认识层面上的天文学进步。所以,古中医学的奠基理论,应该来源于中国天文学的时空研究。认识人体生命的方法*论与认识论,都是采用了古代研究日月星辰的属性理论成果对人体属性的继续认识。
       中西医基础理论上的不同所产生的壁垒的根源,是来源于中西方科学体系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不同。也就是说西方科学使用的是绝对时空观下的物质的形与数关系的量值表达方法,而中国古科学,使用的则是相对时空观下的属性的形与数一体关联关系的综合表达方法。这样,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理论基础,就存在一个物质绝对时空观,还是属性相对时空观的根本问题。
       西医学,可以说是建立在物质绝对时空观基础之上的人体科学理论体系。它研究的内容是组成*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表达的是人类生命现象存活的过程中,缺少了什么营养物质,缺少了什么物质元素。而中医学在研究生命现象存活的过程中,是研究如何使人体自身生命结构的时间系统与空间系统和谐性,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研究是的人类自身的时空体系如何与大自然的时空体系相顺应,从而作到天、地、人的三个时空体系相统一。所以,古中医学的生命时空观,是司天在泉理论。司天在泉的核心理论是五运六气。认识的是自然存在的风湿燥暑寒火与人类意识存在的喜怒哀思悲恐惊之间的关联关系。认识到的是人体之外有先天八卦与人体之内有奇经八脉的属性相对性。对人体认识的起点是,人体的四象时空变化的连续性与一分为二与二合而一的变化关联;……。
       中西方科学存在着物质绝对时空观与属性相对时空观不同的差别,从而形成中西方科学壁垒。在方法上看,两者虽然都应用了数学的组合学原理(这是二者之间唯一可沟通的地方),但是,西方科学把组合学应用在物质的绝对时空结构体系的研究领域。而中国传统科学则是把组合学应用在了时空属性相对性的结构体系的深入研究方面。但是,中国传统科学并不排除世界是万物的组合理论。只不过,中国远古的先人们在垒石结绳之法的研究中,以“石”代物(日月星辰),认为物与物的组合只是“石头”的简单堆砌;以“绳”代系,即用“绳子”来表达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绳子与绳子(系与系)仍然存在关联关系的继续。而这种关联关系的继续,则是由一组最简单的数字(三、四、五)构成的一个长、宽、高表达的空间体系,和一个时钟形貌属性运动的勾、股、弦关联关系构成的时间系统。所以,中国传统科学,是奠基在研究日月星辰运动变化关联关系形成的时空观认识基础上的,完全有别于西方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一个人类古老的知识宝库。
      子午线的发现,中国人最早找到了南北。从这一点来说,子午线的重要科学地位应该是决定性的。
       所以,在人类走进人体生命科学研究的时候,首先也在人体的复杂结构中,找到了这样一条线。并把它称为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具有鲜明的人体空间属性。任前,督后,贯通上下,划分左右。任督二脉的发现,为进一步应用空间认识方法与时间认识方法来研究人体的生命现象,奠定了框架性的初始认识。为认识生命中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现象奠定了走进时空一体化认识的基础条件。
       古人发现,认识任督二脉,并不是简单的停留在经络或者穴位的唯一认识层面上来研究经络或穴位的物质性。而是走进了经络或穴位的属性相对时空观。“日晷”上的一条子午线,为钟鼎文化开创了认识日象、日相、日向的统一体系之学。同样,任督二脉作为人体上的一条子午线,也帮助了我们远古的先人,在遥远的过去,就走进了对认识自身生命现象的生象、生相、生向,克象、克相、克向的体系化研究。那么,古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又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工具,来研究生命现象这个具体的时空观所展示出来的问题呢?
       研究日象,需要有“日晷”来取得日相;研究月象,需要有月晷来取得月相。同样,研究人体的生命现象,也需要一个“人晷”来从生命的生象中取得生相。
       西方科学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分别用于观察宏观和微观的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扩大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所限定的视野。而研究常规的物体,可以直接用眼睛来观察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中国古代研究宏观的天地,并不仅仅是直接观察日象与月象的运动与变化,而是通过取相之后,才研究日象与月象的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性(向)。取相时用的工具,则是人人可用的“日晷”与“月晷”。这种取相与直观观察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与差异呢?
       现代,如果用显微镜来直接观察经络和穴位,并看不到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辐射场摄影术的取相之后,经络和穴位就神奇的在人体的体表显示了出来。
       所以,只有在活生生的“人晷”上取相后,对人体的认识才会有经络与穴位。所以,中国人体图上没有肌肉只有经络,而西方人体图上只有肌肉而没有经络。经络是人体活着的时候才有的东西,而组织与器官在人死了之后它仍然存在。所以,只研究组织与器官的形貌与属性,就等同于寻找死活之间的共同。而唯有经络仅仅是生命活体存在的时候才有的。所以它与人体之间的其它组织与器官之间存在生死属性的差异。
       经络现象只在活人身上才有。故称有活有经,无活无经。肌肉则在人死后仍然存在,所以称为:有活有肉,无活亦有肉。有活为生,无活为死。则经络为生有死无,肌肉则为生死皆有,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的道理。但是,世界上研究所谓经络“实质”的科学家们,却辛辛苦苦几十年地在尸体上去寻找什么经络的存在,真是匪夷所思,令人哭笑不得!在没有真理的迷宫里,再怎样努力的探索,最终都是徒劳的。
       既然,经络与穴位就是对生命现象取相后的认识结果,那么,性与命、寿与命、运与命,就是人类对自己生命现象取相后的相对认识。这样,任督二脉是人体上的子午线理论,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如何认识任督二脉,应用任督二脉的相性,来认识生命?
       任脉于前,督脉于后,上下贯通,左右两分。所以,任督定,左右分。人体的方位被任督二脉定义为上下,前后,左右。所以,人体空间的属性认识产生于任督二脉的基准认识。所以,任督二脉有人体中的子午线之称。
       前面说过,南北极的轴线,是唯一的;贯通南北地表面的线,则有无数多条。因此,无论人们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都有唯一的一条通过人们所站地方的贯穿南北两极的子午线从那里通过。但是,任督二脉在人体上的子午线属性是唯一的。而任督二脉在人体与大自然两个时空体系的关联关系上,却是随机的。
       因为,人体在大自然中自由活动,当面向南方的时候,就会出现左东,右西;而面向北的时候则恰恰相反,左西,右东;面向东的时候则会出现左北,右南;面向西的时候则会出现左南,右北。所以,任脉具有任意的方向性。而任脉的方向性一经确定,则督脉的方向性也被确定,左右两侧的方向性也被确定。所以,把任督二脉在大自然方向系统中的随机变化性,只确定在任脉任意变化表达的方向上。而任督二脉之间相对性则确定了一个与自然时空体系之间的方向性的随机变化纽带。
       所以,人体与大自然是两个时空体系,而链接这两个时空体系之间关联关系的任意自由变化的纽带,就是任督二脉。
       所以,任督二脉之通,表达的是两个时空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说,它只是一种关联关系。而这种关联关系的确立,则完全是发生在两个时空体系之间的。从空间四象的认识范畴中来看,这种纽带关联关系并不涉及真气范畴中的元气与原气之间的关联关系。它只是一种空间方位产生的一种关联关系。
       所以,在这个认识层面上,任督二脉之通的问题,并不存在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之气,或者宇宙的自然之气,可以通过任督二脉进入人体之说法。因为,任督二脉根本就不具有物质或者精神的相互传递与沟通的通道属性。它只是两个时空体系之间取相后被认定的一种关联关系。它所沟通的内容纯粹是一种时间属性与空间属性。
       人体的空间属性与时间属性,与大自然的空间属性与时间属性之间的沟通,既不是自然中的元气,也不是人体内的原气,而是人体与大自然的象、相、向之间的运动变化的相对性与随机性。也就是说,中医学中精、气、神三焦论的内涵就是:神,为人体与大自然的向、相、象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唯一精准沟通;精,为相对精确地沟通;气,则为人体与大自然的向、相、象之间的运动变化同时又存在着随机性的沟通。这种沟通的随机性,才是大自然万物霜天竞自由的根本。
       也就是说,自然之象与生命之象,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时空体系。自然之象被取相认识之后,形成了四象理论,称其为时间四象,空间四象。简称为四时四方理论体系。四象时空被取相认识之后,形成了阴阳三焦论。也就是说,阴阳三焦论是大自然时间四象与空间四象取相认识后的一种图腾认识。这种图腾认识被人类自身身体的时间四象系统与空间四象系统认识之后,又会还原为象。也就是说,如果自然象,被抽象取相的时候被三因合成为一果的时候,那么,人类的四象时间系统与空间四象系统,也会还原成一种随机变化的三焦形貌。而自然象被抽象为阴阳态的时候,则人类的时空系统同样也会还原为阴阳两种形貌。也就是说,任督二脉的自然与人体之通,是一个象、相、向的被抽象,被取相,再被复象的过程。它不是物质的流通与交换过程。所以,用通任督二脉的真气疗法来命名一种健身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贫瘠的一种无知之说。
       所以,中国古人就是凭借着这个人体上的“子午线”的基准确定,对人体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现象,依据时空的属性、形貌的运动过程分类,划分为六气结构框架去继续认识。
       阳维与阴维,表达的是阴阳形成的一种维系,或者维絷。也有法度与纲维的意思。但是,它侧重表达的是一种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维持、维护、维修、保养的属性。
       阴蹻与阳蹻,表达的是阴阳形成的一种蹻系。蹻有举、翘的意思,阴蹻则为举阴,阳蹻则为翘阳。此外,蹻有纠偏以防太过和不及的意思。所以,可以称为举不及而按太过,蹻邪防非。
       冲脉,则为气街穴起到胸中而散。带脉则有别于人体诸经络皆上下周流,唯带脉环身一周,横束如带,有总束诸脉成一体系的作用。
       也就是说,人体的属性、形貌、时间、空间结构性,是阴阳两个四象的复合关联关系而成的八卦。而每个四象又具有四个不同的三焦结构性。三焦的属性结构性又有六气。所以,八卦与六气的关联关系具有统一的率领作用。所以,手足各有六经络而为六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属性形貌一体化结构的整体框架。所以,人体中的厥阴、太阴、少阳、少阴、太阳、阳明六气,左右手足共有二十四经络。经络与脏腑互为表里。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结构框架。
       也就是说,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是与钟鼎文化时代对大自然认识的知识体系,共同建立在同一个属性、形貌、时间、空间理论基础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而任督二脉,则是中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子午线”。没有任督二脉的本原认识,也就无法去认识人体中的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八卦的一体结构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20: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
佩服!
上古文化的源头就是大自然。我对中医没有研究。然而从你深入浅出的解析中,我学到了很多,在此感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7: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学东渐后,西方的科学文化翻译成中国文字,形成了中国语言表达的一个现代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中,翻译把一些外文的意思与中国古代文字划上了等号。于是,这些文字就变成了现代科学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再用这些字来探索中国钟鼎文化的时候,就成了引用外国科学理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2# 体用而已
中国有句古话:秀才学医,如笼抓鸡!体用兄既能读懂,学医又何妨?
君不见:仲景弃官从医而成一代医圣;景岳弃武从医而成一代名医;· · · · · · ,历史上,政*治不如意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者众多。
以体用兄之学识,学医不过一念之间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