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8|回复: 29

真正的天球河洛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8 19: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渊默 于 2012-7-8 19:43 编辑

此文节选自拙作《左手易经 右手内经》

颅骨天球金字塔图.png
此图名天球河洛图,也可名天球金字塔图,此图为完整的、东方式的宇宙大统一模式图!包含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也即《尚书》所谓的“天球、河图”与洛书!它能够普适于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现象。在中华古文化中,就是天坛(圜丘)、地坛(方泽丘)与明堂(帝台或云祭坛,就是金字塔)!
具体分析如下:
通常颅骨是有23块(另外还有6块极小的听小骨)大小不同的骨头组成,这其中:额骨与左右顶骨即象北星空之紫微、天市与太微三垣。筛骨即北极星,与额骨相连。

一块蝶骨与上下鼻甲骨及各两块的腭骨与上颌骨即象北斗七星;而左右颧骨即象左辅、右弼。而蝶骨严格来说其实不是一次发育成,其中的蝶甲与蝶翼与其他蝶骨部分为膜内成骨不同,为软骨成骨,因此可分开论述,其中的蝶甲应轩辕星,蝶翼应大角。


各两块的泪骨与鼻骨以及一块犁骨则构成南斗五星。


左右颧骨则象天狼星与天狼伴星;通过颧骨下颌窝连接的下颌骨则象老人星——南极星。


而另外应南门星者,则是下降在腰(由此分阴阳)下的骶骨(恰好五合一)和尾骨(也恰好为二合一,以只有一对尾神经)!而包绕脊髓二十四椎骨则象由日月而产生的阴阳十二月或二十四节气。


剩下的第22块即是枕骨象南极星空,称南垣——“少微垣”,它与顶骨相连。

还有一块十分特殊的“颌下龙球”——舌骨,象地核;而比较罕见的是象地仁的“顶间骨”——印加骨,是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小骨,由于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出现率较高,并由南美印第安人曾建立的印加帝国而得名。印加骨作为有较高出现率的性状存在于中国的古人类中。北京直立人6具头骨中有三例有印加骨;大荔人头骨上有印加骨,丁村人、许家窑人、马坝人化石上也显示出可能有印加骨的迹象;晚期智人的穿洞人头骨上仍可见到。现代中国人印加骨出现率较低,只常见于同属黄种人的美洲印第安人。欧洲和非洲的古人类中则少见或不见此骨。或许,现在的“印加骨”就隐藏在舌骨的中间!?
当然另外即是二十八牙齿应二十八宿,而未被医学归为骨头的还有两块特殊骨——骨迷路中的螺旋骨板,可称为迷路骨或耳蜗骨,应当应特殊的变异星宿——就是特殊的参伐宿!
而最后才长出的四智齿与差不多同时才骨化的舌骨小体应地心五佐——五运!而另外的6块听小骨即恰应相伴的六气!此为主运、气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乾坤客 + 30 有趣,制图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用颅骨来表示者,一是出于自然,非由心造;二者,古云头圆应天,颅骨系列正应天系(恒星系);三是,其简化的象征就表现在我们的脸上——面部,图如下:
两耳以上之间,为三垣部分,以头发、左右眉毛为象(即三毛);两耳以下为少微垣,以髭须为象;左右眼为左辅、右弼;鼻为明堂,象北极、北南斗、轩辕大角乃至于南门(西方人长鼻子象此);唇上鼻三角为正金字塔,唇下三角为倒金字塔,为南极之象;络腮胡为天狼AB星之象;两耳孔、两鼻孔为“四象”之象;环唇为地球之象,舌为地心之象。
人面礼仪天球金字塔图.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22: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花一族 于 2012-7-8 22:14 编辑

请教:有时候运用的方位正好相反,比如,额头为南,下颌为北,这怎么解说?




(注:若不愿主题被无端打扰,可在1楼自行编辑行文顺序楼层页码:
      &&&&&&&&&……………………………X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9: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时以中原文化为主,在北半球偏北,面南者,向阳也;实际上,北半球为阳,南半球为阴,北斗为阳,天狼星为阴,实际上,依据实际的称谓应当是“上斗”,北斗七星应上面的七窍,下方天狼星(ABC三星,C星更加隐蔽),对应下*体三阴,女者明显为肛*门、阴*道、尿道,男着尿道与精道合二为一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22: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见笑了,我想知道的是,在人的面部,会用到的方位有时正好与你画出的图(第一幅)相反,在此情形下,你的天体对应人面的方位如何解释,是颠倒人面还是颠倒天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9 23: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1# 雷渊默
无数之象,只是形象之随意解而已!
【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和九宫的天球河洛图!】
“无极”是后人杜撰,两仪、三才为易经后的词汇。其中尚缺六气、七阶。无六气,八卦与九宫如何能通?无七阶,如何进入四象生八卦的认识?
数理不通,象理不明,只是玄而又玄、恍兮惚兮之混沌不清认识尔。
还是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认全了再谈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09: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1# 雷渊默
请教什么是道,何谓阴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0 11: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7# godsaveme
阴阳界之不分,道之不合。不知分合,三焦不识。两仪者,两极也。极端认识之绝对阴阳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0 1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山 于 2012-7-10 13:58 编辑

2# 雷渊默
     1883年美国科学家罗兰的文章:“如停止科学的进步,只留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应用,却从未追问过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因为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的面包屑,并因为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富裕吗?不要忘记,面包是所有面包屑的来源。”
    中国被封建文化垄断之后,《易经》后的中国传统文人们,基本都是属于老百姓所说的不知“子午卯酉”那一类。因为,他们只知道《易经》而不知道连山经、归藏经是什么东西了。虽然,知道有先天八卦,但是,已经不知道为什么先天八卦有四个版本?这四个版本如何进行变化的?先天八卦因何而成?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官是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如何用数字体系来表达它、认识它、应用它?已经完全不懂,也不会了。也就是说,从《易经》之后,文人们只能按照《易经》中讲的:“易有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逻辑来认识八卦。而《易经》主要讲的是八卦的用,即卦术,并没有讲卦理,卦法。
      应用卦术,只要按照《易经》给出的方法,遵循《易经》讲的内容,就会得到一个需要的结果。然后,用这个结果在预测的事件或者问题来进行形象的随意解。参照《易经》的模式,推导演义出来一个结果。然后,人们就按这个结果的要求去作,使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行为与意识规范在《易经》限定的行动范畴内。从而使封建社会的体制在“不知真理为何物”的状态下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商周文化断代之后,中国人只知其用而不知其理,使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开始退步,而西方科学却在近代开始了崛起。当西方科学的进步超越了东方退步的底线之后,西方科学就展示出了相对的先进性。但是,这仅仅是相对于商周断代后文化退步的趋势而言的。比起钟鼎文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仍然可以说是落后的。所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继续走西学东渐的老路,跟在西方科学后面爬行,坐视中国全盘西化;一条是挖掘钟鼎文化的科学先进性,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天文历法、中医学……等内容上的基础科学理论,彻底摆脱东西方绝对认识论的束缚,走进相对论,走进随机论,全方位地重新探索和研究,重新构建一个属于人类未来的全新的科学体系。这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更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化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6: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确定明白了吗?我的内容可不是你那样虚玄!是古圣本义还是师心自创你自己明白,最好远离数字游戏。建议你系统读我的书后再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9: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10# 雷渊默 你的书哪里有?网上能下载吗?有兴趣想要看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很有创见性。只是未见程先生大作全貌,难以言说。

从网上见到目录,贴出来供网友们了解:http://www.99read.com/Product/Catalog/997313.aspx
   绪论
  第一章  易学与中医学简介
    一、易学简介
      (一)太极八卦图
      (二)河图洛书
    二、医易会通的历史回顾
      (一)《内经》与易
      (二)后世医易说
        1.太极何所
        2.八卦何居
  第二章  医易理论的反思与发覆
    一、藏府知多少
    二、中西类比的必然性
      (一)千古误读的“道、形、器”论
      (二)《内经》排斥解剖吗?
    三、西学参鉴下的会通
      (一)第六藏府之谜
        1.心主
        2.三焦
        3.膻中与心包络
        4.“六”之数
        5.心包
      (二)经脉知多少
        1.任督各前后
        2.任督之藏府
        3.别出“心”裁
        4.八卦与八藏
        5.藏气、舍神、在体
      (三)系统释疑
        1.脾胃系
        2.中气与原气
        3.肝胆系
        4.肾系
        5.父母心
      (四)奇经八脉异何在
        1.肾再论
        2.奇经藏府与神经内分泌
  第三章天人相应的论证
    一、天象迷人
      (一)特殊科学家观
      (二)现代科学观
      (三)星辰学观
      (四)三身说与现代研究
    二、星象与五行
      (一)星辰体与星宿
        1.北斗与四象
        2.西宫白虎与特殊的“参宿”
        3.五象与五行本义
        4.五行生克
        5.黄帝与四帝
    三、天人相应的具体论证
      (一)太阳系
      (二)恒星系与五运
        1.黄极与北极
        2.北斗与二十八宿系列
        3.“三垣”与“心”本原论
      (三)彗星三带与三尸虫
      (四)地球生物系
      (五)细胞――生命的全息元
      (六)地球――生命的摇篮?宿主?
      (七)南极星空的奥秘
        1.无极而太极
        2.重重叠叠话胃肠
        3.线粒体与肠脑
        4.地球的生息
        5.太阳的等离子区与太阳磁暴
        6.星宿代表与神话
        7.胃肠与“二阴”
  第四章天人相应的统一模式――河图、洛书与金字塔之谜
    一、胡夫金字塔
    二、地宫与倒立的金字塔
    三、星象与人体金字塔
      (一)恒星系统
      (二)太阳系统
      (三)地球系统
    四、人体外象的奥秘
      (一)整体外象的奥秘
      (二)头骨与身骨的奥秘
    五、太阳与地球金字塔
      (一)太阳金字塔
      (二)地球金字塔与中子星
        1.地球金字塔
        2.中子的结构与中子星
    六、阴阳与科学
      (一)阴阳与矛盾
      (二)阴阳与“寒热虚实”
        1.“虚”拟的常数N
        2.孤独的“热”量
        3.矛盾的化学键与核力
      (三)阴阳与波粒二相性
      (四)南极暖水湖之谜
    七、生物金字塔与水星奥秘
      (一)恒星系列脊索动物门
        1.北三垣、南垣与灵长目
        2.北斗七星与四足真兽
        3.左辅右弼与特殊哺乳动物
        4.南斗与海兽
        5.轩辕与飞兽
        6.牛、女宿、参宿与“退鱼纲”
        7.南门星与原后兽
        8.老人星、天狼星与蠕虫
        9.大角星与麒麟
        10.四象与鸟纲、爬行纲、两栖纲和鱼纲
      (二)太阳系列
        1.日月系列与节肢、软体动物
        2.行星系列与植物
        3.小行星带与太岁(黏菌)
        4.水星运动的奥秘与地衣
      (三)地球系列与龙蛟之谜
      (四)生命产生与恐龙“灭绝”之谜
      (五)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之谜
    八、神话帝王金字塔
    九、药石、能量金字塔
      (一)金石药物金字塔
      (二)能量金字塔
    十、佛教与金字塔
      (一)三界六道
      (二)密家轮脉与中医经络说
  第五章  天人相应的中医运用――经络气化与《伤寒杂病论》之谜
    一、经络之谜
      (一)营卫与三焦概论
      (二)营卫与三焦具论
        1.细胞外基质
        2.三焦与基质
      (三)营卫之道
      (四)细胞层次
        1.肥大细胞/内藏交感神经
        2.脂肪细胞/内藏副交感神经
        3.组织细胞
        4.血小板
      (五)营卫并行
    二、奇经论
      (一)冲脉、命脉
      (二)维脉、跷脉
      (三)任督
    三、中医之经络与修*炼机制
      (一)细胞之经络
        1.呼吸链真实情况
        2.铁离子的奥妙
      (二)人体之经络与自由基
        1.自由基
        2.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
        3.自由基聚合反应与营气流注
        4.前列腺素与脉气
        5.中气与NO、CO
        6.两种卫气与NAD(P)H+H+
        7.“神气”与微波
        8.远红外与原气
        9.神气、卫气、原气的传输
    四、气功的修*炼机制
      (一)人体的“反常”现象
        1.“耗能”的血液湍流
        2.“空瘪”的红细胞
        3.“碎片”血小板
        4.“无名”的辅酶Q
      (二)脐下肾间动气与气街
      (三)人体三套系统的原因
        1.经络的两个层次
        2.激素与货币
    五、《伤寒杂病论》别裁
      (一)藏府与“藏气”
      (二)诸“气”辨析
        1.卫气与营气
        2.原气
        3.谷气与真气
        4.神气
        5.六气
        6.中气
      (三)“伤寒”辨析
      (四)温病学派的“批判”
        1.混乱的理论体系
        2.辛凉解表与卫气营血辨证
        3.柴胡劫肝阴
        4.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5.逆传心包
      (五)《伤寒杂病论》六经真义
        1.各家学说
        2.脏腑经络气化真义
        3.九藏九府与九脉
      (六)奇经系列
        1.带脉
        2.中宫
        3.冲脉
        4.中丹田
      (七)三气合病
      (八)《伤寒杂病论》辅翼
        1.《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2.《千金方》与中风、补肾论
  第六章  天人相应人文意义总论
    一、性、德、情、欲论
      (一)三魂与三识
      (二)七魄与五识
      (三)脑电图的奥秘
    二、文明与礼仪
      (一)东西方文明的差别
      (二)“神道设教”与一神教
    三、礼仪文明与人种的差别
      (一)文明与人种的差别
      (二)礼藏于玉
      (三)礼仪祭祀
        1.古礼寻影
        2.明堂、灵台与人面金字塔
  主要参考文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9: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江雨

网上可以购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2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内容涉及太广、太新,加之第一版编辑得纵横交错,一般人不容易看懂,需耐心看才能略知一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0 22: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10# 雷渊默

      在玄而又玄的人眼里,看什么都是玄的!远离数字,你又能创出个什么惊天动地的理论来呢?就你那个什么“天球金字塔· · ·图”?数理不清,象理不明,牵强附会,只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形象随意解的“大一统”理论。现在,这样的宇宙论太多了!
      看得出,你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研究这些,能认识到如今的高度,实属不易。但没有一个理论可包罗万象一统世界的。没有数理,你如何认识象理?数理是沟通物象与心象的唯一纽带。没有数理的沟通,物象与心象如何能二合而一?不能二合而一,只能心物两分,从而进入绝对二元论认识的偏激之中,只好在唯心与唯物之间左右摇摆。
      如果真的想有所成就,就请好好学学老祖宗的属性数学,否则,就是皓然回首之时,也是一事无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0 22: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山 于 2012-7-10 22:15 编辑

中国传统文化早在钟鼎文化时代,就已经通过“日晷”与“月晷”上的向形貌、相形貌、象形貌连续认识后,得到了向、相、象三合而一的时空整体认识方法与认识结构,成功地构建了时空合一认识的属性科学理论体系。并且,产生了流传至今的干支历法体系。同时,也应用干支时空一体化认识的理论,对人类自己的生命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成熟的发展和完善了人类的医学。
      先生画蛇添足地构建了什么宇宙大一统理论,还与中医学扯在一起,就不要糟蹋老祖宗的东西了!外国人不会承认你这些理论的,中国的明达之士更不会承认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22: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要你假惺惺的半句恭维(你连我的书都没看)!
   只是真诚地请你读一读拙作,再发言论——看你还算是做学问的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22: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易道源出上古,《易传•系辞》所谓“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后世尊《易经》为群经之首,以其阐天地大道,究天人之极也。
《易》最早最系统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此说深入华夏民族之心,贯穿于百姓的人伦日用之中,培育了华夏民族崇敬天地、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易》通过对三才的阐述,建构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内容及其价值。《周易•系辞下》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何谓“三才”之道?《易传•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立位而成章。”
而作为中医典籍的《内经》主张“天(地)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
《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甚至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其实将人之应于天地并非《内经》的独有,《吕氏春秋》云:“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淮南子》云:“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地之大纪,人身之通应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认为“天地”与 “人”有着统一的内在属性。
言及“天人合一”,今人受西方哲学影响,将其视为古人的推论理想。实际上,“天人合一”是宇宙的本然,也是古圣行持所达到的大道境界,本非纯粹理想而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天人相应”只是必然的结果,而“取类比象”则是古圣向后人昭示大道的一种方便认识途径,但是后世显然出现了理解的颠倒——也就是说颠倒了因果!以为古人通过取类比象而臆想“天人相应”!
从通常的哲学角度分析,《易》讲天、地、人“三才”,首先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天地区分开来。天地作为客体,是主体人认识和探究的对象,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究天人之际”。
但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是,东方的“主客二分”是古圣教导世人认识、理解大道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与归宿。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追求与达到“主客合一”。如《孟子》所讲的“尽心、知性、知天”,《中庸》发挥云“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说:“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日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摄入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器,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反身而观,三才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
然而,古人的这些东西能否为今人所认同,或它是否经得起现代科学的推敲与检验呢?
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问题是这样的:
通常说东方的科学(易医)整体而系统,但实际上流传至今的现实却是过于“笼统”,随意性太大,致使零乱不堪;而言西方的科学还原分析而“科学”合理,但实际上的现实却是“机械刻板”,许多东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探究宇宙本身的神奇与奥妙。只有两兼其长,才有可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那么,东西方文化与中西医有没有汇通的基础或结合点呢?当然是有的。孔子在《易传》中曾经有一句名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古人在没有西方文化的对照下只解释为“道器”论是情有可原的,而现代人依然囫囵吞枣却是一大失误!
其实夫子此言应当是“道、形、器”论,所谓“形”,就是“象”,它是道和器的共同基点。只不过“道”是向上(回归整体)推究“为什么?”,所以形成整体的理(原理)与气(关系)——这就是东方的易学与中医;而“器”是向下(进一步分析还原)推究“是什么?”,于是形成进一步的独*立“质”观——这就形成了西方的科学与西医!
因此我们可以称东方的思维为“类象(取类比象)思维”,以对应于西方思维的“抽象思维”——当然这是相对的,尤其是东方,同样也具备“抽象思维”!因为“类”者,比类也,为横向的、未分离地与整体中相类者进行比较,并向共同之源(含纵向)溯源探讨;而“抽”者,为从整体中抽离出来,单独地进行纵向分析,但是最终(近代科学)也会将各个个体之间进行横向的“对比”,并进一步向上努力还原而形成所谓的“系统性”——当然,由于最初割裂了整体的“生命”,所以它的“系统性”依然是“机械的”,而非“有机的”和“生机勃勃的”!
《易•系辞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此云先圣彻悟到宇宙规律,乃以形象进行比拟,以昭示大道,达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境地。这个模型之象,在《尚书》中叫天球河图。《尚书•顾命》曰:“越玉五重陈宝:……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如此,我们可以抓住“形”或“象”作为基点来会通中西文化和中西医——它们大分“天、地、人”三才系列,分别就是天文(包括地理)、生物分类和人体生理解剖。
举例而言,古人(《内经》等)所说的“荧惑”、“太白”、“岁星”、“镇星”、“辰星”难道不是现代科学所讲的火星、金星、木星、土星和水星吗?当然是——从“象”上。但是实际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同样,人体的结构,从“象”(生理解剖)上面而言,中西医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单从象而言,生理(因为象有显微之别,故必借助于生理)解剖学之“形脏”同样适合于中医,只不过对这些“象”的实质内涵的认识,中西医却“大相径庭”!
可是我们的中医人士由于受局限于所知与识,硬将科学的“象学”——“解剖学”拒之门外,不知此不单纯属于西医,也同样属于中医。
《素问•举痛论》云:“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
所以《内经》的知识,“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可以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观察到。“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而现代科学对人体的观察、测量已经细致入微,远远超出“视而可见,扪而可得”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观测结果作为研究《内经》的重要依据,因为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身体结构,也正是远古人所观察到的,而且还远远超出远古人观察的范围。而天象也同样如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攸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灵枢•经水》一段话更加证明了远古很重视对人体“度量切循”的观察与对尸体解剖度量:“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
《灵枢•肠胃》与《平人绝谷》两篇的细致描述,可以让我们看到远古人准确地把握着人体的解剖结构。
再如人体胚胎的的生长发育,后世医家如明代医家虞抟谓:“人之生也,先生两肾,号曰命门”,后人也一直如此认同,是焉能令人信服?而实际上《灵枢•经脉篇》却云:“人之生也先成精,精成则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与现代医学之胚胎发生相吻合,奈何后人乃至今日仍无重视,是岂崇经或“科学”精神?
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出在他们无法“消化”现代科学的“天文”之“象”和 “解剖”的“象”。如若问中医既然言“五藏”与“五星”相应,五星又主导“五运六气”,那么,太阳系还有更加明显的日、月以及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中医如何不提?人体如何对应?可以肯定几乎没有人能够思考和回答!如此等等很多问题,都悬而不解,因此想中西会通只能是“痴人说梦”!
笔者有鉴于此,乃苦心孤诣,拟诸斯文,乃援引现代科学诸多内容与传统文化以证明古人天人相应说的真实不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取类比象。
中西医都是在东西方不同文化土壤里产生的特殊技艺,他们所反映的是不同文化的不同的思维方式,由此产生不同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中医,不仅是“硕果仅存”,而且内涵丰富,与《易经》一样,理贯天地人!
   然而, 对于以为世解惑、阐明真理、维护正统、标榜理性为己任的科学家而言,此文的内容可能有些过于离奇,不过,我是依据传统的医易与现代科学与西医进行尝试性综合,并且不是闪烁其词,不是镜花水月,而最终的验证落在实实在在的科学的范畴内。
   况且, 问题要这样看待:首先,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本身而言,这完全是一脉相承的思想,就象历史上被我们现代人确定为“唯物主义代表”的东汉王充也不例外,他一边是否定“鬼神”之说,另一方面又大谈以“气化论”为基础的星象学——这依然与鬼神无关!因此只是神秘而己,并非“迷信”。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类所有的经历与感受之中,神秘感最为美妙,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的真正源泉!”就象中医中的“藏府经络气化”理论,学人不妨细思,若非中国留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藏府经络理论,并且为临床实践佐证,又为现代科学认同(承认客观性,却至今不知实质),那么人们肯定认为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很完整,很彻底,别无其他什么奥秘机制(所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经络被打入“牛鬼蛇神”),因此对于天体星象而言,情况同样如此,我们目前的认识依然如同西医认识人体一样,为机械、刻板的纯物质层面(即天体)的认识,而在中国古代同样依然是谈系统、整体而有机的“星象”之“气化论”!因此,天体之间可能存在着类似的为目前科学家尚未把握的、如同中国古人所讲的、与人体相同的系统、有机、整体的“气化”联系,以及对人体有特殊的对应影响呢!
更何况科学的精神并不排除“假说”(相反,创造性的“假说”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必需),即使这个“假说”可能让他们难以容忍、无法接受——就象当初的量子理论对经典物理的冲击一样!并且科学本身也会有许多的错误,甚至很荒唐、低级的错误,至今仍然没有被科学界和大众所认识,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产品(而非科学本身)带来的物质上的“无限享受”湮灭了大众(也包括科学家自身)的慧眼,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章节讨论。
我们还是通过类比来说明。关于人体的奥秘,16世纪以前的欧洲流行一种说法,即人是由三种身构成的,即肉体、星辰体和精神发光体,其实这种思想在很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说法,中国格外如此,不过表述得不那么明显,所以多数人感觉陌生。佛教密宗中即说,人有三身,即粗重身、细微身、极微身。当然,自从文艺复兴、科学昌明以来,这种观点恐怕已经斥为荒诞无稽之谈,扔到历史的垃圾堆去了。这里我暂不论可否,而通过同样复杂而相似的社会进行比较。
关于社会的几个层次,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又十分模糊!我们经常讨论一件事情是否可行或正确时,总是说要合法、合情、合理。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我们的社会就是有三个层次的社会!一是以国家机器为表现的,以法制为基础的政*治“等级社会”;二是以家庭(和学校等)为表现,即以人情为基础的“关系社会”;而第三层次,应当是以宗教礼仪为表现的“道德社会”!当然,事实上的社会不是此三者的线性并列,而是三者相互影响、制约而形成复杂的交织网络。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中,三者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而人体实际上还没有社会复杂!因为社会的单元毕竟是有意识的人,而人体的单元只是细胞。就拿人体的生理而言,饮食入胃,不仅会对诸多的内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受到诸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精神状态、体质因素、时间阶段乃至人种因素等;即使不考虑外因,又在相对正常的内环境下,饮食入胃的实际生理过程绝非仅仅如西医所讲!为什么呢?因为饮食入胃,并非仅仅只有在局部消化、吸收的过程,还会对诸多的内环境产生影响而引起其他脏器的“预警”与反馈,从而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的真实质与量,同样还有肝脏、血液乃至细胞生化的真实质与量。西医所讲的只是理论(实际上还只是西医肉体层次上的)上面的化学反应与物理过程而已,至于反应的质、量与速度等真实情况,他已经无*能为力!好比国家推行一项政策,理论上(同样还只是法制层次)上行下效,一级一级的下放,绝无偏差。而事实上呢?不言而喻!情、理、法交织,复杂得很呢!
不过,人体上面依然没有社会那么复杂,多数可能的生理反应与信息渠道西医基本上都注意到了,虽然比较机械,但是还有一项极其重要、也是现在争论不休的信息通道——经络,却被忽略!不过所幸,现代医学已经注意到了,虽然是刚刚起步,那就是细胞外基质!不过还仍然是投影,其中的奥妙多着呢!所有的一切都是古圣先贤亲身体验而得的真实!
然而,我们无法拉着只习惯于做机械的实验室试验的科学家去静*坐修*炼“(真)实验(证)”,即便有个别科学家去做、去亲历,结果还是被划归神秘学范畴,受到其他科学家的批判!因为就算中医如此四五千年,不仅疗效确切可见,而且理论比较完备,尚且倍受所谓的科学之质疑与指责,更何况仅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修*炼体验呢?虽然它是最真实的!
因此,笔者不得已,反过来来一个“矛盾”法,将科学的发现与传统的医易相类比,来一个“科学中医化”!由此从医易的角度推导出诸多看似是机械对应类比的“科学的猜想”——勿宁说是推论!当然严格而论是“东方化”,它不是对传统科学的否定和扬弃,而是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因为不同的层次适用的法则不同。就象微观世界只适量子力学,而已经不再适合经典的牛顿力学一样,但并不是说牛顿力学是错误的,而只是将它安置于适合的适用范围,更无论将它以点代面或无限放大!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关于月亮的来源,科学界有三种观点,即俘获说(地球的妻子)、同源说(地球的姐妹)、分*裂说(地球的女儿);另外,学术界还有一个更加奇特的猜想:月亮是外星人的太空航宇——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月亮的中空(这一点勿用质疑)无法用以上诸说解释!另一方面,由于天文学上物理双星和聚星(3~10多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占恒星总数的一半多。太阳作为一颗较典型的恒星,科学家也一直在寻找它的伴星,目前并无所获。那么,从中医与易学角度又作何说呢?观点出人意外!实际上从中国文化而言,日月并提,并称“日月为阴阳之大端”,因此太阳的伴侣就是月亮,并且月亮就是一颗“恒星”!只不过月亮经历多次蜕变,已经“面目全非”而已!而最后一次重大的蜕变是“原地球”(更加奇特,为一颗残裸“类星体”!)擦边碰撞月亮后来才有的一颗残伴星(也是极度衰变的“类星体”空壳)而导致伴星碎裂轰击月亮一面(以后即为月球正面以及分散12 处的质量瘤),致使月亮高速自旋,表面熔化(受击的正面明显,另外一面稍受波及),抛出一部分而被“原地球”(比较小)吸附而成为最初的地球(以后会一直膨胀)!也就是说,正好与科学的推测相反,地球(指地核以外的部分)来源于古月亮,是月亮的“儿子”!这一点我还是举例类比说明吧:古时候,最初男女夫妇相伴,而一旦生下宝贝儿子以后,母亲围着儿子转,但仍然以父亲为家庭的物质与精神中心。随着儿子的成长,个头会比生他的妈妈高大也极其平常。那么,会有人以个头大小论母*子的先后来源吗?其实,关于日月与地球的来源,中国古时候的神话早已暗示,这就是《封神演义》等神话中的李靖(也称为天王,即托塔天王)——日、殷夫人——月,以及特殊的儿子哪吒——地核,借殷夫人肉身成胎而矣!实际上,上古的神话与传说,蕴藏着很多奥妙呢! 不仅如此,我还要依据医易理论推导出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内部结构,从而破解天文、地理学许多未解之谜,如宇宙强伽瑪(γ)暴源、黑洞、中子星、类星体以及中微子振荡、南极暖水湖之谜等 。
再如,中医的阴阳五行,似乎很抽象;而古代天文学上面的北斗四象二十八星宿似乎很神秘或毫无道理。古人为什么将赤道附近的星宿分四七二十八宿呢?并且在也是七宿的“北斗”的主持下构成“五行”?尤其“天人相应”学说更加象神话。这些多被自诩为很科学的所谓“专家”、“学者”和“教授”等所诘难与诟责,不知道他们大谬矣!我们不妨在此略微讨论一点。
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科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阶段。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其实所有的生物皆是如此,只不过只有人得天地之“全气”而已。科学只认识到生命产生于地球,言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万物之母”,是犹婴儿之“知母不知父”也!不知天象之作用于地球,才产生生命的基因,引导生命的进化和发展。所以科学对生物的分类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分类只有相似的科学性,一部分比较接近真实,而许多分类混乱。另一方面,对于生物为何有此类型,更加是茫然,以为是纯粹偶然,不知道其中除有“理”外,还有“理中之数”!
如对“爬行纲”的分类最接近合理,现代生物学将爬行纲动物分为2型、3亚纲、6目,即无窝型,龟鳖亚纲龟鳖目;双窝型:古蜥亚纲鳄形目;鳞蜥亚纲原蜥总目喙头目;有鳞总目蚓蜥目、蜥蜴目和蛇目。
按照东方医易学的“天人相应”分析,爬行纲生在陆地,又部分可入水,是阴中之阳,为“木”,故应“东方苍龙七宿”,与人体的对应就是“桥脑—胸腺”系统——中医的“阴维脉”。“七”之数者,阴阳五行也。因此爬行纲实际上依据有、无窝分两型。而无窝型者,阴阳也,其中鳖目者为阳,以“鳖”名者,别也,出也,喜动;而龟目者阴也,以“龟”名者,归也,入也,喜静。在中医中“鳖甲”的功效“破症除瘕”为阳,而“龟板”的功效是“滋阴潜阳”为阴,亦理之必也。有窝型者,五行也。即:
               阳  鳖目 (“别”也,外出为“阳”)       
     无窝亚纲
爬             阴  龟目 (“归”也,内归为“阴”)
行  
纲             火  蜥蜴目(色艳而善变,如火)
               木  蚓蜥目(类蜥蜴而寡足)
     双窝亚纲  土  蛇目  (无足而行四方)
               金  原蜥目(喙头目)
               水  古蜥目(鳄形目)
再如“两栖纲”,具肺而起于水中,在水中用腮,成体用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故此为阳中之阴,为“金”,应白虎七宿。实际上应当是依据有尾、无尾而分两型,分别对应阴阳和五行。阴阳者,无尾之蛙(蛤*蟆)目和蟾蜍目。蛤(蛙)蟆,古音kama,就是“跨马”,喻其善于跳跃也,为阳;而蟾蜍者,取音义“彳亍”也,喻行动缓慢,为阴也。
分析比较不科学而混乱的如“鸟纲”,明明当以翅膀而引起的差别来分类,却以根本无关的颌骨来分类。其中退翅型者为阴阳,阳为陆地(多沙漠)生的“鸵鸟目”,阴为水生的“企鹅目”。余如“鱼纲”之依据软、硬骨而分阴阳和五行,“哺乳纲”之依据有蹄无蹄而分阴阳和五行,如此等等。
当然生物的分类有“天、地、人”三大系列,上面所讲的仅仅是应“恒星”的“天”系列的一部分,仅仅依靠西方机械的科学观,是无法破解其中的奥妙的。因此,科学的大厦还没有真正建立,没有东方的易学为主梁,所谓的科学只是一些分类比较有规律的高级建材而已,科学大厦尚未建立!!
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出,传统对生物的分类也显的太粗糙而笼统,无法诠释复杂的生命相。传统对生物的分类为“蠃(倮)、羽、毛、介、鳞、”五虫,分别对应“土、火、木、金、水”五行。同样,在中医理论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别传、散佚、错误与讹传。
比如错误最彻底的如上面我所讲的“五行” 之“土、火、木、金、水”(首见《尚书•洪范》)之星象对应,实际上对应北斗(中宫)与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素问》所引的古籍《太始天元册》中“五运经天”就是很好的证明,不过后人被其中的错讹(应当为王冰错改)所误导。而与六星(不只五星:火——荧惑、木——岁星、土——镇星、金———太白、水——辰星,还应当加第六星——天王星,正文会有论述)相应的是“六行”——依据古例当称为“六府”,它的证明在《春秋左传•文公七年》中:“《夏书》(就是《尚书•大禹谟》)曰:‘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就是说应六星的是“六府”: 水、火、金、木、土、谷!
如此所谓的十天干、十二地支就是“五运六气”、“五藏六府”的阴阳自倍,后世几乎全部混淆、错用!
而中医中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上面我所讲的“东方苍龙七宿”,与人体的对应就是“桥脑—胸腺”系统——中医的“阴维脉”,就是说真正应五行的五藏是“五脑”, 这也是千古未明、错会,需要引证道家和丹道医派,才能够真正理解古圣先贤之心髓。
因此我们必须综合现代科学和传统的医易与“天人相应”理论,才能够破解自然的真实奥秘,同时也真正对流传至今的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进行“发覆”,回复其本来面目。
当然,正如上面所讲,我的推论不是闪烁其词,不是镜花水月——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最终的验证仍然落在实实在在的科学的范围内。因此最终还是让科学家自己说话、下结论吧!
所有的结果最终向我们呈现:完整的、东方式的宇宙大统一模式竟然为完整的天坛(圜丘)、地坛(方泽丘)与明堂(帝台或云祭坛,就是金字塔),包含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也即《尚书》所谓的“天球、河图”与洛书!它能够普适于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现象。
由此而触类旁通,引发金字塔及与其模式有关的人种、文明、历史、文化等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人们不能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尤其是现在科学和学术分科极其琐碎、庞杂的时代,更甚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先哲庄子目睹这种状况,曾经发出慨叹云: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比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
现在科学界也在呼唤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其实很多的新思想、新思维与新发现来源于学科交叉,同时也导致了众多的边缘科学,所以我希望人们能够以宏博的胸襟、广阔的视野来面对,做“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而慎勿自以蜩与学鸠为美!
因此,在科学开明、思想开*放、百花争鸣的新时代,所以我希望最先等待来的是思想的讨论与科学的检验!因为笔者所讨论和要例证的是关乎中华文化最精髓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基石!当然,限于个人的学识和修养,文章中肯定存在着不少的牵强和错误之处,希望大家、学者与科学家批评、指正。我在此只作抛砖之思,切望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共同努力,衷中参西,重拾民族自信、自尊,复兴传统的真正文明和优秀文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1 01: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山 于 2012-7-11 01:20 编辑

18# 雷渊默
      先生写的这些东西,说句实话,本人在不惑之年以前早已广泛涉猎过了。从古到今,中西方人类创造的知识内容浩如烟海,现代科学各种分科理论亦成“大爆炸”之势,分而不能合。各种理论和学说铺天盖地,但能自圆其说者尚无。总有人梦想着(就连爱因斯坦因也不能脱俗)能够找到一个大一统的包罗万象的理论,但是,在没有真理的迷宫里,再怎样努力的探索,也是徒劳的!以现有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连找到在中国远古时代就早已成就,并流传至今的干支历法的原理、经络的奥秘等都无*能为力。不能不说人类的科学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而这些连现代科学都无法认识,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其客观事实存在的远古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古人是用什么方法产生了这些流传千古,至今依然实用的科学理论体系?显然,从现代科学和易经之后的封建文化的知识和认识方法当中,都不会找到满意的答案的。因为,现代科学解释不了,易经之后的封建文化的知识和认识方法也解释不了。先天八卦四版本的数理内涵,用易经的数理是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的。所以,深入探索和挖掘易经前的钟鼎文化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用产生这些知识和成果的方法,去重新探索,是一定会重新认识到钟鼎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精华,使早已消失的钟鼎文化的奥秘大白于天下。从而为人类科学的健康发展找到一条光明之路。
      本人在国学网上有许多篇文章都有详细论述,我相信!以你的悟性,看过之后也许会有所得的。也许会对你的学术研究有所帮助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要深陷在易经后的绝对认识之中而不能自拔。言止于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怕自得之心,久而固执己见!好歹你的文章我读过部分方敢评论,如此空言是做学问的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1 2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 雷渊默
拾得曰:世间有人,笑我骂我,诽我谤我,辱我打我,嫉妒我,中伤我,非礼我,以及种种不堪我,当如何?
寒山子对曰:只是听他任他,忍他让他,躲他避他,漠然他,不理他,一味由他。再待几年,汝且看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1 20: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深陷在洋人的“青铜文化”一词之中,怎可妄言古圣之心?
你的数数游戏确实与宇宙无关!
“三焦”没有概念!概念只是你下的。三焦只是一个认识方法,其内容千变万化,以你目前所识,理解阴阳尚难,就别说三焦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2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之间,要互相尊重。就事论事儿,做批评当就文本内容来说,可以直指对哪些话有不同意见,可具体些。无论楼主的观点有没有问题,最好不要做没有分析、没有依据的一味否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1 21: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1 21: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意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1 2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2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连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1 21: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花一族 于 2012-7-11 22:46 编辑

[quote]


   还是那句话,你读过我的文章了吗?
   如果根本不想读,只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那随便!如果不敢读,就不要胡乱下结论!

——————————————————————————

编者注:本论坛分为若干大区,本大区称作复兴大区,特点是注重学术内容,在本区域凡是无关学术实质内容的吵架文字,一经发现,首先屏蔽。其他大区怎么发言本区编辑不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2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