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48|回复: 40

讀楊伯峻《春秋左氏注》札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4 1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4 21:59 编辑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全四冊)楊伯峻編著200910月第3版北京第10次印刷。


     《前言》P6頁《公羊經》於魯襄公二十一年寫道:“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穀梁經》也寫道:“庚子,孔子生。”而《左氏經》卻沒有這一條。

      案:是說非也!楊氏以《傳》當《經》,由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藏《公羊傳》殘石上在廿有一年“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句足證是言,相關殘字見圖版。
页面提取自- 漢熹平石経研究の現状と課題-2.jpg
“孔子生”页面提取自- 漢熹平石経研究の現状と課題-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4 20:09 编辑

P38頁隱公四年《傳》“石碏使告于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爲也。此二人者,實弑寡君,敢即圖之!’”楊注:“弑”字各本作“殺”,今從石經、宋本改作“弑”。

     龖案:楊氏所言石經乃唐開成石經,“殺”,金澤文庫卷子本作“煞”乃南北朝時“殺”字。“殺”字早於“弑”,當是《左氏》原字,況楊亦言“各本作‘殺’”,楊改誤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9: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3 22:04 编辑

P869頁成公十四年《傳》“衛侯饗苦成叔”,楊注:“享燕之享《左氏》均作‘享’,僅此處作‘饗’。享,正字。饗,假借字,詳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竹添氏《會箋》:“《左傳》多作享,此作饗,爲僅見。”

       抄人不言出處,不當!
{:soso_e128:}{:soso_e12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4 20:10 编辑

P942頁襄公五年《經》“冬,戍陳。楚公子貞帥師伐陳。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媵子、薛伯、齊世子光救陳。”楊注:“各本原無‘莒子、邾子、媵子、薛伯’八字,而《公》、《穀》有之。臧壽恭《春秋左氏古義》據《經典釋文》不標三《傳》異同,謂《左氏》‘傳寫譌奪’。臧說是也。今據金澤文庫本補。”


         龖案:楊氏改《經》非也!漢熹平石經嚴氏公羊《經》襄公五年碑隂四第19、20行“冬戍陳楚公子貞帥師伐陳公會晉矦宋公衛矦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媵子薛伯齊世子光救陳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陳辛未季孫行父卒●”,恢復碑“冬戍陳楚公子貞率師伐陳公會晉矦宋公衛矦鄭伯曹伯齊世子光救陳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陳辛未季孫行父卒●)”。“曹伯齊世子光”,唐石經《左氏》、唐石經《穀梁》、《會箋》所言宋本、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同,金澤文庫卷子本作“曹伯莒子邾子媵子薛伯齊世子光”。由圖一一六tb046308“子囗婁”、圖一一七tb046309“氏、公”殘拓恢復碑後知漢石經嚴氏本無“莒子邾婁子媵子薛伯”九字。而《左氏》“邾婁子”皆作“邾子”,知《左傳》原本當無“莒子邾子媵子薛伯”八字是也!
116圖一一六tb046308“子囗婁”.jpg
117圖一一七tb046309“氏、公”.jpg
碑隂四恢復石經《春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4 20:11 编辑

P1064頁襄公廿有二年《經》:“冬,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隨。”楊注:“《公羊》、《穀梁》于‘邾子’下有‘滕子’二字,此或《左氏》誤脫。”


          案:楊氏說非也,並非“《左氏》誤脫”,而是《左氏》存《經》古貌是也!

  
          漢熹平石經嚴氏公羊《經》襄公廿有二年碑隂三第2、3行“廿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夏四月秋七月辛酉叔老卒冬公會晉矦齊矦宋公衛矦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于沙隨公至自會楚殺其大夫公子追舒”,恢復碑“廿有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夏四月秋七月辛酉叔老卒冬公會晉矦齊矦宋公衛矦鄭伯曹伯筥子邾婁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于沙隨公至自會楚殺其大夫公子追舒●)”,唐•陸淳曰:“《公》、《穀》於薛伯上有‘滕子’。”龖案:恢復碑時由圖一二四tb050316“淶閭丘來”一石殘字,知漢石經嚴氏《公羊》與《左氏》相同而無“滕子”二字!
124圖一二四tb050316“淶閭丘來”.jpg
碑隂三恢復石經《春秋》-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9: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4 20:11 编辑

“諡、謚”

P37頁隱公四年《傳》“陳桓公方有寵於王。”楊注:此時陳桓公未死,不應舉其諡,此或《左傳》作者偶疏之筆。

案:楊氏書前三冊作“諡”,僅第四冊作“謚”!龖案:作“謚”是也!詳如下段氏說。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謚,行之迹也。《周書·謚法解》,《檀弓》、《樂記》、《表記》注皆云:‘謚者,行之迹也。’謚迹曡韵。从言。益聲。按各本作從言兮皿闕。此後人妄改也。攷玄應書引《説文》:‘謚,行之迹也。從言益聲。’《五經文字》曰:‘謚,《説文》也。,《字林》也。《字林》以謚爲笑聲。音呼益反。’《廣韵》曰:‘諡,《説文》作謚。’《六書故》曰:‘唐本《説文》無諡。但有謚。行之迹也。’據此四者。《説文》從言益無疑矣。自呂忱改爲。唐宋之閒又或改爲諡。遂有改《説文》而依《字林》羼入謚笑皃於部末者。然唐開成石經,宋一代書版皆作謚不作諡。知徐鉉之書不能易天下是非之公也。近宗《説文》者。不能攷知《説文》之舊。如汲古閣刊經典依宋作謚矣。而覆改爲諡。可歎也!今正諡爲謚。而刪部末之謚皃,學者可以撥雲霧而覩青天矣,神至切。古音在十六部。”
段氏說“謚”.jpg
“謚”页面提取自- ##日本覆刻本《五經文字》《九經字樣》.jpg
《字林》“謚字”页面提取自- ##日本覆刻本《五經文字》《九經字樣》.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1: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7 21:36 编辑

P133頁  桓公:“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會杞侯莒子盟于曲池。”楊注:“‘杞’,《公羊》、《穀梁》俱作‘紀’,《春秋啖趙集傳纂例》一引《竹書紀年》亦作‘紀’。然據《左傳》義,以作‘杞’爲是。”

     
      案:這不是混說嗎{:soso_e110:}當以《公羊》、《穀梁》並《竹書紀年》爲正{:soso_e182:}
      
      龖案:“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會紀侯莒子盟于毆蛇”,《公羊》、《穀梁》無《傳》。《春秋集傳纂例》卷一《趙氏損益義第五》引《竹書紀年》曰:“魯桓公紀侯莒子盟于區蛇。”《穀梁經》作“紀侯、曲池”,《左氏經》作“杞侯、曲池”《傳》言:“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公羊釋文》:“毆蛇,丘於反,又音曲侯反。蛇,音移,又音池。《左氏》作‘曲池’。”杜預曰:“曲池,魯地。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隱四年,莒人伐杞,自是遂不平。”范寧言:“曲池,魯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6: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8 21:51 编辑

          莊公十六年“冬十有二月,會齊矦、宋公、陳矦、衛矦、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楊注:“今本《公羊》‘會’上有‘公’字,然《春秋繁露·滅國下篇》云:‘幽之會,莊公不往。’董仲舒爲《公羊》家,則其所據本無‘公’字可知,今本《公羊》‘公’字恐係誤衍。今本《公羊》、《穀梁》‘許男’下又有‘曹伯’兩字,然《滅國下篇》云:‘幽之會,齊桓數合諸侯,曹小,未嘗來也。’則董仲舒所據《公羊》原無‘曹伯’二字。詳臧壽恭《春秋左氏古義》。   董仲舒雖以爲幽之會莊公未往,《左氏》幽之會義恐不如此。會上省略主語,自是魯往會可知。杜《注》謂 ‘不書其人,微者也’亦不必然。僖二十九年《經》云:‘夏六月,會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傳》云:‘公會王子虎、晉狐偃、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轅濤塗、秦小子憗盟于翟泉。’是翟泉之盟,《經》僅書會,而《傳》以與會爲魯公。此會齊侯始霸,諸侯皆親往,齊魯相鄰,魯斷無僅使大夫往會之理,是以知此會亦必莊公自往,《經》之書法與翟泉之盟相同。”
  

         案:楊氏說非也!古人惜字如金,不會無端填、減《經》中文字!鄙人恢復漢石經碑時由相關殘石位置現行本《公羊經》本行恰多三字,由此知嚴氏《公羊》石經本當與《左氏經》並董仲舒所言本相同亦無“公、曹伯”三字!由《春秋繁露·滅國下第八》言:“幽之會,齊桓數合諸侯,曹小,未嘗來也。魯大國,幽之會,莊公不往。”可知“幽之會”“莊公不往”及曹“未嘗來也”。至於楊氏所言“僖二十九年《經》”例,乃是“諱”!杜預之言良是:“魯侯諱盟天子大夫,諸侯大夫又違禮盟公侯,王子虎違禮下盟,故不言公會,又皆稱‘人’。”
碑陽二 ··恢復石經《春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2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P238頁  莊公廿有八年“秋,荊伐鄭。公會齊人、宋人、救鄭。”楊注:“《公羊》‘宋人’下有‘邾婁人’三字,疑衍。”

         案:楊氏說略是,另“會齊人”前“公”字亦是衍字!

         莊公廿有八年“秋荊伐鄭公會齊人宋人邾婁人救鄭”,恢復碑“秋荊伐鄭會齊人宋人救鄭”。《公羊》無《傳》,《穀梁》:“荊者,楚也。其曰荊,州舉之也。公會齊人、宋人救鄭。善救鄭也。”案:唐石經、宋本、四部叢刊本、監本《公羊》作“公會齊人宋人邾婁人救鄭”;唐石經《左氏》、《穀梁》、伯2590《穀梁》作“公會齊人宋人救鄭”;伯2536《穀梁》、金澤文庫卷子本作“會齊人宋人救鄭”無“公、邾婁人”四字!龖案:恢復碑時由四塊殘石固定後並石經行七十字例,知漢熹平石經嚴氏《公羊》本當與伯2536同而無“公、邾婁人”四字。
碑陽二恢復的漢石經《春秋》_页面_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5: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9 15:46 编辑



      P685頁  宣公五年“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叔姬。楊注:“‘叔姬’《公羊》、《穀梁》作‘子叔姬’,‘子叔姬’爲已嫁之稱。說詳文十二年《經》《注》。此時叔姬尚未成婚,故不當有‘子’字;下《經》‘冬,齊高固及子叔姬來’,其時則已成婚,故冠以‘子’字,兩者異時,故異稱。《公羊》、《穀梁》有‘子’字者誤。莊十十七年《經》‘莒慶來逆叔姬’,文與此同,亦無‘子’字,尤可證。張洽《春秋集解》云:‘據「高固及子叔姬來」,當從《公》、《穀》有「子」字在「叔姬」上。’洪亮吉《詁》亦云云。是皆不知‘子叔姬’之義而誤脫。”案:楊說非也,古本《春秋經》皆無此“子”字!!!

       魯宣公“五年春公如齊夏公至自齊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叔姬叔孫得臣卒”,《公羊》無《傳》,《穀梁》:“諸侯之嫁子於大夫,主大夫以與之。來者,接內也。不正其接內,故不與夫婦之稱也。”唐 陸淳《纂例》言:“‘五年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子叔姬,’《左氏》無‘子’字。”龖案:恢復碑後由下殘石圖八十一tb044294“六年”並碑底殘石圖八十二tb044295“戊、曹”,知本行多二個字,而下文“冬齊高固及子叔姬來”現行本三家皆有“子”字!是以可知漢石經嚴氏本蓋皆無此“子”字是也。      



           此段在漢石經嚴氏本碑陽四,相關殘石並恢復石經圖版詳下:
81圖八十一tb044294“六年”.jpg
82圖八十二tb044295“戊、曹”.jpg
碑陽四 “叔姬”非“子叔姬”_副本.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19 21:16 编辑

P848頁成公十年“秋七月,公如晉。冬十月。”楊注:“《禮記·中庸》孔《疏》云:‘成十年,不書「冬十月」,賈、服以爲不視朔登臺。’據此,賈逵本、服虔本俱無此條,故浦鏜、段玉裁、洪亮吉、臧壽恭等皆以此三字爲後人所加。《公羊》無此三字,而《穀梁》有。”

       感謝楊先生書讓鄙人發現《禮記·中庸》孔《疏》此條。案:由楊《注》,楊氏本不刪“冬十月”非也!前賢以爲此“冬十月”爲“後人所加”良是!!另:賈、服之義是:“若登臺而不視朔,則書‘時’不書‘月’。”


       漢石經碑陽四第37、38行“五月公會晉矦齊矦宋公衛矦曹伯伐鄭齊人來媵丙午晉侯獳(卒秋七月公如晉●)”,龖案:《穀梁》、《左氏經》“秋七月公如晉”後皆有“冬十月”三字,恢復碑後由上、下文殘石知漢石經嚴氏本與現行本相同而同無此三字是也。
碑陽四無“冬十月”恢復石經《春秋》_页面_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2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楊先生所言《禮記·中庸》孔《疏》此條原文附此:


       《禮記·中庸》孔《疏》:「“五始”者,元年,一也;春,二也;王,三也;正月,四也;公即位,五也。此《春秋》元年,即當《堯典》“欽若昊天”也。《春秋》四時,即當《堯典》“日中星鳥,日永星火,宵中星虛,日短星昴”之類是也。《春秋》獲麟,則當《益稷》“百獸率舞,鳳凰來儀”是也。此皆祖述堯、舜之事,言《春秋》四時皆具。桓四年及七年不書“秋七月”、“冬十月”,成十年不書“冬十月”,桓十七年直云“五月”不云“夏”,昭十年直云“十二月”不云“冬”,如此不具者,賈、服之義:若登臺而不視朔,則書“時”不書“月”;若視朔而不登臺,則書“月”不書“時”;若雖無事視朔、登臺,則空書時月。若杜元凱之意,凡時月不具者,皆史闕文。其《公羊》、《穀梁》之義,各為曲說。今略而不取也。云“襲,因也。因水土,謂記諸夏之事,山川之異”者,“諸夏之事”,謂諸侯征伐、會盟所在之地。“山川之異”,若僖十四年“沙鹿崩”,成五年“梁山崩”之屬是也。」

      景宋本此段詳下附圖版:
《春秋》書“時、月”页面提取自- 景宋本礼记正义21《中庸》_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18: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0 18:49 编辑

P1095頁  襄公廿有五年  “冬,鄭公孫夏帥師伐陳。”楊注:“‘夏’,《公羊》作‘蠆’。此《公羊》之誤,據《左傳》‘十九年四月丁未鄭公孫蠆卒。’”

   案:楊氏說可商!案:“夏”,《穀梁》同,而現行本《公羊》作“囆”!!雖《左傳》言:“十九年四月丁未鄭公孫蠆卒。”但《公羊經》另有:襄公廿有五年有“冬鄭公孫囆率師伐陳。”另襄公廿有九年有“鄭公孫囆曹人筥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城杞”,此廿有九年漢石經嚴氏公羊殘字即作“噧”。
   
        詳下圖版即五樓124圖一二四tb050316“淶閭丘來”中的“噧”字:
124圖一二四tb050316“淶閭丘來”中的“噧”.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2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0 20:53 编辑

   P1153頁  襄公廿有九年“仲孫羯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楊注:“‘儀’,《公羊》作‘齊’。‘莒人’下《公》、《穀》有‘邾(《公羊》例作邾婁)人’。”
   
   案:楊氏此條有漏校,且《春秋經》古本有“邾(《公羊》例作邾婁)人”字。《說文》:“碬,厲石也。从石叚聲。《春秋傳》曰:‘鄭公孫碬字子石。’”即許慎所見古本“段”作“碬”。


   
           
                         相關殘石並恢復石經詳下並五樓圖版:

   
        漢石經嚴氏《春秋》碑隂三第12、13行“閽弑吳子餘祭仲孫羯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齊鄭公孫段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城杞晉矦使士鞅來聘杞子來盟”,恢復碑“閽殺吳子餘祭仲孫偈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齊鄭公孫噧曹人筥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城杞晉矦使士鞅來聘杞子來盟)”,案:由其它漢石經殘石知“弑”漢石經當作“殺”。“衛世叔齊”,《左氏》、《穀梁》作“儀”。“公孫段”三家同。漢石經嚴氏《公羊》殘字作“噧”。“莒人邾婁人滕人”,唐石經《公羊》、宋本何休《公羊解詁》、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四部叢刊本景余仁仲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本同,唐石經《左氏》、《會箋》所言宋本、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作“莒人滕人”,唐石經《穀梁》、監本附音《春秋穀梁傳》、金澤文庫卷子本作“莒人邾人滕人”。由124圖一二四tb050316“淶閭丘來”、127圖一二七t085318“殺其世”、128圖一二八新出漢石經殘字“孫偈、盈齊高”恢復碑後,從上下殘字位置知漢石經嚴氏《公羊》與現行何休本同。
127圖一二七t085318“殺其世”.jpg
128圖一二八新出漢石經殘字“孫偈、盈齊高”.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6: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8頁  昭公元年  “秋,去疾自齊入于莒。莒展輿出奔吳。”楊注:“《公》、《穀》無‘輿’字。《左》一本亦無‘輿’字。”
   
   案:此《經》中“輿”字當刪!
   
   碑隂三第19行“秋筥去疾自齊入于筥筥展出奔吳叔弓率師疆運田葬邾婁悼公冬十有一月已酉楚子卷卒楚公子比出奔晉●”,唐•陸淳《三傳春秋差繆略》言:“‘莒展出奔吳’,‘展’《左氏》作‘展輿’。”《左氏釋文》言:“‘莒展輿出奔吳’,一本‘莒展出奔吳’。”龖案:恢復漢石經嚴氏本時,由殘拓圖一二九tb046320“箴、春晉”三字相關位置並行七十字例,知唐二陸氏以前《左氏經》當與漢石經嚴氏本及現行本《公》、《穀》相同作“莒展出奔吳”是也。
   
相關殘石並恢復石經詳下圖版:
129圖一二九tb046320“箴”.jpg
碑隂三昭公   页面提取自- ··恢復石經《春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3-6-16 22:54 编辑

   P1320頁  昭公十有一年  第27、28行“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楊注:“《公羊》作‘正月’,毛奇齡《簡書刊誤》、惠士奇《春秋說》皆以爲當作‘二月’。”
   
   案:毛奇齡、惠士奇並楊氏注誤也,由現藏臺灣之國立歷史博物館殘石可證《春秋》古《經》與現行《公羊經》同當作“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此殘石背面昭公大拓詳下圖版:  此貼所附說明有誤,詳下41樓說有!向乾坤客先生叩首致謝!!!  2013年6月16日記。





130圖一三零tb051321昭公大拓.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P1368頁  昭公十有五年  “夏,蔡朝吳奔鄭。”楊注:“‘朝吳’,《公羊》作‘昭吳’;又無‘出’字。”
   
   案:由相關殘石恢復的漢石經嚴氏《春秋》知無“出”字是也。
   
   碑隂三第32、33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吳(子夷昧卒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宮籥入叔弓卒去樂卒事夏蔡昭吳奔鄭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秋晉荀吳率師伐鮮虞冬公如晉●)”,《釋文》:“夷昧,音未,本亦作‘末’。“昭吳”,《左氏》作‘朝吳’。”“奔鄭”,《左氏》、《穀梁》作“出奔鄭”。
   
       相關殘石及恢復碑詳15、16樓並下圖版:
134圖一三四tb048324“復五月葬鄭”.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2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P1439頁  昭公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楊注:“《公羊》無‘有’字,當是誤脫。”

     案:楊氏說有偏差!唐石經《公羊》作“廿有三年春王正月”,宋本何休《公羊解詁》作“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四部叢刊景余仁仲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本作“二十三年春王正月”。並非所有的“《公羊》無‘有’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2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P1440頁  昭公二十有三年“冬,公如晉,至河,有疾,乃復。”楊注:“至河下《公羊》、《穀梁》有‘公’字。”

     案:《春秋》古本當有此“公”字,詳下附漢熹平石經嚴氏殘石第三行“至河公”。
136圖一三六tb047326“王王室”.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2 20:35 编辑

P1577頁  定公十年“冬,齊矦、衛矦、鄭游速會于安甫。”楊注:“無《傳》。‘安’,《公羊》作‘鞌’。杜《注》‘安甫,地闕。

    案:楊氏此條有漏校“安甫”,《穀梁》同,《公羊》作“鞌”。近年偃師太學遺址出土漢石經嚴氏《公羊春秋》殘石作“鞌父”。詳下附圖版。
140圖一四零偃師太學遺址出土漢石經嚴氏《公羊春秋》碑隂二殘石.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2 20:42 编辑

P1577頁  定公十年“叔孫州仇如齊。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陳。”楊注:“‘暨’下,《公羊》、《穀梁》俱有‘宋’字,金澤文庫本亦有。”
   
   案:此條《經》文當加此“宋”字!


        漢石經碑隂二第23、24行““秋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費宋樂世心出奔曹宋公子池出奔陳冬齊矦衛矦鄭游遬會于鞌叔孫州仇如齊齊公之弟辰暨宋仲佗石彄出奔陳”,”恢復碑“秋叔孫州仇仲孫何忌率師圍費宋樂(世心出奔曹宋公子池出奔陳冬齊矦衛矦鄭游遬會于鞌父叔孫州仇如齊齊公之弟辰暨宋仲佗石彄出奔陳●)”。案:“叔孫州仇如齊”前漢石經嚴氏本殘字較現行本多一“父”字。《釋文》:“池,《左氏》作‘地’。于鞌,《左氏》作‘安甫’。”龖案:《穀梁》亦作“安甫”,由是可知現行何休本《公羊》佚“父”字。《公羊》、《穀梁》無《傳》。“宋仲佗石彄”,唐石經《公羊》、唐石經《穀梁》、金澤文庫卷子本同,唐石經《左氏》、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蔣氏藏宋巾箱本作“仲佗石彄”,恢復碑後由上下文殘字知漢石經嚴氏本當有此“宋”字。
碑隂二页面提取自- ··恢復石經《春秋》_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2 21:45 编辑

P1588頁  定公十有三年“冬,晉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楊注:“《公羊》‘荀寅’下有一‘及’字,趙坦《異文箋》謂‘衍’。”

     龖案:吾家坦並楊氏說非也!由近年偃師太學遺址出土漢石經嚴氏《公羊春秋》殘石恢復碑後知《春秋經》當有此字。

  碑隂二第26、27行“十有三年春齊矦衛矦次于垂瑕夏築蛇淵囿大獀于比蒲衛公孟彄率師伐曹秋(晉趙鞅入于晉陽以叛冬晉荀寅及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晉趙鞅歸于晉薛殺其君比●)”。《釋文》:“垂瑕,如字,又音加,二《傳》作‘垂葭’。大廋,所求反,本又作‘蒐’。”“齊矦衛矦”,《穀梁》無“衛矦”二字;“荀寅及士吉射”,《左氏》、《穀梁》無“及”字。案:由殘石固定恢復碑後知漢石經嚴氏本當有此三字。
  
  
             相關殘石並恢復碑詳樓上圖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3 22:23 编辑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全四冊)楊伯峻編著2009年10月第3版北京第10次印刷。定價148元。

剛才從網上下載了一本楊先生是書,確如朋友們所言與我借出的第3版全同{:soso_e182:}


          價格變了!77.70元成了148元{:soso_e111:}
版權頁--页面提取自-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楊伯峻].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9: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9 09:19 编辑

P39頁隱公“五年春公矢魚于棠。”楊《注》“‘矢’,《穀梁》作‘觀’,《公羊》或作‘矢’,或作‘觀’。”


            案:楊注此條非也,《公羊》無作“矢”者!《公羊釋文》:“觀魚,《左氏》作‘矢魚’。”唐石經《公羊》、宋本何休《公羊解詁》、四部叢刊景余仁仲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本、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公羊注疏》本皆作“觀魚”。
隱五“觀魚”页面提取自-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楊伯峻].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9: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傳》言:“公將如棠觀魚者。”《魯周公世家》:“隱公五年,觀漁于棠。”(《集解》賈逵曰:“棠,魯地。陳漁而觀之。”)即《左傳》作者、太史公、賈逵所見本作“觀”,作“觀”爲《春秋經》正字{:soso_e182:}{:soso_e18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P158頁  莊公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楊《注》:“無《傳》,《公羊》‘於餘丘’無‘於’字。”

       案:楊氏此說稍誤,並非所有的《公羊經》‘於餘丘’無‘於’字。”龖案:唐石經、宋本《公羊解詁》、《左傳》及《穀梁》皆有“於”字是也;《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四部叢刊本《春秋公羊傳解詁》無“於”字乃誤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P172頁  莊公八年“甲午,治兵。”楊《注》:“《公羊》作‘祠兵’。《五經異義》引《公羊》說:‘祠兵,祠五兵矛、戟、劍、楯、弓矢及祠蚩尤之造兵者。’鄭玄駁之云:‘祠兵,《公羊》字之誤,以治爲祠,因而作說如此。’”

    案:楊氏所引鄭玄說在漢代是野學!《春秋古經》當作“祠兵”。《漢泰山都尉孔宙碑》,東漢桓帝延熹七年(西元一ls年)立。孔宙爲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的父親(西元一0三----一六三年),字季將,孔子十九世孫,碑文載其“少習家訓,治嚴氏春秋”,“祗傳五教”,《孔宙碑》第六行“□□祠兵,遺畔未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3: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7-29 23:01 编辑

P178頁  莊公九年“夏,公伐齊,納子糾。”楊《注》:“《公羊》、《穀梁》作‘納糾’,無‘子’字。……”

案:楊氏此段《注》恰當!

    碑陽二第7行“夏公伐齊納糾”,《釋文》:“納糾,《左氏》經亦作‘納子糾。”龖案:《穀梁》同《公羊》,由上下殘石位置知嚴氏《春秋》亦無“子”字。

     楊氏書此段引諸書及相關殘石並恢復漢石經碑詳附圖版:
P178頁  页面提取自-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楊伯峻].jpg
15圖十五tb040256“桓公、六、月、王”.jpg
17圖十七tb040258“姜氏”.jpg
18圖十八tb084259“小白入”.jpg
碑陽二页面提取自- ··恢復石經《春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2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P593頁  文公十有三年“邾子蘧蒢卒。”楊《注》:“蘧蒢音渠除。《公羊》、《穀梁》俱從竹作‘籧篨’。……”詳所附圖版:

    案:楊氏此說非也!唐石經《公羊》作“蘧蒢”,宋本何休《公羊解詁》、四部叢刊景余仁仲刊《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本、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作“蘧篨”;僅唐石經《穀梁》作“籧篨”。又楊氏言:“當以從竹者爲正”非也;而所言“凡隸書從竹之字多變從艸”是也!!

    龖案:“籧篨”,除有粗竹席的解釋外;又爲有醜疾不能俯身的人,《詩·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籧篨不鮮。”《毛傳》:“籧篨,不能俯者。”
“蘧蒢”页面提取自-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楊伯峻].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2 18: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P1320頁  昭公十有一年  第27、28行“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楊注:“《公羊》作‘正月’,毛奇齡《簡書刊誤》、惠士奇《春秋說》皆以爲當作‘二月’。”
   
   案:毛奇齡、惠士奇並楊氏注誤 ...
zqc4124 发表于 2012-7-21 11:20


这一处没看懂。拓上好像是“二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