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0|回复: 0

[中国网荐稿] “想入非非”考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8 0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入非非”这一成语,大抵源于佛教东传,惜今人日用而不知。
      佛教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中“欲界”最低,从地狱、恶鬼、畜牲、修罗、人道,直到欲界天。“色界”超过了欲界,称为四禅十八天,即:梵辅天,大梵天,梵众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光天,徧净天,无量净天,无想天,少净天,广果天,福生天,无云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色界的众生没有欲*望,但有形质。“无色界”则更上一层楼,分为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天的众生没有了形质,只剩下思维、意识、无意识、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
    “非想非非想天”属于无色界的第四天,为天界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又作非非想天、无想亦无无想天、有想无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又称有顶天。故人们说一个人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就说他“想入非非”,即是说“想入非非想”的天界了。
      
      从哲理上说,古印度吠陀哲学自古就有三句义辩证模式:

    “无、有、非无非有”[1]

      后来怀疑论者散若毗罗梨子又将其改造为四句辩证逻辑模式:

    “有、无、亦无亦有、非无非有。”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中国的孔子一样,偏重道德实践而轻视哲理思辨,曾将此四句义一律斥为外道婆罗门的戏论,不予理睬。直到龙树创立大乘教派,方才开创中观论中观论对存在采用二分破斥法(双谴辩证),即对存在和非存在双双否定。他指出缘起法的本质是空,空即无碍,惟有不落入空有二边,方为中道。即

   “非有、非无、非有无、非非有非非无。”[2]

    龙树明确将“非有”和“非无”列为独*立的哲学范畴,因而不可简单地与“有、无、亦无亦有、非无非有”四句义相等同。它用“非无非有”双否定的方法统一无与有的矛盾:生与死是一对矛盾,不生和不死则是对矛盾的统一。

    中观论之不同于吠陀哲学,在于将直接的“无”和“有”转换为间接化也即中介化了的“非有”和“非无”,既突出了中介的作用,也使有无两极之间得以应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般若即非”逻辑。

    龙树
在“有”和“无”之外另行确立“非有”和“非无”两大基础哲学范畴,其意义非同寻常。

   “有”和“无”是原始地对立着的两极,创世对它们来说是“弥合罅隙”;而“非有”和“非无”是原始地统一着的中介,“非有”和“非无”的统一是“非非”的否定的统一,创世对之则是由否定向肯定的转化,是“裂变”,是“拥抱开解”,此其一;

    其二是原动问题,正如周敦颐所言:“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通书.动静》)“有”“无”范畴是静态的,而“非有”“非无”范畴则是动态的。

    中国隋代高僧吉藏也有一段说教,其文曰:


   “他但以有为世谛,空为真谛。今明若有若空,皆是世谛,非有非空,始明真谛。三者,空有为二,非空有为不二,二与不二,皆是世谛;非二非不二,名为真谛。四者,此三种二谛,皆是教门,说此三门,为令悟不三,无所依得,始名为理。问:前三谛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答:如此。”(《大乘玄论》卷一)

   “非有非空,始明真谛。” 成语“想入非非”不知是否源于吉藏上述“非非”之论?但能入“非…非…”之境域,却非中介莫属。

    综上所述,正如方以智所言,“俗谛立一切法之二,即真谛泯一切法之一,即中谛统一切法之一即二,二即一也。”[3] 也就是说:凡有两极,必生肯定(若)和否定(非)两种命题,且肯定必然意味着对另一极的否定,因而必生对立。单向肯定和否定均为世(俗)谛,双向否定则为真谛,直到两极泯灭,方成绝待正果。

———————————————————— 
[1]原文为:“死既非有,不死亦无;黑夜白昼,二无迹象”。《梨俱吠陀》X.129
[2]原文为:“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得,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龙树《中论颂》观如来品第二十二
[3]方以智《东西均.全偏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