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0|回复: 0

[其它] 古代六种礼玉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1 1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仪礼玉器,即古人在祭祀或朝享、交聘等仪礼上使用的玉器,简称为“礼玉”。据《周礼》记载,是专指璧、琮、圭、璋、璜、琥六种瑞玉而言。
     一、玉璧
     玉璧是一种有孔的扁圆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墓中,曾出土有大孔的璧环类玉器,有的套在死者的背上,当“手镯”之用。多光素无纹饰,器形比较简单。
     璧有大璧、谷璧、蒲璧之别。古时大璧径长一尺二寸,为天子礼天之器;诸侯享天子者也可用大璧。礼天须用苍色,盖璧形圆,象天苍,象天之色。谷璧子所执,饰谷纹,取养人之义。薄璧男所执,瑑饰为蒲形,蒲为席,取安人之义。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
     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匀,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都不够圆,多为弦纹。春秋战国时,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雕饰。汉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比较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代,玉璧不多见。明清时代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璧上常见精细的浮雕和螺旋状纹饰。
     汉代的玉璧,上有小孔,就是用来穿线做佩饰或挂在墙上做装饰用。璧在汉墓中发现很多,常放在死者的胸*部或背部,有的还放在棺椁之间,甚至镶嵌在棺的表面作为装饰。
    清代的龙纹蒲璧系仿古作品,在纹饰、工艺方面完全仿汉代,但同汉代又有区别。汉代璧为水玉制成,玉里含有白斑,骨董商称为“饭渗”,清代使用的是质地纯正的青玉、碧玉;汉代玉璧带有水沁或士沁,这种沁色,清代璧上一般不仿制。
    二、玉琮
    是一种外方内圆的粗管形玉器,《周礼》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为古代仪礼之器。新石器时代玉琮目前较为少见,常见的是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琮,其特征是一般为正方体,中部有一孔,外表分成几节,每节都饰有人面或兽面纹,个别还阴刻动物图案。
    出土的玉琮始见于江苏南部的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墓葬中。到了殷代玉琮也常有出现,但器形比较短矮。汉代,玉琮可能已经不再制造,迄今为止仅在汉墓中发现两件,而这两件又都是由旧玉改制而成,改制后不再作为仪礼用的玉器了,而成为一种装饰或陈设玉器。汉以后玉琮不多见。明清两代时有仿古制品,但已脱离了先秦风格。
    三、玉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是一种上端尖锐的长方形玉片,下端平直,上端作等边三角形,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
    《说文》:“剡(尖锐)上为圭,半圭为璋。”郑玄说:“圭锐像春物出生,半圭曰璋。”
    《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直到战国时,玉圭和玉璋才兴盛。《周礼•考工记》中载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圭,如大圭、青圭、谷圭、镇圭、信圭、桓圭等,都未在地下出土文物中发现。同时《考工记》所记玉器名称,也含义不清。
     关于出土玉圭的形状和玉圭的用途,都还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明清两代的玉圭保留到现在的很多,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明代玉圭同汉代相比较,形状变化不大,皆为尖角顶,但体积比汉代要大,并有素面、谷纹、乳钉纹、海水江崖等不同纹饰。清代玉圭多为仿古之作,样式虽五花八门,却去古甚远。
     四、玉璋
     与圭相似,但上端只有一道斜边,故谓“半圭为璋”,系祭山川所用之物,到目前为止,除殷墟西区九百余座小墓中有四十一座出土有一百八十三件石璋外,还未发现真正出土的玉璋。郑州二里岗出土的一件璋形玉器和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两件璋形玉器,虽曾报道为玉璋,但据考古专家的意见,它们都是大型的刀形端刃器。有的长达60厘米,应属武器类,但不是实用武器。
     五、玉璜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
     新石器时代的玉璜流传至今极为罕见,大都只能见到一些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玉璜,往往兽面大于玉璜、饰纹已有多层次的浅浮雕兽面纹,兽面周围饰有精细的复杂阴线,河姆渡文化的玉璜体积小,厚度大,石质也远逊于良渚文化的玉璜。
     玉璜穿孔为佩饰物,故有佩璜之称。佩璜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一般两端各有一小孔,系以佩戴。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环类改制而成。妇好墓中的玉璜,有的用两件或三件可以拼合成一只玉璧,有的是玉璧圆周的四分之一。佩璜成型后,一般都进行再次雕琢,形成龙形、鱼形,有的又在表面再雕刻呈鳞纹和三角形纹等。
     商代的玉璜一般是玉璧的三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因此“半璧曰璜”的说法不仅与殷制不符,同周制也不吻合。商时玉璜成为人们流行的佩带物,玉璜在饰纹和式样上出现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爱玉者需要,人形璜、鸟形璜、鱼形璜、兽形璜等,就是商代玉雕艺人所创新品种。
     战国时期出现镂雕玉璜,多为变龙纹,唐代以后玉璜渐渐消亡,取而代替的是各种玉佩饰品。
     清吴大澂在《古玉图考》中认为,中、小型者为佩璜,大型者正如《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是祭祀北方的礼玉。但出土发现这种大型璜也有细孔,仍然是佩饰。因此,关于玉璜的仪礼用途说,也还待进一步研究。
     六、玉琥
     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称“琥”, 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当为玩器或陈列品,可称为玉虎。汉儒都认它是虎纹或伏虎形的玉器。清吴大澂在《古玉图考冲便据此把一些类似的玉器都认作是琥,甚至将一件玉琢也认为是伏虎,并误称其为琥。
     殷商妇好墓中出土有四件圆雕和浮雕的玉虎,上面都有细孔,也应称为虎形玉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