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青竹大哥

[品读经典] 《论语》中解(与“天涯·学术中国”同步发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5: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10-15 17:37 编辑
问好道兄。

请教,“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中“于”的含义及作用。
我以为所改者,非“父道”而为“己道”,关键在“于”字。若“于”无关紧要,则更之为“三年不改其父之道”也未尝不可。

比较迷糊,故求教于道 ...
跑题 发表于 2012-10-15 13:19
“于”有往、去之义。《书·大诰》:“予惟以爾庶邦于伐 殷 逋播臣。” 孔 传:“用汝衆國往伐 殷 逋亡之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中的“于”略加引申,作“亡”、“故”解。“于父”,义与“亡父”、“先父”近。因此前面有“父没”的前设,故翻译时忽略这个“于”字也不致于引起歧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5: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也已”非“而已”。“而已”之译,笔误吧。
跑题 发表于 2012-10-15 13:20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中的“可谓好学也已”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中的“而已”意同,都是通过有限肯定来突显言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所以译为“而已”。当然,这里的“也已”也可以当作表肯定的语气助词不加翻译,但感觉这样无法真正传达出言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7: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译文】
  
  夫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下了做学问的志向,三十岁时已有所建树,四十岁时感觉无所不通,五十岁时终于明白自己的天赋所在,六十岁时才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在学问的天地里纵横无碍。”
  
  【中解】
  
  这是孔子对于自己一生治学的反思和总结,说的都是做学问的事,可惜后人常常牵强附会进行曲解。
  
  “十有五而志于学”可不是说十五岁才上学,因为先秦上学的年龄是七、八岁。孔子曾经教导过他的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十五岁立志于治学、研究,说明他这时已经认为自己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为人处世方面做得足够好。
  
  “三十而立”多被人理解为事业有成,实际上孔子的意思是他在治学的路上初有建树。
  
  “四十而不惑”是孔子当时的一种错误的感觉,直到“五十而知天命”时才知道自己的天赋其实是有限的,同时也明白自己“不惑”的感觉是多么的狂妄。
  
  “耳顺”就是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或批评,由此说明孔子在六十岁以前是很自负的。
  
  因为六十岁左右进入了“耳顺”的境界,这才有七十岁上下的“从心所欲不踰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6 19: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64#
多谢青竹兄。

65#
保留意见。
1、“已矣”作“而已”讲,只用在句首吧,表轻微转折。
2、“可谓”,表赞赏;“而已”表语意减弱。二者矛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6 20: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夫子说:“君子不沉着便不会形成威望,学业也因缺乏根基而不牢固。注重忠信 ...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2 14:16


以“沉着”解“重”,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12: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译文】
  
  夫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下了做学问的志向,三十岁时方有所成就,四十岁时感觉无所不通,五十岁时终于明白自己的天赋所在,六十岁时才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在学问的天地里随心所欲,纵横无碍。”
  
  【中解】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治学历程的总结,可主流的解释却将孔子话中不同的年龄对应于不同的事,不仅令孔子所欲表达的意思面目全非,而且严重误导了想靠后人的解释理解《论语》的读者。
  
  从孔子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并非无所不通的所谓“圣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凡人。从立志治学到小有所成就,孔子花了15年的时间,此后有“不惑”的错觉,有知道自己天赋有限的觉悟,而且直到60岁时才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又听得进他人的意见,这才在70岁上下进入了左右逢源、纵横无碍的治学佳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14: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请教孝,夫子告诉他说:“不要违背。”(孟懿子走后)樊迟前来陪侍夫子,夫子转告樊迟说:“孟孙氏向我讨教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樊迟不解道:“啥意思?”夫子解释说:“生前,按照礼制事奉;死后,按照礼制埋葬,按照礼制祭祀。”
  
  【中解】
  
  孟懿子(-前481年),姬姓,鲁国孟孙氏第9代宗主,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是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据《左传》记载,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曾于临终前嘱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在他死后要拜孔子为师,向孔子学习礼仪,以保住和巩固孟孙氏在鲁国的地位。
  
  孔子与孟懿子虽有师生之谊,但在孔子为大司寇“摄相事”时发起“堕三都”著名战役中,孟懿子虽然开始同意参加并负责堕郕邑,但在郈邑被拆毁、费邑宰公山不狃叛乱被平定之际,孟懿子却在郕邑宰公敛处父的劝说下抵制堕郕邑,致使“堕三都”战役最后以失败告终。
  
  或许这个原因,孔子对孟懿子这个学生很有看法,因此,当孟懿子前来请教讨教孝时,孔子只用很值得玩味的“无违”两个字来回答他,其中可能包含埋怨孟懿子违背师长意愿、忘记其父亲叫他来向自己学礼的意思。事后孔子感觉这样做有些不妥,于是在孟懿子走后樊迟前来陪侍他时,有意向樊迟说起了这件事,意在通过樊迟之口向孟懿子解释,自己这样回答他并不包含埋怨、指责他的意思。
  
  樊迟(前515--?),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学生。
  
  樊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接受了他的意见之后鲁军大获全胜。他兴趣广泛,除学道德、文章,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受到孔子的斥责。但他不愧为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益都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益都侯”从祀孔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11-2 15:20 编辑

【原文】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请教孝,夫子回答说:“父母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与人)有嫌怨。”
  
  【中解】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接,饮酒之间与鲁哀公产生了不快,从此国君与大夫交恶。孔子或想借孟武伯问孝之机暗示孟武伯,不要与国君交恶,以免父母为此忧心忡忡。
  
  疾,主流解释都理解为“疾病”,用“疾病”来理解孔子的话则难免因不通而强解。此当理解为嫌怨即怨恨、仇怨。《左传·昭公十三年》:“若憚之以威,懼之以怒,民疾而叛。”《管子·君臣上》:“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尹知章注:“疾,怨也。”《淮南子·说林训》:“狂者傷人,莫之怨也;嬰兒詈老,莫之疾也。”《孔子家语·入官》:“若責民所不爲,强民所不能,則民疾,疾則僻矣。”
  
  儿女做了与人交恶特别是与上司、国君的事情,在孔子看来是最让父母寝食难安的,因而也是极其不孝的。然而,孔子所不知的是,处在政*治斗争漩涡中的贵族们,这种情况其实是无法避免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5: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来请教孝,夫子回答说:“当今孝的观念,只是认为父母能老有所养而已。即便是狗和马,也都有人养它们;没有尊敬,怎么跟养狗养马区别开来呢?”
  
  【中解】
  
  子游(前506~前443),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
  
  子游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子游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实行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孔子到武城时,“闻弦歌之声”,甚为嘉许。子游自称重视仁义之根本,批评子夏的门人曰:“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本之则无,如之何?”(《论语·子张》)
  
  其留下的名言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孔子去世后,子游自己授徒徒讲学,其后学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但却受到荀子的严厉批评。
  
  孔子给子游的回复,可以说是对孝的正面界说,即对父母尊敬才算是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8: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译文】
  
  夫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下了做学问的志向,三 ...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10-15 17:29


兄言此一句作“学问”解,则子求学问道众事,于“耳顺”一语,矛盾否?
(关于孔子求教诸事,未详查年龄段,但其中存在于六十岁之前的,应该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7: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兄言此一句作“学问”解,则子求学问道众事,于“耳顺”一语,矛盾否?
(关于孔子求教诸事,未详查年龄段,但其中存在于六十岁之前的,应该有。)
跑题 发表于 2012-11-4 18:33
求教是自己不懂而请益于人,这与听不进他人意见并不矛盾。
所谓听不进他人意见(耳不顺),是说自己对某问题已有见解,而他人出言否定自己的见解自己却不接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6 10: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重开,青竹也要继续啦。{: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1: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重开,青竹也要继续啦。{:soso_e113:}
雪狼 发表于 2012-11-16 10:38
自闭坛至今,公务、私事繁多,过些天或有空闲,届时当会更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14: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青竹这个题目,我仔细的查阅了论语里面的“中庸”二字,大吃一惊:
“中庸”在整部论语只出现了一次,而且只有一句话,庸出现了两次。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其至矣乎",没有很肯定的意思在里面,虚词太多,是个非完整的表述!即使我查了论语里的所有的"矣乎"、"至矣乎",都看不出"其至矣乎",想说啥,也许本人功力不够?

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和子曰:"君子不器"。一个情形:
1 孤句;
2 本意令人费解;
3 靠不少大师穿凿附会,才变得很有思想高度!

既然论语提到中庸,是否还有"上庸","下庸"之说?
坛子可有高人让本人开一次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8: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12-9 11:58 编辑

【原文】
  
  2.8子夏问孝,夫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来请教孝,夫子回答说:“面色和悦,内心恭敬。事务晚辈代劳,酒食让长者先吃,难道这就可以当作孝吗?”
  
  【中解】
  
  这里特别需要解释一下的是“色”、“难”二字。
  
  以往的解释基本上将这两个字连读并将“难”理解为困难,这样的解读虽然可通,但终究过于勉强。如上,将“色难”分拆成“色,难”,将其理解为孔子所说的两个意思,则一切就便得顺畅而且贴切了。
  
  色,可泛指脸色,这里特指和悦的脸色。《诗·鲁颂·泮水》:“載色載笑,匪怒伊教。”郑玄笺:“和顔色而笑語,非有所怒,於是有所教化也。”
  
  难,这里念nàn,通“戁”,义为恭敬。《礼记·儒行》:“儒有居處齊難,其坐起恭敬。”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下劐》:“難,讀爲戁。《説文》:‘戁,敬也。’徐鍇傳曰:‘今《詩》作熯。’《小雅·楚茨篇》:‘我孔熯矣。’毛傳曰:‘熯,敬也。’《爾雅》同。熯、戁、難聲相近,故字相通,齊難與恭敬義亦相近也。”
  
  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内心对父母内心的恭敬,而子夏问孝,孔子不仅将孝的对象扩展到了“先生”,而且进一步说明,孝仅仅表现在内心和行动上还是不够的,给父兄以好脸色也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0 11: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青竹这个题目,我仔细的查阅了论语里面的“中庸”二字,大吃一惊:
“中庸”在整部论语只出现了一次,而且只有一句话,庸出现了两次。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其至矣乎",没有很肯 ...
爻不是易 发表于 2012-12-4 14:56


不好意思,贴错地方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2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对论语的认识是正确的,我用说文、尔雅,其他典籍把每句话考了一遍,现以出书《论语明义》,可送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5: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竹大哥博学,诠释《论语》有理有据,佩服之致,受教至善。
鄙研究孔学远不如大哥之精深,有大体看法,说出来,请大哥指教。
一,孔子乃传统从事理论研究的第一人。
二、孔子认定三代损益,“吾继周”,所继承的是西周的伦理精神与礼乐文化。
三、孔子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人心不古。仁义论理与仁义施教并举,务实而理性,成为儒家传统的生命线。
四、孔子思维,理想化的知性逻辑,顺理成章的直觉性质,时代逻辑之局限。处在诸子争鸣、思想开放时代,孔子的儒家思想与时俱进,在孟子学说中表现明显,在荀子学说中更为显著。集诸子学大成于儒家,荀子学说显著变化有三:一是“顺天而制天”的人参理论〔《易传》天地人参、船山的“以人事天者,终乎大始,理一而已”。〕;二将孔孟仁义尽性理念务实转化为礼义规范〔《易传》三道三才、船山“仁义之大用因乎礼为体”〕,进而形成礼法合治政制治理的儒学模式;三是解蔽说〔船山的矛盾理一说〕。体现出荀子学说在先儒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务实而理性的儒学生命线之延续。宋明理学将荀子学说搬离儒学“圣坛”,孔儒发展脉理中断,务实与理性分离,理性入虚空成浮明学了。
以上五点见解,请大哥指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8: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qingli 于 2014-12-6 19:01 编辑

     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可能多有無禮,所以孔子贈「無違」,但又覺得他問的是「孝」,所以後來又解釋給樊遲,生死有禮就是孝,可能擔心孟懿子誤解他的“無違”。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唯憂患父母的疾病才為孝,估計 孟武伯的問題是置父母疾病於不顧。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大概只養不敬。所以孔子說只養不敬,無異於犬馬。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問這個問題羞臊啊!「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於學生吃喝,這些您不曾以為是孝乎?色難的反面是色莊。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討論別人信篤什麽,是君子所為麽?是知禮之人該討論的話題麽?現在講問人信仰什麽是很不嚴肅的,失禮的。所以,“色難”=「論孝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非色莊也,色難也。面上無禮也。」孝順者問什麽或怎樣才是孝,這很正常,如果被孝順的主兒也問什麽或怎樣才是孝,這就是色難(老不要臉)。

這四個人(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問的是同樣的問題(孝),但孔子的回答卻各不相同,為什麼呢?孔子不教書,而是教人。可是子夏之徒卻“為學術而學”,是那種不重而學(文)之徒,被弟子徒弟們天天孝順服侍,子夏還是問怎麽才算是孝,孔子都替他害臊(“色難”)。類似情況還有,就是關於“仁”,衆多弟子都問什麼是仁,與“孝”的回答類似,孔子不解釋什麼是“仁”,而是根據個人問題給予指導。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公西華納悶,子路和冉有問的同樣的問題,爲什麽孔子的回答不一樣。孔子的解釋:「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0 09: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青竹大哥赞一个,好文。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