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27|回复: 3

王亥故事考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10: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亥是商人的先公之一,是自契以下的第七位商王,其名恒见于卜辞之中,殷人祀之甚隆,关于向他祭祀的卜辞非常多,而且祭祀的方法五花八门,如:贞鄕(飨)王亥狗。《合集》358
贞燎于王亥。《合集》358
有伐于王亥。《合集》943
贞酹王亥。《合集》672正
贞侑于王亥。《合集》14726
贞帝(禘)于王亥。《合集》14748
祭祀王亥所用的祭品中,用牛为最多,以牛祭祀王亥的卜辞非常多,多达四十头、五十头,比较罕见,如:
翌辛亥,侑于王亥四十牛。《合集》672正
五十牛于王亥。《合集》672正
燎于河、王亥、上甲十牛、卯十宰。五月。《合集》1182
贞侑于王亥叀三白牛。《合集》14724
五十牛于王亥。《合集》14725
贞囗于王亥五牛。《合集》14730
卜辞中尊称之为“高祖王亥”,主要见于康丁、武乙、文丁(文武丁)时期的卜辞,“亥”或写作上隹下亥,即从隹亥声,本义当是一种鸟名,学者一般认为和图腾崇拜有关。如:
其告于高祖王亥,三牛。《合集》30447(三期)
癸卯贞弜隹高祖王亥觞隹燎。《合集》32083(四期)
乙巳贞大御其陟于高祖王亥。《合集》32916(四期)
囗囗贞大御于高祖王[亥]。《合集》34286
甚至向他的配偶“王亥母”、“王亥妾”祭祀,如:
贞燎于王亥母豚。二告。《合集》685正
贞勿燎于王亥母。《合集》685正
[贞]囗于王亥妾。《合集》660
总之,卜辞中祭祀王亥非常隆重,说明他在商人的心目中地位十分崇高,与众不同,甚至有人怀疑他就是商的先王契(偰),比如赵诚云:“从卜辞来看,王亥和其它先公比较,有两点是明显的特异之处:一是既称高祖又称王;而是和上甲以后的先王并列于一辞中。因为处于如此显赫的地位,所以有人倾向于王亥即契,为商代主要的始祖。”[1]这个说法笔者认为证据不足,容待日后详述。
而关于王亥的事迹,王国维曾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2]一文中首先予以稽考,已得其大端,然有些地方仍有未到,故这里拟将见于传世典籍中的王亥事迹略作稽考。
王亥的事迹见于典籍者主要有以下一些:
(1)《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黍)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託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是此困民]。”郭璞注引《竹书》曰:“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緜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緜臣也。”
(2)《山海经·海内北经》:“王子夜(亥)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3)《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郭璞注:“竖亥,健行人。”
(4)《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禹行使大章步东西,竖亥度南北,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
(5)《淮南子·地形训》亦有类似的记载:“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6)《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山海经》:“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北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7)《周易·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8)《周易·旅·上九》:“丧牛于易。凶。”
(9)《楚辞·天问》:“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昬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贞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10)《吕氏春秋·勿躬》:“王冰作服牛。”
(11)《世本·作篇》:“胲作服牛。”宋衷注曰:“胲,黄帝臣也,能驾牛。或云:少昊时人,始驾牛。”
(12)《史记·殷本纪》:“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索隐》:“振,《系本》作核。”
(13)《汉书·古今人表》:“垓,冥子。”
这里面有需要说明的数事。
第一条原文“有易潜出为国”之后有“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数句,一般读为“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其实文句根本读不通。“有易潜出为国”是说上面的“困民”,“于兽”以下说的是“摇民”,本来属于两条文字,因为“国”和“于”之间有了缺文才误合成一条。经之原文当为“……有易潜出为国,[是此困民。有人]于(扜)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在“河念有易”句前当有缺文,即是说郭璞注引《竹书》载上甲微假师河伯伐有易的事情,有易国被上甲微攻破摧毁,故河伯顾念有易,不欲其国家绝祀,乃帮助有易潜出为国,成为困民*国。
第二条之“王子夜”,袁珂《校注》云:“东瀛小川琢治《穆天子传地名考》谓‘夜’即‘亥’之形讹,疑是。若果如此,则此节亦王亥故事之片段,即《大荒东经》郭璞注引《古本竹书纪年》所谓‘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緜臣杀而放之’,王亥惨遭杀戮以后之景象也。”[3]按:袁先生此说是也,此经之“王子夜”即“王子亥”之误。《左传·襄公三十年》载史赵说:“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杜预注:“亥字二画在上,并三人为身,如算之六。”是从字形上来分析的,其实这是不知道“亥有二首六身”是本自王亥被杀之事,《海内北经》说王亥的尸体的样子是“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头部被从鼻子以下横砍成两半,首、齿分离,此谓“二首”;两手、两股、躯干加上被砍掉的头,此谓“六身”也,所以王亥被杀之后又被有易残忍地分尸了,殷人对此事最为怨毒,所以上甲微后来攻克有易之后“负子肆情”,肆意杀戮,以报其仇恨。
第三、四、五、六条之“竖亥”,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云:“《吴越春秋》和《淮南子地形篇》大禹命步南北之竖亥都是王亥。竖亥之竖即《天问》所说王亥为有易之牧竖。”[4],其说良是。由此可知,《海外东经》开始的“帝”当是“禹”字之误,后面说“一曰禹令竖亥”是对的。
第七、八两条都是《周易》的卦爻辞,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认为就是王亥丧牛羊于有易国并被杀的故事,云:“这里说的‘易’,便是有易。这里所说的‘旅人’,便是托于有易的王亥。这里所说的‘丧羊’和‘丧牛’,便是‘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也即是‘有易杀王亥,取仆牛’。这里所说的‘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想来他初到有易的时候曾经过着很安乐的日子,后来家破人亡,一齐失掉了,所以爻辞中有‘先笑后号咷’的话。如果爻辞的作者加上‘无悔’和‘凶’对于本项故事为有意义的,那么可以说,王亥在丧羊时尚无大损失,直到丧牛时才碰着危险。”[5]顾先生之说确凿无可移易。
第十到十三条,王国维已经指出里面的冰、胲、核、振、垓都是“亥”字之误,其说甚确。唯独对于第九条,他说:“昬微即上甲微,有狄亦即有易也。古狄、易二字同音,故互相通假。《说文解字》辵部,逖之古文作遏。《书·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尔雅》郭注引作‘遏矣西土之人”。《书·多士》:“离逖尔土”。《诗·大雅》:“用逷蛮方”。《鲁颂》:“狄彼东南。’《毕狄钟》:‘毕狄不龚’。此逖、逷、狄三字异文同义,《史记·殷本纪》之‘简狄’,《索隐》曰:‘旧本作易。’《汉书·古今人表》作‘简逷’。《白虎通·礼乐篇》:‘狄者,易也。’是古狄、易二字通。有狄即有易。上甲遵迹而有易不宁,是王亥‘弊于有易’,非‘弊于有扈’,故曰‘扈’当为‘易’字之误也。狄、易二字不知孰正孰借,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孙氏之说)。盖商之先自冥治河,王亥迁殷。(今本《竹书纪年》:帝芒三十三年,商侯迁于殷。其时商侯即王亥也。《山海经》注所引真本《竹书》亦称王亥为殷王子亥,称殷不称商,则今本《纪年》此条,古本想亦有之。殷在河北,非毫殷。见余撰《三代地理小纪》。)已由商邱越大河而北,故游牧于有易高爽之地,服牛之利,即发见于此。有易之人乃杀王亥,取服牛。所谓‘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者也。其云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者,似记王亥被杀之事。其云‘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者,恒盖该弟,与该同秉季德,复得该所失服牛也。所云‘昬微遵迹,有狄不宁’者,谓上甲微能率循其先人之迹,有易与之有杀父之仇,故为之不宁也。‘繁鸟萃棘’以下,当亦记上甲事,书阙有间,不敢妄为之说。然非如王逸《章句》所说解居父及象事,固自显然。”
《天问》中提到的“季”和“恒”都见于卜辞,如:
贞侑于季。《合集》14710
贞侑犬于季。《合集》14716
贞侑于王恒。《合集》14762
贞勿侑于王恒。《合集》14768
说明他们的确也是殷人先人,不过和王亥相比,关于祭祀他们的卜辞非常少,而且祭祀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侑”,似乎地位远远不及王亥。而且“季”为什么在后世典籍中能变成“冥”,实在不好解释,由“亥”讹变为“振”看,也当是由字形讹误造成的。
虽然王国维解释了里面重要的一些内容,比如“昬微”即“上甲微”、“有扈”乃“有易”之误等等,但仍然不能完全通读,故曰“书阙有间,不敢妄为之说”,实际上《天问》不过使用了很多通假字,只要读对,这几句是不难理解的。兹述浅见如下(笔者的解释用【按】表示,尽量简单):
该秉季德,按】:该即亥,王亥。季为王季,王亥之父。“秉德”乃继承王位之意。
厥父是臧,按】:臧,善也。今所谓赞赏。
胡终弊于有扈,【按】:弊,通宾,二字双声而假,有扈即有易。“弊于有扈”即《竹书》所说的“宾于有易”。
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按】干,盾。协,《说文》:“同众之辞也”,合同之意。时,是。干舞是古代一种显示武力的舞蹈。“干协时舞”唯王亥和商族众人一起持干而舞,显示武力雄壮。有时候也暗指兴兵征伐。
何以怀之?【按】:怀,归也。谓殷商民众都归附于王亥。
平胁曼肤,【按】:此谓王亥所放牧之牛羊肥硕健壮,故诗人问“何以肥之”。
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按】:有扈即有易,牧竖,牧奴。
云何而逢?【按】:云,语辞,无义。逢,遭遇。
击床先出,【按】:床,乃创字之假。先,急也。出,逃走。
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按】:恒,王恒,王亥之弟。秉季德,谓王亥死后王恒兄终弟及继承王位。
焉得夫朴牛?【按】:朴牛,即大牛。
何往营班禄,【按】:营,经营。班禄,地名,具体地点不详。《太平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河亶甲再征班方”,此班禄当与此班方有关。
不但还来?【按】:但,再。
昬微遵迹,【按】:昬,当是殷字之假借。微,上甲微,王亥之子。遵迹,追寻前人的足迹。
有狄不宁,【按】:有狄即有易。不宁,谓受到上甲微率领的军队攻打。
何繁鸟萃棘,【按】:繁鸟,鸮也。《诗·墓门有棘》:“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解居父受到吴国的聘任,在上任的途中,路过陈国的墓门,看到一个年轻的妇人报着幼子在路边,想上前去调戏她,以发泄自己的情欲。那妇人引用《诗经》的诗句:“墓门有棘,有鸮萃止”来解围,解居父只好作罢。这里诗人不欲直接指责上甲微在有易无休止地屠*杀,所以用了一句《诗经》的典故来说明此事,用的其中的话就是“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意思是上甲微攻克了有易之后进行了杀戮,这是不良的行为,大家都知道,但是上甲微并没有停止。
负子肆情?【按】负,违背。子,通兹,指《诗》里应该止、已即停止的意思,但上甲微背离了这个意思,肆意发泄自己的愤恨之情。
眩弟并淫,【按】眩,迷惑。弟,指王亥的弟弟王恒。此句谓有易迷惑王恒一起作恶。
危害厥兄,【按】厥兄,王恒的哥哥王亥。
何变化以作诈,
后嗣而逢长?【按】:此二句即《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谓“有易潜出为国,是此困民”的故事,谓有易的遗民变换了国名,重新建立国家欺诈世人却得以后嗣繁荣长久。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大概可以明白《天问》的这段话的含义和所说的故事。再加上其他文献中的记载,则王亥的大体故事如下:
先商时代,大约相当于大禹的时候,殷商的第六代王名季,卜辞称为“王季”,有两个儿子,长子亥,次子恒。王季欣赏长子亥,死后把王位传给了他。王亥非常有才能,善于畜牧,带领殷民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业,饲养的牛羊硕大肥壮,他还发明了用牛拉车,即“服牛”。还颇有勇力,能持干而舞,殷民都归附他。他还善于计算,曾经受大禹的差遣步量大地,说明他掌握着数学知识,很可能他在传承和发展殷人的文化方面也做出过贡献。
王亥带领殷民游牧到了有易,往来于河(也是国名)和有易之间放牧牛羊,滞留的时间很长,牛羊繁盛肥壮,殷民的生活富足。这些引起了有易人的眼红,他们先盗窃了王亥的羊群,因为殷人当时的生活主要依赖牛群,羊群丧失没有引起王亥的注意,所以说“亡羊于易,无悔”;有易人不满足,又想夺取王亥的牛群,这是殷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他们也知道这不容易做到,所以就诱*惑王亥的弟弟王恒一起来做。王恒大约对于哥哥王亥有某些不满的地方,同意和有易合作。他们攻击摧毁了殷人的营地,王亥先是被重创,急忙逃走,但还是被有易杀*死,并将身体砍成碎块。有易人夺取了王亥的牛群,并把殷人驱逐了,这便是“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王恒和有易合谋杀了王亥,分得了一部分牛群,然后继承了殷王之位。但是由于他的卑劣行径招致殷人的不满,所以呆不下去了,就带着自己亲信的一部分族人去了一个叫“班禄”的地方,从此一去不回。
殷人拥戴王亥的儿子微(他死后庙号为“上甲”,故古书多称之为“上甲微”)为王。殷王微一心要报杀父之仇,向河伯借兵。河伯对有易杀*死王亥抢夺其牛羊的事情甚为不满,故借兵给微。微攻入有易,杀了有易之君绵臣,又进行了一番烧杀,有易几乎被灭国。
河伯又感念有易这个邻国,不想让它就这样灭亡,就偷偷帮助有易的遗民在别地重新建了一个国,就是《山海经》中的“困民*国”,并一直延续下来,所以屈原很不满地问“有易人诱*惑弟弟王恒一起做邪*恶的事情,害死了哥哥王亥,为什么能变化国名欺诈世人,反而后嗣兴盛长久?”
王亥在发展殷人国力和畜牧上贡献突出,殷人祀之甚隆,因为他的主要畜牧产品是牛,所以殷人祭祀他的时候牺牲也主要用牛,而且数量很多。
这个故事的梗概赖《天问》的记述得以流传,但千百年来不得确解,后殷墟卜辞出土,由王国维将此故事首先揭发出来,他说:“要之《天问》所说,当与《山海经》及《竹书纪年》同出一源,而《天问》就壁画发问,所记尤详。恒之一人,并为诸书所未载。卜辞之王恒与王亥,同以王称,其时代自当相接。而《天问》之该与恒,适与之相当。前后所陈,又皆商家故事,则中间十二韵自系述王亥、王恒、上甲微三世之事。然则王亥与上甲微之间,又当有王恒一世,以《世本》、《史记》所未载,《山海经》、《竹书》所不详,而令于卜辞得之。《天问》之辞,千古不能通其说者,而今由卜辞通之,此治史学与文学者所当同声称快者也。”
总之,在殷人的心目中,王亥是一位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明王,在殷商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过很大贡献,他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开国君主成汤(卜辞中作“唐”),只是由于古记失传,他的大部分故事我们已经不能知道了,只有他在有易被杀的故事,因为是殷人历史上一件印象深刻的悲惨大事,所以才被口传记录下来,著之典籍,流传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释:
[1]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1月 P8
[2]《观堂集林》卷九《史林一》 中华书局1959年6月 P409-436。下引王国维语均出此文,不另注。
[3]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P319
[4]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中华书局1988年1月 P338
[5]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载王煦华编选《顾颉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P205
                                             1991年2月14日除夕(初稿)
                                             2006年3月18日(修订)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50 功勛 +10 收起 理由
yong321 + 10 + 50 + 10 谢谢分享原创作品!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22: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人至少有三位“高祖”:高祖夔、高祖亥、高祖乙。为何商人会单独对王亥这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高祖祀之甚隆呢?先生认为这是因为“王亥是一位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明王,在殷商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过很大贡献,他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开国君主成汤。”然而这只是先生的揣测,虽然合理,却并没有史实为依据。相反,从已有的史料分析,论祖先崇拜,王亥的地位肯定不及商族的始祖高祖夔;论开疆拓土,王亥的功绩肯定也不及另一位高祖武王大乙。所以,个人倒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商人祀王亥甚隆,可能与王亥的死有关。王亥客死,且死得凄惨。殷人尚鬼,以为王亥在“阴间”必定“怨戾之气”太甚,为安抚这位祖先的“枉死冤魂”,故而区别对待,独对其祭祀甚丰。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戏言,并没有什么内在逻辑的必然,先生幸勿见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7: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北游兄原发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c4f8f1010002ik.html
有后记:
“该文上传完毕之后,偶然读到刘宗迪先生的一篇文章......《〈海外经〉和〈大荒经〉地域和年代考——兼论先王'封禅'之真*相》载《民族艺术》2003年第2期)如果如刘先生所言,则王亥是一位精通算学和天文学的高人,因为在古代算学和天文学密不可分,殷人的天文学比较发达,可能有王亥的贡献在里面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3 05: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收集的不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