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9|回复: 26

[讨论] 新编易经之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 14: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7 编辑

道德经是易的认知方法的哲学方法。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曒。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万物存在时运动的规迹,人可以按规寻迹去认知,规迹有变和不变的状态。名是万物存在时表现出的象,人可以根据表现出的象去认知,现象有变和不变的状态。万物孕育时无象表现,万物产生后有象表现。所以,规迹和现象不变的状态无想思变时,人可以感受到万物的深奥和精妙;规迹和现象不变的状态有想思变时,人可以感受到万物所发出的光明而认识。规迹和现象两者同出一物,人用不同的方法认知同一物。万物的存在都有其根源的,根源是根本。所有根源的奥妙,只有打开阻碍人认知的大门都会认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5: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就不知所谓。
  
  楼主知道《易》这本书为何被奉为“经”尔后称之为《易经》吗?你知道《老子》因为什么被称为《道德经》吗?
  
  即便你有再大的能耐,能编造出一种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要是没有相关学派的尊奉,你的理论是不可能被称为“经”的。
  
  因此,《易经》不是你所能编出的,《道德经》也同样如此。
  
  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能重新修改一下“论坛讲堂”的讲座的题目,否定因太影响本论坛的水平,青竹只能将你的讲座转到“中书省·斩监候”封存。之前之所以放行,是因为浪花站长等为你说情,让青竹先行放宽一下标准,今你已是本论坛的老会员,青竹以为不能再用这种低得不象样的标准衡量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5: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7 编辑

浪花站长也认为这是低得不象样的标准衡量了吗?如果是这样我只好退出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5: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青竹个人的意见。
连什么是《易经》,《易经》因何被称为《易经》都不清楚就开讲座,并冠以“新编易经”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标题,试问国学类论坛中还有比这更低的放行标准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5: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讲座的内容,其实只是你个人对《易经》的理解而不是另编一本《易经》(青竹在本帖2楼说了,即便是你新编的,也不能叫《易经》)。因此,你的讲座最好使用“《易经》新解”之类的标题为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5: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8 编辑

你知道国学为什么不能发扬光大吗?就是因为国学沒有系统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5: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国学为什么不能发扬光大吗?就是因为国学沒有系统化。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11-2 15:35
青竹在本楼的回复,与国学是否能光大无关,自然也就跟国学有没有系统化无关。青竹只是想告诉先生,要想别人认可你在“发扬光大”国学过程中的努力,首先你自己不能犯常识性错误,因为只有这样,你所说的话才有可信度。否则,你自己在表述中常犯一些国学的常识性错误,你让读者如何相信和认可你文章的价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6: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8 编辑

正是这样才到论坛来请大家指正,。国学的常识也是前人规定的,难道后来人就不能发现新问题了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8 编辑

[quote]看你讲座的内容,其实只是你个人对《易经》的理解而不是另编一本《易经》(青竹在本帖2楼说了,即便是你新编的,也不能叫《易经》)。因此,你的讲座最好使用“《易经》新解”之类的标题为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23: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8 编辑
道是万物存在时运动的规迹,

既然万物都已存在,何来“天地之始”呢?又如何成为“万物之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8 编辑

[quote]
既然万物都已存在,何来“天地之始”呢?又如何成为“万物之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3: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8 编辑

[quote]道德经原文不是天地之始,而是万物之始。古人没有能力认识天地之始,只能认识万物的存在规律。
万物之始,天地之始,都有记载,也就是说宇宙的开始。
“抓字虱”没什么意义。没有“存在”,何来“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4: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9 编辑

[quote]
万物之始,天地之始,都有记载,也就是说宇宙的开始。
“抓字虱”没什么意义。没有“存在”,何来“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5: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9 编辑

[quote]现代人都没有搞淸宇宙是怎样开始的,人是怎样开始的,难道古人还能,古人做事都是实实在在的。
古人首先搞定的,就是“世界是如何来的”这个问题。
纵然他们没有采用“实证”的形式,但是从经书里的文字上理解,他们一定是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万物的产生方式的。
您的理解有点“中解”,那是从中间阶段开始理解,所以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头雾水”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6: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9 编辑

第一章讲述了人可以从规迹和现象认知事物,但最重要的还是事物存在根源的认知,接着第二章讲述事物存在的根源。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矣);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解释:一切人认为的事物的美好的根源是人认为的事物的丑恶;一切人认为的事物的善行的根源是人认为的事物的不善行。同样,自然的:有由无生成,难由易做成,长由短达到,高由下增长,音由声混和,先由后跟随。这些都是事物由根源生,是永恒不变的的自然规律。所以明白自然规律的人才是圣人,所以圣人能做到居身处世无根源的事无为,言行无根源的言语不言教。圣人看待万物的兴起现象不会忘了万物开始的根源,看待万物行为现象不会忘了志向的根源,看待万物的成就劳功不会忘了居守的根源。正因为圣人的智慧不据为已有,才会把认知的知识传授下去,使知识不会失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9: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11-21 19:08 编辑

第四章讲述道。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湛呵,似或存。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解释:道,事物存在时运动的规迹是虚无的,而作用之时是有用的,并且不会自满独行与事物存在时表现出的象随行。运动的规迹是深不可测的,似万物之宗的原始状态不可知。运动的规迹似清澈透明的水存在而感观不到。如同锉了锐角的圆滑、解除纷乱的清静、可见之分别的和合、不见之微细的大同一样。我不知道从何而生,物象之主却从这里产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6: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讲述道的作用。天地的道运动是万物存在的动力的作用。万物使天地作用显现,是万物存在的意义。圣人的道发挥智慧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的作用。百姓使社会存在,是百姓存在的价值。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忠。
解释:天地的道运动是万物存在的动力,天地如果麻木不仁不发挥道的作用,万物的存在就象刍狗一样沒有了存在的动力,就失去了意义。圣人的道发挥智慧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圣人如果麻木不仁不发挥道的作用,百姓的存在的就象刍狗一样没有了推动者,就失去了价值。天地之间的运动作用就象风箱一样提供给万物存在的动力,天地之间的空间虽然象风箱一样空虚,但天地不停地搞动,运动作用就会出现;风箱竭尽全力不停地数动,忠于守职地不断作为,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动力。天地道的作用就象风箱一样不停地搞动、忠于守职地不断作为。圣人道的作用就象风箱一样忠于守职地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讲述天地存在时表现出的象是万物存在的根延续不绝、用之不少。
原文: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注解:浴神管着洗刷人体的神,有更新的意思。玄牝是女性生殖器,有更新人类的意思。玄牝之门指女性生殖器的存在是不断更新人类之门。是谓天地根指天地是万物存在之根,使万物延续不绝。堇假借为仅是少得意思。
解释:更新的作用不消失,是女性生殖器的作用不断更新人类使人类延续不绝。女性生殖器是更新人类延续不绝之门,用来引申说明天地是万物存在的根。天地使万物延续不绝地存在呵,天地提供给根的能源用之不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讲述天地恒道状态。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注解:芮是小的样子。舆是货多用车载。
解释:天地的运动规迹(道)是永恒的,为什么永恒,是因为不各自生存,是相互依存共同生存,故能长久生存而表现自已的象。所以圣人能把自已融入社会中共生存发挥自已的才能,而后才能成为圣人,把自己置之度外不注重名声踏实做事,才能使圣人之名长存人间。这不正是因为他们不载私,才成就他们的私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2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11-23 22:33 编辑

第八章讲述水之道。
原文: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解:善:善于,擅长。潚:水深广而清澈。予:给予。信:取伸的含义。地:<释文>地:底也,其體底下,载万物也。
解释:高处善于治水使水向低处运动,水的运动善于利益万物生存,而又有争居众物所厌恶的低处。故这就是水之道。人道要效法自然,行居要象水那样善于选择最低处而不炫耀,心要象水那样善于清澈而深广而容纳百川,给予要象水那样善于伸张,正已的行为要象水那样善于受治理,做事要象水那样善于自己所能而不强求,行动要象水那样按时守节而不逾越。只有如水这样不争,才不能有过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08: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讲述顺其自然存在之道
原文: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注解:揣与团古通。允:信、诚也,应允。
解释:执持而使其满盈,不如停止它。团成圆,依然痴心去团它,不可能长葆其圆。满堂装满金玉,也不保总能守得住。富贵而骄横,自已便留下祸患。功虽然可以表述,但要守弱小,这就象天之道,天的运行规迹自然而不争。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30 学问之功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0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讲述人的道和名抱一,人的道是人的行为规迹,人的名是人体表现出的象。
原文: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以疵乎?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注解:戴通载。人体由运动、神经、消化、呼吸、循环、内分泌、泌尿、生殖八大系统组成。就人的身体功能来说,又可分成:形体——“载”形之职,包括骨骼肌肉与组织器官发育等内容,对应着主管运动与发育的形体之“精”,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气血——“营”养之职,包括摄入与消化食物、提取与吸收养分、储存与供应能量、废物与毒素排泄、维持新陈代谢等内容,对应着主管循环与流动的营养之“气”,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精神——“魄”主之职,包括感觉、思维、反射、应激、平衡、协调等内容,对应着主管神经与调节的控制之“神”,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由于形体之“精”是形态的外在表达,营养之“气”是能量的新陈代谢(内外交换)表达,控制之“神”是中枢的内在表达。除骨骼肌肉和组织器官正常发育外,还要装载有充沛的气血与强壮的精神,才算身体健康。这里,“载”可译成“身体”。因此,“载营魄”与“精气神”相通,都是从人体系统功能说的,而不是从结构上说的。中医里的经络与气功,实际上是由“神”导引“气”和“精”的功能整合,而非肉体的结构存在。是以“载营魄抱一”,指注重身体内外兼修,表现为精、气、神合抱为一。
抟:揉挰成团,集聚。玄蓝的玄是黑色。玄德的玄是根源。栝:箭末尾扣弦处,有掌握、把握使之正确的意思。天门是指先天决定男女作用的机关,男女之体是象,男女的行为作用是道,男女作用开启了,男女的行为才开始,道和象合抱为一行为才能运行。明白是太阳光照。
解释:怎样能使生命不离去呢?精、气、神合抱为一。怎样能返老还童呢?集聚元气使致不过度耗散(聚和散合抱为一)。怎样能使人没有毛病呢?象修除玄蓝一样不断修正自已(修除和端正合抱为一)。怎样能让人知道国家安定的道理呢?把握爱民使国家安定的正确观念(爱民和安定合抱为一)。天门开启女性的作用才出现。怎样能使太阳的作用表达呢?当太阳光照四达时(太阳光照为象、四达是运行规迹,道和象合抱为一)。生发和蓄养合抱为一,生发而不会满足才能有生气,成长而不宰杀才能有成就,这才是得道的根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接着讲述物的道和名合抱为一。
原文: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解:当:恰当、适当。无:未有功能,运行、行为显功能,即为道。有:既有结构,结构成形成象,成象而命名。燃:燃烧使烧制。埴:粘土。埴器:粘土制成的坯经烧制而成的陶器。凿:制造。户:门户。牖:窗户。
解释:三十根辐条共同集中在一轮毂上,恰当地使未有功能与既有结构相结合,就能实现车子方便远行的作用。(车轮为既有结构、为名,车轮运行为未有功能、为道。道和名合抱为一发挥作用)烧制坯而成陶器,恰当地使未有功能与既有结构相结合,就能实现现陶器方便人们饮食的作用。(陶器为既有结构、为名,陶器运用盛物为未有功能、为道。道和名合抱为一发挥作用)制造门户、窗户,恰当地使未有功能与既有结构相结合,就能实现房间方便人们居住的作用。(门户、窗户为既有结构、为名,门户、窗户运用房间上为未有功能、为道。道和名合抱为一发挥作用)所以既有结构就让它产生便利,未有功能就让它实现作用。(这就是玄德、就是得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06: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11-27 06:51 编辑

以上两章讲述了道名抱一好的一面,第十二章讲述道名抱一坏的一面,并说明圣人怎样做。
原文: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注解:“五色”,指各种色彩混杂在一起。古人认为,有苍、赤、黄、白、黑五种基本色,称为五色。“目盲”,使眼睛失去对颜色的分辨力。
  “五音”,指各种音阶混杂在一起。古人认为,有角、徵(zheng)、宫、商、羽五种基本音阶,称为五音。“耳聋”,使耳朵失去对声音的分辨力。
  “五味”,指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古人认为,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称为五味。“口爽”,使口舌失去对味道的分辨力,“爽”,差错,失误。
“驰骋”,骑在马上放马狂奔。“田猎”,在田野中追逐打猎。“心发狂”,指心神发生狂乱、思想疯狂。
  “难得之货”,难得稀罕的财货,稀缺的社会资源。“行妨”,行为受到妨害、举止异常。
“为腹,务实注重实际利益。“为目”,务虚好做表面文章。“去彼”,离开、去掉那个(务虚)。“取此”,选择、采用这个(务实)。
译文:苍、赤、黃、白、黑五种色彩混杂在一起使眼睛失去对颜色的分辨力,角、徵、宫、商、羽五种音阶混杂在一起使耳朵失去对音阶的分辨力,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混杂在一起使口舌失去对味道的分辨力。驰骋在田野中追逐打猎为了获得猎物就会使人思想疯狂。难得的稀罕财货、稀缺的社会资源为了得到就会使人行为受到妨害、举止异常。所以圣人能做到务实注重实际利益而不务虚做表面文章,去掉那个务虚采用这个务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0: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讲述圣人在好坏两方面怎样做。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何以寄天下。
译文: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宠是上者对下者施加宠爱。地位下者得到宠是惊喜高兴,失去宠是惊恐害怕,宠就是这样使人不安生,是谓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贵是在上者,指在位时有既有利益所得。在上者有利益所得为什么还有大祸患,是因为为自身利益而争贵,所以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争贵才没有大祸患,贵就是这样使人不安危。所以圣人贵为天下人利益才象风箱那样不断为天下人出力;圣人爱好以利益为天下人,所以圣人之思想长寄存于天下人心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浑沌道长 + 10 继续努力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07: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笫十四章讲述古人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对‘无名,万物之始也’&#61472;的解释。
原文: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愡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用感观不会看见的称为微妙,用感闻不会听到的称为声希,用感觉搏动不会觉得的称为平坦。在古时三者无法测量测知,所以统称万物存在的开始为一、为无象。一者,其上为万物的产生无法言说,其下为万物的存在开始无法测知,寻寻觅觅不见其象而无法命名,所以无名为万物之始也。古人只能认为无物状吧,是谓无状之状了,无法命名物象,是谓恍惚不见了。一者的运行也无法看见其首尾。这样怎样认知呢?可以持执现今认识的运行规律和现今已有的物象,测知原始的道名,是谓认识一切道名的纲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09: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讲述怎样达到事物的根源,即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解释。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浴。浊而静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
注解:志:意所拟度。容:体的容貌。容曰:只有亲自看见才能说出容貌是什么样。猷:规矩、法规。涣:流散。旷:明。重:怀孕。
译文:古时圣人善于认知事物道名者,能达到事物根源的微妙处,一直深到不可用意去拟度揣测。正因为不可用意去拟度揣测,所以强调用体悟(亲自实践)来说,就象客观必然性的事物:给予施舍别人啊,就象冬天趟水过河一样行他人所不愿行。与人为邻就要守规矩啊,就像畏惧四邻那样小心翼翼地处事,唯恐自已犯戒。做事严格精进啊,其如同客人一样,不敢随意放松自已,看紧自已的一言一行,与主不犯。流散归于沉寂啊,如冰融化流散过后而成泽归于沉寂。混沌天然啊,就象未加工过的木材质朴无华。混杂看不清没有了分别啊,就象浊水没有可看清处的。一片明亮啊,就象洗浴过以后一样洁净空明。混浊的让它不动而静下来,慢慢回归清净;女人使她怀孕,慢慢会生育。坚持此种客观必然性的道名,只要不自我满足地追求真理,所以才能蔽旧出新而自强不息,而不会因成功而固步自封。这就是圣人追求真理的思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