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95|回复: 45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6 17: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16 19:15 编辑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几十年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早已成为定论。但到如今,新红学的研究考证成果,反而越来越无法证明书中有丝毫曹雪芹的影子,这就大大地动摇了曹雪芹的著作权。因此,一些有识之士,便对曹雪芹的著作权产生了质疑,并重新“考证”《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谁。

    如今,关于谁是《红楼梦》真正作者的说法,就有几十种。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对此,笔者在一些网站上发表了一篇评论。题为:[《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从而,给出一个适合任何人的检验标准,供大家参考。

    笔者经过多年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隐藏在曹雪芹背后的真正作者,他就是康熙皇帝的孙子、怡亲王允祥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晈。作者在开卷交代的那位“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的人,就是宁郡王弘晈。曹雪芹则是帮他著书的第二作者。

    那么,笔者又是怎样通过曹雪芹,找到了真正作者弘晈呢?又是如何发现隐情,并领悟了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呢?又是如何将“假语村言”还原成“真事隐”的呢?

下面,就谈一谈我的认识过程。

    之所以要谈这个认识过程,则缘于,有的网友虽然看了我的《红楼梦真事隐》探索,可还是茫然不解。个别人认为是“牵强附会”,甚至用“学术”的高调,来否定“艺术”形象的还原。对此,笔者不能不进行自我反思。看来,是我没有将问题说明白,而不应将不赞成和反对的人,视为无知。因此,就有必要让大家了解我的认识过程。您了解了我的心路历程,才能理解我的探索,才能对我的探索做出客观评价。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您如果不下功夫进入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不对相关的研究有所掌握,不打破僵化的“学术”框框,不能从“满纸荒唐言”中悟出点真情,我解释得再清,您也不能真正理解。即便我解释的(1+2=3)您听懂了,可到了(2+1=?)时,您又糊涂了。所以,我们要共同提高自身的认知层次,才能领略什么是“真事隐”。

    “红学”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面极广。多年来,很多问题红学家们都难以说清。而平民百姓,只能相信专家和时代主流的声音。我就是听着这些声音走进《红楼梦》的。由于毛主*席号召读《红楼梦》,说它是好书,才引起我的兴趣去读它。那时我18岁(1972年),当时,只能看到“WG”性质的评论文章,知道了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

    WG之后,才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证文章和学术著作。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吴恩裕先生的《曹雪芹从考》。周汝昌先生的《石头记鉴真》。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注评》。应必诚先生的《论石头记庚辰本》。《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等价值极高的学术专著和史料。同时也寻购了几种“影抄本”。这不但使我加深了对曹雪芹和他那个时代的认识,更让我了解了《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些概况。

    从此,喜爱《红楼梦》和关注一些相关考证资料,就无形中成为我的一种爱好了。这为我后来的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了解专家们的考证,使我认识到,欣赏和解读《红楼梦》,要找那些与原稿最接近的版本来读。这时,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专家们,校订出以“庚辰抄本”为主,并参考其它版本的百二十回校订本,并对其中的疑难词语作了注释。这对读者欣赏作品、理解作品,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乃是红学界的一大贡献。
   

我在鉴赏这个非常好的校订本时,就在书眉及空行处,记下一些心得体会。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地提高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能力。并把我的认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

    当鉴赏到第六十四回,黛玉所作的“五美吟”时,便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蔡义江先生的“评注”,来理解“五美吟”的诗意。这五首诗所体现的一个共同特征,猛然触动了我,使我心中一惊!这五个历史上的美*女(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竟然都是有了男人的已婚女性。诗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都是已婚女性对婚姻生活不幸的伤感之情。

    奇怪的是,黛玉这位闺中的纯真少女,竟然用这五位已婚女性的不幸身世,来感伤自己未婚少女的情怀。为什么呢???黛玉也不是已婚者呀!这个现象太离奇荒唐了。作者为什么会让黛玉具有一个已婚女性的心理特征呢?她为什么会展现出这样的人物形象呢?这种人物外表与内心世界的强烈反差,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突发奇想:此处的黛玉,会不会是一位已婚女性的化身呢?

    这一领悟,使我自己都感到震惊。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仍能感受到我当时那种喜悦而又激动的心情。(具体时间是1989年夏季)那时我36岁。这是我发现书中有“隐”的时间表,也标志着我从此“不可自拔”地走上了艰苦的探索之路。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40 銀子 +30 收起 理由
三人行 + 10 精品文章
古越中兴 + 30 + 30 学术考据多心血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8: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17 18:34 编辑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二)

    作者用一位未婚纯情少女诗文,抒发了一位已婚女性的感伤情怀。这一荒唐现象,使我联想到曹雪芹所作的第一首标题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时我便悟出了这首诗的涵义。未婚少女黛玉,在诗中所表达的是已婚女性的思想感情,这个自相矛盾现象,不就是“荒唐言”吗?她所表达的情怀,恰是已婚女性的形象特征,这不正说明她象征着一位已婚女性吗?原来这就是“其中味”呀!也只有把黛玉看做一位已婚女性化身,她在“五美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我又关注了一下黛玉的“葬花吟”,诗意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恰恰也是一位已婚女性被摧残、被冷落的悲痛情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显地体现出一个已婚女性,被男人抛弃或冷落的伤感哀怨之情。“巢”都垒成了,就提示男女二人已经成婚了。无情的燕子,当然是比喻已婚的男方。这个上下句的比喻性,是不难识别的。

    那么,一个未婚的闺中少女,时不时就痛苦地用已婚女人的情怀,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悲伤,岂不就是荒唐言吗?怎样破解这个荒唐现象呢?看来,只有把黛玉当成一个已婚女性化身,不近情理的荒唐言,就合情合理了。也就变荒唐为不荒唐了。其他的解释都说不通。

    作者在一个未婚纯情少女身上,塑造了一位已婚女性的形象特征。我们根据这个艺术形象,就可确认黛玉在“五美吟”和“葬花吟”处,她身上隐藏着一位已婚女性。作者用艺术形象隐的“真”情,我们同样可以用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揭示出假象所暴露的真人物特征。我们识破这个形象特征后,再去考证他(她)到底是谁,才能真正揭出真*相。而不是用假人物的虚假形象,去与一些历史人物及野史传言相附会。

    通过鉴赏黛玉的“葬花吟”,使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且看诗中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以花喻人的笔法。但是黛玉在二十六回前,根本不存在终日被摧残的情形。这就是极其荒唐的“荒唐言”。此时黛玉只不过因晴雯不开门,产生点小误会,哪来的悲痛欲绝之情?

    黛玉在“葬花吟”之前,不但不受气,而且在贾家“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第五回)”去梨香院,在薛姨妈面前,既放肆又尖刻(第八回)。她又怎会发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悲痛呼唤呢?她前面的表现,与她此际的内心思想感情,在前后情节链条上,存在着强烈反差,没体现出一点“因果关系”。

    这种毫无因果关系的荒唐言,对我的灵魂又产生了极大触动。使我忽然悟出:黛玉在第五回和第八回所象征的真人物,与“葬花吟”和“五美吟”中所象征的真人物,肯定不是同一个人。这一认识上的飞跃,又大大地拓宽了我看问题的眼界。原来,作者还采用了:用同一个假人物,在不同章回情节中,分别象征不同真人物的艺术手法。既:换演员、换角色的艺术手法。

    用“舞台艺术表演形式”来形容就是:同一个演员,可以穿插着扮演剧中很多不同角色。不但可以扮演同性人物,也可以“女扮男装、男扮女装”。黛玉在第五回和第八回中的形象特征,就是男性真人物化身。至此,我不但识别出,作者用同一假人物,演不同角色,来象征不同真人物的艺术手法。还识别出,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是没有男女之别的。

    作者在开卷时说:“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此处有王府抄本脂批说:“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别。”这段脂批的涵义,恰恰是说,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是没有男女区别的。那些假人物,只不过是“作者托言”而已。既:假人物、假时间、假地点,假事件,只不过是真人物、真时间、真地点、真事件的“载体”罢了。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18 16:58 编辑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三)

我透过假象看本质,领悟了作者“以假隐真”艺术手法,这是红学界的学术文章,从没论及过的艺术手法。他们也不“承认”书中有隐,更没有相关的文艺理论。我悟出的艺术手法,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吗?虽然在红学界的学术中找不到理论根据,但我在作者开卷的交代和脂批中,找到了无可辩驳的理论依据。

    作者开卷就说:“因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故曰‘甄士隐’云云。”作者这番话中的“梦幻”是指自身经历。“将真事隐去”不是将真事去掉,而是将“真事”隐进“通灵”之说的假故事中去。“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即是说,真事不能明说,必须“借”通灵这个改头换面的假故事来隐寓。这种著书方法,作者称为“甄士隐”,即“真事隐”的谐音。作者这番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部书是有“隐”的。

    作者又说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的这部书,是“用假雨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的。敷演什么呢?当然是“敷演”真故事了。“假语村言”即是指假故事。作者将这种掩盖真故事的假故事称作“贾雨村”,即假语村之意。作者这番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书中的假故事处处敷演着真故事。
下面再看脂批是怎么说的: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浓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还有):分叙单传法、指东击西法、横云断岭法、金针偷渡法、间色法、双岐岔路法、三五聚散法、春秋字法、特犯不犯法、反逆隐曲法、一源万派法、倒卷帘法、暗透法、错综法、衬贴法、转叠法、双管齐下法、恒河沙数法、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千手千眼大游戏法等------

    脂批明确指出,作者用了这么多的艺术手法,将自己亲历亲闻的“实事”,隐进了假故事中去。也就是说,作者不是单一死板地用假故事,来隐寓自己的“亲历亲闻”。而是变换各种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将“实事”隐进假故事中去的。

    作者交代的话,和脂批点明的艺术手法,恰恰证明,我领悟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是完全符合作者原意的。因此我才认为,我找到了前人从没认清的正确途径和解读方法。也就是说:必须破假,才能识真。必须从荒唐言中品出“味”,再去考证。而不是用荒唐的假象,直接拿来生搬硬套一些史事或传说。这决定我从此改变了已往研究方法的性质。也为解开作品诸多不解之迷,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从此,我便认识到,要看清作者的“亲历亲闻”,就不能从表面假故事上“以假证假”地找答案。而应当在识破荒唐言后,将人物形象重新定位,再去做考证。这个转折点,彻底改变了我对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探索角度。便开始通过识别这些荒唐言所涵盖的隐情,来寻找与曹家和曹雪芹之间的象征关系。把曹雪芹、曹天佑、曹颙、曹頫等人,用象征性的隐情对比个遍,几年下来,毫无所获,根本就不靠谱。反而感到,书中的环境特征、人物形象及地位,所显示的人家,要远远高于曹家。

    随着这种感觉的积累日渐强烈,一个新的灵感产生了。它使我想到:《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会不会是怡亲王允祥家的人呢?他家的地位非常适合贾家的环境地位,在日常收集的研究资料中,起初只知道弘晓承袭了允祥的怡亲王爵位,后来才无意间从相关史料中得知,允祥第四子弘晈,也被雍正帝封为宁郡王。

    怡亲王家这两个显赫的“世袭”王爷,不恰恰与贾家两个显赫世袭暗暗相对吗?在这一可比性上,我又联想到吴恩裕先生的重要考证,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抄本,正出自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之手。这个抄本,是弘晓参加并组织家人抄写的。这说明《红楼梦》与怡亲王府必有瓜葛。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3: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四)

    接着,又一个联想冒了出来,那就是曹家确实与怡亲王允祥有非同一般的关系。曹頫之所以在胤禛当皇帝后,没立刻被革职抄家。就得力于怡亲王允祥的关照。有雍正帝批给曹頫的折子为证:

    “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托累自己。为什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諭你。若有人恐嚇诈你,不妨你就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名声,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諭。”(《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这样,我就看到了曹雪芹与怡亲王府和《红楼梦》之间的必然联系。接下来,我又从相关史料中得知,怡亲王允祥的长子弘昌,四子弘晈及很多宗室成员,在乾隆四年,遭到弘历的残酷打击和迫*害。这又与书中贾家后来的败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可比性,不逊于甄家四次接驾与曹寅四次接驾的可比性。宁荣二府被抄时,又出现了“西平王、北静王”的关照。他们身上,就有平郡王福彭的“影子”。

    随着这一个又一个联想的产生,就形成了怡亲王家世的兴衰轨迹,与贾家兴衰轨迹的可比性。这种宏观上的可比性,要比曹家“等于”贾家的可比性,来得更全面,更帖切,更具体,更合理。

    这个认识过程使我得出一个初步推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弘晈。正是他被乾隆帝邪*恶皇权所“泯灭”,他才不得不用假故事隐藏自己的“亲历亲闻”。以便后人识破隐情后,看清弘历的真面目。并明白弘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弘晈将自己亲睹亲闻进行了“改头换面”,用“绕弯弯”的多种艺术手法,一一对应地,有序地,全面地,隐入了假语村言之中。使我领略到,这就叫“真事隐”。

    弘晈是《红楼梦》第一作者这个初步推论,令我自己深感震惊。我都不太相信自己竟然识破了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跳出曹家框框,发现了“真作者”弘晈。而曹雪芹则是帮弘晈著书的第二作者。真作者的目标初步确定了,但要从假故事中还原出真事隐,谈何容易。尤其在缺少怡亲王允祥和弘晈的相关史料情况下,使我面临重重困难。我是WG时的初中生,哪懂什么清史呀!

    对此我和一位对红学颇感兴趣的朋友,找到了辽宁省红学会理事长朱眉叔先生的家(我们同住沈阳市),向朱先生说明了我的想法。朱先生对我们深表理解和支持,并向我们谈了不少怡亲王允祥的家世,令我受益匪浅。(这次会面的时间是1993年春季)

    我在找到正确探索方法的基础上,在曹家之路走不通的情况下,才通过曹家联想到怡亲王家。才用贾家两个世袭的气派,去推测与怡亲王家两个世袭王爷的可比性。才联想到雍正帝批给曹頫的折子。才联想到己卯抄本为什么会出自弘晓家。才将贾家的败落,与弘昌、弘晈的败落,有机地联系起来。

    将这些现象,一个个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并得出了新作者说的初步结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首先应从大局着眼,不能抛弃和绕开曹雪芹,也不能违背脂批和相关史料所确定的具体时间和年代。才能使锁定的真作者,与曹雪芹是同时代人,而且其身份必须比曹雪芹高得多。那么,弘晈就比谁都有资格成为首选作者。

    从假故事宏观的象征性上,将视线移到了怡亲王家的两个世袭王爷上。进而联想到己卯抄本的来源,又注意到曹家与允祥的瓜葛,进而看到弘昌、弘晈之家的衰败。由这四个层层推进的联想,所组成的有机链条,其终端指向了宁郡王弘晈。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20 15:20 编辑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五)

    至此,我不但对作者所采用的“真假辩证艺术形式”,有了正确认识。又找到《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的正确目标。并为我的“红学”探索,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宏观的目标确定了,解迷方法知道了一些。接下来,就是将所有假故事,还原出作者的“亲历亲闻”了。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三次废掉苦心写成的文稿,每一稿都是几十万字。其原因是,随着认识的深入,自己对写成的探索文稿感到很不成熟,牵强的成份太多,便废掉重来。还有一个原因警告着我,不能犯“以假证假”的错误,不能制造“自欺欺人”的垃圾去误导别人。

    就在我通过品味“五美吟”和“葬花吟”,识破了作者“真假辩证”的“象征性艺术手法”后不久,霍国玲女士的《红楼解梦》问世了(1989年版)。虽然她认识到书中有隐,但其解读方法,还是“以假证假”的旧索隐路数。并没有在识破假象中找到真*相,而是对假象的再创作。我在书店大体浏览一遍,并没有购买。到是陪我去朱眉叔先生家的那位朋友,在1991年买了一本送给我。好在这本书提醒我,不能犯其类似的错误。

    后来,霍女士于1996年写出了《红楼解梦》第二集,才真正揭出了一些隐情。如:祭宗祠宁府九门一路大开,是紫禁城皇宫的写照。大观园实隐圆明园。其后还有贾敬之死,隐写的是雍正帝之死。这时,冯精志先生的《百年宫廷秘史------红楼梦迷底》面世,也揭示了大观园隐藏着圆明园,并揭示了黛玉进贾府,所见的“荣禧堂”匾额,恰是“圆明园殿”的匾额。也确认贾敬之死,隐写雍正帝之死。

    他们这几处的索隐考证,恰好与我探索的目标一致,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使我受益匪浅。可惜的是,霍女士后来的探索,还固守在曹家上,并坚持“曹雪芹与竺香玉谋杀了雍正帝”的错误说法和方向。实在令人惋惜!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各种《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之说,陆续出来。时至今日,已出现几十种作者之说,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民间的“红学”,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这种大好局面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红楼梦》作者是谁,才是红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虽然各自的“作者说”,论证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故意歪曲事实、误导读者,其中都有很多可取之处。

    就在各种作者说陆续出台之际,我始终看他们的长处,告诫自己:沉住气,千万不可急功近利。要深入细致地完善“真事隐”。我从不立足于时时想着推*翻别人,而是立足于时时推*翻自己。并在不断深入探索中,认清作者更多“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从而深入完善自己的认知层次,真正做到“破假识真”,并努力收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最终还原出《红楼梦》前十八回的“真事隐”。于2007年在网上发表了部分章回。2008年,出版了《红楼梦真事隐》第一集。这时我54岁。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22 18:45 编辑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六)

《附录》:

    目前,有些探索者认为自己在曹雪芹之外找到了真作者,还有人*大言不惭地标榜唯有自己看懂了《红楼梦》。为了给自己的立说扫除障碍,便无视曹雪芹与作品的直接关系。有的甚至不承认曹雪芹的存在,企图绕过或抛开曹雪芹去确立真作者。还有的虽然勉强承认曹雪芹是批阅增删补全作品的人,但把他与真正作者割裂开来,成为与作者没有直接关系的人。这都是无视史料和脂批对曹雪芹其人的确定,更是不懂作品艺术性质的表现。

     曹雪芹及其长辈们,决不会过上贾府那样的荣华富贵生活,所以他们谁都不会是书中“亲历亲闻”的作者。至今,谁都没能在作品上:一一对应地、有序地、全面地、破假识真地还原出曹雪芹及其长辈们的“亲历亲闻”。这决定谁都没能从作品本身,给曹雪芹及其长辈的作者说以立足之地。曹雪芹虽不是“亲历亲闻”作者,但曹雪芹确实参与了作品的加工整理与完善。可以确切地说,他就是“作者圈”中的人。谁想绕开曹雪芹去找真作者,肯定都是行不通的,也必将是徒劳的。

     作者开卷就阐明,书中所隐的“亲历亲闻”是:“不过实录其事,并非假拟妄称------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这就向读者阐明了作品鲜明的自传性宗旨。正是作品强烈的自传性,决定了曹雪芹必须对“作者”的亲历亲闻了如指掌。并对作者“以假隐真”的艺术形式,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因此,曹雪芹就一定与亲历亲闻的真正作者,有着非常特殊的直接关系,并且必须是同时代的人。否则,曹雪芹的才华无论多么高超,也帮不了别人隐写“自传”。

     爱新觉罗·弘晈,是康熙皇帝的孙子,怡亲王允祥的儿子。因为怡亲王允祥的功劳,允祥死后,雍正帝便让允祥第七子弘晓袭了怡亲王爵;又赐封允祥第四子弘晈为宁郡王。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种一门二王的莫大殊荣,在康雍乾时期是绝无仅有的。到了弘历登基,于乾隆四年打击残害宗室众皇亲,将其中的怡亲王允祥长子弘昌革去贝勒,弘晈王号虽保,但终身停俸以观后效。弘历后来还废了弘晈的“铁帽子王”,允祥的后人便败落下去。

     《红楼梦》开卷自云的那个"半生潦倒,一技无成"的作者,就是弘晈,书中隐写的都是弘晈的"亲历亲闻"。

     《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禁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隐寓的正是乾隆四年弘历打击宗室成员,迫*害弘晈、弘昌之事。从《清实录》的相关记载上,我们可以看到弘历谈论这个案子时,极力地美化自己,丑化他人。将黑的说成白的,为自己“文过饰非 ”、“隐恶扬善”。弘晈面对这样一个外表仁慈,骨子里穷凶极恶、心狠手辣的“堂兄”,他和他圈里人,敢直接暴露著书的真*相和留下史料让我们去考证吗?恐怕没等我们考证,弘历早就考出来了。那样的话,我们今天能不能见到《红楼梦》都很难说。

     曹雪芹为什么会与弘晈联手著书呢?原来,曹雪芹从小订的娃娃亲是李煦的孙女。李煦被革职抄家回北京后,他的孙女被怡亲王收留在府中当丫头,随后曹家也被抄了。到了雍正十年,弘晈将李煦孙女纳为自己的妾,李氏便成了弘晈的人。这样,曹雪芹到成婚年龄时,就没能与从小订婚的李氏成亲。第四回,英莲被薛家夺去,冯渊没能娶英莲成亲的假语村言,便隐寓李煦孙女进了怡亲王府。第十六回,薛蟠纳香菱为妾的假语村言,便隐寓李煦孙女做了弘晈的妾。
     

     后来弘历与弘晈的关系搞僵了,加之弘晈继福晋不容李氏,弘历便给弘晈巧立个罪名,“强占有夫之妇”,随强行将李氏嫁回到曹雪芹身边。正因为曹雪芹身边,有了这么一位与弘晈共同"亲历亲闻"的人,曹雪芹才能帮弘晈著书。《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隐寓的正是李氏被*迫与弘晈“断痴情”之事。假故事上黛玉死了,可黛玉象征的李氏并没有死,而是换了别人继续象征她回嫁曹雪芹了。宗室成员明义《题红楼梦》二十首的第十八首诗,就是指《红楼梦》第九十七回隐情而说的:

             伤心一首葬花诗,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其意就是说李氏与曹雪芹重续姻缘。“沉痼”,指的就是李氏与曹雪芹从小订的娃娃亲,没能适龄成婚之事。“返魂”即指李氏回嫁曹雪芹。明义是用《红楼梦》之名来题诗的,据吴恩裕先生考证,明义写作这些诗的年代,是乾隆中期。至今研究者对明义题的这首诗和用的是《红楼梦》之名,还是一头雾水。我们如果将其放到真事隐上来探索,这层雾水就散了。而且这首诗恰恰可佐证《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原著。

      就在《红楼梦》前八十回整理差不多时,李氏便去世了。弘晈和曹雪芹在缺少了李氏这个深知内情的“纽带”后,就没有完成对后四十回的深加工和披阅增删,就留下后四十回比较逊色的遗憾。由此可见,李氏也是作者圈内最关键的作者。这就是弘晈与曹雪芹特殊的“合作关系”,弘晈才是亲历亲闻的第一作者,曹雪芹实为第二作者。

曹雪芹帮弘晈著书,所有的“批阅增删”,都是在作者和作者家人的授意下进行的。第十三回就有“老朽”畸笏叟的批语(老朽畸笏叟是弘昌的化名别号,他是作者弘晈的哥哥),透出他可以“命”芹溪按照他的意见,来删改作品内容。没有任何人敢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去修改或批阅增删别人具有强烈自传性的作品。而且是“真事隐”性质的自传。由此可见,绕开曹雪芹去找真作者之路是走不通的。
(全文完)

    孙华天

2011-6-1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0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25 00:07 编辑

《还“索隐”的真正价值和清白》

请看一个小例子:书中表林如海之祖袭列侯,至如海已五世。但书中又说起初只袭三世。因皇上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这只有四代,如海则是从科第出身,并非世袭。这个四代世袭恰与曹家四任承袭江宁织造摇摇相对。曹玺任江宁织造,去世后其子曹寅任江宁织造,曹寅死其子曹顒袭任江宁织造,顒只任三年,于康熙五十四年病逝,康熙帝又额外开恩,命将曹寅弟弟曹宣之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为嗣子,承袭江宁织造。正常"世袭"三代,又额外过继加恩袭了一任。这与林如海家原只封袭三代,又额外加恩袭了一代之情极其贴近,有非常相似的对应性。

我们看林家支庶不盛之情与曹家又完全一样,林如海三岁的儿子死了,正隐寓曹寅之子曹顒只袭任了三年江宁织造便病逝了。再看林如海夫妻二人只能把黛玉当成"不过假充养子之意",恰恰隐寓着曹頫就是曹寅的养子之情。曹頫之父曹宣去世的早,曹頫少年时代就由伯父曹寅抚养在身边,后来又过继给曹寅为嗣子,这正合"养子"之意。而林如海夫妇把黛玉当做"养子"之情,与曹頫过继给曹寅为嗣的"养子"之情是相通的。

实际上作者在"养子"二字上给了我们一个错觉,让人们以为是把黛玉这个女孩当儿子哺育教养之意呢。从而忽略了"养子"二字还有另一层意思,既把别人的儿子当自己的儿子之意。作者的意图恰恰是为了"过继"而设计的"养子"二字,黛玉在此便象征着曹頫。

作者通过林如海家世状况隐寓曹寅家的家世人丁状况,目的何在呢?原来其中又关照着雨村给黛玉做老师之情。雨村在被革职情节中是李煦化身,过渡到雨村给黛玉做老师,就成了李煦给曹頫做老师了。据红学家研究推测,曹顒做江宁织造时也就二十岁左右,曹頫过继袭任江宁织造时应该还不到二十岁,可能只有十七八岁。他俩在任之际都是李煦一手扶持教导而行,有如他们的老师和保护人一般。雨村做黛玉的老师,正是对这一情形的象征隐寓。李煦成为曹頫的老师和保护人这段隐情,也是前文真事隐的补笔,应补在前文雨村进京求功名之后和甄士隐家遭火灾之前。

《红楼梦》表面的假故事同隐于其中的"真故事"是处处并行的。但是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关系,却是随时改变的。我的这部《红楼梦真事隐》,就是力图将并行于假故事中的真故事一一揭示出来。有的朋友会说:你这又是"索隐"。谢谢!!!不错!我这是地地道道的索隐!

《红楼梦》中有隐,这是作者明确交待的,为什么不能探索?否认作品有隐,才是凌驾于作者头上的误导。一提起索隐,很多人避之不及。其实"索隐"本身没有错,它是揭开作品之谜的有效途径。实际上,"索隐和考证"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是解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手段。不应该属于"方向和方法"的范畴。"索隐",是避免牵强附会地去探索隐情的过程,是确认假故事对真故事的象征范围和目标的探索过程。只有这一步做到了,才能找到正确的考证范围和考证目标。

胡适先生恰恰是索隐出了甄家四次接驾的象征范围和目标,才考证出其"本事"是隐指曹寅在江南的四次接驾。他在《红楼梦考证》中,批判了那几家牵强附会的猜笨谜,并没有否定"索隐"。他本身就是第一位索隐出书中真正隐情的索隐大师,只不过他给自己安了个"考证"头衔罢了。由于被胡适先生批判的这几家代表作,有的用了"索隐"字样,如《红楼梦索隐》,《石头记索隐》。新红学的学术体系便将他们定为"索隐派"。"索隐派"这一名称,便成了"牵强附会"和"猜笨谜"的代名词而臭名昭著。

实际上,被胡适先生批判的这些代表作,没有一部真正揭示出丝毫的"隐"情来。连一点"隐"都没"索"出来,那里配称"索隐派"呢?是新红学的学术体系将"索隐"的概念搞乱了,误导了广大读者八十多年。这本身就是反学术的行为,却打着"学术"的旗号误导广大读者。新红学体系的考证之所以走进了死胡同,就在于他们扼杀了能够提供正确考证范围和目标的"索隐"途径。现在,到了还"索隐"二字真正价值和清白的时候了。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新觉罗-弘晈-才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

爱新觉罗-弘晈,是康熙皇帝的孙子,怡亲王允祥的儿子。由于允祥的功劳,他死后,雍正皇帝让允祥第七子弘晓袭了怡亲王爵,又赐封允祥第四子弘晈为宁郡王;二人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种一门二王的莫大殊荣,在康雍乾时期是绝无仅有的。后来弘历登基,于乾隆四年又进行了一番骨肉相残,对宗室的众皇亲们进行打击迫*害。将其中的怡亲王允祥长子弘昌革去贝勒,弘晈王号虽保,但终身停俸以观后效。怡亲王允祥的后人便败落下去了。

<红楼梦>开卷的作者自云,就是弘晈的自云。那个"半生潦倒,一技无成"的作者,就是弘晈。书中作者的"亲历亲闻",都是弘晈的亲历亲闻。由于他的"亲历亲闻"处处涉及皇家一些见不得人的内幕,因此弘晈采用了"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与曹雪芹共同创作了这部举世无双的<红楼梦>。由于作品采用了以假故事掩盖真故事的艺术手法,世人很难领略这一艺术形式,所以弘昌和弘晈化名为畸笏叟和脂砚斋,来给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会帮弘晈联手著书呢?原来,曹雪芹从小订的娃娃亲是李煦的孙女,李煦被革职抄家回北京后,他的孙女被怡亲王允祥收留府中当丫头,后来曹頫也被革职抄家了,到雍正十年,弘晈将李煦孙女纳为自己的妾,这样李氏成了弘晈的身边人了。而曹雪芹到了成婚年令时,便没能与李氏成婚。

弘历当了皇帝后,与弘晈的关系闹僵了,加之弘晈继福晋不容李氏,弘历便给弘晈巧立个罪名"强占有夫之妇"。强行将李氏回嫁给曹雪芹,以此来打击弘晈。正因为曹雪芹身边有了这么一位与弘晈共同"亲历亲闻"的人,他才有可能帮弘晈隐写"自传"。在前八十回整理差不多时,李氏便离开人世了。在缺少了这个"纽带"后,弘晈和曹雪芹都没能完成对后四十回的深加工,就留下后四十回文字比较逊色的遗憾.。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隐寓的正是李氏被*迫与弘晈“断痴情”之事。弘历与弘晈继福晋联手,给弘晈定了个罪名:强占有夫之妇。将李氏强行嫁回给曹雪芹,从而想达到制约和打击弘晈的目的。假故事上黛玉死了,可黛玉象征的李氏并没有死,而是换了别人继续象征她回嫁曹雪芹了。宗室成员明义《题红楼梦》二十首的第十八首诗,就是指《红楼梦》第九十七回隐情而说的:

伤心一首葬花诗,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其意就是说李氏与曹雪芹重续姻缘。“沉痼”,指的就是李氏与曹雪芹从小订的娃娃亲,没能适龄成婚之事。“返魂”即指李氏回嫁曹雪芹。明义是用《红楼梦》之名来题诗的,据吴恩裕先生考证,明义写作这些诗的年代,是乾隆中期稍前。至今研究者对明义题的这首诗和用的是《红楼梦》之名,还是一头雾水。我们如果将其放到真事隐上来探索,这层雾水就散了。而且这首诗恰恰可佐证《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原著。

正因为李氏回嫁到曹雪芹身边,曹雪芹身边有了这么一个与弘晈共同亲历亲闻的人,曹雪芹才可能帮弘晈隐写“自传”。就在前八十回整理差不多之际,李氏就离开了人世,这对曹雪芹和弘晈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弘晈和曹雪芹之间在缺少了李氏这个深知内情的“纽带”后,就没有完成对后四十回的深加工和披阅增删,就留下后四十回比较逊色的遗憾。由此可见,李氏是作者圈内最关键的作者。

孙华天
2008-3-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7: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27 17:47 编辑

《红楼梦》的灵魂____象征艺术
                  (一)   

   我们想要了解《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谁,书中都隐藏了哪些事,如果不了解作者采用的象征性艺术手法,是得不到正确答案的。由于作者惨遭被“泯灭”的迫*害,真*相被歪曲和掩盖。所以,作者才将自己的“亲历亲闻”进行了改头换面,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编织出一个假故事,让我们来解其中味。

笔者的《红楼梦真事隐》,就是一部“解味”之作。为了使读者朋友更深入地认清《红楼梦》中有“隐”,并认清作者采用的艺术手法,我又整理出以下三篇文章。

[《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

[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

[《红楼梦》的灵魂____象征艺术]


这三篇文章,谈的是《红楼梦》作者和艺术形式问题。也谈了我在探索历程中的深刻体会,并把我的认识过程告诉大家。这样读者朋友们才能找到头绪,理清思路。进而再看《红楼梦真事隐》,就轻松多了。

作者既然用假故事“象征”真故事,就一定会给我们留下一些破绽,就一定会在假人物、假环境上,留下真人物、真环境的形象特征。黛玉在“五美吟”和“葬花吟”上,所表现出的已婚女性形象特征,就是作者用“荒唐言”给我们留出的破绽。我品味出黛玉思想感情上所体现的已婚女性特征,就识破了这个环节上的荒唐言。我通过对艺术形象的鉴赏,就识别出,黛玉在“五美吟”和“葬花吟”中,象征着一位已婚女性人物。(详解在[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一文中。)

笔者在[探索“真事隐”的心路历程!]一文中,谈了我识荒唐言、破荒唐言的具体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真正作者是弘晈。进而认知了作者的象征性艺术手法。

但是,在还原作者亲历亲闻——“真事隐”时,又面临着重重困难。那就是,我将某个“假人物”的象征对象刚找到,可这个假人物在随后的情节中,就与之前所象征的真人物,在形象特征上大不一样了。也就是说,这个“假人物”象征的不是他之前所象征的人了,他又象征别的真人物了。而之前那个被他象征的真人物,则由另一个“假人物”来象征了。

单一对应的象征关系,让人一眼就能识破,是无法隐藏真情的。

作者弘晈著书时所处的年代,是清代文*字*狱最残酷之时,弘晈决不敢直书自己的亲历亲闻,便创造了“以假隐真”的辩证艺术手法,将自己的亲历亲闻,隐进了假故事之中。

作者圈子中的人和宗室少数深知内情的人,都不会留下什么史料等我们去考证。著书真情如果有丝毫的泄露,作者圈子的人和书,都将遭到灭顶之灾。所以,作者弘晈和曹雪芹,就采用了频繁变换象征对相的“狡猾”之笔,来使真情不会轻易被暴露。

如果弘晈的经历,能如实地记录在皇权控制下的史册中,他就没有必要玩“真事隐”的把戏了。既然书中有“隐”,就说明作者不敢公开自己真实身份。那么,这位真正作者是谁,就必然在史料上无法直接考证到。这是一个非常明白的“因果关系”,那些“理直气壮”地要“直接证据”者,正是不明这个“因果关系”,才走入了误区。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9: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28 19:30 编辑

《红楼梦》的灵魂____象征艺术  
                (二)


   
作者弘晈也想让读者了解他的象征性艺术手法,便化名为“脂砚斋”,将这些狡猾的艺术手法,用批语形式,一一渗透给读者: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浓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还有:分叙单传法横云断岭法金针偷渡法间色法双岐岔路法三五聚散法春秋字法特犯不犯法反逆隐曲法一源万派法倒卷帘法暗透法错综法衬贴法,转叠法双管齐下法,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重作轻抹,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恒河沙数法千手千眼大游戏法等------

脂批所说的这些艺术手法,都是指变换象征关系说的。历来的评论,大多对脂砚斋的评价不高。其实,这些“自以为是”者,根本就不懂作者“以假隐真”的象征性艺术手法,他们连作品艺术形式的皮毛都没摸着呢。岂不知,真正高明的是脂砚斋——作者弘晈。

由于作者弘晈等人,惨遭真*相被泯灭的迫*害,不敢直书自己的亲历亲闻,才迫不得已创造了这种独特的象征性隐寓手法。由于这种频繁变换象征对相的艺术形式,其隐蔽性太强,难以让后人识破真*相,弘晈才通过自己的替身“脂砚斋”,将这些变换象征关系的艺术手法,透露给读者。

然而,弘晈又怕人们领悟到自己的真实意图,使真*相暴露而招来大祸,便在脂批中也制造了一些假象,来给自己的真正意图打掩护。弘晈就是在这种既要掩盖真情、又想让人知道真情的矛盾中,写下那些看似水平不高的脂批的。(也包括他哥哥弘昌和他弟弟弘晓所写的批语,弘昌化名为“畸笏叟”,弘晓化名为“立松轩”。)

这些艺术手法,就是某个真人物,用几个“假人物”交替地进行象征。而这个真人物的事,则用不同情节的假故事,穿插着进行象征。我悟出了这些艺术手法的奥妙后,才在识破荒唐言的基础上,将那些随时变换的象征关系逐步识破。读者可以与我一同回到书中,亲身体验一下,就能享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之美了。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9: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的灵魂____象征艺术  
                (三)


下面就以第一回和第二回前半段为例,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艺手法,变换象征对相的。我将作者这种艺术手法概括为:“换演员”和“换角色”的象征性艺术手法。

请看第一回,书中交代,在姑苏阊门外,葫芦庙旁,住着一家乡宦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要判断此处的甄士隐象征着哪个真人物,就要发掘我所掌握的所有红学知识,并与我的新认识、新视角、新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才能找到门路。

首先,我通过了解曹雪芹的世家,知道了与曹家关系最密切的人是苏州织造李煦。李煦的堂妹,就是曹雪芹爷爷曹寅的继室夫人。曹寅去世后,其子曹顒接任江宁织造,仅三年便因病去世。康熙帝便让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为子,接任江宁织造。而李煦就成了曹顒和曹頫的老师,指导和帮他们管理织造事物。李煦在苏州住了三十余年,康熙皇帝南巡,他以织造府为行宫,接驾四次。康熙帝每次都是先住他家,再去江宁(南京)住曹家。李煦还做了八年的巡盐御史,他确实称得上是苏州的望族了。

那么,李煦这个苏州望族,就与甄士隐这个苏州望族,有非常明显的可比性。最显眼处是,作者大胆地用了一个真地点:姑苏——阊门。作者这个艺术手法,就是正笔。这就是脂批所说的:“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中的“见”和“正”。由于这样正面直书的笔法非常少,又被随之而来的假象所淹没,就很难让人将其准确地落到实处。但是,我们识破并掌握了作者的艺术手法,又能将所掌握的红学、曹学知识,与书中的象征性进行可比性的有机连系,就能把握住“假与真”的对应关系。即便有偏差,也会在自己的再认识、再提高过程中,得到纠正。

书中又交代,年过半百的甄士隐,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这一交代,便与李煦家庭成员的状况不帖边了。正因如此,人们便无法找到甄士隐的对应之人。而作者就通过这个假象,将前边正笔直接点明的真*相遮掩过去了。其实,作者是不能将真情处处照搬的。那样的话,马上就会被人识破。

从相关史料上看,李煦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可这里不说甄士隐有两个儿子,偏说只有一个年幼之女,看来显然又是谎话。这个英莲,并不代表李煦的女儿,她应当象征李煦的孙女,才合乎情理。假故事上的辈份是“父女”,但真正的辈份,应是“祖孙”。这就是脂批所说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艺术手法。

接下来,是一大段甄士隐在梦里梦外,与一僧一道纠缠不清的情节描写。我们先把这段放一放,来看甄士隐与贾雨村交结是怎么回事。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0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事隐,假语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18: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1-30 18:43 编辑

《红楼梦》的灵魂____象征艺术
   (四)

且看书中对贾雨村人物形象的描写,其最显著特征是,雨村象征着一位将来做了皇帝的人物。最明显之处是雨村所吟的赏月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抒发的正是雨村想要当皇帝的抱负胸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于一九八二年校订版《红楼梦》中,在这句诗下有注解:
据说赵匡胤未登极时,曾拿《咏月》诗给徐铉看,徐铉读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这两句时,认为帝王之兆已显。

我们参照这个注解,品味雨村这首诗,再看甄士隐说:“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之言的意境,完全可以认定雨村此处所象征的人物,后来一定当上了皇帝。那么他就一定是胤禛化身了(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这种诗文自身的寓意属性,足以反映咏诗之人,是个将来做了皇帝的人物。这是拟人化的设譬,是“以月喻人”的艺术手法。这首诗揭示出,雨村所象征的人,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天当上皇帝,被万姓民众所仰望。

我们确定了雨村在此象征着未当皇帝之前的胤禛。那么,全力帮助雨村实现皇帝梦的甄士隐,还是李煦化身吗?当然不是。李煦只是个“包衣”奴才,与皇子们的身份是天地之差。以他之力,根本帮不了胤禛,又何况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北京。按皇家制度,他们是不能随便交结的。因此,就可以认定这处的甄士隐,不再象征李煦了。那么这处的甄士隐又象征了谁呢?谁帮胤禛实现了皇帝梦呢?

从相关史料透出的迹象上看,能帮胤禛实现皇帝梦的人,正是十三阿哥胤祥,别无他人。由此可见,甄士隐由象征李煦,转换为象征十三阿哥胤祥了。这就是脂批所说的:“双岐岔路法、三五聚散法、一源万派法。”

但是,到了雨村进京后,甄士隐将女儿丢了之际,甄士隐又转回来重新象征李煦了。这又是脂批所说的:“转叠法、双管齐下法”。葫芦庙失火,连累甄家。隐寓胤禛当了皇帝后,整顿吏治,李煦没能躲过,被革职抄了家。甄士隐离家而去,隐寓李煦被发往东北打牲乌拉,凄惨地死在那里,无人奔丧。

由于李煦的事还没有交代完,还有需要补充的事,作者便借甄士隐投奔女婿封肃家,将他所象征的李煦,转移到封肃身上。第二回开头,就是封肃将甄家丫鬟娇杏,送给本府新任太爷贾雨村做了二房。这个娇杏,实为李煦堂妹化身。这处雨村还是胤禛化身吗?不是了。这处雨村的人物形象,只是个本府太爷,毫无之前的帝王气概,所以雨村在这一处,只能是曹寅化身。他所任职的“本府”,实为“江宁织造”。而曹寅嫡妻死后,所娶的继妻,正是李煦堂妹。娇杏就是她的化身。

接下来,是雨村当了本府知府后,作了很多坏事,并得罪了同僚和上司,便被上司参了一本,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如果我们按照前边雨村娶“娇杏”之际,所象征的曹寅身份,去看这处的雨村,又行不通了。因为曹寅并没被皇帝革职,那么,谁被革职了呢?原来是李煦被革职了。所以雨村在此,又转为象征李煦了。雨村被革职罪名,隐寓的就是李煦被革职抄家的罪名。这一系列转换人物象征关系的笔法,还是脂批所说的:“双岐岔路法、三五聚散法、一源万派法。”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7: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1 18:02 编辑

《红楼梦》的灵魂____象征艺术
   (五)

然而,李煦被革职后,并没有象雨村那样萧洒地去游山玩水,而是处境越来越惨。为什么又出现对应不上的矛盾呢?原来,书中还有李煦的事,要用雨村做林如海家的“西宾”来进行隐寓。这就不能把雨村也写得越来越惨,好为补笔留余地。要确定雨村在林家做“西宾”时象征的还是李煦,就要把林如海象征谁弄清楚。

书中表,林如海祖上袭列侯,至如海已五世。但书中又说起初只袭三世。因皇上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这只有四代,如海则是从科第出身,并非世袭。这个四代世袭恰与曹家四任承袭江宁织造摇摇相对。曹玺任江宁织造,去世后其子曹寅任江宁织造。曹寅死,其子曹顒袭任江宁织造。顒只任三年,于康熙五十四年病逝。康熙帝又额外开恩,命将曹寅弟弟曹宣之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为嗣子,承袭江宁织造。正常“世袭”三代,又额外过继加恩袭了一任。这与林如海家原只封袭三代,又额外加恩袭了一代之情极其贴近,有非常相似的可比性。

我们看林家支庶不盛之情,与曹家又完全一样,林如海三岁的儿子死了,正隐寓曹寅之子曹顒只袭任了三年江宁织造便病逝了。再看林如海夫妻二人只能把黛玉当成“不过假充养子之意”,恰恰隐寓着曹頫就是曹寅的养子之情。曹頫之父曹宣去世的早,曹頫少年时代就由伯父曹寅抚养在身边,后来又过继给曹寅为嗣子,这正合“养子”之意。而林如海夫妇把黛玉当做“养子”之情,与曹頫过继给曹寅为嗣的“养子”之情是相通的。

实际上,作者在“养子”二字上,给了我们一个错觉,让人们以为,是把黛玉这个女孩当做儿子哺育教养之意呢。从而忽略了“养子”二字还有另一层意思,既把别人的儿子,当自己的儿子之意。作者的意图,恰恰是为了暗透曹頫的“过继”,才设计了“养子”二字。黛玉这个年幼女孩,在此便象征着男性的曹頫。这个“假充养子”的象征性艺术手法,在此便完成了由女人象征男人的转化作用。

书中第一女主角一露面,就象征曹頫,一定有其重要性。如果曹雪芹不是他儿子,而是曹颙之子的话,作者就没必要设计“养子”和“额外加恩”又袭了一代的隐情来交代曹頫了。黛玉一露面就象征着曹頫,也可成为曹雪芹之父应是曹頫的一个内证。而曹雪芹则是帮弘晈著书的第二作者。

作者用林如海的家世状况,隐寓曹寅的家世人丁状况,其目的何在呢?原来其中关联着雨村给黛玉做老师之情。雨村在被革职情节中是李煦化身,过渡到雨村给黛玉做老师,就成了李煦给曹頫做老师了。据红学家研究推测,曹顒袭江宁织造时,也就二十多岁。曹頫“过继”给曹寅为嗣,袭任江宁织造时,应该还不到二十岁。他俩在任之际,都是李煦一手扶持教导而行,有如他们的老师和保护人一般。雨村做黛玉的老师,正是对这一情形的象征隐寓。

第二回前部有三处“真事隐”补笔:一是,雨村娶娇杏,隐寓曹寅娶李煦堂妹。二是,雨村被革职,隐寓李煦被革职。三是,雨村做林如海家西宾,隐寓着李煦是曹頫的保护人。在这些补笔中,人物象征身份在随时过渡改变,雨村由象征曹寅转换成象征李煦,而象征曹寅的雨村,又换成了林如海。这种“换演员、换角色”的艺术手法,让人破解其象征性时,确实大伤脑筋。然而我们却可以在破解过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并欣赏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象征艺术”。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4 15:55 编辑

《红楼梦》的灵魂____象征艺术
   (六)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甄士隐出场后,先象征李煦。在与雨村交结时,转为象征十三阿哥胤祥。之后的英莲丢失,家中失火,离家出走,则又转回来象征李煦。而雨村出场时,先象征胤禛。到了任本府太爷之际,转为象征曹寅,接下来被革职和做西宾,又转为象征李煦。这就是脂批所说的:双岐岔路法、一源万派法、错综法、转叠法、双管齐下法,等象征转换的艺术手法。

最妙之处,是穿插了一段甄家丫鬟有意周济雨村之心的描写。甄家丫鬟有意帮助雨村,实为荒唐言。她没那个力量不说,就是帮,有甄士隐在,也轮不到她。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把她看做胤祥化身,看做允祥有意帮四哥,这个荒唐言就不荒唐了。这就是脂批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东击西、打草惊蛇,金针偷度,柳藏鹦鹉语方知”等转换象征关系的艺术手法。

作者在第一回开卷,就借用脂批指出:“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别。”这就告诉我们读者,书中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是不分男女的。假故事中的男性和女性人物,不但可以象征同性人物,还可以象征异性人物。既:女人可以象征男人,男人也可以象征女人。林如海把女儿黛玉“假充养子”,就是用女人象征男人的艺术手法。我们的认知能力达到这个层次后,才能做到“破假识真”,才能有效地破解书中之迷。

上面这段脂批的涵义相当深奥,点明了梦幻、通灵,都是作者的托言,都来自作者之家的本事。甄士隐梦幻中所见的一僧一道和那个蠢物通灵,实为怡亲王允祥和他儿子弘晈的幻相。甄士隐在梦中,听僧道谈“还泪之说”,实为作者借这个仙界故事,来表达弘晈和李煦孙女的爱情生活。这段脂批,也验证了我把甄家丫鬟,视为男性人物化身的解读方法是对路的。而将梦幻视为真境界的载体,也是对路的。

到此,我认识到书中表面的假故事、假人物、假地点,都是真故事、真人物、真地点的“载体”。假故事,只是运载真故事的工具,是为象征“真事隐”服务的。这决定在假故事上探佚假结局,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从假象中识破真情,才有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还原“真事隐”,必须将识破荒唐言和象征转换艺术手法相结合,才能保正其准确性。更要时时抓住人物形象特征,从大处着眼,把握住大方向。那么,无论作者怎么变换象征关系,我们都能找到对应者。即便有误,也会逐步得到纠正。同时,我们还要掌握更多的红学知识,收集更多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吸取其他探索者的长处,才能水到渠成,才能让我们确定的真正作者,有牢固的“立足之地”!才能给红学开辟出崭新之路!

笔者自从读《红楼梦》时起,就一直把曹雪芹当作者,从没想过再去找别人来当作者。但是,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品中大场面所展现的象征性,是不支持曹雪芹自传说的。因此,他是“亲历亲闻”那个作者的结论,就不能成立。哪怕有最直接的外证,都不顶用。由于作品中的隐情有强烈的自传性,那么,内证就是决定性的。只有“破假识真”地解出“真事隐”,才是最可靠的证据!

现在,还有一些人喊着:“没有直接证据,谁说的作者都不算数。”那么请问:谁都没亲眼看见犯罪分子作案,没当场抓住他。没有直接证据,难道这个案就破不了吗?可见他们的观点,实为“自欺欺人”。连怎么破案都不懂,就要当法官。能断明案子吗?

作者用象征性艺术手法隐藏的真情,我就用鉴赏艺术形象的方法,用识破荒唐言,变荒唐为不荒唐的取其事体情理方法,揭出了真*相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再深入探索,就能识破其具体的真面目。作者用艺术方法隐藏的真*相,我们同样可以用艺术鉴赏的方法,识破真*相、还原真*相。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艺术作品,弄清其“真假辩证”的象征性艺术手法,才是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对这样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至今连它的艺术性都不懂,难道不可悲吗?我们抛开了“艺术”去谈“学术”,是“红学”上最大的结症和误区。抛开了“内证”去谈“外证”,恰是反《红楼梦》的,也是根本不了解作品艺术形式的表现。我们应当学术与艺术相结合,外证与内证相结合,考证与索隐相结合,专家与草根相结合,才会有红学的出路。《红楼梦》是全中华民族的,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只要是健康的探索,谁对它都有话语权。

(全文完)此文原名[ 红学的出路在哪里?]

孙华天
2011-6-30
2011-10-10 重新整理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舒序本

(说明):
实际上,“满把晴光护玉栏”之句,也是喻义深刻的。这句诗中的“满”字,就隐寓着“满洲”“满族”这一概念。清代称满族为满洲,原为女真人后裔,以建州女真为核心,结合其他部落和其他民族形成的。清太宗皇太极废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州”,改后金为“清”。1644年大清定都北京。那么这句诗中的“晴光”就隐寓着大清王朝。“玉栏”隐寓着紫禁城皇宫。这个皇宫是明朝建的,那么“满把晴光护玉栏”中的“护”字,就隐寓着满清王朝夺取了紫禁城,成了那里的主人。在舒序本上,“晴”字就直接写做“清”字。不可不查------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1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语村言真事隐,太虚幻境红楼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5 22:25 编辑

《被学术抛弃的艺术宝藏》                                            
                 (一)

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胡适先生为代表的“考证派”独领风*骚后,“索隐派”被挤压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胡适先生为代表的“考证派”又遭到“评论派”的猛烈批判,使“考证派”一度遭到重创。

又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主倡思想主题的“评论派”又退出了历史舞台,《红楼梦》的研究气氛,才渐渐宽松起来。尤其是[红学会]的成立,使学术研究有了可喜的景象。但因后劲不足,则好景不长。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索隐”和“牵强附会”开始抬头,并且势头越来越猛。二十年来,就搞出几十个“作者”说出来。让红学会非常头疼,但又无力“引导”,只能沉默。

人们要搞“索隐”,并确立自己的说法,就要有“证据”和“理论”依据。有了这些,才能令人信服,并接受其见解。作为各种说法的证据五花八门,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只谈谈常被“索隐”者引证的理论根据是什么。被人们引证得最多的就是戚蓼生的《石头记》序: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矣!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挟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试一一读而绎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盛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主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讶;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盖声止一声,手止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噫!异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天雨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万千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德清戚蓼生晓堂氏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8: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6 18:48 编辑

《被学术抛弃的艺术宝藏》                                            
         (二)

作为考证派的红学会来说,多年来,只将这个极有价值的理论,束之高阁起来。这个被学术抛弃的宝藏,近二十年来,才在探索书中隐情的人们手中,展现出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那么,这个序言的意义何在呢?就在于它明确揭示了《石头记》的作者一笔同时写了两个故事。既表面故事和隐匿其中的另一个故事:“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这里所说的“微词”、“曲笔”,就是指“真事隐”说的。研究者通过发现书中的“微词”和“曲笔”,再结合这个序言,便可确定书中确实有“隐”了。这个序言的价值就在于,他揭示了在作品表面故事的背面,还隐藏着另一个真故事。可怜的是,红学界的考证大师们,又有谁敢面对这个“戚序”呢?

近日,我将一粟先生编的《红楼梦卷》,大致过目一遍,所获颇多。以前虽然看过,但只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则注意到,很多清代评家说:在曹雪芹之外,实有原作者。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史料,应当引起重视和深入分析。收获最大的是,看到了王梦阮的[〈红楼梦索隐〉提要(节录)]。以前我真的忽略了“索隐派”的著述,没有去看。此时一看,对我震动不小。以前经常关注戚蓼生的《石头记》序言,现在一看,王梦阮的[〈红楼梦索隐〉提要],毫不逊于戚蓼生的《石头记》序,而且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更透彻。

请看王梦阮的[《红楼梦索隐》提要](节录):

《红楼梦》一书,海内风行,久已脍炙人口。诸家评者,前赓后续,然从无言其何为而发者。盖尝求之,其书大抵为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特其事为时忌讳,作者有所不敢言,亦有所不忍言,不得已乃以变例出之。假设家庭,託言儿女,借言情以书其事,是纯用借宾定主法也。

全书以纪事为主,以言情为宾,而书中纪事不十之三,言情反十之七,宾主得毋倒置?不知作者正以有不敢言不忍言之隐,故于其人其事,一念唯恐人不知,又一念唯恐人易知,于是故作离奇,好为狡猾,广布疑阵,多设闲文,俾阅者用心全注于女儿羅綺之中,不復暇顾及它事。作者乃敢乘人不觉,抽毫放胆,振笔一书,是又善用喧宾夺主法也者。明修暗渡,非寻常文家之能事已也。

开卷第一回中,即明言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云云,可见铺叙之语无非假语,隐含之事自是真事。儿女风流,闺帷纤琐,大多皆假语之类;情节构造,人物升沉,大都皆真事之类。不求其真,无以见是书包孕之大;不玩其假,无以见是书结构之精。

作者虽意在书事,而笔下则重在言情。若不从情字看去,便无趣味。况无论为真为假,起事皆由一情字发生,故阅者又当以情为经,以事为纬。

全书百二十回,处处为写真事,却处处专说假语。其正事正文,或反借闲笔襯笔中带出,或从闲杂各色人口中道出------

看《红楼梦》万不可呆板。大抵作者胸中所欲言之隐,不过数人数事,若平铺直叙,只须笔记数行,即可了此公案,尚復有何趣味!惟将真事隐去,演出一篇大文,叙述贾府上下几三百人,煞是热闹。然本事固甚有限,以假例真,儻拘拘一事一人,僵李代桃,张冠不得李戴,则全书不但人多无著,而且颠倒错乱,牵合甚难。作者惟以梨園演剧法出之,说来方井井有条,亦復头头是道。盖上下数百人中,不必一一派定角色,或以此扮彼,或以彼扮此,或数人合演一人,或一人分扮数人,或先演后半部,再演前半部,或但用此一场,即不復问下一场,如此变动不居,乃见若大舞台中,佳剧叠更,名伶百出,无拥挤複杂之病,不然粉墨偕登,昆簧杂奏,虽作者亦以人多为患矣。

书中正寓夹写,比赋兼行,大有手挥无絃,目送飞鸿之妙。不善读者,一落跡象,谓宝、黛实有其人,荣、宁实有其地,刻舟求剑,便不足与言《红楼梦》。然全书行间字里亦自有其事其人,若一味谈玄,谓百二十回一切子虚乌有,亦甚非《红楼梦》之真知己也。天下解人最难,如是如是。

以《大学》、《中庸》讲《红楼》,期期不敢奉教,然作者实有得于经旨处,其美刺学《诗》,其书法学《春秋》,其参互错综学《周易》,其淋漓痛快学《孟子》。(
下略)

王梦阮与沈瓶庵合著的《红楼梦索隐》,主张清代顺治帝与董小宛爱情故事说。于民*国初年发表时,影响极大。不久清史学家孟森发表《董小宛考》进行驳斥,到胡适先生发表《红楼梦考证》后,曹雪芹家世说渐渐占了上风,“索隐派”的市场,便越来越小了。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2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学术抛弃的艺术宝藏》                                            
        
(三)

王梦阮的这段阐述非常精辟,指出:“特其事为时忌讳,作者有所不敢言,亦有所不忍言,不得已乃以变例出之。假设家庭,託言儿女,借言情以书其事,是纯用借宾定主法也。”这是对的。但“本事”目标没确定准,便徒劳一场。因此,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要”,也随之便被新红学的学术体系彻底抛弃了。

其实,所有“索隐”者的论述,都举证了大量史料,有的人在考证上极有功底,并对“戚序”和“提要”的宗旨吃得也挺透。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索隐和考证准“本事”目标呢?问题在于,他们虽然知道假故事背面隐藏着另一个真故事,但对假人物随时转换的象征关系难以把握。在每一处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缺少“破假识真”的 定位。更没有“识”荒唐言、“破”荒唐言、变荒唐为不荒唐的分辨过程。

这样,就难以驾驭和应对作者频繁换演员的节奏和频率。因此,在确定某个章回中的某情节的“所谓象征性”后,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就找不到两者在真事隐中的紧密联系了。只好到其他毫不相干的章回情节中去凑证据,以其表面假象进行互补。

其实,他们在每个情节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都缺少分辨和确认过程,这就找不到真正的象征关系。而且,这是要随着作者时时换演员,来时时加以区别的。但是,在七拼八凑者的解读下,我们看不到他们对人物象征关系的分析和论证。拿过来就说,某某回某某人的那个事,也指这个情节之事说的。又说,那回那个事,也是指这说的。其实,这种解读方法,是对应不准真人物的,也找不到真本事和真作者。这种解读,也是绝大多数索隐者的致命伤。

由此可见,只达到了“戚序”和“提要”认知层次,还远远不够。可话说回来,至今能认识到这个层次的人也不多。在不承认作品中有隐的[红学会]面前,还是很有底气地认为我比你们强,比你们懂。现在,还有一些人整天高喊着“一声也而两歌”的口号,为自己的牵强附会做理论依据,这都是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所致。

[红学会]给自己找的遮羞布是:“《红楼梦》是小说!”

牵强附会者给自己找的遮羞布则是:“ 一声也而两歌!”

高喊“《红楼梦》是小说!”者,抹杀不了书中有隐这个事实!

高喊“ 一声也而两歌!”者,也决不代表他能揭出了真正的隐情!

这个“戚序”和“提要”,应当成为我们迈向深入探索的第一步,通过他们的启发,我们还要完成很多的认知层次,才能发现真正的隐。认不清这一点,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就沾沾自喜地给自己的说法做支柱,反而会害人害己。

我们认清了书中有隐,并不等于我们能揭开真正的隐。我们知道了作者一声两歌的艺术手法,不等于我们能找准每个情节的人物象征关系。不通过“取其事体情理”地辨明“满纸荒唐言”,必然看不见假象掩盖下的真情。不区分同一个人在前后不同情节中的形象特征,看不出前后人物形象特征的显著区别,一概盲目地套用“一声两歌”和“分身法”,其结果只能是“牵强附会”的“猜笨谜”。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8 20:47 编辑

《被学术抛弃的艺术宝藏》                                            
         (四)

请看,英莲被家人霍起领去看灯时弄丢了。人们都相信这个荒唐言,可我不信。甄士隐家既然是本地的望族,家里人丁佣人必然不少,岂能只派一个家人带孩子出去?甄士隐夫妇和娇杏就不陪孩子去看灯吗?看《红楼梦》如果识别不出这些荒唐言,不取其事体情理地看问题,不从人物形象特征上看其象征性,即便脂批提供了最好的破解方法都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不会正确运用。

我们通过“取其事体情理”的看问题,就可以得出一个正确推断:英莲没有丢!那么这个荒唐情节的隐寓性何在呢?我又结合后面的线索,看清了其中隐情。原来,英莲的丢失,隐寓她所象征的李煦孙女,从小与别人家的男孩子订婚了。这标志着她是有婆家的人了,她已是别人家的人了。这就是英莲丢失的秘密。

再看,秦氏出殡时北静王来路祭,宝玉脱了孝服与之相见。我们如果对这一细节进行“取其事体情理”地分析,便会看到,宝玉给秦氏穿孝服,是荒唐之举。因为宝玉是秦氏的长辈,而长辈是不能给晚辈戴孝的。那么宝玉为什么给秦氏戴孝呢?宝玉在什么情形下给秦氏戴孝才不荒唐呢?

我们还是要通过“取其事体情理”地“破荒唐言”,便会得出下面的正确推断,那就是:秦氏所象征的人物,是宝玉所象征之人的长辈。只有这样的辈份关系,才使宝玉的戴孝之举,由荒唐变得不荒唐了。判明两者的真正辈份后,我们才能找准他们的象征对象,才能真正做到“破假识真”。

就拿第一回贾雨村来说,他在吟“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诗句时的形象特征,透出他象征的人,后来当了皇帝。很多人看清并认识到这一象征性,但在雨村当了本府太爷而娶娇杏时,便毫无帝王气象的形象特征了。这时就不能还把他当帝王看了。雨村此际换角色了,不扮演皇帝了,而是去扮演曹寅了。雨村取娇杏,实隐曹寅娶李煦堂妹为继室夫人。可很多人还把娶娇杏的雨村当皇帝看,这就还原不出真正的真事隐了,就成了“牵强附会”的“猜笨谜”了。

其原因何在?就在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把自己最浅薄的第一层认知度,去接作者千变万化之招。并自鸣得意地炫耀起“一声两歌”的理论法宝,来给自己的牵强附会做辩解。在这种人心中,认为只有自己的认知度是最高层次了,谁也不如他。在这种自以为是的不成熟心态下,决定其对任何批评意见和有道理的质疑都难以接受。再究其原因,都是没有真正吃透作者的艺术手法所致。如果真懂得了作品的艺术形式,吃透了作者的理论体系,就不会又弄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去懵人了,就不会自吹自擂地自欺欺人了。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2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学术抛弃的艺术宝藏》                                            
         (五)

被红学界学术所抛弃的最有价值的艺术宝藏是:

《红楼梦》作者开卷对艺术形式的一番交代,及脂批对作品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阐述。

作者在开卷的“自云”中,就指明了这书采用的是以假隐真的艺术形式,更指明这书隐写的是自己的亲历亲闻。

第一,    作者告知读者,这部书是他自己的亲睹亲闻,即作者的自传。

第二,    作者告知读者,这部书是假故事里隐藏着真故事。

      且看自传性质宗旨,作者是如何交待的: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裙衩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曰也!当此,则自欲将己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曰,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可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作者自云这番话,明确地告诉读者,这个“编述一集”就是自己的自传,并使他周围的人也“昭传”。

再看假故事隐着真故事的宗旨,作者是怎样交待的;

“因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故曰‘甄士隐’云云。”

作者这番话中的“梦幻”是指自身经历。“将真事隐去”不是将真事去掉,而是将“真事”隐进“通灵”之说的假故事中去。“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即是说,真事不能明说,必须“借”通灵这个假故事来隐寓。这种著书方法,作者称为“甄士隐”,即真事隐的谐音。作者这番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部书是有“隐”的。

作者又说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的这部书,是“用假雨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的。敷演什么呢?当然是敷演真故事了。“假语村言”即是指假故事。作者将这种掩盖真故事的假故事称作“贾雨村”,即假语村之意。作者这番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书中的假故事处处隐藏着真故事。

通过分析归纳作者开卷的一番言话,可以总结出两个定义:

一.    作品的体裁是“自传体”。

二.    作品结构是“真假辩证艺术结构”。

认清这两个宗旨定义,对于读者朋友来说,极其重要。它关系到我们能否解开书中种种疑团,更关系到我们确定探索方向的大问题。书中如果没有隐情,作者毫无必要在开卷就大谈什么真事隐和假语村言。如果没有隐情,就谈不上什么借通灵之说了,更谈不上敷演什么故事了。作者开卷声明的这两个宗旨定义,就等于给我们读者指明了探索作品奥秘的前进方向。但是,红学界的学术权威们,却将这两个最本质性的宗旨否定和抛弃了。

作者又借石头之口,进一步说明他的亲历亲闻,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是"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的。更指明表面的假语村言,是"满纸荒唐言",但却 "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作者这些交代决不可视而不见,更不可束之高阁。不能领悟这些交代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到作品的自传性,就认识不到书中有隐,就不能做到“破假识真”,更不能全面有序地还原真事隐。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22: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11 22:17 编辑

《被学术抛弃的艺术宝藏》                                            
         (六)

另外,作者还用批语的形式,给我们揭示很多他们采用的"以假隐真"和“变换象征对象”的艺术手法,这是最有价值的艺术宝藏: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浓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还有):分叙单传法,横云断岭法,金针偷渡法,间色法,双岐岔路法,三五聚散法,春秋字法,特犯不犯法,反逆隐曲法,一源万派法,倒卷帘法,暗透法,错综法,衬贴法,转叠法,双管齐下法,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重作轻抹,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恒河沙数法,千手千眼大游戏法------ 曲笔、史笔------(等百种之多的艺术手法)。

以上就是作者用批语形式,给我们提示了他们采用的"以假隐真"的多种艺术手法。这些批语告诉我们,整部作品隐情的象征性,都是用这些艺术手法来创作的。所谓的“分叙单传法”就是说:一个真人物的某段经历,作者则用多个不同的假人物,来分别地进行象征。

比如真事隐中的李煦,作者先用姑苏望族甄士隐来象征他,进而用封肃象征他将堂妹嫁给了曹寅,接下来则用雨村被参革职,来象征他被雍正帝革职了。这三个身份不同的假人物之事,其实都是李煦一个真人物之事。这就叫:“分叙单传”法。

再举“一源万派法”为例:就是同一个假人物,可以连续象征多个不同身份的真人物。

比如书中的贾雨村,他在抒怀“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诗句时,其形象特征,象征着未当皇帝时的胤禛。在雨村做了本府太爷并娶甄家丫鬟娇杏时,他转为象征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了。再接下来雨村被参革职之情,又转为象征李煦被革职了。以上三个不同身份的真人物之事,只用雨村一个假人物之事来象征。这就叫:“一源万派”法。

我将这些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归纳为:换演员、换角色的艺术手法。脂批赐予我们这些象征转换的艺术手法,我们必须与“取其事体情理”地“识破荒唐言”相结合,才能充分地发挥其解迷效力,才能提高我们解迷的综合能力。

在红学会的上百期《红楼梦学刊》中,有上千篇讨论作品艺术形式的文章,我们却看不到一篇对脂批所揭示的艺术手法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更没有一篇文章,对作者开卷“自云”所阐明的自传和真事隐宗旨,进行过认真深入的讨论。在“《红楼梦》是小说”的遮羞布下,“戚序”、“提要”、“脂批”、“自云”的艺术宝藏,都被他们的“学术”,道貌岸然地扼杀和抛弃了!

(全文完)

孙华天
2011-12-13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
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7: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15 17:32 编辑

《红楼梦》新旧作者说的通病
               (一)

《红楼梦》中的假故事与隐藏的真故事,是“处处并行的”。但是,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关系,则是随时变换的。我的《红楼梦真事隐》探索,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事实。也只有将作者“处处并行”于假故事的亲历亲闻都还原出来,才算真正揭开了“真事隐”。这样,我们所确立的作者,才会有真正的“立足之地”。

当今的几十种新旧作者说,都没能达到还原真事隐这个程度。大多是在假象上进行七拼八凑的解读。读者们最常见的就是:在解读某个情节时,总是在前、中、后等多处不同章回中,抽取毫不相干的内容,拼凑成一个说法或一个本事。这就是典型的“牵强附会”。

书中的情节事件,是由先到后有序进行的。作者决不会将某一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人物身上所发生的具体事件,分散在前前后后的多个章回中去隐写。这样的话,作者本人都将找不到头绪,我们又怎么可能解读出来呢?作者既然用了“狡猾之笔”,用了换演员,换替身的艺术手法来著书,就完全可以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将这个隐情,用这种艺术手法,继续完整地隐写下去,又怎会分散到其它章回中去隐写呢?

假故事是以作者的亲历亲闻为蓝本设计的。作者说:“不过实录其事,并非假拟妄称------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那么,他并行在假故事中的亲历亲闻,就一定在时序和事件进程上,是非常有序和严谨的(除个别错综补笔外)。所以,不同章回的真事隐时序,是各不相同的,在事件性质上,也是相去甚远的,怎么能往一起拉。

之所以很多人都这么去解读,是因为这样做省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能达到“自圆其说”的绝佳效果。但是,这只能圆自己的牵强附会,决圆不出所确立作者的亲历亲闻。也有人发现点真*相,便在这个“一孔之见”上,大搞“自圆其说”的“牵强附会 ”。

请看:

有人根据雨村在第一回的咏月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意境,发现这处的雨村所象征的人,后来一定当上了皇帝。进而根据书中其他隐情的照应,推断出这个情节中的“雨村”,是当皇帝前的胤禛化身。这个认识和推断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对帮助雨村的“甄士隐”象征谁,则定位不准。帮雨村的甄士隐,实为十三阿哥胤祥。但揭密人却将帮雨村的甄士隐,定位为曹寅化身,并在接下来对雨村当了本府太爷,娶甄家丫鬟娇杏的分析解读中,不再对雨村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定位了。便顺理成章地变成胤禛当了皇帝后,把曹家的丫鬟娶进宫,娇杏由做二房转为扶正,就变成曹家的丫鬟后来做了雍正帝的皇后了。

实际上,雨村当了本府太爷,娶甄家丫鬟娇杏为二房,进而扶为正室之情。是曹寅娶李煦表妹为继室夫人史实的真实写照,两者之间具有鲜明的可比性。雨村在这个情节中,毫无帝王的人物形象了,他就不再象征雍正帝了。但“一孔之见”的解读,到此则不拐弯,这就使正确转变为荒谬而不可自拔了。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新旧作者说的通病
               (二)

这个“皇后”的无中生有,也是对清史和皇家典制认识不足的表现。由此可见,以局限性极大的“一孔之见”,来强解作者的“本事”,就会把为数不多的正确认识,付诸大量极其荒谬的解读之中。其在之后贾敬服丹药过量“宾天”的解读上,虽然正确地定位为是雍正帝之死的隐写,但将其引伸为曹雪芹与这位“皇后’合谋杀*死了雍正帝,还是把为数不多的正确认识,付诸无数极其荒谬的解读了。

还有人洞察到第八回中宝玉穿戴的描写:

   【看宝玉头上戴着缧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白狐腋箭袖,腰系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著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经查相关典制,“秋香色”只有皇帝才能用,由此得出宝玉是皇帝化身这一正确结论。其实宝玉在这个情节之外的大多数情节中,都象征着其他不同的人物。可有些人则一味地把所有情节中的宝玉都当皇帝看,从而又以小真造出无数大假来。

第四十回贾母与薛姨妈、凤姐谈罗纱一段情节时,也提到了“秋香色”,这个情节中的贾母,正是雍正帝化身。谈话中拿“上用的府纱”、“上用内造”的罗纱与他们穿用的相比,这就将贾母他们在此情节中所象征的帝王身份透露出来。

台*湾杜世杰先生说:

   【第八回"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根据明清史料,帝后冠都嵌着珠宝。清朝的王冠,有一种在额上有二龙捧珠标志,宝玉的二龙捧珠额,就是清朝帝王冠。------《清史舆服志》二注,皇帝"礼服用黄*色秋香色。"这是清廷皇帝专用的颜色,载明于实录,臣民不许僭用。宝玉的秋香色立蟒,就是射龙袍。四十九回,宝玉披着"玉针蓑",带了"金藤笠"。按《清史舆服志》一二六二页,"皇帝朝冠......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玉针盖射玉草,金藤即指黄藤,正是满清帝王的衣帽。】(《红楼梦考释》)

再看第四十九回:

【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金里大红尚烧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这个情节中的史湘云,代替了贾母来象征雍正帝了。可“以小真造大假”者,则认识不到人物象征身份的转换,只一味把宝玉当皇帝看。综观其结果是,他们把仅有的几点正确认识,作为了大量荒谬解读的支柱。而这种充满荒谬的“牵强附会”,因其中具有几点正确认识做支柱,就会懵骗一些认知层次不深的广大《红楼梦》爱好者,把其大量荒谬的错误解读,也当成正确的解读了。对此,我们在肯定他们正确认识的同时,更应指出其“以小真造大假”所造成的严重误导。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7: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新旧作者说的通病               
         (三)

但红学会的老爷们,对其仅有的几点正确认识都不予以承认。正是不能“一分为二”地全盘否定,暴露了红学会老爷们软肋,也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在《红楼梦》爱好者面前丢尽了颜面,失去了威信。而“以小真造大假”者们,却毫不处于下风。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辈出。其实,新红学由自传说引伸的曹雪芹作者说,又何尝不是“以甄家四次接驾的小真而造大假”呢。只不过唯有曹雪芹作者说,能在外证上得到支持(包括脂批),才变得难以撼动和难以逾越。

但人们至今都没认识到:作品的自传性,决定了作品内证的权威性。所有的外证和所有的作者说,都必须由作品“自传性”的内证来验证。还原不出作者亲历亲闻的自传(真事隐),我们拿什么给作者立足之地呢?

为什么很多另立作者说的人,都做不到[从假故事上,有序地、一一对应地、全面地、破假识真的还原“真事隐”]呢?其原因在于,有的连书中有隐都不承认,连作品艺术形式的皮毛都没摸着。有的对作品的自传性和真假辩证艺术形式理解不够。更在于对作者“换演员”的艺术手法认识不足。尤其在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找不到感觉。更对“满纸荒唐言”视而不见。

这样,就难以驾驭和应对作者频繁换演员的节奏和频率。因此,在确定某个章回中的某情节的“所谓象征性”后,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就找不到两者在真事隐中的紧密联系了。只好到其他毫不相干的章回情节中去凑证据,以其表面假象进行互补。

其实,他们在每个情节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都缺少分辨和确认过程,这就找不到真正的象征关系。而且,这是要随着作者时时换演员,来时时加以区别的。但是,在七拼八凑者的解读下,我们看不到他们对人物象征关系的分析和论证。拿过来就说,某某回某某人的那个事,也指这个情节之事说的。又说,那回那个事,也是指这说的。其实,这种解读方法,是找不到真作者的。这种解读,也是绝大多数另立作者说者的致命伤。

我们只有一个情节紧接一个情节,有序地、一一对应地、全面地、破假识真地还原真事隐,我们的解读,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链。才会在事件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鲜明而又合理的因果关系。才能使作者有扎扎实实的立足之地。

而那些看不到书中有隐的“以假证假”者,和那些“以小真造大假”者。大多将书中不同章回的情节,进行七拼八凑,这里摘句脂批,那里引个史料或野史传说,再断章取义地附会其一孔之见。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根本还原不出真事隐的。这样的立说,无论有多大学问,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论体系,无论有多么自鸣得意的几百万字专著,无论炒作手段多高明,无论自吹自擂得多么动听,也给不了所立作者以丝毫的立足之地。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新旧作者说的通病               
         (四)

还有以各种“方言”来确立作者的,就有多种说法。其实,这种方法很难找到真作者,也违背作者在[凡例]和脂批中的交代: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在三十九回:“又有两个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处,脂批又提醒道:

[想这一个姑娘非下称上之姑娘也。按北俗以姑母曰姑姑,南俗曰娘娘,此姑娘定是姑姑娘娘之称。每见大家风俗,多有小童称少主妾曰姑姑娘娘者。按此书中,若干人说话语气及动用,前照饮食诸赖,皆东西南北互相兼用。此姑娘之称,亦南北相兼而用无疑矣。]

弘晈是亲历亲闻的第一作者(生长在北京),曹雪芹实为第二作者(生于南京),作者圈中还有李煦孙女(生于苏州),他们是合作关系,书中夹杂着吴语区方言和南京官话是很正常的事。书中还夹杂些北京话之外其他方言,当时的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海纳百川之地,《红楼梦》作者群接触的人相当广泛,有些方言也渐渐地融入他们的语言之中了,况且很多方言并不是孤立的。作者的宗旨就是:南北互用,不着迹于方向也。

另外,还有一个方言的来源渠道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作者们看了很多带有各种方言特色的杂书、小说、话本、传奇等等,并随意地使用了这些方言。因此,用各种“方言”来确定作者,就会使作者无处不在。加之对“方言”特性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有生搬硬套、张冠李戴的,实不可取。

可见以方言地域性来确立作者的途径,是根本行不通的。相对于作品隐情的探索来说,相对于认清作者真假辩证的象征性艺术技巧来说,可谓是丢西瓜、捡芝麻。最根本的还是要破假识真地还原出作者的“亲历亲闻”,才能使所确立的作者,有真正的“立足之地”。

目前,那些目空一切的“以假证假”者,都具有战无不胜的法宝:“自圆其说”。

因为作品表面假象的多义性,会使“以假证假”者的作者说,都具备各自对应的“合理性”。所以,他们总能找到理由“自圆其说”。其实,人们应当圆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真事隐”,而不是圆假故事表面的对应性。对“自圆其说”越自信,就越不能反思自己,就会越加狂妄地自吹自擂而目空一切。岂不知,这恰恰是把应当“圆谁”的关系弄反了,这决定他们只会拿假故事表面的对应性当理说。这种认知度,决定其听不进任何“真事隐”道理。因此他们的“自圆其说”,永远都找不到真作者。

孙华天

2011-09-30


红楼梦中人------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2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月宝鉴 于 2012-12-21 20:02 编辑

《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

  (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是由胡适先生在确定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述(叙)传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众多红学家为了维护这个结论,经过多年探索考证,却怎么也论证不出宝玉身上有曹雪芹的自传成份。这标志着新红学学术体系在"以假证假"上的失败。在无法证明曹雪芹自传说成立的困境下,在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没了"自传说"这个立足之地的绝望下,在逃避"科学考证"失败的无奈下,在曹家本事走不通,还要死抱着曹雪芹著作权不放的矛盾下,新红学学术体系给自己找到了一块最体面的遮羞布:"《红楼梦》是小说!"这真是一个"或可压服口声"的"护官符",同贾雨村的伎俩如出一辙。

  "《红楼梦》是小说"。没错!正因为它是小说,作者就可以将自己的"亲历亲闻"用"以假隐真"的艺术手法"创作"到小说中去。作者在开卷就是这样向我们明确交待的。而当今红学学术体系则借助西方关于"小说"概念的文艺理论,来否定《红楼梦》作品中有"隐"。这样既可以逃避探索书中种种不解之迷的无果,还可以盛气凌人地教训所谓的"索隐派"。并借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扼杀本国《红楼梦》的小说文化内涵。这样就彻底否定了作者开卷之际,向我们明确交待的作品是作者的自传和书中有隐这两个宗旨。研究《红楼梦》的最高学术体系就这样地凌驾于作者头上,歪曲和否定作者明确交待的著书宗旨,"红学界"还有什么美好的前景可谈。

  "《红楼梦》是小说"这个定义,用来否定作品中有隐,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实际上,这句话恰恰是新红学学术体系面临绝境下抓住的救命草。可它却大有反败为胜的功效,成了刺向"索隐派"的利箭。谁让我们的"解谜"总停留在"以假证假"又"牵强附会"的"猜笨谜"档次上呢?连一点真正的"隐"都没"索"出来,反而把无辜的"索隐"给连累臭了。长此下去,既便真正弄出点"隐"来,也没人重视了。实际上,我们新红学学术体系八十多年的探索路程,走的不也是一条"以假证假"牵强附会的轨迹吗?(除版本研究史料收集等贡献)谁又笑话谁呢!"《红楼梦》是小说"之谈,只不过是新红学学术体系走向衰亡之际无可奈何的哀鸣。拿它来撑门面,则会更加弱不经风。

  当今的几十种新旧作者说,都没能还原出作者的亲历亲闻(真事隐)。大多是在假象上进行七拼八凑的解读。读者们最常见的就是:在解读某个情节时,总是围绕着自己的“一孔之见”,在前、中、后等多处不同章回中,抽取毫不相干的内容,拼凑成一个本事,来给自己确立作者说。

  书中的情节事件,是由先到后有序进行的。作者决不会将某一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人物身上所发生的具体事件,分散在前前后后的多个章回中去隐写。这样的话,作者本人都将找不到头绪,我们又怎么可能解读出来呢?作者既然用了“狡猾之笔”,用了换演员,换替身的艺术手法来著书,就完全可以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将这个隐情,用这种艺术手法,继续完整地隐写下去,又怎会分散到其它章回中去隐写呢?

  假故事是以作者的亲历亲闻为蓝本设计的。作者说:“不过实录其事,并非假拟妄称------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那么,他并行在假故事中的亲历亲闻,就一定在时序和事件进程上,是非常有序和严谨的(除个别错综补笔外)。所以,不同章回的真事隐时序,是各不相同的,在事件性质上,也是相去甚远的,怎么能往一起拉扯呢?

  为什么很多另立作者说的人,都做不到[从假故事上,有序地、一一对应地、全面地、破假识真的还原“真事隐”]呢?其原因在于,有的连书中有隐都不承认,连作品艺术形式的皮毛都没摸着。有的对作品的自传性和真假辩证艺术形式理解不够。更在于对作者“换演员”的艺术手法认识不足。尤其在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找不到感觉。更对“满纸荒唐言”视而不见。

  这样,就难以驾驭和应对作者频繁换演员的节奏和频率。因此,在确定某个章回中的某情节的“所谓象征性”后,在紧接下来的情节中,就找不到两者在真事隐中的紧密联系了。只好到其他毫不相干的章回情节中去凑证据,以其表面假象进行互补。

  其实,他们在每个情节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上,都缺少分辨和确认过程,这就找不到真正的象征关系。而且,这是要随着作者时时换演员,来时时加以区别的。但是,在七拼八凑者的解读下,我们看不到他们对人物象征关系的分析和论证。拿过来就说,某某回某某人的那个事,也指这个情节之事说的。又说,那回那个事,也是指这说的。其实,这种解读方法,是找不到真作者的。这种解读,也是绝大多数另立作者说者的致命伤。


  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

  (二)

  也有人发现点真*相,便在这个“一孔之见”上,大搞“自圆其说”的牵强附会。 请看“以小真造大假”的举例:

  有人根据雨村在第一回的咏月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意境,发现这处的雨村所象征的人,后来一定当上了皇帝。进而根据书中其他隐情的照应,推断出这个情节中的“雨村”,是当皇帝前的胤禛化身。这个认识和推断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对帮助雨村的“甄士隐”象征谁,则定位不准。帮雨村的甄士隐,实为十三阿哥胤祥。但揭密人却将帮雨村的甄士隐,定位为曹寅化身,并在接下来对雨村当了本府太爷,娶甄家丫鬟娇杏的分析解读中,不再对雨村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定位了。便顺理成章地变成胤禛当了皇帝后,把曹家的丫鬟娶进宫,娇杏由做二房转为扶正,就变成曹家的丫鬟后来做了雍正帝的皇后了。

  实际上,雨村当了本府太爷,娶甄家丫鬟娇杏为二房,进而扶为正室之情。是曹寅娶李煦表妹为继室夫人史实的真实写照,两者之间具有鲜明的可比性。雨村在这个情节中,毫无帝王的人物形象了,他就不再象征雍正帝了。但“一孔之见”的解读,到此则不拐弯,这就使正确转变为荒谬而不可自拔了。

  这个“皇后”的无中生有,也是对清史和皇家典制认识不足的表现。由此可见,以局限性极大的“一孔之见”,来强解作者的“本事”,就会把为数不多的正确认识,付诸大量极其荒谬的解读之中。其在之后贾敬服丹药过量“宾天”的解读上,虽然正确地定位为是雍正帝之死的隐写,但将其引伸为曹雪芹与这位“皇后’合谋杀*死了雍正帝,还是把为数不多的正确认识,付诸无数极其荒谬的解读了。

  综观其结果是,他把仅有的几点正确认识,作为了大量荒谬解读的支柱。而这种充满荒谬的“牵强附会”,因其中具有几点正确认识做支柱,就会懵骗一些认知层次不深的广大《红楼梦》爱好者,把其大量荒谬的错误解读,也当成正确的解读了。对此,我们在肯定他们正确认识的同时,更应指出其“以小真造大假”所造成的严重误导。

  但红学会的老爷们,对其仅有的几点正确认识都不予以承认。正是这种不能“一分为二”的全盘否定,暴露了红学会老爷们软肋,也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在《红楼梦》爱好者面前丢尽了颜面,失去了威信。而“以小真造大假”者们,却毫不处于下风。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辈出。其实,新红学由自传说引伸的曹雪芹作者说,又何尝不是“以甄家四次接驾的小真而造大假”呢。只不过唯有曹雪芹作者说,能在外证上得到支持(包括脂批),才变得难以撼动和难以逾越。

  但人们至今都没认识到:作品的自传性,决定了作品内证的权威性。所有的外证和所有的作者说,都必须由作品“自传性”的内证来验证。还原不出作者亲历亲闻的自传(真事隐),我们拿什么给作者立足之地呢?

  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2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立足之地”在哪里?

  (三)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作者一笔同时写了两个动人故事。一个是虚构的贾家故事。一个是隐于假故事中的作者亲历亲闻真故事。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艺术创作,是没被世人普遍认识到的艺术形式。

  《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的真*相在外证上不可考。但决不等于它的真*相在书中的内证上不可考,作者肯定会留下种种"迹象"让我们去考证。这些"迹象"就是随处可见的人物和景物"形象"。这些鲜明"形象"都有象征的属性,每个"形象"背后都有一个灵魂。我们通过品味这些"形象"的象征性,就能使它背后的灵魂现出本来面目。书中所有的"象征性",就是作品的内证。"内证"同样是证据。

  我的探索不是"学术"论证过程,而是"艺术"鉴赏过程。是对艺术形象的推理考证过程。通过作品给出的一个个艺术形象特征,对他们(它们)进行推理考证,同样可以将真*相揭示出来。这一考证方法,不属于"学术规范"的外证考证方法。而是对作品本身诸多艺术形象特征进行考证,看其到底与谁家事真正贴切,并得到史料的验证。世人对作品之谜,都是从"学术"的角度去论证,而我则是从"艺术"角度去探索和考证作品的隐情。"学术"在《红楼梦》面前不是唯一有效的,事实证明,它在解决作品很多不解之谜上无*能为力。

  对艺术形象的"象征性"进行推理考证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考证方法,确切地说,就是"取其事体情理"的考证方法。这种方法考证出来的真事隐,具有全面性和统一性。它可以将并行于假故事的所有真故事,有序不乱地揭示出来。而不会象那些"以假证假"的科学考证,这里摘个情节,那里摘个片段,再弄句脂批,七拼八凑后,断章取义地与某个史实相附会。那样的考证,虽然自吹为严谨的学术文章,但它终将在无法全面还原作者的亲历亲闻上,越证越离谱。

  我们说谁是《红楼梦》的作者都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考证方法。但作者有一道检验我们的关卡,不是谁都能通过的。这就是作者开卷之际所说的,这书写的是他自己的亲历亲闻。这书是用假语村言敷演真事隐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假语村言上,全部地还原作者亲历亲闻的真故事。我们确立了《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却不能从假故事上一一对应地全盘还原他的亲历亲闻,不能从作品的隐情上,全面有序地展示作者都经历了哪些事,又怎能解决作品自身种种矛盾呢?又怎能从作品本身验证我们确定的作者呢?笔者所确立的"《红楼梦》作者是弘晈"说,恰恰能经得起作者这一关卡的检验.

  曹雪芹的著作权受到质疑,就是因为确立他是作者的学说,从作品的假故事上无法还原曹雪芹的亲历亲闻。更考不出书中有丝毫曹雪芹的"影子"。谁另立新说,都是基于曹雪芹的自传说站不住脚儿而来的。那么,我们重新定位的"作者",同样要经受自传说的检验。我们不能从作品的假故事上,全面有序地还原"新作者"的亲历亲闻,这个新说只能新鲜一时。尽管我们的考证非常"学术",可实际上走的还是老路。不能全面还原"真事隐",任何新旧作者说都是空中楼阁。

  实际上,所有另立新说的探索者,都是从喜爱《红楼梦》起步的。正因对它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才使人们涉猎了一些"红学"方面的论说。从而使人们从中长了不少见识,甚至也弄几本影印抄本看看。在人们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会有所发现,或者有了新的见解。将其发表出来,无非是为了促进红学的发展和进步,没有谁要故意地去误导读者和歪曲事实。因此不可用恶语去中伤,要肯定人家极积和对的东西。认为不妥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新说来。

孙华天http://blog.sina.com.cn/hongloumengniwot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