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8|回复: 0

[中国网荐稿]都江堰治水与人地合一的治国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0 1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2-12-11 15:16 编辑

都江堰治水与人地合一的治国理念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而惠泽广大的成都平原,历2200余年时空磨练而长存不衰,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应用最久且唯一留存的宏大水利工程。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以及古埃及和巴比伦的灌溉系统,都因沧桑变迁或湮没、或废弃,唯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独树一帜,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
     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而一到成都平原,因地势高差特变平缓,水速迅速减慢,由此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块随即沉积下来,河道因此淤塞成为悬河。都江堰正处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沃野。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鲸吞良田,侵扰民生;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但治表不治本,整个成都平原水害依然不断。
     知天文、识地理的李冰浑然一体建设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江水自动分流、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消除了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沃野千里,天府由此而来。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排沙除石不至于使河道淤积,“深淘滩、低作堰”、“引水分流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原理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关键,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髓。
     李冰在四川任职期间,不仅创建了造福万世的都江堰,还建了许多有益于民的工程,他在成都市建了七座桥,保证府河、南河两岸交通流畅;修石犀溪,沟通成都二江的人工河道;在祟庆县修建文井江,使之引水灌溉和泄洪顺畅;在广都凿盐井,利于民生;在乐山三江江流处治理河道,便利航运;在宜宾治理水道,扩宽水面,以利大舶万艘顺江而下伐楚;在什邡县疏通洛水河道,治理绵运河,引水灌溉当地农田,清除河道淤积,便于排洪;治蜀交通,建设褒斜栈道,便利关中、汉中经济人文交流。他的功绩,可以说是“泽被千秋”,万古不朽,其科学价值、经济效益和人文理念在人类史上至今仍是屈指可数。
     一方水土与一府民生休戚与共,如果环境积弊日深,似江河淤积、洪水泛滥,似河枯田旱、民生凋零,人事便会由量变到质变逐渐从内部开始腐蚀糜烂直至消亡,似乎“反者道之动”成了世间难以逃脱的命运。可是如果自身都有一个像都江堰那样清积排弊、水旱从人的机能,则《易》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然无为以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