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2|回复: 22

[原创]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之意决非“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3 11: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是帛书本《老子》“道篇”开篇的第一句话,传世诸本或因避刘恒讳并省略虚词“也”作“道可道非常道”,为了避免因简省和文本替换而带来的句读歧义,以下的讨论还是以帛书本文本为准。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作为“道篇”的开篇语甚至作为传世本《道德经》开头的第一话,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老子》核心思想的理解。换言之,一个读音能否正确理解《老子》全文,只需看他对这句话的解读便可知之八*九。
  
  对于这句话的主流理解,可以用收入《韩非子》的“解老”篇作者所引的《老子》“原文”——“道之可道,非常道也”概括之。虽然目前可见的诸本《老子》相应文本都没有之字,但知名或不知名的大多数解老者对这句话的诠释都是大体相同的,如王弼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段下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当代解老名家则说得更加直白,兹列之如下: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说:道之可以讲说的,就不是永远存在的道,如儒家所谓“道”便是,而我所谓的“道”(宇宙本体),是不可以讲说的,是永远存在的“常道”。
  
  ——高亨《老子注译》
  
  老子说:道之可以讲说的,就不是永远存在的道,如儒家所谓“道”便是,而我所谓的“道”(宇宙本体),是不可以讲说的,是永远存在的“常道”。
  
  ——任继愈《老子新译》(修订本)
  
  要之,自《韩非子·解老》以降,虽然古今解老名家对于“常道”的理解有较大不同,但大多认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一开篇语表达的是这么几个意思:
  
  《老子》一书所主述的道是“恒道”或“常道”。
  
  “恒道”或“常道”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都不是“恒道”或“常道”。
  
  现代学者基本上都认为,“恒道”或“常道”中的恒或常指的是永恒,而王弼则将“常”理解为本真。也即,王弼认为可道、可名的都只是道的表象,而道的本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尽管主流的理解同中有异,但这些理解都可以用“韩非子”的“道之可道,非常道也”一言以蔽之。
  
  然而,“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原本所表达的意思果真就是“道之可道,非常道也”吗?笔者的答案是——绝对不是。
  
  下面,笔者将从版本文本、文法、文意等诸方面逐一解析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迄今无一版本作“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一语,楚简本所无,目前最早见于帛甲本,帛乙本与帛甲本无异,传世诸本均作“道可道非常道”,唯有《韩非子·解老》引文作“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尽管帛书本相对于楚简本,传世诸本相对于帛书本,《老子》的文本多有文字特别是虚词的增删改动,但“道可道”自成文之日起至今却一直保持原貌,这一事实表明:
  
  ①《韩非子·解老》所引“道之可道,非常道也”决非《老子》原文。
  
  ②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到“道可道非常道”的文本改动,虽然虚词“也”被删去了,“恒”也因避讳之故被改为“常”,但各版本的编撰者们却不约而同地没有改动“道可道”这一初文。
  
  ③这一审慎作法进一步表明,各版本《老子》的编撰者们至少不能肯定“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一初文所表达的是“道之可道,非常道也”这一意思,因为编撰者们如果能确定初文的意思的确如此,否则,为了明确、显豁“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意思,势必会在“道可”及“名可”之间增加助词“之”的,毕竟这不仅是举手之劳,而且传世本《老子》中有多处就是被这样处理的(如帛本的“修之身”被传世本改成“修之于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道之可道,非常道也”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句式不同,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是一个单句,定中短语“道之可道”作主语,“非”作谓语,“常道”作宾词,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按陈述和设问两种表述方式可以分别句读为:
  
  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②道,可(何)道也?非恒道也。
  
  其中①是一个复句,没有限定语的“道”(指书中“先天地生”的“昆成”之物)作主语,“可道也”和“非恒道也”是两个对道进行分说的分句。而②则是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
  
  句读①和②虽然表述的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开宗明义地指出——道,不是恒道。
  
  因此,“道之可道,非常道也”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不仅句式不同,表达的意思更是截然相反的。前者说道是常道(恒道),后者则指出道不是恒道。
  
  而细究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出现的原因,就是“韩非”及其他有“恒道”情结的人或明或暗地在“道可”之间加了一个助词“之”,这不仅改变了原文的语句结构,而且完全反转了《老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在《老子》一书中,“可道”的道字不可能是言说的意思
  
  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意思逆转为道不可言说的人,除了明或暗地在“道可”之间窜入了一个“之”字之外,便是强行将“可道”的“道”字作言说解。
  
  道字虽然在先秦文献中有一些疑似为“言说”之义的文例,但都是无法确证的。亦即,在那些文例中,道不作“言说”解也是可通的。
  
  即便撇开先秦文献中的“道”是否有言说义的公案,仅仅从《老子》的措辞和行文习惯来看,“可道”的道字之义也不可能是言说。
  
  在楚简本中,道字一共使用了25次,没有一个道字的意思是跟言说沾边的。
  
  在帛甲本中,道字的使用则增加到了73次,除了“可道”这一道字有疑似“言说”之义外,其余的72个道字的意思都与言说没有任何关系。
  
  通行本使用的道字比帛书本略有增加,达到了75个,但同样除了“可道”这一道字有疑似“言说”之义外,其余的74个道字的意思都与言说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数据表明,无论哪一个版本的《老子》作者或辑录者都没有使用道字表言说之义的习惯。因此,“可道”的道字所表达的不可能是言说的意思——除非作者是“回字有四种写法”式的人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道之可道,非常道也”造成了严重的概念混乱
  
  略为品味一下“道之可道,非常道也”这句话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说法有着严重的问题。
  
  按照这一说法,道是由“可道”和“不可道”两部分组成的,而“不可道”部分被言者称之为“常道”。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作为总称的道并不是常道,因为它包括“可道”这一部分而常道则纯指“不可道”部分!同时造成一种误导——常道才是真道,而道是真(常道)伪(可道之道)并存、混合之物。
  
  如果作者表达的真的是这个意思,那么,“先天地生”的“昆成”之物作者就应该称之为常道或恒道,然而,纵观全文却并非如此。而且,在各种版本的《老子》全文,除了这里提了一下常道或恒道之外,全文竟然没有再次提到常道或恒道!
  
  这说明什么呢?这就说明,常道或恒道并不是《老子》的核心和基础概念,《老子》的核心概念是道。
  
  事实上,从第二节对“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句式分析和解读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作者正是要通过这个说法让读者首先明白,其所主述的道并不是常(恒)道,即不要把作者所主述的道误认为是常(恒)道。而“道之可道,非常道也”这样的解读,不仅造成严重的概念混乱,而且也完全将作者所欲表达的意思搞反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被误读曲解的根本原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样一句从语言学上并不难正确理解的话,为何被国人误读曲解了两千多年呢?笔者以为,这应当“归功”于儒家思想或者说是小康思想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董仲舒就在他的《举贤良对策·三》中说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即,在儒家或者认可、支持、拥护小康社会制度的人的头脑里,最为根本的、地位最高的是天,而道则只是天的产物,天子是天意的代言人与执行者。他们认为,天是永恒存在的(变换的只是天意的代言人和执行者),因为天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天的产物——道也是不变的。
  
  那么,儒家所认为的“原出于天”的道具体来说是什么的呢?用孔子的话说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第十二》),即小康社会的伦理道德;用河上公的话说是“经术政教之道”(河上公所注“道可道”语);用马融的话是“三纲五常”(何晏集解《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引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用朱熹的话说则更加明确:“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答何叔京》之二八)。
  
  简言之,儒家或者是被朝廷用儒家思想洗过脑的人,是很难接受《老子》、《庄子》的方生方死的“非恒道”概念的,用“国学论坛”的“天命不敢辞”网友的话说就是:“一个终极性的‘道’竟然是一个无恒之道,这种说法是这个论坛最为荒谬的言论了;令人费解的是,这竟然成了某种定论!
  
  是的,《老子》、《庄子》的非恒、无恒之道在儒家或者小康社会的拥趸那里是永远也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于是,他们强行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误读或曲解为“道之可道,非常道也”,更擅自地将“之道,以御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改为“之道,以御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或许,唯其如此他们才能接受,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心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老子》所言之道并不是常(恒)道
  
  儒家之道是儒生及小康社会的拥趸们所认为的最高人格神——天的产物,是天为他的子民所规定、制定的纲常,而天在他们那里是不可能也不能改变的,所以,儒家之道便被定性为恒道或曰常道。然而,《老子》的“正言”却刚好与他们的常道相反。
  
  《老子》不仅认为天地是道的产物(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而且认为这个“昆成”之物望沕不定,也即道没有恒定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换言之,《老子》之道是随时变换的,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方生方死”。
  
  因为《老子》所揭示的道是这样一个东东,所以作者告诉读者,要把“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作为认知和把握道的纲领(道纪)。
  
  简言之,《老子》所揭示之道既不永恒也无定式,将《老子》之道解读成亘古不变之道,这是对《老子》的儒化,这样解读出来的老子,只能算是儒家老子而非《老子》的老子。
  
  事实上,《老子》的儒化现象已经在传世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传世本不仅强行将帛书本的“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篡改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而且还把帛书本的“独*立而不{王亥}”借助通假的手段篡改为“独*立不改”,甚至有人还想把“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原文篡改为“道之可道,非常道也”,好在终究没有成功。
  
  虽然《老子》原文原意多被小康社会的拥趸所误解、曲解和篡改,但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是不会被其误导和迷惑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在第二节中就已经大致谈到,只不过解释得还欠透彻,所以在此专门用一个小节来详细谈谈。
  
  第二节说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按陈述和设问两种表述方式可以分别句读为:
  
  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②道,可(何)道也?非恒道也。
  
  第三节指出,“可道”的道字决非言说之意,那么,在句式①中,“可道”是什么意思呢?“可道也”作为一个分句必有谓语,这个谓语便是道,词性为动词,读为“导(導)”,义为领导、治理。
  
  在甲金文中,道、導(导)同文,大约在西周末期或春秋时期才开始分化,但在具体使用上却还不是严格区分,比如《论语》中表示導的意思通通都是用道(如“道千乘之国”、“道之以政”等等)。
  
  因此,“可道也”的意思就是可用于、适用于治理。如此,句式①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
  
  道,能用于治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道。
  
  那么,什么是固定不变的道呢?《老子》反儒、反墨、反法等,因此,这里所谓固定不变的道指的应该是儒、墨、法诸家为了维护家天下所人为设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至于句式②,只要知道在先秦可通何就不难理解其表达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白话即是:
  
  道,是什么的样的道呢?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道。
  
  虽然这两种句读都有开宗明义之用,但笔者还是倾向于认为句式②是作意原文如此原意,原因是句式②更能引人入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6: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1 编辑

从传世版本的《道德经》和帛书《道德经》来看,这部典籍在最终成型时是经过整理编篡了的。〈德经〉第一章和〈道经〉第一章都象是上下两篇的阅读总纲,基本可以确定是编篡者加进去的。
    至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一章,仔细地阅读就会发现,这一章的重点并不是“道”,而应当是“名”。因为除了第一句说的是“道”以外,后边论述的都是“名”的问题。而“道可也非恒道也”这一句更象是一个拼句用的引子。而且,就整部〈道德经〉来看,所谓的“道可也非恒道也”的思想在后边并没有更深入的论证,甚至可以说是悬浮于表面的一小块杂质。所以在我个人看来,根本没必要在这一句话上钻牛角尖,那样,只能是因字害义走入岐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传世版本的《道德经》和帛书《道德经》来看,这部典籍在最终成型时是经过整理编篡了的。〈德经〉第一章和〈道经〉第一章都象是上下两篇的阅读总纲,基本可以确定是编篡者加进去的。

    至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2-12-13 16:03
兄认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是“是悬浮于表面的一小块杂质”,只能说兄对这一句于全文的重大意义体会不深。
《老子》之前乃至之后的这两千多年,世人所推崇和误入的正是所谓的恒道——纲常伦理,作者在此开宗明义指出自己所论述之道并非恒道,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全文所构建和推介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
而本章的“名”并非一个独*立的概念,因为它是道之名,所以说名也就是说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7: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9# 窗明几净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根本没必要在这一句话上钻牛角尖,那样,只能是因字害义走入岐途。

很多的解老者正是因为不明这句话的意思,误认为《老子》所述之道是恒道而深陷解老的误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7: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1 编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可以为天下母。
  此段文字无论是王弼本或其它原八十一章版本,都分别被“乱简”于原第二十五章和原第六章中。原首章则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作为首句,开章明义就提出这样一个话题,读之令人感到突然,其旨义也令人难于理解。可是大家却认为这神来之笔正是全书总纲。这一理解值得商榷!
  纵观中国哲理性论文多从追本溯源起论,《道德经》是不是也遵循这个惯例呢?在原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和“可以为天下母”,以及原第六章中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堇”不正是对天道追本溯源的文字么?
  原第一章中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句出现得突然外,“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与上下文并不连贯。
  原第六章中以“绵绵若存,用之不堇”来形容天地根也不恰当,而“绵绵若存,用之不堇”正好是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绝佳文字。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描述天地根的文字。今却用来描述天地生的混成之物,显然也是不对的。
  因为混沌尚处于静止状态,既无动向、也无生机,怎么能说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呢?“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蒂之错字)之先”,是针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可以为天下母”的混成之物,却又错乱于原第四章之末,如此等等交错凌乱。
  可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不是原第一章中文字,还不能因为它来得突然就排斥于首章之外。要研究它是不是首章中文字,还必须给它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地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视之不可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故)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这样一来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说得清楚的,也是可以用文字来叙述的,只不过不是用通常的道理所能说得清楚的,也不是用通常的理解所能够解释的;要给它取一个名字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个名字不同于通常的名字罢了。
  并不是什么非常道和常道的问题。老子以浅显的比喻从各个方面来论述他所要说的“道”,确实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又怎么会是不可言说的呢?!
 “致虚寂,守静笃,以阅众甫。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万物旁作(一作并作),吾以观其复。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从此章中可以看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正是该章中用以观察万物归根复命不可缺少的文字,这样也就使用以承上启下的“故”字有了交代。
  显然放在原第一章是很不合适的。老子所论述的“道”是论天道的常理。之所以名之曰“道”——道,原训为路,后引申为道理。故老子“道”的本义,乃“天道”之常理也。
  现在,读者也许能与我有了一定的共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是全书总纲了吧!
  第一章阐明了,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是“道”的物质基础。第二章指出“玄牝”是物质演变的作用功能,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本。
  这发生一切演变的物质功能和规律合而为“道”,老子的“道”岂是玄虚不实的空论。其理论放之于四海而皆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老子从宇宙初始起论,以阐明“天道”之自然。故列作首章用以说明,他所要论述的“道”起源于宇宙初始。
  宇宙初始,广阔的太空就已酝酿着一个充塞太空的硕大混沌朦胧体。此朦胧体古人称之为“混元”。这是孕育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它是在生成天地之先就早已生成了。故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成”凝聚而成的意思,不作混合解。因这时还不具备化合功能。
  “绵绵若存”是对混成之物的形容。“绵绵”虚而不实状,“若存”似有若无,隐隐存在也。此句在原第六章中,前移至此。
  “用之不堇,可以为天下母”,是说这个混成之物蕴含着丰富的原始物质,是用之不竭、是衍生万物的物质源泉,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母体。“堇”,少也,它本作“勤”,乃通假之词。“天下”指天地万物而言,“母”滋生万物的母体。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蒂之先。
  “谁之子”者,不知其由谁所生,亦即不知其从何而来的意思。这也是宇宙的最大之谜,故老子也自谓不知。恐怕谁也无法知道,这是一个永远不解的秘密啊!
  此处用“子”是针对上句“可以为天下母”之“母”而言,也可用以比喻为果子,有双关的意思。此老子为文用字精妙处。
  “象蒂之先”是说“混沌体”是滋生天地万物的根蒂,就像果子出自于花蒂一样,花蒂先于果子而存在,故曰“象蒂之先”。
  它本“蒂”作“帝”,此错字也,多系抄误所致。因诸本皆作“帝”,故诸注释家多注释为“天帝”。若说混沌是“天帝”之神力所造,岂不陷入神学观点了,这与老子思想不符。
  从整个《道德经》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老子论道:但从科学哲理立论,而从不涉及鬼神之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地初始之时,宇宙中还一无所有。混沌也静而不动、也无变化、也没有生机,故给天地之始命名为“无”。
  万物之母是已有了生成万物的母体和衍生机制,亦即已有动向。在运动中发生变化而具有生机,这就有了生成万物的条件,故给万物之母命名为“有”。
  “此两者”指“无”和“有” 两者而言。“同出而异名”谓同出于混沌而形成“无”和“有”的两个阶段,才有了“无”和“有”这两个不同的命名,所以说它们是“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谓变化再变化。不断的变化是一切奇妙演化的开端。“众妙之门”,“门”,门径,开端也。
  从全章立义看,老子认为混沌是生成万物的根蒂,是产生一切物体的原始物质。通过“无”和“有”的变化,导致了变化再变化的生机,这正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
  老子论“道”,即论天道之自然。故此章当为全书总纲,应列为首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1 编辑

青竹兄如何解释“恒道”呢?是否认为《道德经》说的“恒道”就是儒家宣扬的“恒常不变的天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7: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1 编辑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解释:“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并且是可以用通常的道理来加以论述的。但是:不是可以用通常的理解所能够解释的。
  “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要给它取个名字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所取的名字,也是不同于通常的名字罢了。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全句的意思是说:正因为它不能用通常的理解去解释,名字也不同于通常的名字。何况它还是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这些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的东西。
  形容这“道”是:要想看却无物可见,要想听也是无声可闻,要想拿来用,更是没有感触的东西。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意思是说:所以说出口来,也就显得淡而无味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是说: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
  “中士闻道,若存若忘”意思是说: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相信它和怀疑他的存在各占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既不全信又有些信,既不否定又心怀一定的疑问。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全句的意思是说: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因为“道”论理高深,本来就难以理解。如果人人都那么轻易的能够理解的话,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为道”。
  只是年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悟性的不同,对“道”的认识、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也不足为奇,实属正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8: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2 编辑

老子的“道”有更深于“治理”的范围。似乎是“治理规则”的源泉。
师兄所解,似乎有悖于“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之意。
“非恒道”可以译为“不是恒常的道”,不至于否定“道”的恒常性。
如若“道”是在不断地改变,则老子的整个理论都是建立在浮云之中,难以自圆其说。
望师兄参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2 编辑

支持青竹兄!
1.行文的基本规则-----不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字。
纵观古文,没有哪篇文章在一句话中用同一个字表示不同的意思。这违悖基本的行文规则。
2.老子一书中用字的讲究,从通行本看不清晰,帛本却可以看得很清楚,如在通行本中表示否定的一律用“不”字,而在帛本中表示同样意思用的“勿”“弗”“毋”“不”等等。可见此书作者的学识渊博,用字讲究。
3.如果首句解为“道之不可言,名之不可言”,那么后面对“有”“无”的定义就多余。而且后面观测“无”将欲行的方向,和观测“有”将欲扩展的范围,就失去必然的联系。
4.结论只告诉我们的是眇之门径。“所叫”的门径可能作者认为读者应该知道。既然不可言,那么哪有什么门径。所以第一句如此解与结论相悖。
总之,你如果说解老的先辈无才,哪我是决不能同意的,先辈们如此解老必有深意。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2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2 编辑

我以前从训诂入手,查过“可”字和“恒”字。
可字原形在甲骨文中见于“河”字中,为人徒肩挑之形,顺着河道修建。另有一字“呵”。为顺着主人的斥责去行动。总之,可字里的恭顺,处下,有所行动的意思明显。
恒字我只关注过恒与衡的区别,衡讲究的是空间范畴。在空间寻找对事物起作用的支点。所以“四两可以拔千斤。”“给个支点可以撬起地球。”而恒讲究的是时间范畴,在单位时间里与事物相合的次数。如恒温,单位时间里与设定温度相合的次数,次数越多,说明越恒定。
由于别的原因,没有深入的研究,现在此提出供兄参考。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4 1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2 编辑


第一次读到韩非子之“道之可道”说。
但按照中文惯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对仗。
“非常道”作为判断,“道,可道也”作为命题。韩非子不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09: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2 编辑

阅读青竹先生一系列关于《道德经》的帖子,感觉根本问题出在先生所谓的“老子学派”上,这完全是青竹先生主观臆想出的子虚乌有的概念。根本上错,全盘皆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3 编辑


绝学无忧是《道德经》根本之一。。。{:soso_e12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8 2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9:23 编辑

研究就是研究,不必参杂其他。
比如第4节某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8 2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在《老子》一书中,“可道”的道字不可能是言说的意思
  
道字虽然在先秦文献中有一些疑似为“言说”之义的文例,但都是无法确证的。亦即,在那些文例中,道不作“言说”解也是可通的。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12-13 11:19

对《老子》了解很少,仅关注下“道”的“言说”之义。


青竹兄可否列举一些近似“言说”的例子?
这里先举几个查找的例子,用于讨论。

1、《韩非子·解老》。“凡理者,方圆、短长……。故理定而后物可得道也。
2、《荀子·非相》。“……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此处道作“言说”解,不接宾语。
道作“称道”解,则可接宾语,且具色彩。道与称并举,则道当有“言说”之义。

1、《孟子·滕文公》。“孟子道性善,言必称虞舜。”
2、《韩非·释疑》。“称道往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8 2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青竹兄!
1.行文的基本规则-----不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字。
纵观古文,没有哪篇文章在一句话中用同一个字表示不同的意思。这违悖基本的行文规则。
...
体用而已 发表于 2012-12-13 22:39


1、“道可道,非常道。”
2、“善善而不能赏,恶恶而不能罚。”

也可能是我没能理解。体用兄说的“不同的意思”不包括同一个字在同一句中名、动变换这一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浑沌道长 + 20 研讨精神。。。君君、臣臣。。。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