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5|回复: 0

四川阆中蚕种场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9 10: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大话四川

    20世纪30年代末,南充相继问世国民政府开办的蚕种场,阆中蚕丝改良场就是其中之一。  南充栽桑养蚕历史虽然悠久,但长期以来,蚕种生产几近原始状态。广大蚕农自己繁育出的“土种”,因为产量低、质量差,抗病性弱,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南充蚕茧生产的重要因素。这批蚕丝改良场的开办,彻底改变了南充蚕茧生产的现状,由于蚕种科技含量的增高,使得南充蚕茧品质大大提升,进而提升了丝绸品质。
  鲜为人知的是,这批存在至今并更名的蚕种场,当年开办并非市场经济发展使然,也非为国民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产物,而是与日军侵华相关。
  如今重建维修一新的阆中陕西会馆,正是阆中蚕种场开办和成长的见证。

  江浙重点蚕区转向南充
  “七七事变”后,日军越过山海关,长驱直入华北地区,一时间,日军的铁蹄疯狂地蹂躏我国大好河山,江南一带纷纷成为沦陷区。
  我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而受东瀛蚕种制造先进技术影响,进入近代,我国江苏、浙江一带的蚕桑生产,规模了得。当时,其蚕种生产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看,均已领先全国。自然,业界的一大批技术骨干都集中于此。
  抗战爆发不久,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湖北等重点蚕区,相继沦陷。
  阆中陕西会馆大殿墙上所藏一块石碑,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日军内侵江、浙、鲁、粤、皖、鄂,蚕桑区域沦陷敌手。政府以后方生产重于前方抗战,积极发展川、滇蚕桑用来增加抗战资源。这块落款民*国二十九年孟春的石碑,为四川丝业公司阆中蚕种制造场建场碑。
  建场碑落有经理顺庆盛润生、保宁赵挺生,场长江苏钱幼琢签名的石碑,侧面记载了阆中蚕种场的建场史。
  据阆中蚕种场的场志记载,抗战爆发后,面对江南重点蚕区相继沦陷,不少爱国志士纷纷来到四川发展丝绸。此时,国民政府实业部蚕丝改良委员会,也从沦陷后的杭州,撤入四川。
  1937年,一批捷足先登的蚕界人士,相继来到南充市郊和西充县仁和,建起两家蚕种场。1937年3月25日,南充蚕种场在仪凤街创办,成为当时南充第一家官办蚕种场。

  阆中临济堂建蚕丝改良场
  阆中市区临济堂街,只不过是阆中古城非核心区的一条小街而已,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地处僻静。唯有一家洋人开办的医院以及众多来此的求医者,给这里带来些许热闹。谁也不曾料想,这条居民聚集区的小街上,后来会建起一家蚕种制造场。
  1938年元月,中国丝绸公司秘书长葛敬中来到阆中,葛敬中此行,是受国民政府实业部蚕丝改良委员会委派,选址开办蚕种场。与葛同行的,还有一位叫汤锡祥的同仁。
  阆中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其丝绸就成为朝廷贡品,1915年马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梅花牌丝绸就夺得金奖。因此,国民政府看中这一点,并派员到此考察创办蚕种场。
  阆中蚕丝生产虽然小有名气,然而,受落后生产力制约,阆中的蚕种一直处于土方法生产阶段,因品质低,产出的茧子丝长和解舒都不理想,从而影响到生丝品质。蚕丝改良的关键,在于提高蚕种的品质。在阆中开办蚕丝改良场,无疑将有助于当地的蚕丝生产提档升级。
  得知两位大员来此兴办蚕丝改良场,阆中地方官员自然高兴,并对其热情接待。几经选择,两位大员选定临济堂一肖姓房舍,作为建场地址。肖姓房舍为一处颇具规模的大院,由于房间布局合理,适宜养蚕制种生产。同年2月12日,民*国政府实业部蚕丝改良委员会委任葛、汤两人,分别担任蚕丝改良场阆中分场正副主任。

  改良场曾迁址云南草坝
  创立后的南充蚕种场当年叫四川省蚕桑改良场,该场创办当年底,即派出技师张大明、指导员王明达、厉律绅,到阆中筹办蚕业推广区。不料抗战烽火起,推广区一事搁浅。最终,推广区演变为蚕桑改良场阆中分场。该分场即阆中蚕种场的前身。
  阆中分场建立后,因场地窄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不久自动解散。所有人员转赴云南草坝继续办场。不过此举不久,这拨人员再度回到阆中,继续开办蚕种场,由于葛敬中与汤锡祥迟迟没有上任,全场业务由一名叫熊其锐的人代理。
  1938年3月,出生江苏的钱幼琢,被任命该场场长。钱是一名年轻大学生,由于学的是蚕桑专业,管理生产和技术指导很在行,生产很快走入正轨。
  两年后,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日军的飞机不时对阆中进行轰炸。在国民政府“后方生产重于前方抗战”政策左右下,阆中地方政府对蚕种场的生产,给予大力支持。为避免日机空袭,阆中蚕种场选择嘉陵江以南的天安观庙子,在这里开办分场;不久,再购买马驰坝泰丰丝厂,开办分场。马驰坝泰丰丝厂原址,曾驻有国民党一个团的兵力,后抗战爆发,这支部队上前线,留下的军营被商家购下,办起了丝厂,也因战争,丝厂停办。为后来的蚕丝改良分场开办,提供了场地。

  蚕丝改良结束黄茧生产史
  据阆中蚕种场退休人员、86岁的姚贵德回忆,阆中蚕丝改良分场建起后,一批技术人员从江浙沦陷区来到这里,他们大都具有大学、中专学历,又是科班出身,因此,成为新建蚕丝改良场的技术中坚力量。
  虽如此,生产管理中缺乏技术工的矛盾日益显现。建场次年,阆中区办事处开办蚕丝实习生训练班,面向川北一带招收小学、初中毕业生,进行养蚕制种、桑园管理技术培训,同时,兼对收茧、缫丝、会计业务培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场来自江浙的技术人员回到家乡,场里的生产技术工作由这批人接替。姚贵德就是其中的一个。
  其时,阆中一带蚕农养蚕所用的蚕种,全系自繁自育的土种,不仅产量低,质量也差。由于所产的蚕茧颜色为黄*色,对生丝品质提升带来很大影响。钱幼琢任场长后,从江浙引进改良蚕种,在当地农村购买桑叶繁殖推广普种,从此打破当地蚕区几千年生产黄茧的局面。
  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钱幼琢改当地一年养一季蚕为两季或多季,改良蚕种产茧量高、茧质好、丝质优,既增加了农民收益,又提高了丝厂的经济效益,受到当地欢迎。史料显示,改良后的蚕种单产,较土种几公斤增加到20多公斤,因此,改良蚕种得以迅速推广。
  据《阆中蚕种场志》载:1947年,江苏蚕丝专科学校毕业生4人,南充高级蚕丝职业学校毕业生2人来场,常年技术人员保持20人,行政职员由办事处调派。由此可见当年该场技术力量之雄厚。

  蚕种场迁址陕西会馆
  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该场创办不久再租当地阆中陕西会馆为场址。该场将大殿作为办公用房,将后殿用于生产。同时,租下长青寺、文昌宫200余亩土地,购买禹王宫、黄连垭、马驰坝一带土地,共计400余亩建立桑园。
  1941年,阆中蚕丝改良场蚕种产量达到8.5万张,为新中国成立前该场产量最高记录。该场生产的蚕种除本地蚕区使用外,还销至苍溪、南部、仪陇、巴中、剑阁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阆中蚕种场的隶属关系虽几经演变,但蚕种生产一直兴旺。1958年其桑园面积近2000亩,制种量达17万张,成为五十年代蚕种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而其鼎盛时期的1989年,制种量超40万张,使该场成为“全国先进蚕种场”,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蚕种制造基地。
  2004年5月下旬,米国斯密斯学院教授马乔里到该场考察,称其为名符其实的桑蚕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库。2008年,该场70周年庆,西南大学蚕桑学院原院长鲁平教授评价称:“阆中蚕种场为抗战买过枪,为SHZY建设添过砖。”

  阆中蚕种场大门
  阆中蚕种场
lzcc4609.jpg
lzcc4619.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