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9|回复: 4

春风始暖话金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0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风始暖话金牛
陈燮君
    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种亲切而温和的动物。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社会中,牛是人们亲密而又善良的朋友,可与之共甘苦,同劳作,寄托着人生美好安定的向往。
    我国牛的驯化,距今至少已有7000年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和桐乡罗家角两处文化遗址的水牛遗骸,证明当时中国东南滨海或沼泽地带,野水牛已开始被驯化;而普通的牛种则约在6000年或更早时期已被驯化。根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当时驯牛长期的定向选择以黄*色为主,牛角也逐渐变短。商代甲骨文中有“沈牛”一词,被释为水牛的古称,现陈列在米国明尼亚波里斯美术馆的卧态水牛铜像,则是周代文物,而以牛首、牛角形兽面纹为装饰的青铜器更是触目可见。
    上古时期牛的最主要的用途是肉食和祭祀。由于体量大,喂养容易,因而牛在当时驯化的各种家畜中显得最为重要,是重大祭礼中的“特牲”。在商代,牛肩胛骨是占卜用的主要材料,在流传至今的甲骨中尤为多见。周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俱全方称太牢,如缺少牛牲,则只能称少牢。正是由于牛在祭祀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古代青铜器制作中如遇最重要的彝器或特别精美的动物型礼器亦往往被称作牺尊。
    到了春秋战国时,牛被用于耕田,出现了宁戚等著名相牛家。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尊春秋晚期的温酒器牺尊,造型写实生动,牛鼻处设一铜环,表明此时已采用了“牵牛鼻子”驯养耕牛的方法。至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创造了轮作制——“代田法”,发明和推广了耧车(播种器),使牛耕得到广泛应用,取代了落后的末耜农耕,牛的地位越显重要,成为六畜之首。
    在漫长的历史中,牛不仅因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尊重与享受,而且还以它坚忍不拔、开拓向前、为民造福、任劳任怨、不怕牺牲的品格受到人们的赞颂。人们把牛当成镇妖灭邪、吉祥如意的象征。公元386年,北魏开国之主拓跋珪登代王位,就选择在山西右玉县牛川这块“吉地”举行盛大庆典。山西临汾城在五代和明朝时曾两次挖出铁卧牛,当时就“以为祥”。许多易闹水灾的河边都立有镇水铁牛或牛王庙,目的也是为了求平安。明朝抗敌英雄于谦任河南巡抚时,就在屡遭黄河水患的开封城北铸一只两米多高的铁牛,背上铸着“镇御堤坊,波涛水息”字样。
    春风乍暖,万物始新,抚古追昔,牛年话牛,愈觉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与前景。值此己丑牛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借用牛的坚忍不拔、开拓前进的性格和它的吉祥如意的象征,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牛势十足,蒸蒸日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08: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犀牛望月玉饰 宋金 青白玉质,高浮雕与透雕相结合。作犀牛蹲伏回首而望,镂雕云纹上弦月半弯,意境如画。相传吴牛惧热,望月而喘,唐宋以来多有以此为题材的铜镜、玉饰品。
2140491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08: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牛首 西周 牛首作正面剪影状,轮廓简单,特征鲜明,眉目细节采用勾勒法刻画,隐隐凸起若浅浮雕,是西周时期玉雕常见手法。
2156224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08: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牺尊 春秋晚期 1923年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出土铜器群中最为杰出之器,器形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仅见,也是春秋晚期兽形尊中出类拨萃的铸品,纹饰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该器作站立耕牛状,背设三穴,中穴置容器,为温酒之用。造型比例协调,特征突出,牛鼻设可活动之穿环,表明当时已采用牵拽之法驯牛。
2156001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08: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璜(齐白石)柳下双牛图轴 现代 纸本,水墨。齐白石八十八岁手笔,布局简而有味,疏而不散,动静相宜,水墨精到,清远中独得沉厚。
2171447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