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3|回复: 0

[品读经典] 中国人:再识重回“礼尚往来”(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20: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月一帆 于 2013-1-7 20:33 编辑

中国人:再识重回“礼尚往来”(上)



一、引言

      “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基本且含义极其广泛的概念。如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的“礼”、作为公共规范和国家制度体制层面的“礼”、形而上层面的“礼”……极易引起混淆或陷入各说各话。本文将引领大家一览“礼”的本质和概貌,领会“礼”之所以要尊崇、重视并遵从“往”“来”的真实内涵和操作方法,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背后的基本逻辑,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性。更为系统丰富的“礼”,恭请读者参阅拙著《人之道》。



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世界观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本”,基于、源于或依据之意;“列”,“裂”的古字,分割分解之意。“礼”必基于“大一……”,而此“大一”经“分、转、变、列”后的形态表现是“鬼/神”,也即“鬼/神”在未“分、转、变、列”之前的状态就是“大一”,而“大一”的状态是未列为鬼/神、没变为四时、不转为阴阳、天地未分时的无差异和未分别状态。由此可知,“大一”实为“鬼/神”的本源和最原始状态,而“鬼/神”源于“大一”的分转和变列。
      “鬼/神”在孔子的描述中又是什么呢?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
      “知几,其神乎!”
      “神无方而易无体。”
      在这里孔子并没有给“鬼/神”下什么定义,而是在描述“鬼/神”的特征和功用。
      那么,具有“看不见,听不到,体会感受外物又不可或缺,上下左右前后都存在……能为言;可知几;又无方”等特征和功用的“鬼/神”,在“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的规定下,显然就是居于地球的人类所具有的,区别于世间其他任何已知事物的思想、思维、意识、心、神识、念或识等词汇的描述才与之相符合,而非通常宗教性或迷信意义上所谓神秘恐惧虚幻的鬼神观念。因为后面的“其降曰命”使得“鬼/神”有了实际的载体和暂时的归宿,也即是说,“鬼/神”和实际形体的结合就是活泼泼完整的人之生命,至少是其降之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既然是“裂而为鬼神”,则表明“鬼神”与“鬼神”之间在层次、类别及其环境上的差异也是现实存在的甚至是巨大的,那么反映到现实中的人之生命之间出现“阶级衰杀”之差异也就是必然的,后续讲到的诸如飞鸟禽兽之鬼神其降之命,显然和人不在一个层次上,但就来源而言却都是唯一的。
      上述的相符合,虽只是一个定性描述,但即便现代科技之发达,要想描述一下思想意识的形状特征也几乎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而在人的思想意识特点、功能、功用的理解上也着实超越不了孔子所描述的范畴。当然,人们尚需更进一步的精确、深化和明了其内在作用机制,尤其要弄清楚“降”前后的分离或一体状态下“鬼/神”和肉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才不致陷入肤浅,不应因其看似无形无物而一味拒不深入不去正视祂,更不应因其无处不在而妄生恐惧和神秘。因此,针对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神”又在哪里?人们该不该信“神”?……实在没有怀疑争论的必要。
      《黄帝阴符经》:“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西升经·皆有章第三十四》:“众人皆得神而生,不自知神自生也。”
      千千万万要杜绝以“有神论”“无神论”等近现代概念去不究竟地妄下结论,不明所以地乱贴标签,硬生生把自己的概念定义强行替代古圣先贤的恶劣行径,否则,谈任何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无稽之谈,更是不知不觉中行了误人误己之实。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阴阳、四时”等非具相化的或天、或地、或时,同现代西方科学对“天空、地球和时间”等的定义、内涵及其背景是迥异的,坚决断绝拿什么驴嘴不对马面的“地圆学说”去否定、藐视或不屑中国传统文化里“天圆地方”之论。
      因此,现如今被“科学”武装得严严实实的头脑们,尤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符合“科学精神”,否则就是偷梁换柱,偷换概念,掩耳盗铃,贻笑大方了。人们需要做的,即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不致陷入故弄玄虚、遮了耳目或踯躇不前,尤其是那些已经习惯了望文生义、一知半解、西化盲从之徒。
      由上所述,人之思维、意识、心、念、识等在未经“分、转、变、列、降”之前的原始状态就是“大一”,也即“太一”,太,古作“大”。
      《礼记·礼运》疏:太一,“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
      《淮南子·诠言训》开篇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庄子·天下》:“……澹然独与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唐代孔颖达《礼记·月令》疏中有:“‘道生一’与‘《易》之太极,《礼》之太一’其义不殊,皆为气形之始也。”
      ……
      描述了宇宙自然以至所谓的精神物质乃至“人之识”——“气”的生成和来源。因此,“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之“大一……天……鬼神……命……”的最一般衍化模式,表明了东方文化下对“人从哪里来”这个最根本问题的回答。
      其实包括易经、儒学、道学、佛学在内的东方文化均以不同的表述形式或角度或层次,如“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阐述着这个同一主题,但现今的科学水准远没有达到儒释道的层次,诸如量子力学也才刚刚稀里糊涂、跌跌撞撞、不自知地碰到了儒释道的门槛(详细论证恭请参见拙著《人之道》)。
      显然,至此我们才描述了一小部分的“礼”。(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36 銀子 +40 功勛 +26 收起 理由
zqc4124 + 36 + 40 + 26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