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0|回复: 0

[品读经典] 中国人:再识重回“礼尚往来”(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9 07: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月一帆 于 2013-1-9 07:34 编辑

中国人:再识重回“礼尚往来”(下)



四、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首要人生观

    《礼记·礼运》:“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
    显然,合乎“不同、不丰、不杀、持情合危”规定的“礼”,按现代的用语则大致可以表述为:一个人的思想及其行为在处理具体事物时的具体表现,必须符合或严格遵守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发展规律。分而言之,“不同、不丰、不杀”——不随波逐流,不增不减,恰如其分,严丝合缝,恪守遵循……符合事物内在规定性及其发展规律,也即符合“必本于大一”之后的总逻辑,这是从纯粹理论上理解和把握的“礼”的本质内涵;而“持情而合危”则表现出对“礼”在进入实际应用时的核心要求。
    从“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非实体之“礼”为“天之道”,入实践之“礼”为“人之情”。因而这种抽象规定、实际应用和上述本质属性相结合在一起对“礼”本质内涵的理解,才是对涵盖形而上和形而下之“礼”系统全面的理解与阐释。
    对于“礼”之抽象规定上的本质内涵:“天之道”——“以承天之道”,“天之道,曰阴与阳。”“承”是恪守、遵循的意思。
    对于“礼”之实践应用上的本质内涵:“人之情”——“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舍礼何以哉?”“治修情义”之“治、修”是研究、处理、整治、培养和安定的意思,其实施主体是众多社会角色中的“先王”。
    此处的“人情”道出了人的自然属性——“喜怒哀惧爱恶欲、饮食、男女、死亡贫苦”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基本内容。
    此处的“人义”道出了人的社会属性——“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等社会角色的定位和担当,也即各个角色必须承担起各自“慈孝、良弟、义听、惠顺、仁忠”等社会关系方面责任和要求的基本内容。该内容的现实存在本来也是“分、转、变、列、降”的应有之义,生命之所以为生命,人之所以为人,在“分、转、变、列、降”的作用下本来就存在于一系列关系之中,而实现各种关系之定位和担当下的交融互动,则是生命存在的常态。
    前述的“天道”道出了人的本质属性——“大一、天地、阴阳、四时、鬼神、命”等人之“天命”。人的思想必须遵循不违背“天命”的原则——“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也即使人心或人的思维处于“一”,战胜自我分别心等认知偏差的基本内容。
    显然,除特殊情况外上述这三种属性是人人都具有的或兼具的,“治修情义”即是“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的核心内容,而不“本于大一……”或违背人之“情、义”就是违背“礼”。而把此“礼”解读为“周礼”或某时代阶段的“体制”之“礼”,实非“礼”之本原内涵的臆测、曲解和具相化,更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传承中对“礼”一向严谨清晰的概念定义。这就为后人提出处理这类问题时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求:对任何概念内涵的现代赋予,尤其是在阐述同一对象时,须把其原始的概念内涵给继承下来,更不能想当然的以后世赋予的理解去颠覆原始、去偷换概念而不自知甚至掩耳盗铃,否则谈扬弃就是无的放矢的贻笑大方了。
    即便此处之“礼”可以被解读为“周礼”,那也只能说明以文王周公之原始思想所代表的周代之“礼”符合了一般意义之“礼”的内在规定和基本逻辑。但绝不能就此下结论说“周礼”就是“礼”本身,若此,那就是犯了以特殊代替了一般的大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说明孔子是对周代初创期那些符合一般之“礼”的原始建国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向往、推崇和期许。并非是孔子要复古、不进步、走回头路或走老路。其实,综观人类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包括现代意义上的任何国家,其开国之风气哪个不是励精图治、不断创新和政*治清明的?而对此风气的向往、推崇和期许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梦里。
    由于“天道人情”内在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复杂性,使其随之具有相应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复杂性间的不同差异。这样也就对处理“天道人情”时所处的高度、广度、深度和力度就有了明确的原则性要求,也即在“王”和“非王”等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其要求的差异也是现实的。
    所以,上博楚简《三德》:“天供时,地供材,民供力,明王无思,是谓三德。”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正是反映了孔子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担当及其关系定位、要求和处理的正反评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质,就如俗话所讲的尽“本分”有“担当”:
    君要尽到做君者的本分和担当,像个君者或领导的样子。
    臣要尽到做臣子的本分和担当,像个臣子或下属的样子。
    父要尽到做父亲的本分和担当,像个父亲或长辈的样子。
    子要做到做儿子的本分和担当,像个儿子或后辈的样子。……除特殊情况外,几乎每个人都是集不同角色于一体的,即便如今的社会关系要丰富得多,但基本模式仍超不出这个范畴。那么,对此一体化角色的担待,既不能懈怠不尽本分,也不能超越责任而僭越。否则,就是有饭,我能吃得下吗?享用得安稳么?从齐景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还是认同甚至感同身受孔子所讲的这个基本原则的。
    至此,就可以总结一下“礼尚往来”的真实内涵了:
    “礼”是集成性地描述了一般意义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的思想必须遵循处“一”的方法回到这个世界的本体状态上去,以此获得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此谓“一以穷之”或“一以贯之”之“往”;基于此,则需把正确的认知和行为付诸“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的方方面面,以此延续个体生命及其社会关系的担待,此谓“有情有义”之“来”。由上,对“礼”之“往来”的定性要求,实际上表明了人之生命生存生活也即“人要到哪里去”及其过程的最一般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管子•形势第二》:“邪气入内,正色乃衰。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往者不至,来者不极”——“一以贯之”之正色不至,“有情有义”之“在位、适节”不极,那么,就会出现“礼尚往来”及其各个环节角色认知和担当名不符实的可怕后果。



五、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厘正

    有了“礼尚往来”中各概念及概念体系之内在关系的初步储备,就可以大致条分缕析出“天、命、性、情、习、欲……”之间原本异常清晰而现今却日益模糊的逻辑关系了。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命”源自于“大一”的“分、转、变、列、降”,其间有多种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存在形式,“天”直接靠近“大一”,但“天”本身也不是“大一”,而“命”是集成“形而上、形而下”的一体存在,“人”为其典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情出于性,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
    这里的“命自天降”和《礼记·礼运》的陈述高度吻合,且后者的描述更为详尽具体:
    “人情”为人的自然属性——“喜怒哀惧爱恶欲、饮食、男女、死亡贫苦”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基本内容。
    “人义”为人的社会属性——“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等角色的定位和担当。
    “天道”为人的本质属性——“大一、天地、阴阳、四时、鬼神、命”等人之“天命”。
    上述的“性自命出”之“性”主要是就“……鬼神,其降曰命”和肉体结合后人之初的普遍特征而言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此,其“喜怒哀悲”之性是相近的,也是善的。
    此“性”受“习”或者说经环境经执着的后天熏染,“喜怒哀惧爱恶欲、饮食、男女、死亡贫苦”就是“情”之表现——“情生于性”,也是《荀子·正名》中“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所论述的阶段,《荀子·正名》中“欲者,情之应也”,对应着前述的“所好所恶,物也”。而《礼记·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则把“天、命、性、情”给一体化表述了。
    后世所“教”的着眼点或者重点即是如何应对“用心各异”之“情义”尤其是“欲”,使其回归“其性一也”的状态,而对“欲”的关注只要不过于淫溺,实现不为欲蔽、物困,不被物役、物使,可也。总之,天自“大一”分,鬼神降而曰命,性自命出,受习染曰情,情之应物曰欲,欲之过曰淫溺。
    《孟子·娄离下》:“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据上所言,“故”作“自然而然、不加穿凿、本来、恒常”解,需“求其故”——追求人之初的“性”之状态——“复归于婴儿”。以此,准确理解“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的内在逻辑也就水到渠成了。同理,道家“性命双修”的本源内涵也得现。



六、结语

    “礼尚往来”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背后的基本逻辑,再识、重回并丰富“礼”所描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之号召的最基本认知和行为,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九十余年来积累的优秀传统及其精神财富,更应予以准确理解和拨乱反正,若谁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地各取所需,懵懵懂懂、不知就里地随波逐流,无知无畏、隔断传承地玩世不恭……权做孽缘磨砺和自寻突破吧,倒是更应该避免妄行,陷入执着固执之而不自知。
    显然,数典忘祖,浑然不知自己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本、文明之厚,何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安全?恐行之不远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