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9|回复: 1

[中国网荐稿] 千年的迷误和困惑——“五十以学易”正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1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3-2-21 12:12 编辑

千年的迷误和困惑——“五十以学易”正义


      面对纷纭繁复的宇宙万物、人情世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握天道人情背后的一般运行规律,如此,则可实现游刃有余的“当止则止,当进则进”,而冒天下之道的“易”对万物规律的涵盖性及其“絜净精微”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说明对“易”系统深入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而,对“易”尤其切忌“不知量”。但,不能因此就望而怯步了,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理解层次和应用方便的方法或切入点。那么,孔子推荐的方法和切入点是什么呢?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对《论语·述而》里的这句话,历代注解无论有多少论据去支撑,总是存在着不能自圆其说的破绽,即便在传承文献中上句“易”字的存在形式或句读方式都成了疑问,恭请有兴趣的读者查查相关资料。读语录体的《论语》,需全面掌握孔子的思想体系和背景高度,否则,很可能陷入各说各话甚至是不由自主地望文生义。这里将从字源内涵、语法结构、上句前后文语境、掌握“易”的方法路径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首先,对“學”字的再认知。
      “學”,甲骨文中从爻,从臼(双手之形),从宀;金文里又在宀之下从子,小篆和楷书与金文一脉相承,汉字简化后写作“学”。因此,四形会意,表示在室内等场所,孩子或学子动手感受习演易理。
      學,《说文》觉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韵》受敎传业曰學;《书·说命下》惟斆學半。传:“斆,敎也。”敎,从爻,从子,从攴;斆,从学,从攴;攴,手持鞭杖貌,古同“扑”,戒尺,犹言轻轻地击打以示提醒和注意。《说文》敎,上所施下所效也。效,会意字,表示手持鞭杖促使不愿行走的人行动起来,也即鞭策,引申为摹仿。可以看出敎与斆,表示老师或长者手持鞭杖,引导并鞭策孩子或学子习演易理,就像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作为受教者以为其成*人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这些相关的所有字中“爻”至始至终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古人造字的时代以爻之代表的易及其全逻辑和实践体系,作为当时所有知识、技能、学问以至智慧中的精华代表,至今也不过时,那么基于其衍生造字则是合理的,否则不致于此。而由于易本身的特征,可以看出系统完整深入地培养后代应是古人敎与斆的初衷,“易”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易”有止境,但“学”无止境。为更好担待并实现作为人之价值的提升,不论學者或敎者,易之背景是不可或缺的,而实现敎學相长当是最和谐的状态。
     因此,诸如以學、敎、斆、效等为代表的汉字,其实质即是对万事万物背后一般规律和本质的知识传递、理解、掌握和觉悟,表达的核心载体或者学术性表述形式即是“易”即是“爻”,是“学”的总对象,而对“易”的人文转换形式之一,即如“仁义之道”或“中庸之道”等,这在孔子那个时代是共识,是常识。否则,就理解不了整个《论语》开篇首句“学而时习之”这个看似没头没尾语录究竟要“学/习”什么,后世注疏、翻译或理解“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之所以越解越离谱的根源也是如此,因为对究竟“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几乎是如坠云雾。
       第二,“五十以学易”的语法结构。
       在这点上,后世解读者几乎都忽视了这个理解路径。“五十以学易”是典型的“名词+介词+动词”结构。在《中国语文》 1983年第三期,陈初生先生的《早期处置式略论》一文指出:汉语早在西周就已产生了一种“以字句”处置式,后来“把字句”的产生,只是介词更替的结果。更为一般的汉语处置式介词更替的过程,大致如下图:
                     ___  ____先秦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唐代     现代
                     文言:以字句-以字句→将字句--将字句--将字句→将字句
                     口语:            持字句-持字句--持字句-→把字句→把字句
      上述背景和语法的历史变迁,是想说明先秦时期最基本的一类语言表达模式:
      “五十以学易”的语义表达,在语法结构的分析上,是表达通过或使用“五十”作为“学”或“学易”的基本路径,“五十”是作为“学”或者“学易”的手段或方法存在的。转换为现代语言就是——“以【五十】学易”。诸如“吾道一以贯之”都应该遵循这种语法结构进行解读,也即“以【一】贯之”。这个时候,坚决杜绝在诸如“五十”这类名词上增加上其他多余的文字去理解,而现代人最容易陷入加字的望文生义陷阱。最典型的就是把“五十”加“岁”而成“五十岁”;或者把“一以贯之”解读成以一条主线贯彻下来等的严重误读。论语中,最为典型的表达岁数的言语,《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显然,这里的语法结构和前述的语法结构是迥异的,整体逻辑上就是表达年龄阶段的意思。而把“以【五十】学易”中的“五十”解读成“五十岁”显然逻辑混乱是说不通的。否则,就成了,子曰:“加我数年,以【五十岁】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怎么看,怎么理解,都觉得别扭,不知所云。
        第三,“五十以学《易》”的上下文语境。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中的这么几段话,集中说明孔子的治学态度,诸如“无怨于求仁”、“乐在其中”、“发愤忘食”、“敏以求之”、“择善而从”、“无隐乎尔”……尤其“无隐乎尔”更能说明孔子是在彻底的传授方式和方法甚至是诀窍的。而且这段话整体要表达的内涵几乎找不到和年龄有关系的任何线索。
       第四,基于掌握“易”的方法路径。
       这里,是孔子言基于“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之“大衍之数”为高度或切入点去理解和应用《易》,经过数载的精进才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的生命规律,“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大衍”是指由太极进而天地、四时、万物或两仪、四象、八卦或前述“分转变列降”的总体逻辑进程或宇宙生命演变模式,而其“数”则是对该衍生演化进程中对应的太极(两仪;四象)和八卦之分别赋值——1055两仪;太阴1,少阴4,少阳3,太阳2);乾9,兑4,离1,震6,巽7,坎2,艮3,坤8——的表述形式。程颐:“五十,数之成也;成则不动,故损一以为用。”王弼说得更直接:“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一不用者太极也。”不用“太极”是因其为总源头总背景,是无用之用。结合“‘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之节律、《河图》、《洛书》和五行可以进一步帮助理解“其用四十有九”。
      再结合前面第一部分对诸如以學、敎、斆、效等为代表汉字其背后核心载体为“爻”,也即是“易”之内涵的揭示,更能说明此处“五十”之所指向。   
      结论:“五十以学《易》”之“五十”非“50岁”之谓也,是以“大衍之数五十”的切入点去理解和应用《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值的学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