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4|回复: 8

[品读经典] 现代人理解“一以贯之”真实内涵的头道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7 06: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月一帆 于 2013-1-27 06:09 编辑

.

现代人理解“一以贯之”真实内涵的头道关


      关于“一以贯之”,绝大多数现当代人拘于语法习惯的限*制,往往把“一以贯之”理解为“思想学说以一条主线、一个东西贯穿下来”、“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道虽若指繁多,实可会通,归于一贯也”、“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提纲挈领……这些是对“一以贯之”真实内涵的巨大误导,更慢慢地濡染人们失去对“一以贯之”真实内涵的正见和正知,造成中国人对自己源文化继承上的普遍性断层,照此下去,任何高举什么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旗帜或号召或鼓动,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没有继承,所谓的创新和发展,注定无凭无依,行之不远矣。
      在此,将分别从“一以贯之”的语法结构和孔子时代前后相通的共识出发,解决读懂“一以贯之”的首要关卡。
      首先,语法结构上。
      “一以贯之”是典型的“名词+介词+动词”结构。在《中国语文》 1983年第三期,陈初生先生的《早期处置式略论》一文指出:
      汉语早在西周就已产生了一种“以字句”处置式,后来“把字句”的产生,只是介词更替的结果。更为一般的汉语处置式介词更替的过程,大致如下图:
  _______先秦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唐代    现代
  文言:以字句-以字句→将字句--将字句--将字句→将字句
  口语:        持字句-持字句--持字句-→把字句→把字句
      介绍上述背景和语法的历史变迁,是想说明先秦时期最基本的一类语言表达模式:
      “(吾道)一以贯之”的语义表达,在语法结构的分析上,是表达通过或使用“一”作为“学”或“学易”的基本路径,“一”是作为“贯”“道”的手段或方法存在的。转换为现代语言就是——“以【一】贯之(吾道)”。坚决杜绝在诸如“一”上增加上其他多余的文字去理解,而现代人最容易陷入加字的望文生义陷阱。最典型的就是在“一”后面加“个”、加“条”而成“一个、一条”,直至陷入严重的误读。
     
      其次,孔子时代前后的共识上。
      文王有诸:“从一而终”——《易•恒•象》。
      老子常言:“守中、抱一、执一、得一、致一”——《道德经》。
      孔子强调:“一以贯之、一以穷之”——《论语·里仁》和《礼记·礼运》。
      庄子着重:“一以是终、一而不变”——《庄子·应帝王》和《庄子·达生》。
      文子注重:“执一为保,一定不易、常一不邪”——《文子·自然》和《文子·下德》。
      由上,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几乎表达着相同的指向。
      前述的几位几乎代表着不同阶段中国文化之源的典型代表。而且这些古圣先贤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对“一”提出要守、要抱、要执、要得、要致、要贯之、要穷之、要是终、要不变、要不易……?显然,现代人集中精力把老子、孔子、庄子、文子……同时对“一”“犯傻”的这个概念给澄清澄清,将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之号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否则,就是避重就轻,甚至是不知所云地空喊口号瞎忽悠。
     
      结论:绝大多数现当代人对“一”的理解都尚不及皮毛,甚至就是懵懂无知。不管是从语法结构上的理解,还是孔子时代前后的共识甚至就是常识,“一”都是作为深入融贯其道的核心方法而存在的。
      现代人如若理解不了诸如“一以贯之”的精神实质和准确定义,那么,某某某动辄说要追求“天人合一”(源自《庄子·大宗师》:“……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的境界就更加是隔靴搔痒不知所云了,也注定是不明所以地玩儿概念,拿中国传统文化当噱头,不仅仅是忽悠别人,更是自欺欺人。更深入概念还原恭请移步http://hyf.caogen.com
      那么,“一”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命题,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是全人类关注之,因为这个“一”涉及到每个人对自身生存、生活和生死明白与否的最根本命题。

——————————————————————————————————
文献内容备查: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礼记-礼运》:“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易•恒•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庄子•达生》:“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文子•下德》:“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为之为也。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为而不易也。”
      《文子•自然》:“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往,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也。……故常虚而无为,抱素见朴,不与物杂。”
      “文子曰:‘所谓天子者,有天道以立天下也。立天下之道,执一以为保,反本无为,虚静无有,忽恍无际,远无所止,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是谓大道之经。’”
      《庄子•应帝王》:“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然而封哉,一以是终。”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2 銀子 +60 功勛 +22 收起 理由
zqc4124 + 22 + 60 + 22 上傳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21: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支持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09: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解释一下什么是一以贯之吧。说一下您理解的一以贯之。
好像是只有破而无立,可能是立在其中,我没有看出来。
请重复说一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23: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孔子的话,曾子已经解释得清清楚楚,楼主却还在过度解读——“因为这个“一”涉及到每个人对自身生存、生活和生死明白与否的最根本命题。
孔子这里所说的的“吾道”,就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忠恕,“一以贯之”就是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意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09: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故能勇 发表于 2013-6-15 23:00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 ...

这只是曾子个人对老师话的理解,而后孔子还说“知我者其天乎?”干嘛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09: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当时身处其境的曾子,对他老师的话的理解还不如两千多年后的你?
曾子解释的是“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孔子慨叹“知我,者其天乎?”的,是他“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人生态度,两者处于不同的语境,言论的焦点不同,先生怎么可以混为一谈?

补充内容 (2013-7-7 15:35):
“知我,者其天乎?”的,是他“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有笔误,当为:“知我者,其天乎?”的,是他“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 14: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道一以贯之”,“一”者,“专”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08: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个球{: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15: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国学 发表于 2013-7-3 17:05
按现代学院派文人的解释,都是误解。至少汉朝以后,所解就难叫人信服。只因【汉字基础理论】的不圆*满,甚至 ...

即便“现代学院派文人的解释,都是误解”也无法证明你的理解是正确的,更何况你根本就没有证明别人是错误的,也没有证明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你自以为你的“汉字基础理论”“圆*满”,可是你的解释却是无稽之谈,更加无法让人信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