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5|回复: 0

[国学常识] 词学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0 23: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 h2 X' L9 i* E9 C
6 d- l5 w. Z& n  P【曲子词】: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
! u/ b3 P1 Q+ k9 n6 i' W
5 N! Z. ]* h! ^( [" v$ g8 L【雅词】:宋以后词调由俚俗转为要求雅正,称为雅词。 3 w* U" q' P. |5 q; x

  I: O, o4 q; C' I/ L【艳词】:相对于雅词而言。 3 g! q, m* T2 C2 S+ @! Z' W# V

+ s1 z' V( e; L  ?' W! G) F% Y【侧艳词】:即艳词。
. z6 |3 W- F; I# n8 v/ a' I6 g. z) Y( V
【近体乐府】:“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 ( V/ ~. ?9 W. B. `

9 y, ]7 K) N3 p7 P2 X  @: U【寓声乐府】:自创新曲,而寓其声于旧调。 7 `9 G5 [  S/ F  b+ j0 w6 @

5 I$ p) F9 S9 e; @* f【大词】:宋人以慢曲为大词。
. z5 p9 D; H( L4 s  s1 c; ^, u& A, y9 A# P
【小词】:宋人以令、引、近为小词。
+ z2 a0 e, v$ W" j/ p8 n1 X) A! ]7 _, |" }5 y% A( n
【南词】:北方人称词为南词,以区别于北词(曲)。 4 P& C8 c. H4 o% q, u& l
, |* t( n  j9 q$ f" F# s9 S
【南乐】:元人也称词为南乐。
' w5 `7 c1 F6 t. y& n3 T. f/ I
4 P- b, k7 W' v2 d! y: m" ?4 R2 }【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1 O# `  e/ A% x, |' E( u' h- Z6 o0 s4 F7 [  B' Z
【诗余】: 南宋初,有人编诗集,把词作附在后面,加上一个类目,就称为“诗余”  2 P/ E. x* ]) x$ j

6 j, H! O" x/ a- R【琴趣】: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
  _" w5 b3 t5 L. S% P/ ?+ O7 S. ?; @* ]
【叶】: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而不变换他韵(关于是否一部,请检用词韵)。 * r1 \+ O2 [' ?! ?- ?6 O' J/ m

5 q; G" [8 \) \  y# D7 v【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 . p# F3 W7 \( C/ F
/ \* Z" |# M' d1 n. N
【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 . a4 T, t8 Y6 O+ V. x
; A* a' }! N- b" T. {0 S+ h
【豆】:凡词谱中注有豆字者,即一句中顿逗处。
# p0 B& o" K5 O" M; ]% C0 y0 |" C: X  Q- n2 T( t7 L) V2 Y4 [  d
【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则换平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凡词谱中注有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则换仄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  ! Z2 \0 e. A! C

( o/ |0 b8 Q% v0 D【叠】: 叠字的意义是重复。故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为叠。
2 m! s* ^4 C* O. T4 w: t- N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一,叠句,如如梦令,如梦如梦。二,叠字,如忆秦娥后前后第三句起三字皆叠用第二句之尾三字。三,倒叠字,如调笑令,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四,叠韵,如长相思,起二句,君泪盈,妾泪盈,二句韵同。  
/ ^3 P) a( c. ?0 n* X
1 t! q/ g. y8 x- _【阕】:一首词称为一阕,这是词所特有的单位名词。 " ?+ g' c3 o! q; l3 i4 A; e

0 G: M/ `) O" M8 N5 A【变】:每一支歌曲,从头到尾演奏一次,接下去便另奏一曲,这叫做一变。  
/ I$ A; Y( S( b9 {7 ^
/ L7 F3 `. Z' @$ X9 ]# o: V) k9 I5 B2 u【遍】: “变”字用到唐代,简化了一下,借用“徧”字,或作“遍”字。词的上下可称为上下遍,或上下片,或上下段。  # w6 A) ]% s! ]3 y6 S* @% p

  Y) _( j" A0 Q, k( k* O" Y【徧】:即遍。 " h/ B$ p& S5 Y5 _# n

. _1 e( ^! k8 n2 C6 Y: }1 b4 Q/ K【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
6 J: v5 F) R7 L, U5 W* n9 `6 v
8 L7 @4 g0 T+ K3 @  x, t/ o【段】:与片、遍同义。 ( Z: \4 A) `0 |9 }/ ^  u6 z
" k2 w: G; f; m2 ]% `) t" |7 C  o
【拍】:韩愈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 4 W0 O. E5 D5 Y$ E1 t% E/ Z
2 o# m( B& V, e0 L) J3 s: M
【么】:一首词的下遍。
' w, }( D5 v( T( s. x3 T
8 \6 _6 ?2 h- J* m【结拍】:词的结尾处,谓之结拍。但结拍井非结句。 - I; z! z9 Z, T1 a% ~4 D1 c# Z1 y
8 h4 `" [1 E- P6 X
【歇拍】:即结拍 & s& O2 P) U, \$ ~7 H
' n; b5 R: i  }$ c# ^% v
【换头】: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
+ |) y3 L* ~! I, S
! w+ s* A. f9 v- I5 Q【过腔】:即换头。
! D) ~! i3 l8 V/ t
& k$ X9 b% f! ]) A# `【过】:即换头。 1 d# _8 I9 ^* x4 s

  L$ R% r& I$ p* `. x  J: h0 v【过片】:即换头。
4 |" c' X' G& Z  n6 S& Y+ S# J2 i+ u8 ?2 a  |" p! P! N
【过变】:即换头。
  d) j/ A3 w; o4 i. h  Q8 x, d  ]" j( w! F5 v& E
【过处】:即换头。 , w+ r# z! ^+ F9 w4 p0 N* \

  ?7 h* p  g+ E& w3 S* E【过拍】:即换头。
9 U5 y- m) |; n! n: @2 t
, n0 T4 R+ s% G" F3 M, P【重头】: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头”只有小令才有。  . `! O, H4 d( x- u. U

) p3 s) m$ p4 p! ^  r$ l1 _3 m【双曳头】:三叠以上的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厌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曰双曳头。    t) }/ f3 G  G: }4 n

- F. }7 a! |/ V; _% r, Y【转调】:一个曲子,原来属于某一宫调,音乐家把它翻入另一个宫调,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  & [+ Q' F( [$ X8 y9 P6 f

3 Y  _1 R' s! O7 R: L. {1 m【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   O/ ?" k; Y. p; K+ Z) d6 m5 }. Q

* `5 u8 n2 _/ F' N【促拍】:所谓“促拍”,就是乐曲节奏的改变,不过从歌词的字句之间是看不出来的。  + `: F; [' }5 P9 D

# o( f" h1 W* ]  p【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  
6 ~/ c4 y! N% s7 @1 G7 ~0 Z' u# W# T
【减字】:即偷声。  
: h: }+ G. d( o7 w
! Y* I- t$ @+ m) O: ]【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  
& m! [2 R$ ~( Y9 L- O8 v2 o$ @. [; P! m3 Q' n/ \
【摊破】:即添字。  
2 U! W* m/ Y8 Y! s3 A3 E2 f4 f+ ]& M3 H- x( |; P4 T
【大拍】:宋人以音繁词多的曲调为大拍。 % [( T/ A5 g, N! x& Z) f
9 c* w! j7 e& x5 ]* j
【近拍】:以旧曲翻成新调,亦可以称为近拍。 8 K8 k1 f% F% b- O4 Y; c- c4 n
" H9 j  ^- h  h1 J+ Q: c
【近】:即近拍。 4 T& S% h# U8 Y
6 j7 D0 I$ e8 n5 ~
【令】: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令。
8 O! V: P+ I* R2 K( f' K
7 i' }( H& M$ n0 O# `【慢】:歌声延长,唱得迟缓。
, x% M0 F  y* {4 h, N& T5 x( f$ P0 t  A- n. \0 x
【引】: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曰引。  
4 R3 b7 E0 V2 H  [8 Y9 b" C6 s% K* R0 J! D! l0 a/ C
【犯】:犯调的本义是宫调相犯。
, B8 G7 |' X* l) n, `7 K: J  k& [2 s8 ^  s: e1 U0 U
【大曲】:大曲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可以有几十遍。
3 j) R+ C/ R* _! `  _( h* V0 u# g+ G7 w. X4 E) m  G
【摘遍】: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 ( |# k4 V) S7 k0 W' O! r
3 |; ?! y! W4 I
【遍】:即摘遍。
' u3 O9 y8 y1 ?6 t. t+ e
9 Y8 G; |+ x( @# t* n6 |- ?9 d, U8 G$ V【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中序又称为拍序。 : {) y; K4 g" T6 [% [. ]# O

0 s- Q: T# u9 [$ S& p( ^4 m% _: K【歌头】:大曲歌遍之第一遍,谓之歌头。 2 S* o' Y# u8 w# x$ x7 t: Y

3 l1 E7 U$ i; E: m, ?) G4 N【曲破】: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 2 x  G& r/ c! q1 o  g4 v

: b% T" e: b/ |: v3 G【中腔】:所谓“中腔”,可能也就是中序的一遍。 + R8 L' J! G% t4 m: H% r3 k+ b: }
0 j5 W% r; q4 p, s4 _* u' \
【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
$ l: u! b3 w6 ?! j
. R) S3 t2 j9 W【倚歌】:即填词。
: \6 d: E0 H! D4 z" ^, l: s. ]) N8 m' x4 Z8 s0 p
【倚声】:即填词。 ' O5 n% ^+ _; w

, P& E1 l1 t+ i. f" C  C! s【填腔】:宋人为歌词作曲,称为“填腔”。 % j% O% i4 O0 ~) ~) ^2 q$ P8 M

' b* r  K8 r& T0 d! q7 x5 H6 Z: G【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
9 b4 i/ g& ?( A4 j! A8 _4 s3 p  \8 q0 t' s8 k* |
【自制曲】:即自度曲。
% B" z) F' R+ G" s8 D" `1 C
0 u2 v& n! ]# w【自度腔】:即自度曲。
; Z/ B) _3 ]+ W, j. {! [2 p6 x6 D, `3 D
【自过腔】: 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所谓“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 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  
" c/ q9 S* v$ v5 d$ _( m& g. n4 [4 y- ~5 Q
【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悟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  3 D0 w  K) i" i  v% g
" Z5 E3 V" Z# k
【词题】:宋以后,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都繁复了。有时光看词 的文句,还不知道为何而作。于是作者有必要给加一个题目。  0 s$ P, [9 i8 t; y  d* N

' B. S/ ^/ v- z6 q' K& I' R' n【词序】: “词序”其实就是词题。如果用一段比较长的文字来说明作词缘起,并略为说明词意,这就称为词序。    m$ L$ M! o! u/ x
& D5 L4 ^$ B. d5 G+ ?  g$ \
【小令】:明人以58字以内为小令。
/ g0 j1 z, q8 J$ x" K" R! C9 y3 ~+ A, d. V# P9 `
【中调】:明人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
7 C! Z( j7 O7 w7 g4 A% ~- ]# w/ Z3 L; b; }7 B! D
【长调】:明人以90字以上为长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