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5|回复: 2

[国学常识] 唐宋词牌的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1 21: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宋词牌的来源
6 P6 u' |1 L; g. {. Z$ a
作者﹕单若水
7 j3 z$ n& j; f5 Z
+ D2 W8 z7 E& ]$ s% f& N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前身是民间小调,萌芽于隋唐之际,兴盛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为唐宋时代的乐府诗,供宫廷或民间演唱。
& Z$ r6 V( A: a% I' p词牌,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份乐曲的原名,数目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大致有六种来源: 9 ?- m3 |4 t# l6 u
1、来自边地曲调或域外音乐。
, g, _# W+ c% s) w' h: P2、来自内地民间的曲调。% Z4 g6 M3 `) h7 L4 N! p0 y( ^! S4 I" n
3、乐工歌伎们自己创制的曲调。# x( g( f! X/ d& o5 G
4、国家音乐机构创制的曲调。
0 g  M. N6 L* m8 _6 O2 o' D( A; `5、文人创作的曲子。
  I7 U' |3 O+ g# Q% p  u6、摘自大曲、古曲。
% @4 P' y& S4 [6 ~% d* s词,萌芽于隋唐,兴盛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词牌,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份乐曲原名。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一些词牌的命名往往有出处和历史掌故,但其内容多已与词牌意义无关,大多数词牌名也已无法弄清其来历。 ( p1 E) V6 l; k# u, H& M
【念奴娇】 % a# {) F5 S- j; _8 F! k9 `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其唱腔音调高亢婉转,且长得花容月貌,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载其“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4 H2 u' c5 B$ f& ^2 @. `" Y( a! ^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 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8 z( L4 o" c7 z4 ~$ z% K3 \: i( p【雨霖铃】 & Z) ]  Q. C+ z7 P+ X
唐朝官府设有教坊,汇集乐曲,据记载有300多个曲调,史称“教坊曲”。“教坊曲”约有半数成为后来的词调。“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即唐教坊曲之一。据说这一词牌的产生与唐玄宗有关。
, t4 N5 s9 @: W( x据宋人王灼的词曲评论笔记《碧鸡漫志》载,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 J4 g; F, k( k3 ?6 z
【踏莎行】 / g4 z; s4 m; F- R0 u' W/ a
“踏莎行”词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据说,北宋名臣寇准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想起唐代诗人韩翃“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新词,名为“踏莎行”。“踏莎行”中“莎”字读su,指莎草,亦称“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 v0 H6 j  ]' C* J; m
【菩萨蛮】 ( q* v2 X& F  ?3 ^& B. X6 \
“菩萨蛮” 原是古代罗摩国(今缅甸境内)的乐曲,唐玄宗时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成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9 L5 h' B' x9 m: l# [! J
《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 因此,教坊的乐师就藉景生情谱成《菩萨蛮曲》供人们歌唱。
: Q) N" i1 `3 g! E# J/ j【虞美人】 # w% C  m6 {! Q% t3 \
虞美人是一种花,夏初盛开,色彩艳丽。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2 ?  `4 r4 \' U' t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A3 _* R8 g: B4 C
【贺新郎】 & ^4 j4 Z& p$ [
“贺新郎”最初名字为“贺新凉”,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清代《古今词话》记载了这个词牌的来历:“东坡守杭州,湖中宴会,有官妓秀兰后至,问其故,以结发沐浴忽觉困倦对,座客颇恚恨”。 秀兰受责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献在座诸宾,未曾想更激怒了宾客。 , K* o6 C" P2 j! q
苏轼为此赋“贺新凉” 一阕,即“乳燕飞华屋”也。秀兰歌之,众人始息怒而乐。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以“贺新郎”为词牌的词大多声情沉郁苍凉,感伤悲愤。
2 K( ?/ \/ {! n$ D* k, {【鹊桥仙】 - Q' k; u# I9 T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北宋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传说有关。
% P) u/ y7 d# V6 J2 ~古时关于“鹊桥”的传说,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 ?) R& u, l; X9 h* t9 F/ v【浣溪纱】
4 v& o1 T-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纱.一曲新词》。
9 Y4 }5 _0 ]6 L( m1 T3 S2 J“浣溪纱”词牌典出“西施浣纱”,取自西施在浙江绍兴的若耶溪浣纱的故事。
# n# J% J2 z) c3 U1 r0 O" s, F+ W# j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1 i+ k- G; C8 a* A. [
【钗头凤】
* l- Z* t4 o* w7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陆游的词〈钗头凤‧红酥手〉中的名句。〈钗头凤‧红酥手〉的创作,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
, N& L. u! g* _4 a7 f9 |多年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该词饱含怅惘与悲痛,数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宋词中的经典。 但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不过,自陆游之后,这一词牌才为文人广泛采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W3 {  X- u& p5 r4 Q9 N3 b【沁园春】 $ y- N8 j! }9 _7 L% F% r0 f' X
“沁园春”词牌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其奢华为当时园林之最,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当时的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 ' |. B. q" O9 w  y' p) c
后来汉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但从此再不得重用。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 d" c7 H# R8 m. |- I" [【水调歌头】  
1 j! ]% e" }) ?6 \' z& @据《隋唐嘉话》载,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即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份, “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 D$ b& z" F! j6 J
【苏幕遮】 / m1 [. t+ S& S7 u! H' `7 ~
据考证,“苏幕遮”词牌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唐人称之为“泼寒胡戏”。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上、脸上,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乐曲和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
9 M/ g7 Z" J/ d7 {【忆秦娥】 $ Q# N8 L) s. j
相传,李白以“忆秦娥”词牌首制〈忆秦娥‧箫声咽〉一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
* c; c6 ^7 g" {% N) |; }“秦娥”本指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的女儿, 爱吹*萧,嫁给仙人萧史,在李白的词中指的是一个秦地(今陕西一带)女子。写她自从爱人出了远门,她夜里睡不安稳,春天望到秋天,一年年下去,总是音信杳然。在失望、痛苦中无论什么好景致,她都感到一派凄凉。 ( G4 y# ^/ d8 ?
【扬州慢】 * R! {2 S0 v' [9 S! |7 d8 P, Q
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冬至日,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为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姜夔自制〈扬州慢〉曲来抒发“黍离之悲”。“扬州慢”词牌因此而得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1 2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踏莎行好像念su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1 2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么令怎么来的?好像读yāo,谐音的缘故,也叫绿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