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49|回复: 79

[转帖] 蒙古人目前在世界上的分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7 21: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上成吉思汗及其后人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除元朝外,还有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及金帐(钦察)汗国。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中国、外蒙古有蒙古人外,在俄罗斯联邦、中亚诸国都有蒙古人或蒙古人与当地人融合后形成的蒙古民族后裔。这些蒙古人或蒙古民族后裔包括:鞑靼人、卡尔梅克人、阿尔泰人、图瓦人、布里亚特人、喀尔喀蒙古人、哈扎拉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

一.鞑靼人
        鞑靼人属突厥语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种族的突厥人的血统,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西伯利亚、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944年被斯大林从克里米亚强行迁入),原苏联共有600万鞑靼人,分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多种,是今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今天的喀山,是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在过去一千年中积淀下来的历史遗产,使喀山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并列为俄罗斯联邦仅有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


二.
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人即蒙古土尔扈特部。1771年(乾隆36年)1月,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140多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不堪沙俄压*迫,在渥巴锡汗率领下万里东归,同年5月,到达新疆伊犁河畔,回归故土。

但有一部分土尔扈特人因为当时伏尔加河未封冻,无法渡河,被沙俄军队堵截,仍继续留在原地生活。现主要聚居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里海西北沿岸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还有部分分布在阿斯特拉罕伏尔加格勒、罗斯托夫和斯塔夫罗波尔等地。
苏联开国领袖列宁的祖母是阿斯特拉罕卡尔梅克人,所以,列宁有蒙古人血统。


三.
阿尔泰人


旧称卫拉特人,绝大部分居住在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人分为南北
两支。南支阿尔泰人曾被称为白卡尔梅克人、阿尔泰卡尔梅克人等,主要由
6—8
世纪分布在当地的古突厥部落与13世纪、15—18世纪移入该地的蒙古部落混合而形成。原属蒙古准噶尔部。清朝平定准格尔后,该地归清朝管辖。1664年,清与沙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阿尔泰地区划给沙俄。



四.
图瓦人

即居住在唐努乌梁海的乌梁海人。清朝在该地区先后设置五旗,共辖46佐领。
1864年(清同治年间)沙俄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10佐领 。现属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
1924年唐努乌梁海中部被苏联强占的27佐领之地宣布成立“乌梁海共和国”。1944年被并入前苏联版图,称“图瓦自治共和国”。现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唐努乌梁海东部9佐领之地今属蒙古国库苏古勒省。


五.布里亚特人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地,共43万多人。


最早提及布里亚特人的是《蒙古秘史》,布里亚特人是术赤降服的贝加尔湖林木中百姓部落,名为不里牙惕。在元代,归岭北行省管理。1314世纪进入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人与当地部落融合,使这一地区成为蒙古共同文化圈的一部分。布里亚特的民族形成过程在17世纪基本完成。

       1622年,俄罗斯人进入布里亚特蒙古地区,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直到1652-1654年沙俄建立尼布楚要塞,才基本控制住布里亚特蒙古地区。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基本臣服于俄*国。但另有一部分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还有一部分布里亚特人,投向清朝,后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并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

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在18世纪初并入沙俄。



六.喀尔喀蒙古人
          就是外蒙古人。


七.哈扎拉人
         住在阿富汗中部山区的蒙古血统民族。总人口约165万,其中约有150万人住在阿富汗,其他住在伊朗。哈扎拉人最早来自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的蒙古军队和伊儿汗国的蒙古移民。在帖木儿、莫卧儿帝国时期,又有一部分突厥化蒙古人加入进去。尽管他们现在已经不会讲蒙古语,也不使用蒙古族姓名,但他们最早的来源的确是蒙古人。

八.哈萨克人

成吉思汗之长子术赤后裔演变形成的突厥-蒙古民族,主要住在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人是由8世纪前后进入河间地带(阿姆河以东锡尔河以西地带)的突厥人和13世纪中进入这一地区的蒙古人混居结合,于15世纪形成的民族。操突厥语,体形则属于蒙古人种。20世纪晚期在哈萨克约有660万人,在中国(主要在新疆)约有110万人,在乌兹别克约有80万人,在俄罗斯约有60万人,在蒙古约有11.3万人。



九.乌兹别克人

乌兹别克之名来自于金帐汗国的术赤后裔乌兹别克汗。
乌兹别克人是自古定居此地的伊朗人与1115世纪之间迁居此地的蒙古或突厥各游牧部落混合而成。现在大部分乌兹别克人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600万,阿富汗有160万,塔吉克150万,吉尔吉斯60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8 12: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原出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5327670
作者:老军士
发表于:2010-4-1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18: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原出于哪里,应当肯定的是,在学习中外历史时,开始注意人类学的知识了,值得推广与借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19: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3-3-1 19:09 编辑

中外史实虽然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有助于我们很容易地把远古人类聚拢而归类,可发现他们应有的擅长能力和规律,进而可分析出他们人性的同一性,结合地域环境与风水气候等条件,可以准确地带进远古的人类史实,判断其真伪。
不能仅停留在读知历史,而且还要在知研历史上下功夫!否则我们只能被“历史”牵着鼻子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1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3-3-1 19:42 编辑

而今我们身处丰富的人群生活中,不难发现我国各个地域之内,仔细观察之下,很容易区分出多有不同的面孔:

处于西北高原一带的人们,无论男女,大都是很小“一线”“三角”的眯缝眼,直翘长梁、阔“桶”肥翼的鼻子,明显的狄、羌人种。


越往西北地域进发,越可见到低眉深目高鼻梁面孔的人群,明显的南西伯利亚人种;


在中原一带,可见到大而(眼白明显)圆亮、间距很大的眼睛(也有间距很窄的酷似阿拉伯人种),适中而秀长鼻子的面孔人群,明显的中东地带人种;


在南方与沿海一带,可见到一眼圆大、一眼扁窄,鼻形不定的面孔人群,明显的蒙古人种。



试问:姜子牙,是什么宗族人呢?所谓周人又是什么宗族人群呢?


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10 銀子 +10 收起 理由
camel39 + 10 好材料。。
yong321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19: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够罗列出各个不同种族的人群,是从历史学走向人类学的必然开端!

是那些史学家们和中规中矩的学者们很容易忽略不提的重要问题与资料。


本座表示支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1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大胆的设想和推测,才有可能走向真实的史学道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09: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参与回复,确实是转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0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没关系,但能注明出处更好,考证出原出处最好!

这篇文章看来还是不错的,只是可能给人留下错误的印象:那九种人的主要来源是蒙古人。以哈萨克人为例。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8%96%A9%E5%85%8B%E6%97%8F
“哈萨克人的族源比较复杂,包括了古代不同时期进入这个地区的印歐民族(斯基泰人,乌孙、康居、奄蔡人、大月氏)、突厥民族(匈奴、铁勒、可薩人、基馬克、欽察、康里、阿兒渾、葛邏祿、汪古、克烈、乃蠻、诺盖人)等民族。”

以上维*基*百*科中文页将蒙古民族混入了突厥民族,但英文页将其分开,从中我们看出蒙古民族在其中只是小部分。(英文页给出了文献出处,可信度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浅龙勿用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2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8 1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3-3-8 14:44 编辑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固然是好,并且赞同之!

但这不是你我能完成的事。你想啊:历史是史前全体华夏各民族自己创立的历史,却就被一朝一代的书吏、史官所记录(有些文字、器物还没有完全鉴别出来),可想而知它的水分有多大?可信成分有多低。如若你敢“小心求证”地这麽做,您应该知道大致的方法了,一旦您找到所有的史前资讯,并开始研读,您就是名副其实的学者!

历史,是需要当代的新知识和现代宽广的眼光由新人们去解读它。
历史,它唯一不变的就是一部分册脚本它可以被当代人重新解读!



固步自封的学霸一文不值!



{:soso_e18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1: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书中记载的“人”,大多数不具备现代以民族称谓的“人”。史书中的“人”大多数是指国家统治下的“人”。
比如蒙古人、匈奴人、突厥人等等,这些“人”并不是民族概念中的人,只是国家政体下的“人”的概念。就是现在的民族概念也是社会学意义下的概念。至于长相、血缘所确定的人,这是人类学下的概念“人”。这是不同范畴下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5 收起 理由
yong321 + 25 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5: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5-3 11:51
史书中记载的“人”,大多数不具备现代以民族称谓的“人”。史书中的“人”大多数是指国家统治下的“人”。 ...

想法正确!讲得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10: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3-5-4 11:02 编辑

> 史书中记载的“人”,大多数不具备现代以民族称谓的“人”。
> 史书中的“人”大多数是指国家统治下的“人”。比如蒙古人、
> 匈奴人、突厥人等等,这些“人”并不是民族概念中的人,
> 只是国家政体下的“人”的概念。

基本同意。但注意所举例中蒙古人的确是兼有国家的人和人种的人的一个概念,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8%89%B2%E4%BA%BA%E7%A8%AE
“黃色人種或稱黄种人,是一种人种分类,亦稱蒙古人种或者蒙古利亚人种。”

另外,“突厥民族”一说成立,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A%81%E5%8E%A5%E6%B0%91%E6%97%8F
突厥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12: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代民族研究中,还经常出现一个人数少但很强大的民族,统治区域很大,不严格的研究经常把这个地区的民族全归结于统治民族。而实际情况,大多数小而强的民族作为统治阶级时,往往会融入到被统治民族中。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种情况发生时会有两个结果:1,新的民族诞生;2.少数民族融入多数且文化强盛的民族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5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大多数小而强的民族作为统治阶级时,往往会融入到被统治民族中

我想这可以跟历史语言学中的一个现象对应:某地区的语言的自然改变决定于该地区操某种语言的人的密度;例如华夏大地的语言始终没有改为侵入民族的语言,因为汉族人口密度始终占绝对优势,但埃及的语言在七世纪中终于由古埃及语变为阿拉伯语,因为当时涌入的战争难民的密度超过了埃及当地人的密度。假如小而强的民族统治了人数少密度低的某个民族,他们的文化就很难融入到被统治民族中。(当然,这样的话说他们“小”本身就成问题。)不过注意,这个规律是在其他因素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才适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5 12: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321好!

基本概念都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所谓“汉族”一称可以商榷。在汉朝还没有彻底统治之前,所谓汉族还没有确立,而至今的汉族、汉民中应当还包括从中亚来到的很多民族,因此就语音分布上来看,这一考证是正确的!

呵呵

{: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5 14: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汉族一词是近代民族学中的概念,汉族本身也是不断变化和融入众多民族才形成等民族。
在这些众多的民族中,有的还算是汉族的族源,有的还算不上汉族的族源。
世界上近代民族中几乎没见过单一族源的民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5 14: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在古代民族研究中,还经常出现一个人数少但很强大的民族,统治区域很大,不严格的研究经常把这个地区的民族全归结于统治民族。而实际情况,大多数小而强的民族作为统治阶级时,往往会融入到被统治民族中。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种情况发生时会有两个结果:1,新的民族诞生;2.少数民族融入多数且文化强盛的民族中。

如果要以严格的意义研究的话:“...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句也值得商榷!在甲骨文中的“中”、“国”二字,当以旗帜插在万邦土地中央之时,五百里之遥可看到大旗飘展的万邦族群,当快速来此商议大事,这就是当时“中”、“国”的意思。所谓“...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不成立。

呵呵

{:soso_e18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0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在16楼的“汉族”一词的确不妥,改为“操汉语的人群”应该没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12: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种类、宗族、语系、文化、风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22: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汉族”或“民族”,大家对吕思勉的这几句话怎么看?(黑体是我加的)

“隋、唐先世,到底是汉族,还是异族,近人多有辩论。然民族是论文化的,不是论血统的。近人所辩论的,都是血统问题,在民族斗争史上,实在无甚意义。” -- 吕思勉《中国通史》141-2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22: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3-5-5 14:38
呵呵,

“在古代民族研究中,还经常出现一个人数少但很强大的民族,统治区域很大,不严格的 ...

當年小东瀛進軍中國之時,錢基博氏言:“不爲中國憂,確爲东瀛愁。”正是兄長此意!

           現在還真沒有幾個說滿語的了!

               若非列強多事分出蒙古,或讓小东瀛統治到現在,是不會再有东瀛這個國家!更不會有說日語的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09: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zqc4124 发表于 2013-5-6 22:30
當年小东瀛進軍中國之時,錢基博氏言:“不爲中國憂,確爲东瀛愁。”正是兄長此意!

           現在還 ...

只有感同身受才可达到相互理解,知我者应当是赵老弟。zqc4124 我弟好!

钱基博氏大概是清末明初的开明国学大家,主张 “务正学以直言,无曲学以阿世” 的学风,当年其抗日言论至今有为,我辈还赶不上他。
其实说白了,浅龙对各个民族并无好恶之感,至于谁侵入了谁、同化了谁,那都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发生自然而然的状况,我辈也无法改变什么,而更加关心起我大华夏多民族真实的历史事实而已。如若某一个民族自我在文化上的高度膨胀,势必会造成很多其它民族的不满情绪而激活了那颗可以愤怒的心,可以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这在当今我们这个现时代的文化界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可以看得到、闻得到,应当多加关注与纠正。

当今各国在文化方面相互交流渠道早已畅通无阻,再不讲实话、不面对事实是行不通的。你可以在自己的国度里“膨胀”传统,却也要讲究个限度,不能为将来交流时容易发生无法收场、无法面对具有史实上的麻烦。

如今需要冷静地面对所继承下来的土地、疆域、海岛方面的文化遗产,可以正面地尊重史实,可以提倡捍卫权利,可以考虑先发制侵入者的权利,但这必须建立在尊重史实基础上有理有节地去处理,正面理解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的遗嘱。为了捍卫我国的领土主权,可以考虑开第一枪这当仁不让的权利!

{: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10: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321 发表于 2013-5-6 22:12
关于“汉族”或“民族”,大家对吕思勉的这几句话怎么看?(黑体是我加的)

“隋、唐先世,到底是汉族, ...

yong 321 版主好!

民族斗争的历史,相信首先应当是建立在血统上的斗争,经过了几千年无数次的相互“联姻”、相互同化也确实激活了在生活方式上积累下的文化层面上的传统争端与斗争。要不然这些史学界的学者、作者们做什么非要费这番大的力气去写这些民族史呢?无论当今科学发展进程已承认全球下的人科混血系统下存在着的各民族之称谓,确实依然还保留着血统论的论调事实之外,也确实在文化层面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民族血统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最近一部新书是由北京电视台与中国科学院等医学界科学研究人员在05年,在全球血统分布上做了一次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出了一部《血型密码》的书,在这部书里面,不仅发布了血型在全球地域上的分布,还区分了各个血型的性格与改变世界因素起到了重要意义。这部书在学习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方面,是可以参考进行研究的重要书籍。

{:soso_e18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民族史、世界人类史,不去研究人种、种族与血统,好比城墙上挂门帘——无门可入。

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6 12: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江一叶 发表于 2013-3-7 22:34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在下赞赏:大胆求证,小心假设。
毕竟,假设是主观的,要小心;求证是客观的,应大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6 1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科学工作者一九八五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我国大多数人只有二百零四块骨头。东瀛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而在欧美,绝大多数有206块骨头,仅少数人为二百零四块。

长期而言,人类是同源同类,即便上溯到猿猴时代。先进化为人族的会逐渐蔓延传染进化。

外国人普遍二百零六块骨骼,中国人多退化了两块小脚趾末节,大多为二百零四块。
小脚趾末节退化,是因长期水泽活动和农业耕作而减少了奔跑爬山的缘故。
江东人不仅仅种植了水稻,水稻所必须的水利也养殖了河鱼螺蚌。
尼安德特猿猴的后裔不少已被华夏越人染黑了毛发眼眸。
色目人来华夏,用不了几百年即被染黑眸发。
人类学需辩证,不可轻信西方假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07: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国科学工作者一九八五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
> 比欧美人少。我国大多数人只有二百零四块骨头。东瀛调查的情况
> 也是如此。而在欧美,绝大多数有206块骨头,仅少数人为二百零四块。

能否给出文献出处?谢谢!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说中国人(加东瀛人)只有204块骨头的文章只有中文的,而且无一给出文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16: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mel39 于 2013-5-17 16:01 编辑

yong321 发表于 2013-5-17 07:28
能否给出文献出处? ...



抱歉,我也找了很久未果。但小时候的常识一直是二百零四块。
最近发现有二百零六块之说,查到有说中西不同,小脚趾末节。
然后问了许多人,发现只极少数人亲戚朋友小脚趾末节有三节。
有人特地在境外的中文网站发布此说,并鼓励网友与西人比较。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555850&PostID=34082491
有意思,该博主的行文格式居然与我一样,特此声明此人非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