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0|回复: 3

[疑难辨析]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表达的是强加于人的意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7 16: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表达的是强加于人的意志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 《论语》 雍也 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既自已认为好的就可以“推已及人。
那么孔子认为的“不欲、已欲”是什么呢?从孔子的思想中可以知道,孔子的“不欲”是指“不仁”的事情,而“已欲”是指“仁”的事情。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解释和理解,自已认为“不仁”的事情,自已不干,你也不要强加到他人头上叫别人干。而自已认为“仁”的事情,自已去干,也可以叫别人干。表面上一听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仔细一分析这种认识就是一种偏面的认识,自以为是的认识。
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孔子从自已的角度看问题,把自已认为的好东西“仁”来代替他人的看法,孔子并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埸去认识问题,则有可能刚好相反,你孔子认为的好的东西可能恰恰是对方认为不好的东西。其它的例子不举了,就以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来说吧:老子在十八章中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就与孔子的思想刚刚相反。老子还讲“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老子的意思是“仁”就是一种偏爱,这种偏爱必然是爱一部分人,而不爱另一部分人。而老子则认为“不仁”就是天地对万事万物都是“一视同仁”,没有什么亲疏之分,所以圣人就要效法天地对万事万物都采取“不仁的态度,既”一视同仁“的态度,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说老子与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因此我们站在孔子的对方角度去看问题和理解问题,孔子的这两句话实际上第一句表达的就是别人不能将他的意志强加到我的头上。但是我能将自已的意志、认识强加到别人头上。那么反过来别人也这样认为呢?将自已认为不好的东西也来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而将自已认为的那个好东西也来一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呢?你孔子会答应吗?结论当然是不会的。而既然你不会接受别人认为的那个“不好”的和“好”东西,难道别人会接受孔子认为的“不好”的和“好”的东西吗?结论当然也是不会的。所以从相对论看孔子的话本质上就是,我不会接受你的所谓的“好”东西,但是你必须接受我认为的“好”东西,实际上是在把自已的认识和意志强加到别人头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7 18: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勿施”----------“勿强加于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8 17: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被自己设的套搞混了,何关孔子的事?一会儿站在对方的角度,一会儿站在自己的角度,只要对自己有利,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假如对方的对立面是孔子,那么站在对方的角度,正常的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孔子不会把自己不好的加于我”、“孔子会把自己好的加于我”,而不是像楼主这样,一会儿站在对方的角度说,“你不能将你的意志强加到我的头上”;一会儿站在自己的角度说,“我能将自已的意志、认识强加到你头上”,真是变幻莫测!当然楼主换一个角度、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违背了逻辑的基本的同一性,不然你说的就是两个问题,而不能强扯在一起。

1# 黄玉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2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qingli 于 2013-12-3 02:17 编辑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慾,勿施於人。」其恕乎!=其心如乎!=子貢之心如乎!子貢你真想終身行一言者乎?如果自己不欲终身而行一言者,那就不要不给人一言以终身行之。夫子抑自貢之易說也,而不是說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可以終身行之之一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立人則己立,達人則己達,也就是; 己所欲也先施予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