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77|回复: 3

[读书心得] 《读高中语文教材心得:〈荀子·劝学〉中“参”字释义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4 20: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荀子·劝学》中“参”字释义之我见



       摘  要:江苏教育集团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一书引中华书局1988年版王先谦《荀子集解·劝学篇》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注释“参”为“检验”,与王先谦说相悖,且未作出注明。此注释有误,“参”应与“三”通假,江苏教育集团出版社的做法也错误,应作出说明。
       关键词:《荀子》;《论语》;通假;俞樾;王先谦;教材注释

       笔者是一名高一学生,在2007年大量阅读了国学方面的书籍,所以在拿到高一年级第一册语文课本时,笔者首先翻看了文言文部分。看罢,笔者对选编者的眼光非常赞赏——该书主编所选文言文大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但笔者对《荀子·劝学》中某条注释心存异议。根据这本江苏教育集团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介绍,该书第35-36页所载课文《荀子·劝学》(节选)选自中华书局1988年版王先谦《荀子集解》,而在第36页有一张宋刻本《荀子》的书影插图,笔者在刚拿到书本时,并没有急着去阅读课文,而尝试着给该插图断句标点。笔者在读到“君子博学而日参己”一句时,第一反应就是此句化用了《论语·学而》中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一句,而“参”应与“三”通假。而在阅读课文注释时,笔者发现,“参”字并不与“三”通假,而解释为“检验”。
       笔者手头恰好有中华书局1988年版的《荀子集解》,笔者立即阅读了《劝学篇》,在“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句下,杨倞、俞樾、王先谦为“参”字的释义展开了一番“争论”,现全文摘录如下:

       杨倞曰:“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
       俞樾曰:“‘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 ‘参,验也’。《管子·君臣篇》曰:‘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 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乎己焉’,‘如’、‘而’古通用,无 ‘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
       先谦案:“《大戴记》一本作‘君子博学如日参乎己焉’,与俞说同。孔氏广森云‘参己者,学乎两端,以己参之’。一本作‘而日参省乎己焉’,与《荀子》文同,此后人用《荀子》改《大戴记》也。《荀书》自作‘而日参省乎己’。参、三义同。《群书治要》作‘而日三省乎己’,易参为三,是本文有‘省乎’二字之明证,与杨注义合,俞说非。”①

       读完,笔者感到诧异,三人引经据典,王先谦一锤定音,认为应解释为与“三”通假,节选自中华书局1988年版《荀子集解》的课本为什么作出如此改动呢?“参”到底该如何解释?笔者认为,“参”应与“三”通假,且看笔者分析:

一. “参”、“三”可通假

       关于“参”、“三”可通假一事,笔者认为不需多费笔墨,随便举几个例子便可证明,如:

     《春秋左传·卷一·隐公元年》有“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不合法度,非先王制”一句,晋代杜预在句下作注曰:“三分国城之一。参,七南反,又音三。”②

     《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
元代胡三省注:兵车,尊者居左,执弓矢;御者居中;有力者居右,执矛以备倾侧,所谓车右是也。韩、魏畏智氏之强,一为之御,一为之右。骖,与参同,参者,三也。③

       以上是古籍中“参”与“三”通假的实例,辞书中亦有证据。在《康熙字典》“三”字条下,最后一个义项作“又与叁通<周礼考工记>叁分去一”,《辞海》也在“叁”字条下说“‘参’俗字,又借为‘三’字”。这更是“参”与“三”能通假的明证。

二.俞说非

       俞樾在“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句下的注释可谓错误百出,他的这几句注实在愧对他“国学大师”的称号。

       ㈠俞说:“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驳:“盖”字显示此为忖度揣测之辞,不足为据,更不能写入对《荀子》的注释中。

       ㈡俞说:《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 “参,验也”。
       驳:《史记·礼书》原作“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司马贞《索隐》断句在“四”后。“四”后《索隐》曰:“蹻音其略反,楚将之名。言其起兵乱後楚遂分为四。按<汉志>,滇王,庄蹻之後也。” ④“哉”后《索隐》曰:“参者,验也。言验是,楚岂无利兵哉。”。⑤在这里,司马贞的断句出了错,他将“参是”连读,巧合的是,这里的“参”应与“三”通假。“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应标点为“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意为“庄蹻起兵,楚国四分五裂,这难道是因为没有好的装备吗?”张守节《史记正义》将“参”注为“七含反”⑥,显然也是错误的。
        这段文字出于《荀子·议兵篇》,《荀子·议兵篇》正作“分而为三四”。王先谦《荀子集解》注曰:“《史记》引‘三四’作‘参四’。参与三同。《索隐》误以‘参字’下属。”⑦

       ㈢俞说: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
       驳:这依旧是忖度揣测之辞,不足为据。况且君子广泛学习,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有何不可?

       ㈣俞说:《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乎己焉”,“如”、“而”古通用,无 “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
       驳:俞樾到这里才拿出了一条像样的证据,可惜它是错误的。首先,俞樾并不能证明《大戴礼记·劝学篇》中本段就是照录《荀子·劝学》的,古书传刻,讹夺不免,也许《大戴礼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乎己焉”正是脱“省乎”二字,可据《荀子·劝学》以订正。其次,荀子是战国末期人,戴德是西汉人,荀子早于戴德,《荀子》先于《大戴礼记》,故应据《荀子》改《大戴礼记》,而不是据《大戴礼记》改《荀子》。

三.王说是

       与俞樾注文的错误百出相比,王先谦的注文就显得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证据确凿。
王先谦找到了《大戴礼记》的两个不同的本子,一本作“君子博学如日参乎己焉”,一本作“而日参省乎己焉”。不同版本的古书字句略有不同是正常现象,古人抄书、刻书时出现错误也情有可原,校勘学这门学问也是因此产生的。校勘要求校勘者在不同的文字中选择更接近古书原貌的一个。王先谦认为他手中的第二个《大戴礼记》的本子与《荀子》文同,是因为后人用《荀子》改了《大戴礼记》,这种说法是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王先谦又说“参、三义同。”,可见王先谦也认为“参”、“三”可通假,其实“参”与“三”的通假是很常见的,笔者在第一部分中已有举例,这里不在赘述。
       王先谦之后又说“《群书治要》作‘而日三省乎己’,易参为三,是本文有‘省乎’二字之明证”,《群书治要》的年代比杨倞、俞樾、王先谦都早,比较可信,这部类书在抄录《礼记》时把“参”改为“三”,便证明了“省乎”二字不是衍文,且“参”与“三”通假,解释为“多次”。俞樾的说法漏洞颇多,且多为推测之语,如果他的说法正确,那么“而日参省乎己焉”中的“日”字完全没有必要出现,这里有“日”字便说明了此句用了《论语·学而》中曾子的典故。

四.结语

       讲了那么多,笔者已经没有必要在这里重申自己的观点。
       笔者孤陋寡闻,也许众多前辈已经考证出《荀子》中衍“省乎”,或“参”确与“三”通假,如果是这样,笔者这篇短文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笔者还想说的是,作为教材,这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应该给使用它的学生树立诚实的榜样,也就是说即使笔者的观点是错误的,课本的说法正确,既然课本上的课文是选自中华书局1988年版的《荀子集解》,它就应该严格按照该本《荀子集解》的说法为课文作注释。
       如果教材的编写者执意要改动原文,他也应该在课下注释中说明“王先谦《荀子集解》如何如何说,误,应为如何如何”。像这样明明作了改动,却不作出说明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缺乏教学的严谨性,同时也侵犯了王先谦和中华书局的智力成果。


                                                                                                                                                         
⑴ 中华书局《荀子集解·卷第一·劝学篇第一》第2页
⑵ 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第1册第?页
⑶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第11—12页
⑷ 中华书局《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第1028页
⑸ 中华书局《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第1028页
⑹ 中华书局《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第1028页
⑺ 中华书局《荀子集解·卷第十·议兵篇第十五》第283页


参考资料(以年代先后为序)
① 《诗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汉]司马迁 [宋]裴骃 [唐]司马贞 [唐]张守节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③[汉]许慎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④[宋]司马光 [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⑤ 《康熙字典》[A] 康熙五十五年海宁陈邦彦刻本
⑥[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⑧ 《辞海》[Z] 北京:中华书局,1981,据1936年版缩印
⑨  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⑩  申屠炉明《颜师古孔颖达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2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参"与"三"通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0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生可畏呀!了得!了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9 0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参”应当作通假字处理,通“三”,意思相当于现代语里的“多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