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8|回复: 3

梁启超的治学“六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9 23: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启超是一代文化巨星、学术巨人,一生著作等身,因其数量多,且所涉学问门类广,同辈人称梁启超为“无所不通的杂家”,郑振铎则戏称为“广零散”。梁漱溟评价梁启超则认为,梁启超学术上的成就,量过于质;但他影响近世舆*论之广泛而有力,无人能出其右。不过,这并不妨碍学者对梁的推崇,也丝毫不会影响到梁在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梁启超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除1898年的戊戌变法,民*国初期政坛之作为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中国思想文化学术的影响。曹云祥主持清华学校时,梁是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赫赫有名的四大导师之一。梁启超具有超乎常人的治学秉赋,突出表现为“六力”:学力、魄力、精力、毅力、效力和记忆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梁启超

  学力。梁的著作被编为《饮冰室合集》,仅从目录中就能发现其学力之惊人。这部煌煌巨著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集》,二是《专著》。前者包括论文700多篇、诗话1种、诗词300余首,后者包括成书104种。超过700万字。此外尚有未刊原稿残稿多种,总计远过1000万字。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法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国历史,不仅内容庞大广博,且都具有原创性,见解独到,显示出“百科全书”式的气派。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坊间一直存在一个谁排名第一的议论,虽然梁本人始终是推王国维。其实,这两人各有特殊之处。梁启超在学问上突出之点是“广博”,王国维的突出之点是“专深”。但这并非说梁不“专深”,王不“广博”,只是就二人比较之后的荦荦大端的不同突出点而言的。学者推崇梁启超是一代史学家,特别是学术文化史专家,说他:“既富有渊博的学识,又富有综合之才能,扼要钩玄,深入浅出……同时代的人如胡适、梁漱溟、丁文江,皆视新会(梁乃广东新会人,称地望以示尊称)如宾如师。又如蒋百里与徐志摩,则持束修贽见跪拜称弟*子。一般均认为太炎为南方学术界的泰山,任公为北方学术界的北斗。”其在学界之影响可见。
  魄力。梁启超在著述方面,具有惊人的魄力,郑振铎称之为胆力。例如,1926年,梁启超已经病得很严重了,按医生诊断,割去一肾(却被庸医误割了好肾),但就在此时,他拟出《中国文化史》的写作提纲。这不仅表现出一种对病魔的蔑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梁启超治学的魄力、胆识。他说:“小小的病何足以灰我的心,我现在早已兴会淋漓的做我的应做的工作了。”到第二年,他写下了30余万字的著述。这时,他除了完成在北京图书馆担负的工作外,还在清华和燕京两所大学讲学,正应了他自己表示的:“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的名言。1928年4月,梁启超辞去在北京的任职后,回到天津。这次回天津本专为养病,但他离不开书籍和著述,又开始写作《辛稼轩年谱》。9月,他因痔疮病急性复发,再次来到北京住进协和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仍放心不下尚未完稿的《辛稼轩年谱》,托人四处寻觅有关资料。友人为他觅得《信州府志》等方志,他欣喜若狂,痔疮还未痊愈,就携书出院,兼程赶回天津。就这样他执笔侧身而坐开始继续写作。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一直都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其精神令人感佩不已。不过,这样长年累月的超负荷运转、透支,也损坏了他的身体。1927年1月19日,梁启超悄然离世,终年56岁。梁启超这种治学精神,对其弟*子颇有影响,即使六七十年过去了,其弟*子都谨记不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学生谢国桢。谢国桢是我国当代著名明清史专家,著述颇丰。1982年因病住院,虽然病情严重,但只要是病情稍缓,他就坚持读书。好友萧璋去医院探望,见到后,总是力劝他养病期间不要劳累,应注意休息。可是,谢国桢沉默片刻后,回答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这是梁任公先生的遗训,记得当年曾专函把这两名话奉告令尊,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你现在忘记了吗?我有幸列于梁先生门墙,亲承教诲,尽管由于我的资质鲁钝,也不够勤奋,垂老无成,愧对师门。但梁先生这两句遗言,我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师训不可违。我现在虽然病了,但还是活着,怎能教我不读书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23: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力。1917年初,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时说:“人之精力,使能集中,则常超过其平时所不能至之限量。即以某所目击之事言之,蔡松坡(蔡锷)先生,体质极弱,然去年在四川行营中,四十昼夜未尝解衣就寝,此可以为证者一;再如蔡先生部下之兵,仅三千零二十八人耳,而能与袁军数十万人战,更能出其精力以鼓舞将士,自起义之日起,至息战之日止,未尝一败。此又非精力集中,岂能及此乎。古人有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信哉斯言也。”其实也用不着举别人的例子,梁启超本人就足可以说明问题。同时代的学者说他:“精力极强可连三四昼夜不眠而精神仍不萎靡,焕发如故。晚年之生活,精神颇感痛苦。然而即在此种痛苦环境中,仍本孜孜不倦之精神,埋头苦求,研究学问。此种坚苦卓绝、自强不息之精神,诚为空前未有之一人。比如,从1922年4月到1923年1月,他先后在北京、天津、济南、苏州、南京、南通、上海、武昌、长沙等地讲学50多场次,内容涉及政*治、伦理、教育、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显示出知识的渊博,功底的深厚。即使如此繁忙,仍不忘著书写作。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不讲学我就“每日埋头埋脑著书”、“差不多夜夜都做到天亮。”每天写五六千字,多则上万字。长达五六万字的《清代学术概论》,只用了一周时间写成。《戴东原先生传》只用了一昼夜就写成了。《戴东原哲学》1.7万字,是他接连34个钟头不睡觉写出来的。不能不令人惊叹其过人的精力!
  毅力。与此过人精力相辅相成的是梁启超治学的毅力也是惊人的。其中包括严格的自我克制,生活规律化,合理地利用时间,等等。1928年,梁启超56岁,肾病又复发,而且日益加剧,但他也不肯空息时日。在病床上,他“犹著《辛稼轩年谱》以自遣”。他把著书立说作为一种乐趣,所以他能做常人不能及的事情。这也是他能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他的学生回忆说:“(梁启超)刻苦勤勉,无时或怠,其起居饮食全有一定时刻,生活极有规律。无论冬夏,5点即起,平时每日工作10小时。在工作时间,不接待宾客,偶有来访者,谈话时刻不能逾一小时,逾之即婉言辞却。在清华时,斋门挂有‘除研究生外,无要事莫入’的招牌,非倨傲也,光阴宝贵不得不然也。”
  效力。梁启超写作效率极高,“草一稿片刻即脱”。一经动笔,便一泻千里,涌汇成篇。1920年春,他游欧归来,决意抛弃政*治活动,专从事著述及讲学事业。于是,除在京、津、东南各大学巡回讲演外,课余则致力著作。仅1920年初到1922年秋约两年半时间里,他就写了100万字的著作。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陈达教授曾回忆说:“我在学校作《清华学报》总编辑时,思永(梁的次子,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在我的班上做学生。有一次我跟思永说,‘你跟老太爷说,来篇稿子吧’。稿子来了,但出我意料之快,这篇文章写的是中国学术的地理分布,说了只几天,就送来了。我一看,可了得,里面写了中国有史以来各学派的地理分布,各学派的内容和比较,各学派的代表人,这些人的下面又有几人,其生卒年月,著作名称,地理分布,如广东是什么派、浙江是什么派,等等,真是洋洋大观。这篇东西,如果让我来写,起码得半年。”1914年,梁启超借清华工字厅写《欧洲战役史》一书。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起,在手头材料极感缺乏的情况下,一本近百页的书,他“阅十日脱稿,盖十日间未尝停辍矣”。1916年,他因“抗袁”活动而游碌于南方各省,曾遭袁世凯的“谍骑”追捕而躲入荒山,同行者皆走散,他孑身一人寄居在一个小牧庄上,而且得了一场急病,差点丧生。但“病既起,念此闲暇之岁月,在今百忙中殊不易得,不可负,乃奋兴草此书,阅三日夜,得十三章”。梁启超写作之效率,有时确也高得出了头,以致闹出一些笑话。1918年,他同蒋百里同游欧洲,回来后,蒋百里写了一本名叫《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的小书,想请梁启超作个序。梁一口答应下来,便下笔写起来,但觉得“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计不如取吾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长而自淬厉也。乃与约,作此文以代序”。谁知“下笔而不能休”,越写越多,有五六万字,这哪能做序?梁不管,写成后交给蒋百里,蒋一看实在长得没法用,只好由梁自己题写了一个书名,叫《清代学术概论》,单独出版。梁启超没有替蒋百里写成序,反过来还要蒋为他的《清代学术概论》写个序。蒋百里啼笑皆非,于是在序中将写序一事的来龙去脉作了交待:“方震(蒋百里之名)编欧洲文艺复兴史,既竣,乃征序于新会(即梁启超),而新会之序,量与原书埒(相等),乃别为《清学概论》而复征于震。”后来,梁启超又进而把这本书扩充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全书共25万字,可称是一篇亘古未见的长序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23: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力。与此种高效率相得益彰者,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梁启超具有聪敏的禀赋。他“聪明灵悟,脑力最敏,读一书过目成诵”。他4岁入学,6岁即读毕五经,是年开始读史,“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他六七岁时的一天,一位客人前来拜访梁启超的父亲,梁启超端茶招待客人。来客早就听说梁家的这个长子十分聪明,便想试一试究竟如何,就出了一句:“饮茶龙上水。”命他做对。没想到梁启超不假思索,应声答道:“写字狗扒田。”客人所出上联是一句新会俗语,梁启超所对下联也是一句新会俗语。客人接着又出了一个上联命对:“东篱客赏陶潜菊。”他立刻对曰:“南国人思召伯棠。”(召伯棠,俗称“召棠”。相传周人召伯,为官清正,他巡行南方时,曾在一株甘棠下休息,于是人们相诫不要伤此树,并称之为“召棠”,以示怀念。)客人称道不已。10岁时,梁启超去广州应童子试。与一些父辈同人同乘一船,在旅途上大家吃饭时,有次一位先生指着盘子里的咸鱼让梁启超咏诗,他略加思索,即吟曰:“太公垂钓后,胶鬲(胶鬲,商代人,遭纣之乱,隐遁为商。文王在他贩鱼盐时得之,举以为相。)举盐初……”于是,“满座动容”,梁启超的神童之名自此开始越传越广。不论是他的儿女,抑或是同行、学生都记得梁启超的惊人记忆力,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说,梁写东西很少翻书查资料,资料全记在脑子里。梁启超这种惊人记忆力,的确让他获益不少,不要说著书立说可以一挥而就,节省很多查阅资料的时间了,即使平时也可以应对如流,引起他人对自己的重视。晚清某年,梁启超路过武昌,奉老师康有为之命去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见梁启超乃一文弱书生,轻视而笑:“听说你才思过人,老夫前日偶得半联,苦思良久,未想出下联,不知你能否代为一对?”梁启超知道这是总督大人有意考自己,于是恭敬地回答:“请赐教。”张之洞吟哦片刻,说出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没想到,梁启超脱口而出,对出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生,岂敢在前!岂敢在后!”张之洞听后,拍案叫绝。从此对梁启超刮目相看。笔者阅读有限,所知才思敏捷过目不忘,与梁同时代者当数辜鸿铭(辜长梁16岁),后世能过目不忘、具有超强记忆力者似乎当数钱钟书可与其媲美。
  梁启超在清华执教过程中,不仅内容新颖,见解独到,而且感情充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清华弟*子王季高回忆说:“清华办研究院,成立国学研究所,聘请的著名学者,有王国维和梁启超两先生。我因后者(梁启超)所讲清代学术思想史和我兴趣很接近,所以每堂课都曾恭恭敬敬的听过。他那横溢才气与庞大气魄,都远非一般人所能及。尤其是几杯酒下肚,唾沫四溅,前一两排座位,都无人敢坐。但越是这样,他那强而有力的广东话,才越能充分表达他的精湛见解与丰富情操。”可谓声情并茂。不过,再好的记忆力,偶尔也有遗忘时候。据他的清华弟*子回忆说,有次他讲课,讲着讲着要引用诗经、书经中的词句,突然一下记不清了,就请听众中的戴孟松先生代为补充,而这位戴孟松总是能立刻背诵出来,一字不差。于是,这位戴孟松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敬佩。
  梁实秋在清华上学时,听过梁启超的演讲,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梁实秋回忆说:“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一个教师讲课如此专注,如此倾心,如此投入,跃然纸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23: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弟*子张彝鼎回忆:记得梁任公大师所授的课程中,有《中国文化史》一课。有一次,梁先生在旧礼堂授课时,对国事慨乎言之,关于有人建议中央公园改为中山公园一事之评论时,有涉及在平去世之国父孙中山先生之处,为听讲之国民党籍之同学所不满,因而写信给曹校长请转告梁先生讲课不可超越课程范围,并将原函投稿在作者所主编的《清华周刊》发表。此事引起梁先生的极大不满。梁先生认为欧洲著名大学教授,多享有讲学自由,梁先生为国际知名之国学大师,授课时偶尔涉及时事,不能谓超越课程范围,“学生无知或可原谅,校长不能无知”,对曹校长甚为不满。校长乃嘱作者代表周刊致函梁先生表示歉意,此事旋又引起一部分同学对作者的不满,认为不应该代表周刊表示歉意。同时研究院另一部分同学亦对周刊不满,认为周刊不应该原函照登。在作者主编《清华周刊》时期,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此风波影响到曹校长稍后的离校,确属不幸。梁先生不久亦返天津居住,此事迄今记忆犹新,印象深刻。张的回忆令人扼腕。民*国时期,尤其是国民党执政时期,教授治校,讲学自主,学术独*立,那时有正义感的教授无一不在课堂上批评政府,是各高等院校通例,学生有不同看法也不奇怪。这在国外就更不成问题了。
  M对梁启超也是由衷佩服。M说:“在学堂里,我的进步很快。老师都喜欢我,那些教经书的老师尤其喜欢我,因为我能写得一手很好的老文章。然而我无意于经书,我正阅读着我表兄送给我的谈到康有为改*革运动的两本书。一本是《新民丛报》,梁启超编的。我一读再读,直到能够背熟。我很佩服康有为和梁启超。”于是,青年M干脆把梁启超所写的一些反对帝制的文章,汇编成一本小册子,题名为《梁启超先生对时局之主张》,印刷后四处散发。M对人说,孙中山应当让梁启超出任政府的外交部长。可见梁启超当时在M心目中的地位。
  梁启超一生能取得如此成就,天份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个人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如没有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只会落得个“江郎才尽”。我们从曾国藩遇到的一件事中就可认识到这一点。曾国藩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反复朗读,此时,潜伏在他家欲偷东西的小偷,迟迟无法下手,怒而跳了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后,扬长而去。
  小偷天份不低,至少比曾国藩聪明,但他只能做贼,曾国藩却成为连M都钦佩的人物。因为小偷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可见后天的勤奋努力对天份高者的重要意义,至于一般人就更需加倍努力了方能有所成就。在这方面古今中外亦不乏许多事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