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70|回复: 45

[原创] 古历入门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2 2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从《左传》说起
   

            说起天文历法,离不开和我们最密切的三个天体——太阳、月球和地球。计算时间的三个基本单位,“年”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月”指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日”指地球自转一周。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

            章鸿钊在《中国古历析疑》中说到“考我国之天文学实以‘定月建’与‘求日至’两DF为其始基”。古周历以冬至为一岁之始,朔旦为一月之始,夜半为一日之始。冬至日的观测和确定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内容,只有准确的测定冬至时刻,历法才能比较准确,才能准确的预报季节。我国保留下来最早的冬至时刻的观测记录是在《左传.》:

           僖公五年:“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昭公二十年:“二十年春,王二月,已丑,日南至”。

           这里记载了鲁僖公亲自登台参与冬至日的天文测量的情况。第一句“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包含古历法的诸多基本概念。

          五年:鲁僖公五年即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古代史籍的纪年,序数与干支并用,而纪日就只用干支。

          春:我国古代历法将一年分为四时,现在叫四季,每季三个月,有闰之季四个月。正月、二月、三月为春。

          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为岁首。古历法中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黄道附近的十二辰位置确定岁首,称为月建。《周历》正月建子,《夏历》正月建寅,《颛顼历》正月建亥,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为汉武帝时采用的夏历,《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秦始皇到汉武帝使用的《颛顼历》的正月相当于《夏历》十月,所以杜预注:“周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 我们在阅读先秦古籍时,遇到月份,必须先弄清月建,才能确定具体时间。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并不一致。比如《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凡言“七月”指夏历,“一之日”等处指周历。

           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所以古代历法中的“朔”,是阴历每月初一日,称“朔日”,意思是日月合朔将发生在初一这天,这天月亮运行到了太阳与地球中间,而这三个天体位于一条直线。

           日南至:即冬至,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日在南天最低位置的一天,日影最长。而相邻两个冬至的时间间隔,我国古代叫“岁实”。古代天文测量技术处于草创时期,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周期完全靠目测,目测岁实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以圭尺测冬天日影最长的一点为起点,经过一个周期再回到这一点的长度,就是目测的岁实。近代天文学中,定义为一回归年,又称为太阳年,即从地球上看,以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

            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365日5小时48分45.5秒。

          而我们从左传这两次日南至之间间隔可以计算出古四分历法的岁实,即鲁僖公五年即公元前655年,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共间隔133年,辛亥和己丑之间有38日,时间间隔为:

             809×60+38=48578日


         故当时历法中的“岁实”(回归年长度)为:

         48578/133=365.24812日,约为365又1/4天。

        所以春秋时期的《古四分历》岁实=365.25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岁实与朔策

      
中国古代历法两大核心一为岁实,一为朔策。

       所谓朔策,就是朔望月长度,东汉所颁行的《四分历》规定朔策为29.53085日。要说明的是,这个朔策值不是通过天文观测而来,而是通过19年7闰法推算而来。

      19年7闰,共235个朔望月。按中国古代大多数历法采用的“四分历”的岁实和朔策(朔望月的长度),19回归年同235朔望月是相等的,它们的关系是:

        19×365.25=235×499/940=6939.7529

        通过19年7闰的置闰法,阴阳历就完全调和起来了。商周时还没有采用这种置闰方法,大概是三年一闰。直到春秋末才采用19年7闰,这一用就用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唐朝的李淳风的《麟德历》才取消了闰周的做法。

       对于闰月的安排,开始均采用年终置闰,商周叫“十三月”,秦汉叫“后九月”。直到西汉的《太初历》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作闰月,因为闰月的存在,才有了设置二十四节气的必要。反之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更准确地设置闰月才有了基础。

     从现有材料看来,《吕氏春秋》就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名称。《淮南子·天文训》中出现了全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说明二十四节气产生在秦统一中国以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天干与地支

         中国古代以干支记日。这个做法在殷代就已经开始了,目前我们看见最完整的六十甲子的材料就是黄组的一块牛胛骨,即甲骨文干支表 (《合集》3798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干支.jpg[[url=]删除[/url]]


             以六十甲子计年、月、日可算是中国最聪明的创造之一了。殷代的历法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和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对于我们来讲是如此的熟悉,研究古代天文学、古代医学、古代哲学等传统文化,不搞清楚干支系统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 就会寸步难行。究其涵义,几千年来人们赋予它太多的内容,可谓史不绝书、汗牛充栋。而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的起源。先看看郭沫若先生怎么说。

        对古人关于的干支的诸多解释。郭沫若在《释支干》一文中评论说:

      “ 关于支干之解释, 自汉以来如《淮南子》、如《史记》、如《汉书》、如《说文》, 虽均有所尝试, 然皆据后来之字形字义作望文生义之臆测, 故了无一当” 。

     郭沫若从文字发生学的角度,考证十干符号的文字起源。他认为:

1、“ 甲、乙、丙、丁”乃是产生于渔猎社会的一组最早的文字系统,他考证“ 甲”是鱼鳞、“ 乙”是鱼肠、“ 丙”是鱼尾, “ 丁”是鱼之眼睛,四字通统从鱼而来, 而鱼只有在渔猎社会时期才是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源,故得出“ 甲、乙、丙、丁”在文字发生学上当是最古老的一组文字。

2、“ 戊、己、庚、辛、壬、癸”六个字郭作出了详尽的考释,指出它们是一组器物之象形,且多系古人所用之武器,同时也是古人常用之生产工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ganzhi.jpg[[url=]删除[/url]]

3、据此, 郭沫若指出“ 甲、 乙、丙、丁属于渔猎时代之文字, 、“ 戊、己、庚、辛、壬、癸”则非金石并用时代不能有”。由殷代确已有青铜器之钲,认定此六字当为殷人所补造。

4、从甲、乙、丙、丁为一系, 戊以后又为一系的观点出发,郭沫若认为甲、乙、丙、丁实为古人与一、二、三、四相应之次数。犹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郭先生详细研究了殷代先王世系的称谓。得出“ 乃殷人以甲乙名日之前, 曾先以甲乙为次数”以名先王之次。


5、郭先生指出:“ 由文字之性质而言,十干文字至少有半数以上当创制于殷人;由传说之性质而言,十日乃帝俊之子,亦当出于殷人所构想,故以十日为旬之制当始于殷人。十日旬制既始于殷人,则以日为名号之事,亦当始于殷人”。

        郭先生的观点是利用殷墟甲骨卜辞提供的新材料,大胆推论假设,多有前人所未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干支之用

       干支之制,渊远流长,无论天干地支由何而来,干支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始终有着广泛的用途,综合历代文献,其主要内容有:

1、用干支依次组合的方式纪年,即以六十甲子纪年。

    干支纪年,为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一循环,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可追溯最早使用干支纪年,一般认为是始于东汉的《四分历》,即公元85年。

    清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一中说:“年齿曰庚,问人年曰尊庚,同年岁曰同庚,所以古人称年龄相同为“同庚”。又同年出生者,甲子必同,同岁又称“同甲”,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有诗云:“旧游到处皆苍蘚,同甲惟君尚黑头。”人到六十岁,旧称“花甲”,亦称“ 花甲子 ”。

2、用地支纪月,即是将每月所置之辰称为月建。

    按夏历,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余者类推。何者为“建”,斗柄所指也。汉后多从此说。

    但祖冲之却说:“月位称建,谅以气之所本,名随实著,非谓斗构所指。近校汉时已差半次。审斗节时,其效安在?”第一个提出疑问。到清代的梅文鼎进一步指出:“十二月建之非关斗柄。”

    清代大儒戴震说:“今考北极璇玑四游与日躔黄道发敛相应,而二十四气因之,祖氏所谓‘谅以气之所本’,虽未能确言,其识卓矣。”认为北斗绕北极十二辰位置而成月建。

3、用干支配合的方式纪日,六十日一循环。

     连续以干支纪日,文献所见,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2年)起,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以天干纪日的做法,如《楚辞.哀郢》说: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 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为行。”

     这里的“甲之鼌”,甲为月之初,鼌为朝,黎明也。这种纪日方法在甲骨文中也很普遍。

      同样也有以地支特殊纪日的做法。比如《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杜预注:“疾,恶也。紂以甲子丧,桀以乙卯亡,故国君以为忌日。” 孔颖达疏:“言王者恶此日,不以举吉也”。子,甲子也;卯,乙卯也。古人省文,但言“子卯”。所以《礼记》说:“子卯不乐”。子卯日不行音乐,这是古礼。

      汉代翼奉解释道:“子为贪狼,卯为阴贼,是王者忌子卯,《礼经》避之,《春秋》讳焉。”对于此种说法顾亭林以为是术家之说,颇不以为然。

4、用干支纪时。

     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称子时、丑时等。夜半子时(23点至1点)称子夜,也称午夜。

     古人又分一夜为五段,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称五更或五鼓。

     干支计时,起于何代,尚待查考。以现有材料看,最终定型似为魏晋以后之事。

5、用干支表示方位。

    地支:子是正北方,午是正南方,酉是正西方,卯是正东方。

    天干:甲、乙在东,丙、丁在南,庚、辛在西,壬、癸在北。

6、用干支作为人名。

    夏商先公先王多用干支为名者多矣。如夏之孔甲、履癸(桀)、商之太乙(商汤)、太甲、盘庚、文丁、帝辛(商纣)等。到了西周,用干支作人名的就很少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日的划分

      
通过对甲骨金文时称和汉初祭祀情况分析,我们看到古人对于一昼夜的定义和划分是按照太阳的方位和出没来进行的。至少在西汉初年仍然没有我们熟悉的十二时辰的分类。以现在见到的材料来看,古代对一天之内时间的划分大致如下:

1、殷商(引自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时称.jpg[[url=]删除[/url]]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人将一天分为10个时段,用以26个时称。白天7个时段,23个时称,夜间3个时段,三个时称。

2、顾炎武统计先秦文献所见时称, 一日之中所以分紀其時者:

              曰日中,曰晝日,曰日昃,見於

             曰東方未明,曰會朝,曰日之方中,曰昏,曰夕,曰宵,見於

             曰昧爽,曰朝,曰日中昃,見於

             曰朝時,曰日中,曰夕時,曰雞初鳴,曰旦,曰質明,曰大昕,曰晏朝,曰昏,曰日出,曰日側,曰見日,曰逮日,見於

             曰雞鳴,曰日中,曰晝,曰日下昃,曰日旰,曰日入,曰夜,曰夜中。見於春秋傳。曰鼂,曰薄暮,曰黃昏,見於楚辭

3、《国语.鲁语》记载着不同等级人的时称的应用: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把这段话整理一下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国语时称.jpg[[url=]删除[/url]]


4、《淮南子·天文训》则分

          一日夜十五时,名称为:

          晨明、朏明、旦明、蚤食、晏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悬车、黄昏、定昏。

5、汉武改历后出现十二时分法,始见于晋代的《左氏传》杜预注:

         一、夜半,二、鸡鸣,三、平旦,四、日出,五、食时,六、隅中,七、日中,八、日昳,九、晡时,十、日入,十一、黄昏,十二、人定。

             通过以上分析,古人对于一天内时称,可以说从殷代到三国经历了十时、十五时、十二时几个阶段,其时称一脉相承,根据云梦秦简《日书》的发现,配以十二支计时或起源于战国秦汉,但最终定型而流行不会早于晋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1: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日始与时辰

            
据常玉芝、宋镇豪等先生通过对甲骨卜辞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殷代一个全日包括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

2、殷代是先计白天,后计夜晚。即把白天作为一日的前一段,夜间作为一日的后一段;

3、殷代纪时制度中白天的始点就是日界所在。据甲骨文,旦为新一日开始,夙为上一日终结。

         在《尚书大传·甘誓》中说:“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夜半为朔。”。朔为始。《尚书大传》始见于陆德明《经典释文》和《晋代.五行志》,为后学追记。其所述殷代日始与甲骨卜辞不合。以甲骨为是。

         古人计时的工具有日晷和漏箭,从现在的材料推测,殷代和周代大概还是白昼观日,夜晚察星的分段计时法来确定时刻,另外就是依靠鸡鸣。但日有阴晴,月有圆缺,漏箭也很简陋,所以古人的计时还很不准确和细致。其时这也和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相适应。其时间的分段也极不均匀,白天细密、夜晚疏阔。《周礼·冬官·匠人》所谓:‘昼参诸日中景,夜考之极星’”。在《逸周书·周祝》有云:“鸡鸣而人为时”等。

         据专家研究,“至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进入比较均匀的分段纪时的阶段。秦汉以来,是中国古代分段纪时之制的鼎盛期,形式为十六时制,纪时精密,时间恒定,间距均匀,无论内地还是边陲地区,时称基本一致,沿用年代也较长。”(宋镇豪语)。《论衡·说日》:“五月之时,昼十一分,夜五分;六月昼十分,夜六分……岁日行天十六道”。可为一证。

         晋代至六朝,是分段纪时制向十二时制的过渡期,起源于秦汉之际十二时辰制,至此得以形成主流。晋杜预以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等十二时,解说《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反映了晋代十二时制的流行情况。

         六朝到唐代时已经是十二时制与十二时辰之制结合并用。唐代敦煌曲白侍郎作十二时行考文云:“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正南午,日昃未,晡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即是一份十二时制和十二时辰之制的对照表,十分规范。

         我们从古代计时制度的流变之中,可以看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演变,当然这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天文历法的不断精确分不开的。

说起日始,其时平旦、日中、昏暮、夜半四个时刻很可能都被考虑过。但最后留下的是夜半,是有其道理的。

          首先是日中,这个时刻应该是最容易测量的,但是也是人们主要活动的时刻,上古时人们只吃两顿饭,甲骨中的大食和小食就是吃饭的时间,这个风俗大概一直持续到秦汉。那中午干什么呢?《易经·系辞下》中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见中午前后,是人们劳作和交易的时刻,要是人为分为两天,就太不方便了。

         其次是日出、日落。也有很大问题。由于随着季节的变化,加上阴天下雨,日出日落的时间变化很大且有时难以确定。在人们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时还可以,随着天文历法的精度越来越高,这两个时刻也是不合适的。

         最后是夜半子时。目前传世的三件西汉时代的刻漏,都是所谓“泄水型沉箭式单漏”。东汉张衡作出了从泄水型沉箭漏到蓄水型浮箭漏和从单漏到多级漏这样两步重大改进。使得漏箭这一计时仪器的精度大为提高。人们可以不用依靠天文观测而能连续、精确的计时。这样夜半子时作为一日分界点的测量条件就具备了。同时夜半是人们休息时间且固定,以它为一日的分界再合适不过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记时与告朔

     
司马迁在《史记.历书》说了很重要的一段话:

   “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於诸侯。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

    按照周礼,先前天文历法是由周王室垄断的,这部分人古代叫做“畴人”,专门执掌天文历算之学,父子世代相传为业。周官称史。

    西周史官最主要的是大*史。

    大*史,也叫太史,是史官及历官之长。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

     太史在夏、商、周三代具有很高的地位,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卜日等事。

   《易•系辞上》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其实这里主要是说天地四时变化的推算,人君据此以“行四时生杀”。天垂象,无非是指日食、月食之类,古代称为“书日”。

   《尧典》中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里的羲和,就是世掌天地四时之官。

   《尚书•胤征》中记载了羲和之官“废厥职,酒荒于厥邑”,“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

    这里是说夏王仲康时,羲和嗜酒怠政,秋天发生日食却没有预报,这在上古认为日主人君吉凶的年代真是罪大恶极,所以命令胤侯征讨,以干先王之诛,当时法典规定:天象的预报要准确,“先时”或“不及时”,都要“杀无赦”。

    所以在上古时代,天文历法是国家头等政务,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者也。《易•艮》彖传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里“时”,其实指的就是据天时安排人事,依四时变化而主政事生杀的意思。

    在周代,是由太史掌握岁和年的误差调整,以便按季节安排民众应做的事,把这种安排颁布给各官官府和采邑。每年年终时,颁布明年十二个月的朔日给各诸侯国。这就叫告朔,逢闰月,就告诉王居住到路寝门中处理政事,过完这个月。

    而到了西周末年的幽、历时代,周室衰微,诸侯崛起,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由周王室垄断的天文历算之官,四散奔逃,按照司马迁的说法:

    “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於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於宋,子韦;郑则裨灶;在齐,甘公;楚,唐眛;赵,尹皋;魏,石申。”

      这些流散于诸侯的畴人子弟也被诸侯用来观天造历,这就是春秋古六历的由来,这也是孔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一个方面。但它同时却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天文历法的发展。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1 銀子 +30 功勛 +10 收起 理由
乾坤客 + 11 + 30 + 1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2: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令

      
《周礼•春官》说到太史时,有这样一段话:

            “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朔于邦国。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戒卑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

             这里是说古代帝王常常于每年末向诸侯颁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朔日和每月安排的政事,诸侯要祭告祖庙,受而行之。对此郑玄注解道:“若今时作历日矣,定四时,以次序授民时之事。……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点:

           1、古代历法为天子专管,其中历象观天,祭天法祖,卜占吉凶三位一体,都是帝王的专利。

           2、古代历法不仅仅是历日,更重要的是“以次序授民时之事”,谓之政令,由天子每年年终统一发布,诸侯执行。

           3、这种历日与政事的结合,古代叫做《月令》,顾名思义,月令即按月行令,所谓月令,指“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上古月令,最早的是《夏小正》,孔子所谓“夏时”,有学者认为它就是一部夏代流传下来的星象物候历。其中首先是以星象记历,然后记述每月的物候,以及农事和祭祀的安排。《夏小正》有学者认为是一部十月太阳历。其辞也简,其意也朴。

         月令文献最重要要属《礼记.月令》,这个《月令》成书于西汉,创制于战国,其中充满了阴阳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气息。它可以说是战国以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一个总和,研究《易大传》,不能不看《礼记.月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2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3-6-12 22:22 编辑

周代的一天从什么时候起算,还要再论。从西周青铜器历日来看,黄昏酉时可能性大。因为金文往往这样写:某日初吉丁亥,王格康某宫,旦,入于大室,册某人。如果从子时算,王格某宫和于旦册某人就要算成两日,哪一日算吉日丁亥呢?

我的《周易历算》是用夜半子时起上元日的,结果,与周初实际时辰,有1/4日的误差。至西末,推算幽王十月之交,非为辛卯,而是前一日夜里亥时。实际是辛卯早上。可诗云:十月之交,朔月辛卯。如从酉时算,那一天方为辛卯,也在早上。世传《殷历》,也是从酉时为一日之始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2: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殷以平旦为日界,有甲骨文的证据,似可定论,至于沿袭到周代与否,可商。世传《殷历》为春秋时地方历,并不是殷商时历,似乎已成定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6: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月流火

           大火纪时的记载在先秦文献中还是很多的。比如:

           遂(燧)人氏以火纪。(《尚书大传》)
      
           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左传》襄公九年)


         庞朴先生在其《火历钩沉》一文中指出: 这里的“以火纪”或“火纪时焉”,就是以大火星的视运行来记叙时节,规定人事。而这种以火纪时、周而复始的粗疏历法,我们不妨仿阴历、阳历的命名法,名之曰火历。

          那么火历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按照庞朴和张汝舟教授的研究,总结出昏见、昏中、流火、伏火、内火、晨见、晨中的天象。

1、昏见

        《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说:“ 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

         这里是说,季春三月,黄昏时分,大火星见于东方地平线上,是为火出。正是春分时节。

        《周礼·夏官·司爟》:“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

          这里是说春天来了,就要烧荒种地,到了周代已经演变为改火的春祭。在远古时,人们看见大火星在黄昏时出现在东方时,就知道一年农业耕作就要开始了。


2、昏中

           《夏小正》五月中说:初昏大火中,种黍菽糜,煮梅,蓄兰,颁马。

            夏小正一般认为是夏历或殷历,夏历五月,大火星在黄昏时在南方中天。也就是到了夏至。《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说的就是这个天象。而在火中后,寒暑乃退。

3、流火

          《豳风•七月》中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按张汝舟的意见,是殷历,也就是夏历六月。流火,黄昏时,大火星西行并掉头下流。

4、伏火

         《左传.哀公十二年》中说:“仲尼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

           这里是说,夏历七月间,日躔心宿,日光太强,大火星未落而不能见,谓之火伏。火伏之后,昆虫也就蜇藏完毕了,秋分就要到了。

5、内火

       《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内火。内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

         这里是说在夏历八月,秋分之后,大火星在黄昏时,已经完全在地平线下面了,谓之内火。已是深秋时节。

6、晨见

       《国语 周语》云:“火见而清风戒寒。”

         这里是说,当早晨在东方看见大火星时,那便是严寒将至的信号。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说:“凡土功,火见而致用”

          这里是说,火星晨见,农事完毕,就到了修筑城郭的时候了。

7、晨中

      《左传》昭公三年中说:“火中寒暑乃退。”

        对此服虔解释道:“季冬十二月平旦正中在南方,大寒退;季夏六月黄昏火星中,大暑退;是火为寒暑之候事也。”

        他是说,十二月早晨,看见大火星在南方中天,就到了冬至一阳生的时候了,大寒开始消退。

        这就是火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6: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岁在豕韦

       《左传·昭公十一年》:

       “ 景王问於萇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对曰:‘ 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弗过此矣。’”

        豕韦为何宿,《广雅》里说:“营室谓之豕韦。”营室就是二十八宿之室宿。对此,王念孙疏证里说:“案今卫辉府滑县,古豕韦氏国,春秋时卫地也,卫为营室之分野,故营室谓之豕韦。”这个说法是以魏晋时的天象为说。

      甲骨四季风说“西方曰彝,凤曰韦”,而在山海经中:“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按丁山先生的考证,石夷就是豕,石夷与韦,加起来就是豕韦的缓读,总之是西方之宿。

      西方之宿的名称皆因豕韦而名:如奎宿:《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为沟渎”。而彝当为“昂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17: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还没运用十二时辰的周朝应该是以清晨3到5点的寅时为一天之始。武王伐纣在甲子朝的时间就是清晨4点左右。
周易的賁卦讲的就是清晨寅到卯时的时间。从舍车而徒的一日之始到日出的白賁,就是一个黑白交替过程。孔子曾经占卜得賁卦,他讲賁卦非白非黑颜色道不纯。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10 足下高论,我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7: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红酒先生的观点。{: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8: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旦”及“昧爽”

     古人很早就依据太阳运行来定义“日”这一基本的时间单位了。依据现有的文献和材料,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就是殷商时的甲骨文了,首先我们考察一下,殷人是如何描述一天的。

1、旦

        在甲骨文中,“旦”字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40 上传
下载附件 (877 Bytes)

            这个“旦”字很有意思,《说文》中说: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许慎肯定没有见过甲骨文,不过理解的意思还是对的。只不过“旦”字最初并不是以“一”来代表大地。而是以“口”来表示。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先民的思想深处的东西。

           屈原在《天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周髀算经》也说:“环矩以为圆. 合矩以为方.。方属地. 圆属天. 天圆地方。”而且在《吕氏春秋.有始》中还给出了具体尺寸:“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按照这个说法,大地是东西比南北长出两千里。是个长方形。
      
           所有这些说法我们可以看作是战国时代人的认识,那么以前的人呢?通过对“旦”字甲骨文的发现,我们认识到商人将“旦”表示日出大地之象,而“大地”写作方形平面的“口”,这个可以看作是“地方”说法的一个物化符号的证据。
     
          许慎将“旦”训为明是很对的。《诗•郑风•女曰鸡鸣》中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说“旦而战,见星未已”。《公羊传.哀公十三年》中说:“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东方何?见于旦也。何以书?记异也。”
   
         通过这三段引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旦”之所以成字,表日出平地之象,其空间方位为东,其动物象为鸡鸣,引申为时间符号就是太阳初出地平线之时,为“早”( 《爾雅•釋詁》),为“晓”( 《玉篇》),东方日出而天下明。

2、朝
   
         朝“字”的甲骨文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42 上传
下载附件 (1 KB)

      《说文》说:朝,旦也。从日在草木中,从月。对此董作宾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朝字又当为取象于下弦以后之早晨,其时一轮红日已腾辉于东方林木中,而明月如弓,犹复高悬碧落。”
     
       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从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和汉字的优美。

3、明

        在甲骨自组、宾组卜辞中 “明”字也被用作时称,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43 上传
下载附件 (4.28 KB)

      《说文》中说:“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明,古文朙从日。”

       而对“囧”《说文》则说:“窻牖麗廔闓明。象形。凡囧之屬皆从囧。讀若獷。賈侍中說:讀與明同。”

      《说文段注》解释道:“象窗牖玲珑型”

       从上可知,“明”字在说文中,有两种写法,一是从日。一是从囧。而我们在甲骨中也确实看到了这两种写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44 上传
下载附件 (54.68 KB)

          明作为时称,指早晨日出天明之时。《小盂鼎》铭文中说:“隹(唯)八月既望,辰才(在)甲申,昧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酒),明,王各(格)周庙。”这里昧爽指黎明之时,明在之后,当为天亮日出。在《尚书.太甲》有:“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两相对照,可知“明”同“旦”同为日出之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2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甲子历法
中华先民在点位上观察所以认识到在存在空间内太阳光照变动形成白昼和黑夜,它存在的作用提供冷热,用太极图表示。存在空间由空气、地面和存在的事物组成,他们的存在作用又把提供的冷热转换成不同程度的冷热形成空间温度。中华先民把空间分成三个层面认识,第一层面为基础层面,空气中没有汽云物体阻挡太阳光照转换冷热,地面为水平面,地面上没有其它物象存在,地面能容纳水共同转换冷热。第二层面为在基础面上的空气有水汽共同转换冷热、地面上有植物共同转换冷热。第三层面为在第一和第二层面上的存在的层面,空气中有云汽物体阻挡太阳光照、地面为高低起伏的状态和存在的事物,转换冷热在不断变化。空间内存在的事物中华先民根据作用共性分成五类现象称为五行,这种认识方法称为类象,这与哲学术中的类象有本质的区别,它的类象是根据行为共性划分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在存在空间内转换冷热影响空气冷热的作用是地球空间内存在事物的作用共性,以此分成五类现象称为五行阴阳。                        五行阴阳的形成: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有动态和静态用行表示,行有两种象意:行xing为动态, 行hang为静态, 以上简称为五行。事物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现象用干表示,干的象意为框架,框架使现象从外直观到;内部现象用支表示,支的象意为支撑,内部现象支撑着外部现象并受外部现象的限*制。事物有表现明显的和表现不明显的,表现明显的用阳表示,阳的象意为在太阳光照下物象表现明显;表现不明显的用阴表示,阴的象意为在阴影下物象表现不明显。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有干支现象,干支现象有表现明显的和表现不明显称为阳干、阴干、阳支、阴支,用来表示事物的内外现象,把存在的事物分类认识就形成了五行阴阳。五行阴阳在存在空间内转换冷热影响空气冷热的作用称为五行的作用,五行的作用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被服从的状态下和谐相处地存在着,中华先民称为五行阴阳的生克制化。冷热的不同程度称为温度,现代人用温度计衡量,中华先民用自身感觉衡量,中华先民对温度的认识是:人在        空间内感觉到的温、热、平、凉、寒和温少、温多、热少、热多、平少、平多、凉少、凉多、寒少、寒多表示,人在空间内感觉到热和寒是两个极端,从寒到热的过程中感觉温暖简称为温,从热到寒的过程中感觉凉冷简称为凉,温热凉寒的转变过程中感觉被平抑简称为平。从寒到热的过程中从温少到温多逐渐形成热,热从少到到多发展到极端,然后被平抑从平多到平少转变成凉,凉从少到多降温到寒少到寒多逐渐降到寒的极端,又从温少开始不断地循环。寒温的转变人感觉不到被平抑,所以不用平表示,热凉的转变人感觉到被平抑的明显所以用平表示。                                                动态五行转换冷热影响空气冷热的作用:
木为植物的抽象,象意为植物的生长使人看到升长的现象,植物的生长阻挡太阳光照使点位空间内光照稀少,转换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使人感觉相对为温,以上简称为木温升。植物的升长有        的直立升长有的弯曲升长用甲乙寅卯表示。
甲的象意为直立的树高冠大,为直动现象,升长高大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象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高大占据空间多使存在的点位空间内太阳光照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温少,以上甲木的行为共性为直动、阳干现象,作用共性为温少。
乙的象意为弯曲的弱小的树升长现象,为曲动现象,弱小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弱小阻挡阳光少,使存在的空间内太阳光照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温多        ,以上乙木的行为共性为曲动、阴干现象,作用共性为温多。寅的象意为两棵直立的大树生长在一起枝繁叶茂并且下垂隐藏了树干的现象,为直动现象,枝繁叶茂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树干为主体被隐藏在里面为受限*制的现象为支现象,树大枝繁叶茂占据空间大使存在的点位空间内的太阳光照太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温少,以上寅木的行为作用共性为直动、阳支现象,作用共性为温少。卯的象意为生长在一起的两棵树受到外物的作用被分离弯曲弱小升长的现象,为曲动现象,升长弱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受到外物的作用为受限*制的现象为支现象,弱小分离不在一起使点位的太阳光照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温多,以上乙木的行为共性为曲动、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温多。                                                                                        火的象意为物体燃烧现象,使人看到炎上的现象,火光辐射热能使人感觉相对为热,火增加了空间内的热,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热,以上简称为火热炎上。火有蹿动炎上的大火和鼓动炎上的小火用丙丁已午表示,丙的象意为燃烧的大火蔓延蹿动炎上的现象,为蹿动现象,燃烧的大火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燃烧的大火辐射热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热多,以上丙火的行为共性为蹿动、阳干现象,作用共性为热多。丁的象意为燃烧的小火鼓动炎上的现象,为鼓动现象,小火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燃烧的小火辐射热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热少,以上丁火的行为共性为鼓动、阴干现象,作用共性为热少。巳的象意为小火限*制着燃烧鼓动炎上煮烤食物的现象,为鼓动现象        ,小火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限*制着燃烧为受限*制的现象为支现象,小火受限*制辐射热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热少,以上巳火的行为共性为鼓动、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热少。午的象意为窑中的大火限*制着燃烧蹿动炎上的现象,为蹿动现象,大火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大火限*制着燃烧为受限*制的现象为支现象,大火辐射热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热多,以上午火的行为共性为蹿动、阳支现象,作用共性为热多。                                                                        土的象意为土地吸收太阳光照而不透光的现象,土地有平原高山盆地丘陵沟坎,使人看到高低起伏的现象,土地能容纳水份和吸收太阳光照,使土地有干湿现象。土地的高低起伏阻挡太阳光照形成有太阳光照的空间和无太阳光照的空间,转换的凉热影响空气冷热有热凉的转变,使人感觉土地有平抑温度的作用,土地的现象在空间内是相对为静态,使人看到太阳光照围绕土地变动,象物围绕中轴转动一样,把土地在空间的现象看做象中轴一样称为土中现象,以上简称为土、平、中。土地的高低起伏和干湿现象用戊已丑辰未戍表示。
戊的象意为挖土的现象,代表人工和自然搬运堆积形成大的高起现象,为搬动现象,大的高起现象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高起大的现象阻挡太阳光照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平多,以上戊土的行为共性为搬动,阳干现象,作用共性为平多。                                                                                                                                                                己的象意为        土地中的沟坎现象,为低伏现象,是流水和风动或人工挖的沟坎,是移动推平形成的,是移动现象,低伏现象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低伏现象阻挡太阳光照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平少,以上已土的行为共性为移动、阴干现象,作用共性为平少。                        丑的象意为土中的水渗出的现象,代表土地湿度大,湿度大的土地干湿转变不明显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土中的水转变为内部现象为支现象,一天当中下夜空气温度为寒,黎明时段土中的水最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最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寒极,以上丑湿土的行为共性为湿多、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寒极。                                                                辰的象意为土地中的水随着太阳光照的变动开始蒸发使土地变干的        现象,湿变干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土中的水转变为内部现象为支现象,上午空气温度为温,转中午时段土地吸收太阳光照增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温极,以上辰湿土的行为共性为湿少、阳支现象,作用共性为温极。未的象意为太阳光照直射土地使土中的水大量蒸发变成干土现象,干土的干湿转变不明显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干湿转变为内部现象为支现象,中午空气温度为热,转下午时段干土的热量向空间辐射,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热极,以上未干土的行为共性为干多、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热极。戍的象意为水落到干土上逐渐渗入的现象,水渗入干土的干湿现象转变明显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土中的水干湿转变为内部现象为支现象,下午空气温度为凉,转上夜时段土中的水吸收空间热量最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凉极,以上戍干土的行为共性为干少、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凉极。

金的象意为器具物象,器具有坚韧硬脆的现象,各种器具的作用是接物断物,接物断物的作用使空间内的太阳光照增多或减少,当空间内的太阳光照太多使人感觉太热时接物阻挡部分阳光,使空间温度为凉        ,当空间内的太阳光照太少使人感觉太凉时断物增加太阳光照,使空间温度为凉。从热到凉使人感觉降温为下降现象,以上简称为金凉降        。金的坚韧硬脆和接物断物用庚辛申酉表示。                                                                                                                        庚的象意为用手制做架子的现象,代表坚硬的大型构件,用坚硬构件作主架使其坚固,为接物现象为接动现象,大型构件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主架占的面积小阻挡太阳光照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凉少,以上庚金的行为共性为接动、阳干现象,作用共性为凉少。                                                                                               
                        辛的象意为弯曲连接现象,代表软韧的小型构件,为接物为接动现象,小型构件为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用小型构件连接主架增加阻挡太阳光照的面积,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凉多,以上辛金的行为共性为接动、阴干现象,作用共性为凉多。                                                                                                               
申的象意为把物体切成两半的现象,代表物体容易断,为断动现象,容易断的现象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断内部现象外力的作用为支现象        ,容易断也容易清除疏通使空间内太阳光照增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温度凉少,以上申金的行为共性为断动、阳支现象,作用共性为凉少。                                                                                               
酉的象意为物体不容易通过的现象,代表物体难断,就不容易清除疏通,为断动现象,不容易断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断内部外力的作用为支现象,不容易断就不容易清除疏通使太阳光照减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凉多,以上酉金的行为共性为断动、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凉多。                                       
水的象意为水流动现象,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为空间的下方,简称为水运润下,水在空间内流动吸收空间内的热量多,转换的凉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寒,以上简称为水寒润下。水有江河湖泊坑井之水用壬癸子亥表示。                                                               
壬的象意为水汇流成江河的现象,江河之水为流动现象,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江河之水流动急而面积窄        小,吸收太阳光照和空间内的热量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寒少,以上壬水的行为共性为流动、阳干现象,作用共性为寒少。       
癸的象意为多处的水慢慢流聚到一起的现象,为润动现象,流动慢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是外观现象为干现象,水润动持续时间长吸收空间热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寒多,以        上癸水的行为共性为润动、阴干现象,作用共性为寒多。                                               
子的象意为湖泊之水在范围大的低洼处蓄水多了流出的现象,为流动现象,范围大为表现明显的现象为阳现象,受限*制流动为支现象,湖泊之水范围大吸收空间热量多,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寒多,以上子水的行为共性为流动、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寒多。亥的象意为水一层一层渗入又渗出的现象为坑井之水,为润动现象,坑井之水为表现不明显的现象为阴现象,是受限*制的现象为支现象,坑井之水面积小吸收空间热量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寒少,以上亥水的行为共性为润动、阴支现象,作用共性为寒少。静态五行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江河水在区域点位空间内相为静态,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寒多        为水旺现象。高山地区阴影大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凉多为金旺现象。黄土高原植被少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平多,即热凉转变明显,为土旺现象。盆地聚集热量不容易散失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热多为火旺现象。森林转换的冷热影响空气冷热为温多为木旺现象。                                                                                       

第一层面转换冷热产生基础空间温度:                                                                                               
                空间内太阳光照的变动过程称为时间现象,空间内的温度随着时不断地形成和变动,中华先民把太阳光照现象分成白昼黑夜等长和白昼黑夜不等长两个层面认识,基础层面的空间随着白昼黑夜等长的时间转换冷热中华先民用河图五行和洛书五行表示,河图五行表示空气转换冷热的过程,空气为天,河图的本质为天图,图为圆形表示空气无形流动循环,五行表示转换的冷热程度:木温、火热、土平、金凉、水寒。把天图分开看,用小白点按点数的顺序组成一个圆形,表示白昼一个周期空气温度产生的过程,用小黑点按点数的顺序组成一个圆形,表示黑夜一个周期空气温度产生的过程。把它们叠加组成一个圆形的天图表示白昼黑夜在同一空间内产生空气温度。点数五和十数与周围的关系表示白昼黑夜等长,在中间表示温度的转平(土平中),温度用五行表示,小白点表示白昼,小黑点表示黑夜,小白点和小黑点是太极图中的小白点和小黑点。水平地面转换冷热的过程用洛书五行表示,洛书的本质是地书,地为水平地面,书为方形表示地面有形固定,把地书分开看,用小白点按点数的顺序组成的形状、表示白昼一个周期随太阳光照变动产生白昼的地面温度的过程和产生的状态,用小黑点按点数的顺序组成的形状、表示黑夜一个周期没有太阳光照射后、地面散热降温产生黑夜的地面温度过程和状态,地书组成一个正方形表示白昼黑夜在同一个地面上产生地面温度,用点数五在中间与它数的关系表示正方形和温度的转变。
基础空间内的地面温度产生的同时与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作用形成地气温度,白昼的地气温度为木温、土平、火热、金凉、土平、水寒,黑夜的地气温度为火热、木温、土平、金凉、水寒、土平,用十二地支太极图表示;地气温度形成的同时又与上层的空气温度作用形成天气温度,上层空气为天,白昼的天气温度为木温、火热、土平、金凉、水寒,黑夜的天气温度为火热、木温、土平、金凉、水寒,用十天干太极图表示。在空间内天气温度为外部现象用干表示,白昼为阳现象,黑夜为阴现象,白昼的天气温度用五阳干表示为甲木温、丙火热、戊土平、庚金凉、壬水寒,黑夜的天气温度用五阴干表示为癸水(热)、辛金(温)、已土平、丁火(凉)、乙木(寒)。这种现象为阳干顺阴干逆,这是物体能量的转换现象,是空间温度作用形成的物象,是《神农本草经》中的本草物理的认识方法的源头, 在寒的空间形成的本草为热现象的原因。在空间内地气温度为内部现象用支表示,白昼的地气温度用六阳支表示为寅木温、辰土平、午火热、申金凉、戍土平、子水寒,黑夜地气温度用六阴支表示亥水(热)、酉金(温)、未土平、巳火(凉)、卯木(寒)、丑土平。                                                                                                                                                                                                                       
天气温度形成后又随着白昼黑夜在空间内不断循环也不断变化用十天干表示为甲木温少、乙木温多、丙火热多、丁火热少、戊土平多、已土平少、庚金凉少、辛金凉多、壬水寒少、癸水寒多,地气温度形成后又随着白昼黑夜在空间内不断循也不断变化用十二地支表示为子水寒多、丑湿土寒极、寅木温少、卯木温多、辰湿土温极、巳火热少、午火热多、未干土热极、申金凉少、酉金凉多、戍干土凉极、亥水寒少。                                                                                                        白昼黑夜交替循环的过程中太阳光照变动现象为时现象,地面固定地气温度也相对固定,十二地支和时现象结合也就容易撑握温度变化的规律,中夜地气温度为子水寒多为子时,下夜地气温度为丑湿土寒极为丑时,黎明到太阳刚出地面地气温度为寅木温少为寅时,太阳出地面升起发红阶段地气温度为卯木温多为卯时,太阳升起发白阶段地气温度为辰湿土温极为辰时,太阳变白持续高温阶段地气温度为巳火热少为巳时,太阳升高天中至偏西阶段地气温度为午火热多为午时,太阳偏西至下落由白变红阶段地气温度为未干土热极为未时,太阳发红到落地阶段地气温度为申金凉少为申时,太阳入地到天黑阶段地气温度为酉金凉多为酉时,天黑到上夜阶段地气温度为戍干土凉极为戍时,上夜至中夜阶段地气温度为亥水寒少为亥时。地气是固定的,天气流动的,天气温度与地气温度对流循环的规律用六十花甲子表示,时的现象不断出现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在空间内不断地形成变化积累循环用甲子时历表示。白昼黑夜一个周期为一日的现象,十二时的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不断积累形成日的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日复一日地不断积累循环的规律用六十花甲子表示,日复一日地不断积累循环用甲子日历表示。                                                                                                                       
白昼和黑夜不等长循环一个周期称为年的现象,白昼和黑夜不等长循环的过程用二十四节气表示,形的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的过程用十二个月表示        为月的现象。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节令分成十二月令,十二月令的地气温度是固定与月令现象结合容易记住温度的变化规律,立春时为一月令开始,从立春到惊蛰时地气温度为寅木温少为寅月。惊蛰时为二月令开始,从惊蛰时到清明时地气温度为卯木温多为卯月。清明时为三月令开始,从清明时到立夏时地气温度为辰湿土温极为辰月。立夏时为四月令开始,从立夏时到芒种时地气温度为巳火热少为巳月。芒种时为五月令开始,从芒种时到小暑时地气温度为午火热多为午月。小暑时为六月令开始,从小暑时到立秋时地气温度为未干土热极为未月。立秋时为七月令开始,从立秋时到白露时地气温度为申金凉少为申月。白时为八月令开始,从白露时到寒露时地气温度为酉金凉多为酉月。寒露        时为九月令时开始,从寒露时到立冬时地气温度为戍干土凉极为戍月。立冬时为十月令开始,从立冬时到大雪时地气温度为亥水寒少为亥月。大雪时为十一月令开始,从大雪时到小寒时地气温度为子水寒多为子月。小寒时为十二月令开始,从小寒时到立春时地气温度为丑湿土寒极为丑月。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在空间内对流循环的规律用六十花甲子表示,月的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不断地循环用甲子月历表示。十二个月的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积累形成一年的天气温度和地气温度,一年从立春时开始再到立春时结束的一个周期,年复一年的天气温和地气温度不断循环用甲子年历表示。                                       
                                基础空间温度是白昼黑夜的热冷相互制约着形成日的现象而不断循环为主,所以年月日时的现象叠加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以日为主的八字格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气转换冷热的规律用甲子历法和八卦历法表示,起源立杆见影和滴水记时。                                                                                                                                                                                                                       
第一节立杆见影和滴水记时
中华先民在存在的点位上观察到太阳光照的变动现象用太极图表示,白昼有太阳光照提供热和黑夜无太阳光照提供冷,人感觉热趋上冷趋下,用白昼在上的空白部分表示,黑夜在下的实黑部分表示,太极图中心为观察点位,看到的日出现象用小白曲面、大黑曲面和小白圆表示,看到的日入现象用小黑曲面、大白曲面和小黑圆表示,大半白圆表示太阳出升降入地面的过程,大半黑圆表示太阳降入升出地面的过程,组成大圆表示白昼黑夜在一点位空间内出现和一点位空间内太阳光照不断变动的现象。太阳光照变动过程怎样测知呢?看到身边的物影可以测知,发明了立杆见影测太阳光照变动,黑夜没有物影怎样测知呢?看到流水不断的现象,发明了滴水测知,把白昼物影变动过程刻在竹板上,然后放在水缶中,随着水流出测知,中华先民用卦表示,卦由圭和卜组成,卜的象意是直立在水平地面的一根杆子上系一重物使杆子垂直在水平地面上。用卜表示用立杆见影的方法测知太阳光照变动现象,太阳出地、上升、天中、降落、入地的变动中,出地的杆影、升中的杆影、天中的杆影、降中的杆影、入地的杆影是明显的,把杆影划成直线,终端连成弧线,形成杆影之间的四个位置        ,同时感觉到每个位置        的时间内的气温有温热凉寒的不同,每个位置又有始中末的不同,根据        气温的不同变化把每个位置分成三份共有十二份,形成十二刻度,作为一个白昼太阳光照变动过程的标记,从天中杆影分二个直板刻度形成毎个直板有六个刻度的标记,按白昼黑夜等长就形成了四个直板的刻度,共二十四个刻度,把白昼黑夜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制成二十四刻度的直板标记,把两个二十四刻度的直板放入两个缶中,缶底侧有眼控制流水,两个轮流        使用,直板上系一重物使之沉入水中(这一现象用卜的意象表示),滴水眼控制水流完二十四刻度的时间与白昼黑夜的一个周期的时间一致。直板刻度用圭表示,圭和卜组成卦字表示太阳光照变动现象的过程        ,即用立杆见影和滴水标记的意象。一个白昼一个白昼的杆影不断出现,从最        短增到最长再从最长缩到最短形成一个周期的时间,同时根据气温(温热凉寒)划分成二十四刻度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以上是点位空间内的太阳光照变动过程现象称为点位时间。随着点位时间的变动,点位温度的变化怎样标记呢?根据气温和时间的变化发明了甲子历法。太阳光照通过杆影抽象为直线‘一’, 并代表太阳光照形成热。物象阻挡太阳光照形成阴影又出现光照用断开的直线‘一                一        ’ 表示,代表阴影无太阳光照形成冷。         用杆影直线与白昼弧线交点‘乂’ 象作为太阳光照变动的标记,太阳光照变动的二十四刻度时间内转换的冷热用‘一’ 和‘一                一’ 表示称为爻,爻是两个乂乂组成        。时间内转换的冷热多少用爻组成的卦表示,太阳光照变动形成的白昼黑夜一周期时间用太极图二十四刻度表示,二十四刻度用爻表示冷热发明了八卦历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23: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屯村 于 2013-6-13 23:39 编辑

6#“据常玉芝、宋镇豪等先生通过对甲骨卜辞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殷代一个全日包括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
2、殷代是先计白天,后计夜晚。即把白天作为一日的前一段,夜间作为一日的后一段;
3、殷代纪时制度中白天的始点就是日界所在。据甲骨文,旦为新一日开始,夙为上一日终结。”

以上结论并非定论。事实上,殷代的日界向来就有“天明说”和“中夜说”两说。李学勤、黄天树等人就主张殷代的日界在中夜。

李学勤在《<英藏>月食卜骨及干支日分界》(收于《夏商周年代学札记》)一文中,通过对“甲子夕向乙丑”句式的分析认为:由于殷代日界在中夜,而中夜在当时又是不易确定的,当一件事恰好发生在夜半而不易确定日干支时,就产生了“甲子夕皿(向)乙丑”这种模糊说法的句式;但如果殷代日界在天明,那么日界就容易区分了,因而文中所引的一些事情就没必要或者不可能再用“甲子夕向乙丑”句式。
这个分析是非常合理的。

黄天树在《殷代的日界》(收于《黄天树古文字论集》)一文中,通过对大量卜辞的分析后认为:
1、殷代的日界不是天明的“旦”,而至少是早于“旦”的“夙”或“丧”;
2、殷代时称存在比“日”(白天)更早的“夕”(天未明);
3、“甲子夕向乙丑”句式用日界中夜说来解释则非常合理,而用日界天明说来解释则很是费解。
因此殷代的日界在中夜而非天明。
这些分析都非常具有说服力。

主张日界天明说的学者,大多抓住“终夕”一词不放,认为一个干支包含一个“终日”(一整个白天)和其后的一个“终夕”(一整个夜晚)。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没有说服力。不要说在语法还不够成熟严谨的商代,就是时至今日,我们还会说“昨天晚上下了一整夜雨”这句话,谁也不会认为这句话存在语法问题,但是,我们能从这句话中分析认为“昨天包含昨天白天和其后的一整夜”吗?这显然不能,因为谁都知道我们现在的日界在中夜零时。

殷代日界的确定是一个关系到商周年代的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商周年代会存在很大的偏差。《英藏》886(《合集》40610)记载了一次“己未向庚申”的月食,如果采用日界中夜说,则该次日食合于1192BC.12.27;如果采用日界天明说,则该次月食合于1166BC.08.14。由于这版卜辞属于宾组二类字体,学界普遍认为其时代属于武丁晚期至祖庚时代。如果拟为前1192年,则相对合理,如果拟为前1166年,则显然偏晚,会对其后的商周年代造成近三十年的挤压。更重要的是,张培瑜认为,如果采用新的地球自转修正值,那么前1166年8月14日的那次月食实际上已经发生在天明以后,安阳地区根本观测不到。(见《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P306)

凡此种种,殷代日界当在中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0: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3-6-14 00:47 编辑

《小盂鼎》:“隹(唯)八月既望,辰才(在)甲申,昧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酒),明,王各(格)周庙。”

这一铭似表明,昧爽和明可能都属于甲申。那么,甲申至少应在昧爽以前。
《周易历算》绝对是古历复原,但这一历法目前搞不清的细节就是日界。这也是我至今十分头疼的事儿。

用这一历法,所推朔日时辰与当代历术所推有1/4日误差,我没有很好的解释办法。我的解释目前只能是:要么周代以子时为日界,这个有《尚书大传玉海》为据,要么周代就有了藉日法,也就是汉律历志中所言的阳历法,即古代先王为朝群臣便,如果合朔时刻在夜间,无论前半夜或后半夜,使月首起于朔或旦之前,这叫月“月先朔生”,即本来合朔在子时前的夜间,月首本当为上日,但却以夜归于后出昼日之同天。即月首以旦前的一整夜及其后的昼日为一天,相当于酉时为一日之始,但实际推历的日界未必一定是以酉时为一天的起点,只是人们便于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常用说法,这种方法极有可能始于周人上朝所规定。阴历则定朔日即月首,月首日自朔所在日为是,日以子时为界。

与这种纪日法相近的,是周代的闰法,周代闰在年终,只是为了方便的规定,实际推历定闰时,是以周易的既济末济卦所在月份为闰月的,其实是闰在年中的,但是,为方便计,既济末济月份所在年的年终设闰月。

王某日格于某宫,旦,格大庙或大室。似应于黄昏到该宫休息,昧爽时起,旦而上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1: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屯村和乾坤客说的也有理,但还是没能说服我。{: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昼与昏夕

    1、昼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日出于旸谷,..........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这个昆吾,高诱注:“ 昆吾邱 ,在南方。” 传说中的太阳正午所经之处。而在甲骨文中,对于正午时分称为中日、日中、昼等。

          “昼”字的古写籒文:晝。《說文》:日之出入,與夜爲界。从畫省,从日。《玉篇》云:“昼,知又切,日正中”,知昼为中日时分。甲骨文写法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52 上传
下载附件 (225 Bytes)

             又甲骨中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52 上传
下载附件 (304 Bytes)

字,释为晝。其字形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53 上传
下载附件 (7.23 KB)

                这两个字有意思的都是象形字,从手持槷而日影投地,本意是揆日定方位,因恒行于日中,后又成为日中时分的专字。可见在殷商时,人们已经会立杆测日影以定方位,《周礼.地官》记“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估计商人已经掌握一些测日影之法,但从卜辞中,没有发现日至的记载,商末周祭制度反映一个太阳年为360日至370日之间,所以殷商历法还不是古四分历。

              而从昼字形分析,应该是以表定方位,由于太阳升落并不总是正东、正西。所以古人就在地上立一个杆子,然后以杆为圆心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由于日影模糊,为了增加测量精度,一般会多画几圈,然后取其两次等长的日影确定东西。并通过日影方向的变化来确定时刻。昼字甲骨文画的就是这个过程。

2、昏

         与“旦”相对的为“昏”,“昏”字古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46 上传
下载附件 (2.64 KB)

”。《代醉編》日出一上爲旦,日入一下爲昏。一,地也。《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表日已下沉至地平线下。《淮南子》说:“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在甲骨中表时称:

         郭兮至昏不雨。(安明B1848)

  这个“昏”字与“旦”字构成了一天中白昼的跨度,太阳东升为旦,西落为昏,这两个字都从日,表明古人是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空间和时间,这一升一落,一东一西,构成了古人的基本的水平方位坐标,同时发展成为时间的节律。

    在古文中,“昏”字还同“婚”。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又指]婚礼。《礼记·昏义》解释到:“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礼为什么在傍晚举行呢?《仪礼.士昏礼》疏说:“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以为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不过后来有人对此说法提出疑义,吕思勉先生《中国制度史》说:
  
   “ 掠女为昏,野蛮人盖习为常事。会战而俘多女,乘隙而篡一我,皆是也。昏礼必行之昏时者?《郑目录》云:“取阳往阴来之义。”此后来之曲说,其初盖以便劫掠也。掠夺之初,诚为掠夺,然及其后,往往徒存其貌,而意则全非”。

   上古掠婚习俗,古亦有之,《周易》中的抢婚的说法,梁启超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编》中就曾指出:
   
   “ 社会学者言最初之昏姻起于掠夺,盖男子恃其膂力,掠公有之女而独据之,实为母系革*命之始。我国载籍中虽无明征,然《易》爻辞屡见“匪寇昏媾”之文,其一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匪寇昏媾。”夫寇与昏媾,截然二事,何至相混?得毋古代昏媾所取之手段,与寇无大异耶?故马蹄蹴踏,有如啜泣,谓之遇寇。细审乃知为昏媾也。爻辞据孔子推定,谓“兴于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若吾所解释不缪,则掠昏之风,商周间犹未绝矣。即据《昏礼》所规定,亦有痕迹可寻,如亲迎必以昏夜,不用乐,女家三日不单烛。其制本意皆不可晓,若以掠昏遗蜕释之,则是掠者与被掠者两造各求遏密焉耳。今俗亦尚有存其馀习者,如婿亲迎及门,妇家闭门,妇家儿童常哗逐媒妁之类皆是。(注:梁启超:《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编》,清华学校讲义,铅印本。)
   吕、梁的分析,可做参考。阳往而阴来,不如说是阴阳相汇相合,如同日入大地一样,其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3、夕

        在甲骨文中,与昼相对的是“夕”,指夜晚。其字写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57 上传
下载附件 (714 Bytes)

          《說文》:莫也。从月半見。《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則暮見西方,故半月爲夕。莫、暮字在甲骨文中都为时称,莫为日落之时,与昏同。暮,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而夕字在卜辞中多指整夜。“夕”字古通“昔”,《莊子·天運篇》有:“通昔不寐。”这个昔字很有意思,甲骨文写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58 上传
下载附件 (1.06 KB)

                  《穀梁傳.莊公七年》中说:“ 日入至于星出謂之昔。”,昔为夜间。特别的是这个“昔”字构造,上为漫漫大水,日沉其下。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淮南子.天文训》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的说法,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在陆地下,就是漫漫大水,黑暗而幽冥的黄泉,太阳在夜间穿黄泉而过,其神名玄冥,为水神,为冬神,为北方之神,为黑帝。这个“昔”字可算是上古宇宙模式的一个生动的写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23: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3-6-14 11:33
小屯村和乾坤客说的也有理,但还是没能说服我。

哦,在下倒没有说服老夫子的打算,只是趁机交流一下观点而已。不过如果夫子另有高论,在下倒是很愿意被夫子说服,以便从善思齐。{: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簋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

甲子日,一朝一夙,同属一日,夙为天明前的一段时间,可见武王克商时一日就是一白天加上一整夜的。而以朝旦为日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08: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古,或许一日之起点,对于推历和用历的人来说是两个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老秦说话总说一半。{:soso_e113:}

先秦历法,日界与月朔是两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2: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利簋》此处的“夙”是否为时称还不能确定。比如有学者认为“夙”可训为“敬”。(见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892.html)而《逸周书*世俘》则记:“时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可见克商之战在甲子日晚上就已经结束,不会拖到乙丑日黎明时分。又《尚书*牧誓》云:“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昧爽为黎明日未出时,早于《利簋》的“朝”,同属甲子日。因此武王克商时的日始至少为“昧爽”,早于“朝”。
其次,《利簋》铭文出现“武王”谥号,则至少成器于成王年间。作器者追述往事时所用时称必属周代,而用周代时称根本就证明不了商代的日界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2: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利簋起码是同时代的实物,如果武成时是以平旦为日界,我们很难想象商以中夜为日界,就算是追溯,有什么证据说不是武王克商的历日的追溯呢?武王克商,不就是商朝的时代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3-6-15 14:20 编辑
秦伊人 发表于 2013-6-15 08:51
在上古,或许一日之起点,对于推历和用历的人来说是两个概念。


我暂时,也是这样的看法。到现在,“昨天夜里”,前半夜后半夜似都包括在内的。只不过,古时上朝,可能将夜归入今天。想象一下,也应该如是。假如说旦为历日之始,王臣都于旦前之“味爽”上朝了,说起话来,对刚刚发生于上半夜的一个事件,有人说“昨天夜里”如何如何,有人又说“今天夜里”如何如何,实在是不方便而且有点乱。

关键是“昧爽”还属于夜里,假如此时是寅时或卯时,就算历法规定过寅时为新日,可此时说话,将此时说成“今天夜里”还是“昨天夜里”合适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3: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3-6-15 13:55 编辑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3-6-14 23:47
利簋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

甲子日,一朝一夙,同属一日,夙为天明前的一段时间, ...


国语: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

这个”二月“,很是可讨论的。《周易历算》推甲子日为周历三月初四。

对利簋铭我个人的理解是:武王征商,在甲子朝时,岁星正当其位(在东方,与营室同出,是岁星归庙,算是岁星起点,是一种祥瑞之兆。未必是岁星正当中天。)。”克闻(昏)夙有商“,”克“,时间限*制语,可译为”只“或”仅“,只于黄昏到夙时就占有了商都。

癸亥夜里布陈,此当于黄昏之后,此夜至少于前半夜还当算是癸亥。但”朝“已是甲子朝,所以,旦属新日,是应当的。”夙“当是前日还是新日,未能确知,夫子及红酒之言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是以,我也只是从青铜器的历日来看,觉得不应该是王在后半夜来到某宫,到旦时上朝的。假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3: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在甲骨中,从来没有在同一夜中出现两个干支记日的现象,也是一个证据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