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7|回复: 9

[品读经典] 从逻辑本义去研究哲学范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5 08: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哲学范畴,不应停留在字义、词义的解释去研究,因为:哲学范畴之间的普遍联系,方联结成紧凑的范畴整体,方可确切映透其哲学思想,这是其一;范畴内涵的真确理解,取决于对其体系性质的认知,偏离或误觉,都会招致对范畴理解的谬误。这是其二;后人对前人的思想承继,出现走样至异化,深化与发展的两条道路,深化与发展,由原有的范畴脱生新的范畴,补充与升华,这是其三。上述三点,笔者认为,应从逻辑本义去研究哲学范畴。
一、忠恕。恕,推已及人,言道德人性,述道德实用。如何推已及人?必有实在意涵和道路指引。忠恕连接,恕的实在意涵就是忠。忠,心诚;诚者,实也。忠诚的扎根点就是实,在道德人性矛盾体见诸。传统心性文化的第一范畴就是质文范畴。孔子前的先圣最早悟觉而提出的就是质文范畴,“质多文少则为野,文多质少则为史。”人类生存法则始源有三;一是人的本性,“食色乃性”,类同动物界,私已私欲乃人性之自然;二是人的本能,天地人参。组织实体有着行为规则与规范,出现本体三大基本要素;事物、人事、心性。人事与心性融体存有人事心性化与心性人事化两种现象,成*人为与自然的矛盾体,演绎成主客融同的矛盾体。《易传》所论的阴阳天道、刚柔地道,就是主客融同的两范畴。天地人参,是人的本能反映,也因人事心性融体成本体论实在。三也属人的本能,合群与明分,必以调节道德人性的内在矛盾,深刻认识心性内外隐现的对立统一规律。道德文化贯通到生产到生活,分工到分配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道德不是万能,没有道德万万不能,见诸道德的功能性和价值性。如孟子说:“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易传》也云:“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人的本性本能成为质文的矛盾实涵,是实事的真确限定,是求是的理性归根。实事求是依据于人的本性本能,有着明晰的哲学解释。所以,忠之实,就是忠于人的本性本能,方可作推已及人之功夫。从人际相处方面,倡行忠恕理念,是孔子的实用道德观,明清船山提出仁恕理念,“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发展物质经济,满足人类日益需求的欲*望,这就是仁,更无转折;但是,民生事项,从分工到分配,有着符合规律的实务性原理,方有“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的理念逻辑。显然,仁恕理念据于社会管理层角度提出的新理念,有别于孔子的忠恕理念,却从忠恕范畴的基础上产生高层次,理念升华的新范畴。
二、天命,最先感悟深刻是孔子。效法周公干事业,不成功;转从事于思想研究和教育事业,成就儒家先圣位置,这就是天命。孔子倍感慨,言不清。
    从人的命运角度,天命与性命是相关联的两范畴,孟子接触了。“性者,命也,君子不谓命也。”正因为“君子不谓命,”出现孟子精神哲学,出现常令人感叹的论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的命题,天命与性命的范畴联接,“外生而内成者。”外生,命也,天命赋于人,人在社会本体的角色定位,所以明清间有“天命就是人事”的逻辑。名实相副,人的角色定位,自然生成和心性促成,与职业相称的知能本质和操守本质,这就是性,“质之府也。”“性命之理显于事,理外无事。”性命学连接实事,研究性命学原理就是求是。性命,是研究心性文化的第二范畴。以后宋儒提出“天命之谓理”,明清船山提出“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又提出道心统性和人心统性的理论问题,成为我们研究“天命之谓性”命题的历史逻辑,是思想史逻辑的演变循序。
    其实,天命内涵在明清间已明朗化了。君相造命,人事言天,政*治与人事是天命自然运行的两大要素,映现着“理势为天”的哲理。天命运行有着政*治人事运行自然性,也有着必然性。从孟子的民本说,荀子的君舟民水说,到船山的“君相之权藉大,士庶之穷通生死,治乱循环之数亦大。”反映着天命运行的必然性。“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天,就是符合社会本体运转规律的天命必然;人,性善必然适全人性自然,具体来说,就是符合实事求是原则和精神的民生经济为天命之必然,在商品经济时代,是符合商品经济规律下实事求是原则的民生经济为天命之必然。天人一体,天命的自然性与必然性的矛盾关系清晰了。
三、中庸。“不偏不倚之谓中”,中,人为把握世间事物的适度范围。无论是人际相处的修养性和艺术性,还是社会运作的原态性和原理性,有着二层意蕴:一是实,实情与实事,通志与成务,中都是实的适度点。二是变,时中,与时偕行,人际相处的修养性和艺术性因心性的变化有着向前的适度点。社会本体运作也因现实条件变化有着向前的适度点。庸,有二种解释:一是宋明理学以定理释庸,“不易之谓庸”,“庸者,常也。”理学家的理解源于先天定在的天理论,理在气先。程朱的性即理,认定:天理已潜在事事物物中,人对天理感悟是经过事事物物的体验方至真;陆王的心即理,认定:人依据千百年不变的天理心,便可从容应对、把握世间事物之天理。繁琐学与简易学之分,殊途同归。二是释庸为用,宋张载到明清船山的气本说最为杰出。气本说的理论基源于理在气中,一切天理之真蘊,包括规律性的理念逻辑,必经过人的实践活动,进入意识和思维中复印、过滤、思考、引证,元亨利贞的天道运行有利用实绩,方可真正悟道天理实涵,进入到理性思维阶段。可能基于定理释庸的负面影响,消除其影响力,张载和船山使用新的范畴:大中。张载说:“极其大而中可求,中可得而后大有。”船山也云:“质文刚柔,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大中范畴的应用,无疑是对中庸涵义最确切的哲学解释。
     思想家们都是运用哲学范畴去表述其逻辑思想,所以,应从逻辑本义去研究哲学范畴。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的思维逻辑也反映着该时代的社会存在,反映着该时代的心性文化。所以,应从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去透彻理解思想逻辑,理解范畴的哲学涵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这篇文章,感觉非常好。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思想的纯粹之美,历史观念的传承之美。我为楼主叫好!

现在有些的文章,只停留在标签式叫骂,我管这种文章和人看作是市井走徒之语,有些说的意思虽然对,但没有思想的思辨,没有整体的观照,浅得象一碟水,总之是不读书的过错。

中国哲学的概念的理解,是一个大问题,同一个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意思,比如“性”,孟子所谓性,是指作为人区别禽兽的特殊之性;荀子所谓性,则指生而具之的特性。而宋儒张程所谓性,乃指“ 极本穷原之性”,这个性其实就是“道”。诸此种种,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探查,也就是楼主所倡导的要放在思想的逻辑体系中去探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9: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3-6-15 19:18 编辑



楼主推敲出“人事心性化与心性人事化”之不同境界意识非常值得赞赏与学习!可引用的文献旧意识却同样撞在了旧城墙的脚下,显然没有崂山道士的勇气却也陷入“心性人事”的牢笼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顺便打个比方:同样指代下的“大粪”与“大便”的文词称谓之境界能一样么?可同样是劳动人民的思维模式却有“深奥”与“肤浅”之分的说法,值得沉淀啊!如果让人读书就能改造人们的立场宽展性,那么我们现在就应当直接问责上天:为什么要将人类世界有“深奥”和“肤浅”之分?

嘿嘿

{:soso_e18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9: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心性惹得祸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6 02: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浅龙所言欠妥。旧的东西不见得当时不好,新的东西也会变旧,要看它是否是正当其时。

    从中华学术的脉络来看,三代之文,礼乐为先,待西周东迁,周文疲弊,而后才有百家争鸣,可以说是中国人文思想和理性思维的大爆发了。其实在春秋初始,百家的分歧没有那么大,易大传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随着战国纷争,先是儒墨争鸣,后是儒道斗法,但到荀卿之时,虽列儒家,我们明显看到其融会百家,集其大成之势。所以才会教出来李斯和韩非两个法家的徒弟。及至汉武专立儒教,去孔子之儒学又远矣。到宋明理学,儒释道更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构成一套严密的思想体系,或叫做思想罗网。待西学东渐,才有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对传统的一个反动。待现代文明引来问题种种,人们才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而又有新儒学勃兴。这又是对西学的又一个反动。历史就是这样有趣,不断在否定中继承,不断在继承中发展。

     中国要成为强国,现在最紧迫的是软实力的增强,而这个软实力完全学西方是没有出路的,包括ML思想,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然,要我看,首先要重拾传统,建立民族信仰,光信钱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08: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第一次在国学复兴文化论坛发表文章,便得到高老夫子的赞扬叫好,感激之余,似有相识恨晚之感觉。
    高老夫子说:“〔历史文化〕不断在否定中继承,不断在继承中发展。”鄙人感慨良多。哲学的永恒真理,乃社会存在的抽象概括,是社会制衡、走向文明发展的原理、道理所在,成为必然性因素,支配并制约每个历史阶段的存在与逻辑,见诸于历史与逻辑的因果源流,也促动对真理逻辑的不断修正、完善和深化。此点,船山称谓“会通古今之通义”。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之间的对流会通,相互促进和深化,方有古今通义的会通与沿流。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值可传承成古今通义的理性逻辑,必有现实生活的逻辑影子,方可形成古今通义的逻辑融流,完成现实逻辑的完善和深化,这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所在。同样,研究传统文化也在于追寻和会通古今之通义,一是还原;二是升华。还原是基础,基础不定何以升华?升华是目标,缺失目标就失去研究传统文化的哲学意义。因此,研究文章的逻辑表述,切忌点有二;一忌让人看不懂,思不明,似有吃夹生饭之感觉;二忌肤浅化,平庸化,缺失思想深刻度。此点,我与高老夫子见解一样。
    高老夫子提倡重拾传统,鄙人十分赞同。其实,现代哲学中所出现疑惑不解的问题,有可能在传统理论逻辑得到启示和排解。如现代心物观,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如此简单化程式造成思维障碍时,可以借用传统文化的心物观去解疑释惑。船山的心物观:“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天地人参,物事两元素联结成事物范畴,乃心物之本源,规律之象征,实事求是之根本。“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事物变化,致本体结构性发生变化,影响并造成心性文化发生变化,实实在在的唯物论。它是人事心性化、心性人事化本体逻辑的表述,也是人为与自然、主客矛盾关系的逻辑表述。然而,按传统理念,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乃属天命之必然,在实践性运转层面,有险阻、走弯路、受挫折、承磨难,其中决定因素是什么?“疑乎人心。”从人的心性文化,与政*治、社会以及人文文化成逻辑总体,透过对本体论原理的具体运作形态和过程的哲学思考,以及道德性原理〔仁〕与实务性原理〔礼〕之间融通性、透彻性的理解,是真确辩证、解惑“疑乎人心”的逻辑理论。《中庸》将诚的范畴分解为二,“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道”,其实也是对心物概念的逻辑论述。无论是《中庸》的心物论还是船山的心物观所作的逻辑表述,一致表明:从人事心性融流的本体论原理去研究心物观,方可确切悟觉其哲学意义。这对现代心物观的逻辑研究走向深层的理论拓展,无疑有着思想的催化作用。船山传承前人的逻辑通义,加以修正、完善和深化,方完成传统心物观最抽象、最精辟的逻辑概括。船山心物观不可能发生在先儒的逻辑时代,更不可能出现在汉宋儒家时代,是脱现于专*制衰落必然与专*制回光返照之间的明末清初之际。追寻实事求是的思想启蒙,还原而诠释先儒思想逻辑,引致逻辑升华,成为先儒思想体系的更高复归阶段,此阶段的思想文化,代表传统文化的最高水平,起着会通古今通义的承传作用。
    一切真理性逻辑理念,定理、定论的理论逻辑,决不是凭空臆想,而是思想史长河沿流的文化积淀,包括经验性〔知〕和智慧性〔智〕的文化积淀。所以,重视思想史研究,重拾传统,乃是定向性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 19: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陆王心学,堪称中国哲学的高峰,与西方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王学本于孟子,但其“良知” ,更可以解释为“道德的直觉”,所以能说万物一体,这也是周易哲学能够使人相信的理论基础。没有真正理解这种感通万物的直觉,就是所谓“心”,中国哲学简直是天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08: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范畴内涵是思想的表述,忠恕与仁恕同有一恕,辞语逻辑相同,却因思维角度不同存极悬殊差异。从人际调衡角度,恕与忠联接为范畴,忠恕与质文的范畴相函,忠因质而得,忠于本性本能;〔愚依稀记得,《书》言夏,质尚忠,忠与忠恕之忠相通义。〕恕与文相得,有着实用的道德意涵。所以,忠恕的哲理逻辑是:忠于人的本性本能去推及他人,这与现代换位思考的逻辑有相通义。在社会管理层次角度,忠于人的本性本能去推及天下人,所以,恕与仁联接成范畴,仁恕理念也与质文刚柔为道的理念相函。仁,“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与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现代逻辑相通;恕,“人欲见天理”的实务性“须有安排”,与现代所说社会分工和分配的实务性原理和规则相通。人类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沿流和演变,是延续性的哲学永恒真理的文化积淀,从神秘到显明,如先儒天命概念的神秘感,到明清间“天命就是人事”的逻辑显明。从微而著,更包涵着智慧文化的层次转换。如忠恕到仁恕的层次升华,更上一层就是国家纲领性的治国方略,民本之魂成就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哲学功能不仅是解释世界,更务实于改造世界,方使智慧文化不断升华的逻辑积淀,致理论灰色与改造社会的民生之树相融而四季常青。这便是笔者所说的会通古今通义的思想文化,经世治用的思想文化。
  跨越数千年历史长河去研究先儒经典,其间已存在如何释解古人逻辑之真的问题,如何在逻辑升华和理论发展角度去释解古人逻辑之真的问题。现时因于对先儒辞语逻辑和思想逻辑的认识制限,因于对宋明儒学误导的认识制限,取古人逻辑之真极难,差谬与错舛极多。建议从明清之际儒学的思想逻辑入手,付与理论“实验”。特别是船山学说对先儒思想的还原解读,从《读四书大全说》去思考四书逻辑,从《周易外传》去思考易学逻辑,从《诗广传》、《尚书引义》去思考诗书逻辑,等等。看看感觉是否不一样。从范畴本义、逻辑思想、体系建构作全面性重新思考,“实验”方法付与实际性研究后,我们再讨论。
  顺与高老夫子商榷,《易传》三道,竞成宋明儒学三派各依据的理论基源。程朱理学倡天理论,理在气先,从阴阳天道的规范结构性原理的逻辑而来;〔物、事、人三元素的结构性排列,设人应事成物有规范化秩序,此乃理在气先之天理论、天命之谓理、性即理的理论基源。〕陆王心学千百年不变之仁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即理,依据仁义人道永存的道德价值观的逻辑而来;至于气学,依据刚柔地道的逻辑而来。刚柔,人事关系中主持与操作间两类不同气质的交接和合,理在气中,气化流行,处三道之中介位置。阴阳天道的规范化结构是刚柔主体的客体基础,仁义人道融入刚柔地道中发生道德功能。刚柔地道所示明的主体实践性,即有对立统一的矛盾性,也有检验和证验的因果性,更有中与大之间转换的现实性和发展性〔质量互变〕。故船山云:“质文刚柔,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我极推崇张载——船山的气本说,得《易传》之真蕴,因为:即使理在气先的阴阳天道的规范结构性原理逻辑、也要在实际操作中,即刚柔的气化流行中证验其合理性,变化其规范性和结构性;仁义人道也融入刚柔气化流行中证验其道德功能性,变化其道德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不能凭空而想,心即理;凭虚而有,理在气先。惟实践见真知,实践验结果,实事以求是。鄙人见解,请高老夫子指正。
  感谢高老夫子评语,吾爱真理,知己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18: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理气二端,其源流大概如下:

北宋时张子讲气论,而不得传人。

二程子则讲理气,张子更为二程所掩。於是理气论大盛,而气论衰微。

至南宋,朱陆并起。朱子尚讲气,然以理为气之根本;

象山则只言理不言气,又以为心即理。

朱学最盛,都认为理是究竟,气乃其次。

明初朱学独盛。

明中叶,罗整庵认为气是最根本者,理只是气之条理;理在气中而非与气对立。王浚川独以张子为宗。认为并非气本于理,而实乃理根于气,气才是最根本的。

明中叶以后,心学最盛。阳明甘泉两派,说虽不同,然都认为宇宙即心。

至明末王船山,重续张子之学,认为气是宇宙中之根本,船山于前儒最服膺横渠,曾谓:“ 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 正蒙注序)以为惟有阐明张子之学,方能救正陆王心学之失。

宋明理学,大致如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08: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夫子言理气源流,博学也。博学思远致用,上承下传,整理思维。撗渠无传人,处弱势,面对强势的理学心学,发出“为去圣继绝学”的呼声,张扬横渠气学,气学即实学的船山,景况何妨不是一样。躲在深山,用心血写成大量的哲学文著。满清后,在言必孔孟、言必程朱陆王的大思潮中,处在弱势少人问津,让人有横渠同样命运之感喟。“为去圣继绝学”,似是痛苦的心声。黯然神伤,生出莫名其妙的悲伤感,失礼!
  从孟子精神哲学的问世,致良知的浩然之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智慧文化于世沿流和持续性的逻辑升华,我感觉到:传统哲学蕴涵着最精辟深奥的哲学道理,最高的智慧理念和信念,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掘,我一直在追寻着!追寻着!在朦胧的心思中,感觉有二点:
  研究事物——社会规律性的自然而必然。自然抵达必然,必然还原自然。由于认识局限,在知行两方面出现的差谬和错舛,将承担一切负面结果,包括险阻、挫折、曲折和磨难,都是自然的。“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理有屈伸乃自然,顺乎天是必然。那么,规律准则是什么?“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就是研究事物——社会自然而必然的规律性准则。
  研究民生——心性原理规律的自然而必然。性善必然,适全人性之自然。民生与顺乎物则一体,心性不仅如是,更因人事心性融流的主体与客体、人为与自然的矛盾性和因果性,决定着自然与必然的运程和转向,“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势有轻重,乃自然;应乎人,是必然。在社会的运势中,质文范畴有轻重,质多文少则为野,文多质少则为史。性命范畴有轻重,性决定命,“民以材质定其位”;命改变性,有正命与非命之分。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之间有轻重,环境造人,人改变环境条件,涉及人的能力释放,人的健康心态,群体健顺规范的结构性、道德性及主体性问题。如何调衡质文、性命、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之间心性内外矛盾之轻重,促成社会运势的“应乎人”。自然与必然的心性悟觉,“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
    张载、船山同是弱势人物,为何有如此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为去圣继绝学。”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逻辑延流,到哲学理论的应世深研和后世传承方面,也许,张载、船山悟觉出自然而必然的历史规律,有着坚强的信念力,成为“留存青史”的传统哲学大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