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7|回复: 0

五、《德充符》(三)老子比孔丘高两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15: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内篇·德充符》(三)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2)焉,曰哀骀它(3)。丈夫与之处者,思(4)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之妾(5)’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闻有其唱(6)者也,常和(7)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8);又以恶骇(9)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10),且而雌雄合乎前(11)。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12)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13),寡人传(4)国焉。闷然(5)而后应,泛然(16)而若辞。寡人丑(17)乎,卒(18)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19)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1)鲁哀公: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27年(前494——前468年),正值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晚年。
(2)恶人:长相丑陋的人。
(3)哀骀它(tuó):人名。哀:悲痛,悲伤。骀:劣马。它:同“驼”。
(4)思:思慕,眷恋。
(5)与:与其。宁:宁肯。勿宁。夫子:指哀骀它。
(6)唱:提倡,倡导。
(7)和:应和、附和。
(8)聚禄:积聚的俸禄。望:月圆;这里作动词,使圆。
(9)骇:惊动。
(10)四域:四境,四方。
(11)且:加强语气。合:聚合。
(12)有意:有感触,有感受。
(13)宰:司徒。《仪礼·聘礼》:“宰命司马戒众介。”《注》:“诸侯谓司徒为宰。”
(14)传:授。
(15)闷然:淡漠的样子。
(16)丑:难堪,惭愧
(17)泛然:漫不经心的样子。
(18)卒:终于。
(19)恤():忧虑。
鲁哀公问仲尼道:“卫国有个长相丑陋的人,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的,思慕而不能离去。女人见到他,向父母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先生的妾’的人,有十多个了而且还在增加。没有听说他提倡过什么,只是经常附和别人罢了。他没有统治人的地位来拯救人的死亡,没有积聚的俸禄来填饱人的肚子,反而以丑陋使天下人惊骇。附和而不倡导,智慧超不出他所生活的四境,但女人男人都聚集在他的跟前。这一定是他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召他来看了看,果然丑陋得使天下人惊骇。和我相处不到一个月,我就对他的为人有了感触。不到一年,我就信任他了。国家没有司徒,我把国事委托给他,他神情淡漠下来后才应答,漫不经心好像在推辞。我丑陋啊,最后还是把国事委托给了他。没过多久,他就离开我走了。我忧虑啊,好像失去了什么,好象没有人和我一起享受这个国家了。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少焉眴若(1)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2),不得类(3)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4)资;刖者之屦(5),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6),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7)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1)少焉:一会。眴(shùn):受惊的样子。
(2)焉尔:亦作“焉耳”,于是,而已。
(3)类:善。《尔雅·释诂》:“善也。”又《诗·大雅》《笺》:“勤施无私曰类。”
(4)翣(shà):古代出殡时的棺饰。资:钱财。
(5)屦():由葛麻做的单底鞋。
(6)诸御:宫女。
(7)形全:指不剪指甲、不穿耳朵眼、不嫁人。尔:此。
仲尼说:“我曾出使楚国,恰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吮吸死去的母猪的乳汁,不一会受惊,都丢开母猪跑了。(母猪只是)不看自己罢了,(自己只是)得不到呵护罢了。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驱使那个形体的精神。作战而死的人,他们下葬不用棺饰和钱财;被砍掉脚的人的鞋子,没有理由再去爱惜它;因为这些都已失去了它们的根本。做天子的宫女,不剪指甲不穿耳眼;被娶为妻的人不得入宫,不能再到宫中服役。为保全形体的完整尚且如此,何况是保全德的人呢!现在哀骀它不说话就使人相信,没有功用就使人亲近,使人把国事交给他,还唯恐他不接受,这一定是‘才全’而‘德不形’的人。”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1),是事(2)之变,命(3)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4)。故不足以滑和(5),不可入于灵府(6)。使之和豫(7),通而不失于兑(8);使日夜无郄(9),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10),是之谓才全。”】
(1)寒暑:冷热。
(2)事:人事。
(3)命:天命,命运。
(4)规:通“窥”,窥察。始:开始,本源,根本。
(5)滑()和:从纷乱中调和。滑:纷乱。和:调和。
(6)灵府:心。
(7)和:调和,相安。豫:乐。
(8)兑:通“悦”,喜悦。
(9)郄():同“隙”,空隙。
(10)接:连续,继续。时:四时,四季。
鲁哀公问:“什么叫‘才全’呢?”仲尼说:“生死、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冷热,这些是人事的变化,天命的运行。这些日夜交替在人们的面前,但人们的智慧不能窥究它们的根本,所以不足以在纷乱中调和它们,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使这些调和而人们快乐,使这些相通而人们不失于喜悦,使人们明白这些就像日夜在不断地循环交替,使人们明白这些就像和万物一起生长在春天一样,这样继而使人们懂得这些就像四季一样在变化运行,这就叫‘才全’(才能完备)。”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1)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2)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1)停:停止,停留;即停止流动、处于静止状态。
(2)荡:溢出。
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德不形’?”仲尼说:“平,是水停留的最佳状态。这可以成为法则,里面保有水而不向外荡出。德,是完成调和万物的修养。德不显露出来,人就不能离开它。”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1)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2)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1)异日:他日。闵子:名损,字子骞,孔子著名弟*子之一。
(2)纪:纲纪。
有一天鲁哀公把这番话告诉闵子,说:“起初我坐朝当政统治天下,掌握治理百姓的纲纪而担忧百姓的死亡,我自以为这已是最为通达的了。如今我听了至人的言论,恐怕我没有真正治理国家,轻率采取行动而使国家危亡。我和孔丘不是君臣,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罢了。”
    解析:
此段进一步说明“德备而信”,并称“德备而信”之人为“才全而德不形者”。“道”,调和万物,使其相通为一;“德”则主要调和人事、命运,使其相通为一。
此处由鲁哀公道出孔丘到晚年成为了至人,即超越自我之人,但还不是神人或圣人。反而言之,只有超越自我,才能成为至人。不过此处只是借孔丘做个比喻,并非真指孔丘晚年成为了至人。
哪位好心人遇到公明仪弹琴,请帮我问问冯其庸、胡文彬、蔡义江、周思源、刘心武等等:你们读的是哪国的《红楼梦》?
哪位好心人路过井边,请帮我问问曾仕强、傅佩荣、易中天等等:你们读的是哪国的《周易》、《老子》、《庄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