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9|回复: 2

[品读经典] 思想史与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6 1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船山云:“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愈远而学必勤。”博学为了思愈远,与大中范畴衔接。面视现实〔中〕,致广大而尽精微;面视未来〔大〕,会通古今通义而经世治用,读懂哲学无限真理,蕴涵智慧文化的前瞻性。《易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于求是,尽性务实事。命,天授于人。从个体言,据源性命学原理;从整体言,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下的现实规律和本体原理和规则。博学为了思愈远、达致用。缺失思远致用的目标,皓首穷经又如何?
一部思想史,实质是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的全善教科书,从中可以窥探、领悟内涵深奥的哲学意义,有着思维逻辑高低的四层阶梯。
第一层思维阶梯是:了解存在,读懂思想家的思想逻辑。通过史书、史记、甚至通俗演义小说等一切资料的透切理解。如《说岳全传》、《杨家将演义》、《水浒传》之类小说,为什么只出现在宋代,对我们理解宋儒思想本质有启示。又如对《易经》逻辑理解,关涉到对该历史时代的了解。洪荒时代历经唐虞揖让时代、转三代讨伐时代的历史演变,人的心性基础还保持着稚朴,诚真阶段,平民自觉心性的“划地为牢”典故;士大夫阶层的管鲍之交、田忌赛马等典故、周公扶成王的帝王典故,等等,是理解孔子“人心不古”的逻辑真切。如此稚朴、诚真的心性基础,能产生现时玄想玄思、复杂到无法理解的易学逻辑?其实,我们所理解的易学逻辑,已非当年《易经》逻辑,是南北朝时代所研究的易学逻辑。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思想史最迷茫的心性时代,道德观念入自然体系,于世无用徒生道德迷茫心态;遵奉老子无为自然观,对人生的灾祸凶险何以发生、何以避离,一无所知,又何以理解这无为人生?以迷茫心态转向易学研究,便出现养生、命理、风水、仙道等心境和学问。其实,研究易学,只能从《易经》到《易传》转向的进势规律去研究。一是天地人同走向天地人参。人初本性源于动物类无异,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仰赖而生存,逐渐走向人参予并主持着经济活动,理解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原理,提高生存能力、丰富民生。二是参予人自身组织的人事管理,从卜筮问天,天意代人事的方式,到提倡王者心性,进入真正的人事管理阶段,研究人事原理和规则、规范。三参予对人自身心性原理的认识、以及引导和掌控。人事与心性的融流,衔接道的民生实事范畴,理的规律性求是范畴。人事心性化,以“民以其材质定其位”为基准的规范化结构性,成为自然化的客体性范畴,即阴阳天道。仁义心性融入阴阳天道,致规范化理念包涵知〔智〕能素质和道德操守素质。心性人事化则以“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现实透影,与刚柔健顺的矛盾协同,成*人为化的主体性范畴,即刚柔地道,仁义心性融入刚柔地道,有着实践效应、民生致用之意蕴,证验着“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的逻辑明哲。四是天地人参,人事心性融流所具有人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必与因果关系相联接,《易经》卦爻象数的逻辑表述,是一种简单化的因果推断理论,进入到《易传》,则成为抽象的因果逻辑了。“德行恒易以知险,德行恒简以知阻”,“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上述四点表明了《易经》到》《易传》的思维进势,代表着存在与逻辑共通演变的思维进势。
第二层思维阶梯是:从因果源流去理解存在与逻辑的演变关系。现存的存在与逻辑之因,由过去的存在与逻辑之果引发而来;现存的存在与逻辑之果,也是接续而来的存在与逻辑之因。存在与逻辑的因果源流,是思想史逻辑演变的历史循序。
第三层思维阶梯是:由于历史与逻辑共通的演变关系,承继先人思想所作的逻辑注释,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变化的逻辑表述。不是异变,就是升华,出现思维三段式: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如先儒的性命学命题:天命之谓性。到宋儒时代则改变为:天命之谓理。到船山时代则是:“人心统性,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道心统性,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显然,在性命学原理问题上,船山理论是对宋儒理论的否定,对先儒理论的还原与升华。
第四层思维阶梯是哲学的最高层,对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原理、因果源流、历史逻辑的演变循序、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真确理解而成就。会通古今之通义,读懂哲学的无限真理,这是最高的境界了。
在思维的四层阶梯中,第一层阶梯是基础,还原古人思想之真。跨越四、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何以真确理解《易经》的逻辑之真?并从《易经》的逻辑之果去思考老子的无为自然观、《易传》天地人参理念的思想之因,逻辑之真,思考儒道分立的思想实质。跨越三千年长河,何以真确释解孔孟儒学的逻辑之真?秦朝暴*政、汉初无为、到汉武有为、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天人感应理论,“正其谊不谋其利,谋其事不计其功”的儒学异化开始。儒学失效,招致魏晋玄学、南北朝佛学、儒、道、佛分立互补,转入以追寻天理论为理论核心,理学、心学、气学三派共存争鸣的儒学复兴。初为理学统治,到心学阳明统衔,再致微学的张载气学大放异彩,明末清初之际鲜花盛放,这是思想史上正常化演变阶段和逻辑循序。如何从因果源流、思想循序去释解历代思想家的逻辑之真,也许,这是我们研究思想史,是治学方面都要面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一层阶梯上不了,其它阶梯也上不了。
笔者已在复兴论坛发了三贴,意尽心尽。尚有一言寄与:不管是推崇传统文化,还是否定传统文化;是倡兴儒家文化,还是三教俱倡,都应存一个自我省思心:我们所理解而认定的传统文化,是会通古今通义的思想文化?是经世治用的思想文化?是文明向前的思想文化?是可以振兴中华、复兴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侪上下而求索。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0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山言:“汉唐无今日之道。”汉唐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期。它继承三代以来有道伐无道的理性传统,是促成皇朝正常陵替的上升期。宋明时代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封建专*制走向极端化,君要臣死,臣只能以死忠君报国,有道伐无道是乱臣贼子所为。所以,皇朝陵替,只能是汉夷陵替。宋元明清两度汉夷皇朝陵替,世袭的专*制制度结束了。
  从汉武独尊儒术起,开始政*治与思想结合的内圣外王之道。政权稳固,需要思想体系对人心的制导;思想体系也需要政*治的支持方成大势。汉武独尊儒术,董仲舒儒学借汉武独尊成势。即效力于专*制,又要明哲保身。天人感应理论应世而出,是先儒理论化潮流的倒退。专*制与思想的结合,孟子民本说,儒家思想开始异化了。
  延至宋明,专*制走向衰落,更需要思想体系对人心的制导。在儒、道、佛即对立又互补的时代,内则道佛,外则儒术,儒学仅剩等级规范一枝为世人普遍认同,是社会之实在。等级〔级能〕规范恰恰是《易传》三道中阴阳天道的理论范围,《易传》研究的是人事及心性结构性的级能,宋明儒学是等级,方演绎出理在气先的天理论。异化了《易传》天地人参理念而产生吾与天地万物浑然同体的经济观;异化了孟子“食色乃性”的人性本然,出现“存天理,去人欲”的质文道德观;异化了《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理念,出现“天命之谓理”的人事结构性命论。三大异化理论是天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陆王心学,千百年同心共理的历史永恒性,透过心即理体系的传达,其实也是理在气先的天理论。理在气先的天理论,已不同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是完全理论化的思想体系,效力于衰落的宋明专*制制度,其学说离先儒思想愈来愈远,异化程度的严重性接近极点。
  至于张载气学,处弱势失传人。吾爱真理,意志与境界,致使张载开创一条逻辑还原与升华相结合的研究先圣学问之路,“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对先儒思想的浓郁归结和精辟概括。也是研究自然而必然原理规律的理论前奏。无怪乎船山称张载气学最得孔孟真传。
  气学即实学,船山赓续张载的研究之路。注释还原与逻辑升华的融流结合,进行更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出现更精华的理论思想,其中,“会通古今通义”与“经世治用”的理论,是张载“为去圣继绝学”理论的深入拓展,也是自然而必然原理规律的理论再续。在明末清初之际,先儒思想研究已摆离了汉儒和宋明理学的异化之路,走上真传真确的理论研究之路。
  满清政权建立后,张载气学、船山实学处弱势少人问津,宋明理学二度得势,这本是不难理解的事。专*制需要理学、不需要气学和实学。问题在于;满清政权结束后,宋明理学作为传统的思想形态,儒学的异化,依然影响着思想界和文化界,这就是鄙人苦苦沉思的文化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7: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是什么?以道德文化为例,道与德两概念成道德范畴。道者路也,万民共由通达之路,一定原理规制着的共由通达之路。理道范畴,是传统哲学体系的第一范畴。共由,人类本根与本性,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富贵贫贱之间、雅俗之间、官匪之间、鬼神之间,心性差殊,靠近性相近也。《易传》云:“殊途而同归”,同归,也因性相近之故,忠性而尽性。心性文化的第一范畴,质文范畴所表述着道德人性问题。质文平衡,却又走出两个极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其心性意识形态差异之大,同样走不出性相近的人性范围。
德者得也,德从何来?一从社会生活而来,人类组织本源的合群明分,脱生仁礼的道德矛盾体,仁心统同,礼制造差等。人事心性化与心性人事化的礼本体制造着差等。人事结构性引出分工与分配之差等;心性结构性引出人的情欲、心思、知能的差等,本质与行为、价值观与精神悟性之差等,文野、鬼神、顺逆之心性差等,等等。人事结构性与心性结构性的差等,是仁心统同必然性原理下的差等,是社会生活的矛盾实在。
二是植根心性文化中。道德人性,存质文矛盾体。道德人生,有人际相处的忠恕人生;社会管理层的仁恕人生;有最高层次,如唐太宗的民本人生。道德人心,是心物观原理下的道德人心,“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德者何得?因果而得。《易传》云:“日新之谓盛德,富有之谓大业。”盛德、大业之因果逻辑并存同在,道德性原理与实务性原理的理性逻辑并存同在,人事与心性的礼本体逻辑并存同在。因果性、原理性、本体性的共体逻辑是研究道德心性的理性逻辑。
三是历史逻辑的历练。从历代损益之道的变化沿续,真切了解历史存在的演化规律。思考古人思想的逻辑之真,思考历史与逻辑演变的因果性,历史逻辑的因果沿流是历史逻辑的演化循序。所以,逻辑还源与升华的传承逻辑,见证着历史逻辑历练的过程与结果。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在于:致抽象无限的哲学真理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
四是得道正果。历史逻辑历练的成熟标志是:会通古今之通义。从“为去圣继绝学,”悟觉出先圣真传、真确的文化传承思路,方可以真确会通古今之通义。得道正果进入社会的经世治用领域,“为万世开太平”,围绕着世间存在两个根本性逻辑而展开:“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立心,立命条件下的主体精神。质文、理道的矛盾理论,以及相关连接着系列性的矛盾规律原理,是立心的理论基础,当穷理而神理,求是,主体精神的健康与健顺的理论逻辑;立命,立心之客观条件,人事心性本体连涉着性命学、道心与人心、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的矛盾理论,以及相关连接着系列性的矛盾规律原理,是立命的理论基础,当穷理致知,践行实事,忠性而尽性。立心与立命,是人事心性本体必以正视和致力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也是道德观、哲学世界观必以研究探索的理论问题。
道德何来前二点,源于生活和植根心性文化中,归于人性本根与本质之共由,一般规律下的知性文化。先儒的理念逻辑基本属于知性文化。后人的的历史逻辑的延续,从心性迷惘与思想痛苦,思维错乱和思想异化,经过历史逻辑的历练,方进入到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相结合的文化传承思路,是“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理性根本的文化传承之路,是会通古今通义和经世治用并行得道的传承之路。道德何来的后二点,历史逻辑的历练与得道正果,是历练成熟的通达性智慧文化。文化研究,故然要研究人性之本根本质的共由之理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研究历练成熟的通达之理道。这是笔者研究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而产生的悟思:历史逻辑成熟历练,文化复兴得道正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