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7|回复: 1

[其它] 乱弹古代几种超酷的玩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0 17: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乱弹古代几种超酷的玩技
  文/秦大路
  
  蹴鞠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有种叫蹴鞠的体育游戏,有好事者称此艺乃现代足球的鼻祖。其实,只能说蹴鞠与足球很相似,从球本身的构成及运动游戏规则来看,二者并非一回事。晋人郭璞在《三苍解诂》中称,蹴鞠是一种毛丸,可蹋戏。汉朝刘向认为,蹴鞠为黄帝所创,是当时的一种军中游戏。刘向的话当然是信不得的,蹴鞠大概起源于战国时代,《史记》曾记载战国时山东临淄一带就流行蹴鞠。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早年曾是一踢球高手,刘邦当了皇帝后,其父一天到晚踢不着球十分郁闷。《西京杂记》记载:“高祖窃因左右问,(刘邦父)正以生平所好,皆屠贩少年,斗鸡蹴鞠以为欣,今皆无此,故不乐也。”刘邦也不是当年的街头蛊惑仔了,端着高皇帝的架子放不下来, 宫中好手又太少,自然不好组织一支皇室球队来娱乐自己的父亲。相比之下汉武帝就比较放得开。汉武帝在东部巡狩,封禅泰山之后,意兴所致,也喜欢踢上几脚蹴鞠,还让文官们写赋来赞颂自己。据说汉武帝平定西域(大概是匈奴藩属下的西域邦国)后,得了一胡人俘虏,身长善跃,蹴鞠技艺十分了得,“盖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群臣不能谏。”看来这位胡人很有范巴斯滕的手段,他也许是历史上最早引进的外籍球员了。
  
  曹操也是踢球高手,至少是位超级球迷。《魏略》称有个叫孔桂的,蹴鞠玩的实在太好,“故太祖爱之,每在左右。” 三国时蹴鞠也很盛行,《会稽典录》曾说:“三国鼎峙,互兴金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所以,如果有人*大话历史,称乡村地主出身的张飞是超一流的锋线杀手,倒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唐人踢球场面甚为火爆。唐朝仲无颜写了篇《气毬赋》,文中说,“广场春霁,寒食景研,交争竞逐,驰突喧阗”,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冬春之交,万象更新,正是唐人踢球的好时光,场面上对抗激烈,节奏快捷。赋中还说“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以月圆”,看来唐人对低平球和高空球的控制技巧掌握的很熟络。
  
  《水浒传》中第一回中提到街头帮闲混混高逑,因球踢的好得到了端王即后来的宋徽宗赏识。当年端王在玩蹴鞠时,球落到了高逑面前,只见高逑,抖擞精神,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把球踢还给端王。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高逑凭这个鸳鸯拐,一下子把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高逑如果活在今天,李毅怎么也出不了名。高逑会被球迷尊称为“高逑大帝”,并有体育记者为其撰写“高逑本纪”。罗纳尔多也会在记者招待会上一脸真诚的说:“我的护球,很像中国的高逑。”大宋流行的是踢球,球技不高的人难免会受到排挤。就拿那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来说吧,虽使得一身好枪棒,却踢得一脚臭球。难怪帮闲混混高逑还能执掌白虎堂,林冲却最后家破人亡,被*逼上梁山。估计武松、鲁智深辈也不是踢球的料,三五脚都停不了球,一场比赛下来还会把蹴鞠踹坏几只。球场不得意,前途没有希望,所以这些人最后只好上了梁山。这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人踢球几人愁。只要球艺超一流,皇上面前充大牛。
  
  《水浒传》毕竟是文学作品,人物、情节都是虚构的。不过历史上真有象高逑这样的,以高超的蹴鞠技艺,受到皇帝的欣赏进而升官发财的。《宋史王荣传》曾提到,宋太宗一次谈话中说:“张明起贱微中,以蹴鞠事朕,洁己小心,见于辈流。” 可见蹴鞠并非不入流的杂艺,只要机遇好,蹴鞠技艺高超,就如身负登龙术一般,前途不可限量。
  
  中国历史上,自战国以来,汉、唐、宋、元、明等朝代都有不少人参与蹴鞠活动,高手也很多,后来到了清朝不知怎么回事就完全失传了。到了清末民初,全中国都找不到一个会踢蹴鞠的。难怪西方人死活不承认蹴鞠是现代足球的祖宗。所以到了现代,中国足球很鱼腩,长年与雄起无缘。道理很简单,为“往圣”继不了“绝学”嘛,一切都从零开始,起点太低,后天努力又不够,自然技不如人。
  
  《旧唐书》中记载高丽人擅长踢球,“人能蹴鞠”。就是说,在古代高丽,基本上人人都会踢球。蹴鞠在中国古代虽然很流行,也没有做到这么普及。韩国有这么好的历史传统,难怪直到现在,中国足球还“逢韩必败”。Hoho~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17: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乱弹古代几种超酷的玩技-弹弓
  文/秦大路
  
  ○弹弓
  
  今天50至70年代生的男子中,有谁没有玩过弹弓呢?弹弓也是古代曾经很流行的一种玩技。众人且听我一派乱弹,慢慢道来。
  
   “以隋侯珠弹千仞之雀,必笑所用至重,所取至轻。”这是两千年前庄老先生取笑某些世人以昂贵代价去做一些微末小事时所说的话。隋侯珠是上古珍宝,价值连城,与和氏璧齐名。以隋候明珠做弹丸击雀,难免有大材小用、明珠乱投之嫌。当然,庄老说的只是一个比喻,不会真的有人荒唐到不辞辛劳拿着弹弓攀上千仞之峰,用贵重的隋候珠去打鸟儿的地步。
  
  不过,历史上真有以黄金做弹丸耍酷摆阔的。《西京杂记》中曾记载,汉武帝的小学同学韩嫣好打弹弓,“常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馀。”一时长安市井流行“苦饥寒,逐金丸!”的说法。每次韩嫣挟弹出行,后边都会有很多儿童跟随,去拣韩嫣打失的金弹丸。可见这个韩嫣实在腐*败的可以。他的字为王孙,一看就知其出身高贵。史上“挟弹王孙”(有纨绔子弟之意)的说法就来自于他。在汉朝,出身高贵不能保证一生平平安安。韩嫣曾深为汉武帝宠幸,但当时是窦太后说了算,韩嫣不知怎么得罪了窦太后被喀喳了。窦太后杀韩嫣的理由是,宫里宫外风传韩嫣以大内侍卫的身份,出入永巷(汉朝妃嫔居住的地方)乱搞男女关系,说不清给武帝或死去的景帝戴了多少顶绿帽子,于是大大惹怒了窦太后,从而招来了杀身之祸。韩嫣这个“挟弹王孙”,后来被编入《汉书-佞幸传》,所以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好不了。
  
  两汉魏晋时,富家子出游往往是挟弹携壶。赏赏山景,打打鸟雀,“遇会饮酌,萧然自得”,俨然形成一种风尚。美男子潘岳(即潘安)就是这种风尚的潮流人物。史载潘岳年轻时喜欢挟弹出游。春意盎然(或秋高气爽)的时节,出游的潘岳玉树临风,顾盼自雄,在洛阳道上,不知惊倒了多少女子。这些女子很FANS潘岳,她们“连手萦之”,把他的车围起来,而且纷纷投掷水果以示敬慕。潘岳回家时,车上载满了水果。想来潘岳每天的收获,足以开一个水果店了。有一丑男叫张载,试图效仿潘岳,也搞了个挟弹出游。无奈张载的长相实在对不住洛阳道上的观众。道上的群众甚为恼怒,都说就你也敢和潘帅哥相比?甚至有不少小孩,“以瓦石掷之”,结果张载只好“委顿而反”。
  
  其实这个潘岳打鸟是假,招摇是真。所谓挟弹挟壶的王孙风范很可能是赤裸裸的抄作做秀。根据潘岳的一贯做法来看,潘岳十分擅长做秀。潘岳有“美姿仪,辞藻绝丽”的美名,才名冠世但“为众所疾”,想做大官而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只好依附当朝权贵贾谧。为了巴结贾谧,他和石崇经常等候在贾谧的官邸外,每当贾谧乘车外出,马车已远去,扬起一阵阵尘土,二人望尘而拜,引得众人纷纷围观,这当然也会传到贾谧的耳朵里。“望尘而拜”一词,便由此而来。当年洛阳道上那个挟弹携壶、少女少奶们无不“心向往之”的潘郎,今日却成了众人鄙夷目光下的趋炎附势之徒,实在有辱名士节操,令人叹息。
  
  弹弓只是一种娱乐工具,潘岳名士风流的丧失殆尽与弹弓并无干系。但有正人君子满脸一本正经,说弹弓玩不得玩不得,“外不足御寇盗,内不足禁鼠雀”,玩它有什么用?这就有点太呆板了。弹弓并非武器或用具,它的唯一价值就是娱乐,当然在这些道学家眼里娱乐是不能算作价值的。历史上倒也真有些人玩弹弓玩出了格,已经无法用娱乐二字来形容了。比如春秋时的晋灵公,喜欢在台上以弹弓弹人,看着台下东躲西*藏,狼狈不堪,晋灵公在台上乐的开怀大笑。又如三国时魏国末代皇帝曹芳,“常喜以弹弹人”。难怪后来丢了天下。
  
  弹弓虽小,也非雕虫小技,练得一流射术并不容易。历史上有的弹弓爱好者射术很精。《齐书》称桓荣祖善弹弓。登西楼见一种被称为鹄的鸟在飞翔,对左右说:“我当生取之!”于是拿弹弓弹射鹄的两翅,鹄羽毛脱尽堕地。桓荣祖于是将其养起来,待羽毛长全后放飞。时人纷纷称善。《隋书》称将军长孙晟善弹射。有鸢群飞,隋文帝对长孙晟说:“公善弹,为我取之。”结果长孙晟十发俱中,鸢鸟纷纷应声而落。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据吾人详加考证,自古到今还没有人能在弹弓射术上超过当代的许海峰。许海峰是中国体育界一杆著名的“老枪”,曾摘得落山鸡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据说许海峰小时候每天放学后都去打弹弓,每天至少打死20只小鸟才回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许海峰当时简直涂炭生灵,破坏环保。当然,如果许海峰从小没有结下“弹弓缘”,也不会练就举世无双的“准头”,日后更不会有奥运冠军的诞生。
  
  可见,弹弓虽小,机缘颇深,内有不少历史内涵。草成此文,以搏众人一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