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5|回复: 6

[散文杂记] 由此及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2 1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3-8-15 13:48 编辑

    阅读此文必备的心理状态:树立求实的信心,扬弃迂腐的累积;追寻先贤的脚步,舒展联想的双翼;忽视虚伪的羞涩,借鉴权威的成果;只要撕开羞答答的面纱,就会发现赤裸裸的真理。
       糖诗一首。
       清代徐述夔白话小说集《五色石》卷之六原题作:“选琴瑟三会审辨出李和桃两纳聘方成秦与晋”。故事说的是,才子佳人几经周折终成眷属。这是老套子,《红楼梦》中贾母所谓“诌掉了下巴的话”,不足为奇。但,内中有一段骈文,“诮那写别字念别字的可笑处”,颇耐寻味。原文不长,抄录如下:
        先生口授,讹以讹传。声音相类,别字遂多:也应则有野鹰之差错,奇峰则有奇风之揣摩。若乃誊写之间,又见笔画之失:鸟焉莫辨,根银不分。非讹于声,乃谬于迹。尤可怪者,字迹本同,疑一作两,分之不通:鞶为般革,暴为曰恭。斯皆手录之混淆,更闻口诵之奇绝:不知毋之当作无,不知说之当作悦。乐乐罔分,恶恶无别。非但阕之读葵,岂徒腊之读猎。至于句不能断,愈使听者难堪:既闻特其柄之绝倒,又闻古其风之笑谈。或添五以成六,或减四以为三。颠倒若斯,尚不自觉。招彼村童,妄居塾学。止可欺负贩之小儿,奈何向班门而冒托。
        一目了然,文不甚深。文中所诮,至今仍存。但看今日之影视作品及出版物──
        先来看影视剧:将清代征西将军“兆惠”改成“北惠”,对白字幕均是如此。此一“笔画之失”,将“手录之混淆”与“口诵之奇绝”同时兼备。莫非是人家“戏说”?对白将“成吉思汗(应音寒)”说成“成吉思汗(音汉)”。文史不通之故。字幕将“一代天骄”写作“一代天娇”。“谬于迹”,秀才通病。 “阿房(音婀庞)宫”念作“阿房(音锕妨)宫”。应该是望文生义不求甚解的结果。将“无相(音橡)劫指”的“相”字念作“相(音镶)”。相(音镶)字之解释:互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当面看;姓。用在这里貌似都不合适。所谓相(音橡),指事物的情状外形及性质。在这里乃是佛教术语,如色相、实相、人相、我相、众生相。作模样、容貌解。“无相”者,“外离一切相也”(见《坛经》)。劫,梵语“劫波”之省称,时间单位。各种记载中,其所表示的时间长短各不相同。如:《西游记》中佛祖曾经对孙悟空说:“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五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紧接着有“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聊斋志异·仙人岛》:“然作天仙须再劫矣”。《红楼梦》:“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甲戌批语:“佛以世为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小说家言不足采证。且看正规说法。《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我为菩萨,累劫行愿,一切布施,不逆人意,……”笼统。较为详尽的说法也有,大意是:以人间五十年作为天界之一昼夜计算,则:欲界诸天如四天王天神可享寿五百岁;夜摩天享寿两千岁;乐变化天八千岁;他化自在天一万六千岁。欲界之上,色界诸天天神一劫至五千劫;无色界诸天天神一万至八万四千劫。每一小劫约一千六百万年;每一中劫约三十二亿年;每一大劫约一百二十八亿年。诸天福报享尽,寿命终结时,会出现五大“衰相”:衣服染上尘埃;头上的鲜花枯萎;两腋间出汗;臭气侵入身体;在神座上感觉不适。死后仍堕轮回(《俱舍论》)。幸亏我不要修行。否则,倘侥幸或不幸功德圆*满,享寿八万四千劫,光写回忆录恐怕也要历时八万四千劫,不知道寿命够不够用。万一写不完,又堕落轮回,岂不是……呜呼哀哉! ──后来引申为灾难意,如在劫难逃、浩劫(《红楼梦》:“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此处意思应指后者。无相劫指是一门武功,见于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书中虚拟捏合了这门武功,意思貌似是说,只要内力充沛,无论多么浅显简单的招式(此处指指法,一种武功)都可以发挥巨大的威力,可以克敌制胜(渡过劫难)──并给出了破解之法:“以本相破无相”。──无相(音镶)劫指是何武功?金庸、达摩怕也未必知道。编剧导演们创出这“独门武功”真是比金庸及传说中的达摩老祖还要牛叉。 “南无(音那魔)阿弥陀佛”──南无,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阿弥陀佛,梵语意为无量寿佛,大乘佛教信奉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这六个字,在不同的影视剧版本中,读音五花八门南腔北调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剧集中,不同角色说出来的也不尽相同。可见,都没有对佛“尊敬或皈依”。“我佛慈悲”,不予计较;咱也“慈悲”一下下:不就是一句佛号嘛,空洞无意义,六字废话一句,爱咋咋得去吧。文言文“王天下”之“王”读音为“望”。如同“以衣衣之”中第二个“衣”读作“艺”、“以女妻之”中“妻”字读作“弃”、以某某好吃的“食之”之“食”读作“四”一样,是文言文中的特定读法,倘读错不免贻笑大方(有的字幕“贻”误作“怡”)。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亦是佛教术语。“般若”读作“波惹”,梵语音译字,与字形无关,不读“颁弱”。“波罗蜜”,也是音译字,有写作“菠萝蜜”者,貌似无可厚非。──但是,有文献(如《金刚经》卷子)可查,为何要不自量力地硬做仓颉第二呢?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中说宁采臣“……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据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第1版断句──文中“兰若”,即是阿兰若。佛教名词,其中“若”字念rě.梵名Aranya,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也泛指一般的佛寺。此百度之解释。电影《倩女幽魂》即是据《聊斋志异·聂小倩》小说改编而成。但是,有个问题。编剧或许是未读懂原文,不懂“兰若”之意,产生徐述夔所谓的“句不能断”的错误──认为“寺中”两字属上,将《聊斋志异》原文断为:“……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这样一来,原文中宁采臣所下榻的未命名的野寺(蓬蒿没人,似绝行踪)就有了一个名字,叫“兰若寺”──且不去讨论如此断句上下文是否语意通顺──影片中人物口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这个寺名:兰若(音弱)寺。并且,镜头也给了特写。问题是,这样一来就算是误读了原著(原著中,很多寺庙、客栈等处所都泛泛一笔带过,没有提匾额名字──现实中,有的“村寺”本来就没名号:或空匾无字虚挂,以待高明,高明不来,又不肯俯就庸手,宁缺勿滥,就一直“待”下去;或匆匆落成,未及挂匾;或年深月久,匾额脱落。──貌似蒲公行文惯例如此。如:鲁公女篇:“鲁以家远,寄灵寺中。”番僧篇:“太守遣二隶送诣丛林。”丁前溪篇:“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大力将军篇: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阎王篇:“后以故他适,路旁有广第,殿阁弘丽。”公孙九娘篇:“就税舍于下院之僧。”细侯篇:“询之,知为娼楼贾氏女细侯也。”崂──原文作“劳”──山道士篇:“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仙人岛篇:王冕骑着道士的拐杖,“凌空翕飞”,“落巨宅中,重楼延阁,类帝王居。”李生篇:“商河李生,好道。村外里余有兰若,──宁采臣聂小倩在里面否?哈哈──筑精舍三楹,趺坐其中。”封三娘篇:“昧爽封即去,约俟兰若,十一娘果往,封已先在”。还有更简单的,如:阿纤篇:“一日途中阻雨,至歇处,夜已深,遍叩无应。徘徊庑下。”后文主人开门款待了他,住一晚上,到“鸡既鸣”,也没说这里是寺院还是客栈。联系上下文来看,貌似是一住家),也一不小心露出了改编者学识的浅薄。又或许,改编者啥都知道,但是,出于影片视觉感官上的需要,就是要给起个寺名:虽然是个貌似没人来的荒郊野寺,宁采臣风尘仆仆来投宿,抬头见匾额空空如也,或者根本就匾额也无,多扫兴!现成的“兰若”二字,不用白浪费了!──事实证明,《倩女幽魂》是成功的,“兰若寺”也广为人知了。所以,这个“句不能断”的错误,瑕不掩瑜无伤大雅;甚或阴差阳错“因祸得福”。这算是模棱两可,貌似算不得错误的“错误”。又及:《倩女幽魂》中的“倩女”当然是指聂小倩。但是,典故另有所自。胭脂篇:施愚山的判词:“而乃感关雎而念好逑,竟绕春婆之梦;怨摽梅而思吉士,遂离倩女之魂”。葛巾篇:“妾不过离魂之倩女,偶为情动耳”。连续剧《海灯法师》台词:“纵观中国的历史,文人多不当官。东汉的郑贤(应为郑玄对白做玄音)入太学,后专门著书教书,袁绍想称帝河北,派兵押郑贤出来当官,郑不与相见,矣(矢?对白作矣音)志不肯。”
       为节约篇幅,下面只罗列荧屏、银幕中曾经出现的语音字形方面的错误,不再给出相关纠正解释:影视剧及电视栏目节目:气(音──错误读音。下文一律如此表示,不再赘述)拿归案;满(形──错误字形。下文仿此)山骗(音)野;皇帝招(音)曰;租(音,形或作阻)击步枪;名山古歃(音);默(形)守成规;奸(音并形)谍;树(音)见不鲜;坐收鱼(形)利;混小(音)视听;魔(音)样;“压轴戏”的“轴”字本是四声字,不少人硬是念成二声字,也可笑的紧——   
        出版物、印刷品: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责成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现代汉语词典。这词典,1977年年底最后编写、修订完毕,1978年12月正式出版,即《现代汉语词典》。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一些非法出版物如盗版书中的错别字不值一提无须深责。正版出版物也有一些似乎算不得错误、模棱两可的“混乱”之处。拿笔者名字中的“升”字举例。在现行简体横排版出版物中,“毕升”多有印作“毕昇”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23页。(1993年4月第1版)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化史词典》第329页。(1987年8月第1版)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510页。(1989年版)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第377页。(1980年8月第1版)难道是因“毕昇”曾发明活字印刷术,贡献巨大,“昇”字为他独用?却又不像:三联书店简体横排本金庸《天龙八部》第一册中,大理国两大高手:“善阐侯高昇泰”、“高智昇”。(1994年5月第1版)又,连续剧《亮剑》中,李云龙新婚之夜,妻子田雨曾手书“悄悄话”,字幕显示是“管道昇”写给丈夫赵孟頫(顺便说下“頫”。顶、题、颊等字,右面的“頁”早都“进化”成“页”了,只有在这个字上还显示着古老的遗迹。古怪——搜狗输入法中)的《我侬词》。是做人名用字用“昇”?却又不像:同一部《新华词典》第47页有“毕升”条。新华出版社《现代汉语辞海》第1282页:“1041──1048毕升发明活字印刷。”(2006年4月第2版)人文版《喻世明言》中“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张道陵七试赵升”两回书。华艺出版社崔永元《不过如此》第106页有“都是用毕升发明的话(原文如此)字……” 浙江文艺出版社《西湖古代白话小说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篇首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诗句,附加注释说“这首诗为南宋林升作”。(1984年1月新版)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词典》有“林永升”条。(1984年5月版)我知道规范字“升”的异体字(姑且如此说吧,因为对繁体字与异体字的界定、划分不是很清楚)有“昇”,还有“陞”。但是,知道这几个字的区别解释不了上述“混乱状况”。个人觉得,在表示度量衡意思时用“升”,在表示太阳向上运行意思时用“昇”,还是讲得通的。但是,不知道人家在取名时是取的什么意思或象征──比如毕升(毕昇):是取的度量衡意义,表示容量容器?还是取的表示太阳般蒸蒸日上的意思?──因此,仍然困惑于“升”“昇”在人名中的用法问题。
       学生时代知道一个规定:“了望”这个词汇在作为官方刊物《瞭望》名称时作“瞭望”,是个特例,别处一律“了望”,不许“瞭望”──特例也有改动: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瞭”作为“了”的繁体字处理。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规定,“瞭”读liao上声(了解)时,仍简作“了”;读liao去声(瞭望)时作“瞭”,不简作“了”。只是不知道“毕昇”是不是特例。即使是吧,咋还有公然违例的呢?是啥时规定的这个特例呢?
       另,还有一个“混乱状况”──钱钟书先生名字:人文版《围城》中作“钱钟书”。(1984年北京第1版)甘肃人民出版社《读者》总第167期第8页“魔镜里的钱锺书”一文中连用几十个“锺”字。三联书店《围城》中作“钱锺书”。(2002年5月北京第1版)据我所知,“钟”的繁体字(异体字)有好几个:锺、鈡、鍾、鐘,都可以组进成语如“一见‘钟’情”、“‘钟’灵毓秀”。倘放宽思路,假设取“钟”字表示“酒钟”、“茶钟”等度量衡意义,那么,除上述的鈡、鍾、鐘之外,“盅”字也有此意项,并且还是规范字(牵强附会啦),何以单选中了“锺”?明放着规范字“钟”不用,非要去标新立异,难道也是“特例”?《聊斋志异》小翠篇:“纳币于鍾太史之家”。钟生篇:“钟庆余,辽东名士”。大力将军篇:“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当为错版,完全可以统一作“钟”。
        列一条疑似排版错误的── 周汝昌汇校本《红楼梦》第五回:“数日来柔情绻缱,软语温存”。(2006年12月第1版) “绻缱”疑是“缱绻”之误排。缱绻,典见《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缱绻从公,无通外内”。同是清代人,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缱绻之情,兄固有之,弟亦何能不尔也”。同一部《红楼梦》第十六回:“又与智能儿偷期绻缱,未免失于调养”;第七十回:“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如何”有作“何如”者;“绻缱”,亦是如此体例?
       本文所引,除《不过如此》吃不准外,自认为全是简体横排正版。
        还是学生时代听来的说法,出版界有一规定(潜规则):允许有千分之三──有说是万分之三的错误。貌似是说每一千个或一万个字中有三个错别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校定时可以通过。倘是真的,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要允许?小说中叙述时有几个错别字,联系上下文还可以“揣摩”出原字来;工具书中有了错别字呢?有了不懂、疑惑才去查工具书的。“哑巴老师”也有错儿,岂不是要“以着破协榨了脚”!
        常听到有个喊得很响亮的口号:“精益求精”。不知道是求的什么“精”?恐怕是“为国捐精”的“精”吧?人民出版社“新华社国际部资料组”编的《国际资料手册》(内部发行,1977年12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中,有“《国际资料手册》勘误表”,列出错误二十六处,并给出纠正;又有“补正”四条。看人家这工作态度!说到工作态度,想起个典故──貌似上海吧,某栋楼的所有住户都在同一天收到一封信。米国寄来的,印刷件。大意是说:我们是这栋楼的建造者。四十五年过去了,这栋楼的“有效期”到了。再住下去,随时可能倒塌──建议立即全面维修或直接拆除。
         列出几条我能确定的规范字的读音或字形改变的例子── 1原来的“百(音博)色(地名)”现在改作“百(音摆)色”。2“胜任”、“美不胜收”、“高处不胜寒”之“胜”,旧读“生”,现在都改作读“圣”了。只是在注释时附加解释一下原来有“生”的读音,如《现代汉语辞海》的“胜”条。例外也有。香港电影《霸王花》中罗夫洛扮演的角色台词中就有“胜任”一词,发音作“生认”。3作为姓氏用字的“华”,只读“画”不读“猾”,见同一部《现代汉语辞海》。
        列出错别字五种情况── 1不明典故;2忽视语文法规;3读音相同、相近;4字形相似;5意义混淆。学生时代总结的。
        严格来讲,错字是错字,别字是别字。过去,比如写信写日记写总结,堆集文字靠手写,由于上述诸情况,难免涉笔成误,将某字写成别的字(别字);甚至,写出来的根本不成字(错字)。现在,随着计算机及手机的普及,应该说“写错字”的机会少了(除非你还用钢笔在纸上写信之类的):错误的字形,键盘根本打不出来;印刷物、荧屏、银幕上的“错别字”也是广义意义上的“错别字”。都是“别字”。(除非印刷厂雕版根本上就错了,或计算机字库中的字根本就有“错字”,而“错字”根本就不是字。儒林外史:“前日替这里作了一个荐亡的疏,我拿了给人看,说是倒别了三个字。” “诮那写别字念别字的可笑处”,就没提“错字”:连拿来取笑的资格都没有)──“错别字”本来就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在古代,“错别字”是可以用来通称、泛指;现在,则应该拆开来用,使“错字”、“别字”各有所指,名副其实。这当然是一家之言,“错别字”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在口语的使用上,不论写出来的是“别字”还是根本不成字,一律称之为“你写错别字啦”。
        再列出几条不能确定的例子── 洒家、咱家:《水浒传》中鲁智深(“关西汉子”)自称“洒家”。前不久,看张纪中的新《三国》,见董卓(“陇西临洮人也”)也以“咱家”自称。有些影视作品中,太监也口称“咱家”。但是发音有两种:za与zan。只是不知道如何发音?是否有地域区别?“洒家”与“咱家”有什么联系没有?只知道是自称“我”的意思。 2012年2月9日,山东卫视《调查》栏目播出的关于庙会的节目,看了一眼。女播音员介绍过程中说了一个词:“神祇”。她的发音是“神纸”,我晕,发音应该是“神芪”吧?或许她上学时教科书参考书课外书工具书上都标示提示表示指示“神祇”发音是“神纸”?不知道她年龄,无法推算她学生时代是何时,因此,就不去找那时代的出版物来考证“神祇”在那时代念“神纸”了。在这里,只简单说一下,祇:地神,泛指神。但是,当时忙着炒菜,匆匆一眼,没看明白字幕:或许字幕是“神祗”二字,那就是我神经过敏啦。“祗”的意思是恭敬。“神祗”呢?又及:节目中评论说,现在的庙会有很多乘机做买卖的,破坏了庙会的气氛,古时候的庙会不是这样的。这就不敢苟同了。如此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的民间聚会──正所谓商机无限,又怎会没有乘机做买卖的?在民间大聚会时乘机做买卖,恐怕是自古已然,正不必大惊小怪厚古薄今。《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写探春理家,计议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院里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色香料香草儿,都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处的利息更大。” 清代康熙以后,北京庙市以护国寺、隆福寺为最盛。护国寺每月逢七、八日集市,称之东西两庙。庙市中,卖买香花香草,贸易甚盛。笔记小说中记载及此者颇多。如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护国寺、隆福寺花市云:“两庙花广,尤为雅观。春日以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至于春花中如牡丹、海棠、丁香、碧桃之流,皆能来冬开入,鲜艳异常,洵足以巧夺天工,预支月令,其于格物之理,研求几深,惜未有著书者耳。”曼殊震钧《天咫偶闻》也说:“隆福寺在四牌楼北隆福寺胡同,月逢九、十日庙市。……庙市之物昔为诸市之最,今皆寻常日用,无复珍奇……”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清代康熙以后”至此,来自百度资料)──“最易生事”?难道是坛子飞进秧歌队?来看《现代汉语辞海》“庙会”条解释:“定期设在寺庙附近的集市。也指春节等民间风俗节日里举行的文化娱乐和商贸活动。” 还是《调查》。这次是调查名人故居──梁思成故居。又听到女播音员一个“口诵之奇绝”:“娶(音)直”。“曲”有二音。一:曲(音屈),①弯;②拐弯的地方;③不正确,不合理;④酿酒、制酱等用的发酵物;⑤偏僻的地方;⑥姓。二:曲(音娶), ①一种韵文形式;②歌曲;③歌谱。──无论如何,“曲”“直”在一起组成词语都没读上声的可能。另,男播音员说了个“彪悍”。没专心看电视,不能联系上下文分析是否为“剽悍”。发现手机上的搜狗输入法中“剽悍”不是既有词组,“彪悍”就是。难道是“剽悍”已经给驱逐出规范之外了?剽悍:敏捷而勇敢。(是个老词。)彪悍:魁伟强悍。(是个新词。)
        说点大众一直避讳的,也就是郭德纲相声所谓“电视台不让放的”:
        规范字“屄”:现在网友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在写作“逼”。如“装逼”。另一写法打不出来,字形:〖毛必〗。见于人民出版社周汝昌汇校本《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鸳鸯骂她嫂子:“你快夹着那〖毛必〗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此书出版说明说:“本书力求忠实于古抄本”,因此此字不是现行规范字。若论“屄”,出版物方面:恐怕只有在为数不多的(正版?)古典文学白话小说中和为数很多的(盗版?)地摊文学色*情小说中见到其满面含羞或赤身裸*体的“丽影”(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名著百二十回“全本”《红楼梦》四十六回:“你快夹着那屄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一般的中小型字典词典找不到,得大型的字书辞书──如《辞源》(始编于光绪年间,民*国四年又改编)才有。毛爷爷当年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话,我没去查阅大型辞书,因此,所谓的“才有”也只是孔融所谓的“想当然耳”。真是惶恐、惭愧、汗颜无地!影视作品方面:笔者孤陋寡闻,只在《梦想照进现实》中听到过:韩童生(特喜欢的演员之一)饰演的导演有句台词:“走多不牛逼呀!”韩童生一定是有心理障碍,有所顾忌,故意念走了音,说成“走多不牛悲(发音如此)呀!”顺便说下,“走多不牛逼呀!”──原文如此:参作家出版社王朔《我的千岁寒·梦想照进现实》。(2007年3月第1版)
        规范字“屌”:网友多作“吊”或“掉”或“鸟”。“吊”、“掉”应是依照读音杜撰的,未见正规的出处。“鸟”倒是常见于白话小说中,如《水浒传》就有。应该是“屌”的通假字?还是早期的杜撰?有说是“屌”的本字的(未考。倘是,则时下的以“雀”代“屄”而说“雀毛”就渊源有自、有证可据了。但是,说“吹牛雀”总觉得怪异)。另有一“学名”,打不出来,字形是:〖毛几〗〖毛巴〗。现在较流行的写法是“几吧”,读音是对了,但肯定不是正规字。一般的工具书也找不到,倒是在1959年出版的《汉语词典》中见到其“雄姿”:“JB,通称yj”。另,记得学生时代“茎”发音为“静”,现在念“惊”音──我记错了?
        规范字“肏”:网友一般写作“操”、“草”,又延伸出“擦”,估计是使用拼音输入法而偷懒(少打一个o)或怕被“和谐”而出此下策所造成的结果;要不就是因为输入法问题打不出“肏”来;再不就是只知道发音而不知道写法,只好“造字”。有的出版物作“入”,貌似鲁迅作品出现过。其同义词是“日”。跟“入”一样,使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卢沟桥事变之前,倘放飞联想的翅膀:大概人们在评论第一个“非婚生子”时就已经赋予这个字“太阳”之外的意思了。因此,跟“东洋人”无关,小鬼子们正不必心惊。一些香港影片中作“插”或“叉”。一般工具书也找不到。如《牛津英文字典》(补编除外)、《Websters二十世纪新词典》就不收“f*u*c*k”。可见,工具书不收这类敏感字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惯例,通例,“通病”,并非本土独然。仍然是《汉语词典》,将这一说伟大就伟大说粗俗就粗俗的举动形诸文字记录在案:“肏:俗谓交媾”。百度有解释说:“肏,注音:ㄘㄠˋ词意:指古代男子性*交动作。俗谓交媾。”。哈哈,为什么是古代?现代就不是了吗?为什么动作者定义为“男子”?还有一种解释说:“男子性*交的动作(粗俗语)”。奇怪,“女子的性*交动作”就不是“粗俗语”?说到“粗俗”,抄书一段:《笑傲江湖》:蓝凤凰微笑道:“不用怕,咬不着你的。你……你是岳先生的老婆吗?听说你的剑法很好,是不是?”岳夫人勉强笑了笑,并不答话,她问自己是不是岳先生的老婆,岀语太过粗俗,又问自己是否剑法很好,此言若是另一人相询,对方纵含恶意,也当谦逊几句,可是这蓝凤凰显然不大懂得汉人习俗,说自己剑法很好,未免自大,如说剑法不好,说不定她便信以为真,小觑了自己,还是以不答为上。── 宁中则性格、品行、豪气、剑法都可谓不俗;岳夫人就蝎蝎蜇蜇犹犹豫豫,应是受乃夫熏陶之故。心中一番思想斗争,人家只是随口一问── 还一种:“肏屄:粗鲁的话,常用在侮辱人的话中”。也有语病:根本就没说明白──没解释,仅算打了个“擦边球”。又,是粗鲁的话,语境未必是侮辱:“他俩干啥去了?”“在那屋里肏屄呢。”实话实说,未必是侮辱。一般来说,人们对这类话羞于出口倒是真的。还一种:“通常指男性主动对女性所施的性行为”。也有语病。倘女性主动呢?倘男性不主动呢?即使是男性主动吧,何以冠之以“通常”?还有例外?前面的“常”与这里的“通常”所指有待商榷。另,限定“男”、“女”或“男”对“女”也意指有偏,取意局促。总之,百度这几条解释,都遮遮掩掩语意含混蓄意“装纯”,越解释歧义越多。郁闷。都不如《汉语词典》“俗谓交媾”来得简洁明了又意蕴深远。“俗谓”:说明不是雅称;是约定俗成的称谓。“交”:互相;接触;不分谁主动谁被动;或说一方主动(或强迫)一方被动(或被*迫)、双方都主动也包括在内。“媾”:包涵了“行为”、“动作”,但是其意蕴绝不仅止于此。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交媾:不分褒义贬义不分时间地点不分男女老幼不分物种类别不分数量多少不分等级贵贱的通奸强*奸诱奸等所有奸情与非奸情前提下的性*交行为(即各种语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各种物种之间的各种性*交行为)。简单说(越解释越乱越解释越脸红)就是:所有性*交行为。区分下这三“奸”:按上述顺序是:双方都心甘情愿不择手段处心积虑地主动;一方一厢情愿地主动,一方极不情愿地被动;一方不择手段地主动,一方毫无防范地被动。
        上文说“大众一直避讳的”,现在更正一下:由“通称”、“俗谓”可知,并不是“大众”在避讳这类字,更没有“一直”。如:《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译文:含德深厚的行为者,就好比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骨弱筋柔却握持牢固,不知男女交合之事却能照常勃起──精力充沛之极;整天啼哭却不会力竭声嘶──和气敦厚之极。懂得取态柔和就可以达成生存的恒常,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就叫做明于道。生更执生是危险,心意过分纵使气机效能是逞强。存在过于强壮就会趋于老化,这不合于道,不合于道总是过早地灭亡。“脧”(音:嘴,阴平)《玉篇》:“脧,赤子阴也。”《现代汉语辞海》给出的解释是:“男孩的生殖器”。这恐怕是“屌”最早的写法了。附带说一下“祥”。
        记得有个“羊年”,电视节目中追本溯源旁征博引断章取义大讲特讲“羊”与“祥和”“吉祥”“慈祥”“祥瑞”的关系,净拣好听的说。咱也断章取义下下──“祥”是神马意思呢?预兆。来看“益生曰祥”的意思: ①生更执生是危险。这解释太晦涩。②纵欲贪生叫做灾殃。这就明快多啦。但没体现出“预兆”之意。③过分贪图享乐,前途堪忧。这样解,窃谓更妥贴。因为,这一章自“比于赤子”起一路设譬,层层递进,直至推理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的结论。整部《道德经》全是在讲预兆,规律。道,英文译为kay,意思是自然规律。找到世间万物的自然发展规律,遵从并维持从而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这才是老子他老人家《道德经》的主旨要义所在。他老人家有个学生,就是后来的孔夫子。孔夫子他老人家当年师承老子他老人家──有人说他其实只不过学了点“礼”,就忙着自立门户闯荡江湖去了──老来把“六经”从新整理了一下。其中的《易经》就明显可以看出与《道德经》的血脉关系:也是探求规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见微知著。俩老人家都崇尚自然,提倡并躬行中庸之道。──再看《孙子兵法》(其实,先秦诸子的学术论点大都以老子为依归。断章取义,捻其一端,发而挥之。因此,研究先秦诸子研究不通时,回过头去,都能在老子那里找到注脚。老子真不愧为“老子”):“禁祥去疑。”祥者,妖祥,灾祸也。现在一般辞书解释作“迷信指吉凶的预兆”。其实,窃谓这才是“祥”字正解,预兆分吉凶。预兆者,中性词。“吉祥”“祥瑞”“祥和”“慈祥”,都是断章取义,有所偏重:只取吉,摒弃凶。后来就变成褒义词:只有吉,没有凶(仅仅猜测,有空再考证吧)。而上文所引《道德经》《孙子兵法》两条明显是取其贬义。窃谓诠释老子最好的有《阴符经》和苏辙的《老子新解》。《阴符经》版本非止一个:有托名黄帝的,有托名鬼谷子的。我所说的版本开头是这样的: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大道不称,众有必名。生于不称,则群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大道治者,则名、法、儒、墨自废。以名、法、儒、墨治者,则不得离道。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是道治者,谓之善人;藉名、法、儒、墨者,谓之不善人。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自治。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形而不名,未必失其方圆白黑之实。名而不可不寻名以检其差。故亦有名以检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察其所以然,则形名之与事物,无所隐其理矣──晕,打住。
       《红楼梦》第九回:这里茗烟走进来,便一把揪住金荣问道:“我们肏屁*股不肏,管你〖毛几〗〖毛巴〗相干?横竖没肏你的爹罢了!” 有人对辜鸿铭说:“看一个督抚(相当省长)的才能,不必看他做事,就看他用人;不必看他委差,就看他的幕僚秘书,即可知一二。”辜先生说:“连他左右秘书亦不必看,欲观今日省长的好坏,就看他吹牛屄不吹牛屄。中国之亡,不亡于无实业,不亡于弱外交,而实亡于中国督抚之好吹牛屄也。”(百度资料)
       工具书中不收,别的出版物中却有,日常生活中作为口语也经常出现。行文中需要表达相关意思时,只好“逼”“掉”“操”乱用,貌似凭空多了几个多音字近义字同义字近义词同义词等义词──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屄”“屌”这“小两口儿”倒是有一个通称,叫生殖器。就是身上司管繁育后代(手段是交媾)的器官。当然,人家“小两口儿”也有别的职能,或说交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繁育后代。但是辞书“羞于出口”,就只给出如此单一的诠释。
        文学作品中,有时为求描写真实、贴近生活,不免照搬口语;倘将口语(包括俗语、粗话、谑语等)无谓改作雅语或术语或行话,则立显别扭。至少,有掉书袋、卖弄之嫌。甚至,反而显得不庄重、意存调侃或者轻佻。行话说这叫“没有生活”,应该先去“体验生活”──反之亦然。试举几例: “他真是个大肚子弥勒佛,一顿就吃了一斤多油条!”常见说法。“他真是个饕餮,一次用餐就消耗掉五百至六百克油条!”别扭。《西游记》中,孙悟空叫猪八戒将“三清”送到“五谷轮回之所”去。这“五谷轮回之所”其实是“大东厕(茅坑、厕所)”,八戒就笑悟空“着然会弄嘴弄舌”。自然,这是作者描写悟空之揶揄。老舍《龙须沟》:“谁出这样的主意,我肏他的八辈祖宗!” 端木蕻良《被撞破了的脸孔》:“肏你妈的,脱去鞋,到你家了!” 《阿Q正传》中:“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如此不通情理不通文墨,无怪乎“破布衫”成了人家的“衬尿布”和“鞋底”。这叫“有生活”。你叫阿Q咋说?“交媾”?“性*交”?他也得会哦!正像曹公(有人怀疑)描写薛蟠:人家都含蓄、雅致地说酒令,他倒好,酒令冒出句“女儿乐,一根〖毛几〗〖毛巴〗往里戳”。他周身没有二两雅骨(貌似连云儿都不如。人家云儿还能说“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比喻形象,意达辞雅。估计是锦香院的“头牌”),也只能说成这样了。马致远《荐福碑》:“傻屌放手,我赶相公去!”
        同是身上的部位,“零件”,胳膊背肩胛腰臀胃肾胎腱腩胸脇腹脑胯腋──奇怪吗?一色的月旁字。因为“月”就是“肉”。再一个“页”……──这么多“肉”,随便说随便写,不被“和谐”。为什么那个“零件”就隔离出去了呢?其实,《聊斋志异》中多次提到性器官,人家用的文言,得天独厚,读来一点也不碍眼,仅举一例。人妖篇:“女即抚生腹,渐至脐下,停手不摩,遽探其私,触腕崩腾。女惊怖之状,不啻误捉蛇蝎,急起欲遁。生阻之,以手入其股际,则擂垂盈掬,亦伟器也。”难道也和人一样,大名可以叫,叫小名就该挨打?
        列出几条文言文或白话文中关于性方面的写法(释义各有所偏),囿于篇幅,出处及引文从简──
        器官:牝。牡(东方朔《神异记》:“男露其牡,女张其牝”。《道德经》、《易经》、《诗经》、《金瓶梅》中也见过。释义当然不是单指器官。如二字连用:《聊斋志异·小翠》有:“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即十六岁尚且雌雄不分——男女不分)。阴。女阴。花心。阴*门。花房。阳。阳*具。尘根。尘柄。私。奔椓(见《聊斋志异》。椓:“古代一种割去男性生殖器的酷刑”。与“阉割”、“宫刑”、“腐刑”、“刖刑”等串起来讲或更容易明白,就是破坏身体器官──或器官的某一系统的刑罚。这里不做科学性的研究,只大略说下破坏身体器官──专指性器官的刑罚性质之外的一种行为:“自宫”。因为是出于不为生活所迫前提下的自愿、主动,有点反常,说一下下;主动或被动“净身”为太监不在讨论范围。例子出自金庸《笑傲江湖》。书中,除去刘正风“金盆洗手”一节提到官府以及王元霸家匾上落款为巡抚算是与政*治有点瓜葛外,全是写江湖恩怨、尔虞我诈、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等等。为一部《葵花宝典》,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貌似还有劳德诺纷纷“引刀自宫”。得到的好处就是武功大进──表面看来其实就是一个身手敏捷而已,但影片《功夫》中火云邪神说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果喜人。负面影响却更大。来看他们自宫后是啥样:林平之自残后,生理上固然不再健全,只怕给他罗摩遗体──参《剑雨》──也难复原,更引发自惭自卑甚至变*态心理,注定与“快快活活过日子”无缘了。本来与小师妹岳灵珊一同习武游玩唱山歌,令狐冲羡慕得要死;现在只好故意“不解风情”,甚至故意刁难,只盼小师妹自动放弃这段感情。又怕“君子剑”──其实是伪君子岳不群知道,多方掩饰。那种“纠结”,无法言喻;即令玩弄仇人于股掌之上,只怕潜意识中也是“爽然若失”。其实得不偿失,更害苦了小师妹。岳不群,号称“君子剑”,自然要在公共场所维护“正人君子”这块招牌,虽然好多人都看穿了他──如风清扬、鲁连荣是直言;不戒不来理会真伪君子,但与言几句就对他没什么好感;劳德诺是有目的的敷衍;冲虚和方证应该是看穿而不说穿;宁中则是心知肚明而无法言宣……看不穿的貌似只有令狐冲。令狐冲对师*父师娘有个情结──但是,床第之间呢,要维持男人的自尊或说要尽夫道享天伦,就不像板起脸孔装君子戴假胡子充“男人”那样好敷衍了。从风清扬的评论分析,宁中则年轻时人品武功性格模样都值得一提。如今落得如此下场,难怪后来从容就死。岳不群做“正人君子”的最大原因是,肆无忌惮做小人的时机还不到,只好韬光养晦。“三战夺帅”打赢时,避雨药王庙,令狐冲刺瞎围攻者眼睛、解了围后……好几次都差点原形毕露。林平之、岳不群“纠结”、“自卑”、“郁闷”、“遮掩”、“虚伪”都不如东方不败的“骄傲”来得爽快。他自宫前后的性格应该都是比较宽容的。很多人因他的宽容而得侥幸──如梅山四友、任我行。他自宫后最大的变化是心理变化。羡慕“女儿身”,对任盈盈的态度太古怪──任大小姐得以享受“圣姑”的待遇。喜欢男人,就提拔“宠幸”杨莲亭──杨莲亭之骨气,连向问天都佩服,未审何以如此“接受”东方不败──至于杨莲亭杀教中元老,东方不败现在兴趣不在这方面。他从生理上心理上都认为自己是──或使自己成为——如“服侍”杨莲亭、打扮、服药──一个女人。他自认为是成功的:练“葵花宝典”、夺位、“服侍”杨莲亭、绣花──业余爱好──想干什么就干成什么。因此他骄傲,他志得意满。黑木崖大战,他临死时问围攻他的对手:我要是不分神,你们赢不了我,承认吧?令狐冲他们都承认。所以,他死得毫无遗憾──为心爱的人而死──甚至自认为死得其所。其实,按东方不败的意愿,应该称其为“她”。她是病态的。她上了任我行的当。书中还一个与“宫”有关系的,不过不是自宫,暂名之“他宫”、“不得不宫”,哈哈──田伯光。田伯光喜欢仪琳,仪琳喜欢令狐冲,令狐冲喜欢岳灵珊,岳灵珊喜欢上了林平之,仪琳的父亲不戒和尚就大刀阔斧地将田伯光“椓”了。这里要说的是,田伯光“椓”了之后的事。田伯光后来对不戒貌似没什么怨言,与令狐冲更是愈加亲近,后来积极加入恒山派──为什么?轻功了得,逃之夭夭总会吧?个人认为,他对令狐冲能得到仪琳垂青大是羡慕。他自始至终对“仪琳小师太”就有一种超乎情爱性*爱之上的奇特情感,更不是“性欲”二字解释得了的,“柏拉图式”?抄书一段:田伯光听到那女子声音正是仪琳,大喜叫道:“小……小师*父,你来了,这可好啦。这直娘贼要……要害你的令狐大哥。”他本来要说:“直娘贼要害我”,但随即转念,这一个“我”,在仪琳心中毫无份量,当即改成了“你的令狐大哥”。──如果说现在他之所以畏首畏尾是因为受不戒的要挟,那么在小溪边呢衡玉院呢──咋跟《红楼梦》“蘅芜院”“恒无怨”“恒无缘”──发音如此相近?他要用强,仪琳可能完璧?当时他可不知道仪琳的父亲不戒。更何况,他明知道不戒、岳不群武功比自己高,仍是不甚为礼,想骂就骂“他*妈*的”。唯一的解释是:只要能见到“仪琳小师*父”的面,──能对答几句话当然就更好了,之外所有的想法都是真正的“非分之想”。小溪边、山洞中已经唐突佳人,心中一定后悔不已。小师*父但有所命,真正能做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区区“椓”一下,简直是小数点后的第一百位数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其痴情之甚,只怕比《鹿鼎记》中胡逸之的默默无闻跟随陈圆圆更难以理解。总之,是感情方面的上等人物,只是古怪而已。其实与“椓”了与否并无多大关系)。私*处。那话儿。
        行为:娼楼中事有:接客(女对男)。开*苞(男对女)。梳笼(男对女)。辞涉淫*秽,不赘。人事。男女之事。交媾(或简作媾)。交合(或简作合)。交媾、交合又或同时简作交,又或合称作媾合,又贬称作茍合(苟且之事)。野合。桑中之约。──典出《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桑中,有两解:一说为“桑林中”;一说为“地名”。《聊斋志异·窦氏》:南三复在窦家挑逗窦氏,窦氏美眉拒绝的理由就是“桑中之约,不可长也”。现在流行的“开房”其实应该属于野合的一种,只不过野合的地点没有在“野”或“桑中”,仍应视为苟且之事。所以没有在“野”,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吧?非也。朱东润给出的“期我乎桑中”的解释是:“后人认为是写男女幽会,故通作比喻引用”。其实,“桑中之约”仅是幽会(约),然“未入港”,捉奸都捉不到“在床”的;“桑中之游(游历)”才是真正的野合。又及,开房者未必一定是男女双方,因为有“同志”。如《红楼梦》中,薛蟠邀请(招惹)柳湘莲开房(当时习俗可以公然为之)。柳湘莲将他约至野外打了一顿。另,沈复《浮生六记》中,芸娘撺掇夫婿纳妾,怕就有女“同志”嫌疑。古代小说中好多所谓的青楼姐姐美眉之间的“手帕之交”怕也有同样嫌疑。当然,这里的与同性“同志”,并不违背“异性相吸”。如芸娘就没闹离婚(不过,貌似沈复满足不了她)。薛蟠就也娶妻纳妾,见了林美眉,也神魂颠倒。不像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后来却又改变作风想娶英莲──可见“异性相吸”很难违背。青楼美眉接客时也能曲尽“人事”而令猛男帅哥们忘掉自己的“糟糠”、“拙荆”。否则早给“炒鱿鱼”了。──有的更是找个猛男帅哥“从良”而去。宝二爷既和秦钟、柳湘莲过从暧昧,又能和碧痕(或作浪)花“两三个时辰”洗澡,“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可见碧浪确实是浪,并且留下痕迹——不再枝蔓。战(见于《金瓶梅》小说:第二十九回回目吴神仙冰鉴定终身潘金莲兰汤邀午战,第七十七回西门庆踏雪访爱月贲四嫂带水战情郎,第七十八回林太太鸳帏再战如意儿茎露独尝。现在有人将“战”形象延伸为“床上会师”。既新颖,又含蓄。出处记不清楚了,貌似电视剧《双面胶》就有)。圆房。行*房。房事。房中事。帏(闱)中事。闺阁中事。……含蓄、雅致的有:缱绻。燕好。乱。缠绵。温存。绸缪。款洽(或作接)、(这几个有点含蓄过头,不联系上下文很难定义为描写性行为)颠倒衣裳、床第(或关雎、巫山、于飞、琴瑟)之乐(或作欢)。云雨。尽夫(或妇或人)道。──所谓道,纲常中包括夫妻之道,夫妻之道中包括交媾。夫道指夫对妇;妇道指妇对夫;人道则男女通指,不仅限于夫妻之间。──影片《剑雨》中叶绽青(是这个名字吧)杀第一任丈夫就是因为他不能尽夫道。寂寞难耐,只好乱找猛男(不过,从她在接到信号立即就杀的那人来看,她找的未必是猛男,难道恰如她说细雨那样“是个男人就行”?说她找猛男,有点欠考虑。说她净找“不能”的,然后杀掉?后来发现转轮王“不行”,就很失望。──有点怪异,原因未明)发泄。找到转轮王(寂寞难耐之外恐怕还有利用的因素),而转轮王又没有尽人道的“工具”,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尽夫道的可能。叶绽青其实挺苦命。
        技巧:房中术。控纵(或作控送)之术。迎送之术。……为避免起哄,具体技术性操作从略。
        从事者:兔子(影片《功夫》中有个,还是个武学高手呢)。娈童。相公。优伶(分男女。当然不仅仅是从事性服务,兼职而已,“娈童”“相公”同理)。……
        列一条建议── 意淫:一般都将之与“性幻想”大体等同起来说。刘心武有独到见解。对他的一些观点不尽认同,但是“力挺”他对“意淫”的理解。美中不足的是未给出个好的定义:其所引脂批“体贴”二字,窃谓不能涵盖“意淫”之意。只怀疑诸多所谓的“红学家”们为什么不给“意淫”定义?如此重要的一个词──或说一种人生境界,岂能搁置不去触及?对这类用语、用意(《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之前的五回书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作者写作风格特异──或出于别的原因,其中出现好多或语焉不详、或指代笼统、或故弄玄虚的用语及难以索解的用意)给不出个压倒众说的、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定义、解释──或者更退而求其次,给出个较为公允的提法、“草案”的话,只怕《红楼梦》还有列入禁*书的必要,“必须的”。因为,由此产生的误解、负面影响很多。我一厢情愿地认为:为“意淫”定义,“红学家”责无旁贷,否则当不起“红学家”这个称呼;相对来说,辞书编纂者的责任要轻些。
        列出几条正规工具书找不到释义而网络上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如貌似:网络上约定俗成的用法是:好像是大概是也许是等意思,表示不确定。但是辞书中查无此词。因找不到权威解释,就不解释啦── 雷人、闪、同志、童鞋、阳光、宅男、宅女、硬伤(见文汇出版社余秋雨《山居笔记》引文──李庸《光明日报》文章:《余秋雨的两处“硬伤”》)、无语、型男、零距离、校花、达人、潮人、超人、衰人、恐龙、青蛙、花瓶、灯泡、切、貌似、牛叉、汗、偶、小三、门、大姨妈、猪头、捞、跑路、有木有、婚前试爱、试婚、闪婚(一同名电视剧名)、自语(萨顶顶“自语”)、世界语、受伤、伤不起……
        列几条个人观点(所列排名不分先后)──
        刻画人物最好的:电影中是《色界》、电视剧中是《儿女情长》、《冬至》、小说中(古典名著略)是《围城》、金庸作品、 ……
        最好的出版社(校对精准,少错或找不出错):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新华出版社、译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基*督教三自爱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列一条正规工具书业已定案而我就是不信服的── 形:释义 ①样子(形状)。②实体(形体)。③显露;表现。④对照⑤姓。例词:形式、形势、形象、图形、形态、形容、情形、体形、形状──“造形”,“造形艺(美)术”:朱光潜先生坚持使用“造形”、“造形艺(美)术”。型:释义 ①制造器具时用的模子(模型)。②样式(类型)。例词:型号、大型、模型、体型、造型、造型艺(美)术──“造型”、“造型艺(美)术”咋讲?现行工具书中已没有“造形”“造形艺(美)术”条。个人倾向于朱光潜,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论证起来太繁琐……
        列一条解惑的── 常见说起“佛的大弟*子”如何如何,“弟*子”们的名字种种不一──如影片《剑雨》,小说《西游记》曾提起;传说中济公也是什么罗汉转世。究竟佛有哪几大弟*子?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须菩提;神通第一:目犍连;密行第一:罗云;议论第一:迦旃延;头陀第一:迦叶;戒律第一:优波离;说法第一:富楼那;多闻第一:阿难;智慧第一:舍利弗;天眼第一:阿那律。〖目犍连,即“目连救母”故事里目连的原型。“犍”读作“牵”(查无此音)。迦叶,全称为摩诃迦叶。“迦”读作“惬”(查无此音),应为伽叶?阿难,全称为阿难陀。“阿难”读作“婀傩”(“难”亦查无此音,此处应通“傩”字)。
        任何事物都在一刻也不停歇地发展变化着。语言文字自然也不例外。听说“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教科书作“风吹草低现牛羊”了。这属于“迳改”──真是消除通假字的好办法。其实也有先例:现在常说的“拔苗助长”原作“揠苗助长”,“掩耳盗铃”的“铃”原作“钟(鐘)”。貌似无可厚非。“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语言中的词汇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词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新的词语不断产生,旧的词语有些不用了。……旧的词语不用,不一定就是消亡。语言最能维护传统,所以又是极富于保守性的。或者说甚至消亡了,也可以复活。……语言要求更新,也要求稳固。有些现成的词语如果能为人们的交际服务得很好,就不能随意‘革新’。”(郭良夫《词汇与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7月第1版)
        列一条生命力强变来变去万变不离其宗的── 老板:旧时有以此称呼戏班子中挑大梁者。随着戏班子改称剧团,戏子改称演员,班主改称团长,“老板”也逐渐改称为“当家花旦”、“当家小生”。“当家”又叫“当红”,因为正在“走红”。当然,“当家花旦”、“当家小生”的称呼也不仅仅局限于演艺圈,其使用面很广。“老板”在称呼“店铺主人”时,作为旧词汇还在使用,同义词“掌柜的”。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的首领,叫“头领”、也叫“当家的”、“大王”、“掌柜的”。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晁盖,《闯关东》中的镇三江、鲜儿,《西游记》中的南山大王。他们自然也是“老板”。随着雅称、戏称(谑称)的词汇数量的渐次吸纳(将原有字词的释义加以修改、引申),这类词的使用范围也渐次扩充到各个领域。释义自然或多或少有所变化。更延伸出新的词汇如“老大”、“大哥大”、“大姐大”、“龙头老大”、“带头大哥”。怎么变都是表示某领域中的佼佼者(且不分男女老幼,甚至有的所指不局限于人),真是万变不离其宗。
         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如:礼,笔,难,赵。二是删除局部。如:开,习,号,奋,医。三是同音替代。如:出,只,丑,后。四是全部改造。如:惊,万,从,归。五是简化类推。如:龙,庞,宠,垄。六是草书楷化。如:乐,为,书,当。“乐、为、书、当”原来都是草体字。但是,汉字简化工作并未结束,如“藏、曦、嘴、餐、罐”,“镶、骥、馕、颧”等字,笔画较多,有待于简化或进一步简化。而另一方面,为了印刷某些特殊的书刊,仍然要用繁体字。(百度资料)
        英雄不问出身。语言文字是否登上或退出历史舞台,实在只看有没有生命力;而有生命力的前提是有独*立的价值。“曌”,读音“照”。据说是武则天发明创造出来给自己做名字用的,现在谁还用?有个“琞”模样跟“曌”貌似有点渊源。只不知谁的生日大。“料理”,本是日语。飘洋过海,来为我们服务,我们就老实不客气地笑纳了。上述几条“司空见惯”的,有可能若干年后变成正规工具书中的一条。如“大虾”、“档期”、“酷”、“艳照”、“坐*台小姐”、“三*陪先生”、爽、“三*陪小姐”、“菜鸟”、“包养”、“走人”、“聊天室”、“美眉”……就是说着说着就作为“新词语”进了工具书的,如《现代汉语辞海》。只是奇怪:《现代汉语辞海》里收有“马子”却没收“凯子”,害得这“小两口儿”一个在《现代汉语辞海》之内一个在《现代汉语辞海》之外隔“海”害相思!不过,鲁迅所谓的三字“国骂”──即网虫们一般用“T*M*D”来代替的那三个字恐怕是不会走进工具书的了。估计“日”、“婚前试爱”也够呛──虽然“示爱”可以。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异体字为非规范汉字。除了以下场合外不允许使用: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百度资料)
       《容斋随笔·四笔》作者自云:文书一字之误,有绝系利害者,予亲经其三焉,至今思之,犹为汗下。……淳熙十三年在翰院,作《赐字南国历日诏》云:“兹履夏正,载颁汉朔。”书“夏正”为“周正”,院吏以呈宰执,周益公见而摘其误,吏还以告,盖语顺意同,一时不自觉也。
        《聊斋志异·胭脂》篇谈及施愚山爱才,举例云:尝有名士入场,作“宝藏兴焉”文,误记“水下”;录毕而后悟之,料无不黜之理。因作词文后云:“宝藏在山间,误认却在水边。山头盖起水晶殿。瑚长峰尖,珠结树颠。这一回崖中跌死撑船汉。告苍天:留点蒂儿,好与友朋看。”先生(即施愚山)阅而和之曰:“宝藏将山夸,忽然见在水涯。樵夫漫与渔翁话。题目虽差,文字却佳,怎肯放在他人下。尝见他,登高怕险;那曾见,会水淹杀?”此亦风雅之一斑,怜才之一事也。
        我替人家“汗下”,实在是有伤“风雅”。本来是即兴而作,没成想,越来越较真,越来越下笔沉重,兴趣锐减──算了吧,举两个例子呼吁一下、讲两个笑话轻松一下,就此打住吧: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海尔人的观念。
        任天堂公司第一个设计师横井群平问公司领导人山内弘志:“我应该设计什么?”山内弘志回答:“伟大的东西。”
         潘银斗(料是取日进斗银的好口彩)的父亲去世,按例请一私塾先生主持丧礼。灵堂之上,肃穆悲戚。先生唱名,先叫孝子:“翻跟斗──”(心情紧张?识字不多?)孝子自是不翻,仍是跪着,悲痛加上疑惑,一头雾水。先生见没反应,再接再厉,连叫三遍。孝子无奈,只好照办。先生大惊:这不是出洋相吗?忙叫潘妻乜氏阻止,用手一指乜氏:“也氏──”乜氏不等他说完,心想:“这叫什么礼节?难道我也要翻?今天豁出去了!”──忙也翻起了跟头。这先生真是“妄居塾学”!
         某童鞋普通话没学好,却爱到处实习。至某处旅游,饱览一番风景后,肚子饿了,想吃水饺。来一饭店,问服务员美眉:“水饺多钱一碗?”舌头卷得很认真,美眉还是听成“睡觉多钱一晚?”脸红轻声回答:“我们这里没这服务……”“不可能吧?怕我出不起钱?你就说吧,你觉得该是多钱就多钱。你们是挂牌营业,合法经营;我是正常消费,依法纳税。不用客气。”美眉想:脸皮真厚。偶还没做过这生意呢。忐忑道:“头一次──那就一百吧……”这童鞋一听头都大了,想:怪不得是头一次!吓得眼光下滑,不敢再看美眉的脸,喃喃道:“真黑哦──对不起,太贵了。希望你早日开张。”拔腿欲走。暗想:看你也挺不容易,就不去消协了。美眉低头看了看自己,想:偶天天洗澡,哪里黑了?更加忐忑了:“贵?那你说该多钱?”童鞋道:“我们那里才八块钱最多不过十几块钱……”美眉大怒:“偶黑?你才黑呢!──那说明你们那里的人贱──再说还没给钱,黑的地方你还没看见呢!偶要开张还不容易?才要一百,切,有的是顾客。没钱还想学人来睡觉,去死吧你!衰人!”童鞋……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 收起 理由
丁香的歌 + 2 实至名归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5 1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悠然通时风,俱杂文风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7: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
床第。应是床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2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是漂洋过海不是飘洋过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7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匠!一字之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16 09: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香的歌 发表于 2016-9-7 22:20
文匠!一字之师。

嘿嘿。谢谢夸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