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谈心头

[疑难辨析] 王阳明的"四句教"错在哪里?(冉顺德原创 网名 网谈心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08: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3 08:56 编辑

元道先生问:楼主如何证明孟子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1,因为王阳明自诩是继孟子的陆九渊心学的传承者,当然就应拿孟子说的核心理论检
验。
       2,孟子是继尧舜禹孔子曾子子思圣贤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承接了五千多年的文化又经过了两千多年历史的检验。
       3,现代科学也证明,“人性本善”符合人的社会化本质,人超越动物界并一路进化几亿年来靠的就是这个,人要在自然界永处于主导地位离不开这个。
       4,人的社会现实是人自我认同自我期许的结果,与佛教的自己所见是自心所现理论不谋而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0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3 09:45 编辑

希夷生先生说:呵呵!现在我们之间的分歧非常明显!
    1,俺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说的是自己心内不存在喜怒哀乐的时候。也就是无!只有是无才是天下之大本!
   2,人不能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要随时释发掉!这是这个“发”字。

答:
     1,自己用心反观一下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内心随时随地随事在不间断地生起情绪情感思想念头,生起的情绪情感思想念头又瞬间不间断地落下消失。念生念灭,不由自己。我们以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念头是一直的是一块整体,其实不是,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念头就像电影屏幕显示的电影,看似连贯不间断,其实是静态图片快速生灭的结果。自己内心处于“无”,岂不是成了枯木一段?
    2, 我们虽然对自己内心情绪情感思想念头的生灭不能自己,但我们能够觉知,我们能够如如觉知到自己情绪情感思想念头的生起又落下,落下又生起。同时,我们还能够主宰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思想念头表现出来,表现哪些方面,表现到什么层度,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这点能耐是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你自己在读我这帖子时就现在会想一下,自己走在街上,突然被不注意者撞了一下,自己转身本想大喝一声,可回头一看,是自己多年未见面的同学,你本想大喝的念头是不是就会立即转成惊喜?假如你一天早上到了你工作的地方,老板叫你立即去办一件事,你原打算上班后请假陪同学,可是你老板坚持要你立即去办他吩咐你办的是,说这事很重要,一定要立即办,你该作何打算?假如你真如你所说“人不能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要随时释发掉!这是这个“发”字。” 我忍不住好心温馨提示你一下, 是不成熟的表现,对你的人生非常不利,说严重点是危险的,看看网上爆料的不道德的事件,就是因为不能调控节制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思想念头所致。一味空掉自己内心生灭不已的情绪情感思想念头,强迫自己内心处于“无”的状态,是扼杀自己本有的生机,长期处于枯木玄冥的状态,容易引自己陷入自我愚痴;假如自己稍有情绪情感思想念头生起,就急不可耐地完全表现,是浮躁,粗暴,容易引自己走向自我毁灭。你的问题刚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个极端。与儒教的中庸、佛教的中道相背离。正宗道家也不应该是如你所说的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0: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内心处于“无”,岂不是成了枯木一段?先生不知这枯木一段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吗?
只有内心处于“无”,看问题才会公正无偏!所以儒学推荐。认为是天下之大本!石头是不是天下之物?石头有情绪情感思想念头就像电影屏幕显示的电影,看似连贯不间断,其实是静态图片快速生灭的结果吗?应该没有!
其实先生认为的天下之大本应该是人之大本!{:soso_e100:}
是发而皆中节!先生纠缠于“发”之一字是否有断章取义之嫌?
自己走在街上,突然被不注意者撞了一下,自己转身本想大喝一声,可回头一看,是自己多年未见面的同学,你本想大喝的念头是不是就会立即转成惊喜?
惊喜是惊喜!如果大叫大闹地将惊喜发泄那就是失“礼”!也就是失“节”!虽然惊喜但保持心头清明是“中”!脸显笑容是“发”{: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4 11:14 编辑

希夷生先生:
     我读到你说“这枯木一段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这句,我无言以对,因为你这一句错的太离谱了。《楞严经》里说,念佛要“忆佛念佛”,要达到“如母忆子““如子忆母”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精进修行,具无量功德,化生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具足庄严,我等众生,愿往生彼国,以其德行,当分三辈。《观无量寿经》明白告诉我们往生极乐的必备条件: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一心观佛念佛听闻佛号,往生细分为九品。何曾如先生所言,“西方极乐是一段枯木”?
       我认为你说的“只有内心处于“无”,看问题才会公正无偏!所以儒学推荐。认为是天下之大本!”一句不但太过空泛,误人误己,而且严重误解了儒教。试问:一个从偏远深山第一次进城的人,他内心一点都不存有十字街口红绿灯交替闪亮是何意义的知识,他对红绿灯交替闪亮应该是保持了如你所说的内心的”空“,然而,他能如实觉知到红绿灯交替闪亮发出的指令吗?能如实按红绿灯指示行走过十字街口吗?“无”不是如你所说的象石头枯木般。孔子说过“四毋”,《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中则译为“先生平日绝无四种心,一无亿测心,二无期必心,三无固执心,四无自我心。”
    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语今读》中译为:“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毋意,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毋必,是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能适应,能应变。毋固,是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是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他认为孔子的这一思想就是佛教的平等相。
     儒教道教佛教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都是立足着眼于人伦社会,修*炼自己为人处事的功夫。用今天话说,就是如何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如何立足自己的本职、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本有的能力、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本人的中庸禅对此提出“尽良能”,以完善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如此则构成“致良知,尽良能”一句完整的警句。先生仔细读一读三家的经论,认真想一想就会明白,儒家自己主张入世,这个世就是人伦社会,整篇《论语》记载的就是孔子与弟*子们讨论如何为人处事的对话,《孟子》一书*记载的也是孟子那个时代孟子的为人处事思想,明确主张“必有事焉”,空谈“有无”没多少实际意义。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也说的是我们自己的心要象水一样与人相处。读一读庄子的《庄子》一书,谈的全是人伦社会的事,他提出的有些方法虽然不敢苟同,但没有离开人伦社会这点,我们应该承认。说说佛教,六波罗蜜的每一波罗蜜,都没有离开与人相处,假如离开与人相处,何来“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对山布施?对水忍辱?对牛持戒?有意义吗?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理入不说,就说行入,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哪一行是离开为人处事的行?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说的都是”以人为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6 08: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言及人心本同与人心本善的问题,其实,两个意念的连环,是道德人性的问题。人心同,何同?俗语云:一种米养百种人。寻同,是孔子的“性相近也。”无论是大人物或小人物;良善或丑恶;神鬼之大善与大恶,靠近是人性之自然。人心同然,将心比己,也是人性自然基础条件下的将心比己,性善必然的人心同然。社会治理,是求同思维下的社会治理,所以有忠诚于实事求是民生经济的性善必然。性善,是人性自然之自然,人性自然之必然。船山说;“士庶之穷通生死,治乱循环之数亦大。”如是矣。笔者所说的自爱基础,是性善必然适全人性自然之理念,延伸转向他人、天下人之公共仁爱,方有忠恕、仁恕的道德实用,方有通情欲、通心志、成天下之务。船山言:“天理人欲,同行异情。”“无人欲则无天理。”“心统性情,而性为情节”。其理念逻辑十分明确。心性范畴有着内内外外对立统一的矛盾原理,如质与文、刚与柔、易与简、性与命、理与欲,等等,都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同样,分割性善与人性自然之间,道德与实务之间的矛盾联系,反求诸己的心性内学,追寻道德性善的人心本同,是迂腐的。
“前之人正心诚意则为圣人,后之人正心诚意则为腐儒”。我很欣赏章学诚的这句话。请楼主借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6 08: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生君问礼是什么?愚不才,作此答复。
依据先儒经典的义理学去研究礼的范畴内涵,通用性普遍,研究水平也很高。鄙人的思考,更多从天人理论下的义理学、古今通义的义理学、以及对现实逻辑透彻理解的义理学,三方面共同思考礼的哲学意涵。
从个体言,礼是角色的职责规范。角色位置,正名而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因其名有其实。名实,是礼的规范落实,价值评定。角色位置也是命,命的条件下自然生成,心性作用的文化积淀,共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心性结果,即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矛盾运动下的心性结果,是性命学的逻辑原理。礼的职责规范与性命学原理的哲学*联系,职责规范的实质内涵,涵容着知〔智〕能的心性本质与道德心性本质在内,礼的范畴是人事与心性*交融的哲学范畴。
从社会之天的角度,个体的角色规范转向他人、天下人,角色规范的集合,便有规范化的结构性、条理性和秩序性。从位置、规范、结构、条理与秩序的范畴联合,礼为本体的客观实在与哲学意涵深刻化了。性命原理转向各正性命的本体原理,体用范畴为主客范畴,人事与心性*交融的礼本体逻辑清晰确切了。以礼本体的理论逻辑重新思考《易传》的三道三才,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何以成为礼本体的主客范畴,仁义人道的融入何以成为仁礼的道德矛盾体,三才逻辑则透过任贤使能、各正性命的文化逻辑,成为规范结构的级能原理,权威专崇心性原理的人事准则。礼的范畴联接着人事与心性、实务与道德而成为实用性的本体范畴。
礼的道德性基础是自治、自理与自律。当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心性与行为时,便是礼俗;因材施教,学而教化,困而教化,成为天下人各持君子小人的角色规范便是礼教;在自理基础上施以强制性的律例与刑法,便是礼制,儒家德主法辅的政制思想。礼俗、礼教、礼制,以及职责规范、结构性的本体规范所归结,名实相副,性命和合,成为礼的完整性哲理逻辑。
仁统同,礼言分。礼分有层次,有差等。各正性命有差等、各有规范有差等、知能心性与道德心性有差等,身份与道义有差等、门第阶层有差等、富贵贫贱有差等。差等出自各正性命,社会分工与分配而自然形成。国家二次分配所完成公平合理的适度范围,主导并制造着差等的因果性。从分工到分配,心性人事的各个环节都有各自因果与连环性因果,都积结到公平合理的适度范围,有着人事方方面面的原理规则,心性内内外外的原理规则。违反原理规则,打破平衡。超出适度范围,走向极端。道德人性的失衡,即质文的矛盾失衡导致文史与质野的两种极向;道德与实务的原理失调,势成轻重的失衡,分别产生道德重与实务重的两种极向。调理平衡,抑制极向,保持差等合理的适度范围,是仁心统同下的礼分差等。人际的忠恕心性、社会管理层的仁恕心性、国家领导层的民生心性,建立健康的仁义心性体系、健顺的礼义实务性心性体系,达致质文刚柔之道。我想,这就是仁礼道德体“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大学问。
也许,鄙人的逻辑理论让人有陌生感,甚至认为怪论。在先儒文化中没有;汉儒宋儒也没有;明清的启蒙儒学也没有。其实,鄙人步船山的文化承续路: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船山云:“质文刚柔,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此理念逻辑前人没有。但是,《易传》三道三才有逻辑萌芽,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逻辑更靠近了。同样,人事与心性的礼本体理论,是基于对性命原理的深思熟虑而达致的逻辑升华。仁礼道德体也是受《易传》三道逻辑启发而得。船山云:“圣人之有为者,文与礼矣。”圣人之文是思想体系,心性文化的形上主导;圣人之礼就是人事心性礼本体的形上主导。一是立心,健康的仁义心性;一是立命,健顺的礼义本体。两个问题都是儒家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哲学思维研究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船山学说对先儒思想的逻辑还原与升华,同样,为适应商品时代心性文化的需要,必然要对船山学说作再度的逻辑还原与升华,这就是古今通义。人事心性*交融的礼本体,仁礼的道德本体,两类本体逻辑都是扎实于现实逻辑为依据,经过深密思虑而逻辑形成。离开了对现实逻辑的深切理解,恐怕也感悟不出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6 08: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3-9-6 08:17
希夷生君问礼是什么?愚不才,作此答复。
依据先儒经典的义理学去研究礼的范畴内涵,通用性普遍,研究水平 ...

先生的长篇大论俺深佩服之!俺怎么都做不到{:soso_e106:}
先生对礼认知俺认为只是对他人成果的集合,未做到人物合一。所以未能洞彻礼的真谛{: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6 09: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谈心头 发表于 2013-9-4 10:56
希夷生先生:
     我读到你说“这枯木一段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这句,我无言以对,因为你这一句错的太离 ...
我读到你说“这枯木一段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这句,我无言以对,因为你这一句错的太离谱了。《楞严经》里说,念佛要“忆佛念佛”,要达到“如母忆子““如子忆母”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精进修行,具无量功德,化生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具足庄严,我等众生,愿往生彼国,以其德行,当分三辈。《观无量寿经》明白告诉我们往生极乐的必备条件: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一心观佛念佛听闻佛号,往生细分为九品。何曾如先生所言,“西方极乐是一段枯木”?
先生不要断章取义!从您问我答中看,俺说的“枯木一段”所指的是心,而不是指枯木。而从先生所问中的内容看先生说的枯木一段”所指的是心,为何现在将枯木一段看成是枯木?这岂不是“如母不忆子”“如子不忆母”乎?净念不相继以至于先生断章取义?
俺这句话非要撤出来说也应该是“这枯木一段似的心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
我认为你说的“只有内心处于“无”,看问题才会公正无偏!所以儒学推荐。认为是天下之大本!”一句不但太过空泛,误人误己,而且严重误解了儒教。试问:一个从偏远深山第一次进城的人,他内心一点都不存有十字街口红绿灯交替闪亮是何意义的知识,他对红绿灯交替闪亮应该是保持了如你所说的内心的”空“,然而,他能如实觉知到红绿灯交替闪亮发出的指令吗?能如实按红绿灯指示行走过十字街口吗?“无”不是如你所说的象石头枯木般。孔子说过“四毋”,《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呵呵!先生要先搞明白“无”和“心成无”之间区别!“无”指的是一切皆无,包括心!“心成无”是指心是存在的,而心的体是中无,像皮球!皮球的皮是心之体,这个“心成无”的无是皮球的中空!这个中空也就是佛家说的“空”性!
您说的这个人在未进城之前,他根本不知红绿灯交替闪亮的存在,这个红绿灯交替闪亮在他心中是无,也就是没有绿灯交替闪亮意义的“心”!进城后看到绿灯交替闪亮后感到很新奇,不知代表什么意思,他建立了绿灯交替闪亮意义的“心”!随着慢慢的掌握绿灯交替闪亮的规则和意义,他的绿灯交替闪亮的意义“心”慢慢充实!以至于全部掌握,不在心中纠缠,一看既明,做到了视而不见!这个不在心中纠缠就是“心成无”含义!
这个“心成无”之所以像“枯木一段”在于都生过!都绝学!绝学无忧!故,“这枯木一段似的心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6 16:33 编辑

     国学复兴论坛质文刚柔先生:
     读了先生的帖子,很受启发。本人没有读过王船山的书,他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代哲人,想必其书中有很多闪光的思想,不知最能代表他思想的书是什么,我打算抽时间认真读一读。因为本人近二十年来醉心于佛教禅宗,近一年来细读孔孟及宋明理学大家的书,我的想法与先生的想法有相近似处。不过我潜心于社会人伦心学,不作抽象玄辨,全在自心日用。本人不敢说创立只说是提出了中庸禅这一概念。其定义为:庸禅一体谓之中,不生不灭谓之庸,生灭变化谓之禅。相对一体,多元和谐。从现实具体人心看,是一异之中,一即人心同,异即人心异。一异中,凡人概莫外之,就此言,人心终究本同。故本人中庸禅之中,是如禅宗所谓向上一步,儒教称之谓大同。中庸禅心学不排除人基于生理的心理,但其立足着眼的是基于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心理,这与从尧舜禹孔孟以来是一脉相承的,如孔子的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人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自然的主宰,不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由抱团取暖到结社互助开始吗?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关键的一步,在与其它物种生存竞争中取得决定性优势的一步,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始意义,不是如后来有人解释“人之初”为个人出生之初。而是抱团取暖,结社互助,是我们人基因本性亿万年来遗传至今的本性。既然抱团、既然结社,相伴而起必然就是秩序规则到今天的道德法律。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原始祖先开始出于与自然灾害、猛兽侵扰抗争,出于取得更多生存资料目的而抱团结社,由于没有秩序规则,却在团内社内出现了相互争夺甚至残杀,于是,为了避免团内社内的相互争夺残杀而制定规则,确立秩序,这就是古人那时的用心,表现出的就是后人称为的礼。这一切都是本于善意的开端,这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另一意义。我们要清楚,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上的,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人、一切利益人。今天,“人之初,性本善”不但没有过时,应该是有更现实的意义,过去为了解决不利于人生存发展而制定有利于抱团取暖结社谋生的秩序规则即“礼”,如同我们的原始祖先抱团取暖一样,会伴随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困惑,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困惑就说当时的抱团取暖是恶或有恶的意图在里面;为解决出现的困惑制定秩序规则,会相伴出现新的困惑,不能说当时制定秩序规则发心就是恶或有恶的意图在里面;今天面对昨天的秩序规则,必然会出现新的困惑,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为解决困惑,制定新的秩序规则。我们一定要坚持“人之初,性本善”这一信念,制定新的秩序规则,是为了解决目前的困惑,是为了人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是出于纯善的目的,而不能说我们制定秩序规则非善非恶、或说善恶间杂,更不能说是出于恶的目的,当然首先是更不能如此做了。本人的中庸禅就是出于如是思考,庸者不变,禅者变化,中者一体。如果非得与传统文化相联系,那么,不变为阴,变化为阳,阴阳一体,就是易道太极,就是矛盾论辩证法。禅者含多义,圣贤禅让、老庄物替、佛禅“父母未生前之本来”。中庸平常、禅风高俊,鸢飞鱼跃。中庸入世,佛禅出世,庙堂内圣务民生,山林外凡了生死。致良知,尽良能。 天理人欲仁心本善,发而中节适宜为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岂可尽言,简之,中庸禅是世出世法,浑然一体,贯穿古今,融通三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6 16:12 编辑

国学论坛希夷生先生:

我何尝不知你说“这枯木一段似的心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我就是针对你错解佛教而说的,学佛不是要将自己的心弄成象枯木似的毫无生机。我这里给你摘录一个禅宗公案,你慢慢参一参,也许对你有帮助:昔有一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应时如何?”主曰:“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以后还有故事,我就不讲了。
       你说到“他建立了红绿灯交替闪亮意义的“心”!随着慢慢的掌握红绿灯交替闪亮的规则和意义,他的红绿灯交替闪亮的意义“心”慢慢充实!以至于全部掌握,不在心中纠缠,一看既明,做到了视而不见!这个不在心中纠缠就是“心成无”含义!”佛教的“空”,说是心成无,举了皮球的中空,有点意思。不过,你再进一步想一想,其实我们的真心本性是无所不具,是妙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是一不是二,一体,就对了。我们的心本有的仁是善,本有适宜表现善意的能力则为义,我们人有规范交通秩序以保障行人安全的本有善心,有建立红绿灯以规范交通秩序本有的能力,我们有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人我伤害的善心,有认识红绿灯闪亮意义的本有的认识能力,所以“人心本善”。本人的中庸禅就是:致良知,尽良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08: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看看鄙人拙文《儒家的文化与命运》,也许对你有帮助和启发。楼主要看船山书,我认为船山最有代表性的有:《读四书大全说》、《诗广传》、《尚书引义》、《周易外传》等,史书是《读通鉴论》。中国思想史出现两个集大成的思想家,一个是荀子,集诸子百家之大成,发展孔孟儒学;一个是船山,出入汉宋儒学、出入道佛学说,完成对孔孟儒学的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大自在君认为儒、道、佛的逻辑都是模糊。他是否知道,共和国短短六十多年历史,已发生WG前后和改*革开*放后两段截然不同的心性文化,何况要跨越二、三千年历史去理解古人的逻辑之真?所以,逻辑还原最重要,难上加难。船山时代距今不到三百多年历史,通过船山学说对先儒学说的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又扎实于现实逻辑为基础对船山学说的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实现对先儒学说的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这是研究传统文化的思路与方法。楼主先研究佛学,后研究孔孟及宋明理学,有这个基础去研究船山学说,更容易入门了。楼主的圣贤心法,有点歪了。任何内学心法,包括道与佛,基于心性文化内内外外原理法则,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感知、理知而解释所形成。儒家心性在《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逻辑段落中见证出来,如何理解?透彻理解?正心,圣贤心法,经格物、致知到诚意,是心性内外功夫的完成。格物,外学。所格之物,非单纯之物。从天地人参的理念,物、事、人三个基本元素之复合,不可分割的复合;从实体形态,事物、人事与心性三个基本元素的复合,不可分割的复合。船山提出顺乎物则、疑乎人心的心物原理,《中庸》提出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者的天人理论,事物范畴就是顺乎物则的诚者天道的逻辑范围。疑乎人心的思虑就是诚之者人之道的逻辑范围。人事与心性两元素交织与交融的礼本体,仁礼的道德本体,都属于诚之者人之道的逻辑范围。一切事物受到心物原理原则所制约,受诚者天道的客观规律所制约,经由本体运行范畴所产生。格物,格存在的一切事物,从观察到感知、致知,进入诚意的心性内学的感知阶段。什么是诚?诚之者人之道之诚,复归诚者天道之诚。诚者,实也;诚心,忠也,忠性求实。忠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性善必然本性,调衡着道德与人性的矛盾;求实就是忠诚于实事求是的民生经济,道德与实务的同道合理共体,调衡着道德与实务的矛盾关系。正心,心性内学的理念阶段,即圣贤心法,必要穷理于道德与人性、道德与实务的矛盾原理而形成,传导并主导社会健康的心性文化,发展健顺的礼义文化。内学心性的哲理逻辑,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逻辑影子,存逻辑依据,值得透彻理解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09: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谈心头 发表于 2013-9-6 11:35
国学论坛希夷生先生:

我何尝不知你说“这枯木一段似的心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我就是针对你错解佛教 ...

呵呵!先生应该听过枯木生新芽吧?枯木不等于死木{:soso_e100:}
真心本性是果,非心之本体!
心本无仁!仁是果也!婴儿有仁乎?或者婴儿无心?
先生一直是在拿果当本,实是缺乏求真{: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7: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生先生:
     看来我们谈的不是同一个概念。我所谓的本心,是人伦社会之心。而你所谓的本心,是基于个人生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7: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先生,你基于王船山的理论,我基于现实人伦自己用心的实际。待我认真拜读王船山的文集后,再就纯理论问题向你请教。正与人相处时,自己的用心,“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是有还是无?会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08: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谈心头 发表于 2013-9-9 17:39
希夷生先生:
     看来我们谈的不是同一个概念。我所谓的本心,是人伦社会之心。而你所谓的本心,是基于个 ...

呵呵!您终于发现了这个问题{:soso_e100:}
您连人伦社会之心这个心是如何形成都不知道,又怎么去讨论它呢?
放下您的偏见,好好的,认真的,求真的重新看看王阳明的"四句教"吧!他是说您所谓的心是如何形成的{: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7: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10 17:34 编辑

请教:

希夷生先生认为王阳明所谓的“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心体”是指婴儿之心?
希夷生先生认为佛教极乐就是如枯木一般的心?
希夷生先生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说的是自己心内不存在喜怒哀乐的时候。也就是无?
希夷生先生认为人不能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要随时释发掉!这是这个“发”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1 1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谈心头 发表于 2013-9-10 17:24
请教:

希夷生先生认为王阳明所谓的“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心体”是指婴儿之心?

而是说婴儿也是有心之体的,但应该没有仁。
以下的都是俺认为的,如有错误请先生指正{: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2: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11 12:52 编辑

      希夷生先生,我们相互学习吧,指正万万说不上,共同探讨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为了传承弘扬。争论 不是为了个人的输赢或面子上过不去。还是说说王阳明吧。王阳明自己也说,他的学说经过三次转折,曾醉心于佛老,后幡然悔悟,潜心于圣贤心学,其实就是以继陆九渊之后的孔孟心学正宗自居。我读《王阳明文集》,对他早逝很是遗憾,再加之他一生官宦沉浮,在潜心研究学问上功夫不够。显得非常粗疏,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在《明儒学案》及钱穆编撰的《王阳明》书中都有对他的早逝,对一些学问上的问题他自己没有想清楚,没有说完善感到遗憾。在他自认为从佛老学问走出后,力排佛老,但是,他不自觉地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他的很多话有很多就是佛老的原话。我并不是说佛老的学问怎么样,而是指出王阳明他自相矛盾之处。我的意思是不要一方面引用佛老文字,一方面又排斥佛老思想。我知道,他的“心之体”说其实就是老庄的思想,但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谈到心如婴儿的心,是在柔软的意义上的,与老子的“上善若水”贵柔思想一致。庄子在《齐物论》说到“肢如枯木,心如死灰”,也仅仅是修心的方法,是希望以此将自己的心导引到与万物齐一,与天地一体状态这一意义上说的,与庄子物极必反达到极致的相对主义思维是一致的。佛教禅宗六祖谈“本来无一物”是从我们的觉性上谈的,但不是究竟的说,因为镜面是空,然而镜面里面始终有万物映现,不是一切都没有的顽空,恶性空,因为我的本心里无所不具,潜藏有无限的能力,无限的光明,自行宝藏,“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后来六组在五祖给他讲《金刚经》是,感叹道:“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才说完善了。佛教究竟的说法是“空有不二”,禅宗主张我们的心是“活泼泼”的,如《易经》所说“生生不息”“厚德载物”。本人的中庸禅就是打算融通三教,不再遮遮掩掩。所以,如果拿以他自诩的学问衡量他,孔孟的思想就不是他那样认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2 08: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王阳明俺不做评价,但楼主的一楼却错的离谱!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也就是说构成这些“心”是由弗思而来,但其中原理并未阐述!王阳明不过是对此进行深入阐述!而君所论是站在有恻隐之心后如何如何,根本不是在同一层次的对话!先生欲要打败王阳明还早着呢{:soso_e113:}
先生根本未读通三教原理!所述不过是个人的“我”见!{:soso_e100:}
对“这枯木一段似的心其实就是佛学说的极乐”!这句话您纠缠于枯木的外相而致使对俺做出错误的评价是您对佛学的未通透{: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1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说的不错,本人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过本人努力不是要打败谁,学理问题,本人也是不得已而说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10: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13 10:55 编辑

我昨天读《明儒学案》,才发现对王阳明“四句教”提出质疑的早已有之。有的是认为王阳明的“非善非恶”是禅宗提法,从排斥佛教禅宗的角度对王阳明的四句教提出质疑。我是从人心本来对王阳明“四句教”提出质疑,学理大事,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我的看法不一定就符合人心本来,但至少与我目前对自己心的体认相符。《明儒学案》记载一位叫尤时熙的,他将“格”解为“通”,他说:“蓋物我一体,人情不通,吾心不安。”“是以必物格而后知乃至也。”“通则物各付物,意见自然无所容。蓋才着意见,即为意见所蔽,便于人情不通,便非天则。天则须通乃可验,故通字是功夫。”已经非常接近于本人的“容”解了。我开始读《大学》,有三点疑惑,一是圣贤与万物一体,如果按王阳明的解释,如何与万物一体?二是修学在自己的念头萌动的微几处就去恶为善,自己潜在的想法如何出的来?自己潜在的念头出不来如何致知?三是宋明理学都说要在一念萌动处去恶为善,《大学》却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后来自己读到《易经》的乾卦“生生不息”,坤卦的“厚德载物”,用以反观自心,自己才恍然大悟,《大学》格物原来是容物。曾子以修身为本说的太准确了,自己内心生起的念头想法,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思想无罪,为什么要在一念萌动处就扼杀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庸》与《大学》的“格物”“容物”是通的,“发而中节”,我们要在人际社会表现于言行即要发时,才要从涉及他人影响社会考虑,才“正心”。所以,我认为:“正心”才是“闲邪存诚”“去恶存善”,“修身”才是“为善去恶”,“发而中节”。我们把《大学》八条目反复多读几遍,就会有体会。自己的思想深处不容许它浮现出来,如何“致知”?所以《大学》说:“致知在格物”。举个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的例子。有个人,非常爱整洁,整天双手悬着,稍不慎接触什么,立即就用肥皂反复清洗,然后用酒精反复擦。家里的凳子夫妇分开坐,外人到他们家,有专门供外人坐的凳子,假如外人一不小心坐到他们的凳子上,他就非常紧张,客人走后要反复消毒。一句话,洁癖。活的太累,毫无生机可言。假如按王阳明的方法去做,有可能误导自己成为心理洁癖。出于此考虑,我不得不指出王阳明“四句教”的错误。我们理解王阳明他也难,有他那样的认识已经不错了,一是他处于那个时代,二是他一生来去匆匆,三是早逝,所以他端出的大多是夹生饭。但是,虽然我们今天理解他,但考虑到假如今天有人按王阳明说的要求自己,有可能误导自己,要求别人,则会误导别人,所以有必要指出来。而且,明儒质疑王阳明是说他在说禅,其实究竟的禅也不是王阳明那样说的,禅根本不是要在自己一念萌动处搞什么“为善去恶”,恰恰相反,是与《大学》“格物”即“容物”思想相一致,是生发,是无所不容。读一读圆悟克勤禅师的真净偈:“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眼睛里打不的一点渣子的人,是不能与人群融为一片的,不是禅家的精神。好了,还是回到《大学》来。我们应该至少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格物“容物”就是《中庸》的“未发之中”;二是“修身”为善去恶,就是《中庸》的“发而中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4 1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3-9-14 10:32 编辑

   国学论坛的天命不敢辞先生问我“为什么阳明子的“知”是判断、是“第二念”,而孟子的“知”就“第一念”?孟子的“知”就不是判断?“第二念”与“第一念”的区分在那里呢?
      我尝试着回答:首先回答第一念与第二念的区别:第一念是直觉,是自己本性的觉知,没有念头意识渗入,《楞严经》佛告诉阿难尊者“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知之中,假如自己突然立一个“我知”就不是本然之知,就是如六祖所形容的,“犹如太空生闪电”。第二念就是如王阳明所说的“至善知恶”,立了一个知,还立了善恶,并还分别善恶,已经不仅仅是第二念,而是“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变六粗”,完全是意识的产物了。举个例子吧,一天自己出门,突然从天空掉下一飞鸟拉的浠屎落在自己的头上,自己知道了,顺手将其擦掉,心里不起任何联想及情绪,就是第一念,假如自己一看是一鸟屎,相继生起“哎呀好臭” 的念头,就是第二念,如果相继生起“倒霉”,心理为之烦恼,就有了善恶的念头,就是六粗了。
      再回答为什么孟子的知是第一念,王阳明的知不是第一念?我们读一读孟子对恻隐之心的描述,就明白了。“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的本心是纯善,且无纯善之念。比如我们说黄金,黄金的本性是纯金,说其黄金本性是纯金非纯金如何粘的上?说黄金是纯金非是纯金或是纯金非纯金都是第二念,是剩语。举《论语》的话作为佐证,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含有第二念的意思,孔子说不厚葬父母,自己内心不安,就是出于本然,是第一念。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剩语 。如同一个人走亲戚当客人,回家后家人问他“今天别人请你吃了什么?”他回答:“请我吃不咸不淡”一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0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国学论坛心无住先生:格物是“格除贪嗔痴,保持内心澄净。”
答:先生所言“格除贪嗔痴,保持内心澄净。”是佛教指点新入门的话,不究竟。真实情况是,我们内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我们内心本来清净,”保持内心清净“一念就是致使内心不清净的一念。孔门不这样抽象悬空看,孔门结合具体事情看,关键在于是不是符合仁义,是不是与民众同。比如:孟子回答齐宣王“好勇、好色、好货”,齐宣王“好勇、好色、好货”用先生那句话衡量就是标准的“贪嗔痴”。而孟子如何回答,要由你齐宣王有“三好”想到民众的需要,首先满足民众的需要,与民同乐。谁都希望过好日子,幸福生活人人向往,问题是,不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要共同幸福。先生说的,在佛教入门书里不错,但在《大学》里,那是“正心、修身”阶段的任务。这里还有一概念需要澄清,就是“物”,我对“物”的理解不是如先生所理解的那么狭窄,我对“物”的理解是“由心所生、被心所识”。假如将“物”理解为先生的“物欲”,并推出就是“贪嗔痴”,那么,“与万物一体”又如何理解?“厚德载物”由如何理解?“万物皆备于我”又如何理解?将“物”理解为“由心所生、被心所识”,一切都迎刃而解。如同佛教的“法由心生”一样,这就是佛教对“法”的定义,可一些人不明白,非得要心外求法。举个王阳明的例子,王阳明没有明白我国圣贤心学与佛教一样是内学,是向心内探究,“物”不是今天人们理解的心之外的物体之物,如我国《诗经》里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说的全是人心上的现象。庄子有一篇《齐物论》,说的也是我们的观念,心态。而王阳明没有明白这点,一次他回答他的一位弟*子问山中花的公案,他回答就太牵强。一天,他与弟*子一道游山,一位弟*子看到山中之花就问阳明:“此花在山中自开自落,”意思是明明在你的心外,怎么会在你的心内呢?阳明答:“你没有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山中的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王阳明的弟*子不明白“物”是指我们的心理现象,王阳明也不明白,硬要心外求物,如同佛教批评那些心外求法的外道一样,对其概念没有弄清楚。如同我国的中医里的一些概念,假如有人非得拿中医里的一些概念与现代生理解剖上同一字所标示的器官对等,那一定要犯大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2: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国学论坛天命不敢辞先生,我是就人心本来存在的事实及我国圣贤心法当然包括孔孟佛教心学为依据。我再次提出,人心本体是仁义至善,也就是佛教的清净万法,王阳明自己临终遗言“我心光明,夫复何言”。王阳明所说的“光”就是《易经》“坤以简能”之能,孟子的“良能”,六祖的“何期自性你,能生万法”。所以,本人的中庸禅提出“尽良能”。王阳明所谓的“明”就是《易经》的“乾以易知”之知,孟子的“良知”,六祖的“何期自性,本来清净。”王阳明的“致良知”。王阳明推崇备至的陆九渊认为我们的本心就是孟子的“舍生取义”,是陆九渊感悟的“宇宙之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见,王阳明临终才体悟到“人心本善。”不是他自己开始所谓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孟子说,“可欲之为善”,生生之谓善,我们心本体就如《易经》天地之性“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凡阻止扼杀生生之性、覆载万物的便是恶。进一步如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道德基础,是我们作为人的本性,心体。否则,如孟子所言,非人也。我们本性的善为什么透不出来,表现出善恶间杂的言行呢?如孟子所言,我们失去了我们的本心。佛教认为是因为被积垢遮障。其实,我们的本心既没有失去,也没有被遮障,是因为我们不敢自我承当。我们为什么不敢自我承当,就是因为听了象王阳明这类似是而非的“格物”错解,在潜意识能力欲表现而尚未表现之初就被似是而非的道德意识压制住,表现不出来。我的意思不是说有什么冲动立即表现于言行,而是应该任其浮现出来,任由自己内心感受之,体验之,思想之。只有首先放开思路,打开言路,才能找到行为的出路。我们要表现于社会人际时,打算言行时,才有所选择。这是“未发之中”与“发而中节”的统一。也就是我反复说明的,《大学》说:“以修身为本”,要我们知本末。我再次提出,我们的本性是“不虑而知”,如镜面照物。意识层面的道德机制在一念初动时就“知善知恶”,并“为善去恶”,而不是在通过自心感受体悟,理性思虑抉择乃至从“发”而是否“中节”等过程,是自己对自己的“独*裁”,容易引发心理疾病。那么,如孟子所说的“恻隐”等“四心”,不是意识层面的善恶道德“为善去恶”,是我们如同身体四肢的本心,是说善说恶说无善无恶等言语都粘不上的仁义至善。就如同佛教说佛性基*督教说上帝一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1 07: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