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2|回复: 0

国际象棋早慧棋手的成才时间和黄金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5 15: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慧棋手的成才时间和黄金期
转自:国际象棋纵横谈
    国际象棋心理学权威克罗基乌斯的统计资料表明:早学棋的高手首次达到特级大师的成绩(在国际棋联称号条例颁布前,是指在实力较强的国际联赛中获前十名,或在对抗赛中击败已取得特级大师成绩的对手)的实际年龄要比晚学棋的高手小几岁。
    如何解释上述现象?有人认为,成才的早与晚不一定取决于学棋时间的早晚,起决定作用的是棋手成长过程中训练方法的不断完善,因此,后起者能与少年早慧者并驾齐驱。为了阐明早习棋的益处,有必要对棋手童年时的思维特点作一番研究。
    俄*国巨匠尼姆佐维奇写道:“我会下棋是在8岁那年,……直到1906年(我出生于1886年),我的棋还是‘片面型’的,重视‘组合’,忽视‘局面’。假如当时我能‘慢一步’,等到年龄比较成熟了再学棋,以上缺点是可以顺利避免的。”
    童年时就开始习棋,思维直观——尼姆佐维奇看到的是学棋早的不利一面。下面是另一位权威捷克棋杰列基的意见:“卡帕布兰卡的棋风最显著的特点是他惊人的自信~在评估局面时,思路缜密,几乎无懈可击。毫无疑问,这与他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棋颇有关系。棋弈成了他的‘母语’。对各种简单局面,他可以毫不费力地领悟,而那些晚起步的棋手却必须为此付出艰辛。”
    “与其相反,鲁宾斯坦14岁开始学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的对局经常出现严重疏漏。这好比某人演说时不用母语却用成年后才学的外国语,尽管他的思想深刻,但有时却不能以适当的方式表达。”
    列基指出,早年学棋,有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直觉在棋弈中作用之大,无人怀疑。在选择着法时,思想中突然冒出一个正确的破解方法,或理解局面时,瞬间即“了然于心”。对局中,迫在眉睫的威胁会向棋手发出信号,而直觉反应缓慢或贫弱则可导致错误——有时是非常明显的漏洞。这对高级棋手,简直不可思议。因此,也许可说,棋手直觉认知能力与出现疏漏的次数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从这个观点出发,克罗基乌斯对40位20世纪的高手的“一步性”漏着进行了研究。他搜集了1500个对局,其中有4%存在这类问题。这些棋手的错误率分布很不均匀。10岁以下学棋的高手较之晚起步的高手,错误率要少一半。这也许是,孩提时期的组合倾向,实有助于直观经验的积累。可以推断:早年习棋对直觉思维将产生良性影响。不仅如此,儿童棋弈的组合特点(由儿童心理特点决定),还有助于对战术的全面掌握。这对每个棋手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早年学棋会阻碍理解力的发展,卡帕布兰卡、阿廖欣、凯列斯以及斯梅斯洛夫,后来都成了一专多能的棋手;而尼姆佐维奇则作为一个极有创造才能的战略家而名载棋史。
    下面研究“出遭”早晚与棋手“黄金期”长短是否呈正比例的关系。
    棋手“黄金期”的长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智能发展状态、个性、生活环境和健康因素。然而,还必须考虑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他是何时开始下棋的。
    为了探明开始学棋(指首次学习棋规)的年龄与比赛成绩之间的.联系,国际象棋心理学家对60名棋手作了统计,结论为学棋起步年龄平均为10岁半者,其中许多棋手在“黄金期”后成绩并未直线下降,相反出现回升趋势或“第二高峰期”——达到其“黄金期”的平均水平,有些人甚至超过以前的最佳成绩。另外,他还观察出,第二高峰期与学棋年龄有关联。
    为了找出学棋年龄与“黄金期”持续的联系,克罗基乌斯以平均年龄10岁半作为划分界限,凡在10岁半前开始学棋的归入第一组,在这以后学棋的归入第二组。
    克罗基乌斯的分析表明,棋手学棋愈早,“黄金期”也持续得越长。第一组棋手比第二组棋手约早8年下棋。其“黄金期”平均长度比第二组多4年。由此可以推断:学棋起步较早(10岁前)将延长棋弈活动的积极时期,推迟“衰退期”的来临。
    “第二高峰期”是个有趣的现象。它能持续多久?它在“黄金期”过后多久才能出现?其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出现第二高峰期的明显例子有奇戈林、塔拉什、马洛奇、鲁宾斯坦、阿拉托尔采夫等名将。
    以奇戈林为例,这位俄罗斯巨匠的“黄金期”为1883年至1895年,共12年。在此期间,他始终赛绩拔尖。1895年后,其棋力逐渐下降。虽说其中也取得过一些联赛的高名次,但总的趋势是向下的。到1903年奇戈林战绩急剧上升,出现第二高峰期。然而,一曲“天鹅之歌”吟罢,成绩又陡然下降,从此后再未崛起。
    第二高峰期可以不同年龄出现:马洛奇和奇戈林一样,在53岁;鲁宾斯坦在47-48岁;阿拉托尔采夫在41岁;其平均年龄通常在44-45岁间。统计分析结果还表明,第二高峰期的平均持续时间不到一年,仅为“黄金期”的十分之一。但第二高峰期后,棋手实力几乎“一落千丈”,直坠谷底。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第二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学棋较晚的棋手身上。如鲁宾斯坦、马洛奇、奇戈林分别在14、15、16岁起步习棋。而9岁前就开始“出道”的棋手通常不出现第二高峰期。
    早习棋,不仅会延长“黄金期”,还能在棋弈生涯中出更多的好成绩。因此,要培养国际象棋的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是十分必要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