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63|回复: 6

干支纪时始于何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6 01: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愣头青 于 2013-10-16 01:49 编辑

传统用干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从可考的文献看,干支纪历最早是使用在纪日上,从有甲骨记载的考古发现,商朝已有完整的六十甲子记录,后来才发展了纪年、纪月、纪时法。

干支纪年与纪月目前基本都有文献能从中得出一个大致的使用时间,但对何时开始正式使用干支来纪时的朝代我始终很疑惑,在此请教各方家的见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09: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甲骨文中是把一天的开始定在旦时(相当今4-5时左右),以太阳将要升出地平线的日出之际,作为新一天开始的标志,夙为上一日之终(相当今1-3时左右)。这类记时与干支十二辰有所区别。
    干支纪时法始自汉武帝太初改历即公元前104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1: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古越的回复。关于纪时出现在殷商,目前从甲骨文中已能得到印证。我想请教的问题是,通过干支来纪时,始于那个朝代。

你上述说的“甲骨文中是把一天的开始定在旦时(相当今4-5时左右)”,还不是以干支来纪时,至于“干支纪时法始自汉武帝太初改历即公元前104年”,当时的纪年还是采用岁星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到东汉改用《四分历》时,废止了岁星纪年法,才正式开始沿用干支纪年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07: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时的《太初历》至今虽已失传,但从文献的记载看,首次加入24节气,其年月日时刻度与今天的天文历相差无几,沙漏计时法的12时是“月巡大地”观的首次尝试。
《太初历》虽无明文转载12干支纪时,但12时纪时法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0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3-10-17 07:03
汉武帝时的《太初历》至今虽已失传,但从文献的记载看,首次加入24节气,其年月日时刻度与今天的天文历相差 ...

呵呵,看来古越师还是没看明白我请教的问题,我的问题不是纪时的起源,而是用干支来纪时起于那个朝代。比如,今天是丙辰日,现在是巳时,用干支来纪时通过五鼠遁可得出现在是“癸巳”时。

按我现在发贴的时辰,纪年是癸巳,纪月是壬戍,纪日是丙辰,纪时就是癸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09: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是干支纪时起于汉武帝推行《太初历》之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11: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愣头青 于 2013-10-17 11:43 编辑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3-10-17 07:03
汉武帝时的《太初历》至今虽已失传,但从文献的记载看,首次加入24节气,其年月日时刻度与今天的天文历相差 ...

24节气的运用,在历法上的意义是在解决纪月时19年置7闰中的节气问题。

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历,纪月是阴历上的概念,主要以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制定历法,具体是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由于阴历的历年长度也是以回归年的长度去设置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所以古天文学家们在编制历月时,为使一个月中的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置七闰的方法,即以十九年为一个周期,其中有十二个平年(十二个月),七个闰年(十三个月)。但因为平年只有354天,闰年384天,一年中节气仍然相差一个月,所以到战国末年又通过建立二十四节气与阴历相辅而行,来解决农业生产时间上的问题,至东汉又发现一节一气尚有15天多的间隔,又创立一年七十二候来与其相对应。

用干支来纪时问题,从严谨的求知态度出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去考据。目前学界关于用干支来纪时的起始时间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结论。关于干支纪时,还有一个联动问题,因为干支纪时,时本没有天干,都是通过日的天干用五鼠遁推算出来,那么,历史上的“五鼠遁”派生于何时,若是这个问题能考据出来,对于确定正式开始使用干支来纪时,应该有大至的时间辅助判断。

关于时辰的历法起源,最早是天弯以北极为中心的十二个方位的划分。按盖天说,太阳每昼夜绕北极旋转一周,分别经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个方位,这十二方位便成为划分昼夜时段的尺度。太阳的天弯的位置则用来记时,于是,表示十二方位的地支序数,同时也就表示了一昼夜的时段与时序,从子开始到亥结束的序列称为十二辰。后浑天论者把天球沿天赤道划分十二等分的天区,称为十二星次,其计时方式从原先称日加某方位或时加某方位,最后简称某时。这种计时方式最早出现在西汉《周髀算经》文献中,至《南齐书·天文志》始有子时、丑时等十二时辰的时称。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50 在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