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2|回复: 7

[易学研究] 《易理学》图稿大结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5 13: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寒心自2005年苦钻《易理学》演变原理,始初忽略了《黄帝内经》医理实际应用,后不断反思,无数次的修改修改再修改,反复废弃呕心沥血多年的思维模式。

特别是经过近两年的思考,揉进中国易理最有价值的实际应用医理内涵,结合清华竹简、帛书易卦序,终于完成了《易理学》时空关联图。

本图体现了方位与时间并不统一。最终以八卦定方位,十天干十二地支太极演变图定时间周流六虚。

时间与空间统一图,必须分两部分,即丑时至午时,为阳来阴往图;未时至子时,为阴来阳往图。并且遵循阳顺阴逆的周流六虚演变定律。

一、阳来阴往
阳来阴往.jpg
二、阴来阳往
阴来阳往 拷贝.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国学在线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肺主鼻、肾主耳。
大肠主肝门,膀胱主尿道。


1.阳来阴往:
阳来,阳气出鼻;
阴往,阴出肛*门。

2.阴来阳往:
阳往,阳出尿道;
阴来,阴气出耳。

——————————————————————————
说明此图变化与人这一小天地吻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7: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心冰血 于 2013-11-3 21:30 编辑



主楼二图适当编辑,更加合理。
阳来阴往.jpg
阴来阳往.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二图可以合并,即为:阴阳二局合一图。更加直观,简便。
阴阳合一图.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一图清晰地告诉世人:
为人体经络阴阳起始奠定了理论基础。

即:人体尾与阴部交汇点(子与丑交汇)是会阴,也是人体胞宫。
子,是关元穴。
丑,是命门穴。
阳来总路线,是人体督脉。以丑为始点,走足、脊、手和头,即顺行丑、寅、卯、辰、巳、午,其对应四肢头背。因此,命门穴是人的阳气源泉。

阴来总路线,是人体任脉。以子为始点,走胸腹颈项,即逆行子、亥、戌、酉、申、未,其对应阴部、腹部、胸*部、颈项。因此,关元穴是人的阴气源泉。

头顶的百会穴,是阳的盛极点位置,即肺经所达的顶点位置;
人脸面的承浆穴,是阴的盛极点位置,即肾经所达的顶点位置。

————————————————————————————
阳来(从背面腰鼓上)则阴往(从正面脸颊下)。
阴来(从正面阴部上)则阳往(从北面头顶下)。

因此,人体有四条主干经络。阳来和阳往各一条,阴来和阴往各一条。

同时,主干又分枝干。即:以十天干标识的五阴五阳(阴阳各五个阶段)。

枝干分为心经、肾经等等,其中心经和小肠经又是一对阴阳来往关系。

即督脉和任脉是人体阴阳总干。心经和小肠经是人体一个阶段的阴阳枝干。其余类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告知世人:

关元穴,未时始动。
命门穴,丑时始动。

关元穴,宜温不易寒。
命门穴,宜微温不宜大热。

常保健此二穴,可延年益寿。

阳弱补命门穴,阴弱补关元穴。

阳者,气也。
阴者,形也。
是以气不足,补命门。
人体衰老、瘦弱,骨萎肉陷,补关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二局合一图的作用:

a.描述动态的阴阳变化与静态的交替规律;
b.统一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内在关系;
c.拓展细论《内经》五脏五行论;
d.明确十二经络流行路径以及奠定阴阳终始位置;
e.规范了人体阴阳动变的时间与空间关系;
f.体现了世界万物生长衰败二分式发展的封闭式循环周期;
g.表明了世界事物循序渐进的递进分阶段式发展以及螺旋式的曲折发展规律;
h.展现了事物“物极必反、原始返终”的演变规律;
i.喻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定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0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阳的累积变化始于壬,依次递进为甲、丙、戊、庚。庚为阳气的成熟状态。
阴的累积变化始于辛,依次递进为己、丁、乙、癸。癸为阴气的成熟状态。

癸,为至刚的骨;
庚,为至柔的气;

壬,是骨化气的初始状态,为髓;
辛,是气化骨的初始状态,为毛。

阳极变阴,是庚金转化为辛金;
阴极变阳,是癸水转化为壬水。

因此,癸变壬、庚变辛,是“物极必反”定律,也是体“现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壬——甲——丙——戊——庚,是阳的量变过程,即数量累积变化;
辛——己——丁——乙——癸,是阴的量变过程。

量变,是逐渐依此累积的变化属性。这一定律决定了人体的组织结构。即髓和膜(即膀胱和胆)是阳气的最少部位,血津是阳气为中的部位(胃和心),脉和气孔是阳气的最强部位(心包和肺)。如果人体改变了这一规律,即膀胱和胆为气盛,心包和肺为气弱,则人体内热外寒,毛孔不开,代谢系统必然紊乱。同时,膀胱和胆热,必然导致阳损阴,即骨和筋加速萎缩和衰败。

同理,大肠和三焦是阴气较弱的位置,小肠和脾是阴气为中,肝和肾则是阴气盛。如果相反,大肠和三焦阴气盛,则损肺和心包;肝和肾阴弱,则损胆膀胱,一句话,肝肾阴弱,则内热;小肠、三焦阴盛,则外寒。

内热和外寒,是人体不通的基本特征。
内热,阴不制阳,新陈不至,体能下降;外寒,阳不制阴,代谢变异,内毒悄至。

————————————————————————————————————————————————

总之:春(膀胱—胆—胃)生夏(心—心包—肺),夏生秋(大肠—三焦—小肠),秋生冬(脾—肝—肾),是永不泯灭的道理。

人体脏腑阴阳同样遵循这一定律。阴阳所表现的寒热也是如此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