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78|回复: 11

[资料整理] 先秦尺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 09: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2 10:25 编辑

一、上古的“丈夫”

上古的丈夫.jpg 一丈之表.jpg 八尺之表.jpg

========================

关于“同律度量衡”的上古记录:

《汉书·律历志》:“《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


《尚書·舜典》: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
         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復。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月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禮。

  歸,格于藝祖,用特。
  五載一巡守,群後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秦伊人注:想象中的制度,是一种文化期望。
========================

用“八尺之表”追寻夏代的历法踪迹
作者:吴博君
时间:20093
提要:对于《夏小正》和太阳历,有五个认识要点:

1.《夏小正》是北斗恒星历
2.《夏小正》是夏人使用的纯太阳历
3.《夏小正》应是“十干太阳历”而不是所谓“十月历”
4.太阳历由“干支日”和“节日”组成
5.夏末商初是六十干支纪日法产生的时间上限
夏代的历史遗迹不如商代丰富,商代有殷墟可以证明其辉煌的过去,而夏墟则不足道哉。幸而《论语》多有言夏之处,《為政》言“夏礼”, 《八佾》言“ 諸夏”、“夏礼” 、“ 夏後氏”, 《衛靈公》言“行夏之時”,足证有夏无疑,不然孔子师徒岂能空言。
――――――――――――――――――――――――――――――――――――
《為政第二》言“夏礼”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八佾第三》言“ 諸夏”“夏礼” 夏後氏”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衛靈公第十五》言“行夏之時”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
――――――――――――――――――――――――――――――――――――
对于《论语》的言夏之处,作为年代学研究,最关注的是“行夏之時”;而提到“夏时”则必然循迹到《夏小正》。
一、《夏小正》是北斗恒星历

《夏小正》被公认为是最早的历法,在《夏小正》和《诗经·国风》中,有对于上古星斗历的详细描述: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
二月:(缺失)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
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时有养日;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县在下则旦;
(《豳风》:七月流火;《唐风》:束薪,三星在天);
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
(《豳风》:八月在宇;《唐风》:束刍,三星在隅);
九月:内火。出火,辰系于日;
(《豳风》:九月在户;《唐风》:束楚,三星在户);
十月:初昏南门见,时有养夜,织女正北乡,则旦。”
《夏小正》 中的“辰” 也称大火星,对于大火星的出没季节和时刻,在《夏小正》和《诗经·国风》中有连续的详细记录,下面加以分析:
五月份,在《夏小正》有“初昏大火中”,是说在五月的初昏时刻,大火星位于南中天。
七月份,在《豳风》有“流火”,相应地在《唐风》有“束薪”,意思是有“流火”则需要“束薪”以利于防火;《豳风》“七月流火”是说在七月初昏时,可以看到大火星正流向天空西南侧。
八月份,《豳风》有“在宇”,相应地在《唐风》有“在隅”, “宇”和“隅”同音,“宇”假“隅”义,“隅”意为暗处,故在《夏小正》有“八月辰则伏”,就是说八月晨时“辰”还藏在地平线下面没有出来。
九月份,《豳风》有“在户”,《唐风》也有“在户”, “户”乃室内;同是在九月份,《夏小正》并言“内火”和“出火”, “ 内火”即是“纳火”,“十月历”的九月已经进入冬季,是在室内纳火的季节;“纳火”同时也表示,九月初昏大火星还在地平线下面; “出火,辰系于日”这是说,大火星和太阳在九月份的晨时同时升起在地平在线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豳风》、《唐风》和《夏小正》对于大火星运行过程的描述,从含义到使用的时间都是一致的。《豳风》、《唐风》、《夏小正》的一致性也有其它文献根据,《左传·昭公元年》有:“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钱穆在《国史大纲》里说“唐、虞当为今山西南部之两部落”,可见陶唐、虞夏和晋人之间的地域继承关系;豳地是周人故地,《周本记》有“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周人先祖 “弃”是夏人的农官,《周本记》有“弃好种树麻,好耕农,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可见唐人、夏人、周人一脉相承,豳地、晋地互有联系,所以《唐风》、《豳风》与《夏小正》在历法上的一致性也有其必然性。
《夏小正》天象记录,一般是对每月的晨时星象和初昏星象进行分别描述,这种描述可以互补参照,同时也有利于正确理解星象描述的含义;《夏小正》里有“偕日”(九月,出火,辰系于日)和“中星”(正月,初昏参中)两种观测方式,有对单体恒星的观测,也有对星座(北斗)的观测;晨时观测是比昏时观测更加主动和有意识的观测行为,所以昏时观测方法要早于晨时观测方法;中星观测是比偕日观测更精确更经常的观测方法,所以中星观测的方法晚于偕日观测方法。在《夏小正》中有“昏时”和“晨时”、“偕日”和“中星”、“斗历”和“节气”(“养日”定夏至)六种观象方式和方法,所以《夏小正》不是一时一事的记录,而是一个总结性的成熟的历法记录。《夏小正》不仅描述了完善的观象系统,其物候、气象记录也是《月令》的前身。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根据这些描述可以绘制出一组《夏小正》星历关系演示图,这组图首先是表示某一季节的星象,其次是表示一日内(24小时)星象的顺时针运动,上半部明亮表示的是白天,方向左东右西;下半部暗影表示的是夜间,方向左西右东。在图中可以看出,从正月到十月,有连续的每一月份的星斗历象记录,将这些记录标识在连续的天象演示图上,可以更清晰更有效更正确地对《夏小正》进行分析和理解。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夏小正》是星斗合历,这和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盒星斗系统相似,所以可以与之比较,但是曾侯乙墓漆盒星斗系统有完整的二十八星宿,而《夏小正》里的星宿体系还不完善,所以在演示分析时,应有标准的二十八宿对应二十四节气的分度系统作为参照;《汉书·次度》是包含有“二十八宿”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次”的标准星象节气对应关系,用此与《夏小正》对照分析,是有益的。将《夏小正》星象与《国语·周语》“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作对比,可以得知《国语·周语》记录的虽然是春季晨时星象,但是和《夏小正》的冬季初昏星象一致,从中可以得出这两种星象系统之间的“岁差”。为了方便,图中的北斗用“问号”表示,但这个“问号”像是从背面到看的,这是因为看这组图的观察点在“北极”,是看俯视图;在地球仰视北斗看到的“问号”与图案“?”一致。
《夏小正》正月天象记录里的“则”是“侧”的意思,“伏”是未出现的意思,如“三月,参则伏。”这是说三月晨时“参”在东侧地平线以下,还没有出现,但是根据经验,古人已经知道“参”的位置。对应“则伏”有“则见”,如“正月,鞠则见。”是说正月晨时在东侧见“鞠”(虚);“则见”观测对应“中星”观测,中星和侧星都是观测的主要对象。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五月,时有养日。”和“十月,时有养夜。”这两条记录是《夏小正》作为“十月历”的证据,因为夏至和冬至只相隔了五个月。
“初昏大火中”这条记录更适合在正月,单独看这一条在五月就不好理解,但是在《夏小正》自身连续变化的系统中,可以找到适合这一条记录的月份,所以可以认为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或有错简。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记录与图标完全一致,在“六月份”北斗柄转向正南方,而正月在正北方,五个月北斗转180°,这再次说明《夏小正》是“十月历”。
  “七月,斗柄县在下则旦。”这条记录,与“初昏斗柄正在上”是同一个天象分别用晨时和昏时两个观测时间来说,所以这一条应是在六月。(或是“十二月历”系统的记录)《豳风》“七月流火”与《夏小正》一致,初昏“火”在中天西侧,几个时辰后就将潜伏与地平线以下。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八月,《夏小正》“八月,参中则旦。”这条记录在六月最合适。“八月,辰则伏。”这条与图示吻合,是说晨时大火星还在地平线下未出现。
九月,《夏小正》“九月,出火,辰系于日。”是大火星偕日出的记录。“九月,内火。”是说九月初昏大火星“伏”于地平线以下,所以是“纳火”(内同于纳)。
织女星在《夏小正》有二处记录,“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和“十月,织女初昏正北乡则旦。”织女星并不是“女宿”,但是二者有一个固定位置关系。
《夏小正》对南门、织女、北斗等二十八宿以外星宿的描述,可见早期的星历是不限于二十八宿的,又如《鹖冠子·天则》有:“前张后极,左角右钺”的星象记录,其中“极”(北极星)和“角”(大角星)都不属于二十八宿。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盒天文图中,有“天狼”和“长矢”的图案,这与屈原的《天问·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吻合,虽然曾侯乙墓漆盒天文图中已经有完整的二十八星宿,但是天狼星在其中的出现,还是说明了星宿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
《汉书·律历志·次度》有:“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所谓“建”是指北斗的斗柄,这是说“日月之会”和“建所指者”均谓之“辰”,此乃一句话对“辰”有二定义也。从曾侯乙墓漆盒星斗系统来看,斗柄所指正是大火星,这与《夏小正》星象系统对大火星的描述完全一致,因此大火星也称“辰”, 《左传·昭公七年》另有: “日月之会,是谓辰”。所以斗柄所指的大火星是“辰”,“日月相会”的时刻也可以称“辰”。
另外,《鹖冠子·环流》也有对北斗的应用记录:“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在考虑到“岁差”和观测时刻后,也可以与《夏小正》对北斗运行的记录对照比较。
从上述对文献的理解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先秦星斗历的发展有不同阶段和复杂的过程,但是都属于“恒星历”,与行星无关。
二、《夏小正》是夏人使用的纯太阳历
对于“太阳历”的认识可以在先秦文献里找到数学根据,在《周礼》等几个文献里都有“八尺之表”的记载,“表”是古人用来立竿测影的直杆,“立竿见影”的成语就是此意。立竿的影子投射到有刻度的“圭”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jpg上,“圭”的长度与“表”的长度在同一纬度地区有固定的比例。立竿为何一定要求八尺?“八尺”是个特别的选择,是经过计算挑选的,或者是经验值;记录“八尺之表”的文献早不过周代,当时人们在天文观测时经常使用的数据是“天干”10、“地支”12和回归年365,不会主观地使用“八十”这样一个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后知道,使用这个数据是为了能在“圭”上产生一丈二尺的投影,可称之“丈二之圭”,有了“丈二之圭”才方便计量“十二月历”。 已知在殷商甲骨文中有大量“十三月”的记录,说明殷人已经使用“十三月”作为闰月,有闰月是使用“阴阳合历”的证明,而“阴阳合历”在一般年份里是划定十二个月,为了能在“圭”上测量到十二个月的投影,就应该使用“丈二之圭”和用于投影的“八尺之表”,所以“八尺之表”的使用在殷商时期应该已经开始。
根据上述推断,使用“十二月历”时要便于测量十二个月的投影,就要使用“丈二之圭”和“八尺之表”,那么使用“十月历”需要用几尺之表?根据分析计算,答案是:“一丈之表”投影“丈五之圭”。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1.jpg“表”是测影的标杆,这种物体也是最接近“天干”含义的实体,“天干”使用十分度,这与使用十进制的直尺有相同的最初原因和依据,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的计数都使用十进制。
“表”作为测影工具的同时,也有作为“图腾”的解释,所谓“图腾”和“权杖”有很多的联系,而“杖”字与“丈”也有形意的联系,所以“一丈之表”是上古人们用来作为测影工具的最方便最可信的选择。无论是因为将“杖”十分度后产生了“丈”的概念,还是因为要求使用“十尺之杖”才产生了“丈”的概念,“杖”字本身的含义都是手持的棍棒;对棍棒进行分度,是有计量要求后的行为,那么被计量的对象在这里只能是“圭”上的日影。用一定长度的“杖”,既作为投影的“表”,又作为计量“圭”的标尺,“表”的长度就和“圭”的长度有固定的关系。所以若不是商人使用“阴阳合历”要求将“圭”均分十二份,也不会选择“八尺之表”
在夏人使用的“表”最初称为“杖”的假设前提下,也就是说在夏人最初的“表”是十分度的前提下,就可以解释夏人的历法《夏小正》是所谓“十月历法”,而这个“假设”是有考古根据的。
“杖”与“十”的关系要从甲骨文说起,在甲骨文中不乏将“十”表示为“立木”的证据,而“中”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也是“立木”状,不同的是在“中”字“立木”上有装饰性的飘带;金文里的“十”字其字型使用了“中”字的主干,原因是“中”字和“十”字都使用了“立木”的原型。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jpg
因为“表”是测量器具,所以“立木”作为“表”时必须数量化,而数量化了的“立木”其数就是“十”。作为基本数量单位和测量单位,“十”字的另一个俗称是“丈”,一个常用的测量手段叫“丈量”;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和《老子·乙》里都有字型象手持“十”字的“丈”字,西汉时期的“十”字已经和现在无区别。
《老子·三十八章》有:“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从“丈”的字型和用法来看,古时说的“大丈夫”应该是手持木杖的,这又与殷商甲骨文“父”字和“尹”字相似,在殷商时期“父”和“尹”都是对具有权威的长者的尊称,所以手持木杖之人在古时是权威的象征,而“表”正是这样的木棒。
在同一纬度地区,分度不同长度的“圭”就要求使用不同长度的“表”;在殷商时期使用“八尺之表”投影“丈二之圭”,而“丈二之圭”方便计量“十二月历”;在夏代使用“一丈之表”就可以投影“丈五之圭”,从冬至到夏至再回到冬至,日影在“圭”上投影一周,行程三丈,三丈与十尺有整数倍关系,而十尺的长度可以直接用于计量“十月历”,所以使用“一丈之表”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计量“十月历”。
三、《夏小正》应是“十干太阳历”,而不是所谓“十月历”
所谓“十月历”的名称,是研究《夏小正》的学者们提出的,但是《夏小正》属于“太阳历”,与月亮无关,若与“月”相关则不会将每年分为十份。因此用“十月历”的名称来说明“纯太阳历”是不合适的。《夏小正》太阳历是将回归年均分十份,每份36日,在一丈五尺的“圭”上每尺约合12日,一回归年合三十尺,在“圭尺”上共计约360天,这种数据分配方案有文献依据。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jpg在《管子·幼官》中,有以12日为一小单元,36日为一大单元的“节气表”,整理成表格后可以看出这是“十月历”系统的“三十节气表”,虽然与二十四节气不同,但是也寒暑分明,风气俱全;春一秋六,不同于“十二月历”的春一秋七,明显是“十月历”系统的春秋分布。
在这个“三十节气表”中,已经有了“天干”和“地支”的概念,一年里包含十个“天干”,每一“天干”里包含三个“地支”,每一“地支”里包含12天,所以每一“天干”里包含36天。这种节气历法系统具有完备的寒暑春秋周期,寒暑春秋只取决于太阳而与月亮无关;《夏小正》是从夏代流传下来的,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免有“注解” 和“翻译”,将“月”字写入“纯太阳历”只是对《夏小正》不合适的“注解” 或“翻译”。所以这样的系统可以称作“十干太阳历”,而不应该称为“十月历”。
四、太阳历由“干支日”和“节日”组成
上述太阳历“节气表”有30个小单元,这正与“丈五之圭”计量30尺相对应,每一尺折合12日,所以“丈五之圭”可以计量360天;但是回归年周期是在365与366天之间,所以夏人在“圭尺”上计量到年底接近冬至时,要开始密集测量“冬至点”, 竿影最长的点是“冬至点”, 竿影最长的一天是“冬至日”;从第360天开始,到“冬至日”还有五至六天,这就是《豳风·七月》里的所谓“一之日” 、“二之日” 、“三之日”和“四之日”,在这几天是用竿影捕捉“冬至点”的特殊日子。由于古人计量器具的简单粗糙,在一年内可能有一些误差,所以类似“一之日”这样的年终最后这几天,都是可能测到“冬至点”的日子,测到“冬至点”后开始新的一年,所以不会有积累误差,因此“一之日”这类的特殊日子,也正是修正测量误差的日子。在“纯太阳历”系统里,360天后的几天作为测量“冬至点”的特殊日期,是用“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等来称呼的,这些特殊的好日子可以称之为“节日”,而一般的360日则应称之为“干支日”,“干支日”数加“节日”数等于回归年日数。
《豳风·七月》言:“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可见确实是在严冬季节;“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十分可疑,“献羔祭”可以理解,在有特殊天象如“朔日”是可以祭之以羔羊的,刘歆在《三统历》有言:“自文公闰月不告朔,至此百有余年,莫能正历数。故子贡欲去其饩羊,孔子爱其礼,而着其法于〈春秋〉”这是说在观象的同时是有祭祀活动的。但是《豳风·七月》言:“献羔祭韭”则不通,“韭”怀疑是“圭”之误。在“四之日”测量到“冬至点”后是应该有祭祀的,“献羔祭圭”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表”和“圭”都是可以通天的神器。
五、夏末商初是六十干支纪日法产生的时间上限。
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种“纯太阳历”干支系统里,只有连续“36干支日”的概念,36日一“干”是“纯太阳历”的特征,在“纯太阳历”中不可能有连续的 “60干支日”的概念,并且“纯太阳历”纪日是不跨年的;在“纯月亮历”系统里才连续跨年纪日,所以使用连续跨年的“60干支日”来纪日的方法,只能是在使用了“阴阳合历”之后才出现。因此《夏小正》里“二月丁亥万用入学”一段中的“丁亥”,如果不是讹误,也是属于“36干支日”的范围,与现在使用的“60干支”不是同一系统。
古人用作纪年的回归年周期为365.25日,纪月的朔望月周期为29.5308日,但是从古至今纪日只使用整数而不使用小数,不会有人将一日分别归于两月或两年;纯阳历纪年在365日与366日之间,纯阴历纪年在354日与355日之间,阴历纪月是在大月30日和小月29日之间,60干支纪日法就来自这些数据。有两个简单算式包含着深刻的含义:“365-355=10”和“366-354=12”,这表示“太阳年”和“太阴年”的最小差距和最大差距,其数字与“十干”、“十二支”不是巧合,在太阳历的“三十节气表”布局里已经有“十干”和“十二支”的结构,所以“纯太阳历”系统已经为“阴阳合历”系统建立了基本的数字结构,但是“纯太阳历”的纪日是不跨年的;“纯太阴历”的一大贡献是催生了六十干支跨年纪日法,从此开始连续跨年纪日,这正是“干支日”几千年连续不断的前提。
六个“十干”等于五个“十二支”,这个简单的等式正是“阴阳合历”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六十干支连续跨年纪日法是与“阴阳合历”同时产生的,所以夏末商初是六十干支纪日法产生的时间上限。
孔子说“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可是孔子对杞太悲观了,岂不知“杞人忧天”的说法,杞人为何忧天?实在是杞人最知天,观天便是夏礼,杞人不忘观天的传统,说明杞人是真正的夏人后裔。


  
十干
  
十二支(一)
十二支(二)
十二支(三)
甲.春
十二、地气发,戒春事。
十二、小卯,出耕。
十二、天气下,赐与。
乙.
十二、义气至,修门闾。
十二、清明,发禁。
十二、始卯,合男女。
丙.中卯
十二、中卯。
十二、下卯。三卯同事。
十二、小郢,至德。
丁.
十二、绝气下,下爵赏。
十二、中郢,赐与。
十二、中绝,收聚。
戊.署
十二、大暑至,尽善。
十二、中暑。
十二、小暑终,三暑同事。
己.秋
十二、期风至,戒秋事。
十二、小卯,薄百爵。
十二、白露下,收聚。
庚.
十二、复理,赐予。
十二、始前,节第赋事。
十二、始卯,合男女。
辛.中卯
十二、中卯。
十二、下卯。三卯同事。
十二、始寒,尽刑。
壬.
十二、小榆,赐予。
十二、中寒,收聚。
十二、中榆,大收。
癸.寒
十二、寒至,静。
十二、大寒,之阴。
十二、大寒终,三寒同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9: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2 10:18 编辑

二、陶寺的丈表

陶寺的丈表.jpg

陶寺的丈表2.jpg

=============================
陶寺丈表:
甲、出土过程:
“漆木杆IIM22:43下葬时树立在墓室的东南角,紧靠东南角壁龛口的西侧。由于漆木杆是直立放置的,在清理墓室内填土时,便很早露头,当时离棺尚远,不到出随葬品的时候,因此取土的民工没有十分注意,幸亏我及时发现漆杆露头,随即采取措施保护,可惜漆杆的上部有少部分损毁,根据当时取土土层的厚度判定,残损部分不超过厘米。此后漆杆一直被包土固护,直至IIM22全部清理完毕,漆杆随其他重要漆木器被套箱整取回整理室。经数月的仔细清理,漆杆IIM22:43露出全部面目。”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漆杆残余全长171.8厘米,下端保存完好,上端清理时略有残损,中段有一段26.4厘米残朽无迹。但根据漆杆一直是上下一体保护和整取的,推测漆杆上下仍是一根完整的杆子。” ( 资料来源于《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何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乙、漆杆复原:
陶寺漆杆的用途可能是与“立竿测影”有关,(第一假设)陶寺遗址也有测影的设施,测影的杆子一般称为“表”。“表”作为竖直的木杆,其长度应与当时人的平均身高相当,(第二假设)当时人的平均身高可以称为“丈”,所谓“丈夫”就是身高约为一丈的男子,所以这个与“立竿测影”有关的漆杆可以命名为“陶寺丈表”。
“陶寺丈表”复原示意图: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jpg
“陶寺丈表”原来有十二段,每段含黑兰两色,两色间用红色隔开。“陶寺丈表”最初入土时应是每段相等的,但是由于长期埋在在土中,干湿环境不同,局部受力不均,使得每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尺寸也有变化,所以只能用其中较为完整的八段,量取其尺寸的平均值,近似地还原全长。经过近似还原,“陶寺丈表”的理论复原总长约为176.25cm。( 原始测量数据资料来源于《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何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丙、长度计算:
在“陶寺丈表”复原图里,共有12段,其中有八段刻度可以准确测量,并以此为依据计算“陶寺尺”的理论平均值。
  
12
  
11
癸段
壬段
辛段
庚段
己段
戊段
丁段
丙段
乙段
甲段
15.95
16.95
14.1
13.7
13.4
14.5
14.7
14.2
八个完整段的尺寸之和为:15.9516.9514.113.713.414.514.714.2117.5cm
若每段为当时的一“尺”,(第三假设)则可以总结出下述结果:
117.5/8=14.6875cm(“陶寺尺”平均值)(参考值:商尺15.8cm上海博物馆藏)
14.6875×10=146.875cm(“陶寺丈”长度)(参考值:三星堆金杖长度为142cm
14.6875×12=176.25cm(“陶寺丈表”总长)
丁、用途推测:
漆杆可以兼做圭表,但不是圭表,而是标尺。立表之木可用此漆杆标尺确定长度,土圭的长度也由漆杆标尺测量决定,根据当地纬度来确定立表和土圭之间的长度比例。
立表的中部固定一琮,(第四假设)琮是外方内圆,圆直径与立表直径相同,立表穿过琮的中心。在用表立竿侧影时,用琮在地面的投影形状确定“日中”的时刻。当琮影为矩形(正四边形)时为“日中”时刻,而在“日中”时刻前后,琮影都是菱形(平行四边形)。
甲骨文“中”的形象是立杆穿琮,“中”上有四条飘动的飘带,称为“四游”,“四游”随风飘动,在地平上也有投影,当“四游”的投影与立杆的投影呈现直角时,就接近“日中”时分了。“四游”实际也是刻度指示,“四游”固定在立表的固定位置,但是“四游”在土圭上的投影,随不同的季节而变化,有经验的古人可以用“四游”在土圭上的投影来判断季节。
戊、测影技术
在上古时期,人们是用“立竿测影”来确定冬至和夏至,而立竿测影是一门技术,当立杆垂直于地平时,在一日里最短的日影时刻,其日影与当地子午线重合,这时是立竿测影的最佳时刻,这一时刻称为“日中”。一日里最短日影的采集只能在“日中”时分,所以“日中”时刻的确立是立竿测影成败的关键。
而“日中”测影的准确度与立杆的垂直度有关,不垂直于地平的立杆测影是有误差的,而地平的测量一般是用“一碗水端平”的方法,这对于古人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古人发明了“巧倕”的方法来代替立杆。“巧倕”是用绳索悬挂一重物,悬索是垂直于地平的,用悬索的日影来代替立杆的日影就可以不考虑其立杆的垂直度问题。在悬索离地面八尺之处固定一标志,标志在地平面的投影其影长与“八尺之表”的投影长度一致。
在“陶寺丈表”的癸段有一个标记,这个标记位于“陶寺丈表”的将近10/12之处,可能是有特殊意义的,这可以理解为“陶寺丈表”是“十月历”与“十二月历”共用的基准丈量标尺。
商尺: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商尺1:长15.87cm(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商尺2:长15.8cm(上海博物馆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0: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殷商时期的尺子


一牙尺商
        长15.73、宽1.6、厚0.5厘米
        传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正面刻十寸,每寸刻十分。表面已剥蚀。
二牙尺商
        长15.8、宽1.8、厚0.5厘米
        传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正面刻十寸,每寸刻十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2 21:29 编辑

四、周尺。。。。。。。。。。。。。。。。。(方鼎的宽为商尺,长基本为周尺。)
====================
商周方鼎口径尺寸表52013.12.1整理)
  
  
方鼎名
时代
高(cm
深(cm
长×宽(cm
重量(kg
古尺纵横比
馆藏、出处
《集成》编号
01
司母戊
133

116×79
875
7×5
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112×79.2




02
其侯鼎



70.6×40.6

7×4
辽宁博物馆(客左北洞2号窖藏出土)




87

67×61


河南省博物馆藏(河南郑州张寨出土)


牛方鼎
73.2

64.4×45.6

4×3
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河南安阳出土)


司母辛
80.1

64×48
128
4×3
中科院考古所(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司母辛

80.5

64×47.6
117.5

(《集成》01708


兽面1
100

62.5×60.8

4×4
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郑州张寨出土)


卧虎兽面
97

58×49.3

10×8.5
江西省博物馆藏(新干大洋州出土)


兽面3
81

55×53

3×3
河南郑州博物馆(河南郑州向阳食品厂)


鹿方鼎
60.8

51×38

3×2
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河南安阳出土)


兽面2
82

50×50

3×3
山西考古研究所(山西平陆前庄出土)


亚疑其候

52

40.6×30.6


辽宁博物馆(客左北洞2号窖藏出土)(《集成》02702


妇好鼎

42.3

34.1×24.8
18

中科院考古所(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


妇好鼎

42.2

33.3×25.1
17

中科院考古所(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


乡宁癸鼎

33

31.7×22.8

2
米国华盛顿塞克勒美术馆(《集成》01700


大禾方鼎

38.5

29.8×23.7
12.85
10×8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宁乡黄才寨子山)


凤纹鼎



26.5×28.5

10×9



静方鼎

32.7

25.6×20


东瀛出光美术馆(《文物》1998.5


噩仲鼎

35.4

25.6×19.9


湖北随县博物馆(随县安居羊子山西周墓)


北子父乙

29.6

22.5×17
6.18

故宫博物院(《集成》02653


兽面5
27

21.4×18

10×8.5
江西省博物馆藏(新干大洋州出土)


“子”鼎

27.6
12.2
21.2×16.4
4.72

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河南鹿邑长子口墓)


或作父癸

27.3
12.1
20.7×16
4.65

上海博物馆(《集成》02133


或作父癸

27

20.6×16
4.65

上海博物馆(《集成》02134


父癸1


20.6×16.1

1.3×1
上海博物馆


父癸2


20.6×16.3

1.3×1
上海博物馆(16.4)


戈父甲鼎

26.4

20.6×15.6


米国哈弗福格美术馆(《集成》01518


子蝠方鼎

25.6

20×16.5
5.2

四川铜梁县文化馆(铜梁县土桥乡明墓)


尺父癸鼎

26.8

19.9×15.9


米国哈弗福格美术馆(《集成》01671


子韦方鼎

25.3

19.8×16.7
5.55

社科院安阳工作站(安阳孝民屯殷墟墓)


甲子鼎

25.6

19.8×15.8
4.64

北大考古文博院


医父鼎

25.8

19.8×15.8
3.7

上海博物馆(《集成》02454


史方鼎

25.8
11.4
19.8×15.6


社科院考古所藏(山东藤县前掌大村)


文鼎

27.5
11.8
19.8×16.1
3.62

承德-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1810


田告父丁

24.3

19.5×14.6
3.57
10×7
上海博物馆(《集成》01849


亚犬父丁

25.2
10.8
19.4×15.6
3.535

承德-台北故宫博物院(《贞松》2.17.1


弓京父丁

26

19.2×15.9


(《集成》01859


车父己鼎

26.4

19.1×15.7


(《集成》01622


小子父己

22
10
18.6×15.6


中国国家博物馆(《集成》01847


王犬祖甲

22.6

18.6×14.7


端方(《集成》01811


叔矢方鼎

27

18.5×16.5


山西考古研究所(山西曲沃北赵墓)(《文物》2001.8


亚共祖辛

25

18.5×15.5


陕西长安博物馆(长安五星乡西周墓)


父辛方鼎

24.5
10
18.5×14.3
3.5

陕西眉县文管所藏(眉县清化凤池村)


男作父鼎

23
9.0
18.3×14.8





亚作父丁

23.5
9.7
18.3×14.5
3.45

陕西泾阳县博物馆(陕西泾阳高家堡西周墓)


亜醜父己

22.7

18.3×
2.6

故宫博物院(《集成》01867


亜醜父丁

22.7

18.3×
3.12

故宫博物院(《集成》01839


亜醜鼎

24.4
9.7
18.2×14.7
3.4

承德-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1442


长子鼎

23

18.2×14.4


西安-《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


□父丁鼎

24

18.2×14
3.59

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1579


庚豕父丁

22.6

18×15.3
3.3

社科院安阳工作站藏(安阳小屯西墓葬)


亜醜鼎

23.3

18×14.5
3.4

上海博物馆()


矢宁父乙

22.7
10
18×14.5
3.42

中国历史博物馆(陕西岐山京当礼村)


亚作父丁

24.2
10.7
18×14.2
3.78

陕西泾阳县博物馆(陕西泾阳高家堡西周墓)


北子父乙

24.7
9.8
18×14


故宫博物院(《集成》01524


亜醜鼎

23.7
9.8
17.9×14.4
3.355

承德-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1444


“主”鼎

24

17.7×14.5


米国庐琴斋(《集成》01235


“山”鼎

22.6

17.6×13.5
2.6

上海博物馆(自上海冶炼厂检出)


盂鼎

24.2
9.8
17.5×15
3.43

蕲春县博物馆(湖北蕲春达城乡柏条堡村新屋湾出土)


戈大册鼎

22
10
17.5×14.7


济南市博物馆(济南文物征集)


徙方鼎

22.5

17.5×14


河南博物馆(河南温县城关小张村商墓)


师作父癸

23.1
9.2
17.4×14.4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县淅河蒋家村叶家山西周墓)


旅妇鼎

24.5

17.4×14.1


米国华盛顿萨克勒美术馆(《集成》02368


亚作父辛

21.2

17.3×14.9
2.88

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2322


亚肒鼎

21.8

17.2×14.4
1.92

社科院安阳考古队(安阳刘家庄商墓)


“拱”鼎

21.2

17.2×15


米国哈弗福格美术馆(《集成》01092


子京方鼎

21.9
8.6
17.2×14.1
2.9

宝鸡青铜馆(宝鸡竹园沟西周墓)


羞方鼎

21.6

17.1×12.7


米国纽约布根博物馆(《集成》01072


作父丁鼎

21.3

17.1×
3.12

故宫博物院(《集成》01860


天黾妇□

21.1

17×13.8


米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集成》01711


父庚鼎

21.4

17×13.6
3.07

保利艺术博物馆


北子方鼎

21.7
9.8
17×13.5


原藏于省吾(《集成》01490


父戊方鼎
22.4

17×13.5
2.25
1×0.8
上海博物馆藏


爰方鼎

22.5

17×13.1
3.1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戚家庄商墓)


父己方鼎

21.5

17×12.7


河南新乡博物馆藏(传河南安阳出)


北子父□

21.4
9.1
16.8×14
3

河南文物考古所(河南鹿邑长子口墓)


车乙方鼎

21.6

16.8×13.8


(《集成》01702


北子父丁

20.3
8.7
16.7×12.5
2.29

承德-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1573


马危鼎

21.6

16.7×13.3
2.8

社科院安阳考古队藏(安阳大司空商墓)


亚趾鼎

21.6

16.6×13.5
3.85
1×0.8
社科院安阳考古队(安阳茹家庄商墓)


禹方鼎
23

16.6×14.2

1×0.8
山东省博物馆藏(山东长清复兴河出土)


从彝鼎

23.3
13.8
16.5×14
3.25

山东博物馆(山东益都县苏埠屯西周墓)


盘鼎

22.6

16.5×13.7


米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集成》02114


马危鼎

21.7

16.5×13.2
2.65

社科院安阳考古队藏(安阳大司空商墓)


亜醜鼎

21.3
9.1
16.4×13.5
3.515

承德-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1438


融方鼎

21.5
8.5
16.2×13.4


山东青州市博物馆藏(青州苏埠屯商墓)


舟辛鼎

21.3

16.2×12.8
2.38

上海博物馆(《集成》01298


辛方鼎


16.2×12.8

1×0.8
上海博物馆


北子祖辛

23

16×14.2
3.35

山东博物馆(山东长青县王玉庄复兴河岸)


坂鼎

20

16×13


保利艺术博物馆()


司母姒庚

20
8.4
16×12.4
1.65

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揉谷白龙村商墓)


医父鼎

25.6
10.4
16×12.2
3.253

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2453


舌方鼎

18.8

15.2×12.7


米国纳尔逊博物馆(《集成》01220


母辛尊

15.6

15.0×10.2
1.68

故宫博物院(《集成》02145


作尊彝鼎

17.6

14.9×11.2


滕州博物馆


长子口鼎

19.8
8.1
14.4×10.6
1.75

河南文物考古所(河南鹿邑长子口墓)


鄉宁父乙

18.3

14.3×11.4


(《集成》01824


长子口鼎

19.5
7.8
14.1×10.4
1.8

河南文物考古所(河南鹿邑长子口墓)


龚姒父乙

17.8

14×10.8


(《集成》02434


亚止鼎

18.5

12.8×11
1.6

社科院安阳工作站(安阳郭家庄商墓)


丙方鼎

17.3

12.8×10.8


山西省博物馆藏(山西灵石旌介出土)


兽纹方鼎

16.5

12.4×10.4


中科院考古所(河南安阳茹家庄出土)


丙方鼎

18
7.7
11.9×10.9
1.81




雷纹方鼎

14.2

11×8.7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北京平谷刘家河)


妇好鼎

12.2

9.2×7.6
0.7

中科院考古所(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


乳丁方鼎

10

7.3×6.1


中科院考古所(河南安阳茹家庄出土)


亚方鼎

10

7.3×6.1


社科院考古所(安阳茹家庄商墓)

====================

  
  
方鼎名
时代
高(cm
深度(cm
长×宽(cm
古尺纵横比
重量(kg
馆藏、出处

大保鼎

57.6

35.8×22.8
2×
26.72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集成》01735

冬戈鼎

27.5
15.5
26×17

6.519
扶风博物馆(扶风法门庄白西周墓)

荣方鼎

30

22.3×18


保利艺术馆(《文物》2005.9

冬戈鼎

22.5
13.5
21.2×16

3.91
扶风博物馆(扶风法门庄白西周墓)

周公鼎
26.8

21.1×16
4×3

米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集成》02739

爻者鼎

26
10.5
20.8×14.8

4.5
陕西岐山博物馆(岐山京当双庵村出土)

康侯毛鼎
27.8
11.4
20.4×15.5

5.155
原藏国子监-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2153





19.8×15.8
5×4

上海博物馆(17.9)

作册大鼎

26.5
11.1
19×15.9

4.03
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2760

作册大鼎

26.4
10.8
19.7×14.8


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2759

爻者鼎

24.8
10.7
19.5×15.5

4.5
扶风博物馆(扶风黄堆云塘村)

毛公旅鼎

22.5

19.3×15.3

3.5
上海博物馆(《集成》02724

我方鼎

23.2
16
19.3×14.5

3.71
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2763

己公方鼎

26

18.7×15.2
1×0.8

米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集成》02729

奚伯鼎

24.5

18.5×14.8


甘肃省博物馆(灵台县西屯白草坡西周墓)

偃侯鼎
33

18.4×13
1×0.7
7.19
首都博物馆(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墓)(《集成》02505

亚父辛鼎

22.8
9.5
18.3×14.5

3.4
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斗门花园村墓M17)(《集成》02725

亚父辛鼎

22.8
9.5
18.3×14.5

3.4
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斗门花园村墓M15)(《文物》1986.1

“塷”方鼎

23.7

18.3×14.2

3.04
故宫博物院(《集成》01163

曾候諫鼎

23.6
8.8
18.2×15.3

2.835
随县博物馆(随县淅河蒋家村叶家山西周墓)

亚父辛鼎

23

18.2×15

3.15
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斗门花园村墓M15)(《集成》02726

不旨方鼎

21.8
10.1
18.2×14

3.228
扶风博物馆(扶风法门齐镇西周墓)(《集成》02735

成王鼎

28.5

18.1×15.5


米国纳尔逊美术馆(《集成》01734

宠方鼎

23.2
9.4
18×14.8

3.25
湖北蕲春县博物馆(湖北蕲春柏条铺)

员方鼎


18×14.5
1×0.8
2.83
上海博物馆(《集成》02695

亚酗鼎


18×14.5
1×0.8

上海博物馆

德方鼎
24.4
9.0
18×14.2
1×0.8
2.82
上海博物馆(《集成》02661

丝作尊鼎

24

18×14
9/7

甘肃博物馆(甘肃灵台西屯白草坡西周墓)

王作仲姬

23
10.2
18×14
9/7
3.267
陕西历史博物馆(岐山礼村)(《集成》02147

不旨方鼎

21.9
10
18×13.9

2.971
扶风博物馆(扶风法门齐镇西周墓)(《集成》02736

成方鼎


18×


米国纳尔逊美术馆

麦鼎

16.4

17.8×14.5


孙诒让-浙江博物馆(《集成》02706

季无鼎

22.8

17.8×14


米国米里阿皮里斯美术馆(《集成》02340

伯作宝鼎

24

17.8×13.9

2.45
宝鸡青铜馆(宝鸡纸坊头西周墓)



17.6×13.5
4×3

上海博物馆

令鼎

21.4

17.5×13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866

己鼎

24
10
17.4×14

3.1
陕西历史博物馆(宝鸡虢镇出土)

厚鼎

21.3

17.4×13.3

2.4
上海博物馆(《集成》02730

凤纹鼎


17.5×


宝鸡博物馆



17.4×13.3


上海博物馆

曾候鼎

20.3
8.5
16.9×13.3

2.27
随县博物馆(随县淅河蒋家村叶家山西周墓)

邓小仲鼎

23.8
8.8
16.8×13.8

2.82
台北故宫博物院(《集成》02528

邓小仲鼎

23.8
8.8
16.8×13.8


瑞士苏黎世利特堡博物馆

夆鼎

19.5
10
16.7×12.7


山东文物考古所(山东济阳县姜集刘台子)

酉方鼎

22

16.6×13.5

2.6
湖北蕲春县博物馆(湖北蕲春柏条铺)

方鼎

23
10
16.3×14
(8/7)

宝鸡青铜馆藏(宝鸡戴家湾盗掘)

吕鼎

19.4

16.2×12.3
(8/6)

罗振玉-旅顺博物馆(《集成》02754

滕候鼎

27
15
16.0×11.5


藤县博物馆(山东藤县姜屯庄里西村出土)(《集成》02154

师鼎

20.1
9.0
15.8×12.2

1.545
清宫-台北博物院(《集成》02264

“日”方鼎

25.6
9.8
15.8×9.6


宝鸡考古所藏(宝鸡金台纸坊村)

矢王盖


15.2×12.2
5×4

上海博物馆

师鼎

20
8.6
15.2×12.1

1.57
清宫-台北博物院(《集成》02265

宝彝鼎

19
7.5
15.5×12

1.4
宝鸡青铜馆(宝鸡茹家庄西周墓)

伯作彝鼎

20.3
5.9
15×12
5/4
1.65
陕西历史博物馆(宝鸡渭滨竹园沟西周墓)

史徕鼎

21.2
8.2
15.1×11.6

2.292
陕西历史博物馆(岐山京当贺家村西周墓)(《集成》02165

史徕鼎

20.8
8.2
14.8×11.4

2.226
陕西历史博物馆(岐山京当贺家村西周墓)(《集成》02164

伯矢旨鼎

14.5
8.3
14.8×10.5

1.2
宝鸡青铜馆(宝鸡渭滨茹家庄周墓)

弓鱼伯鼎

15.7
8.5
14.5×10.2

1.5
宝鸡青铜馆(宝鸡渭滨茹家庄周墓)

历方鼎
17.5

13.9×10.4
4×3
1.45
上海博物馆(《集成》02614

公大史鼎

17
7.5
13.6×12.3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黄陂县鲁台山墓)

咸鼎

18

13.2×10.1


社科院考古所(陕西长安马王镇张家坡西周墓)



15.6
6.2
13.2×11.5


湖北博物馆(湖北黄陂鲁台山墓)(《集成》02062

矩鼎

20.5
9.3
13×9.5

1.529
台北故宫博物院(《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2204

伯丰鼎

18
6.8
12.3×9.5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
====================
  
  
方鼎名
时代
高(寸)
深(寸)
长乘宽(寸)
古尺纵横比
馆藏、出处
《集成》编号
01
亚卯鼎

7.9


7.86.7

1988香港
01413
02
册册父乙

9.5


7.86.6


01821
03
亜醜父丁

7.8


7.85.8

刘体智
01840
04
士作父乙

6.6
3.5
96
6.45.0

原藏清宫
02314
05
周妇鼎

6.7


6.44.6

清宫-上海博物馆
02579
06
子拱父癸

6.7
3.5
130
6.24.8

原藏清宫
01670
07
医父鼎

6.4
3.3
101
6.14.8

原藏清宫
02455
08
周公鼎

8.9
5.8
12.1875
6.14.3


02268
09
中方鼎

8.4
5.4
10
6.06.0
6/6

02785
10
北子父乙

6.6
3.6
136
6.05.0
6/5
原藏清宫
01523
11
堇临鼎

6.6
3.5
99
6.04.9

原藏清宫
02312
12
天黾父癸

7.1
3.5
86
5.84.9

原藏沈阳故宫
01684
13
亜醜鼎

6.2
3.1
94
5.74.5

原藏清宫
01439
14
亜醜父丙

7.0
3.0

5.74.4

原藏颐和园
01837
15
单光父乙

6.8
4.1
50
5.74.4


02001
16
亜醜鼎

6.3
3.1
89
5.64.6

原藏清宫
01441
17
亚辛疑鼎

6.1
3.3

5.63.8

端方-米国纳尔逊美术馆
01746
18
“丙”父己

7.2
3.1

5.54.5

原藏颐和园
01610
19
X”方鼎

7.3
3.0

5.54.4

原藏清宫、《西拾》

20
亚犬父丁

6.4
3.3
5.5625
5.54.1

(《博古》1.17

21
向鼎

5.6
2.8
66
5.44.3

清宫-故宫博物院
02180
22
豕丁父辛

5.2
2.6
69
5.33.9

原藏清宫
01645
23
大保方鼎

5.6
2.0
49
5.24.5

山东张寿梁山
02157
24
孤竹鼎

5.9
3.2
4.75
5.13.9


02033
25
册命鼎

7.0
3.2
4.0625
5.13.8


02427
26
单光鼎

2.5
2.2

5.04.0
5/4
河南清河
02055
27
亚受方鼎

6.4
2.7
68
4.84.0

承德-台北故宫博物院
01740
28
王伯鼎

5.3
3.0
3.25
4.73.4


02030
29
大保方鼎

4.6
2.0
34
4.53.8

山东张寿梁山
02158
30
单光鼎

4.7
2.3
2.875
4.52.3

河南清河
02056
31
万季鼎

4.5
2.3
41
4.33.2


02325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战国尺


三铜尺战国
        长23.1、宽1.7、厚0.4厘米
        传1931年河南洛阳金村古墓出土
        南京大学藏
        横断面略呈拱形,正背面均无刻度,仅在一侧刻十寸。第一寸刻十一格,其余九寸
    未刻分。五寸处刻交午线。.一端有孔。
        金村古墓乃东周墓群,1931年前后被盗掘,出土有左官铜壶、铜仿、银器等大量文
    物。据考证,为战国中晚期器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2 10:47 编辑

六、秦尺

商鞅方升.jpg
=========================
寸与量

根据《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国家计量总局编辑,文物出版社1984)的记载,
商鞅方升:(战国·秦)上海博物馆藏
内体积:长五寸四(124.774)、宽三寸(69.742)深一寸(23.23)。
铭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重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援积十六尊五分尊一为升。”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商鞅方升(图)其中有铭文:“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五分尊之一为升”,故称为“商鞅方升”,其容积为16又1/5(即16.2)立方寸。
从商鞅到刘歆,秦汉时期容积基本一致,容积以“81” 为基本单位(16.2/2=8.1),也称为“黄钟律”,这是刘歆“同律度量衡”的数字依据,八十一日分的“理论”来源。
商鞅方升的容积为什么是16.2立方寸为一升?10立方寸为一升岂不是更方便?其实这正是商鞅方升设计的巧妙之处,商鞅方升的容积是根据谷和米的比例关系而设计的,因为一立方升(16.2立方寸)谷物,经过脱壳加工可以得到约十立方寸纯米。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论证了汉代一大升谷物可以得一小升纯米,大小升的比例约为16/10或10/6。

秦汉时期一寸约为23毫米,折算后商鞅方升的理论尺寸如图:(长:5.4寸、约合124.2毫米;宽:3寸、约合69毫米;高:1寸、约合23毫米。)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在示意图中,商鞅方升总体积(立方毫米)=124.2×69×23=16.2商鞅立方寸=1商鞅升;空腔部分是10商鞅立方寸,这是一商鞅升的谷,可得净米的体积。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gif
从商鞅到刘歆的秦汉时期,“方寸”被用来作为设计、计算计量器具的基本单位,16.2方寸为一升,一升谷物可得十方寸纯粮。“方寸”用作计量,是以长度单位作为设计容量器具的依据,这是从商鞅时期就有的传统。如上图: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始建国铜方斗(新莽),有铭文:“律量斗,方六寸,深四寸五分,积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6×6×4.5=162)这个容积是商鞅方升的十倍,可见王莽时期对商鞅时期的计量法度是完全继承的。

这个“积百六十二寸”为何不是容16.2升?而是“容十升”,这就是谷与米的比列,是说“百六十二寸”的谷子可以“容十升”米。这个容积接近10/6的比例,和《破城子汉简》110.14记录“粟一斗得米六升”是一致的。
《汉书·律历志》有:“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若当初商鞅能设计“方寸为合,十方寸为升,百方寸为斗”的容量体系,则是十分方便的,但是由于容量的设计兼顾了谷物和纯粮的容积换算,所以才出现了“援积十六尊五分尊一为升”(16.2方寸“粟”转换为一升“米”)这样一个奇特的复合型的基本容量单位。

现在可以认识到,所谓的“容如黄钟”是“81日分”的依据,如:1970年在陕西咸阳底张湾出土,现藏咸阳市博物馆的始建国铜龠(新莽),柄上刻铭文一行:“律量龠,方寸而圈其外,兆旁九豪,冥百六十二分,深五分,积八百一十分,容如黄钟”。

始建国铜方斗.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2 10:08 编辑

七、汉尺

东汉仪征尺.jpg

四木尺西汉
        长23、宽1.2%厚0.2厘米
        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正面刻十寸,未刻分,正中刻十字交午。刻线内填红漆。一端有孔。
        同墓还出土两支残尺:一为木尺,残存二寸,实测长4.6厘米;另一为竹尺,残存七
    寸,实测长16.1厘米。
五错金铁尺西汉
        长23.2、宽1.2、厚0.3厘米
        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2号汉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两面有错金云纹,纹饰精细流畅。正背面各等分十寸,其中一边第三寸内为三等
    分,第五寸内为五等分,第七寸内为七等分,第九寸内为九等分,其余各寸未刻分。尺星
    为错金三角形小点。这种形制的尺还是第一次发现,当是为某种特殊用途而制作的。
        此尺中间折断,两端锈蚀,部分尺星残损。一、五、六、九、十各寸无法测量,其余
    各寸,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量,第二寸为2.324厘米,第三寸为2.308厘米,第四寸
    为2.324厘米,第七寸为2.329厘米,第八寸为2.316厘米,平均每寸为2.32厘米,推算  一尺长合23.2厘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9: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2 22:06 编辑

尺子.jpg

王国维:“尺度由短而长之定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中国古代度量衡与圣经里的度量衡比较》

《圣经》中有大量以色列度量衡单位。刚开始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反而这些一般中国人不熟悉的度量衡名字我认为会妨碍中国读者的阅读快感。但是我很快改变了看法:这些度量衡单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宝贵的"基因"。他们的存在以奇特的方式验证了中东和全球文明的内在文化血缘关系。这是任何其他线索都无法替代的,这是由度量衡单位的特性决定的:它与政治无关,或者说关系很小,人人必须使用;它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并且也是一定会出现的文明产物;它与信誉直接相关,古代社会同时也是道德社会,度量衡单位有着严格性和稳定性,轻易不会改变。
我认为对度量衡单位的研究将是本体系在未来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在《圣经》中最经常出现的几个度量衡单位有重量单位:他连得、舍客勒、季拉;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容量单位:升、斗、歌珥等。
在我们考察古代度量衡单位的时候,不应该把欧洲古国排除在外,尤其是英伦三岛这个保守的西方化石王国更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参照地区,因为我认为中东是"全球"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英国的度量衡单位发达而古老,并且他们也在全世界使用广泛,应该与古代中东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当然不排除在罗马帝国时代也有传入(但这个时期的传入实际上就没有意义了)。不过在漫长的历史中,各个地区的度量衡还是发生过一些变化。仅只在中国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就做过许多次改变,最大的一次恐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最近的一次是上个世纪中国与世界接轨。所以要找历代的度量衡单位并非易事。中国在改,中东也一样会有改变,所以此研究也应该是双向的。根据现有资料,初步对比如下:

有关长度:
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中东如此,中国不能不如此,其实全球如此。《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
以色列"肘"就是一个身体单位。(cubit、cubitum elbow)肘尺,又叫腕尺,一种古代埃及或以色列的长度单位,自肘至中指端,约长等于18至22英寸。1英寸大约2.54厘米,换单位后"1肘"大约为46-56厘米。确实腕尺这一长度单位会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变化,比如在高身材的白人种族和身材相对比较矮的黄种人那里的尺度会不一样。这或许就是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很可能:以色列"1肘" =(战国)2尺= 46厘米。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肘"本身的不确定性,已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了。后面大家将会发现,古代度量衡单位之间"2进位"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有人认为"1肘"等于"52厘米"。"肘"单位是否在古代发生过大的变动还是个疑问。
《圣经》中还有一个从人身体发展出来的单位:"虎口",英语为"span"。这完全是个中国人同样使用的古老概念:"一扠(za)"--手掌全部打开后拇指尖与中指尖之间的最大距离。在官方正式使用场合"虎口"是个有具体固定尺寸的度量单位:1 span = 23厘米。中国的"1尺(战国)"恰好是"23厘米"!所以:以色列"1虎口"(1 span)=中国战国1尺。换句话说:以色列1肘= 2虎口=战国2尺。
以上中国长度单位与以色列古代单位的等同是不是偶然的呢?让我们继续。
在古代中东地区(如古埃及和以色列),更小的另外一个长度单位是"掌宽"(hand、hand breadth),大约7.7厘米。中国的1(商代)尺恰好是15.8厘米,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2(以色列)掌宽= 1(商代)尺。
在我追溯中华民族源与中东人族源关系的同时,一位以色列裔的英国人拉尔夫也正在追溯英国远古与中东人(尤其是埃及人、实际上就是住在下埃及的以色列人)之间的联系。他在"考古风暴系列"《宇宙的设计师》一书中,从金字塔的设计讲到许多的度量衡单位,推算出希腊、古埃及和今天西方人使用的度量衡之间的换算关系有着神秘的联系。
中国许多的度量衡单位与国际通用单位间的换算单位多为整数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全人类来自同一个文明体系。但有人会说,现代的度量衡单位才一百多年的历史,我觉得这只看到了表象,因为度量衡单位在当初的设置就会考虑到与世界各国的接轨问题,让每一个体系中的度量衡单位尽量可以整数换算应当是重要的一个考虑支点。另外,现代人使用的这些经过"科学"的方法测量出来的单位,古人们完全可能运用古朴的方法实际上也曾经获得过,比如"公尺"的来历。
现在的米制来自法国,"一米等於光在真空中时间在1/299792458秒内所通过的距离",相当于定义光速为299792458米/秒。起源於法国1790年法国科学家鲍尔德等人建议"取北极到赤道通过巴黎子午线的长度的十万分之一作为单位",之所以称呼为"米",则是因为meter的缘故。
英国长度单位是"foot",英尺,很明显最初这是一个自然尺度。英寸也是一个"自然"度量单位:来源于三个大麦粒的长度,约合2.54厘米。但1英尺却等于30.48厘米。基本上是个"整数"换算。中国的三尺恰好等于一米。
英国还有为"码"(yard)的长度单位,1码= 0.914米=中国清朝"2步"。
中英两国的长度单位会随着岁月而改变,所以它们今天的些微差异不能作为否定它们有共同文明渊源的证据。这方面还有更多例证。
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双臂伸展后的长度为"庹",传统说法是"1庹"大约合今天的"5市尺"。
中国还有一个长度单位叫"墨"也等于5尺。那么看来:1墨= 1庹?这是不是古代人由于语言的不同,来到中国后对同一种长度单位有不同的叫法引起的重复呢?存疑。
中国的度量衡多在商代后出现,战国比较纷繁,秦以后相对统一。
中国1寻= 8尺,与"步"接近。"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这看起来十分杂乱,我得到的基本数据是,1中国寻= 1米6。万里之外的英国也有一长度单位"英寻"(fath)。1英寻= 2码= 1.8米。英寻与中国寻之间仅差0.2米!他们是否在古代为同一起源呢?
另,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
上面几个单位,又都与中国古代的一个单位"引"接近。中国1引= 1.8米,实际上,1中国引= 1英国寻!
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有定制,为古八尺。后引申车轮过后的印痕为"轨"。这又是一个"寻"的翻版:1.8米。
中国的"步"是动态的的距离,英国的英尺(foot)实际上为静态一脚的长度,他们有本质上的差别。
中国1步= 1寻= 2跬。
"倍寻为常",所以:1常=2寻。
古人明显在度量衡方面有以"2"进位的习惯,并且偶有以"5"进位的习惯,再然后是"8进位","10进位"似乎并不多见。这些度量衡单位上的进位习惯在以色列地区也一样,可视为全球有文化渊源的另一个例证。之所以多采取"2进位"是因为它最简单,选取"5进位"则是由于人手5指为最方便的计算工具。
扶:古代有"1指为寸,1扶4寸"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扶"。既然是四指并拢的宽度即为"扶",那么很容易回忆起来上面的一个以色列单位:"掌宽",他们是完全一样的。同时,我们在英语词典上可以查到:1 span(掌宽)= 4英寸。换句话说:不仅中国"扶"=以色列"掌宽",而且中国"指(宽)" =英国"英寸"!
1(以色列)掌宽= 7.7厘米;1(商代)尺= 15.8厘米;1英尺= 30.5厘米,完全可以说:1英尺= 2商代尺= 2 X 2掌宽!
长三丈、高一丈为"稚"。这真是个奇特的长度单位。
矢、筵、几,这几个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我没有查到。我想他们可能来自于生活,比如"筵"、"几"就有可能是古人坐在筵上、几旁得来的长度。古代中东人也是席地而坐的,他们与中国古代一样使用筵、几。他们的坐席筵几肯定有定制,会引申出固定的长度单位。这方面也可以考察今天依旧使用塌塌米的东瀛情况。
中国传统的市尺制恰好"3尺=1公尺"很耐人寻味。中国的2华里约等于1公里(1000米)也很神奇。
在度量衡单位中,长度单位应该是其中最早使用的一种,并且也应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然后才是"量"和"衡"。古人最起码在5000年前就应该有比较固定的长度单位了,因为那个时候不仅天文很发达了,而且金字塔也已经出现,没有精确的长度单位是难以想象的。假如让我推测,长度单位至少应该早于7000年前出现才符合一个科学的解释。

重量单位:
"他连得"(talent,又译"塔兰特")是古代以色列人使用频率很高的重量单位。
1"他连得"约等于30公斤(kg)。1他连得= 3000"舍客勒"(shekels)。
从以色列的"他连得"可考证中国古代的"石"(念dan)单位与之的对应关系。
在中国战国时期(再早似乎没有该单位),1石= 30公斤。也就是说,1战国"石" = 1以色列"他连得"!换话说,中国的"石"(dan)就是以色列的"他连得"。但在其后的不同时期,该单位分量有所不同,或多或少都有,皆围绕30,000克。
两者发音也接近。中国的"石"本来念"shi",为什么单单在度量衡上取名为"dan"很说明它的特性:因为古代这么重的单位不可能使用珍贵的金属做砝码,只能使用常见易得的石头(见图),但由于它原先发音(接近)"talent",所以就把30公斤重的石头砝码按照中国人把外语中的名词通常最前或最后一个音节而简化的习惯就叫"石"(dan)了。假如我们连读"talent",就发现简读为"dan"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t""d"爆破音在发音中的互换本来就很常见,再加上"l"元音化倾向,所以转换为中国的"dan"毫不为怪。
舍客勒(shekels或shekalim):又可翻译为"谢克尔",古以色列、巴比伦等地的重量或货币单位,标准的说法是"约为半盎司"。或者说:2舍客勒= 1盎司。
1盎司等于31克。战国时期(楚国)"1两"等于15.6克,所以1(以色列)舍克勒=(战国)1两!中国"两"的称呼很可能是"shekalim"最后一个音节"lim"的简称和变异。在古代语言不确定时期,由"林"转换为"两"很容易理解。
同时,由于"1战国釿"(31.5克)= 2战国两;所以,英国1盎司=战国(魏国)"1釿"(31.5克)!
这种全球度量衡的接近,尤其是相等,绝对不可等闲视之,是远古共同文化渊源的重要信息,几乎可以与人种基因等恒定因素同样看待。假如不是文化传承,怎么可能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约而同?另外它们几乎全部出现于中国传统历史观中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我觉得中国的历史必须重新改写:承认至少从商朝开始中国已经与中东以色列等国有广泛的文化联系。中国学术界现在已经承认有一条"玉石之路"从中原大地一直通到新疆西域,时间为商朝。但是,我认为这依然是拘谨的,应该把范围再扩大,把时间再提前。
以色列1季拉(gerahs):约合0.78克。中国战国前后1两= 15.6克。
可以说:2"以色列"季拉=中国1/10两。实际上这个以色列"季拉"就相当与中国"1钱"的重量。中国1两= 10钱。但是我没有看到战国时期有"钱"单位的使用。
中国战国时期1斤=今天中国1市斤。1公斤= 2今天中国市斤。
1(东周)寽= 1战国斤= 2(东周)冢= 250克。
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斤两之间可以理解为8进位,半斤为一常用单位的话,半斤= 8两,1两= 3 X 8铢(楚国)。实际上有一个单位"釿"就是"8两"单位。古代中国16两为1斤,故:1斤= 2釿= 2 X 8两。
但10进位的整数也不缺乏:1镒(魏、韩) = 10釿(魏、韩)。

液量单位:
1(以色列)歌铒(measure)= 0.5品脱。《圣经》中有"二万歌珥"的说法。也就是说:20000歌珥=西方10000品脱。换句话说,1(英国)品脱= 2(以色列)歌铒1品脱= 0.5683L(公升,为避免与中国升混淆后面一律采用"L"替代"公升")。1L = 2品脱。也就是说:1L = 2 X 2"歌珥"。
我奇怪地发现这样一个对应:中国周制1斗= 2L。
也就是说:中国周制1斗= 2L!周制1斗= 2 X 2英国品脱。1周制斗= 2 X 2 X 2"歌珥"。
1L = 5周制升。1周制斗= 10周制升。
演变到现在中国传统依然使用的单位,1市斗= 10市升= 10L!这种恰好相等让人迷惑。考虑到古代计量工具的不严格,本节对比一般不计算小数点之后的单位。
《圣经》中以色列20000歌珥= 10000英国品脱= 5000L = 1000(周制)升= 100(周制)斗!
罢特(baths):古代以色列液量单位,今天约旦依然使用,一般翻译为"巴思"。体现了古代计量单位的原始性,取已有的物品为计量标准,为古代人一次洗澡水量也未可知,1罢特大约为37-40.546L。
战国1斛= 20L,也就是说,很可能:1罢特=战国2斛(按最大值)。
我还发现一个整数:中国楚国1筲=今天的1L!
明清时期的1合= 100cc!对应关系基本整齐。
前面已说过:中国东周1斗= 1 Seir。"Seir"是个《圣经》常用地名,它如今作为液量和重量单位出现在印度,我相信这个计量单位一定首先出现于中东,然后才流传到印度,最后成为中国的量衡单位"斗"。
《圣经》中还有一个干量单位"伊法"(ephah)。1 ephah约等于1英国蒲式耳(bushel)。假如拿英国古老的"夸脱"(qt)来比较可能还有新发现。
2011年7月9日星期六阅读整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http://www.jonahome.net/bbs/dispbbs.asp?boardid=11&Id=36900

圣经中的度量衡及币制   Post By:2007-7-31 18:21:00



壹、度的单位(两臂伸长谓之度)

一指或趾(Digit)3/4寸,合零点零二米(公尺)。
一掌(HandBreadth)约3寸,即零点零八米。掌即手之横经,约四指宽。出廿五25。
一虎口(Span)约9寸,即零点二三米。出廿八16。
一肘(Cubit)约18寸,即零点四五米,从肘到中指尖。创六15,路十二25。
一长肘(Cubit)约20寸,合零点五二米,从肘到中指尖,另加一掌。代下三3,结四十5。
一丈(Fathom)6尺,即一点八五米。徒廿七28。
一竿(Reed)约10尺,即三点零五米。结四十6。
一里(Furlong)约202码,合一八五米。约十一18。
一里(Stadium)与Furlong相同。一日路程(Day'sJourney)约20哩。王上十九4,路二44。
一安息日路程(SabbathDay'sJourney)约一○○○米。原系犹太教规定二千肘为安息日路程之限度。徒一12。



贰、量的单位。

一升(Cab或Kab)干量或液量,2夸脱(Ouart),约一点二公升。启六6,王下六25。
一斗(Saton)干量1又%配克(Pecd)英量名,合十三公升。太十三33,创十八6。
一石(与歌珥Kor,贺梅珥Homer同)液体或干量90加仑,合二二零公升。路十六7,王上五11。
一桶(Firdin液体量约三九点五公升。约二6。
一篓(Barrel与罢特Bath同)液体量约三九点五公升,每篓约50斤。路十六6。
一罢特(Bath与伊法Ephah同)罢特为盛流质量器,约9加仑,合二十二公升。赛五10,代下二10。
一伊法(Ephah与罢特Bath同)伊法乃干物量器。结四十二11。
一歌珥(柯珥Kor与贺梅珥同)液量或干量90加仑,合二二零公升。王上五11,拉七22。
一制子(Measurah原文升斗二字)是一种流质的量器。结四11,16,代上廿三29。
一贺梅珥(Homer与歌珥Kor同)液量为90加仑,合二二零公升,干量10伊法。结四十五11。
一俄梅珥(Omer)液量7品脱(Pints),合二点二公升,干量%伊法,或%而贺梅珥。出十六35。
一欣(Him)液量6夸脱(Ouart),约合三点六六公升。出廿九40。
一细亚(Seah)干量合七点三公升。创十八6,太十三33。
一利帖(Lethech)液体量半贺梅珥,即%石,合一一○公升。何三2。
一罗革(Log)希伯来量小之液量或干量名,约英量1品脱,合零点三公升。此乃专用以量油之容积者。利十四10。



叁、衡的单位

一季拉(Gerah)意即一粒或一颗,为%舍客勒,合半公克。出三十13。
一舍客勒(Shekel),合两比加,约十一公克。创廿四22。
一比加(Bekah)等于10季拉,或半舍客勒,约六克。出三十八26。
一弥那(Maneh)50舍客勒,五百公克(或零点五公升)。王上十17。
一他连得(TalentofSilver)计60弥那,合三十公斤(千克)。太廿五15-18。



肆、币制单位

一小钱(Mite)犹太人通用,最小之铜币。可十二42,路十二59,廿一2。

一大钱(Farthing)罗马铜元,即两小钱,亦作一文饯。可十二42,太五26。

一分银子(Penny)罗马银币,等于四个大钱。太十29,路十二6。

一钱银子(Denarius)罗马银币,等于十六个Penny。此外有10两银子,即原文删100Denarius。其馀20两30两亦类推之。太廿2,廿二19,可六37,路七41,约十二5。

一达利克(Daric)波斯昔时通用的一种金币。代上廿九7,拉二69。

一得辣玛(Drachma)一种希腊银币,与Denarius同值。

一第都拉黑码(Didrachma)中文丁税(殿税)二字,即一个Didrachma,小字解(约有半舍客勒Half-Shekel)太十七24。

半舍客勒(Half-Shekel)在旧约为赎命之价,是奉献殿税的。出卅15。

一舍客勒(Maneh)等于罗马四钱银子。

一弥拿(Shekel)有金银之分,约罗马银十两,中文圣经写作一锭银子。路十九13-25。

一他连得(Talent)有金银之分。一他连得相等于60弥那。太十八24,廿五15-28。

一比加(Bekah)币值%舍客勒。创廿四2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2 22:07 编辑

王国维:记现存历代尺度


  
一,刘歆铜斛尺(长工部营造尺七寸二分;九英寸又十二分之一)。
  新莽嘉量,今藏坤宁宫。其斛铭曰:方尺而圜,其外深尺。斗铭云:方尺而圜,其外深寸。此尺即据斛之周径及深之所制也。《隋书·律历志》谓之刘歆铜斛尺,今从之。《隋·志》谓周尺、后汉建武铜尺、晋泰始十年荀勖律尺(即晋前尺),并与此尺同。故列之第一种。其后复列自汉至隋十四种尺,并以第一种尺比较之,故此尺出,而《隋·志》之十五种尺,无一不可再制矣。
  王复斋《钟鼎款识》中有晋前尺拓本,余曩已考定为宋高若讷摹制之品(见前《晋前尺跋》。今原拓已亡,扬州阮氏及汉阳叶氏刊本均与此尺不合,然阮文达跋,谓建初六年尺较此晋尺长二分强(见复斋《款识》册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十),则其拓本甚近此尺,但微弱耳。考高若讷造《隋·志》十五种尺,本用汉泉(实谓王莽钱布)尺寸,今用莽货布四积为一尺,亦与此尺甚近而微弱,然终不如此尺之得其正也。

二,汉牙尺(拓本。长工部营造尺七寸二分六厘;九英寸又五分之一)。原尺现在西充白氏,分寸用金错。
  
三,后汉建初铜尺(长工部营造尺七寸三分七厘;九英寸又二十四分之七)。原尺藏曲阜衍圣公府,今未知存亡。世所传拓本摹本及仿制品甚多,长短不同,均未可依据。癸亥年,鄞县马叔平(衡)见一铜尺,汉阳叶东卿(志诜)所仿以赠翁学士(方纲)者,其长如此。又上虞罗氏藏一未装裱旧拓本,长短亦同。(装裱后纸易伸展,恒较原器及原拓为长)原物既不可见,当以此本为最合矣。
  
四,无款识铜尺(拓本。长营造尺七寸三分五厘;九英寸又八分之七)。乌程蒋氏藏。比建初尺稍长,晋以前物也。
  
五,唐镂牙尺(拓本。长营造尺九寸四分弱;十一英寸又四十八分之三十九)。乌程蒋氏藏,刻镂精绝。《大唐六典》“中尚署令”注云: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即此是也。中土素未闻有唐尺,余据东瀛奈良正仓院所藏红绿牙尺,定为唐开元以前之物。
  
六,唐红牙尺(甲)(摹本。长营造尺九寸三分弱;十一英寸又四十八分之三十一)。
  
七,唐红牙尺(乙)(摹本。长营造尺九寸五分;十一英寸又十二分之十一)。
  
八,唐绿牙尺(甲)(摹本。长营造尺九寸五分;十一英寸又十二分之十一)。
  
九,唐绿牙尺(乙)(摹本。长营造尺九寸二分强;十一英寸又四十八分之二十九)。
  
十,唐白牙尺(甲)(摹本。长营造尺九寸三分;十一英寸又四分之一)。
  
十一,唐白牙尺(乙)(摹本。长同上)。
  右六尺,东瀛奈良正仓院藏,乃东瀛孝谦天皇天平胜宝八年(当唐至德二载),其皇太后献于东大寺者。原手书愿文及献物帐真迹,亦藏院中。帐中有红牙拨镂尺二,绿牙拨镂尺二,白牙尺二,今并完好。观其形制,必当时遣唐使所赍去也。此六尺曾影印于《东瀛珠光》第一册中,余从珠光摹出。
  
十二,无款铜尺(拓本。长营造尺九寸四分强;十一英寸又六分之五)。乌程蒋氏藏,宋以前物。
  
十三,宋木尺(甲)(拓本。长营造尺一尺零二分;十二英寸又四分之一)。
  
十四,宋木尺(乙)(拓本。长同上)。
  
十五,宋木尺(丙)(拓本。长营造尺九寸七分;十二英寸强)。
  藏上虞罗氏。辛酉年夏出于宋钜鹿故城,同时所出磁器,有大观政和纪年款,知此乃宋尺也。
  
十六,明嘉靖牙尺。(拓本。长营造尺一尺微弱;十二英寸又五分。)
  武进袁氏藏。侧有款曰大明嘉靖年制。
  
十七,工部营造尺(长十二英寸又十二分之七)。
  右所陈列之尺,合实物拓本、摹本共十七种。自汉讫[迄]近世之尺度,略具于是。案:尺之为物,不独为人生日用所必需,其大者如调钟律、测晷景,胥于尺度是赖。故历代制作,不能不求精密,且须参考古制。晋荀勖造泰始律尺(即晋前尺),实据古器七种参校定之;唐李淳风撰《隋书·律历志》,列自周至隋十五种尺,并以晋前尺校之,示其比例,其所据者大半实物也。宋仁宗时,高若讷等议钟律得失,乃用王莽钱币尺寸,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之。元明学者,罕有讨论。大清康熙间,曲阜孔东堂(尚任)得汉建初尺及宋三司布帛尺,其拓本、摹本多传于世,后人得资以考订古物。又宋高若讷所造之晋前尺,其拓本尚存于王复斋《钟鼎款识》册中,沈果堂(彫)、程易畴(瑶田)等亦据以考古代礼制。光绪甲午,吴清卿(大澂)撰《权衡度量实验考》,复据古玉、古器、古钱以考历代尺度,然于唐以后之制颇略。近时所见,如刘歆铜斛尺、唐牙尺、宋木尺、明嘉靖尺,皆吴氏所未及见也。故尺度一事,比权量之研究,自为简易,然在十年或二十年以前,尚不能为此比较之研究也。
  据前比较之结果,则尺度之制,由短而长,殆成定例。然其增率之速,莫剧于东晋、后魏之间,三百年间几增十分之三。今六朝之尺,虽无一存,然据《隋书·历志》所载,则:魏尺比晋前尺,一尺四分五厘(长营造尺七寸五分强;九英寸又二分之一弱);晋后尺比晋前尺,一尺六分二厘(长营造尺七寸六分强;九英寸又二十四分之十五);宋氏尺比晋前尺,一尺六分四厘(长营造尺七寸六分五厘;九英寸又二十四分之十五强)。
  梁朝俗间尺比晋前尺,一尺七分一厘(长营造尺七寸七分强;九英寸又四分之三)。
  后魏前尺比晋前尺,一尺二寸七厘(长营造尺八寸七分弱;十英寸又十二分之十一弱)。
  后魏中尺比晋前尺,一尺二寸一分一厘(长营造尺八寸七分强;十一英寸)。
  后魏后尺(后周市尺、隋开皇宫尺同)比晋前尺,一尺二寸八分一厘(长营造尺九寸二分弱;十一英寸又四十八分之三十一)。
  东魏尺比晋前尺,一尺五寸八豪(长营造尺一尺零八分强;十三英寸又二十四分之十五弱)。此即自汉增至唐尺之径路,而自唐讫今,则所增甚微,宋后尤微。求其原因,实由魏晋以降,以绢布为调,而绢布之制,率以二尺二寸为幅,四丈为匹,官吏惧其短耗,又欲多取于民,故尺度犹仍唐宋之旧。案《隋书·律历志》,谓魏及周齐,贪布帛长度,故用土尺。今征之《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九年,诏改长尺大斗。又《杨津传》,延昌末,津为华州刺史。先是受调绢匹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案自太和末至延昌,不及二十年,而其弊已如此,又《张普惠传》,神龟中,天下民调,幅度长广;尚书计奏,复征绵麻。普惠上疏曰:绢布匹有丈尺之赢一,犹不计其广;丝绵斤兼百铢之剩,未间依律罪州郡。若一匹之滥,一斤之恶,则鞭户主连三长。此所谓教民以贪者也。今百官请俸,人乐长阔,并欲厚重,无复准极。得长阔厚重者,便云其州能调绢布,精阔且长,横发美誉,不闻嫌长恶广,求计还官者。此百官之所以仰负圣明也。云云。尺度之由短而长,全由于此。且当时不独增尺法,又增匹法。《魏书·卢同传》,熙平初转尚书左丞。时相州刺史奚康生,征民岁调皆七八十尺,以要奉公之誉。部内患之,同于岁禄。官给长绢,同乃举案康生度外征调。书奏,诏科康生之罪。《北史·崔暹传》,齐天保调绢以七丈为匹,暹言之,乃依旧焉。合此数事观之,则尺度之骤增于后魏一代者,更不烦解说矣。
  孔氏所藏宋三司布帛尺,未见有拓本传世。世所传仿制品,大率当工部营造尺之八寸七分许。其正确与否,所不敢知。要之短于唐尺,与上言尺度由短而长之定例不符。然细考唐宋尺制,则此尺不独不能外此例,且足为此例作一佳证也。何则?唐之尺法,本有二种。《大唐六典》金部郎中条云: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二寸为大尺,十尺为丈。又云凡积秬黍为度量权衡者,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之制则用之。内外官司悉用大者。案此制本出后周,而隋唐沿用之。宋仍唐制,亦用二种尺。其量布帛也,或用三司布帛尺,则以四十八尺为匹;或用淮尺,则以四十尺为匹。程大昌《演繁露》云:官尺者,与浙尺同。仅此淮尺十八,公私随事致用。予尝怪之,盖见唐制而知其由来久矣。金部定制,以北方秬黍中者为则,凡横度及百黍即为一尺;此尺既定,而尺加二寸。今官帛乃今官尺四十八尺,准以淮尺,正其四丈也。国朝事多本唐,岂今之省尺,即用唐秬尺为定耶?不然,何为官府通用省尺,而缯帛特用淮尺也?云云。案程氏所云官尺省尺,即三司布帛尺,(赵与时《宾退录》云:省尺者,三司布帛尺也)虽较唐秬尺颇长,而宋人以之当唐秬尺,又以淮尺当唐大尺,其言固不诬也。而今传摹之布帛尺,长于唐秬尺者至今尺一寸许,则宋淮尺之大于唐大尺,又可见矣。故曰:此尺不足破尺度由短而长之定例,且足为此例之一佳证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维:新莽喜量跋



  右王莽嘉量,《西清古鉴》著录,今藏坤宁宫。五量及铭辞并完。
  浭阳端氏尚有一残量,仅存周围小半,广建初尺二尺三寸一分,高一尺一寸四分,上有后铭八十一字,海内未闻有第三器。至古籍所记,则魏晋武库曾藏一具,郑德注《汉书·律历志》、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篇》并著其事。苻坚于长安市上亦得一具,语见《高僧传》。唐初李淳风《九章算术注》载此量斛斗铭,出刘徽所记之外,疑出宋祖冲之所记。唐宋以后未见记录,此器不知何时入内府,又未知得自何所。盖又近代出土者矣。据铭辞云:龙在己巳,岁次实沈;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则王莽于始建元年曾以此量班行天下。案汉末郡国之数,凡百有三,莽制承之。则此量当时所铸,必有百余,而今仅存二器,又惟此独完,真可谓旷世瑰宝矣。升、合、龠三铭,李淳风已惜其不传,而此器独完。又晋荀勖造晋前尺,所校古尺有七品,五曰刘歆铜斛,即据晋初武库所藏一器。而《隋书·律历志》校自周至隋十五种尺,并用晋前尺,而近世所传晋前尺,实宋时高若讷仿制,未得其真。今此器存,则晋前尺存,即《隋·志》之十五种尺无不具存,所裨于考古者大矣。古书*记录此器,颇有违失,如《高僧传》言横梁昂者为升,低者为合,梁一头为龠,其所谓梁者,即谓左右两耳。今此器两耳平行,初无低昂,传语失之。《九章》李注言升居斛旁,合龠在斛耳上,区旁与耳为二,尤非。盖僧祐、李淳风均未见此器也。《九章注》录斗铭幂数,为后人臆改致误,(武英殿聚珍板本已校正)《西清古鉴》据此器录铭,亦有误释,已于释文正之。兹不赘云。
  诸书所记莽量事,并录于左:《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铜方尺而圆其外,旁有焉。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龠。其状似爵,以縻爵禄。上三下二,参天两地,圆而函方,左一右二,阴阳之象也。其圜象规,其重二钧,备气物之数,合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孟康曰:三十斤为钧,钧万一千五百二十铢)声中黄钟,始于黄钟而反复焉,君制器之象也。龠者,黄钟律之实也,跃微动气而生物也。合者,合龠之量也。升者,登合之量也。斗者,聚升之量也。斛者,角斗平多少之量也。夫量者,跃于龠,合于合,登于升,聚于斗,角于斛也。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
  刘徽《九章算术·商功篇》注:当今大司农斛,圆径一尺三寸五分五牦,深一尺积一千四百四十一寸十分之三。王莽铜斛,于今尺为深九寸五分牦,经一尺三寸六分八牦七毫。(案刘徽注《九章算术》在魏景元二年,则当今云云者,谓魏也)
  《汉书·律历志》注引郑氏曰:今尚方有王莽时铜斛,(案颜师古《汉书序例》云:郑氏晋灼《音义序》云不知其名,而臣瓒《集解》辄云郑德既无所据,今依晋灼但称郑氏。案:臣瓒、晋灼并西晋初人,已引郑氏说,则其人当在魏晋间矣。
  《高僧传》五,苻坚遣丕南攻襄阳,道安与朱序俱获于坚。既至,往长安五重寺。时有一人持一铜斛于市卖之,其形正圆,下向为斗,横梁昂者为升,低者为合;梁一头为龠,龠同黄钟,容半合,边有篆铭。
  坚以问安,安云:此王莽自言出自舜皇,龙集戊辰,改正即真,以同律量,布之四方。欲大小器钧,今天下取平焉。其多闻广识如此。
  《隋书·律历志》(王莽)斛铭曰:律嘉量斛,方尺而圜其外, 旁九牦五毫,幂百六十二寸,深尺,积一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祖冲之以圜率考之,此斛当经一尺四寸三分六牦一毫九秒三忽, 旁一分九毫有奇。刘歆旁少一牦四豪有奇,歆数术不精之所致也。
  李淳风《九章算术注》,晋武库有汉时王莽所作铜斛,其篆书字题斛旁云:律嘉量斛,方一尺而圆其外。旁九牦五毫,幂一百六十二寸,深一尺,积一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及斛底云,嘉量斗,方尺而圜其外, 旁九牦五毫,幂一尺六寸二分(当作一百六十二寸),深一寸,积一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升、合、龠皆有文字,升居斛旁,合、龠在斛耳上,后有赞文,与今《律历志》同,亦魏晋所常用。今祖疏王莽铜斛文字,尺寸分数,然不尽得升、合、龠之文。(案此条上虽无“淳风案”三字,然实李注。云后有赞文与今《律历志》同者,谓此量后铭与淳风所撰《隋书·律历志》中莽权铭云同也。云今祖疏王莽铜斛文字、尺寸、分数者,祖盖谓祖冲之。《隋·志》载祖冲之以密率考此量,其证也。聚珍板本改祖为粗字,失之。云不尽得升、合、龠之文者,祖谓冲之,仅录斛、斗二铭及后铭,不录升、合、龠三铭也)
  《隋书·律历志》,后魏景明中,并州人王显达献古铜权一枚,上铭八十一字,其铭云:律权石,重四钧。又云,黄帝初祖,德币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辛。岁在大梁,龙集戊辰,真定天命。有人据土德,受正号即真,改正建丑。长寿隆崇,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沈。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亦王莽所制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